肃然生敬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肃然生敬的意思肃然生敬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肃然生敬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肃然生敬
拼音: sù rán shēng jìng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肃然:恭敬的样子。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尊敬的心情。
典故出处: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上卷:“鲁直专学子美,然子美诗读之使人凛然兴起,肃然生敬。"
成语示例:
英文翻译: have a feeling of profound respect

肃然生敬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两弹一星可歌可泣的故事?

中国在研发两弹一星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热泪盈眶。

而郭永怀这位二十三功勋之一,是唯一的烈士。

他于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五日,乘座飞机送重要资料数据返回北京时,因飞机故障失事,在危急关头,为了保护重要资料数据,他与警卫员紧紧拥抱,将数据资料夹在两人中间,当救援人员发现他们的时候,人已烧得不易分辩,但艰难分开两人后,发现装数据资料的袋子完好,他们用生命保证了重要数据资料。

令人感动,让人动容。

七把刺刀精神的由来?

中新网兰州9月29日电(刘玉桃)初秋,当晨曦初露时,一阵嘹亮、清澈的军号声将8671部队八连官兵从睡梦中唤醒。霎时,八连战士迅速集合,把“七把刺刀”精神喊得声声回荡。

9月28日,武警8671部队三营八连迎来国防部授予“英雄八连”荣誉称号50周年纪念。这个驻守在黄土高原腹地甘肃平凉,历经战火洗礼、英雄辈出的连队,多年来展示着不一样的风采,无论打仗、训练还是比武样样拔尖。

74年前,淮海战役王塘攻坚战打的异常惨烈,时任八连连长张春礼由助攻变为主攻,他带领全连仅剩的6名铁血勇士,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为了坚守住阵地,7名勇士用石头砸、用刺刀挑,与敌开展肉搏,打退敌1个加强营,直到取得最后胜利。战后第三野战军苏北兵团授予八连“英雄连”荣誉称号。

从此,八连“铁心向党、生为战胜、一息尚存、决不后退”的英雄基因,在一代代官兵中传承,三十九任连长将革命先烈的“七把刺刀”精神作为传家宝一任任“接力”。

武警8671部队三营八连创建于1939年7月,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战斗140余次。新世纪新阶段,完成抢险救灾、处突维稳等30多项任务,48次立功,10人次接受到党、国家和部队领导人接见。“英雄八连”始终用“传统基因”砥砺官兵“英雄血性”,传承革命先烈拼刺刀精神。

现任第三十九任连长李志强说,八连有个传承了50多年的好传统,每年新兵下连、新排长报到、官兵调入和连队主官调整,他们的第一堂教育课就是先学连史,第一首歌先唱《英雄的连队英雄的兵》,第一张照片先与连旗合影,目的为了让一代代官兵始终牢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育官兵不惧生死、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如今,战争的炮火硝烟虽然已经消散,可在八连官兵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和随时准备打仗的使命意识,却始终没随着和平建设的步伐而淡化。

李志强说,部队不仅训练战士的坚强意志和熟练作战技巧,同时也要提高战士的素质文化水平。现在部队有厨训、司训、汽车修理、心理咨询等教学培养战士一技之长,待复原时,可以凭借自己的专长就业,部分勤奋好学的战士还可以在部队图书馆学习自考军校,到大学深造。

“英雄八连”第三十六任连长孙晓龙已经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兵,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军人。孙晓龙2007年结婚后,妻子一直希望他能留在身边,部队生活的艰苦,家人的挽留,让他几度徘徊想要调整。“没想到报告刚打上去,就把我调整到八连当连长,当时父亲鼓励我好好干,我不能给父亲丢人,下决心一定完成任务。”

如今,八连的老兵基本都是孙晓龙带出来的,他们都是很优秀的战士。“想当初,为了八连能多来几个优秀的兵,在接新兵的车上,做了不少功课,对有特长的、文化程度高的新兵进行摸底,向他们介绍八连的历史,劝说他们加入八连。”

