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逐鹿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中原逐鹿的意思中原逐鹿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中原逐鹿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中原逐鹿
拼音: zhōng yuán zhú lù
频率: 常用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中原:我国中部平原;逐:追逐;鹿:比喻政权或争逐的对象。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语法: 作主语、宾语;指争夺政权。
典故出处: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大泽诛蛇,中原逐鹿,任江山谁作主。"
成语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三回:“四国移檄讨梁,梁亦传檄讨四国,这真叫作‘~’了。"
英文翻译: 

中原逐鹿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中原逐鹿典故的来历?

“中原逐鹿”也作“逐鹿中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汉书·蒯通传》也有类似记载。

  蒯通,范阳(今河北定兴固城镇)人。

原名彻,史学家为避汉武帝刘彻讳,将其更名通。

蒯足智多谋,胸怀经天之志,在归附韩信后,曾劝韩另立门户,与项、刘三分天下,但韩没有采纳。

不久,韩因与人密谋叛刘,被吕后诱杀。

刘邦得知此案与蒯通有涉,即下令拘捕之,并要煮死他。

蒯大呼冤枉,对刘说:“秦朝失去天下(秦失其鹿),天下豪杰欲争夺之(天下共逐之),谁都想干一番似你所干的事业。

这样的人太多了,你能把他们杀绝吗?”汉王闻之有理,于是赦免了他。

有关逐鹿中原的成语典故?

逐鹿中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这段的意思是: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之后,山东六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天下英雄豪杰象乌鸦一样云集。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都来抢夺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动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

因此逐鹿中原有争夺天下的意思。

谁知道逐鹿中原的典故?

逐鹿中原(zhúlùzhōngyuán)

解释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逐鹿中原的典故出自《史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因此逐鹿中原有争夺天下的意思;

问鼎中原的典故出自《左传》,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

由此看来,逐鹿中原和问鼎中原中的“中原”大同小异,同,是指两者都有天下的意思;异,在于楚庄王当时居于荆楚之地,相对于春秋的晋、鲁、卫等国较为靠南,因此中原又有“居于中心之地的国家”的含义,只是后来引申为广义的天下而已。到了秦统一六国,中原的含义应该与春秋时的不同,更多的指代为天下。

中什么鹿的四字成语?

中什么鹿的四字成语是“中原逐鹿”。

中原逐鹿

[ zhōng yuán zhú lù ]

基础释义:

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详细释义:

【解释】: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例句:

1.北伐战争时期,几支军阀武装中原逐鹿,使百姓深受其苦。

2.当年,刘邦、项羽争夺天下,中原逐鹿,战事频频,最后,刘邦扫灭群雄,终于一统天下。

中原逐鹿,意思是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逐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逐鹿之战是黄帝和蚩尤部落的战争,为了争夺肥沃的中原地带,在历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是那种结局不一样历史就不一样的级别的战争。

逐鹿大战历史典故?

涿(zhuō)鹿之战,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逐鹿中原”是指什么时代群雄纷争的史实?

因为逐鹿中原出处为: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所谓是指秦灭后的时期,大概也就是楚汉之争那段时间。

这里”鹿“指的是百姓,因为他们像鹿一样温顺,不反抗,所以在秦朝灭亡以后,各地的王都想来中原一统天下。

逐鹿中原和问鼎中原的意思一样,不过问鼎天下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

第一个到中原问鼎的是楚庄王。

"逐鹿中原"是什么意思?

“逐鹿”是用来作竞争天下的典故,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见于《汉书.蒯通传》。

楚汉之争时期,汉将韩信为刘邦立下了战功,被封为齐王。

这时,齐国有个叫蒯通的辩士,认为天下的胜负将取决于韩信,于是假托看相之名,前去游说韩信。

他向韩信分析了得失利弊,劝韩信和楚、汉三分天下,可是韩信却执意不肯。

西汉建立后,刘邦担心韩信谋反,在丞相萧何的策划下,把韩信骗进未央宫给杀了。

韩信临刑前悲愤地说:“我悔不用蒯通之计,以致今日死于妇人之手!

”刘邦立即下令捉拿蒯通。

蒯通理直气壮地对刘邦说:“当初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之进,山东六国大乱,一时诸侯并起,这种情形犹如秦朝失去了它的鹿,天下人都来追逐,结果是本领高强、行动迅速的人先得到这只鹿,那时候,只知道韩信,不了解陛下,况且想要夺取天下的人很多。

只是力量不足罢了,难道你能把他们统统都烹死吗?”刘邦哑口无言。

唐人魏征《述怀》运用了这个典故:“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曹操逐鹿中原起因经过结果?

