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宗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一代文宗的意思一代文宗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一代文宗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一代文宗
拼音: yī dài wén zōng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一个时代有杰出才能的文人。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文人。
典故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19回:“他两人真是一代文宗。"
成语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他本是~,不觉肃然起敬。"
英文翻译: 

一代文宗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鼎文解释?

鼎文这两字字的字义

鼎读[dǐng],五行为火,字型为上下结构。

鼎:一般指正当,正在,大,支持等,如鼎力协助。也指重器,是政权的象征。用作人名意指顶天立地、为人正直、坚毅、大之义;

文读[wén],五行为水,字型为单一结构。

文:1、指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文字;2、人类劳动人果的总结,如文化,文物;3、文华辞采、温和,如文质彬彬,文静,文雅。用作人名意指文采、聪明、文静内敛。

鼎文这个名字五行含义解析

名字「鼎文」水火组合,水克火,水火不容。这种组合非常不利,对人名来说意味着一生不顺,败多成少。

鼎文这个名字来源解析

dǐng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义〖tripodcaldron〗。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比喻帝王〖emperor〗。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指宰相〖primeminister〗。如:鼎台(宰辅大臣);鼎臣(指宰相)

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highofficial〗。如:鼎辅(三公,宰辅);鼎司(三公的职位)

指国家〖state〗。如:鼎祚(国祚,国运);鼎运(国运)

【形】

显贵〖important〗。如:鼎臣(大臣,重臣)

显赫,盛大〖great〗

高门鼎贵。——晋·左思《吴都赋》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

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tripartite〗。如:鼎分(三分)

【动】

变革〖change;reformation〗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

鼎革固天启。——徐浩《谒禹庙》

鼎铛玉石

dǐngchēng-yùshí

〖simileoftheluxuryandwaste〗以鼎为铁锅,以玉为劣石。形容挥霍浪费奢侈腐化的生活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迤逦。——唐·杜牧《阿房宫赋》

鼎鼎

dǐngdǐng

〖great;beveryimportant〗盛大

声名鼎鼎

鼎沸

dǐngfèi

〖noisyandconfused〗比喻吵闹、乱糟糟的样子。有如锅里的水开了一样

义兵鼎沸,在于董卓。——《后汉书·王允传》

鼎革

dǐnggé

〖changeofdynasties〗建立新的,革除旧的。旧时多指改朝换代

鼎力

dǐnglì

〖yourkindhelp;yourkindefforts〗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多蒙鼎力协助,无任感谢

鼎盛

dǐngshèng

〖inaperiodofgreatprosperity;attheheightofpowerandsplendour〗正当兴旺发达或强壮

天子春秋鼎盛。——《汉书·贾谊传》

鼎食

dǐngshí

〖extravagantandluxurious〗列鼎而食,吃饭时排列很多鼎。形容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钟鸣鼎食之家。——唐·王勃《滕王阁序》

鼎新

dǐngxīn

〖innovate〗去旧;更新、革新

方且言其主鼎新文物,教被华夷。——陆游《入蜀记》

去旧鼎新

鼎峙

dǐngzhì

〖tripartiteconfrontation;confronteachotherlikeatripodstandingonitsthreelegswithtripartitebalanceofforces〗鼎立,三方面并峙如:三峰鼎峙

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三国志·孙权评传》

鼎助

dǐngzhù

〖greathelp〗敬辞,大力协助

感谢鼎助之恩

鼎足

dǐngzú

〖threelegsofatripod-threerivalpowers〗鼎的腿,鼎有三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形势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鼎足之势

dǐngzúzhīshì

〖asituationoftripartiteconfrontation〗形势如同鼎的足,比喻三方对立的形势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成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亦说“鼎足之形

鼎族

〖richandaristocraticalfamily〗豪门贵族

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白行简《李娃传》

wén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figure;veins〗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文鳞(鱼鳞形花纹)

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character〗

饰以篆文。——《后汉书·张衡传》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

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明·魏学洢《核舟记》

文曰“初平山尺”。

又如:甲骨文;金文;汉文;英文;文迹(文字所记载的事迹);文书爻(有关文字、文凭之类的卦象);文异(文字相异);文轨(文字和车轨);文狱(文字狱);文钱(钱。因钱有文字,故称);文状(字据,军令状);文引(通行证;路凭);文定(定婚)

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章”)〖literarycomposition〗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孟子·万章上》

好古文。——唐·韩愈《师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能述以文。——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摘其诗文。——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又如:文价(文章的声誉);文魔(书呆子);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试,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文移(旧时官府文书的代称);文雄(擅长写文章的大作家);文意(文章的旨趣);文义(文章的义理);文情(文章的词句和情思);本文(所指的这篇文章);作文(写文章;学习练习所写的文章);文魁(文章魁首);文价(文章的声价);文什(文章与诗篇)

美德;文德〖virtue〗

圣云继之神,神乃用文治。——杜牧《感怀诗一首》

又如:文丈(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文母(文德之母);文武(文德与武功);文命(文德教命);文惠(文德恩惠);文德(写文章的道德);文薄(谓文德浅薄);文昭(文德昭著)

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literarytalent〗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文业(才学);文英(文才出众的人);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文郎(有才华的青少年);文彦(有文才德行的人);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文献,经典;韵文〖document;classics;verse〗

儒以文乱法。——《韩非子·五蠹》

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说文解字·叙》

辞词句。亦指文字记载〖writings;record〗。如:文几(旧时书信中开头常用的套语。意为将书信呈献于几前);文倒(文句颠倒);文过其实(文辞浮夸,不切实际);文义(文辞);文辞(言词动听的辞令);文绣(辞藻华丽)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naturalphenomenon〗

经纬天地曰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又如:天文;地文;水文;文象(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文曜(指日月星辰;文星);文昌(星座名)

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achievementsincultureandeducation;civilianpost〗

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文不能取胜。

文武并用。——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文臣,文吏(文职官吏);文席(教书先生的几席);文品(文官的品阶);文帅(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文烈(文治显赫);文员(文职吏员);文阶(文职官阶);文道(文治之道);文业(文事);文僚(文职官吏)

