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言直谏的意思犯言直谏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犯言直谏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犯言直谏
- 拼音: fàn yán zhǐ jiǎn
- 频率: 常用
- 年代: 古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连动式
- 解释: 犯:冒犯;谏:规劝。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直言规劝。
- 典故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成语示例:
- 英文翻译: voice one‘s outspoken criticisms before the monarch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nsequence
犯言直谏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狄仁杰苦谏高宗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他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谓之“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仪凤元年(676年),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唐高宗大怒,命令将其杀死。狄仁杰奏罪不当死,唐高宗疾言厉色地说:“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狄仁杰神色不变,据法说理:“犯言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通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终于迫使唐高宗改变了主意,赦免了权善才的死罪。
任命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为侍御史,负责审讯案件,纠劾百官。任职期间,狄仁杰恪守职责,对一些巧媚逢迎,恃宠怙权的权要进行了弹劾。调露元年(679年),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宽敞壮丽。狄仁杰上奏章弹劾韦弘机引导皇帝追求奢泰,韦弘机因此被免职。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狄仁杰毫不留情的揭露其为非作歹的罪行,请求交付法司审理。唐高宗想宽容包庇王本立,狄仁杰以身护法:“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王本立最终被定罪,朝廷肃然。后来,狄仁杰官迁度支郎中,唐高宗准备巡幸汾阳宫,以狄仁杰为知顿使,先行布置中途食宿之所。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征发数万人别开御道。狄仁杰说:“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俱令作罢,免除了并州数万人的劳役。唐高宗闻之赞叹说“真大丈夫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其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安心”,郡人为他勒碑颂德。是年御史郭翰巡察陇右,
慎言的故事?
祸从口出,不要多言
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谋害自己,常吩咐侍卫们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靠近我!”有一个晚上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落到了地上,近侍慌忙取被为他覆盖。曹操立即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然后继续上床睡觉。半夜起来的时候,假装吃惊的问:“是谁杀了我的侍卫?”
大家都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在梦中杀人,惟有杨修知道了他的意图,下葬时叹惜的说:“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在梦中呀!”曹操听到后十分厌恶杨修。终于在“鸡肋事件”中以扰乱军心为由,杀了杨修。
北周将领贺若敦立了不少战功,然而同辈都混成了大将军,唯独他不是,心理很不平衡,对着朝廷使者发牢骚 ,结果被处死
、孔子谨言慎行
孔子到东周观光,前往瞻仰周的太祖后稷的祠宇。祠宇右边阶级之前,有一座铜铸造的人像。人像的口上被封了三重,他的背上,刻了铭文说:
“这是古代说话非常谨慎的人。大家要警戒啊!不要多说,多说的往往多败;不要多事,多事的每每多患。即使生活在安乐的环境中,也一定要戒慎恐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后悔自己的多言多事。不要说没有什么损伤,那引起的祸患将要影响深长。
不要说没有什么损害,那引起的祸患将要继续扩大;不要说上天听不到,天神正在观察着你呢。火刚冒烟的时候,你不去扑灭它,到了火势很大的时候,又怎么办呢?水还是细流的时候,不去堵塞它,那么最后就要扩大成为长江大河的;细微的线缕,如果不去撅断它,有的就可能被织成大的网罗。
最小的幼苗,如果不去拔除它,将来就非用斧头不可啊。”“假如真能慎之又慎,那就是致福的根基;多嘴多舌不是没有损害,它正是致祸的门径。横暴的人往往得不到善终,好胜的人一定遇到强敌,盗贼憎恨主人,百姓埋怨上级,君子深知不可高高在上,所以要谦下一些。
深知不可老是跑在前头,所以退居后面。”“温厚恭谨,戒慎仁德,会使人仰慕;坚持柔道,谦虚下人,人们永远超越不了它。大家都拥向那里,只有我坚守此道;大家都到别的地方去,只有我不迁徙。把我的智慧藏在内心深处,在别人面前不显露自己的技能。
即使处于尊贵的地位,别人也不会伤害我的。江海虽然是低姿态,但却能为百川之长,正是因为它处在卑下的地位啊!上天不论亲疏,却只扶助那些能居人下的人,要警戒呀!”
