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常名教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纲常名教的意思纲常名教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纲常名教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纲常名教
拼音: gāng cháng míng jiào
频率: 一般
年代: 近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纲常:三纲五常;名教:封建礼教。指维护封建制度而设置的一整套思想道德规范。

语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礼教。
典故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7回:“因思臣一身,一女之事小,而纲常名教之事大,故正色拒之。"
成语示例: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5章:“吴佩孚张嘴所抱守的~……不能拿到二十世纪的民主国里害人。"
英文翻译: cardinal guides and constant virtues

纲常名教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的意思?

冲破了君主专制的网络的束缚进行革命的意思。

近代谭嗣同用语。

用以批判封建纲常名教。

深感当时中国“网罗重重”,由此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仁学》)。

抨击“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同上)。

故以“冲决君主之网罗”为其冲决网罗的重点。

里仁篇第四章解读?

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

本篇概述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40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原文翻译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作品赏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40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40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40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40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40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40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40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40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启发,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411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4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423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明体而达用的意思?

明体达用”指的是,儒家的纲常名教就是万世不变的“体”,儒家的诗书典籍就是垂法后世的“文”。将“文”和“体”在实践中应用,就可以皇恩浩荡,泽被天下百姓,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

明体达用是北宋胡瑗提出的教育主张。

《宋元学案·安定学案》载刘彝对宋神宗曰:“国家屡朝取士,不以体用为奉,而尚声律浮华之词,是以风俗偷薄,臣师(指胡瑗)当宝元、明道之间,尤病其失,遂以明体达用之学授诸生;”并解释说:“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胡瑗在苏州和湖州讲学,特立经义与冶事二斋。经义斋讲明儒家经义,冶事斋则讲习“治兵、治民。水利,算数之类”。庆历中尝取其法为太学令。

中国最早的教育制度?

中国最早的教育制度是官学。

中国古代最早的官学几乎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据文献记载,早在夏商时期,即开始创办了正式的官办学校,这些学校开始传授语言文字、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到了西周,官办学校开始完备并自成系统。

西周官学分中央“国学”和地方“乡学”两级。国学按年龄程度又可分为大学与小学,大学又分天子所设的大学“辟雍”和诸侯所设大学“泮宫”。辟雍规模很大,由“成均、上庠、辟雍、东序、瞽宗”等五学构成,传授不同的科目。

乡学则是只按地方行政区设立,有塾、庠、序、校的类型。西周国学的教学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六艺”之教包括了西周贵族所必须具备的文化修养各种知识技能。在国学中传授“六艺”之学的教师由文官担任,据《礼记》《周礼》记载,西周的教官主要有大司乐、大乐正、小乐正、大师、小师、大胥、小胥、师、执礼者、典书者等,这些人中大多是不同等级的典司礼乐的职官。由于他们本人即拥有“六艺”的丰富知识和技能,故而能将其直接传授给前来学习的贵族子弟

1、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制度,用封建纲常名教来训练儿童的执教者。

2、纲常指的是三纲五常;名教指的是以正名分为中主心的封建礼教。纲常名教指的是旧时为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

3、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制度,用封建纲常名教来训练儿童的执教者(母亲或保姆)。

礼法之士的特点?

礼法是传统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等级观念和纲常名教是其两大支柱,全部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行为都被纳入礼法规范.礼法的设计、宣传者是社会精英,礼法施行的客体是全体社会成员,礼法的推行者则是政府的行政和司法官员。

礼法兴起于先秦荀子时期,终于清末.1910年底,清廷颁布的《大清新刑律》标志着传统礼法制度的消亡和近代法律制度的产生。

张之洞劝学?

劝学篇是近代张之洞著。

1898年刊行。

为阐述“中体西用”,宣传洋务思想的代表作。

共24篇。

主张以“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以中学纲常名教之本,维系世道人心。

提出“中学为内学,西 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观点,主张先明内学,然后择西学以用之。

提倡立学堂、修铁路等,采用西技西艺。

礼法之士具有什么特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以西方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吗?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

1、体:主体、本质;

2、用:由主体派生,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

3、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4、西学:指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思想,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5、“中学为体”:

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6、“西学为用”:

是采用西方近代科技,仿效其教育、赋税、武备等办洋务,挽救清王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学习西方科技来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

“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 、武备 、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

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就是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的背景?

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开始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而对宗教有了更多的兴趣。辟如南朝的梁武帝,就笃信佛教曾三次舍身入寺院,与众为奴,图谋政教合一。道教也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与此同时,儒、佛、道三家也开始相互影响和融和。

1.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他们将佛教作为巩固统治,麻痹和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武器;

其次是社会矛盾的尖锐。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再次,佛教本身具有很大欺骗性。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生幸福上,使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和安慰;

第四,实际经济利益的驱使。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

第五,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

2. 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道教创立于东汉末期,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魏晋以来,封建统治阶级逐步对原始道教从理论上、组织上加以改造,使它成为巩固统治的精神工具。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南北朝时,官方道教已经形成。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之所以会受到来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其中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早在魏晋时,玄学已经将三教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初步融合。具体来说,魏晋玄学继承了先秦西汉以来的道家哲学思想,并把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经过曲折的演变,终于与儒家哲学相表里,即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外道内儒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成为士族地主的意识形态。而佛教也自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受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至于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遵道”。

纲常名教其他应用

组词

纲组词常组词名组词教组词

笔顺笔画

纲笔顺笔画常笔顺笔画名笔顺笔画教笔顺笔画

近义词

纲近义词常近义词名近义词教近义词

反义词

纲反义词常反义词名反义词教反义词

纲常名教成语接龙

正接

教导有方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教猱升木教条主义教无常师教学相长教亦多术教一识百

反接

挈领提纲振领提纲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纲常名教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蚌病生珠碧海青天半斤八两乘热打铁东观西望独立不群典章文物奉扬仁风海波不惊好衣美食景公求雨鸡犬不安孑然无依惊猿脱兔六朝脂粉去粗取精怯防勇战上方宝剑书剑飘零三江五湖色如死灰事无大小深文峻法雾兴云涌席丰履厚新婚燕尔一班半点以卵投石一饮而尽一针见血嘴尖舌利致之度外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gangchangmingjiao9458.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