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手八脚的意思七手八脚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七手八脚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七手八脚
- 拼音: qī shǒu bā jiǎo
- 频率: 常用
- 年代: 古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联合式
- 解释: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 语法: 作状语;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 典故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 成语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搬来一张藤椅,铺上褥子,男仆们~地将胡雪岩扶着躺下。"
- 英文翻译: 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
七手八脚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七和八四和八百的成语大全?
包含七和八的成语:乱七八糟,七七八八,七弯八拐,七扭八歪,七上八下,横七竖八,七推八阻,七手八脚
包含四和八的成语:四平八稳,四通八达,四面八方,四海为家,八面玲珑
包含百的成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百依百顺,百年好合,百事亨通,百分之百,百废待兴,百无聊赖。
成语有:四面八方、四平八稳、 百战百胜、七上八下、七嘴八舌。
1、四面八方
四面八方,汉语成语,读音为sì miàn bā fāng,意思是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回:“原来 梁山泊 自古四面八方茫茫荡荡,都是芦苇野水。”
示例:鲁迅《故事新编·补天》:“这纯白的影子在海水里动摇,仿佛全体都正在四面八方的迸散。”
2、四平八稳
四平八稳,汉语成语,拼音是sì píng bā wěn,原指说话做事稳当。现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进取精神。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示例: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他被绍介进中国来,四平八稳,反对的比赞成的少。”
3、百战百胜
百战百胜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ǎi zhàn bǎi shèng,形容所向无敌。
出自:《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意思是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
示例: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认为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要差一些。要善于运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百战百胜还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只有不通过战斗而使敌人屈服才高明。
4、七上八下
七上八下,汉语成语,读音为qī shàng bā xià,意思是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示例:他就感觉得七上八下,心里老不自在。
5、七嘴八舌
七嘴八舌,汉语成语,拼音是qī zuǐ bā shé,意思是形容人多嘴杂,其说不一;也形容饶舌,多嘴。
出自: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示例:他们七嘴八舌在这讨论着,当事人没有反应。
老鼠吃指甲盖的故事?
小时候,记得老太公给我们说过的众多故事里,有个关于老鼠吃指甲会变成人的可怕桥段。
故事是这样的:从小到大,老人都会不断告诫小孩,剪下来的指甲不要随便丢弃,而应该妥善保管起来统一烧掉,而许多年前,瓶隐巷里曾经有一位年轻人,有一次外出求学回来时,却发现家里人不认他了,因为家里已经住着一位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年轻人。
年轻人当然不服气,认为必然是妖怪作祟,在家门口拉扯那人打闹,对方也同样激烈地反过来指责他,骂他是妖怪变作的冒牌货,眼看两人厮打得要两败俱伤,家里人只得拉开两人,开始详细盘问他们关于自己从小到大发生的事情,这两个年轻人说出来的都完全相同,只是再问到最近发生的事时,年轻人回答的却得不到家人的满意,因为这那个先回家居住的年轻人,更懂得体贴家人和长辈,说到家中长辈身体的病痛和饮食细节,他都能更加详尽细致,于是家里的人一致觉得原来家中这个年轻人是真的,而刚从外面跑回来的年轻人是妖怪变的。
故事是这样的:从小到大,老人都会不断告诫小孩,剪下来的指甲不要随便丢弃,而应该妥善保管起来统一烧掉,而许多年前,瓶隐巷里曾经有一位年轻人,有一次外出求学回来时,却发现家里人不认他了,因为家里已经住着一位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年轻人。
他们喊来巷子里的街坊将真的年轻人团团围住,然后捆绑起来关到祠堂里,打算第二天择算个时辰,就由族里的太公来牵头,大家把这个可恶的妖怪沉到祠堂的水井中去。
真的年轻人被关起来直到夜里,没有人给他送饮食,但他更伤心又害怕的,是眼看着父母视自己如仇人,还要聚集巷邻族朋杀死自己,正思来想去间,族里的太公却忽然出现了。
他是独自一个人来看年轻人的,并且带来了食物和水,为年轻人松绑后,他敦促年轻人吃些东西。
年轻人问:“您不怕我是妖怪吗?”