第三十八任连长刘石讲起八连颇激动,八连的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平日经常帮助周边的百姓理发、免费送药、照顾孤寡老人、给百姓送米送面等。在连队最伤心的事情不是任务有多繁重,不是训练有多艰苦,而是看着老兵离去的背影。“日日夜夜同吃同睡,同甘苦共患难,最后拿着一个包走了,太难受了,记得那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

军营生活有欢笑有泪水,同时也面临危险,老兵刘飞回忆,一次八连奉命执行一起搜捕任务。当地公安机关和联指情况通报,这伙亡命之徒可能持有枪支、长短砍刀和土制炸药包等凶器,如果强行突击抓捕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为切实摸清楚不法分子藏匿地周边建筑分布情况,时任连长孔为雨带两名班长,先后3次化妆潜入侦查掌握了不法分子具体藏匿地,最后成功抓捕不法分子,因任务完成出色,八连受到武警部队通报表彰荣立了集体一等功。

如今,97岁高龄的老连长、“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张春礼,是八连唯一健在的老英雄,曾经两次光荣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的老英雄,受到毛主席、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亲切接见的老英雄。

2010年9月底,张春礼老英雄在家人的陪同下,从苏州赶回到甘肃平凉看望老连队,给青年官兵讲传统,讲自己当年英勇杀敌的战斗故事,老英雄身上10多处伤疤,是战争年代的浴血拼杀的见证,让青年官兵对战斗英雄肃然起敬。

如今,每年回八连参观的老兵有10多批近百人,他们大都是六七十年代参军入伍的,如今早已成白发满头的老兵,“英雄八连”成为老兵心中的“圣地”。

八连新战士杨敦连今年20岁,原本只是想锻炼锻炼,但却被“英雄八连”的英雄事迹所影响,一心想进入“英雄八连”。“以前脾气暴躁,受到批评了就会顶撞,现在磨练好多了,和班长都不会对着干,战友之间相处也很好。”

来部队一年多,杨敦连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能够参加任务。“每次执行任务我都特别想去,但是连里希望新兵多锻炼。听战友讲那些艰辛、危险的经历,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很光荣、神圣。”

武警8671部队政治委员王向东表示,“七把刺刀”精神是八连的连魂,抗战年代,八连敢打敢拼、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屡建奇功;和平时期,更是勇于当先锋、敢啃硬骨头,在刻苦训练、任务磨砺、实战摔打中锤炼官兵能大胜仗的过硬本领。

王向东表示,在现代社会,多方面提升士兵素质,战士通过读书、学习、讲座、进修等充电,不仅加强战士的作战能力,同时提高文化水平

清廉的意义?

清廉,指清白廉洁。“廉”被封建士大夫奉为立身处事的根本。流传至今的许多清正廉洁的故事,不禁令人肃然起敬,由衷地称赞这些清正廉洁之士。

海瑞(公元1514年~1587年)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体察民情,革除弊政,积极反对贪污和奢侈;禁馈赠,惩贪官,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审理积抑,昭雪了许多冤狱。海瑞生前俭朴到一般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张破席上,盖着夫人的旧裙……

海瑞不仅为官清廉,生活也十分俭朴,清苦之行举朝第一。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七十四岁的海瑞以老病之身卒于官舍后,死后仅余葛帏旧衣,赖同僚捐治葬具才得葬殓。同乡苏民怀检点其遗物,只有竹笼一只,内有俸金八两,旧衣数件而已。故海瑞深得百姓拥戴,发丧之日,市民送者夹岸,酹酒而哭者百里不绝,被百姓呼为“海青天”。时人王世贞以九字评:“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第一,廉洁是立德之基。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具备了廉洁的美德,才能构建良好的人格基础。第二,廉洁是持家之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廉洁是推动社会廉洁的重要条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廉洁是推动社会廉洁的重要条件。第三,廉洁是治国之本。第四,廉洁是发展力量之源。

课文军神词语解释?

理解词语:

【端坐】端正地坐着。

【惊疑】惊讶疑惑。

【审视】仔细看。

【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崭新】极新;簇新。

【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由衷】出于本心。

【堪称】可以称作;称得上。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肃然起敬】形容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

【荣幸】光荣而幸运。

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成语故事?