2、不要快人快语,容易得罪人
《战国策》里有一个《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说的是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急攻赵国,危急关头,赵国不得不求救于齐,而齐国却提出救援条件,是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溺爱孩子、缺乏政治远见的赵太后不肯答应这个条件,于是大臣竭力劝阻,惹的太后暴怒。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面对此情此景,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而是察言观色,相机行事。他知道,赵太后刚刚执政,缺乏政治经验,目光短浅,加之女性特有的溺爱孩子的心理,盛怒之下。
任何谈及人质的问题都会让太后难以接受,使得结果适得其反。所以触龙避其锋芒,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只字不提,而是转移话题。先问太后饮食住行,继之论及疼爱子女的事情,最后大谈王位继承问题,让太后明白,如果太子不经受磨炼,将来继位的时候会面临更糟糕的局面。
不知不觉之中,太后怒气全消,幡然悔悟,明白了怎样才是疼爱孩子的道理,高兴地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3、不要轻易承诺
春秋时期周庄王九年,齐国联合宋、鲁、陈、蔡四个诸侯国攻打卫国,卫国被攻陷后,齐国诸侯齐襄公担心周王会派兵来讨伐,就派大夫连称为将军、管至父为副将,统领兵马在葵邱那个偏远的地方戍守。
二位将军临行前请示齐襄公道:“戍守边疆虽然劳苦,但是作为你的臣子不敢推辞,只是我们去驻守得有个期限,主公以什么为期限呢?”当时,齐襄公正在吃瓜,就顺口应付说:“现在正是瓜熟时节,等到明年瓜再成熟的时候,朕会派遣别人替代你们的。”
二位将军于是带兵前往葵邱驻扎。不知不觉间一年光景过去了。但是齐襄公却把这事儿给忘了,因此招致两位将军的不满。他们给齐襄公献上刚成熟的瓜,暗示齐王能履行诺言,谁料齐王根本就没招回他们的打算。两人气得牙痒痒,暗地联合公孙无知,起兵造反,推举了新的国君。
所谓“轻诺必寡信”,一个人要做出承诺,一定要慎重,如果不能履行,千万不要轻易向人许愿,不然就会招致祸患。
4、祸从口出,不要多言
5、把握好说话时机
墨子曾回答他的学生子禽说:话说个没完没了有什么好处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就知道天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
在生活中,精辟的见解才能受人欢迎,泛泛空谈则招人生厌。实践证明,言之有物,正确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能够给自己增添魅力、赢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
关于听取别人意见的故事50字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就是在年纪轻的时候,一些不懂的时候,可以去请教一些年纪大的人,毕竟人家都是经过一些路的,经过岁月的所以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要吸收别人的经验 就是在别人给你出意见的时候,都是向着正确的方向给你 出主意的
犯颜直谏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徵询问得失,魏徵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
同年,河北一带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旧属因玄武门事件搞的人人自危,李世民派魏徵前往河北进行安抚。路上魏徵正好碰见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被押往京城,魏徵让将二人释放,仍旧任命官职,这样河北太子旧属才会相信李世民是真的要赦免他们。
贞观三年(629年),魏徵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魏徵上奏李世民带领学者将古籍分为四部,并对其进行校定。
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与魏徵谈及了选人为官一事,魏徵说先要了解他的才能,然后审核他的品德,以及爱好这些。
关于听取别人意见的故事,50字就是亡羊补牢,有一个人一天早上去看羊圈里的羊,发现少了一只羊,而且羊圈多了一个窟窿然后他就去忙别的去了,没有管这个窟窿,然后第二天再去看的时候又少了一只羊,他邻居就对他说了你怎么没有把窟窿补上呢?她说反正也少了,就没有补上
三国时期,袁绍与曹操上演了一场精彩战争,可是拥有十倍曹军之多兵力的袁绍却被曹操击败,其原因是田丰、诅授向袁绍献计献策,而袁绍不允诺,认为他人意见如废纸,最终惨败。刘备行诸葛亮之计而鼎立三国;符坚拒符融之策而失前秦国力;李世民纳魏征之谏而贞观天下;文种弃范蠡之谋而招杀身祸。楚汉相争,力量较为弱小的刘邦积极听取张良、萧何、韩信的意见,做出正确抉择,建立西汉大业。而项羽刚愎自用,不听取范增的意见而最终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刘邦听张良之谋,最终成就帝业;
而项羽不听范增之言,最终自刎乌江
曹操善于听谋臣的意见,最终统一北方,袁绍不听田丰、沮授之言,兵败官渡
唐太宗能听魏征之言,成就贞观之治;苻坚不听王猛之言,结果兵败淝水。
唐太宗和魏征的进谏的故事?