法令条文〖articlesofdecree〗

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史记·汲黯列传》

又如:文劾(根据律令弹劾);文法吏(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文丈(规矩;制度);文移(官府文书);文牓(布告;文告);文宪(礼法;法制)

文言。古代散文文体之一;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literarylanguage〗。如:半文半白;文语;文白(文言文和白话文)

文教;礼节仪式〖rites〗

则修文德。——《论语·季氏》

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指表现形式;外表〖form;appearance〗。如:文服(表面服从);文榜(告示、布告之类);文诰(诰令)

指鼓乐,泛指曲调〖music;tune〗。如:文曲(指乐曲);文始(舞乐名)

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studydeligently〗

何以谓之文。——《论语》

是以谓之文。

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tatto(theskin)〗

被发文身。——《礼记·王制》。注:“谓其肌,以丹青涅之。”

文绣有恒。——《礼记·月令》

又如:文笔匠(在人身上刺花的艺人);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以指落后地区的民俗);文木(刻镂以文采之木)

修饰;文饰〖coverup〗

身将隐,焉用文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又如:文过饰非;文致(粉饰;掩饰);文冢(埋葬文稿之处)

装饰〖decorate〗

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此犹文奸。

文车二驷。——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文马四百匹。——《史记·宋世家》

若将比予文木邪。——《庄子·人间世》

又如:文巧(文饰巧辩);文竿(以翠羽为饰之竿);文舫(装饰华丽的游艇);文饰(彩饰);文榭(饰以彩画的台榭);文舟,文艘(装饰华丽的船);文剑(装饰华丽的剑);文舆(饰以彩绘的车)

撰写文章〖write〗。如:文匠(写文章的大家);文祸(因写文章而招来的灾祸);文雄,文杰(指文豪)

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magnificent;gorgeous〗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又如:文巧(华丽奇巧);文朴(文华与质朴);文服(华美的衣服);文砌(华美的石阶);文背(不文雅,粗俗);文轩(华美的车子);文质(文华与质朴)

柔和,不猛烈〖mild;gentle〗。如:文烈(指火候温猛)

美,善〖fine;good〗。如:文徽(华美);文鸳(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文衣(华美的服装)

通“紊”。紊乱的〖disordered〗

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书·洛诰》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汉书·郊祀志上》

王者报功,以次秩之,无有文也。——庆劭《风俗通义·山泽》

【量】

用于旧时的铜钱。如:一文钱

用于计算纺织物

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后汉书》

文案

wén’àn

〖officialdocumentsandletters〗∶指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

〖peopleinchargeofofficialdocumentsandletters〗∶管理文案的人员

文本

wénběn

〖version;text〗同一文件的不同语言或不同措词的本子

这个文件有中、英文两个文本

文笔

wénbǐ

〖styleofwriting〗∶写作的技巧;文章的风格

文笔流畅

〖writings〗∶指文章

wénbǐ-liúchàng

〖writeinaneasyandfluentstyle;writewitheasyandgrace〗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他的文笔流畅,构思敏捷,文字十分流利

文不对题

wénbùduìtí

〖irrelevanttothesubject;bebesidesthemark;bewayoffthebeam;flyoffatatangent〗文章没有依照题目去引申发挥,指回答问题不确切

文不加点

wénbùjiādiǎn

〖neverblotalineinwriting;haveafacilewithunimprovablestyle〗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形容文思敏捷

文才

wéncái

〖literarytalent;aptitudeforwriting〗写作才能

文采

wéncǎi

〖richandbrightcolours〗∶错杂艳丽的色彩

〖literarytalentandgrace〗∶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文彩四溢

wéncǎi-sìyì

〖iridescent〗具有闪烁的或闪闪发光的性质,使人想到虹彩现象。形容作品典雅

两本妙趣横生、文彩四溢的小说

文昌鱼

wénchāngyú

〖amphioxus;lancelet〗脊索动物,体长两寸多,呈纺锤状,半透明

文抄公

wénchāogōng

〖plagiarist〗常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具讽刺义)

文词

wéncí

〖languagediction〗∶指文章词语

〖writings〗∶泛指文章

〖elegantwords〗∶文雅的词句

拿你们知识分子的文词来说,我叫做有灵魂的战士

文从字顺

wéncóng-zìshùn

〖readableandfluent〗行文用字妥帖通顺

文典

wéndiǎn

〖ancientbooksandrecords〗指文献典籍

他青年时期博览文典

文电

wéndiàn

〖telegram;textofatelegram;message〗电传;电文

文定

wéndìng

〖beengaged〗指订婚

文斗

wéndòu

〖verbalstruggle;strugglebyreasoning〗以言词、文章等非暴力的形式斗争

文牍

wéndú

〖officialdocumentsandcorrespondence〗∶指公文书信等

〖secretary〗∶旧时也指官府中经管文牍的人

文牍主义

wéndúzhǔyì

〖redtape〗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仅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文法

wénfǎ

〖grammar〗∶语法

〖decree〗∶古时指法令条文

不拘文法

文贩

wénfàn

〖essay-sellingprofiteer〗卖文赚取钱财的人(含讥讽义)

文房

wénfáng

〖study〗∶书房。借指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

文房清玩

〖departmentinchargeofofficialdocumentsandcorrespondence〗∶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

wénfángsìbǎo

〖thefourtreasuresofthestudy〗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长老官扬已毕,就叫行者拿过文房四宝,写了一篇疏文。——《金瓶梅》