意思是不想要做最好的,也不以最差为耻辱。

出自:现代鲁迅的《最先与最后》

原文: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箴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

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不为最先,不耻最后”最早源自于《韩非子·喻老》和《淮南子·诠言训》,后来在鲁迅的《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又再次被诠释了一番。

这则典故主要讲的是晋国有个很有名的驾驭能手叫王子期。有一次卿大夫赵襄子(真国国群的先人)向他学习驾车的技术,但学习没多久,就自以为很了不起了,便要同王子期比比高低。

最先明确提出“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还是鲁迅先生,不过他当时以国民劣根性的标签给以定义的。在鲁迅看来,“不为最先”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一种表现,认为“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不耻最后”则是一种希望,特别是他每每观看运动会后的那种感触:“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不为最先,不耻最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最早源自于《韩非子·喻老》和《淮南子·诠言训》,后来在鲁迅的《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又再次被诠释了一番。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时韩国人,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在《韩非子·喻老》就提到过,“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这则典故主要讲的是晋国有个很有名的驾驭能手叫王子期。有一次卿大夫赵襄子(真国国群的先人)向他学习驾车的技术,但学习没多久,就自以为很了不起了,便要同王子期比比高低。比赛开始了,赵襄子刚反车赶到平原上,就挥鞭催马,同王子期双双飞快地追赶起来。一开始赵襄子遥遥领先,可越跑他的车越慢。结果,他接连换了3次马,还是远远地落在了王子期的后面。赵襄子不高兴,便把王子期叫到跟前,责备道:“你教我驾车,为何不把技术全都教给我?”王子期解释道:“我的技术都毫无保留地全教给您了,可您在运用上有毛病。驾车最重要的是要让马和车协调一致,套上车辕,宽要合迁,要让马感到舒服。同时,驾车的人要特别注意马鞍的使用,不断加以调整,这样马才能跑得快,跑得远。”接着,王子期又具体地指出赵襄子的毛病,说:“在比赛中,当您跑在前面的时候怕我赶上您,当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又拼命想追赶上我,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试问,您哪里还有心思来驾车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赵襄子虚心接受了王子期的批评,并认真按照王子期的指点练习驾车技术,终于成为了一个驾车能手。这就是说,做任何事,一个人的思想如果一直围着远事转,就会丢掉眼前的事情。脑子里老想得第一,老想出人头地,心思并没有放在行动上,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而且也很容易被人瞧见。要根据时机来办事,依靠条件来立功,利用万物的特性而在此基础上获利。同时,不要患得患失,要做到宠辱不惊,对自己有信心,要“壮吾神”、“悦吾心”,这也是王子期连续赢过赵襄子的原因。在《淮南子·诠言训》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駎(zhou)者不贪最先,不恐独后,缓急调乎手,御心调乎马,虽不能必先载,马力必尽矣。”说的是,善于驾驭马的人,不担心落在最后面,快慢都控制在自己手中,用心去驾驭,即使不能得第一,所驾的马匹也会尽心尽力,最终必能成功。其实,最先明确提出“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还是鲁迅先生,不过他当时以国民劣根性的标签给以定义的。在鲁迅看来,“不为最先”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一种表现,认为“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而“不耻最后”则是一种希望,特别是他每每观看运动会后的那种感触:“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现在从字面上看来,“不为最先”,引喻为做事情不要当出头鸟。现在这个社会,有时候就应该“不为最先”——枪打出头鸟,往往你走在太前面,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即使你很优秀,最后也会在众人的压力下摔的很惨。俗话说:“木秀林中,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在中国社会,要学点中庸之道,圆滑处世。惟有此,方能保全。战国时期,魏惠王为了显现自己招贤纳士,请来了孙膑。