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艺的意思多才多艺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多才多艺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多才多艺
- 拼音: duō cái duō yì
- 频率: 常用
- 年代: 近代
- 词性: 褒义词
- 结构: 联合式
- 解释: 才:才能;艺:技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语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才能多方面。
- 典故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2卷:“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
- 成语示例:王朔《许爷》:“他唱的是一首由流亡中国多年、~的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所作词谱曲的歌。"
- 英文翻译: versatility <gifted in many ways; double in brass>
多才多艺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数牛的故事什么意思?
生肖牛的来历传说一
古时,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时常往返于天宫和大地之间。有一天,农夫托牛给玉帝传个口信,说是人间寸草不生,大地光秃秃的,太难看,请玉帝带点母草籽给人间,把人间打扮得好看些。玉帝听了,觉得有道理,便问殿下众神谁愿去人间撒草种。
玉帝,我愿去人间撒草种。牛王自告奋勇地说。
你是个粗心大意的家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说。
玉帝放心,这点小事我都办不好,甘愿受罚。牛王坚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请求,属咐牛王到人间后,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王带着草籽,走出天宫,在跨出南天门时,不小心跌了一跤,附下人间后,头脑晕乎乎的,误以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于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丛生,农夫根本无法种庄稼了。
他们托灶神告诉玉帝,野草太多,庄稼无法生长。玉帝知道坏事了,召来牛王一问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办坏了。
你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间遍地里草,当初你怎么保证的?从今以后,你和你的子子孙孙都只准吃草,帮助农夫除草,同时,祖祖辈辈是帮助农夫干活儿。玉帝说完,怒气未消,飞起一脚踢向老牛,牛王一个筋斗从天上落到人间,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于是,牛从此便一辈子给农夫当苦力,并且人未停止啃青草。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还没有长出来。
但是,牛是个知过即改的好动物,它任劳任怨,勤恳踏实,拉车犁田从不松套,为农夫做了不少工作,博得人们的好评。在排生肖的时候,人们一至推举他为生肖。如果不是投机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抢先得了头名,牛王肯定还会当上生肖首领呢。
牛凭自己对人类的贡献当上了人类的生肖。
十二生肖牛的来历传说二:
十二生肖的由来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参赛,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却窜到牛背上,猪也跟着起哄,于是老鼠排第一,猪排最后。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
十二生肖牛的来历传说三:
对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时辰,还有一类似的说法。据说天地生成于子时,生之初,没有缝隙,气体跑不出来,物质无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缝隙,才使气体跑出来,物质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开天体之神通,子时就属鼠了。老鼠打开了天地之缝,牛便出来耕耘在地,于是丑时就属牛了。传说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时人最怕老虎,寅时便属虎了。卯时已经进入清晨,但太阳还没有出来,照亮大地的还是月亮,而月宫中唯一的动物是玉兔,于是卯时便属兔。传说辰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此时自然属龙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踪,据说巳时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动,不能伤人,所以巳时属蛇。午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刚欲产生,马跑离不开地,是属阴类动物,故午时属马。传说羊吃了未时的草,并不影响草的再生,未时就属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时属猴。本时鸡开始归窝,此时当属鸡。戌时天渐渐黑了,狗开始工作,看家望门护院,这时就属狗。亥时已入夜,万物寂静,天地混沌,而猪和天地混沌一样,除吃以外一无所知,亥时自然就属猪了。
凌晨1--3时(即丑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
十二生肖牛的故事
幸运的牛
战国时代,各国的君主唯利是图,并且互相攻伐,使人民生活过的非常痛苦。
有一次,齐宣王坐在大厅上,看见有一个仆人牵着一头牛走过厅前的长廊,齐宣王就问仆人:你要把牛牵到那里去啊?
回禀大王,我要牵这一头祭祀的牛去宰杀,然后将它的血涂在钟上。仆人恭敬地回答。
齐宣王听了,看了看那头牛,就说:将它放了吧!看它害怕得发抖成那个样子,我实在不忍心,就好像无辜的人要受刑似的!
那就不要用动物的血涂在钟上了吗?