太公说:“我活了八十多岁,也算见多识广,最近就一直觉得你家住着的那个你,有些异常。”
年轻人惊讶问:“什么异常?”
太公摆摆手说:“按照乡里流传的规矩,你在外面的时候,是不是曾经剪掉指甲,却没有把指甲烧毁?”
年轻人用力回想一番:“是的,因为在外求学,有时会在县学之间转换,当中经常留宿客栈或同窗的家中,偶尔剪掉指甲,也就随手扔到地上……”
“所以啊,年轻人,”太公一拍大腿痛心疾首道:“必是有老鼠精吃掉了你的指甲,得到了你的记忆和样貌,就来到你的家中妄图喧宾夺主了。”
“啊?那可如何是好?”年轻人哭了起来。
太公想了想,笑着宽慰道:“不妨事,只要你按照我的话做,我家有一只活了十年以上的老猫,最会捉老鼠,明天大家聚集到祠堂的时候,我会把猫也带来,只要那个老鼠精一出现,我就放出猫去,老猫闻到老鼠的气味就会去追,它在光天化日之下,但凡露出害怕或逃走,就肯定会现出原形来的。”
“若真是这样,感谢太公的大恩大德啊!”年轻人感动得痛哭流涕。
——“结果呢?”没听过这个故事的孩子,都会睁大眼睛惊恐地地追问。
当得知年轻人的结局是:会捉老鼠的猫把老鼠精吓得现出原形,然后年轻人的父母幡然醒悟,大家一起同心协力把老鼠精沉到祠堂的井里,年轻人得以顺利回到家中跟亲人团聚,那孩子就会安心地松一口气说:“太好了。”
但是我却一直对这个故事存疑。
因为这个故事,据太公说,发生在瓶隐巷,如果是真的,那祠堂里的井中,不就沉有一只老鼠精吗?它死了吗?还会不会吃指甲变成人?
我和邻里其他几个小伙伴私下一合计这个事,大家也都纷纷表示好奇,胆子大一点的林大头手一挥:“咱现在就去祠堂那井边看看,万一老鼠精还藏在里面呢?”
小伙伴们纷纷赞同,我有点迟疑害怕,但还是跟着大家去了。
到了祠堂的院子里,是晌午时分,看守祠堂的阿公阿叔都在偏院午睡,我们径直跑向后院的水井。
井沿上压了一方石头,是防止有人失足落井的作用,但配上那个故事,大家顿时觉得这石头压井好像也透着说不出的秘密。
“来,咱把石头搬开!”林大头率先上去搬,其他人也七手八脚来帮忙。
当石板掀开,露出下方约几米处的井水,井壁青苔满布,水色浑浊且深不见底,林大头趴着低头看半天,忽然发现什么:“快看!井壁上有个洞,如果老鼠精没死,肯定就藏在那里面了!”
大家伙也赶紧探头去看,靠近水平面的旁边井壁上,果然有个破洞,约有我们小孩子脑袋那么大,内里黑魆魆的,只是周围青苔很厚一开始不容易看清。
“吓?老鼠精没死的话,那怎么办?”另一个叫王小串的忧心起来。
林大头想了想:“老鼠精如果没死,躲在井里等待时机再出来害人,咱们要为民除害,永绝后患才对!”
大家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赞同,但又有个难题:“那怎么确定老鼠精死没死呢?”
“听故事里不都说了?要懂得引蛇出洞的计谋。”林大头抿嘴想想,一拍胸脯:“这样,你们给我作证,我来剪个指甲扔下去,如果明天出现一个跟我一样的林大头,你们就知道是老鼠精了,告诉大人们,大家齐心合力把它再一次干掉!怎么样?”