哪知道庞涓存心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办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幸好齐国有一个使臣到魏国访问,偷偷地把孙膑救了出来,带回齐国。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改革图强。他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大为赏识,只恨没早点见面。又如,韩非的《孤愤》、《五蠹》传到秦国,秦王赢政读了以后十分赞赏并发誓要得到他。后来秦王发兵攻打韩国,提出要将韩非交给他。韩非在韩国不受重用,韩王有他无他没有什么关系,便拱手把韩非给了秦王。因为韩非锋芒毕露,虽然秦王很喜欢韩非的才气,却不信任他,更谈不上重用。秦的重臣李斯自认为才能不及韩非,尽管两人有同窗之谊,仍十分忌恨他。于是,李斯与他人联合起来陷害韩非,在秦王那里大进谗言,要秦王将韩非杀掉。秦王把韩非打入了监狱。李斯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要韩非自杀。可怜韩非远离故国家乡,想拜见秦王为自己申诉,有李斯作梗而不可能,不得不含愤自杀了。一个人,你虽然很优秀,但你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傲才往往会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有道是,人言可畏。有的领导者可能因不辨真伪,偏听偏信,而对傲才横加制裁,或打入“冷宫”,结果人言虽然平息了,但人才也摧毁了。“不耻最后”是指不因为得最后一名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但凡竞技运动,终有高低快慢忧劣胜负之分。奥运之父顾拜旦却盛赞:参与精神,在竞技中更高、更快、更强。推及各项工作,皆可类比,举凡诸事都应用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发挥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一切客观条件,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运精神,力争使自身承担的各项工作,创造出“第一等的工作”。然而,鲜花和掌声送给“最先者”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把目光聚焦在众多的参与者身上,能忍辱负重、攻坚克难、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能始终如一,保持高昂斗志奋战一线;能胜不骄、败不馁“屡败屡战”者等等,我们都应肃然起敬,并用掌声鼓励支持!在当今社会,这种情形依然可见,刚结束的澳网比赛,中国女将李娜和政界额力闯八强,在遇到国际顶级强手小威时,并没有怯懦和妥协,而是竭尽全力,打好每一球,“缓急调乎手,御心调乎马”,连续三次挽回赛点。因实力相差悬殊,李娜最终以0比2负于对方,虽败犹荣,此为“不耻最后”的典型事例。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的两件事,虽已时隔两年,至今仍历历在目,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例证。其中一个例子,是在男子100米自由泳的预赛中,最后一名澳门选手欧里斯的成绩比第一名慢两分多钟,有一分多钟是他一个人在游,观众呐喊为他“加油”。最后到达终点时,“水立方”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原来,欧里斯是卸了假肢后由教练抱下水的。但他不放弃,努力不止,坚持到终点。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男子100米比赛中,美国的前“百米飞人”谢利·马龙中途突然摔倒,他抱住受伤的右腿躺在跑道上,其他运动员全部冲过终点线后,他痛苦地站了起来,用左腿的假肢艰难地移向终点。现场顿时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近年伤病缠身,仅今年就接受了大小手术十二次,未参加任何比赛,此次为挑战“刀锋战士”而来。他站在跑道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奥运史上另一位“不耻最后”的运动员自然不会被忘记。那是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在马拉松比赛中,一直在平原训练的坦桑尼亚选手约翰·阿赫瓦里,不适应在海拔一万英尺以上的高原跑步,头晕乏力,跑了18公里感到肚子特别痛,又跑了一段,摔伤了右腿,教练看他太痛苦了,让他“放弃”,但他要“继续”。当他跌跌撞撞跨过终点线时,现场观众起立,送给他经久不息的雷鸣般掌声。他说:“我的祖国从7000英里的远方把我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的。”这些运动员分别演绎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印证了“奥运会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他们坚持到底,成为鲁迅先生曾经赞扬过的“不耻最后”的人。“不为最先”,韬光养晦,这是一种明哲保身的修为,不为最先而急功近利,不为最先而舍大抓小,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定能功成身退。“不耻最后”,坚持到底,这是一种宝贵的敬业精神,拼搏精神,自强不息,挑战自我,不因挫折而退缩,不为伤痛而却步,目标如一,奋然前行,最会必定成功。

为什么对老人敬畏?