这个礼怎么能随便废弃呢!你就捉一只羊去杀好了,将它的血涂在钟上不也是一样!齐宣王说。
孟子听说了这件事,就跑来劝谏齐宣王说:大王,您的这种恻隐之心,就是仁术啊!只是大王您只看到牛很可怜,而没看见羊也很可怜的。您要是能把这种爱护动物的心推广到爱护人民上,那么大王就可以成为天下的君王了!
牛郎与织女
织女住在天河的东边,她是天帝最小的女儿,因为很会织布,所以大家都叫她织女。
织女每天辛勤忙碌地织着布。早晨,她织出霞光万丈的朝阳;中午,她出万里无云的晴空;黄昏,她织出彩霞满天的夕阳;晚上,她又忙着在黑锦上缀满亮晶晶的星星。
她每天工作的很辛苦,可是却十分孤单,因此总是闷闷不乐。在天河的西边有一个放牛的牛郎,他的工作是饲养天上的牛只。他要牛群吃草,替牛群洗澡,每天的工作非常多。可是牛郎是一个勤劳踏实的年轻人,他每天辛勤地工作,将天上的牛只养得又壮又好,天帝很欣赏他。
有一天,天帝召集了牛郎和织女来。
织女,我看你每天工作很辛苦,但是总是不快乐。你的年纪也不小了,我想把你许配给牛郎,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天帝问织女。
织女知道牛郎是一个诚实,负责的年轻人,于是就说:一切但凭爹作主。说完,她就娇羞地把头低了下去。天帝看了非常高兴,就对牛郎说:
牛郎,我最宠爱这个小女儿,她可以说是多才多艺。我看你也是个有为的青年,现在我将女儿许配给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牛郎看了看织女,觉得她是一个温柔可爱的女孩,于是就欣然答应了。
从此,牛郎和织女就过着非常恩爱的生活。他们常常手拉着手,在天上遨游,欣赏风景。织女对于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有趣,因为以前她从不曾出门游玩,每天忙碌的工作,根本不可能让她有休息的机会。
牛郎也一样,以前因为要放牛,所以每次也只能到草原上,现在有织女相伴,一起到处游玩,真是快乐无比。
可是,他们都忘了彼此的工作。织女忘了织布,结果天空一片空白,再也没有美丽的天色;而牛郎忘了看牛,结果天牛到处乱跑,将天庭弄得一蹋糊涂。天帝生气地对他们说:你们两个太令我失望了,整天只知道玩乐,却疏忽了自己的工作,我决定好好处罚你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每年的七月七日才能见一次面,除了这天外,都不准相见。若是你们违犯命令就将你们处死。
从此以后,牛郎和织女只好一边忍着相思之苦,一边工作,只盼望七月七日来临。
喜鹊因为非常同情牛郎织女的遭遇,就在每年的七月七日为他们搭起一座桥,让他们能相逢于鹊桥上,互诉相思之苦。
寓言故事:公牛的无奈
一公牛被老鼠咬了一口,伤口很痛,就要去捉老鼠,但老鼠马上躲到洞里,于是公牛用的角去挖墙,挖得累了便睡在洞旁,老鼠从洞中向外看了一会儿,偷偷地爬到牛的腹部,再咬了一口,又迅速退回到洞里,公牛痛得爬起来,又急又气地不知道如何是好,老鼠喃喃地说:大的不见得就会得到胜利,有时候弱小的,低贱的,反倒是最有能力去恶作剧的!
寓意---不要以貌取人
形容人多才多艺的诗句?
1.只要方法得当,多才多艺就不是一件难事。
2.你说这样的女子,漂亮,多才多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3.人生不易,活着就该多才多艺。
4.他是一个能歌善舞的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懂得历史和地理,对国内外的历史了如指掌,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十分了解。在书画方面,楷书、行书、草书、小篆,都是中规中矩,颇有大家之风;对国画也是颇有造诣,尤其擅长山水画,青山秀水惟妙惟肖。
5.记得有人说过,中国历史上才艺最全面的名人是苏轼。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现在我觉得,比起苏轼,曹操的才艺有过之而无不及。
6.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7.做一个有见识的人,多走,多看,多想,多才多艺,世界很大,不要将自己局限在某一个角落。
8.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关掉电脑,放下手机,看看书,写写字,多才多艺,读几本名著,试着写一两篇散文,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跟这个社会更和睦的相处。
9.做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多会点东西总是好的。
10.春华正茂风光好,多才多艺女儿娇;过目难忘心不舍,狠下心肠赠虎狼。
关于刘琨的好学故事有哪些?