小伙伴们顿时都用看英雄的目光望着林大头,我却比别人想得更远:“可是……可是万一我们都认不出哪个是真的你,怎么办呀?太公不是说,吃过这人指甲再变成这人的老鼠精,能得到这人的所有记忆吗?到时候大家问什么,老鼠精也全都能回答出来呀?”
“那……”林大头挠挠头,也有点没辙了。
大家对着井水忧心忡忡好一会,林大头突然又一拍脑瓜:“不是说那个故事里的人,是出门一趟回来,才发现家里来了老鼠精吗?那我把指甲扔到井里以后,就到隔壁禹门坊我姑姑家去住两天,这期间我是死活都肯定不会回家的,那你们在这两天期间内,如果看到有个跟我一模一样的人回到我家,那肯定就不是我,而是那个老鼠精啦?这样等我再回来的时候,你们不也就认得谁是我了嘛!”
“这个主意好!”小伙伴们举手同意。
于是林大头用牙把左手几个偏长的指甲都咬了下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如临大敌地把指甲扔到井里,还专门故意扔到那个井壁洞口附近,然后观察了一会,指甲开始浮在水面,但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林大头沉着地指挥大家:“咱快把石板盖上,老鼠精看到我们在,肯定不敢出来吃指甲的,咱盖上就回去,我晚饭前就赶到我姑姑家去。”
于是大家按照林大头的说法做完,便簇拥着送他回家去。
大头的爹却不在家,他娘听说大头要去姑姑家玩,倒也无甚所谓,毕竟街里街坊的亲戚之间,孩子走动玩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于是林大头在晚饭前就离开了瓶隐巷。
——然而,至于第二天长得像林大头的老鼠精到底有没有出现,我到现在都存有困惑,因为林大头第二天就回来了。
后来我听到的原因说法,是林大头忍不住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姑姑家的表哥,表哥就把这事又告诉了他姑姑,姑姑知道以后啼笑皆非,第二天中午就把大头送回瓶隐巷了。
我下午路过大头家的时候,看见他一个人垂头丧气地坐在门槛上。我心里吓了“咚”地一大跳,不敢跟他说话,心中断定是老鼠精来了!
就因为大头说,他在离开的那两天里,是死活也不会中途回来的啊!不然我们就分不出谁是真的他了!
但是之后也没见过别的林大头回来。
而这一个林大头,从此事以后,性格也有了些本质变化,他后来对自己为何提早回家,也没作什么有说服力的解释,并再也不爱在孩子里当头儿了,街坊里的孩子们每天仍旧一处玩耍,他却都躲在家里或者一个人到别的地方去,我在多年后想起这件事,都有一种感觉,也许并没有过真的老鼠精,但当初那个真的林大头,却也再回不来了。
7字开头的成语?
七,七侠五义,七上八下,七情六欲,七零八落,七擒孟获,七擒七纵,七窍流血,七窍生烟,七星高照,七碟八碗,七大姑八大姨,七手八脚,七鲜界内,七零八碎,七彩绸缎,七竖八横,七拼八凑,七擒七纵,七点左右,七仙女下凡,七夕团圆,七八糟心,七窍生烟,七七八八
7字开头的成语:
七上八下、七零八落、七老八十
七拼八凑、七嘴八舌、七情六欲
七七八八、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手八脚、七损八益、七窍生烟
七擒七纵、七死八活、七言八语
七折八扣、七步之才、七长八短
七尺之躯、七颠八倒、七十二行
七行俱下、七扭八拗、七高八低
七拉八扯
1、【成语】: 七步奇才
【拼音】: qī bù qí cái
【解释】: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出处】: 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文事》:“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2、【成语】: 七窍玲珑
【拼音】: qī qiào líng lóng
【解释】: 形容聪明灵巧。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出处】: 老舍《赵子曰》:“鹰鼻、狗眼、猪嘴,加上一颗鲜红多血、七窍玲珑的人心,才完成了一个万物之灵的人。”
3、【成语】: 七纵八横
【拼音】: qī zòng bā héng
【解释】: 形容奔放自如。
【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4、【成语】: 七开八得
【拼音】: qī kāi bā dé
【解释】: 形容反反复复,十分周备。
【出处】: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我找二嘎子去啦,找了七开八得,也找不着他!”