答: 因为老人所具备的人生阅历和智慧。是年轻人需要学习的。再加上对老人的敬重,也是在给下一代人做榜样。

对老人的敬畏,更准确的说是对老人说掌握的知识和人生阅历敬畏。

老人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的经历和感悟,会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带来老人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的经历和感悟,会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带来许多的人生感触和启示,另一方面,孝敬父母也是给孩子们一个榜样,每一个人都有成为老人的哪一天,我们的所作所为孩子们都会学

习。所以说孝顺老人不仅仅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更是我们给子女的一个榜样

为什么对老人敬畏?

因为他们的经验和知识阅历多,看过的事情多,能深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活这么大,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姜还是老的辣,老将出马一个顶两,你和他们多接触可以学到从年青人那里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人文关怀 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啊 他们年轻时为家 为国 为社会贡献了很多 当然值得尊敬 不要忘了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

因为老人是我们的长辈

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敬畏老人那是必须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畏老人应该如同敬畏父母一样,他们都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为国出力力的,无非就是力多力少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关照,另外大家都有老的时候,不敬畏老人,也别指望别人敬畏我们

老人一般社会阅历都比较丰富,处事也比较稳重,不象一些青年玩忽玩失,加之,老人对下一代都是很爱护的,处处为下一代着想,只会自已负自已,也决不负晚辈的,再者,老人都很严肃,都能使人肃然起敬,所以,对老人都是很敬畏,这是很有道理的了。

终南山爱国故事?

钟南山80多岁了 ,1936出生,在国家有难的时刻,抗战在防疫的最前沿,舍生忘死,是中国危难的逆行者,出生在医学世家,研究生物学,自然科学,03年抗击非典立下赫赫战功,给中国人民鼓足了勇气,在这几次灾难中,他研究出了抗击非典和疫情工作方法和药物。

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1

钟南山,中共党员,1936 年10月出生,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 全国白求恩奖章 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党的十_大代表,为全国政协第八 第九 第十届委员。钟南山,一个在“非常时期”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义无反顾的勇敢战士,他是众望所归的道德楷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着妙手仁心的医者传奇。

奋发有为 报效祖国

钟南山1979年至1981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 伦敦大学圣巴费勒姆医学院学习。在英国进修期间,英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医生的资格,导师不信任钟南山,把2年的留学时间限制为8个月,钟南山暗下决心为祖国争口气。他拼命工作,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篇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 麻醉学会和糖尿病学会上发表。他的勤奋和才干,彻底改变了外国同行对中国医生的看法,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英国伦敦大学圣·巴弗勒姆学院和墨西哥国际变态反应学会分别授予他“荣誉学者”和“荣誉会员”称号。当他完成2年的学习后,爱丁堡大学和导师弗兰里教授一再盛情挽留。但钟南山回国报效的决心已定,他说:“是祖国送我来的,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1981年回国。他用实际行动与自己的学识赢得了那些曾经傲慢人士的尊敬,他一句:祖国需要我,就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还很贫穷的祖国,他放弃的东西,正是很多人倾其所有所追求的东西!阅读钟南山坎坷多舛的人生传奇,你会汲取一种无私无畏的力量,确定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树立起不懈追求的信念,奋发有为,坚不可摧!

勇往直前 抗非英雄

20__ 年非典疫情扩散的时候,已经年过6旬的钟南山院士在危急的关头,挺身而出选择走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主动请缨收治危重病人,全力以赴地精心制定医疗方案,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显示出了科学家治学严谨的作风与高度的责任感。在关系抗击非典成败的重大问题上,他能置自身荣辱得失于度外,力排众议,坚守科学家的良知……在当时的情况下,他顶着何等沉重的压力,忍受着多少不被理解的委屈。没日没夜的与医护人员连续奋战近200天,研究出了非典治疗的方案,治愈率高达__%以上,将所有的患者都送出了医院,为疫情控制和治疗做出了杰出贡献。在钟南山等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广东省创下了非典患者在全国死亡率最低 治愈率最高的佳绩。20__年6 月,广东省举行“抗击非典表彰先进大会”,钟南山被授予唯一的特等功。这一年,他还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白求恩奖章,并被评为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