文风

wénfēng

〖styleofwriting〗∶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

文风潇洒

〖cultureandpreavilingpractice,custom,habit,etc.〗∶文化风尚

不知哪几处文风最盛

文风不动

wénfēng-bùdòng

〖absolutelystill〗丝毫不动;纹丝儿不动

〖宝玉〗狠命往地下一摔,…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红楼梦》

文稿

wéngǎo

〖manuscript;draft〗指一篇文章的初稿或尚未最后确定的稿件

文告

wéngào

〖statement;proclamationwrittenmessage〗布告;通告

不久将发表新的文告

文工团

wéngōngtuán

〖songanddanceensemble;arttroupe〗从事文艺演出的团体

文官

wénguān

〖civilofficial;civilservant;civilservice〗非军事官员

文过饰非

wénguò-shìfēi

〖coverupone’serrorsbyexcuses;concealfaultsandglassoverwrongs〗明知有过错而故意隐瞒掩饰

文翰

wénhàn

〖articles;literarycomposition〗∶文章

惠文翰凡数十首。——《三国志·孙贲传》

〖officialdocumentsandcorrespondence〗∶指公文书信

元敬掌文翰,号称职。——《新唐书·薛收传》

文豪

wénháo

〖literarygiant;eminentwriter;greatwriter〗杰出的大作家

一代文豪

文虎

wénhǔ

〖phraseriddles〗用文句做谜面的谜语;有文饰的虎形器具

文化

wénhuà

〖culture〗∶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仰韶文化

〖civilization〗∶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中国文化

〖literacy〗∶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文化水平

文化宫

wénhuàgōng

〖palaceofculture;culturalpalace〗一种文化娱乐场所,一般规模较大并有较好设备,设有电影院、讲演厅等

文化馆

wénhuàguǎn

〖culturalcentre〗文化活动中心,作用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

文火

wénhuǒ

〖softfire;slowfire;gentleheat〗烹调上指微弱的火

文集

wénjí

〖collectedworks〗汇集一个作家的诗文而成的书

文籍

〖books〗文章典籍,泛指书籍

文件

wénjiàn

〖documents;papers;instruments〗∶指公文书信等

〖articles〗∶指有关政策、理论等方面的文章

文教

wénjiào

〖cultureandeducation〗∶文化和教育

文教工作

文教事业

;指礼乐法度

〖articleandeducation〗∶文章教化

文教之宏敷

文经武纬

wénjīng-wǔwěi

〖amanofbothliteraryandmilitarycapacity〗原指北京人所种的一种菊花。比喻文武兼备,纵横驰骋

文经武纬,训徒陟空。——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

文静

wénjìng

〖gentleandquiet〗文雅闲静

性格文静

文静的姑娘

文句

wénjù

〖diction;phraseology〗∶文章的词句

〖period〗∶从一个句号到另一个句号之间的话;指非常匀称的有几个从句的句子

庄重的文句

文据

〖writtenpledge〗书面凭据

文科

wénkē

〖liberalarts;thehumanities〗科举制时以经学考选文士之科,别于武举而言。教学上指历史、哲学、文学、语言、经济等学科

文库

wénkù

〖aseriesofbooksissuedinasingleformatbyapublisher;library〗指丛书(多用做丛书名)

《小学生文库》

文侩

wénkuài

〖literaryprostitute〗以舞文弄墨来投机钻营的人

文理

wénlǐ

〖unityandcoherenceinwriting〗∶指文章内容和行文方面的条理

文理皆有可观。——宋·王安石《伤仲永》

文理不通。

〖pattern〗∶花纹

文理有疏密。——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rites〗∶礼仪

文律

wénlǜ

〖temperamentorruleofarticles〗∶文章的音律或法则

〖law〗∶政令或法律

文脉

wénmài

〖unityandcoherenceinwriting〗文章的线索

文盲

wénmáng

〖analphabet;illiterateperson〗已成年的不认识字的人

文面

wénmiàn

〖tattooedface〗在流放、发配的犯人脸上刺上带颜色的花纹或图形,以防逃走

文名

wénmíng

〖thefameofbeinggoodatwriting;literaryfame〗因文章写得好而获得的名声

他们俩很有文名

文明

〖civilization;culture〗∶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civilized〗∶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modern〗∶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文明戏

〖bright〗∶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文明棍,文明棍儿

wénmínggùn,wénmínggùnr

〖walking-stickinwesternstyle〗旧指西式手杖

wénmíngxì

〖moderndrama;modernplay〗中国早期话剧,本世纪初曾在上海一带流行。演出时无正式剧本,可即兴发挥

文墨

wénmò

〖writing〗∶指写文章、著述等

家中文墨。——清·袁枚《祭妹文》

粗知文墨。

〖gentle〗∶温文有礼的样子

文痞

wénpǐ

〖literaryprostitute;letteredcrook〗搬弄文字、混淆黑白的文人(贬义)

文凭

wénpíng

〖diploma〗

古代官员赴任的凭据;委任状官方文书

毕业证书

文气

wénqì

〖coherenceofwriting;forceofwriting〗文章的气势;文章的连贯性

wénqi

〖quiet;gentle〗[方言]∶文静

文契

〖testament;deed;contract〗旧时买卖房地产、借贷等所立的契约

古代的圣像和文契

文情

wénqíng

〖literarygraceandaffection〗文采与感情

文情俱佳

文人

wénrén

〖manofletteis;scholar〗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

文人画士。——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有以文人。

文人画士之祸。

本非文人。

文人墨客

;古称先祖之有文德者

文人雅士

wénrén-yǎshì

〖brahmin〗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文如其人

wénrúqírén

〖thewritingmirrorsthewriter;styleisanindexofthemind;thestyleisthemanhimself〗形容某人的文章的风格与其人的品性、脾气类似

文弱

wénruò

〖gentleandfrail-looking〗文雅而体弱

文弱书生

文山会海

wénshān-huìhǎi

〖toomuchpaperworkandmeetingstoattendto;redtapewithmountainsofdocumentsandseasofmeetings〗公文堆成山,过多的会议使人仿佛陷入了会的海洋。比喻行政事务太多,穷于应付

文身

wénshēn

〖tattoo〗在人的皮肤上刺绘出有颜色的花纹或图形

断发文身

文士

wénshì

〖manofletters〗读书人;文人

文事

〖cultureandeducation〗关于文化、教育的事务。即文教

文饰

〖rhetoric〗∶文辞上的修饰

〖coverup(one’smistake)〗∶掩饰;文过饰非

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南史·孔范传》

文饰之词

〖rites〗∶指礼节仪式

文书

wénshū

〖document;officialdespatch〗∶指公文、书信、契约等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白居易《卖炭翁》