祖逖与刘琨的故事为:闻鸡起舞
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
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关于刘琨的好学故事有几个记载,下面一一介绍。
刘琨是晋朝政治家,工于诗赋,少有文名,为鲁公二十四友之一。八王之乱时,效力诸王,累迁并州刺史,封广武侯。永嘉之乱后,据守晋阳九年,抵御前赵和后赵。晋愍帝即位,拜司空、大将军、都督并冀幽诸军事。并州为石勒所陷后,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最后惨遭杀害。
刘琨少年时既放荡又努力,西汉中山靖王的后裔,年幼好学,长大后不仅仪表堂堂,而且非常精通乐器以及诗赋,在那个注重门第以及颜值的时代,刘琨很早便入职官场。刚入官场之时,刘琨跟周围的浪荡公子并没有什么两样,当时贾南风掌权,其侄子贾谧风光无限,周围聚集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整日在园子里面饮酒作乐、互为唱和,刘琨因为诗歌出众,再加上自己极为精通乐器,很快便深受贾谧赏识,是当时的“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虽然整日作乐,但刘琨早年所读的圣贤书还是告诉自己,要有雄心壮志,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后来刘琨随好友祖逖调任司州主薄,两人感情深厚,不仅同床而眠,而且经常讨论自己的志向,可谓真正的知己。有一天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鸣叫,便马上踹醒刘琨,告诉他:“别人都说半夜鸡叫不吉利,但我偏偏不这样想,这正是上苍提醒我们要上进,我们应该此时马上起来练武”,刘琨欣然同意。
从此,春来秋去,寒来暑往,每当早晨鸡鸣,便会有两个年轻人剑光飞舞,经过几年的努力,刘琨终于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由此可见,刘琨虽然文武双全,也十分有上进心,但他容易受外界影响,自身也比较贪图享受,这为他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危难方解书中意:八王之乱开始后,刘琨经常替朝廷四处征战,由于刘琨只忠于朝廷,不忠于任何一个诸侯王,所以最终司马越胜利后,也对刘琨十分重视。亲眼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的惨状之后,刘琨逐渐明白了早年所读那些诗书文章的真正含义,他想要救百姓于水火,扶大厦于将倾。当时并州连年战乱,百里荒芜人烟,但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刘琨主动申请调任并州刺史,同时司马越也想要扩张势力,便欣然同意。
刘琨带领一千多人离开洛阳,前往并州上任,一路上遇见的全是流离失所的百姓以及占山为王的贼寇,刘琨击败贼寇、安抚百姓、维护治安、发展生产,并州在他的治理下逐渐恢复了生机。但并州周围存在众多的少数民族部落,他们时常的冒犯让刘琨头疼不已,为了尽早解决这一局面,刘琨审时度势,主动与最强的拓跋族交好,并与其首领拓跋猗卢结为兄弟,并上表朝廷封其为代公。同时离间其他的部落,使他们相互猜疑,从而逐个击破,并州因此获得了比较稳定的局面。
在此期间,并州也发生了很多传奇的故事,据说有一次并州晋阳被匈奴人团团围住,几乎陷入了绝境,当天晚上,刘琨趁着月色登上了城楼,触景生情,不禁扬天长啸,声音十分凄惨,连城外的匈奴人听到了都不禁喟然长叹。深夜,刘琨又吹起了胡笳,音调悲壮,让人断肠,城外的匈奴人也忍不住凄然泪下,纷纷离去。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曲胡笳救孤城,这个事件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可能是后人杜撰的,但刘琨过人的音乐造诣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多才多艺的人大多比较感性,喜欢感情用事,刘琨亦是如此。当时晋阳城里面有个叫陈润的,此人也十分精通音律,刘琨经常和他一起讨论音乐,并将其视为知己,让他担任晋阳的最高行政长官。伶人做官,祸害百端,陈润人品与音乐完全呈反比例,仗着刘琨宠信,胡作非为,刘琨竟然不管不顾,虽然很多人前来投奔刘琨,但每日亦有多人离去。