临危受命 再赴战场

历史惊人的相似。现在 20__,他以身涉险再次去战瘟疫,他都 84 岁了。在武汉疫情来临时,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不惧疫情,奔赴第一线武汉,为的是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肺炎发展情况,为早日攻克武汉冠状病毒肺炎而做出努力。20__ 年1月,临时买不到飞机票匆匆赶上高铁,他出现在开往武汉的列车。坐车时间长,近期有点疲惫,靠着休息。这不,被人拍下了在车上座位小休一会的照片,马上有人认出了,这不就是经常在电视里出现的钟南山院士吗?此时的武汉,正处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他去那干什么?这不就是劝大家没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人,这不就是肯定的告诉大家:“这个肺炎,是会人传人的!”有人问:“您为什么要去呢?”“因为特殊情况。”武汉遇到病毒出现,加上面临春运来了,开始人心慌的时候,他一出现,人们仿佛觉得有了安全感。在民众眼里,他代表救死扶伤的好医生,还代表正直,科学,权威。

钟南山,名字意义变成了一种代表符号。因为涌现更多像他一样医护人员 志愿者,前仆后继的奔赴前线

也是那样坚毅,笃定,无畏;心中装着正义,善良和大爱。他们,就是新一批“钟南山们”。目前疫情中治愈的人数越来越多起来了,今天,他们仍正在战疫中拼劲地治病救人。这样的人,就是国家栋梁,就是民族脊梁,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

今天节气立春,万物开始苏醒,勃勃生机萌芽。我们静静地等待和祝福,期待“钟南山们”凯旋,共享那扑面而来的繁花盛开。

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2

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 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 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 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是近10余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的学术带头人。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他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型哮喘”的概念,该观点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所采用。通过研究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他创制的“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迄今为止,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863计划” “十五”科技攻关 国际合作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Medicine Lancet等国际刊物,被引用次数达438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等奖,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 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吴杨特别贡献奖等20余项奖励。

钟南山院士献身医学教育事业。1992年至20__年担任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 院长,从医从教近50年,他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定期为实习生开设临床讲座,坚持每周一次全院性临床教学查房,融“教书育人”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奉献 开拓 钻研 合群”的“南山风格”和“学本领 学做人 强体魄”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五性”,即“对学习的自主性” “对工作的创造性” “对病人的责任性” “对集体的合群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学术新风,追踪学科前沿,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迄今为止,主持完成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1名 博士研究生30名,博士后4名。其中,2人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许多研究生毕业后已经成为各自单位的技术骨干 学科带头人等。

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钟南山院士坚定地站在维护公共利益的立场,以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和胆识,坚持真理,敢于质疑,敢于追问,发出不同的声音,提出不同的判断。如在“非典”初期,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质疑机构发布的不实消息,维护了科学的尊严,赢得了国人的敬重。在抗击SARS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率先投入战斗,主动要求收治危重SARS患者,积极倡导国际大协作,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得了96.2%的国际存活率。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视患者如亲人的大医情怀,受到世人称赞,被誉为“抗非英雄”。

钟南山院士1990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2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1993年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连任第八届 九届 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__年,因抗击非典功勋卓著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荣记特等功 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抗非英雄”称号;再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同年荣获“中国医学基金会华源医德风范奖”。20__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行政奖励“白求恩奖章”。20__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敬业贡献)奖。20__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__年,获选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新中国成立60年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20__年领衔获得南粤功勋团队奖。

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3

我是杭州市临安区的一名六年级小学生。这个年很特别,整个假期我都待在家里。在这期间,我每天都会了解“肺炎疫情”,深刻体会到了它的残酷。与此同时,我认识了您!

您,对于我来说,之前是一位素不相识 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当疫情来临,您得知后,却无私地挺身而出,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份责任,白衣天使的称号您当之无愧!当武汉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时,您的降临就像射进武汉的一束阳光,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是如此的璀璨,这些光芒洒落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光明。这时的我,不禁鼻头一酸,深深地认识到谁才是我最最应该追捧的大明星!