5、【成语】: 七步成章
【拼音】: qī bù chéng zhāng
【解释】: 称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诗”。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举例造句】: 休道是七步成章。 ★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王审价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队实权。
960年2月3日(宋建隆元年正月初四日)赵匡胤借口抵御北汉和辽军的南犯,李军北上。
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赵匡胤的胞弟赵匡义(后为宋太宗)和赵普授意众将士把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赵匡胤率军回开封后,逼恭帝柴宗训禅位,夺取了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家王朝。
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是宋的开国皇帝。
涿州人,父赵弘殷为后唐、后晋和后汉军官。
赵匡胤在后汉初年应募入伍,成为郭威的部下。
郭威发动兵变建立后周,他积极参与,被重用为典掌禁军。
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升任殿前都点检。
掌握了后周的军权。
周世宗柴荣死后,7岁的独生子柴宗训即位,这就是周恭帝。
由于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
政局不稳,人心浮动,谣言四起,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就敏锐地意识到动乱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赵匡胤那里,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甚至有的人主张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干掉。
可周恭帝只是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此时,赵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紧活动。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动。
先看殿前司系统,原来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钊是赵匡胤的少年好友,关系非同一般;原来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职,则由王审琦担任,此人也是赵匡胤的“布衣故交”,与当时已经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一样,都是赵匡胤势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
这样,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均由赵匡胤的人担任了。
再看侍卫司系统。
在这一系统的高级将领中,原来赵匡胤只与韩令坤有“兄弟”之谊,当时他正领兵驻守在淮南扬州,京城中实际上只剩下副都指挥使韩通,虽然不是赵匡胤的人,但势孤力单,无法同赵匡胤抗衡。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大臣们慌作一团。
小皇帝柴宗训征得宰相范质、王溥的同意后,命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
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正月初二即率兵出城。
跟随他的还有他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
当天下午,到达了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
晚上,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兵士们倒头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
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
”大伙听了,都赞成这个意见,就推一名官员把这个意见先告诉赵匡义和赵普。
那个官员到赵匡义那里,还没有把话说完,将领们已经闯了进来,亮出明晃晃的刀,嚷着说:“我们已经商量定了,非请点检即位不可。
”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暗暗高兴,一面叮嘱大家一定要安定军心,不要造成混乱,一面赶快派赵匡胤的亲信郭延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和王审琦管好京城内外大门。
没多久,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
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
晚上,赵匡胤假装不知,喝得大醉而睡,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一片嘈杂。
接着,就有人打开房门,高声地叫嚷,说:“请点检做皇帝!
”赵匡胤赶快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
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
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回京城。
赵匡胤骑在马上,才开口说:“你们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们都能听从吗?” 将士们齐声回答说:“自然听陛下命令。
” 赵匡胤就发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
执行命令的将来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
赵匡胤本来就是禁军统帅,再加上有将领们拥护,谁敢不听号令!