大将令狐盛性情耿直,多次与陈润发生冲突,陈润怀恨在心,编织罪名陷害令狐盛,并怂恿刘琨斩杀令狐盛。刘琨的母亲听到此事之后非常担心,告诉刘琨:“你不能驾驭豪杰,反而宠信小人,长此以往,祸必及我”。刘琨母亲担心的事很快便发生了。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令狐盛的儿子令狐泥对父亲的枉死十分不甘心,公元312年,为了给父亲报仇,趁刘琨外出平乱的期间,投降了匈奴汉国,将并州的军事布防全部告诉了刘聪,刘琨听到后喜出望外,立即发兵攻打晋阳,很快便将其攻克,刘琨的父母均被杀害,失去了晋阳的刘琨只好率领残部退往常山,同时向自己的兄弟拓跋猗卢求救,凭借鲜卑人的帮助,晋阳城得以收复,但却已经残败不堪,实力大不如前。
虽然屡遭挫败,但刘琨仍不改志向,定要收复失地,公元313年,邀请拓跋猗卢共同攻打汉国,由于汉国扼守险要之处,刘琨等人只好无功而返。但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公元316年,拓跋鲜卑发生内乱,拓跋猗卢被其子所杀,其子又被堂兄所杀,没过几天堂兄又被刺杀,来来往往,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个鲜卑族乱成了一锅粥,自然无法再给刘琨提供强有力的援助。好在其子刘遵一直在拓跋部落当质子,在那里颇有威望,一部分鲜卑人为了避乱,便随同刘遵一起投奔刘琨,总共3万人。
平白无故得到3万鲜卑战士,刘琨一时实力大增,不免有些飘飘然,正好此时石勒攻打乐平,太守韩据向刘琨求救,刘琨不顾他人劝阻当即答应,派鲜卑大将箕澹率军两万为先锋,自己驻军寿阳,不料,石勒布下埋伏,箕澹几乎全军覆没,仅率千余人突围而出。消息传来,刘琨部下军心涣散,长史李弘献出晋阳城投降了石勒,刘琨一时无家可归,无路可走,幸好占据蓟城的段匹磾向他发来了邀请,刘琨得以率领残部投奔段匹磾。
段匹磾对刘琨颇为敬重,不仅与他结为兄弟,而且还推举他为大都督。当时,西晋灭亡,司马睿在南京称帝,史称东晋,司马睿劝刘琨率众南迁,但刘琨拒不南迁,誓要收复失地,并与段匹磾歃血为盟,约定共襄义举,复兴晋室。可惜段部鲜卑内斗,段匹磾与段匹柸大战一场,段匹磾大败而归,损失惨重,刘琨之子刘群被段匹柸俘获。段匹柸逼他给刘琨写信,相约里应外合,共同进攻段匹磾,可惜书信被段匹磾截获,段匹磾对刘琨十分信任,将书信交给刘琨,刘琨看完脸色大变,表示绝不会为了一个儿子而做忘恩负义之事,段匹磾也当场表示绝不会怀疑刘琨。
可惜,任何人周围都不缺好事者,段匹磾也不例外,其弟段匹军告诉他:“刘琨威信太高,万一他起兵与我们为敌,那我们就完了,不可不防”。段匹磾被说动了,便将刘琨软禁起来。这一下子引起了轩然大波,刘琨的属下纷纷揭竿而起,不再听命于段匹磾,有的甚至偷袭段匹磾,想要救出刘琨,段匹磾见此非常害怕,在左右的怂恿下,处死了刘琨。
历史上对刘琨的评价众说纷纭,有感其志气的,也有鄙其骄恣的,但在笔者看来,刘琨少有志气,勤奋好学,易被环境左右,故初入官场时贪图享乐,但面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时,诗书中古人的忠义之事便会浮现在脑海,激励自己为国分忧。可惜虽有报国之志,但大势所趋,能力有限,穷其一生之力,也只能落个兵败丢城,含冤而死的下场。在刘琨被软禁的时期,可能预感到了之后的命运,他给好友写了一首传颂千古的诗作——《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未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刘琨通过这首诗,一方面希望卢谌向自己求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时事艰难,壮志未酬的不甘与辛酸。谁能想到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最终竟然变成可以缠绕在手指上的软丝,曾经闻鸡起舞,豪情万丈的英雄,如今竟然成为阶下囚,为了活命而不得不低下头颅。这是一种怎样的凄凉,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又是怎样一种心酸,千年之后,读之亦然让人潸然泪下。刘琨虽然存在很多缺点,但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独守并州10年,誓要收复失地,犹如沙漠中的一块绿洲,给北方大地上的汉人以希望,这与知天命不可违而为之的诸葛亮、知国力不可为而为之的姜维何其相似。刘琨,不负英雄之名。
为爱弹琴的神话人物?