如果没有认识您,那张普普通通的照片,一定不会引起我的注意,因为“肺炎疫情”,因为您的那张照片,再一次让我了解了您!您坐在那简陋的餐车车厢里,背倚靠在坐凳上,阅读完资料后,闭上眼睛还在不断地思索,疲惫的脸上显露出难以掩饰的担忧。正是这张照片,又一次戳中了我的内心。对于我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没人会在意,但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心系患者,永远把患者的生命放在首位,就如您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白衣天使。您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学习!

如果没有认识您,您的那句普普通通的话语,一样也不会影响我,但因为“肺炎疫情”,因为认识了您,它又一次打动了我,“你们在家好好过年,我去武汉好好工作”,我想这是随便某个人都能做到的吗?换到我自己我能做到吗?而您已经84岁了,一定儿孙满堂了,您一定也想在假期里享受天伦之乐的吧!而那一句话,十六个字,却把那副儿孙满堂乐开怀的美图抛到脑后!正是这十六个字又一次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您身上所散发的无限的力量!

当死神的手拼命地拉着患者时,向您一样许许多多的白衣天使们都奋不顾身地拼命将患者拽回,那时的你们想不到自己其实也是一个平常人,自己稍不留神也会感染吧!想到这,我不禁肃然起敬。钟爷爷,祝您及所有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早日战胜疫情,祝你们早日平平安安 顺顺利利地回家与亲人团圆!此致

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4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从20__年12月19日起开设专栏,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员的先进事迹,用鲜活的事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传说传说,讲好故事传说传说,充分展现改革开放__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社会致敬先锋,见贤思齐,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这里是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工作地。__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全球,这里曾是战场的前沿阵地。时年67岁的钟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坚守的战士。

20__年,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好几家专门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

这时,钟南山带着他的呼研所站了出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他的指挥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这一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钟南山也成为“抗击非典的功臣”。

“非典”过后,钟南山依旧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呼吸系统疾病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需要应对的最主要疾病。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国广泛的监测体系。”钟南山说,“非典”之后,全国陆续设立了几百个疾病监测点,能够及时监测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实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此后的H1N1 H7N9等疾病,医护人员和防疫机构都能够快速找到病原并进行防控。20__年,广东省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将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输入病例追踪到位。

“院士门诊”“院士查房” 做科研 带学生,这位精神焕发 步伐矫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诊一线工作。

“接下来我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可以早发现 早治疗,另一个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研制了26年的抗癌药可以早日推出。”钟南山说。

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5

现在正是20__年初,在这之前,我并不太了解您。但正是新型冠状病毒蔓延之时。(也就是20__年)您义无反顾的冲在了抗击病魔的第一线。

20__年抗击“非典”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但从大人的口中得知,您因为过度疲劳而病倒了,但是您为了不影响社会上的病情,而并没有公开宣布。从那时候起,您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心中的大英雄了!

如今您已84岁高龄了,但依然坚持奋斗着。现在大家都说:“初一原地不动,初二按兵不动……钟南山说动,我们才动。”可见您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高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还好有您指导我们,现在的疫情已经控制的非常稳定了。而且中国研究院已经分离出了毒株,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只要实验成功就可以开始制作疫苗。这一些成就都要归功于您和其他医生和护士身上呀!

您是人们的英雄,时代的楷模。你那舍身忘己的大无畏精神和不服衰老的誓言令我们折服,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最后我想对您说一句:“钟爷爷,您辛苦了!”也想对武汉说一句:“武汉加油!我们与你同在!”

广州非典疫情最严酷的时候,6家专门用于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不堪负重,一批又一批医务人员倒下。

钟南山的内心也十分焦急。但是,他更把压力变成了动力。他向省卫生厅主动请缨:“鉴于呼研所的技术力量,同时考虑到危重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集中治疗。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

作出这个决定,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第一,当时病因不明,谁都没把握治好病人,治不好就等于砸了自己的牌子;第二,当时已经明确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情越重,传染性越强。钟南山没有考虑这些。他对全所同志说,“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本来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