文书下行直省。——清·方苞《狱中杂记》

〖copyclerk〗∶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book〗∶文字书籍

文殊院

WénshūYuàn

〖WenShuyuan,amonastery〗寺庙名

文思

wénsī

〖thethreadofideasinwriting;trainofthoughtsinwriting〗∶指写作的思路

〖meritsandmoral〗∶指帝王的功业和道德

文体

wéntǐ

〖style;literaryform〗∶文章的风格

古典文体

词藻华丽的18世纪散文文体

〖typeofwriting〗∶文章的体裁

〖recreationandsports〗∶文娱和体育

文体活动

文恬武嬉

wéntián-wǔxī

〖thecivilofficialsareindolentandthemilitary;frivolons,dissipatedandgluttonouslifeofcivilandmilitaryofficialdom〗指文武官吏只知贪图安逸、吃喝玩乐,不关心国家大事

文玩

wénwán

〖plaything;articlesforamusement〗供人玩赏用的器物

文玩展览会

文武兼备

wénwǔ-jiānbèi

〖bewellversedinbothpolitebettersandmartialarts〗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引申指外交中做好谈与打两手准备

文武全才

wénwǔ-quáncái

〖amanofbothcivilandmilitaryability〗文韬武略都很精通,具有多方面的才干

文武双全

wénwǔ-shuāngquán

〖bewellversedinbothpolitelettersandmartialarts〗能文又能武,这两方面的造诣都很深

文物

wénwù

〖culturalrelic;culturaltreasures〗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东西;指礼乐制度

文檄

wénxí

〖call(summons)towar〗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所有文檄。——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文戏

wénxì

〖Chineseoperascharacterizedbysingingandacting;theatreshowwithoutacrobatics〗以唱工、做工为主的戏

文献

wénxiàn

〖document;literature〗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

文秀

wénxiù

〖gentleandpretty〗文静秀丽

她很娴静,一身文秀之气

文选

wénxuǎn

〖anofficialadiministersselectingcivilofficial〗∶官名。即吏部文选司郎中。吏部文选司主管选拔文官,文选司郎中是文选司的长官

陆光祖为文选。——《明史》

〖selectedworks;literaryselections〗∶选编的文章,常用作书名

《昭明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文学

wénxué

〖literature〗∶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learning;knowledge〗∶学问

胸中又没文学

文学作品

wénxuézuòpǐn

〖literature;literaryworks〗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

文雅

wényǎ

〖urbanity;refined;cultured;elegant;polished〗温和有礼貌

谈吐文雅

举止文雅

文言

wényán

〖theliteraryChinese;wen-yen〗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汉语为规范的汉语书面语

文言文

wényánwén

〖classicalstyleofwriting〗用文言写的文章

文妖

wényāo

〖unorthodoxessaysorwriters〗影响社会正统思想的文章或作家

文艺

wényì

〖literatureandart〗∶文学和艺术,有时指文学或表演艺术

文艺作品

文艺演出

〖writingtechnique〗∶指写作技巧

〖article〗∶经术

文艺日进

文艺复兴

wényìfùxīng

〖HighRenaissance〗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化思潮,以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号召,实际上宣扬人文主义,是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也称“文艺中兴”

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蔡元培《图画》

wényìzuòpǐn

〖performance〗文学或艺术作品

文友

wényǒu

〖literaryfriend〗对文学共同爱好的友人

他有很多文友

文娱

wényú

〖culturalrecreation;entertainment〗指看戏、看电影、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

文苑

wényuàn

〖literaryworld〗文人聚集的地方;文坛

晋世文苑,足俪邺都。——《文心雕龙·才略》

文责

wénzé

〖theresponsibilityanauthorshouldassumeforhisownwritings〗指作者对自己的诗文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所应负的责任

文责自负

文摘

wénzhāi

〖digest;〗∶对文章、著作所作的简要摘述

〖piece〗∶指选出来的文章片段

文章

wénzhāng

〖article;essay〗∶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literaryworks;writings〗∶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hiddenmeaning〗∶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thing;program〗∶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文职

wénzhí

〖civilianpost〗文官的职务

文治

wénzhì

〖achievementsincultureandeducation〗指在文化、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汉武帝文治武功古今第一人

文质彬彬

wénzhì-bīnbīn

〖gentle;balanceofoutwardgraceandsolidworth;combinationofeleganceendplainness〗原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

文绉绉

wénzhōuzhōu

〖genteel〗形容人言谈、举止文雅

文梓

wénzǐ

〖Chinesecatalpawiththestreaks〗有斑文的梓木

长松文梓。——《墨子·公输》

文字

wénzì

〖characters;script〗∶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writing〗∶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writtenlanguage〗∶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documents〗∶文书;公文

行文字

〖secretletter〗∶密信

得此文字

文字改革

wénzìgǎigé

〖reformofawritingsystem〗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国主要指对于汉字的改革(有些少数民族也有文字改革问题)

文字学

wénzìxué

〖philology〗文字学在古时候称为小学。这个名称一直用到清朝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学”不确切,建议改为“语言文字之学”。后来人们就把汉字研究叫做“文字学”。文字包括形、音、义,文字学也包括研究这三个方面,后来有了音韵学(研究字音),训诂学(研究字义),文字学就专门研究字形了

文字狱

wénzìyù

〖literaryinquisition〗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文宗

wénzōng

〖onewhosewritingsaremodelledafter;personwhosewritingisfollowedbyall〗文章为世人所师法的人物

百代文宗,一人而已。——《晋书·陆机陆云传论》

一代文宗

鼎字起名 文字起名 名字含义解析

鼎文,形容大鼎上的铭文

令狐楚和李商隐的故事?

