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养正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蒙以养正的意思蒙以养正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蒙以养正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蒙以养正
拼音: méng yǐ yǎng zhèng
频率: 生僻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紧缩式
解释: 蒙:蒙昧。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语法: 作宾语;指教育要从童年开始。
典故出处: 《周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成语示例:
英文翻译: 

蒙以养正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蒙以养正俭以养德是什么意思?

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蒙心养正圣功也的意思?

这句话出自《易经》,意思是在蒙童时代培养正直无邪的品质,是造就圣人成功的必经之路。

出处: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筮告,以刚中也。

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翻译: 蒙昧,就像高山下遇到险阻,知道危险就要停止下来。

蒙卦象征通往亨通顺利,因为时机很重要。

不应该是我去求那些蒙昧的学童来接受学前启蒙教育,而应该是学童来向我求教。

启蒙施教那些最初心诚的学童,是因为他们心存刚毅符合中庸之理。

拒绝那些心存多变以亵渎神灵的学童,这是亵渎了启蒙的初衷,而启蒙是为蒙童时代培养正直无邪的品质,是造就圣人成功的必经之路。

童蒙养正圣功也原文?

童蒙养正圣功也原文。多少红尘过客,多少过往云烟,一声离别,天涯流散。彩蝶水袖舞清风,暖玉生烟琴几何;梦里销香伊人梦,晓月初升照旧人;秦淮河畔鸳鸯醉,天上宫阙桂花飞。醉眼,泪点伊人颜。心字犹缺,情缘搁浅,一生离散,我却始终落不下那一笔,终是把思念留在那似水年间。

童蒙养正圣功也原文,《易经》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蒙童时代应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

“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什么意思?

从蒙童起就应加以培养,夷卦 光明入地中,晦暗之像。

傷夷,黑暗,明傷,誅殺,昏暗世時。

“憂患之人文生命,內之明外柔順以蒙大難光明被傷之時,利於在艱難環境裏貞正自守。

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意思?

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意思是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蒙知奋北,养正如山是什么意思?

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出于 《易经.<易传>.彖传》四.“蒙”: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蒙昧童稚的时候应该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

蒙知奋北中的“奋北”,典出《庄子·逍遥游》说鲲鹏自北冥奋飞,扶摇直上,一举九万里。

古代蒙学适用于几岁?

古代的蒙学教育指的是一个人在七八岁到十五六岁之间接受的教育。

《周易》中就有关于蒙学的记载:"蒙以养正,圣功也。

"意思是说,启蒙时就培养正直的品格,这是一件至圣的功劳,也有人解释成这是圣人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

不论怎么解释,周文王的这句话基本上说明人类自有教育意识以来就重视蒙学教育,在娃娃时期就系好第一粒扣子。

正蒙什么意思?

《正蒙》,一名《张子正蒙》,张载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明理学史上不可绕开的人物。

他的大多数作品都亡佚了,庆幸的是,《正蒙》一书作为他最重要的作品却被保存了下来,实为后人的福分。

约成书于熙宁九年(1076)。

《蒙》是《周易》的一个卦名,该卦彖辞中有“蒙以养正”语。

蒙,即蒙昧未明:正,即订正。

意即从蒙童起就应加以培养。

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利弊?

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哲学,每种文化都体现在这种文化的具体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而每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又体现在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因此有些学者把文化定义为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学前儿童教育与文化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一般来说,在相对稳定的社会中,社会的文化传统与学前儿童教育大致保持着相对适应和功能互相配合的状态。

一方面,一定社会特有的文化传统(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指导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蕴含在整个社会中,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强烈地制约着人们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和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又使传统文化在下一代身上得以再生。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家庭不仅具有生产和生活的功能,而且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子女在家学私塾中、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完成教育。中华民族自古十分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家教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家庭教育史上,不但出现了孟母断机、岳母刺字这样的教子有方的楷模,而且许多名人、许多家族都立有家戒、家训、家规和家范。

下面我来简要说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思想的精华与糟粕。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

1.重视早期教育

我国提倡学前儿童早期教育的思想渊源出自儒家“正本”“慎始”的哲学观。

《易经》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因此,我国历来重视对子女进行早期家庭教育,甚至主张“胎教之法”,为子女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西汉的贾谊在《新书·胎教》中就提出要“正本慎始”,须行“胎教之道”;刘向在《列女传》中提出了“慎外感”的主张,重视孕妇对外界事物的感应。在此基础上,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高度重视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提出了“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奠定了我国胎教学说的理论基础。

古人不仅重视胎教,而且认为孩子出生后要今早对其进行家庭教育。《礼记·内则》就提出了按年龄安排的早期家庭教育计划:“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2.提倡正面教育

《易经·蒙卦》称:“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要对蒙童及时地以正当、正确、正面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这是我国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3.注重教子做人

德教为本,把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放在首位,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历代家庭教育论著和各种家规、家范、家戒,无一不是强调“忠孝传世”,把教子做人作为论述的重点,以勉子立德、诫子自立、教子孝亲、训子以俭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4.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其中,学前儿童教育要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规律进行,必须适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这一点在我国的传统家教文化中也有所体现。孔子提出了“欲速则不达”。