东汉末年,汉朝政权已经被各地的黄巾起义冲击瓦解,从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这时汉灵帝又驾崩,幼帝即位,外戚和宦官争权宫斗,何进召董卓进京相援,不料董卓未至,何进被杀。董卓借势篡权,废长立幼,天下不服,各势力联合讨伐董卓,董卓见势不利,挟汉献帝弃京逃长安,从此中原逐鹿正式开始。

颜良作为先遣部队率一万二千兵从黎阳渡河到白马,进攻白马城。白马城告急,曹操智囊团认为,如果曹军前去支援白马,袁绍必会增援白马,到时侯白马还是难救,不如采用“攻其必救”的战术。

于是张辽和关羽佯攻延津渡口,做出要渡河袭击袁绍后侧的样子,袁绍即派兵到延津,这时张辽和关羽迅速调头转向白马。起初关羽在徐州被曹操擒后,受到曹操的厚待,急于报答曹操对他的恩义,所以关羽一见到颜良的挥旗就策马直奔,斩颜良于万众之中,解了白马之围。关羽报恩后,溜走找刘备。

另外河上还有作为侧翼的于禁驻防,曹操遣乐进一千骑兵增援于禁,击败袁绍侧军。白马前哨战曹军胜利,曹操向西撤至延津南,遇到袁绍的追兵。曹操驻扎南阪,登垒高看,袁军后面还跟着很多步骑和步兵,但是军队松散不齐整。曹操部将认为袁兵多不能敌,应该还保营,而曹操和荀攸却认为这正是击败他们的好机会。

于是扔掉所有辎重,袁兵来到了马上去抢,就这个时侯,曹操的六百骑兵同时出击,大破袁军,斩了文丑。因为袁军军纪松散,所以曹操通过利诱软化袁军的战斗力,然后攻其不备击败袁军。

袁绍大军全面渡河,在官渡连营数十里,与曹操对垒。袁军无数次的向曹垒发起阵地式的进攻,比如射箭和挖地道,曹操各营顽强抵抗,双方相持100多天。曹军粮食渐渐不支,曹操想放弃官渡退守许昌,这时荀彧给曹操打了气,认为在这节骨眼上不宜退却,一旦退了,曹军就会全线崩溃。

袁绍那边久攻不下,田丰建议对官渡围而不攻,分兵攻击许昌,袁绍不同意,他要正面击败曹操。不过许昌那边有黄巾军反叛曹操,这时袁绍遣刘备去配合,刘备率着袁绍的新兵到许昌,由于将兵不相识,被曹仁击败。

袁绍的谋士许攸因违纪降了曹操,还提供了情报,说袁将淳于琼有一万兵驻防乌巢护粮。于是曹操留曹洪和荀攸守营,亲自精选了五千骑兵,打着袁军的旗帜混过袁军哨岗,接近乌巢时放火烧屯。

乌巢的消息传到袁营,张郃提议火速救援乌巢,郭图却提议“攻其必救”袭击曹营,袁绍听了郭图的建议,派重兵围攻曹营,派少量兵去增援乌巢。结果曹营有重兵把守,张郃攻不下,张郃因为袁绍不听其计心中有怨气,又担心回去遭郭图谗言,于是降了曹操。

乌巢那边,曹操夜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袁军混乱,双方打到天亮。曹操得知有袁军正在赶过来,将面临前后被包抄的危险,曹操将士建议分兵阻击,但是分兵则弱势,弱势则不敌。于是曹操下令先全力击败淳于琼,再回头阻击援军。战略上先集中力量对付一方诸侯,战术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等到援军到来的时侯,淳于琼已经被曹操灭了,援军见淳于琼败了便回撤。起初沮授提议要在乌巢侧翼派兵防备曹军偷袭,袁绍没有听。曹操命割下马鼻子、舌头等扔到袁营里去恐吓袁军,袁军全体慌乱,袁绍父子只率了几十骑便弃军而逃。

这里分析下“攻其必救”虚实之法,曹操在白马成功运用实质是“声东击西”,后来夏侯渊击败马超也成功运用实质是“调虎离山”。袁绍采用却失败了,是因为料势错误,曹营自然是有重兵把守,偷袭乌巢的自然是轻兵。

