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寸退尺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进寸退尺的意思进寸退尺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进寸退尺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进寸退尺
拼音: jìn cùn tuì chǐ
频率: 生僻
年代: 古代
词性: 贬义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进:前进,向前。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

语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得不偿失。
典故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成语示例: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薄命不幸,动遭谗谤,~,卒无所成。"
英文翻译: gain little and lose much

进寸退尺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得铁寸在则组成的成语的成语?

得铁寸在则组成的成语的成语:得寸则寸 dé cùn zé cùn

成语解释:得到一寸就是一寸。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成语出处:《战国策 -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得尺得寸

得寸进尺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得寸进尺意思是得到一寸就想再进一尺;比喻贪欲无止境;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中文名:得寸进尺

外文名:Give him an inch and he'll take an ell

拼音:dé cùn jìn chǐ

近义词: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贪心不足、欲壑难填

反义词:心满意足、如愿以偿、称心如意、知足常乐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演变过程: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后人因此提炼出成语“得寸进尺”。

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襄王妄图吞并各国。公元前270年,秦襄昭王准备兴兵伐齐。

范雎此时向秦昭襄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碍秦国攻齐。他说:“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现在我听说大王要出兵攻打齐国,就算您此行一帆风顺,把齐国打败了,那么最后您仍然没办法统治齐国的土地。如果您真的想统一全国,就应该采取远交近攻的办法。对离我们远的齐国要暂时稳住,先把一些临近的国家攻下来。这样一来,秦国的版图就能不断地扩大,打下一寸就是一寸,打下一尺就是一尺。当您将韩、魏两国兼并之后,齐国也必定保不住了。”

秦昭襄王听完之后茅塞顿开,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襄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其后的四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首先攻下韩、魏,远交齐、楚,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接着又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平定,终于实现统一中国的愿望。

成语寓意:得寸进尺,这是某些人贪得无厌的本性决定的,在当今社会里,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实现目标,不可一步到位。

得寸进尺

“得寸进尺”是对贪得无厌的人的形象比喻。只有超凡脱俗的豁达之士,才能领悟知足常乐之理。其实适度的物质财富是必需的、追求功名以求实现抱负也是对的,关键是看出发点。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是现实个人理想的现实要求,追求物质丰富是刺激市场繁荣的动力,对个人而言,决非因为安贫乐道就可以否定对物质欲望的追求。但是一个人为铜臭气所包围,把自己变成积累财富的奴隶,或为财富不择手段,为权势投机钻营,把权势当成满足私欲的工具,那么,这种人就会永远贪得无厌,为正人君子所不齿。所以做人应该知道适可而止,懂得知足者常乐的道理,做人切记不可太过贪婪。[6]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含贬义;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1]

运用示例

茅盾《劫后拾遗》:“不过小赵的话尽管有理,新来者还是得寸进尺。”[8]

高阳《清宫外史》:“法国得寸进尺,五年以后吞并了整个南圻,而心犹未足,还打算攘夺北圻,仅留下中圻给越南。”[9]

成语辨析

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贪得无厌

“得寸进尺”与“得陇望蜀”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不同在于:“得寸进尺”的语义重些,表示胃口越来越大,越要越多,越逼越紧;“得陇望蜀”的要求一般较具体,是“得到这个,还要那个”的意思;“得寸进尺”的要求有时是具体的,有时则是不具体的。[10]

“得寸进尺”与“贪得无厌”都有“不满足于所得”的意思。但“得寸进尺”偏重于逐步进逼,“贪得无厌”偏重于贪婪地追求。[10]

扩展阅读

心理学上讲到一种登门槛效应,又被称作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别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从认知上就会觉得很不协调,总想保持前后一致,这样很有可能会接受更大的要求。就像登门槛时要一级一级台阶地向上走,一步一步来更容易顺利地登上高处。[7]

心理学认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难度的要求,因为费时费力,比较难达到目的;相反,人们总是愿意接受那些较易完成的要求,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才会慢慢接受较大的要求。《菜根谭》有云:“攻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所谓的“登门槛效应”。[

什么偿失?

意思是: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得不偿失

拼音:[dé bù cháng shī]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近义词:贪小失大、进寸退尺、隋珠弹雀

反义词:乞浆得酒、亡羊得牛

造句:

①付款环节漏洞百出、个人信息易被泄露、自砸饭碗得不偿失。

②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③为了减肥而牺牲健康实在是得不偿失!④因为小华偷懒,被爸爸来了一顿”降人十巴掌”,真是得不偿失啊!⑤偷鸡反蚀一把米,真是得不偿失。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六郡,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夷州和琼崖有关事宜,大臣们均赞同出兵,只有右都护陆逊不赞同,他认为当前应该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孙权没采纳他的意见就出兵取胜,但整体上得不偿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伊索寓言故事?

有一天,大老虎和小老鼠相遇了,大老虎对小老鼠说:“瞅你这个小东西,黑了吧叽,还想和我森林之王斗?”小老鼠说:“比就比,谁怕谁啊!”

于是,大老虎举起一把铁锁,对小老鼠说:“怎么样,我力大无比吧?”小老鼠把大老虎引到一棵大树旁,然后上了树,大老虎只能在树下干着急。小老鼠得意洋洋地说:“爬树你比不过我。”

大老虎爬上了山,小老鼠在后面跟着,它们来到了长江边,大老虎几下就过了长江,小老鼠在里面直打扑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岸,大老虎说:“爬树我比不过你,那过江呢?”