将士们排好队伍开往京城。
一路上军容整齐,秋毫无犯。
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作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拿下了京城。
将领们把范质、王溥找来。
赵匡胤见了他们,装出为难的模样说:“世宗待我恩义深重。
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说怎么办?” 范质等不知该怎么回答。
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叫了起来: “我们没有主人。
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
” 范质、王溥吓得赶快下拜。
周恭帝让了位。
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国号叫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历史上称为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经过五十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宣告结束。
宋太祖做了皇帝,他的母亲当然成了太后。
当大臣们向太后祝贺的时候,太后却皱起眉头,显出很忧愁的样子。
等大臣退了朝,侍从们问太后说:“皇上即位,您怎么还不快活?” 太后说:“我听说做天子很不容易。
能够把国家管理好,这个位子才是很尊贵的;要是管理不好,出了乱子,再想做一个老百姓还做不成哩。
” 太后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宋太祖虽然即了位,但是全国还没有统一,别说周围还有一个个割据政权,就是原来后周统治的中原地区,也还有一些节度使,对宋太祖即位,很不服气呢。
陈桥兵变遗址内正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 陈桥驿遗址现为明清建筑,赵匡胤登基后,这里改为赵氏的家庙。
驿站院子的北面,有一棵传说是宋太祖曾拴过战马的千年古槐,树前有古人题写的“系马槐”石碑,还有金梦麟、顾贞观、张德纯等人题写的诗词碑刻。
今天的黄河已经改道在陈桥南面流过,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还能窥视到当年陈桥驿站策划周密的兵变始末吗? 摄制组跟随封丘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陈桥驿,通过院中死而复生的系马槐、陈桥驿站残旧的砖瓦、驿站得名的小桥,探寻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传奇。
今天的陈桥是个镇,现在有常住人口两千多人,摄制组走访陈桥居民,搜集民间流传的陈桥兵变故事。
有何传说?关于鼓的由来?
早时候,萨满跳神只有降妖铃,没有神鼓。那么怎么后来又多了一面神鼓呢?
传说很早以前,太上老君在花鼓山山顶的神堂里放着一面神鼓。这面神鼓一敲咚咚地响,上通天上各路神仙,下通地狱各类妖魔,如有谁在人间作乱,神鼓一敲,不管你有多深道行,多大法术,立刻化成一滩清水。有个萨满听说了这件事,寻思用这面神鼓来整治妖魔,掌握人间的事情,比他亲自上天请神仙省事多了。他想把这面神鼓借来。可神鼓在花鼓山山顶的神堂里,有一群猴子整天把守,凡人进不去。
萨满决心到花鼓山探探虚实。他离开家乡一直往南走,整整翻过一百座高山,跨过一百条大河,来到了花鼓山下,往上一看,只见山顶上大猴儿小猴儿、胖猴儿瘦猴儿、瘸猴儿瞎猴儿,里三层外三层,满山遍野,把个神堂围个水泄不通,风雨不透。他正琢磨怎样才能上得去,迎面呼啦啦来了一队巡逻猴儿,一时间弄得他想藏藏不了,想躲躲不及,一看旁边有个烂泥洼子,灵机一动就跳进泥洼中,在里面滚几个个儿,扁溜溜躺着动也不动弹。猴子巡逻到跟前,一看乐了。领头儿的大猴子说:“听说人间都供泥托佛,咱也没看见过什么样儿,看这个泥人八成就是泥托佛,咱们干脆把他抬回神堂去供上。”猴子们齐声说好,这就七手八脚抬腿的抬腿,捧脑袋的捧脑袋,擎胳膊的擎胳膊,拽耳朵的拽耳朵地抬起来。萨满连气也不敢喘,任群猴儿捉弄,就像死人一样。
群猴儿把萨满抬到神堂,轻手轻脚地放下,摆好位置。老猴儿得到报告,即刻传令花鼓山上行三天大祭,表示对泥托佛的敬重。他们在神位前点燃了香,供上了山上的百样仙果,老猴儿率领群猴儿一排排地跪下磕头。末尾,老猴儿从墙上摘下神鼓,一面咚咚地敲,一面唱,群猴儿跟着伸胳膊撩腿地跳起舞来。
猴子们大祭三天,萨满饿了三天,眼瞅着一盘盘仙果供品,一动不敢动。可算到了第四天,老猴儿命群猴上山采药去了,只留下一个瞎猴儿、一个瘸猴儿看家。萨满见瘸猴儿上外面玩去了,瞎猴儿在一旁打盹儿,急忙拿些供果吃,吃饱了从神堂上跳下来,摘下墙上挂的神鼓,出门就向山下跑。
瘸猴儿正在门口玩,一看泥托佛抱着神鼓往山下跑,就一瘸一颠地跟在后面往山下追,一边追一边喊:“不好了!泥托佛把神鼓偷跑了!”