李商隐在少年时期,父亲就因病去世。从此,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很是贫困,常常交不起学费,可这并不妨碍他勤奋学习。在他16岁时,就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获得了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太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见李商隐没有工作,也没有钱,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为了让李商隐安心读书、作文,他主动聘请李商隐在他的幕府做巡官。这样一来,李商隐再也不必四处漂泊,再也不必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了。令狐楚为他提供了好的工作环境,优越的生活条件,解决了后顾之忧,并不时鼓励他努力学习,关注他的生活胜过自己 。

令狐大人作为中晚唐一代文宗,不但擅长五言诗,而且更精通骈体文。在当时,骈体文是进入官场并得宠的必要条件,写作骈体文有很多技巧,精通骈体文的官场中人是不会轻易教给他人的。可令狐楚却不厌其烦地教他写。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非常迅速,令狐楚的鼓励,让他获得了极大的信心,他希望能够借助这骈体文展开他的仕途。

见李商隐家庭困难,令狐楚还时常接济他钱,让他方便照顾好自己的老母亲。在李商隐应试的几年中,令狐楚甚至不给他安排任何具体工作,而情愿自己多分担些,以便李商隐集中精力,一心扑在学习上。担心李商隐只读死书,令狐楚甚至鼓励他与自己的儿子令狐绹成为好友,只因令狐绹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要胜过他。令狐楚知道,要想在当时的朝政中混得一官半职,光有才学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关系网与社交才能。

令狐楚对李商隐发自内心的培养和扶持,令李商隐十分感激。在公元830年,李商隐在《谢书》中表达了自己对令狐楚的无限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踌躇满志。

一颗星两座城有家有业有希望换句话来说?

这个我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就是一颗星就是故乡和自己现在居住城市都是一颗星星,两座城,一个是自己拼搏的城市一个是自己的家长,已经在工作的地方结了婚成了家,一切都刚刚好,充满希望,有了继续前进的勇气,一切都是刚刚好,未来可期。

