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民惟邦本的意思民惟邦本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民惟邦本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民惟邦本
拼音: mín wéi bāng běn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主谓式
解释: 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统治者。
典故出处: 《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成语示例:《元史·岳柱传》:“~,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
英文翻译: The people are the root of a country.

民惟邦本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本固邦宁为邦本典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五子之歌中体现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是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与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唐人同谷子据典故也曾改编过《五子之歌》。

出自《尚书》中的《夏书》,《尚书》原有一百篇,有些篇都已散失了,但《五子之歌》还在,是其一篇,《五子之歌》是对中国最早的帝王亡国的叹息,体现了中国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扩展资料:

典故

大禹的儿子启作为夏朝君主开启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世君主制时代。然而继承王位的儿子太康,就因为没有德行,导致老百姓反感。太康贪图享乐,在外打猎长期不归,国都被后羿侵占。

太康的五个弟弟和母亲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表达了五个人的悔意。夏后太康失国,五位公子作五子之歌以示哀悼。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意思是指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祖先早就传下训诫,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

夏朝大禹之孙太康,因为没有德行,长期在外田猎不归,招致百姓反感,被后羿侵占了国都。他的母亲和五个弟弟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表达怨恨与哀悔。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得其民的意思?

含义是指百姓应该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所以当时称邦,其实可以称为“民惟国本,本固国宁”。“固”可以理解为安定、团结,意思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

这句话同,唐朝魏征纳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及孟子的“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都是民本意思的表现。有了百姓,才会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有君,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才有国家的太平、强盛。

意思是:唯有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政策才能得到百姓拥护。

民惟邦本?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含义是只百姓应该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

《尚书·五子之歌》全文: 皇祖有训。

民可近。

不可下。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予视天下愚夫愚妇。

一能胜予。

怨岂在明。

不见是图。

予临兆民。

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为人上者。

奈何不敬。

训有之。

内作色荒。

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

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

未或不亡。

惟彼陶唐。

有此冀方。

今失厥道。

乱其纪纲。

乃底灭亡。

明明我祖。

万邦之君。

有典有则。

贻厥子孙。

关石和钧。

王府则有。

荒坠厥绪。

覆宗绝祀。

呜呼曷归。

予怀之悲。

万姓仇予。

予将畴依。

郁陶乎予心。

颜厚有忸怩。

弗慎厥德。

虽悔可追。

民惟邦本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出自《尚书·五子之歌》。

民本固邦出自哪里?

民本固邦出自《尚书·五子之歌》。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

《尚书》中的“民本”思想、“修身”思想、“德治”思想、“和谐”思想,都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都可以转化为现代的价值理念,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以人为本,本固邦宁是哪个朝代提出来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民本思想,也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思想的一次飞跃。

《尚书·五子之歌》记载:大禹的孙子太康继承王位后,昏庸无道,贪图享乐,在外打猎长期不归,国都被后羿侵占。太康的五个弟弟和母亲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述大禹之训诫:“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老百姓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人民为国家之本,本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对待人民的态度是一个重要议题。特别是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所论形成了初步的思想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命题,如“安民利民”“民贵君轻”“平政爱民”“顺从民意”。孔子、孟子、荀子都认为统治者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因此必须爱民、顺民、安民、利民。西汉政治思想家贾谊总结出人民是国家兴衰成败根本的结论,深入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完善了民本思想体系。唐代柳宗元在“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他认为,当官者是人民的仆役,是要为人民办事的。

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不畏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不用仁义之道去引导百姓,百姓就会仇恨我,如果这样治国,怎么能不担心呢?

出自《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子贡曰:“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其无畏?”故《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译文:子贡问:“为什么这么担心呢?”孔子说:“不用仁义之道去引导百姓,百姓就会仇恨我,如果这样治国,怎么能不担心呢?”所以《尚书》上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才会安宁。’统治百姓的国君怎么能对百姓不敬重呢?

【原文】昔子贡问理人于孔子,孔子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其无畏?”故《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奈何不敬?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自古以来,未有由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者哉?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算?此其渐不克终二也。

【译文】从前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百姓的方法,孔子说:“要像用腐朽的缰绳驾驭六匹马拉着的车子那样小心谨慎。”子贡问:“为什么这么担心呢?”孔子说:“不用仁义之道去引导百姓,百姓就会仇恨我,如果这样治国,怎么能不担心呢?”所以《尚书》上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才会安宁。’统治百姓的国君怎么能对百姓不敬重呢?陛下在贞观初年,对待百姓就像对待自身的伤口一样,体恤他们的艰辛,爱民如子,凡事崇尚俭约,没有营造什么宫室以免劳民伤财。

然而近几年来,陛下开始奢侈纵欲,忽视了谦逊节俭的美德,轻易地役使百姓,还说:“老百姓没有事情就会放纵懒散,经常役使就容易驾驭。”自古以来,没有因为百姓清闲安乐而导致国家倾覆败亡的,岂有担心百姓安逸而故意去劳累他们的呢?这恐怕不是振兴国家的正确言论,怎么能作为安抚人民的长远打算呢?这是陛下渐渐不能坚持到底的第二个方面。

儒家民本思想与人本思想异同及联系?

