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仲叔季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伯仲叔季的意思伯仲叔季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伯仲叔季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伯仲叔季
拼音: bó zhòng shū jì
频率: 常用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排列顺序。
典故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成语示例:请按~的顺序排列。
英文翻译: the eldest,second,third and youngest brothers

伯仲叔季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伯仲叔季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伯仲叔季和孟仲叔季的区别: 一、释义与出处 1.“伯仲叔季”(拼音:bó zhònɡ shū jì) 【出处】:春秋末期-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释义】:指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2.“孟仲叔季”(拼音:mènɡ zhònɡ shū jì) 【出处】:春秋末期-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

【释义】:指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

二、代表身份不同 1.古时三妻四妾的情况很常见,其中,正妻生的孩子被称为嫡出,侧室生的孩子被称为庶出。

于是有个说法是“嫡长为伯,庶长为孟”。

2.意思是说,古代贵族一夫多妻,如果长子是正妻所生用“伯”字,非正妻所生则用“孟”字,不过事实上似乎并不完全如此。

三、用法有所不同 1.“孟仲季”和“伯仲叔季”都可以用来表示排行,但“孟仲季”还可以表示季节。

“伯仲”两字连用,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间”。

2.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或者“伯、仲、季”。

兄弟四人,称“伯、仲、叔、季”。

如果是有五个兄弟就用:“伯、仲、叔、季、少”称呼。

伯仲叔季的由来?

古代是有仲父、季父的说法的。其实在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之前,最早人们是以天干来排长幼次序的,商王武丁卜辞中就有父甲、父乙、父丙之类的称呼,后来才出现伯父、仲父、叔父、季父的称谓,仲父指父之大弟,季父指父之幺弟。《释名》中就有解释:

父之弟曰仲父;仲,中也,位在中也。仲父之弟曰叔父;叔,少也。叔之弟曰季父;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

(注:「季」和「癸」上古读音相近)「仲父」既然指父之大弟,就有仅次于父的意思,所以就和「亚父」一样被后世君主用作对臣下的尊称,有事之如父的含义,如秦王嬴政就尊吕不韦为仲父。至于「季父」,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就自称「季父愈」。韩愈之父韩仲卿生子四人,韩愈是老幺,所以对其侄子就称季父了。当然,与伯父和叔父相比,仲父和季父用的确实没这么多,后来慢慢义位发生了变化,仲父、季父也就基本被叔父替代了。至于其中具体的原因我并不清楚,我猜测或许是由于仲父、季父只是特指父亲的大弟和幼弟,叔父则可以用来泛指父亲其他的弟弟,一开始用的就较普遍吧。匿名用户提到的《史记·管蔡世家》就是个好例子: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

(注:《列女传》与《白虎通义》也都记载有武王兄弟的名字,与《史记》记载基本相同,只是个别细节上略有差异,不影响下面的结论)其中三子到九子都是叫「叔」,只有长子叫「伯」、幼子叫「季」。(细心一点的话或许会注意到四子「周公旦」不是「叔」,但实际上司马迁在后面就解释了,「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所以周公旦就是叔旦,周公是其尊称,同理武王发应该也就是仲发。)再到后来,伯父、叔父简化为「伯」、「叔」的单称(如《颜氏家训》:「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多单呼伯、叔」,另顾炎武《日知录》:「古人于父之昆弟,必称伯父、叔父,未有但呼伯、叔者」),又进而变成口语中的「伯伯」、「叔叔」了。至于仲父、季父,虽然到近代还是有人会在书面语中使用,但口语中早已没人会用,也就没有「仲仲」、「季季」的说法了。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 详细解释  “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按宗法社会里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当国者则一样把持国政。

如春秋五霸,“霸”亦可作“伯”,即指盟国奉为把持朝政的长兄,“伯”、“霸”通用。

同义的“兄”字,从人从口,表示在家里是发号施令者,这与“公”字从口,上面的“八”表出声(甲金文下边不是厶),表示是国家的发号施令者相似。

弟弟们对兄长是必须服从的。

唐代后汉语借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的“哥”aGa ,我们的“伯”字则传到阿尔泰语为“伯克”baeg,跟古汉语的“伯”一样,成了官长、贵族的称呼。