陆 游(摘) 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父陆佃,徽宗时官至尚书右丞,被诬元□党籍,罢知亳州。父陆宰,官朝请大夫,直秘阁。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他诞生和成长的年代,正当宋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时候。陆游诞生的第二年,金兵即攻陷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他随父陆宰向南逃亡,在"经旬不炊"和夜闻金兵马嘶中,历尽艰辛,逃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后又逃归故乡山阴。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群情激昂的抗敌气氛,给童年时代的陆游留下难忘的印象,并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他后来曾这样回忆道:"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跋傅给事帖》)生平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青年时代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学诗,得到不少启发,但他并未受其束缚,又从前代大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的诗作中汲取滋养。 封建家庭虽然给陆游以良好的文化熏陶,特别是爱国教育,但也给他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唐氏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母亲却不喜欢唐氏,硬逼着他们夫妻离散。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曾在10年后的一次偶然相遇中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多次赋诗怀念,直至老年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 陆游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但因居于投降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于是受到秦桧忌恨,竟在复试时将他除名。秦桧死后,孝宗即位,起初颇有抗金之志,主战派受到重视,陆游方被起用。他积极向朝廷提出许多抗敌复国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措施。但由于张浚举兵北伐,部下将领不和,再加投降派掣肘,抗战终于受挫。宋朝廷立即动摇,又走上屈服求和的老路;陆游也被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黜还乡。 陆游在故乡山阴镜湖之滨闲居 4年,屡次上书求职,最后才于乾道五年(1169)得一个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小官,其时已45岁。他迫于生计,不得不于次年远行入蜀就任。由于位卑职微,再加僻处山城,感到无所作为,但任期满后"归又无所得食",不得不又上书求"捐一官以禄之,使粗可活"。乾道八年(1172)主战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他为干办公事,延至幕中襄理军务。这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他换上戎装,驰骋在当时国防前线南郑(今汉中)一带。铁马秋风、豪雄飞纵的军旅生活,使陆游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算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特别是当他看到川陕地势险要,民气豪侠,觉得可用关中作根本,以谋反攻收复失地。于是便向王炎陈进取之策,提出一些经略中原、积粟练兵的战略。他充满胜利的信心,认为"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可是陆游的这一片报国赤忱,并不能实现。腐败的宋朝廷,只求苟安,无意进取,致使将士闲置前线,"报国欲死无战场"。不久,宋朝廷将王炎召回,随即罢免,陆游也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他只好抱着"不见王师出散关"和"悲歌仰天泪如雨"的激愤心情,眼看着收复中原的希望破灭。此后,陆游又在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自称"身如林下僧",抗战复国的壮志一直得不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至引起了同僚讥议;又由于陆游的复国抱负和个人的功名事业长久得不到伸展,常以"脱巾漉酒,拄笏看山"为自得,甚至在琵琶腰鼓、舞衫香雾中寻求精神遂又麻醉,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这样解嘲道:"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樽中。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从此,"放翁"便和他的诗名同著于世。 陆游在川陕 9年,祖国的山川形势、风土民情丰富了他的生活体验。特别是在南郑前线,他接触到许多边防战士和"忍死望恢复"的"遗民",使他的精神境界不禁大开,并将许多富有生活实感的爱国激情倾注于诗。这是他创作上收获最多的时期。陆游对这一创作阶段很珍视,觉得"诗家三昧忽见前",于是将全部诗作题名为《剑南诗稿》。 淳熙五年(1178)春,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不辞辛苦,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 6年,已经62岁,才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他赴京受命,写了有名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其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得到孝宗的激赏,但孝宗并不了解陆游的真正抱负,只叫他到严州后,"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新职虽然不合陆游素志,但他还是勤勉从事,正如诗中所说:"忧民怀懔懔,谋己耻营营。"他在任上,力求"宽期会,简追胥,戒兴作,节燕游",因此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为他立碑,并为他曾经作过严州太守的高祖陆轸立祠,以纪念他们祖孙二人。 在严州任职期间,陆游曾将历年所作诗,特别是早年的作品,严加删选,共得2500余首,刊刻为《剑南诗稿》20卷。此书行世后,深得当时文坛赞誉。 淳熙十五年(1188),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又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力图大计,宵旰勿怠",并提出"救民之贫,莫先于轻赋"等政治主张。这时宋朝廷已耽于偏安享乐,无意进取,所以陆游的建议不仅不被采纳,反而遭到□佞之徒的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陆游对此非常愤慨,便索性将山阴镜湖故居命名为"风月轩",以示讥讽。 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计有12年之久,在幽静但却清贫的生活中度着晚年。他将书室命名为"老学庵",以坐拥书城为乐,正像诗中所说:"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另外,他还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扶衰业耕桑","夜半起饭牛",甚至为了应付"吏征租",不得不典质衣服。由于他"身杂老农间",了解到下层人民的痛苦,而且感到"忠言乃在闾里间",所以想和他们倾吐满腔爱国热情:"耿耿一寸心,思与穷友论。"农民们也感到陆游可敬可亲,每当看到他走来,便取出酒菜招待。他们为了感谢陆游治病施药,更是"村巷欢欣夹道迎",而且生子多以"陆"字为名,以报"活我"之恩。 在陆游乡居时,宁宗于绍熙五年(1194)七月代光宗即位,次年改国号为庆元。外戚韩□胄当政。他斥理学为伪学,罢逐宗室大臣赵汝愚及理学家朱熹等,史称"庆元党禁"。在这一时期,陆游曾应韩□胄之请,为他撰写了《南园记》,希望他"勤劳王事"。嘉秦二年(1202),宋朝因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尚未完成,召陆游入朝修撰,次年修毕,即辞官还乡。开禧二年(1206),韩□胄对金宣战,因急于贪功,贸然出师,不久即以失败告终。 韩亦被杀取首送金议和。由于陆游和韩曾有上述关系,在当时和后来都曾受到一些责难,认为"晚节"不终。其实,陆游在韩当政时退而复出,主要是为抗敌复国的夙愿所驱使,并无趋炎附势之意。 陆游于嘉泰三年辞官还乡,已近80高龄。此后犹赋诗作文不辍,但身体却逐年衰弱,终于在嘉定二年(1209)十二月二十九日,85岁的老诗人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 诗歌创作 陆游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集中存诗共约9300余首。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最长(约30年),但集中现存诗却最少,约 200首左右,这是因为他将早年那些"但欲工藻绘"的作品尽行删去的结果。据其《跋诗稿》中所说,他曾将42岁以前的诗"又去十之九",估计删去总在万首以上。由此也可看出,他前期的诗作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5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他从军南郑,深入国防前线,充满战斗气息的豪迈生活以及雄奇壮伟的山川形势,不仅加深了他对现实的体验和激发了他爱国的思想感情,同时诗风也随之一变,正像他在诗中所说的"地胜顿惊诗律壮"。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成熟和丰富,奠定了他作为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这一时期的诗作最多,当是由于晚年未暇删汰的缘故。这一时期他生活比较平静,与农民接触较多,再加他宦海沉浮,饱经忧患,且年事渐高,因此在诗中表现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某种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如许多反映农村疾苦的诗即属此类。以上所分三期,仅是大致而言,并不能截然分割。其实每一时期都有出色的作品,即使是早期,在语言韵律等方面,也显示了诗人艺术上的功力,从而为后来达到更高的成就准备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在陆游的诗中始终贯串着一个永不衰退的特色,这就是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特色在他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无怪梁启超称之为"亘古男儿一放翁"。由于陆游所写的诗"言恢复者十之五六",故屡遭投降派的打击和排挤。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抗敌御侮一直是最能触发他创作激情的思想主题。在他早年的诗中曾这样写着:"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到了82岁的老年,还是"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正是这种永不衰竭的爱国热情,使陆游唱出了那一时代最高亢的歌声。他所写的许多感情激昂、气概宏肆的诗篇,像黄钟大吕一般地震荡人心。 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正象他在有名的《书愤》诗中所歌咏的:"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又如:"白发萧萧卧泽中,□凭天地鉴孤忠。……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其他还有《金错刀行》、《送七兄赴扬州帅幕》、《胡无人》、《病起书怀》、《关山月》、《出塞曲》、《夜泊水村》、《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纵笔》、《陇头水》等等,都是气壮语豪而又托兴深微之作。特别感人的是,陆游在临终前夕,还不忘收复国土,在有名的《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以上这类诗,堪称是最能体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代表作。 陆游不仅在诗中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同时还对腐朽无能、苟安求和的统治当局发出愤怒的谴责:"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范至能〈揽辔录〉》)。另外,陆游还在《追感往事》、《客从城中来》、《北岩》、《关山月》等诗中痛斥那些不恤国难、唯知奢靡享乐的官僚。面对着"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的腐败现象,他痛心疾首地大声疾呼:"於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醉歌》) 对处于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下的人民,陆游也在诗中表现着深切的关怀。在《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秋获歌》、《秋赛》、《农家叹》等诗中,他描述当时的现实是:"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常年征科烦□楚,县家血湿庭前土","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由于陆游对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所以他对被迫反抗的人民怀着不寻常的同情,以至在《两獐》、《疾小愈纵笔作短章》等诗中出现了这样光辉的思想:"吏或无佳政,盗贼起齐民";"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奈何一朝愤,直欲事殴攘?"这种对"盗贼"的看法已经冲破一般文士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忧国、爱民、誓死抗战,是陆诗的最大特色并能传诵千古的原因。除此以外,陆游还写了很多别具风采的诗。这些诗或抒发生活感情,或描写山川风物,呈现着自然流畅而又清新俊逸的风格;其中还有些作品将诗情和哲理艺术地交融在一起。如《春晓》:"花经风雨人方惜,士在江湖道益尊";又如《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剑门道中遇微雨》: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等等。 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造,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话》);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比埒"(沈德潜《说诗□语》)。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旬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夜泊水村》);"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度浮桥至南台》);"月色横分窗一半,秋声正在树中间"(《枕上》);"溪鸟低飞画桥外,路人相值绿阴中"(《衡门独立》)等等。这些名作名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 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诗,前人曾称"可直追唐音"。这类诗除前面提到的《示儿》、《剑门道中遇微雨》等篇外,其他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小雨极凉舟中熟睡至夕》"舟中一雨扫飞蝇"等等,都不愧是"视唐殆无愧色"的绝句。 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来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正如他自己所说:"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所以有人将他和杜甫媲美,誉之为"可称诗史"(《后村先生大全集》)。不过,陆游也不时在诗中驰骋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如在《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诗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抗战胜利的欢乐情景:"驾前六军错锦绣,秋风鼓角声满天。苜蓿峰前尽停障,平安火在交河上。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其他如在《醉歌》、《出塞曲》、《神君歌》等诗中,也表现着思飘云外的浪漫风韵,无怪他又有"小太白"之称。不过陆游的这类诗作仍然带着强烈的现实色彩;或者说是现实理想得不到满足的一种反激。 总之,陆诗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诚如前人所称:"无意不搜而不落纤巧,无语不新而不事涂泽,实古来诗家所未见。"(赵翼《瓯北诗话》) 陆诗也有不足之处。它虽然"清空一气,明白如话",但有时不免率尔成章,气势有余而含蕴不足。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缺点,是词意和句法有互相重复蹈袭的现象,特别是在晚年。这是由于他创作甚丰,因而"不暇剪除荡涤"的原故。此外,由于陆游毕竟是一位生活在封建时代的诗人,思想上难免有许多局限,特别是当他受到黑暗势力打击的时候,更容易产生空虚、悲观的情绪,有时甚至在那些写得激昂慷慨的诗中也不能避免。如"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黄州》);"百年细数半行路,万事不如长醉眠"(《寓馆晚兴》)等等。但陆诗的这些消极因素,与他的整个创作比较起来,终是小疵,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位大家屹立于宋代文坛。 词的创作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写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 130首。他的词也是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在这首词中他对硬被封建势力拆散的前妻唐氏,倾吐了曲折而深挚的恋情:"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其他如〔鹧鸪天〕"南浦舟中两玉人",〔临江仙〕"鸠雨催成新绿",〔蝶恋花〕"陌上箫声寒食近",〔水龙吟〕"樽前花底寻春处"等,亦是情致深婉的作品。但是,陆游毕竟又和当时为他所推崇的婉约派词人秦观不同,他在词中并不是一味剪红刻翠,而是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南乡子〕:"早岁入皇州,樽酒相逢尽胜流。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又如〔卜算子〕:"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其他如〔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双头莲〕"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等等,或苍凉旷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又如〔谢池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其他如〔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等,都是饱含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这类词又和辛弃疾比较接近。毋怪前人曾称陆游的词"纤绝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波"(杨慎《词品》);又有人说"超爽处更似稼轩"(毛晋《宋六十家词·放翁词跋》),这个评语是有道理的,他和辛弃疾确是一扫当时纤丽的词风,虽然从总体来说稍逊于辛词的成就。