张郃擅长料势,建议派重兵支援乌巢,而不是攻击有备的曹营,这是兵法上的“避实击虚”,遗憾的是袁绍没有听,否则曹操很可能死在乌巢里。

另外,袁绍大溃败不是因为军队力量被歼灭,他还有数万兵马被丢弃,他被击溃的是精神力量,将领需要勇敢的基本品质,统帅更需要拥有超于常人的勇气和面对失败的坚韧,很明显袁绍远远不具备这样的武德。后来曹操因为没有粮食供应这些降卒,以伪降的罪名把降兵屠杀了。

袁绍回到黎阳后很快病亡,但是袁绍还有儿子袁谭和袁尚,袁氏家族的势力还在,曹操如芒刺背,决定先平定袁绍余势力再南征。袁谭和袁尚两兄弟争权,曹操进攻河北,攻破各郡县。在曹操的军事压力下,袁谭和袁尚被迫联合,成犄角之势,曹操攻不下,郭嘉建议缓图,待他们兄弟相争再攻。

曹操撤军后两兄弟果然刀兵相见,袁谭失利后请曹操帮忙,经过些周折,曹操分而击败袁谭和袁尚,斩了袁谭,袁尚和袁熙投奔辽西蹋顿。曹操听取郭嘉“千里奇袭”之计,这是兵家大忌。千里之遥本身就不具备快速的效果,而且在长途的行军中会遇到很多意外,然后被敌方发现,这时轻兵上阵就很危险。

曹操所幸的是敌方兵阵混乱,战斗力不强,前锋张辽英勇善战,气势上压倒了敌方,才斩了蹋顿。曹操从此平定了袁氏势力。曹操作战勇敢,有谋略,善用人才,虚心纳谏,遇事明断。然而曹操霸道有余而王道不足,能以威服人却不以仁德服人。刘备有仁德却不能行霸道,虽然不乏有众多支持者,但在乱世却不能以之拓地扩张。

曹操在兖州站稳了根基,并通过采取“屯田天下”的措施,使兖州境内兵强 民富,天下英豪竞相归附,再加上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动地位,他便欲策马扬鞭,与天下群雄逐鹿中原。

当时兖州附近有两大劲敌,一个是北面的袁绍,一个是东南的吕布,曹操欲 去之而后快。袁绍地广势众,曹操便先拿东面的吕布开刀。建安二年(公元197 年),曹操平定吕布,得了徐州,解除了东顾之忧,实力也进一步强大。而河北的 袁绍拥有翼、青、幽、并四州,军事实力远远超过曹操。曹操认为袁绍“志大而 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化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 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擒也”。不久,曹操便以天子的名义征讨袁绍。

曹操的目标首先是攻取河内郡。河内郡南控虎牢之险,北倚太行之固,是战 略要地。曹操亲自带兵渡过黄河,攻下河内。这样,曹操势力发展到黄河北岸 控制了战略要地,攻守皆可,为与袁绍对阵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袁绍踌躇满志,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于是,他亲点精兵10 万,战马万匹,直奔黄河。袁绍一面挥师南下,还一面派人联系刘表、张绣出兵 企图造成南北夹击曹操之势。形势对曹操不利,曹操决定先发制人。建安四年八月,曹操先渡黄河进军河北重镇(今河南荣县东北)。他派大将臧霸等率领精兵进入青州地界,进行阻击,防止袁绍从东面进攻,并命大将于禁屯兵河上,又派卫 凯镇抚关中,稳定西部。,九月,曹操亲自领兵出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与 袁绍隔水相望。南方的刘表正忙于征伐张绣,而张绣反而投靠了曹操,使袁绍南 北夹击的计划落空。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袁绍发表檄文,移告州郡,正式向曹操宣战. 二月,袁绍派大将颜良、淳千琼和郭图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并把10万 大军集结在黎阳,准备渡河南进,直捣许都。白马告急,曹操采取荀攸的策略 引兵至延津,装着偷袭袁绍后方的模样,以吸引袁军注意力。袁绍不知是计,分 白马之军救援延津,而此时曹操正率轻骑,解白马之围。

袁绍发现中计,便亲率大军渡过黄河,追击曹操。曹操早已料到,命令军队在南面山坡下扎下营,等待袁军到来,两军接战,袁军败走,损兵折将。

袁绍并没有接受失败的教训,仗着人多势众,将大军集结在官渡北面的阳武 (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与曹操隔水相对。袁绍的谋士沮授主张采取持久战来消耗 曹军实力。袁绍一意孤行,并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将主力部队向官渡推进,安 营扎寨,并筑好防御工事。