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
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
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意见。
范仲淹四次被贬故事?
范仲淹一生中被贬几次
据了解,范仲淹一生被贬三次,范仲淹一直被视为宋朝士大夫典范,性格耿直,第一次被贬是他犯言直谏。天圣七年(1029年),刘太后想在60大寿的时候,命宋仁宗领文武百官给她叩头庆寿,此时宋仁宗赵祯已是大宋皇帝,这明显很不符合皇家礼制,文武百官皆不敢言,唯有范仲淹上书刘太后极力劝谏此事,并请求太后还政于皇帝,刘太后得知以后勃然大怒,直接将他贬黜。
另外两次被贬都是和吕夷简有关,其实宋仁宗在心里,他非常清楚范仲淹弹劾的吕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废黜郭皇后这件事情上他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宋仁宗也很清楚。
范仲淹被贬的原因
而宋仁宗之所以贬黜范仲淹,就是为了拿到一个证据,因为宋朝从来没有因直谏而获罪的官员,所以就算范仲淹说错了也不会被惩罚,但是因为触及了吕相的核心利益,所以吕相一心想要罢免他的职位,甚至不惜要挟两院三司直接拟定了诏书,宋仁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更多的人看到吕相的自私自利之处,这样才能趁机扳倒他。
虽然范仲淹三次被贬,但是他的心胸非常开阔,而他一直推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八个字概况了范仲淹的心思。
后来范仲淹还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然这不是范仲淹的即兴创作,却是他一生的理想和信念。
相比满朝庸官,范仲淹谋求改变。他一生为国为民,殚精竭虑,从不谋求私利。就在弥留之际,他还向仁宗上《遗表》,不是像其他大臣那样求皇帝恩泽子孙,而是请求皇帝“制治于未乱,纳民于大众”。
在《宋史》中说:“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历史最终给了他公正的评判。
魏征故事?