是阿波罗
阿波罗主管音乐和竖琴,同时也主管诗歌的灵感。
诗人和预言家都靠他的启示。
阿波罗很擅长弹奏竖琴,美妙的旋律有如天籁;阿波罗又精通箭术,他的箭百发百中,从未射失;阿波罗也是医药之神,把医术传给人们;而且由于他聪明,通晓世事,所以他也是预言之神。
阿波罗掌管音乐、医药、寓言,是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也是最美最英俊的男神,阿波罗同时是男性美的象征。
龙口月亮湾月亮老人典故?
民间传说:月下老人的故事
月下老人,俗称月老,就是民间传说掌管人间姻缘的神仙。
那么这个典故的来源是什么呢?
“月下老人”出自唐朝文学家李复言的作品《续幽怪录·订婚店》,说的是唐朝有一个叫韦固的人,小时候父亲去世,他思量着早点娶媳妇儿成家立业,他想物色一位佳丽娶为妻子。
由于条件过于苛刻,始终不能如愿。
有一次他在客居青河的时候,住在宋城南门外的一家客店里,有人给他提了一门亲事,对方是青河司马潘大人家的姑娘。
双方门当户对,于是媒人约他一天早上在隆兴寺相见。
眼看要与富家女子缔结良缘,韦固大喜过望,以至于一夜未眠,天还未亮他就爬了起来,梳洗已毕,然后就去赴约。
这时正当长空暗淡,星夜幽明。
到了隆兴寺,韦固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台阶上,借着微弱的月光,正在独自看书,老人身旁的地上摆着一个小布袋。
韦固特别纳闷,心想这么早,这位老人在这看什么书呢?他从老人身后探头观瞧,只见书上的字自己一个也看不懂。
于是他就问老人“请问老先生,您看的这是什么书啊?我想天下的文字我都认识,可从来没见过这种文字”。
老人微微一笑说“你当然没见过,这不是你懂的文字。
”
韦固又问“那这是什么文字呢?”
老人说“你是个凡人,这本书是一本天书”
韦固很惊讶“哦?那么说您是神仙?那您在这干什么呀”
老人说“我是专管人间姻缘的神仙,一夜之间我必须去查阅我所管的这些人的姻缘。
我这本书叫《鸳鸯谱》,是天下人的婚书”
韦固觉得非常有意思,又说“请老先生原谅,您正是我要请教的人!
我早就想找一个正正当当人家的姑娘娶其为妻,可是始终没能如愿 。
我老实跟老先生说,今天早上我正是应媒人之约来到这里,对方是潘家的姑娘,据说这位小姐相貌出众,性格温柔,老先生您告诉我这门亲事能不能成呢?”
老人即翻看了下手中的天书,然后对韦固说“这门婚事恐怕成不了,一切因缘都是天定,你的妻子如今才3岁,她到17岁的时候你才能娶她,不用发愁”
韦固不太相信,又问老人“您这布袋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呢?”
老人一笑说“哦,都是些红绳,我按照这本天书中注定成为夫妇的男女,看到两人一落生,我就前去用红绳拴住他们的脚。
也许两人门不当户不对,也许一个在山南一个在地北,也可能两家是世仇。
可是不管怎样两人最终总会结成夫妻,姻缘成就。
一切由天定,半点不由人”
于是韦固就问“那么将来要嫁给我的那位3岁的女孩现在在哪呢?”