袁绍大军逼近,曹操兵力不足万人,而且粮草将尽。许都的一些官员和曹军 中的一些将领暗中与袁绍互通信息,形势十分危急。曹操首先争取人心,稳定内 部,制定新的税收政策,实行户调,以保证军饷。又派人回到后方进行镇抚,以 巩固后方统治。在官渡前线,他严肃军纪,并以身作则,“割发自刑”,整肃了曹营。

九月,曹操向袁军发动进攻,但没有取胜,只好退回阵地坚守,等待时机。

但曹操的军粮一天天减少,士卒越来越疲乏,不能坐以待毙,只有寻找战机,主 动出击,迅速解决战斗。曹操得到情报,袁绍从河北运来1万多车粮食,囤积在 大营以北的故市,乌巢(均在今延津县内),并派大将淳于琼领1万精兵驻守。曹 操便亲率精锐部队5千人,打着袁军旗号,衔枚疾走,把马嘴也缚起来,出其不 意地包围了乌巢,放火烧掉粮草,并大破淳千琼军。

袁绍听说曹军进攻乌巢,便以为官渡空虚,认为是攻下官渡、歼灭曹军的好 机会。于是命令张瘦、高览率军进攻官渡。当他们听说乌巢粮草被烧,知大势已 去,便投降了曹操。曹操乘势出兵,袁绍只领着八百亲兵逃回黄河以北,不久, 袁绍抑郁成疾,吐血身亡。

袁绍死后,袁氏统治集团发生分裂,两个儿子一袁谭、袁尚各自拥兵自重i 互相攻伐。曹操及时利用他们兄弟间的矛盾,将他们各个击破:先与袁谭联手击 败袁尚,袁尚只身前往幽州,投奔次兄袁熙。曹操又挥戈北进,破袁谭千南皮 (今河北南皮境内),袁谭被杀。至此,冀、青二州全部落入曹操手中,袁熙部将 也起义投靠曹操。袁熙、袁尚见众叛亲离,只得逃往塞外,投奔乌丸,幽州也归 于曹操。

曹操并未罢休,他一定要清除袁氏的残余势力,并阻止乌丸的侵扰。建安十 二年(公元207年)五月,年已53岁的曹操北征乌丸。曹操先在河北开凿“平 虏"、“泉州“二渠,把淳沦河、孤水、沟河、白河、渎河连接起来,保证粮食运 输畅通。曹操大军到达无终(今河北蓟县),恰逢连天暴雨,道路泥泞,行军困 难。在田畴的建议并引导下,曹操率大军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越百檀(今 河北承德县西)天险,兵锋直指乌丸老巢柳城(今辽宁锦州西、朝阳南)。

当曹军距柳城只有200里时,乌丸方才发现。他们立即凑集乌丸骑兵1万余名,在凡城今河北平泉县)迎击曹操。乌丸骑兵英勇善战,气势汹汹,直取曹营.曹操匆忙 应战,看准乌丸骑阵动乱之时,一举击溃乌丸联军,并斩杀乌丸蹋顿单千。曹操 又乘胜占领柳城。袁尚、袁熙逃往辽东,投奔平州牧公孙康。不久,袁氏兄弟为公孙康所杀。

曹操平定乌丸三郡,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他又准备回师南下,饮马长江,一统天下。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一路浩浩荡荡,同时又派一支轻骑兵从小道快速行进。曹操大军还在半路,刘表就得病死了,刘表的第二个儿子刘琼继承了其职位。九月,曹操大军到达新野,刘琼不战而降。寄屯于刘表境内 的刘备得知刘琼投降的消息,由樊城准备退守江陵。曹操发觉刘备打算抢占江陵 就亲率5千名精锐骑兵,以一昼夜三百里的速度追赶刘备,在当阳长扳坡与刘备 相遇。刘备匆忙应战,被曹操打得大败,只带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几十人朝 东逃向汉水,会合关羽军队,来到夏口,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宗刘琦会合。曹操 则南下江陵,控制荆州。