瘸猴儿、瞎猴儿这一喊,老猴儿领着群猴儿“噌”“噌”地从山上飞也似地下来了,向前紧赶萨满。眼瞅着要赶上了,萨满赶忙从怀里掏出一把木梳扔在地上。群猴儿看到木梳,这个说:“给我梳梳毛!”那个一把夺过去,说:“我还没梳呢!”这个也梳,那个也要,萨满趁这工夫跑远了。老猴儿一看,可不好了,“快追!”群猴儿又“噌”“噌”飞似地追上去了。萨满从怀里掏出一把篦子扔在地上,猴子得到篦子,又围了起来。这个说:“给我刮刮虱子。”那个说:“给我刮刮毛。”老猴儿怎么呵斥,群猴儿也不听。等挨个儿刮完了,萨满已跑到山根儿底下,过河了。老猴儿一看,完了!猴子怕水,过不去河。就这么,萨满把神鼓借回家,一直没送还。
这神鼓也叫“钢圈鼓”,就是萨满跳神手里拿的那面鼓。从那以后,人们就有句传说“老君留下钢圈鼓,圣人留下降妖铃”。腰铃就是萨满跳神时腰上系的那一排铜铃。
七手八脚其他应用
组词
七组词手组词八组词脚组词笔顺笔画
七笔顺笔画手笔顺笔画八笔顺笔画脚笔顺笔画近义词
七近义词手近义词八近义词脚近义词反义词
七反义词手反义词八反义词脚反义词七手八脚成语接龙
正接
脚不点地脚不沾地脚底抹油脚忙手乱脚踏两只船脚踢拳打脚踏实地脚踏硬地反接
没有可接的成语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白璧青蝇兵不污刃百尺竿头半筹莫展白发偕老不分轩轾八纮同轨不伦不类不通水火簸土扬沙包羞忍辱百依百从不值一哂楚楚有致出奴入主差强人意乘时乘势愁山闷海炊沙作糜察言观行尺竹伍符洞察一切东施效颦东食西宿斗筲之辈弹丸黑志得休便休断羽绝鳞大雨如注肤不生毛风成化习奋发有为浮光掠影附骥攀鸿风张风势孤军作战鬼哭天愁顾左右而言他观者云集海沸山崩画沙聚米红杏出墙互相推托慌做一堆借交报仇交口荐誉金人三缄搢绅先生即心是佛口是心非口谐辞给流荡忘反两情相悦礼贤下士料远若近路远迢迢卖爵鬻官米烂成仓瞒心昧己靡衣偷食男才女貌弄鬼掉猴怒猊渴骥浓郁葱茏披枷戴锁平生之好牵肠萦心牵经引礼千里姻缘一线牵潜移默运轻言细语热气腾腾仁义君子如有隐忧死别生离识多才广山公倒载狮虎当道三沐三薰饰情矫行深入细致色衰爱寝舒舒坦坦绳枢瓮牖殊形诡制实心眼搔着痒处天兵神将痛快淋漓通宵彻夜尾巴难藏枉费心计五光十色晚节黄花雾里看花惟力是视玩岁愒时贤才君子行短才乔向风靡然玄关妙理相机观变相形见绌香象绝流炫玉求售眼不交睫眼高手低研经铸史一脉相通缘悭一面悠悠忽忽洋洋纚纚燕语莺呼衣紫腰银战必胜,攻必取真刀真枪著粪佛头趑趄不前知尽能索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止渴思梅争名竞利庄生梦蝶这山望见那山高章台杨柳自我吹嘘致知格物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qishoubajiao2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