老人说“她现在正跟着一位妇人在离此不远的菜市场卖菜呢。
”
这时天已大亮,跟韦固约好的媒人真的没有来,老人就说“你看,等也没用是不是?红绳早已牵好,若有别的男女想插足进来,必被红绳绊倒,甚至寻了短见,这种事情我见多了”
韦固跟老人谈得很投机,请老人带着韦固去菜市场见自己未来的妻子。
只见一位头发蓬松,浑身肮脏的老妇人正在一个摊位卖菜,怀中抱着一个小女孩。
仔细一看,老妇人还双目失明。
老人说“这个小女孩就是你未来的妻子”
韦固一听大怒“您什么意思啊?这不是拿我穷开心吗?”
老人说“怎么是穷开心呢?我跟你说的是正经话,那个女孩命很好,她一定会嫁给你,跟你过得很美满,将来给你生个儿子,做了大官。
”
韦固看着那个皮包骨的穷孩子,内心万分沮丧,他想跟老人争辩,可是回头一看,老人已经不见踪影。
无奈之下韦固一个人回到店中,他是慨叹不已,一方面他约会的媒人没有来,另一方面,老人说14年后那个小女孩就会嫁给他。
韦固认为自己身为读书人,即使不能娶良家女为妻,至少也要从歌楼舞榭中找个美女才是,他越想越觉得要是娶了那个肮脏的女娃娃,实在是心有不甘。
心想“真是荒唐可笑,这老头准是在胡诌”。
第二天一早,韦固磨了一把小刀,叫上仆人一起来到菜市,命仆人拿刀把瞎眼老妇人怀中的小女孩杀掉。
于是仆人奔过去,用刀对着小女孩就刺了一下,由于心虚刺完之后仆人转身就跑,逃离菜市场。
事后韦固问仆人有没有杀死小女孩,仆人说“我刚想动手,没想到女孩忽然一转头,大概把她眉间给擦破了吧”。
由于怕摊上事,韦固匆匆离开了青河。
韦固又西行来到了京城长安,前一次和潘家的婚事不成,他是心灰意冷,再也不想结婚之事了。
三年后,他跟当地大户谭家的小姐订了婚,韦固觉得这是一门绝好的亲事。
小姐念过书,而且貌美多姿,远近闻名。
结婚大典正在准备,有一天忽然韦固接到了噩耗,说小姐寻了短见了,原来谭家小姐早已钟情他人,可是父母之命不可违,眼看婚期已近,小姐无可奈何,愤而自杀。
韦固觉得很晦气,内心十分失落。
自此韦固已经28岁了,心里也不想着再娶个名门闺秀了。
有一天,他在乡间一座寺院里遇到了一位地主的女儿,二人一见钟情就订了婚了。
之后韦固进京给女方买珠宝,等回来一看,那女子已经身染重病,韦固无奈只能等女子病好再提婚事。
可是病情一直不见好转,一年之后,这女子竟然头发脱落,双目失明。
因此女方告诉韦固不要再等了,另寻贤惠女子为妻吧。
这门亲事也算告吹。
又过了几年,韦固又说好了一门非常好的亲事,小姐不但年轻貌美,而且多才多艺,双方顺利订婚。
等到婚礼举办的三天,小姐在路边行走,踩翻了一块圆石头,没想到摔倒毙命了。
韦固算是彻底泄了气了,他是真的信了命了,再也不物色女人了。
后来韦固在相州衙门做事,他做事尽责尽责。
相州刺史王大人就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韦固说自己年岁太大了,不应当再娶妻了,怕耽误了小姐的青春。
可是大人特别看好韦固,执意要促成这门亲事,韦固只好答应。
直到婚礼举行那天,他才看到女方,一看这小姐很年轻,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而且容貌美丽,韦固很满意。
婚后韦固发现,妻子眉间总是贴着一朵小花。
韦固很纳闷,他猛然想起来,14年前仆人刺到小女孩眉间之事,心想“难道是眼前的妻子是当年的小女孩?”于是他问妻子为什么总贴着小花。
妻子说“我眉间有一个伤疤,用花贴着遮挡一下”
韦固心里七上八下,更加怀疑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于是他继续追问疤痕的由来。
妻子潸然泪下,她告诉韦固,自己并不是王大人的女儿,而是王大人的侄女,自己6岁的时候被叔父收养,视为自己亲生女儿。
然后说“我这伤疤是3岁是落下的,那时候我父亲在宋城的任上亡故,母亲和哥哥也在那一年去世了,只剩下奶娘靠着卖菜抚养着我。
有一天一个狂徒不知何故想拿刀杀我,但是没有伤到要害只是在眉间给留下了个疤,因此我总是用小花遮盖着它”
韦固十分惊讶问道“那个奶娘是不是双目失明?”