魏征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魏征也说服了元宝藏归顺了唐朝,为唐朝的统一作出了贡献。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找来长孙无忌问话,说每次魏征给他提意见的时候,只要哪次没有接受,魏征便是不答应不罢休,非要李世民去答应他,问长孙无忌这是什么原因。当时魏征也在-边,然而还没等长孙无忌回答,魏征就开始说如果皇帝做事不对,我肯定要说真话,如果皇帝不愿意听我的话,岂不是违背了我当初要说真话的誓言了吗?当时唐太宗说可以私下说,这个时候魏征又跳出来说如果私下说,那就是私下一套,就是欺骗人了,欺骗人的事情我不做,这是小人行为。魏征就这么露骨的表达着他自己的观点,着实让人佩服。
唐太宗和魏征的君臣关系一直以来都被传为千古佳话,魏征直谏敢言,唐太宗善于纳谏,二人和群臣一起开启了贞观之治,使得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
李密在瓦岗寨起兵后,魏征与李勣等人在账下听命。武德二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征跟随李密归降了李唐。李勣占据原来的地方不知何去何从,魏征便上书请求安抚山东,并亲自劝降李勣。同年,朝廷又派魏征、李勣押运粮草,窦建德率军将魏征、李勣等人俘获。在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后,魏征才得以再次入唐。李渊认为魏征很有才能,便任用魏征为太子洗马,为东宫李建成效劳。
魏征的故事
玄武门事件后,李世民抓住魏征,见魏征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便任用他为詹事主簿。魏征一生以敢直言劝谏闻名,他曾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有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并且他所提的这些建议唐太宗都给与了高度的重视。
魏征一生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的一文为《谏太宗十思疏》。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李世民为此五天不上朝。魏征死后半年,李世民便开始怀疑魏征在朝廷内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于是先解除了与魏征长子的婚约,最后甚至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就这样,被誉为“镜子”的魏征便被李世民亲手摔碎了。
在小说《西游记》中,魏征于梦中将泾河龙王斩杀,泾河龙王阴魂不散,李世民便派秦琼、尉迟恭在正门保驾,魏征抱剑守后门。就这样秦琼、尉迟恭与魏征便成了门神,其中双门贴秦琼和尉迟恭,单门贴魏征。
有一次,李世民宴请群臣,为了让魏征闭嘴,李世民以一盘菠菜,略施小计,使得魏征乖乖投降。一盘家常小菜有这么大威力吗?看官可别小瞧这道菜,在唐朝,这可是贡品,平民百姓见都没见过。
菠菜最初叫“波斯草”,原产于波斯(今属伊朗)。据《唐会要》记载:贞观年间,尼波罗国(今属尼泊尔、印度部分地区)向大唐进贡了一些菠菜,使臣推荐说,这种菜做熟之后,根部变红,味道不错。
《新唐书》也有类似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尼泊尔国王派使臣向唐太宗进贡菠菜,此后,菠菜在中国扎下了根。当时这种菜的产地是西域菠薐国,所以唐朝人把它称作“菠薐菜”,后来简称菠菜。
唐朝时期,很多道士喜欢炼丹当补药吃,吃下菠菜之后,可缓解吃丹药的不适感,所以吃菠菜在上流社会、道教界很流行。
唐太宗李世民也迷恋丹药,自然也非常喜欢吃菠菜。当时,菠菜还没有广泛种植,因此产量有限,价格昂贵,大臣们除了在皇帝请客时偶尔尝鲜之外,平时根本吃不到。
唐太宗李世民宴请群臣,魏征也到了,李世民看见他就头疼,跟身边大臣悄声说:“我真想弄死这个乡巴佬,诸位有啥办法?”大臣都知道,皇帝这是在说气话。
长孙无忌明白皇帝的心思,就悄声说:“陛下,您是想杀杀他的威风,挫挫他的锐气吧?”李世民恶狠狠说:“是啊,你说咋弄哩?”
长孙无忌说:“陛下请他吃菠菜……”李世民会意。魏征落座后,有人端上了一盘翠绿艳红的菠菜。老魏的胃口被吊了起来,看着美味直咽口水。
此刻,李世民走过来:“老魏呀,你平时见了朕不是挺能说的吗?今天咱们聚餐,机会难得,说两句吧!你今天要是不说,别说日后我叫你难堪啊!”
魏征饥肠辘辘,垂涎欲滴,只好重复说以前提过的意见,敷衍了几句。李世民见魏征眼睛直勾勾盯着菠菜,泛着绿光,他不慌不忙地说:“老魏你今天能不能整两句新鲜的东西!”