曹操又率领水军顺江东下,欲与孙权决战千江东。孙权势弱,但周瑜等主战 派将领坚决要求抵抗。他看到了曹军远道而来,必定疲劳,且人心不齐的弱点 恰好这时刘备派诸葛亮前来东吴,向孙权挑明利害。在诸葛亮舌战群儒、反复劝 说孙权之后,刘备和孙权终于走向联合,共同对付曹操。而曹操此次南下,客观 条件并不成熟。这时,关西的马超、韩遂威胁着曹操的后方,曹操的主力部队刚平定乌丸三郡,尚未休整,士兵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又正值严冬,战马缺乏 饲料。果然大军乘船东进时,很多士兵得了疫病,并在军中传染蔓延,战斗力迅 速下降。先头部队在长江南岸与孙刘联军一相遇,便吃了败仗,退守赤壁。曹操 为克服战士不习惯水上生活的弱点,下令用铁链把船锁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风 浪颠簸,但战船相互牵制,不能机动灵活作战,其致命的弱点是怕火攻。周瑜手 下将领黄盖正好看到了这一点,他诈降曹操,乘着东南风,带着装有柴草并注有 油膏的蒙冲斗舰,在离曹营不远处点燃柴草。风猛火烈,直冲入曹营。曹操战船 着火,因铁链锁着又无法分开,顷刻之间,曹操的舰队化为灰炵。江南岸的周瑜隔岸观火,并指挥快船冲杀过来。这一仗,曹操大败。

曹操带领着剩下的军队,向华容(今湖北监利西北)小道撤退。屋漏偏遭连 阴雨。路上暴雨滂沦,道路泥泞,曹军个个步履维艰,曹操下令士兵背草填铺道 路,骑兵才勉强通过。刘备、周瑜水路并进,追赶曹操直到南郡。这时,曹军又 饿又病,死了一大半,曹操就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镇守江陵,折冲 将军乐进镇守襄阳,自己率军返回北方。

赤壁之战后,由千孙刘联军长期围攻江陵,曹操就命曹仁放弃江陵,向北撤 退,把战略据点收缩在襄阳、樊城一带,死守据点不放。在东面的合肥,曹操与 孙权处千相持状态。江东孙权的政权更加巩固。刘备则自领荆州牧,又从刘璋那 里取得益州。这样,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关西马超、韩遂一直是曹操的心腹大患。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七月 曹操亲自率军西征,过潼关,渡黄河,大败马超、韩遂,他们只身逃往凉州,关中遂定。马超失败后,又召集各路武装,并联络氐、羌军队,企图卷土重来。结 果曹操大军一到,便溃不成军。马超逃往汉中,投奔张鲁。而此时的张鲁虽仍占 据巴、汉地区,但也是难以自保。建安二十年,曹操又亲征汉中,张鲁投降。至此,关西全部平定。

曹操从陈留起兵到最后与孙权相持合肥,可谓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他在争夺汉中时总结道:“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当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曹操正是这样的一个智勇双全的杰出军事指挥家。

古时候黄河流域富庶,中国自古有得中原得天下的说法,古代帝王非常重视,因此有逐鹿中原、问鼎中原之说,意指夺取天下。

中原逐鹿其他应用

组词

中组词原组词逐组词鹿组词

笔顺笔画

中笔顺笔画原笔顺笔画逐笔顺笔画鹿笔顺笔画

近义词

中近义词原近义词逐近义词鹿近义词

反义词

中反义词原反义词逐反义词鹿反义词

中原逐鹿成语接龙

正接

鹿车共挽鹿皮苍璧鹿裘不完鹿死不择荫鹿死不择音鹿死谁手鹿走苏台

反接

百发百中百忙之中多言或中堕云雾中当轴处中待字闺中感篆五中狐鸣篝中急惊风撞着慢郎中尽入彀中矫枉过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尽在不言中居轴处中乐在其中囊漏储中囊漏贮中蓬生麻中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巧发奇中取法于上,仅得乎中畎亩之中取诸宫中如堕五里雾中如日方中入吾彀中如坠五里雾中虱处裈中十发十中水火之中说嘴郎中胎死腹中谈言微中谭言微中无动于中五里雾中秀外惠中秀外慧中言必有中言不由中玉毁椟中誉满寰中摇尾涂中曳尾涂中鱼游釜中允执其中锥出囊中锥处囊中执两用中直性狭中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中原逐鹿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爱才好士傲雪欺霜聱牙佶屈避迹违心楚楚作态沉疴宿疾逢时过节公道合理灰不喇唧鹤算龟龄黑云压城城欲摧呼之即至,挥之即去脚不沾地酒入舌出眉头一蹙,计上心来暮云春树穷言杂语柔肠寸断人嘴两张皮神领意造头出头没悮人子弟心急如火徇私作弊细微末节援鳖失龟一不作,二不休盈千累万鹰头雀脑云蔚霞起有子存焉指敌忘身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zhuyuzhilun40558.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