“伯”字甲骨文只作“白”,好几位文字学家解作日光初出,郭沫若则解为象大拇指,认为跟“擘”同根。

不管那一说,总之是其字义是最初的,是老大。

 “仲,中也,位在中也。

”——这个叫法还留在云南白语(汉语最亲的兄弟语)里,读 zv 阳去(第6调),在白语里,“仲子”是二儿子,“仲女”是二女儿。

  “叔,少也。

”——这个字也跟“俶”字同根。

《尔雅"释诂》“俶,始也”,“俶,作也”,就是才起来的,新生的。

  “季,癸也。

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

”——这个字《说文》认为上面的禾是“稚省”,比于幼禾,总之是最幼少的。

不管多于或少于四个,“季”都是最末的,如果只有三个,它就是老三。

“春夏秋冬”就因各都分“孟、仲、季”三个月(如孟春、仲春、季春),因而称为“四季”。

文王之父季历是老三,上有“太伯、仲雍”,所以末子为老三也可称季。

晋代著名道家葛洪字稚川,他也是老三,“稚”即是季的代换字。

  从史实看,除以“季”为末子外,伯仲以外叫“叔”的为多。

周武王分封诸弟皆称叔某,因为他是老二。

请看《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

冉季载最少。

”   以上老三至老八皆为叔某,老十即老小才叫“季载”。

老四周公旦用了尊称,但下文就说“封叔旦於鲁而相周为周公”。

屈原《天问》也说“到击纣躬,叔旦不嘉”,都用“叔旦”。

因为他只是老四而不是老小,所以并不叫“季旦”。

古代名字是分时段取的,先取小名,名,最后才取字。

如曹操小名阿瞒,名操,字孟德。

字以表德,名与字的字义要相应,如操德皆指品行,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

取字是冠礼时(正常是在二十岁)之事,其时兄弟排行当可排定了。

  此外,纬书所记传说中还有“皇氏五龙”的“伯、仲、叔、季、少”的叫法。

《春秋命历序》:“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

只有五兄弟的,也可依此排行,把最幼少的叫“少”,像前面金庸先生的那个例子,叫“史少捷”就比“史孟捷”要妥帖些。

  现代取名用“伯仲叔季”就不方便了,因为取名早,不知道哪个才是老小。

我当年在浙江乐清调查方言,发音人是有学问的赵一老先生。

赵一先生有十一个孩子,他开初就先依“伯仲叔季”取名为“伯子、仲子、叔子、季子”(只论排行,不分男女,叔子就是一位清雅的姑娘,当时也帮着父亲辅助发音)。

下面的孩子他并不循环,而称“春子、夏子、秋子、冬子”,老九直叫“玖子”,生了老十,先生想该是末尾了,就取了末子这样意义的字,不想后来又生了最小的十一子,乃取名为“土子”,土者,十一之合文也。

如果在古代,应该是这位“土子”兄弟才能叫季子的。

  

伯仲叔季的排序?

兄弟排序中的伯仲叔季指的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三国时孙坚的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万兽山庄的史氏兄弟的名字分别叫作史伯威、史仲猛、史叔刚、史季强,一眼可以看出谁长谁幼。

伯仲叔季是兄弟长幼的次序。长兄称为「伯」,次兄称为「仲」,其次称为「叔」,幼弟称为「季」。

1、伯,老大也,是家里把持家政的,如果是王室子弟,那就是主持国政的。因此,周文王的长子,传说中那位被苏妲己害死的王子,名字就是伯邑考。

2、仲,是老二。古人在“字”前常加排行的次序,例如孔子排行第二,因此称“仲尼”;孙权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因此字为“仲谋”。

3、叔,是老三。如果兄弟姐妹不止四个,那么从第三个到倒数第二个,很可能都称“叔”。周文王有十个儿子,周公排行第四,也称为“叔旦”。

4、季,是最小的。但也有例外,例如汉高祖刘邦,有四兄弟,他排行第三,大哥二哥是刘伯和刘仲,似乎应该称“叔”,但刘邦则被称为刘季,其实他下面还有个弟弟,名字刘交,刘交应该称为季才对。不过刘邦家不是周文王那样的贵族家世,随便乱喊也不会追究法律责任。

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里描绘到:“亦唯伯仲叔季图之。”这就是在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的最早记录,意思是: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次之,季最小。

还有一种说法是:“伯,把也,把持家政也”。——按宗法社会里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当国者则一样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霸”亦可作“伯”,即指盟国奉为把持朝政的长兄,“伯”、“霸”通用。弟弟们对兄长是必须服从的。不管哪一说,总之是其字义是最初的,是老大。

仲,中也,位在中也。”在白语里,“仲子”是对兄弟中排行第二者的尊称;次子;仲兄(次兄;二哥);仲年(次年,第二年);仲弟(二弟);仲叔(兄弟中排行第二者)。

而叔为什么是指第三呢?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到:叔字从尗从又。“尗”原指兄弟排行(由上而下年龄变小),确切地说,是年龄介于“仲子”和“季子”之间的所有儿子的排行。

从史实看,除以“季”为末子外,伯仲以内的叫“叔”为多。如《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以上老三至老九皆为叔某,老十即老小才叫“季载”。

仲男待偶是什么意思?