为了搞清楚非典的规律,钟南山自己都不知道看了多少病人。为了联络方便,平时很少使用手机的钟南山24小时开起了手机。早期危重的非典病人,病情重、传染性强。广医一院有20多位医务人员感染得病,同时还收治了许多兄弟医院的医务人员。钟南山的心时常揪得疼。“这个时候不能再让医务人员倒下。倒下的要让他们尽快康复。”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多晚,他必定要到病房走几趟,除了看病人外,还要了解每一位同事的身体状况,检查每个医护人员的隔离措施是否到位。

钟南山实在太忙了。他参加会诊,出席讲座及各种指导活动,曾经一连38小时没合过眼!由于过度劳累,他病倒了,但他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绝不能倒下,坚守在岗位上,就是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希望。在医院住了一晚之后,他偷偷跑回家,以家为病房,进行自我治疗。在夫人的悉心照料下,钟南山稍微休息了两天,又一心扑在病房了。

不允许自己倒下的钟南山,深知要保证社会的稳定,就要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用治疗效果说话,让病人尽快康

俗世奇人三个感动的故事情节?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里面,李金鏊解了小杨月楼的困境,之后小杨月楼又为李金鏊的弟兄们专门请了些名角唱戏算是还人情,之后小杨月楼想还钱给李金鏊,李金鏊则说:钱再多也经不得花,咱们的情义用也用不完。颇有古代侠士风范。令人感动于其襄助朋友的义气豪气。这可能也是其穷困潦倒却能一呼百应的原因。

《泥人张》里面,泥人张被说成下贱的手艺人,不与之吵嚷,却用一双巧手捏出的栩栩如生的泥人,巧妙回击了海张五“贱卖都没人要”的说法,令人叹服。既有巧思巧手,又有一身如民国文人的铮铮铁骨,令人感动。

《苏七块》中,苏大夫为了不坏自己的规矩,坚持不治未带够钱的车夫,最后却又把钱给了友人,只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可见,他不是心硬之人,只是不愿“变通”。宁愿惹人误解,也不要毁了信义。这有几分“迂腐”的坚持也让人肃然起敬。

俗世奇人里的故事,其实感动当真看不出几分……倒是让人觉得心服又有几丝心酸。希望有所帮助~~~

一节课一生的口吻描述一下军神的故事?

今天我的诊所里来了一位病人,我吩咐护士准备手术,可护士告诉我他不用麻药,我有些生气的告诉他要遵医嘱,可他向我说明了不用麻药的原因,我再一次愣住了,只好答应。

手术中我额上汗珠滚滚,病人一声不吭,最后竟抓破了床单。

手术后,他却笑着与我谈我割的刀数,我惊呆了,嚷着称赞他是军神,然后我询问了他的真名,却没想到是川中名将,我顿时肃然起敬。

不为人知为己知的故事?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

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

”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肃然生敬其他应用

组词

肃组词然组词生组词敬组词

笔顺笔画

肃笔顺笔画然笔顺笔画生笔顺笔画敬笔顺笔画

近义词

肃近义词然近义词生近义词敬近义词

反义词

肃反义词然反义词生反义词敬反义词

肃然生敬成语接龙

正接

敬布腹心敬陈管见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敬恭桑梓敬酒不吃吃罚酒敬姜犹绩敬老爱幼敬老慈少敬老慈幼敬老慈稚敬老怜贫敬老恤贫敬老尊贤敬如上宾敬若神明敬时爱日敬上爱下敬事不暇敬事后食敬上接下敬授民时敬授人时敬天爱民敬贤爱士敬谢不敏敬贤礼士敬小慎微敬贤下士敬贤重士敬业乐群敬之如宾敬终慎始

反接

林寒涧肃秋高气肃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肃然生敬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不讳之变此而可忍,孰不可容词穷理绝趁热打铁慈乌返哺斗酒学士丢盔抛甲点水不漏羝羊触藩恩德如山富贵寿考反躬自问归根究柢固若金汤后继无人互为标榜枯树生花龙蟠虬结累月经年马前卒扭是为非瓶坠簪折拳拳盛意千头万绪市井之臣石烂江枯消失殆尽衒玉求售莺闺燕阁一木难扶玉碎花消朱陈之好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suranshengjing26395.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