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笔难书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罄笔难书的意思罄笔难书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罄笔难书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罄笔难书
拼音: qìng bǐ nán shū
频率: 一般
年代: 现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紧缩式
解释: 罄:尽,完。砍完所有的竹子做成书简也难以写完。形容事情多得写不完。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事情。
典故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他们分发到战区以后,所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那真是罄笔难书。"
成语示例:
英文翻译: too many to enumerate

罄笔难书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罄竹难书的故事和意思,成语罄竹难书的出处?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举,欲推倒暴君隋炀帝(杨广,修大运河那位)的统治。

李密则是起义军中一支很有力量的队伍(好像是瓦岗寨……)的头头。

他发檄文讨伐隋炀帝,称其罪行罄竹难书。

原句是:“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

罄是用尽的意思。

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炀帝的罪恶。

这句话说出了老百姓的苦衷,于是人人争相传诵。

罄竹难书的成语就这样产生了。

罄竹难书原文及译文?

罄竹难书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归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释义: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书:写。罄竹难书,意思是用尽楚、越两地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后来就用“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竹难书成语典故?

隋末时,杨玄感起兵准备推翻隋炀帝的统治,便把李密请去做谋士。后来,杨玄感由于在关键时刻未采用李密的计谋,导致最后兵败被杀。

随后,李密就投奔了瓦岗的翟让,并帮助起义军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大胜利。后来,李密设计将翟让杀死,夺位建立政权。在起义军准备攻打洛阳时,李密发表了一篇声讨隋炀帝的檄文,宣布隋炀帝有十大罪状,号召百姓起来推翻隋炀帝。在这篇檄文中,就写到“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指将南山的竹子全做成竹简,都写不完隋炀帝的罪行。

罄竹难书,汉语成语,拼音是qìng zhú nán shū,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成语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成语典故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合约,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尽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还不必急在一时。

因为李密的声势浩大,所以李渊想要来拉拢他,遣使通书。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自任盟主。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跑到河南去。他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夸矜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好来坐收渔利。"

于是,李渊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知命为五十岁),没有这个野心了。愿意跟着大弟你,攀鳞附翼。"

李密见到信,看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从此,对李渊深信不疑。

罄竹难书最早出自于《吕氏春秋·明理》。

典故:隋朝末年,统治者隋炀帝异常残暴,生活上骄奢荒淫,又不顾百姓疾苦,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在国内大量征兵,征用劳力,年轻力壮的男子不是去打仗,就是给朝廷干活。结果片田大地荒芜,百姓民不聊生。劳苦大众忍无可忍,于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李密是起义军中的一员,发布了一篇讨伐炀帝的檄文,号召各方人士推翻隋朝的统治。檄文在历数炀帝残暴统治、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之后与道:“用尽南山所有的竹子制成竹简,也与不完杨广的罪过,决出东海的水,也冲洗不清他的罪恶。”

“罄竹难书”原义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都写不完他的罪行(罄:用尽,用完。竹:竹子;古人用竹子制成竹简来写字);后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多指罪恶)

罄竹难书成语背后的悲剧故事,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注音】qìng zhú nán shū【成语故事】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残暴统治,荒淫无道,大兴土木,造成民不聊生,迫使农民揭竿而起,越国公杨玄的手下李密参加瓦岗起义军,取得了领导权,他在讨伐杨广的檄文中称:“即使用尽南山所有竹子制成的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

”【出处】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旧唐书·李密传》【解释】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成语《罄竹难书》《卧薪尝胆》两个成语的出处,含义?

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出自《旧唐书·李密传》。

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出自《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罄竹难书简短的典故?

”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啊?

罄竹难书罄(qìng)  据《旧唐书·李密传》记载,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农民起义。

其中,瓦岗农民义军首领之一的李密,推翻隋炀帝统治的决心非常坚决。

在隋炀帝发动高丽战争时,身为隋将的李密就力劝越国公杨素之子杨玄感起兵反隋。

杨玄感不敢,李密自己率兵反隋。

当他领兵逼近洛阳时,布告天下,历数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号召海内群起而攻之。

布告有这样四句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意思是:用完了南山的竹子,也书写不尽隋炀帝的罪过;放出东海的海水,也洗不清隋朝残暴统治的罪恶。

  “罄竹难书”形容罪过之多,写都写不完。

“磬竹难书”的意思是什么?

磬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qìng zhú nán shū] 罄竹难书,罄:《说文》器中空也。

古文磬字。

《诗·小雅》罄无不宜。

《传》罄,尽也。

《左传·僖二十六年》室如县罄。

《释文》罄,亦作磬,尽也。

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

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出自《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

”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

《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

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

罄竹难书造句如下: 1、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

2、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3、这一谋杀引发的如此意的屠戮和凶残,罄竹难书。

4、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

5、这个塑料小人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罄笔难书其他应用

组词

罄组词笔组词难组词书组词

笔顺笔画

罄笔顺笔画笔笔顺笔画难笔顺笔画书笔顺笔画

近义词

罄近义词笔近义词难近义词书近义词

反义词

罄反义词笔反义词难反义词书反义词

罄笔难书成语接龙

正接

书不尽言书不尽意书不释手书读五车书呆子书富五车书符咒水书画卯酉书剑飘零书记翩翩书空咄咄书囊无底书缺简脱书缺有间书声琅琅书声朗朗书生之见书通二酉书同文,车同轨书香门第书香门户书香人家书香世家书香铜臭

反接

箪瓢屡罄室如悬罄一言难罄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罄笔难书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不测之忧百死一生乘桴浮海齿少心锐乘险抵巇持重待机胆大心细得婿如龙孤悬客寄好谋无断画意诗情惊群动众甲乙丙丁骥子龙文狂花病叶励兵秣马眉南面北怒从心起,恶向胆生弄巧成拙顷刻之间食辨劳薪山寒水冷水磨工夫顺人应天侍执巾栉天下大势无根无蒂虚嘴掠舌冤假错案以言举人朱唇粉面谮下谩上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8_binanshu21686.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