元好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元好问,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身在蓬莱即是仙全文?

身在蓬莱即是仙全文如下:

身羁从事驱征传

在你的身边扮演

蓬荜初惊满室光

莱彩潘舆乐未央

即无年少逐春心

是非爱恶销停尽

仙人若也乘鸾去

身将抱瓮灌田畴

在处依旧若从游

蓬莱紫气温如玉

莱相竹今供戌卒

即期寰海隆平日

是夜巴歌应金石

仙机似欲织纤罗

身在蓬莱即是仙

文/金罂粟

这个夏天,就只想寻一个“仙气”十足的地儿,比如蓬莱,听听香上梵音,看看潮起潮落,或者坐等一夜只为那亦真亦幻的海市蜃楼,亦或只是和那里的松柏、浪花上的海鸥说说话。

赶一个微雨初晴的大早,双脚终于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说它“神奇”,其实是来源于它的“仙气”。这“仙气”不仅因了那“八仙过海”的传说,更多的则是来源于它那秘而难宣得灵气和气度。

远远的,彩坊正中“人间仙境”四个大字就映入了眼帘,在晨风的轻抚下,宛若星盘,烁烁生辉,大气磅礴,令人心生敬畏。

继而拾阶而上,九曲回环,眼目旋即被淹没在两边葱郁的苍松翠柏之中。此时,一息若隐若现的乐曲之声不知从何方缥缈而来,淡淡的,柔柔的,似乎一下就让你闻到了仙人的气息。恍惚中,我看到了一朵莲花,那莲花一定是盛开在何仙姑的头上,它滴水含烟,它洁白无瑕,不由的让人闭目回味或放轻脚步,轻点,再轻点,生怕一不小心,就打破了这份“灵性”。

朋友说,这“灵性”是要悟的,只要心静了,神才能得以安放,这就是就是“心神合一”。想想,的确蛮有道理。

人说"登山北方第一阁,身在蓬莱即是仙",我信。其实,蓬莱的“仙”,主要体现在那个叫“丹崖仙境”的地方。

这丹崖山可不一般。它身高海拔只有50多米,因山石呈红褐色,又绝壁高耸而得名。。蓬莱的丹崖山就因沾了个“仙”字,所谓“海中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既为神山还有仙人,何以了得!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道理。于是便引得齐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险家到海中寻求神山,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忙得不亦乐乎,甚至热闹

据说,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虚幻神奇,演绎出海上三神山的传说,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一个令世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更为蓬莱平添了几分神采。

后来,宋代登州郡守朱处约于丹崖山巅首建高阁,以蓬莱名之,是为蓬莱阁,使幻化的神山仙境有了依托。

蓬莱阁就坐落在丹崖山顶。

蓬莱阁,其实就是一个院落。周围被些个大大小小别具风格的楼、殿、亭、阁所簇拥,犹如众星捧月一般。正门建有一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彩坊正上方安放一牌匾,上书苏东坡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与里面董必武题"丹崖仙境"四字遥相呼应,可谓匠心独造、意通气和。

朋友告诉我,此牌楼即为仙境之门,游人入得此门才是神仙之游的开始,也就是进入“仙界”了。

于是乎,一种"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心情应景而生,于是乎,所有的期待和念想在这一刻突然膨胀到了极点。我想象着“仙界”的模样,盘算着与“八仙”见面时,是应该握手还是应该行礼,或者直接蹲下来与吕洞宾下盘仙棋,或者干脆就与曹国舅聊聊铁拐李的拐、张果老的驴,也不失凡人文雅之举吧。