伯仲叔季,是先秦古人兄弟派行之序。

伯为老大,一般人都知道。

仲是老二。仲者,中也。古人成活率低,一夫一妻,生三子比较普遍,称中,倒也恰当。若是一夫多妻,自然“中”就不为中,而为老二了。

仲男待偶也就是老二的待遇。

仲男待偶,形容为仲裁男人的待遇习惯。

季叔伯仲是什么意思?

伯仲叔季,汉语成语,拼音是bó zhòng shū jì,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在句中作宾语;指排列顺序。

伯仲昆季的关系?

兄弟的关系,伯仲叔季,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春秋命历序》:“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赵一先生有十一个孩子,他开初就先依“伯仲叔季”取名为“伯子、仲子、叔子、季子”

伯仲昆季是兄弟关系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详细解释 “伯,把也,把.

男子排行: 伯、仲、叔、季 女子排行: 孟、仲、叔、季 我国古代常常在姓名中用“. 他的弟弟孙权字仲谋。

管叔蔡叔是什么意思?

伯仲叔季出自《左传》,指的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所以郑伯的“伯“并不是伯爵的意思,是指郑家老大。

相应的,管叔和蔡叔就是家中的老三。

孟仲叔季的意思?

“孟仲叔季”(指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语出《左传·隐公元年》“惠公 元妃 孟子”唐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

示例

一家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有意用上“伯(孟)、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这种习惯作法,如果从西周初年算起,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叔是老三,季为老四。如三国时孙坚的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这正是按照伯仲叔季取名比较有代表性的。

排行老大也有不用“伯”字而用“孟”字的。有人解释说“嫡长为伯,庶长为孟”,意思是说,古代贵族一夫多妻,如果长子是正妻所生用“伯”字,非正妻所生则用“孟”字,不过事实上似乎并不完全如此。

典故

《说文·又部》:“叔,拾也。”“叔”字的本义是拾取,字形以手拾豆会意;表示排行次序是假借用法,后来假借义通行,而本义反倒废弃不用了。“叔”通常是排行老三,但也可以是兄弟中较小的,如周武王灭商后,孤竹君的两个儿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长子叫伯夷,次子叫叔齐,就是一例。

《说文·子部》:“季,少称也。”段注:“叔季皆谓少者,而季又少于叔。”“季”是兄弟中最小的,可以是排行老四,但不一定是老四。汉高祖刘邦排行老三,因为他最小,所以又以刘季为字;他在当了皇帝以后,曾经得意洋洋地对父亲说:“今某业之所就,孰与仲多。”意思是要同他的二哥刘仲比个我高你低。

兄弟讲排行,姊妹也讲排行;古代待嫁女子通常是在姓氏之前加“伯(孟)、仲、叔、季”等字,如伯姬、叔姬之类。文学故事人物孟姜女,相传为秦始皇时人,以哭夫崩城而闻名,她姓姜,“孟”表示她排行老大,照现今的习惯说法就是姜家大小姐。

孟仲叔季。同时又习惯于四季排行。不管多于或少于四个,“季”都是最末的,如果只有三个,它就是老三。“春夏秋冬”就因各都分“孟、仲、季”三个月(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因而称为“四季”。

“孟仲叔季”(拼音:mènɡ zhònɡ shū jì),指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语出《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唐孔颖达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

“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

伯仲叔季其他应用

组词

伯组词仲组词叔组词季组词

笔顺笔画

伯笔顺笔画仲笔顺笔画叔笔顺笔画季笔顺笔画

近义词

伯近义词仲近义词叔近义词季近义词

反义词

伯反义词仲反义词叔反义词季反义词

伯仲叔季成语接龙

正接

季布一诺季常之惧季常之癖季路一言季孟之间季孙之忧

反接

称王称伯风魔九伯五侯九伯冤如巷伯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伯仲叔季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不夺农时不可胜算百啭千声炳烛之明脆而不坚待人接物贵壮贱弱悔过自新虎口夺食秽语污言黄钟瓦缶乐而不荒满腹牢骚束贝含犀深不可测山穷水断侍执巾栉天下第一掏心剖腹惟日为岁无声无色闲曹冷局轩车载鹤新亭对泣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羿氏舛射颖脱而出一无可取夜行被绣指东划西坐怀不乱正直无私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bozhongshuji2722.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