孟子也批评了“揠苗助长”的愚蠢做法。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指出:“学字亦不可早。小儿手小骨弱,难教以拔蹬法。

5.尊重本性,因材施教

孩子的气质、性格、兴趣等个性特征各有不同,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要因人而异。孔子在春秋时期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激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见《论语·先进》)

6.慈爱与教育并行

慈爱自己的子女是人之天性,宋代袁采在《袁氏家训》中指出:“父母于其子婴孺之时,爱念尤厚,抚育无所不至。”但是一味的溺爱,对子女的成长反而不利。颜之推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

(二)中国古代传统家教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积累了丰富的学前儿童教育经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但也有消极的、陈腐的、不科学的内容,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分析传统家教文化中的不利因素。

1.传统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众多的家长

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充斥着功名思想,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功名,光耀门楣。当今许多家长依然过于重视攫取功名的考试,把考大学作为子女未来的唯一出路,对孩子的学业寄予厚望,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期望。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早成才、快成才、成大才,有的家长盲目地进行“过早教育”和“过度教育”,这里就有一个极端的例子。2005年12月24日,年仅3岁、身高不足1米的郑博,只因不肯识数认字,死在了亲生父母的棍棒下。

2.家长本位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儿童独立意识、独特个性的培养

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上下尊卑、等级森严。表现在亲子关系上就是“父为子纲”。父亲在家中享有绝对权威,子女必须绝对服从。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写道:“凡为人子弟,常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长上检查或有过失,不可便自分解。”这是家长本位的教育模式,一味强调家长意志,完全忽视子女的意志,扼杀其创造精神和健全的个性。当代的许多家庭仍然把顺从、听话、老实看作好孩子的标准。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时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自学性和进取精神差,缺乏强烈的主人翁思想和创新欲望。

3.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不利于儿童创新及竞争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庸之道”作为儒学的重要思想,已经渗透到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之中。古代童蒙读本《太公家教》中说:“言不可失,行不可亏。他篱莫越,他事莫知……口能招祸,必须慎之。见人善事,必须赞之;见人恶事,必须掩之。”教育孩子从小学会不说对自己不利的话,不做对个人不利的事,学会回避矛盾,明哲保身。这种利己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培养儿童的创新和竞争意识,不利于培养儿童正直正义的人格。

4.此外,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的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崇尚体罚的观念等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也根深蒂固,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人的教育思想。

陇南一中校训?

陇南一中校训是:

养正成人 弘毅成才

养正成人: “正”,即正派、正规、正大光明;正道、正确、正义、正气;纯正;正人君子、忠正、廉正。还可引伸为踏实。养正的基本含义是涵养正道。《易经》曰:“蒙以养正,圣功也。” 意思是说在儿童后天知识还没有完全形成之时,就给他以正确的行为教育,这是圣人的教育,没有这种养正的教育,一生要成为圣贤或把人做好是不可能的。养正成人,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正常的人、健全的人、合格的公民,即涵养健全人格,培养合格公民。这正是作为基础教育的普通高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弘毅成才:弘毅,弘,广大;毅,强毅。弘毅的基本含义是宽宏坚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取自《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意思是说:人既要有持之以恒的远大志向,又要有向目标奋斗不息的刚强意志。弘毅成才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志向远大、持之以恒,坚韧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社会栋梁之才。作为普通高中就是要为学生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学校的大门由左右两扇组成,左门进校通过接受教育而成人,即养正成人;右门出校通过胸怀大志、奋斗不息而成才,即弘毅成才。[9]

蒙以养正其他应用

组词

蒙组词以组词养组词正组词

笔顺笔画

蒙笔顺笔画以笔顺笔画养笔顺笔画正笔顺笔画

近义词

蒙近义词以近义词养近义词正近义词

反义词

蒙反义词以反义词养反义词正反义词

蒙以养正成语接龙

正接

正本清源正本澄源正本溯源正大不阿正点背画正大高明正大光明正大堂皇正大堂煌正道坦途正道直行正儿八经正复为奇正法眼藏正法直度正冠李下正冠纳履正襟安坐正经八百正经八板正经八本正谏不讳正己守道正襟危坐正理平治正名定分正名责实正气凛然正其谊不谋其利正气之歌正人君子正容亢色正人先正己正色敢言正色立朝正色厉声正身明法正身清心正身率下正视绳行正色危言正声雅音正色直绳正色直言正始之音正心诚意正言不讳正义凛然正言厉色正颜厉色正言厉颜正言直谏正正当当正直公平正中己怀正正经经正中其怀正正气气正正堂堂正直无阿正直无私正直无邪正中下怀正正之旗

反接

旷若发蒙吴下阿蒙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蒙以养正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暴风疾雨败将残兵百巧成穷草木愚夫触事面墙乘虚蹈隙雕肝琢膂断手续玉恶衣薄食风通道会涓滴之劳救燎助薪九年之储计上心头恇怯不前老虎头上打苍蝇内视反听倾筐倒庋齐齐整整少吃俭用四海之内皆兄弟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握雾拿云悉听尊便以勤补拙玉石相揉与物无竞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逐队成群早韭晚菘增收节支执一而论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mengyiyangzheng19874.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