小老鼠把大老虎引到了山洞旁,小老鼠钻到了洞里,说:“来呀,来呀,来钻洞呀!”可是,大老虎的身体太大了,钻不进去。它只能在洞外干着急。

大老虎说:“尺有所短,”小老鼠说:“寸有所长啊!”它俩成了永远不分离的好朋友!结局就是这样的。

六岗尺的故事具体概括。?

康熙年间,宰相张英世代居住在桐城,他的府第与吴宅为邻。

有一年,吴家建房子时占据张家的空地,张家不服,双方发生了纠纷,互不相让,于是告到了县衙门。

因为张吴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

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就写信向张英告知此事,想让宰相给家中撑腰。

张英看完家书后,并不赞成家人为争夺地界而惊动官府的行为,于是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寥寥数语,寓意深长。

张家接到书信后,深感愧疚,便毫不迟疑地让出了三尺地基。

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被“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所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被乡里人称之为“六尺巷”。

三尺戒尺典故全文?

戒尺的由来:有一个故事,相传在明初,朱元璋大败陈友谅,取得了汉室江山。之后其生下一位皇子朱棣,这位皇子从小调皮捣蛋不服管教,许多教他的老师都被他一一给赶走了。后面请来一位老师徐善述,这位老师相对比较聪明,知道朱棣的性格,硬的不行来软的。每次,为了让朱棣能够认真念书,便头顶着书,跪在皇子面前。皇子看到老师竟然如此对待自己,非常感动于是好好读书。可是,这一幕竟然被朱元璋给看到了,朱元璋勃然大怒,将老师扶起来,并赐给老师一个戒尺,并告诉老师,此尺如朕亲临,如果皇子不听话就用戒尺打手掌。之后,朱棣就非常努力地学习,老师教学生用戒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戒尺的意义:戒尺是私塾先生体罚学生的一种小木板,对学生具有警示与训诫的意思。孩子违反了规矩,自然应该受到戒尺的惩戒,通过这种惩戒敬畏“戒尺”,从而在心中有这把“尺子”,既用它来器量本身,又用它来权衡他人,让他评判事非,明白公正公义,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心中有把“尺子”的人才不会走偏,才不会迷失自己,才能真正为社会作贡献。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也叫做“尺”,它是用两只木块制成的。两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长七寸六分、厚六分、濶一寸分馀,下面四边有缕面。俯者在上,长七寸四分、厚五分馀、濶一寸,上面四边有缕面。上木正中竖安木钮一只,钮长二寸五分、高七分,捉钮敲击下木。这种“尺”,是在“皈依、剃度、传戒、说法”、以及“瑜伽焰口施食”等等的仪节中使用的。

“戒尺”找到两种解释,其一是指佛教的一种法器: “戒尺”也叫做“尺”,它是用两只木块制成的。两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长七寸六分、厚六分、阔一寸分余,下面四边有缕面。俯者在上,长七寸四分、厚五分余、阔一寸,上面四边有缕面。上木正中竖安木钮一只,钮长二寸五分、高七分,捉钮敲击下木。 这种“尺”,是在“皈依、剃度、传戒、说法”,以及“瑜伽焰口施食”等等的仪节中使用的。近些年来,僧伽们所用的“尺”,已大有改变。比较常见的,多半是用一条木块,敲击几案而已。其木块长约台尺四五寸、宽厚各约一寸一分。

这自然不是我所说的那种“戒尺”。我所说的,应是“戒尺”的另一种解释:“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晚清以来,随着西学、新学的兴起,传统学问在新式学堂里逐渐式微,尤其是随着一九零五年废除已有千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私塾制度以及塾师亦退出了历史舞台,随之而去的,自然还有莘莘学子们无法忘怀的“戒尺”。“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一想不起来就要挨一下打,半本书背下来,‘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陪在一旁的母亲还要哭着说‘打得好’。”这样的“创伤记忆”,定然不会只是一两位少年学子的求学经历。

进寸退尺其他应用

组词

进组词寸组词退组词尺组词

笔顺笔画

进笔顺笔画寸笔顺笔画退笔顺笔画尺笔顺笔画

近义词

进近义词寸近义词退近义词尺近义词

反义词

进反义词寸反义词退反义词尺反义词

进寸退尺成语接龙

正接

尺兵寸铁尺璧寸阴尺板斗食尺布斗粟尺波电谢尺璧非宝尺步绳趋尺椽片瓦尺寸千里尺寸可取尺寸之柄尺寸之地尺寸之功尺短寸长尺二秀才尺二冤家尺幅寸缣尺幅千里尺蠖求伸尺蠖之屈尺籍伍符尺缕斗粟尺山寸水尺水丈波尺枉寻直尺瑜寸瑕尺竹伍符尺有所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泽之鲵

反接

倍道而进倍道兼进长驱直进采擢荐进逗留不进翻然改进奋勇前进高歌猛进竿头日进鼓噪而进裹足不进兼程并进兼程而进兼程前进见可而进急流勇进急躁冒进了不长进里出外进平流缓进齐驱并进齐头并进水泼不进突飞猛进稳步前进循次而进雄飞突进膝行而进循序渐进烟不出火不进鱼贯而进盈科后进依流平进勇猛精进与时俱进以退为进诱掖后进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知难而进蒸蒸日进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进寸退尺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不分胜败比权量力沉湎酒色诚至金开得道多助蠹国病民悼心疾首丰功伟烈高业弟子魂不附体昏昏浩浩鸿篇巨制鹘入鸦群惊耳骇目积衰新造可喜可贺力分势弱聊以慰藉梦熟黄粱墨汁未干潘文乐旨人怨天怒桑弧蒿矢食肉寝皮书生之见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鼠牙雀角收之桑榆畏首畏尾兴妖作怪以水投水自以为然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jincuntuichi13356.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