魏征满脑袋想的都是菠菜,指着菠菜,嘴里咕哝着:“这不是挺新鲜的吗!”忽然发觉口误,于是给自己找台阶:“这菠菜,菠菜……”
李世民见他中计,就对侍从说:“魏大人不爱吃菠菜吧?撤下去,撤下去!”魏征急了:“别撤!别撤!老臣最爱吃菠菜了!”一盘菠菜把一代名臣弄成这样,群臣也是醉了。
李世民得逞了,开心地说:“说好了,吃菜喝酒,不论政事”,打这以后,魏征唠唠叨叨的毛病收敛了许多。
唐太宗和魏征的君臣关系一直以来都被传为千古佳话,魏征直谏敢言,唐太宗善于纳谏,二人和群臣一起开启了贞观之治,使得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
李密在瓦岗寨起兵后,魏征与李勣等人在账下听命。武德二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征跟随李密归降了李唐。李勣占据原来的地方不知何去何从,魏征便上书请求安抚山东,并亲自劝降李勣。同年,朝廷又派魏征、李勣押运粮草,窦建德率军将魏征、李勣等人俘获。在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后,魏征才得以再次入唐。李渊认为魏征很有才能,便任用魏征为太子洗马,为东宫李建成效劳。
魏征的故事
魏征生于公元580年,卒于公元643年。因敢于直言,才智出众,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被誉为一代名相。
魏征著有多部名篇,如《隋书》序、《梁书》、《奇书》、《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一篇是《谏太宗十思疏》,在这份奏折中,魏征劝唐太宗李世民居安思危,开明通达,终于使李世民成为了一代明君。
政治上,魏征也是出类拔萃,提出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力劝李世民实行有利于国民百姓的政策,如休养生息、教化百姓。还提出来“明德慎罚,惟刑之恤”,意思就是不能靠严刑峻法让天下太平。
玄武门之变前,魏征全心全意辅助太子,曾让太子提防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诘问魏征为什么要离间他们兄弟,其实是想让魏征承认错误祈求宽恕。但是魏征死硬到底,一副宁死不屈的架势。李世民才发现魏征刚直不阿、忠心耿耿,觉得魏征是个人才,并重用他。魏征感激李世民不杀之恩,开始全心全意辅佐李世民,并且敢于直言。
后来魏征病逝,李世民非常伤心,经常对身边的人说:“魏征死了,我就少了一面镜子。”并说:“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意思就是说,魏征能够让他明白自己许多的不足。
自我反省的唐太宗故事的启示?
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魏征就会据理力争,进行劝说,即使唐太宗因此而大发脾气,他也毫不畏惧,照旧慷慨陈词。
他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前后共劝谏唐太宗200余次,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太宗对魏征是既赏识又敬畏的。
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悲伤地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与不对。
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最珍贵的一面镜子
比干进谏的故事概括50字?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后又接受托孤,尽心尽力地辅佐商纣王帝辛。一生历经两朝,从政四十余年,不仅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更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被誉为"亘古忠臣"。
纣王在位期间,荒淫无度,政事荒废,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认为:“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多次向纣王进谏。纣王虽表面应允比干会改过,但是在心里视比干为眼中钉,终有一日想除之而后快。比干的多次进谏,换来的只是纣王的更加荒淫。
比干痛斥纣王杀皇后、诛大臣,直指纣王的暴政,纣王自觉理亏,无言以对,比干罗列纣王的条条罪状,引起纣王的勃然大怒,终决定杀之而后快。于是,纣王命人剖开比干的肚子、取出心肝,就这样“亘古第一忠臣”被纣王杀害。
纣王亲近奸佞,排斥忠良,残害百姓,变成天怒人怨的暴君。他的哥哥微子劝他他不听,只好离开他,他另一个叔父箕子批评他,他就把箕子囚禁起来。从此无人敢再劝谏,有人干脆投奔周武王去了。
比干想到自己是国家元臣,责任重大,他苦苦相劝,纣王不听。他叹息说:“主上有过错不劝谏就是不忠,怕死不敢说真话就是不勇敢,即使劝谏不听被杀,也是尽到了忠臣的责任了。”于是下决心冒死强谏。纣王被责问得无言以答,就问比干:“你为什么要这样坚持?”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我为的是叫你痛改前非,保住商朝的江山。”比干连续三天进谏,纣王恼羞成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现在我要拿你的心来验看一下!”于是就命人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赏,并且用火焚毁比干的王的叔父,由于直 谏纣王以死相争,被摘心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