此时,正赶上几滴细雨落下,朋友说,是海鸥衔来的问候,我说是海浪送来的祝福,反正我见到了八仙,只不过他们是泥做的,而我则是一活活的肉身,我不知道这礼物应该是我送给仙人,还是应该仙人送给我。

告别仙家,登顶扶栏。举目北望,列岛时隐时现,东北海疆碧波连天,阁南有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龙王宫等道教宫观建筑,均依丹崖山势而筑,层层而上,高低错落,与阁浑然一体。东南建观澜亭,为观赏东海日出之所,西侧海市亭,因为观望海市蜃楼之境而名,又因其三面无窗,亭北临海处筑有短垣遮护,亭外海风狂啸,亭内却燃烛不灭,故又名避风亭,亭内墙壁上嵌有袁可立《观海市》诗石刻九方。整个建筑陡峭险峻,气势雄伟,朱碧辉映,风光壮丽。

我记不得是如何飘入仙界的,只记得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逼真而灵透,参差有秩的古建筑群,弥陀寺、显灵门、龙王宫、天后阁……座座飞檐画壁,苍老而不失神意。千年的古槐苍松宛若一位位守护神,见证并讲述着那些久远而尘封的历史与斑驳,随着时空的转换,在不时从海上飘来的薄雾中旋转、流淌开来。不知不觉间模糊了人间和天界限,迷失了自

醒醒神,朋友提醒:出了白云宫,咱就回到人间了。

我不知道,我是被推出来的,还是被扔出来的,也不知道应该是消沉还是应该庆幸。

我只知道我的思绪依然游走在再那古刹、仙坊、丹崖、松柏、碧海之中。我在厅堂、碧草间的青石或石子小路上游走。是白云宫的是七仙女,让我堆起了天上人间的美好与浪漫;我看到了黄海和渤海交汇于此的壮景,是两海的二龙戏珠分界坐标,使我体验了一把一脚踏两海的豪迈。是"碧海丹心"的石碑,让我一下又魂飞到了那个战火

我钟情于那远处浪花上的海鸥,我迷恋于那沙滩上的足迹,我拜倒在三清殿中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的脚下……

也许,我注定修不成正果,但能与仙境、仙人来一次这样的亲密接触,足以。

蓬莱有名,有相当一部分应该归功八仙过海这一美丽的传说。

八仙传说源远流长,在古典文学、戏曲、绘画、雕塑作品中,都有八仙形象。

八仙传说是这道教传播过程中,经过民间传说的演绎,把历史上一些不相干的神仙拼凑在一起,从而逐渐形成了八仙群体。

​传说中的八仙,是指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这八个人。

​ 明代中后期,明代人吴元泰以民间的八仙故事和元杂剧等为素材,写出了通俗小说《东游记》。从此八仙故事越传越广。

​八仙传说之所以与蓬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首先来自“蓬莱”这个来自大海的富有魅力的仙境名字。

蓬莱是海上三神山之一,是神仙聚会的地方,八仙的加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一代文宗苏东坡这蓬莱为官时,留下了“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的诗句。 一部分游人在导游的引导下,穿上救生衣,通过栈桥,乘船去八仙渡海口去游览。

我没有去,只是觉得穿救生衣去看风景有些煞风景,且与一些陌生人密密匝匝挨在一起,更是觉得别扭。

还有,我觉得,八仙渡海口这个景点有点儿牵强。你想啊,以八仙上天入地的本事,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去赴蟠桃盛会。我的兴趣自然是向往已久的蓬莱阁。

​蓬莱阁,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其余的三个名楼,分别是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最初的四大名楼并没有蓬莱阁,原属于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已遭损毁。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邮政部门对外发行《中国历史名楼》特种纪念邮票,因鹳雀楼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图样无从参考,只好将面朝大海具有悠久历史的蓬莱阁增补进中国四大名楼。

就是这样的机缘巧合,让蓬莱阁跻身四大名楼之列。

​ 有趣的是,原来的四大名楼能声名远播,都是因一首诗或是一篇散文而为世人熟知。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的《黄鹤楼》;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王勃的《滕王阁序》;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其实,蓬莱阁也有人写过诗,而且名头不小,堪称一代文宗。

这个人就是曾经在登州(蓬莱)作过五日知府,虽然时间颇短,却也留下了两首诗,一首是《望海》,另一首是《海市诗》。遗憾的是这两首诗在苏东坡的作品里稍显一般,已被诗

一代文宗其他应用

组词

一组词代组词文组词宗组词

笔顺笔画

一笔顺笔画代笔顺笔画文笔顺笔画宗笔顺笔画

近义词

一近义词代近义词文近义词宗近义词

反义词

一反义词代反义词文反义词宗反义词

一代文宗成语接龙

正接

宗匠陶钧宗庙丘墟宗庙社稷宗生族攒

反接

百不获一百不当一百不失一百不爽一背城借一不管三七二十一百喙如一表里不一百里挑一表里如一不问三七二十一百无失一参差不一二而一二者必居其一二者必取其一纷纷不一发昏章第十一归十归一合而为一合二为一合两为一毁誉不一九九归一较如画一较若画一斠若画一良莠不一老子天下第一凭城借一劝百讽一群居和一齐整如一十不当一始终如一始终若一天下第一天下为一万不失一惟精惟一万无失一未知万一心口不一心口如一以备万一瑜百瑕一一而二,二而一以防万一言行抱一言行不一言行若一有一得一众口如一政令不一整齐划一终始如一终始若一知行合一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一代文宗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笔大如椽不竭之府兵强则灭不治生产车攻马同赌长较短当务之急发奋蹈厉顾后瞻前广开贤路顾影惭形黄雀在后寒往暑来久惯牢成攫戾执猛流落不偶流血千里目不斜视秘而不泄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取青媲白强死强活日升月恒视死若归无翼而飞汪洋自肆夏雨雨人易地则皆然养儿代老,积谷防饥越凡遗世忧公忘私铸甲销戈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yidouwozheng33946.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