妻子说“是啊,你怎么知道呢?”
韦固说“别提了,夫人,那个贼人就是我呀。
”
韦固就把当年的事情讲述了一遍,说完之后夫妻二人是慨叹不已,看来二人的姻缘是天作之合。
打这起夫妻十分恩爱,后来生了个男孩子取名韦坤,韦坤长大后做了太原府的府尹,正应了老人当年所说。
宋城的地方官听到了这件事情,就把韦固当年住的那个旅店改名叫订婚店。
给韦固指点迷津的那位老人,大家就称呼他叫月下老人。
到了今天,月下老人一般专指媒人之说。
渐入佳境成语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时人,字长康,晋陵无锡人。
他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写得很好,而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著名的画家。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
顾恺之跟随桓温南征北战许多年,两人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顾恺之跟随桓温到江陵去视察部队。
到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员前来拜见桓温,并送来很多捆当地的特产——甘蔗。
桓温见了十分高兴,就说:“这里的甘蔗是十分有名的,大家一起来尝尝。
”他的部下听了就每人拿了一根吃了起来。
还一面吃,一面高兴地说:“真不亏是名产,甜极了!”这时,只有顾恺之独自一人出神地欣赏着江陵的美好景色,没有去拿甘蔗吃。
桓温见了,故意挑了一根长长的甘蔗,把甘蔗末梢那一头塞到了顾恺之手中。
顾恺之看也不看,拿着甘蔗末梢啃了起来。
桓温见了顾恺之的吃相,忍住笑问:“这根甘蔗甜吗?”旁边的人也一起嬉笑着说:“我们吃的甘蔗甜极了,不知顾参军吃的甘蔗甜不甜呢?”顾恺之这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啃的是甘蔗的末梢,才明白他们为什么嬉笑。
他灵机一动,举起甘蔗说:“你们笑什么!我看你们根本不懂甘蔗的吃法,吃甘蔗可大有讲究呢!”大家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笑着问道:“吃甘蔗还能吃出什么名堂来呢?你说说你为什么要从甘蔗末梢吃起来吧!”顾恺之说:“你们一开始就吃最甜的那一段,越吃越不甜,吃到后来,就倒胃口了。
而我从梢部吃起,越吃越甜,越吃越有味道,这种吃法叫‘渐入佳境’。
”大家听了,一起大笑起来。
“渐入佳境”这一成语常常用来比喻境况一天天好起来。
渐入佳境 jiàn rù jiā jìng [释义] 佳境:美好的境界。
逐渐进入美好境界。
比喻情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语出] 《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
云:‘渐入佳境。
’” [辨形] 佳;不能写作“嘉”。
[近义] 佳境渐入 渐至佳境 [反义] 急转直下 [用法] 多用来表示向好的方向发展。
一般作谓语、状语。
[结构] 动宾式。
海上望夫石真实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多才多艺,为人善良,他和一位姑娘成了亲,不就后生了一个孩子。丈夫为了维持生计,出海打鱼,出海前对妻子说:“我这次回来一定要带着满船的珠宝!”可是一走就是半年,音信全无。妻子天天望眼欲穿,望着大海,每当看见有珠宝的船都会高兴的叫起来,可是每次都不是丈夫的船,一天又一天……妻子天天望着大海盼着丈夫快快回家……
有一天,一位老渔民在海边打渔突然发现海边多了一块石头,走近一看很像那位妻子,原来,妻子天天望着大海,化成了石头--“望夫石”
雨果的一生说明了什么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东部的贝桑松。
雨果幼年曾随从父亲行军到过意大利、西班牙,并在西班牙开始受小学教育。
11岁时,跟着母亲和两个哥哥返回巴黎。
雨果自幼多才多艺,尤其热衷于文学。
他一生走过了漫长、曲折的生活道路,经历了19世纪法国所有重大的政治变革,目睹了拿破仑帝国的兴衰、波旁王朝的两次复辟、第二帝国的建立与崩溃以及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随着历史的进程,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小说和理论著作,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进程和文学斗争。
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