以人为本是现代思想,那么民本思想则是典型的古代思想,尽管它也很先进,很值得称赞。

早期儒家经典《尚书》中,就主张“民惟邦本”,意思是,人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孔子后来把这个思想又具体化了。民惟邦本,落实到政治生活中,就是让老百姓信任国君、支持上层,“民不信则国不立”,如果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那这个邦国也就站不稳了。

孟子更加激进一点,直接主张“民贵君轻”,与君主相对应而更加突出了民众的重要性。这一点也招致一些帝王的不满。据说朱元璋就对孟子这个思想很不以为然,甚至对《孟子》一书进行了大幅删减。

荀子则把民众与君主的的关系比喻成水与舟的关系,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政治规律。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对此十分赞同,经常引用,并且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如果失去民本,激起民众反抗,无论多么强大的王朝,也都会迅速土崩瓦解,“民甚可畏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哪本书?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

指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

祖先早就传下训诫,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夏朝大禹之孙太康,因为没有德行,长期在外田猎不归,招致百姓反感,被后羿侵占了国都。

他的母亲和五个弟弟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表达怨恨与哀悔。

民惟邦本其他应用

组词

民组词惟组词邦组词本组词

笔顺笔画

民笔顺笔画惟笔顺笔画邦笔顺笔画本笔顺笔画

近义词

民近义词惟近义词邦近义词本近义词

反义词

民反义词惟反义词邦反义词本反义词

民惟邦本成语接龙

正接

本本分分本本源源本本主义本固邦宁本固枝荣本来面目本末倒置本末源流本盛末荣本同末离本同末异本相毕露本乡本土本位主义本小利微本性难移本支百世本枝百世

反接

安国富民保国安民病国殃民保境安民保境息民不羁之民出榜安民蚩蚩者民蠹国病民蠹国残民蠹国害民蠹国耗民蠹国殃民蠹政病民蠹政害民费财劳民富国安民福国利民富国强民富国裕民辅世长民伐罪吊民广土众民祸国误民护国佑民祸国殃民惑世诬民化外之民急吏缓民济世爱民济世安民救世济民敬天爱民节用爱民节用裕民弭盗安民平易近民取信于民辱国殄民辱国殃民升斗小民社稷生民生事扰民顺天恤民尸位病民束杖理民荼毒生民体国安民涂炭生民天之僇民天之戮民无方之民误国害民误国殄民为国为民误国殃民畏天爱民畏天恤民无业游民省方观民小国寡民削职为民忧国哀民忧国爱民益国利民忧国恤民忧国忧民裕国足民愚弄人民应天从民应天顺民元元之民拥政爱民知生之民尊主泽民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民惟邦本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爱人利物矮子观场避凉附炎不怕官,只怕管百折不移百战无前处安思危采及葑菲吹角连营层楼叠榭残缺不全持枪实弹捶胸跺脚跌跌爬爬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德厚流光跌脚拌手雕梁绣户鼎鼐调和啖以甘言谠言直声发瞽振聋负笈担簦番来覆去飞书走檄负薪构堂蜂营蚁队攻城掠地怪诞不经櫜弓卧鼓公私分明孤行己见皈依佛法好汉做事好汉当花明柳媚汗马之功鸿儒硕学好心做了驴肝肺毁宗夷族佳兵不祥饥不择食击电奔星九垓八埏酒阑人散见兔放鹰街谈巷说极武穷兵嫉贤妒能枯木逢春笼禽槛兽目光如镜沐猴冠冕明镜高悬门闾之望面授机宜妙药灵丹念念不忘乃文乃武破釜沉舟剖肝沥胆片言只语七步八叉迁风移俗敲骨吸髓欺世钓誉蜻蜓撼石柱全无心肝齐心同力缺衣少食人面兽心人贫智短让三让再拾陈蹈故世代簪缨饰非养过身后萧条四面出击身名俱败手下败将水月镜花天差地远退藏于密韬光俟奋通工易事通衢大邑桃腮粉脸挑三豁四团头聚面条条大路通罗马痛心病首头一无二枉口诳舌温柔乡危如朝露无容置疑巫山洛水无思无虑文治武功小德出入相见恨晚袖里乾坤心满意得淅淅飒飒先意承志兴妖作乱衣不解结一定之规一肚子坏水一空依傍一力承当以力服人倚庐之望偃旗息鼓意兴索然一言蔽之雨旸时若坐不垂堂自暴自弃直道不容遭家不造伫结之情重赂轻贤正气凛然置若罔闻忠实心诚造言捏词知音识趣贼子乱臣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minweibangben19599.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