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古蔑今的意思尊古蔑今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尊古蔑今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尊古蔑今
- 拼音: zūn gǔ miè jīn
- 频率: 生僻
- 年代: 现代
- 词性: 贬义词
- 结构: 联合式
- 解释: 尊祟古代的,轻视当代的。
-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典故出处: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比十八妖魔辈,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
- 成语示例:
- 英文翻译:
尊古蔑今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读音mie一至四声共有哪些字?
读音mie一至四声共有哪些字:四声灭,组词不生不灭
拼音:
bù shēng bù miè
解释:
指超脱生死的界限。现指半死不活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9回:“舍利子,是诸佛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语法:
不生不灭作谓语、定语;指半死不活。
示例:
舍利子,是诸佛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九回)
舍利子,是诸佛空相,~,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九回)
近义词:
不生不死、半死不活
反义词:
生机勃勃
咩灭蔑乜
还有好多生僻字
灭(huǐ miè) | 覆灭(fù miè) | 灭亡(miè wáng) | 灭绝(miè jué) | 磨灭(mó miè) | 熄灭(xī miè) |
2、蔑(miè),14画,上中下结构,部首:艹
组词:污蔑(wū miè) | 轻蔑(qīng miè) | 蔑视(miè shì) | 诬蔑(wū miè) | 方斯蔑如(fāng sī miè rú) | 尊古蔑今(zūn gǔ miè jīn) |
3、乜(miē),2画,单一结构,部首:乛
组词:乜嘢(miē yě) | 乜斜(miē xie) |
4、咩(miē),9画,左右结构,部首:口
组词:咩咩(miē miē) |
5、篾(miè),17画,上中下结构,部首:⺮(竹)
6、孭(miē),10画,左右结构,部首:子
7、吀(miē),6画,左右结构,部首:口
8、鱴(miè),25画,左右结构,部首:魚
9、搣(miè),13画,左右结构,部首:扌
10、衊(miè),20画,左右结构,部首:血
11、礣(miè),19画,左右结构,部首:石
12、鴓(miè),16画,左右结构,部首:鳥
13、覕(miè),12画,左右结构,部首:見
14、薎(miè),16画,上下结构,部首:艹
15、烕(miè),10画,上三包围结构,部首:火
16、滅(miè),13画,左右结构,部首:氵
17、鑖(miè),22画,左右结构,部首:釒
18、懱(miè),17画,左右结构,部首:忄
19、蠛(miè),20画,左右结构,部首:虫
20、瀎(miè),17画,左右结构,部首:氵
21、哶(miē),10画,左右结构,部首:口
22、簚(miè),18画,上中下结构,部首:⺮(竹)
23、櫗(miè),18画,左右结构,部首:木
《拼音带mie的字大全_23个拼音含mie的字组词 - 小孩子点读
第一声:乜、咩、吀、哶、孭
第四声:灭、烕、搣、瀎、蔑、篾、鴓、幭、薎、滅、懱、櫗、礣、蠛、衊、鑖、鱴
九品芝麻官烧书的含义?
《青天秘籍》的内容是著名的《六书源流决》。
前半段内容是:
伊昔古皇初,结绳致隆治;爻画既肇兴,苞符泄其秘;仰观複俯察,象天而法地。
…………
逮乎春秋时,烁乱更陵夷;百二国宝书,错杂複纷漓;秦皇蔑古制,刻石颂功烈。
大体的意思就是:
最初古人用结绳来记事,后来占卜兴起,人们使用河图洛书开始探寻天地间的奥秘;仓颉造字之后,各种典籍诞生,有了王的统治,文字开始出现各种变体;周宣王时期,创造了华丽的字体,继而到了春秋战乱,百多部典籍消失,秦始皇不屑于仿效古制,将自己的功绩刻在了石头之上。
《六书源流决》最初的一部分讲述的就是文字的变迁,文明的诞生。然而在《九品芝麻官》中的青天秘籍所记载的就是这一部分,看起来与剧情没什么联系,也不能帮助包龙星学习讼师技巧用来破案,似乎毫无卵用。
而《青天秘籍》最后的下场也很惨,在青楼被烧毁。正好应了《六书源流决》中“百二国宝书,错杂複纷漓”这句话,文字记载在“书本”之上,是很容易被毁的,但如果记在心中,掌握并融会贯通,那么就会如“秦皇蔑古制,刻石颂功烈”一样,永久流传。所以包龙星失去了《青天秘籍》,学会了“活死人”之口技绝活,最终得以翻案。
拔河的河为什么是河流的河?
作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拔河”的称谓非常古怪,明明是两群人在角力,为什么偏偏要叫“拔河”呢?这项体育运动跟“河”有什么关系?原来,“拔河”还真的跟“河”有关系呢!据《隋书。
地理志》载,“拔河”原是楚地的风俗,古称“牵钩”。“(南郡、襄阳)二郡又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流迀不改,习以相传。 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振惊远近,俗云以此厌胜,用致丰穰。
”“厌胜”是一种巫术,用沮咒的方法来压服人或物。楚将伐吴,皆为水战,水军在河面上拖拔船只,既可健身娱乐又可“讲武”“教战”,这一运动流传到民间,从“讲武”“教战”变成了厌胜之术,用来压服
鬼怪,祈祷丰年。
其实,所谓“牵钩”之“钩”,乃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种兵器叫“钩拒”。据《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钩强”即“钩镶”,别称“钩拒”,其作用即是“退者钩之,进者强之”。
由此可知,舟战之时,敌船若败退,即用“钩拒”钩住敌船往回拉,正是水战的利器。 “拔河”之“河”,即由水战而来,形容在河面上钩拔敌船。至迟到唐代,“牵钩”之名已更易为“拔河”,而旦流传入宫廷,成为朝野上下人人都喜爱的一项运动。
唐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中有“拔河”的条目,其中写道:“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旦望曰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姮,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
分二朋,两朋齐挽。当大姮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封演所说的“古用蔑缆”,“蔑缆”指细缆绳;唐代时则用“大麻姮”,大绳索。
水战所用的钩拒一变而为蔑缆和大麻姮,从中可以看出由兵器转变为游戏器具的演变痕迹。封演接着写道:“玄宗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 蕃客士庶观者,莫不震骇。
”唐玄宗极其喜爱这项游戏,拔一次河竟至于动用了千余人之多,“喧呼动地”的场景如在眼前。这就是“拔河”这一称谓的来历,原指在河面上钩拔敌船,渐渐演变为民间的游戏,只要有一块平坦的土地就可以进行,已跟“河”毫无关系,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不理解 “拔”的为什么是“河”了。
一时强弱在于力全诗?
问题:一时强弱在于力全诗?
答: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是一句俗语,意思是说:短时间的强弱在于力气大小,长时间的胜负在于道理。原句出自剧作家曹禺的《桥隆飙》十:“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若蔑理可以得志,无一人起而问之,千古是非,从此颠倒,天下不复有王矣。”
原句出自剧作家曹禺的《桥隆飙》十: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若蔑理可以得志,无一人起而问之,千古是非,从此颠倒,天下不复有王矣。
这句话告诉人们,强势的力量可能会一时得势,但是想要长远的胜利就要考虑民生等各种关系,要用智慧用思维去处理事情。国家只有军队残暴就不可能长久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