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火救火,以水救水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的意思以火救火,以水救水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拼音: yǐ huǒ jiù huǒ,yǐ shuǐ jiù shuǐ
频率: 生僻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复句式
解释: 用火来救火灾,用水来救水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其势。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做法不对头。
典故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成语示例:
英文翻译: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10首名言名句以及意思?

1、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译文)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 齐物论》

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

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 养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是不明智的,反应了庄子弃智绝圣的思想。

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 逍遥游》

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四、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 大宗师》

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五、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 逍遥游》

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六、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 养生主》

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七、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 人间世》

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八、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 齐物论》

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8、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这里拈出了心字,就是在告诉世人:祸福之机,全在一心;希望世人在源头处,就知道必须要谨慎啊!我们仔细的推敲这个‘夫’字与‘或’字,有不是出于善就是入于恶的意思,所以应当与孟子尽心篇的‘鸡鸣而起章’一同的参看。

1、关关雎(ju)鸠,在河之洲,窈窕(yao tiao)淑女,君子好逑(qiu)。(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的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是好男儿的好配偶。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的路上,大雪纷纷满天飞。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人,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骨头的加工称'切’,象牙的加工称'磋’,玉的加工称'琢’,石的加工称'磨’。切、磋、琢、磨,形象地比喻为学习上一丝不苟的精神。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一天不见面,好像隔着三个秋天那么长久。

6、青青子衿(jin),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你那青青的衣服啊!深深地萦回在我的心灵。表示思念情人。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伊人指意中所思之人,一方指河的对岸。意思是我思念的人离我很远。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巧笑的两个酒窝儿很美,水灵灵的两只眼睛多好看。

9、手如柔荑(ti),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十指尖尖像草木初生的叶芽,皮肤白润像脂膏。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人活着如果不重视礼仪,活着有什么用?

庄子说的关于法律的名言?

庄子名言名句  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  2、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4、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能够尽行的。

)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  6、“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像庄子这样的知识分子与生产劳动脱离,所研究的东西也太清虚消极,其个人的成就虽伟大,但对民族却是杯具。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  8、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9、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10、寡不道以欢成有德者能之。

  11、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12、朝受命而夕饮冰。

《人间世》(更多庄子名言尽在“习古堂国学网”)  1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1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水小桥)之上,庄子曰:鲦鱼出入从容,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您)非(不是)鱼,安知(怎样知道)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是直觉(神遇)主义者,惠子是名家的逻辑主义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当然不一样。

  1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1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17、“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叫做坐忘)——一个“忘”字,是中国人处理人生危难的绝招。

  18、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19、“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危害身体,捐弃生命)以殉物(牺牲于外物),岂不悲哉”——–庄周主张“物物而不物于物”(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驾驭),其思想超越了时代。

西方只在近代才有类似的思想。

  20、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  21、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22、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德充符》  23、存己而后存人。

  24、生有涯而知无涯。

  2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庄子此语的意思是,不以长寿为乐,不以早夭为悲,不以通达为荣,不以穷困为耻。

随遇而安,知天乐命,使国人丧失了进取心。

  2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27、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齐物论》  28、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29、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30、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3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  32、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33、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山木》  34、“形(肉体)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避世以至于槁木死灰,如佛教成佛之涅盘,这大概是东方人的悲观主义吧?  35、偃鼠饮河,但是满腹。

  36、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37、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天地》  38、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39、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能够保身,能够全生,能够养亲,能够尽年。

《养生主》  40、鲁酒薄而邯郸围。

  4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白马跳过缝隙),忽然(一晃而过)而已”——西方人相信天堂,印度人相信循环再生,中国人只相信现世,所以,我们经常感叹生命短暂。

  42、见笑于大方之家。

  43、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齐物论》  44、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德充符》  45、“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与野兽共处,而不惊动兽群;与飞鸟共栖,而不惊动鸟群)——讳迹韬光,深谋大略,不惹人注目,这是典型的中国智慧。

  46、“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47、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

吾葬具岂不备邪?《列御寇》  48、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人间世》  49、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

“《山木》  50、不以物挫志。

——《庄子·天地》  51、“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

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治世的最高境界是,不崇尚贤才,不重用能人。

君上如树枝无心于上,百姓如野鹿无拘无束)——蒙昧时代是庄子的理想社会,他为什么不致力于构筑新的自由社会?中国人缺少创造性吗?  5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  5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5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55、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  5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57、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58、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养生主》  5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6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1、缘督以为经,能够保身。

  62、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庄子·骈拇》  63、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山木》  64、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

  6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66、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

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67、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庄子·养生主》  68、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  69、“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不因为官高位尊而趾高气扬,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趋时混俗)——如此高洁之士,只能钦佩,不能学习。

  7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人间世》  72、“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单纯),民有其亲(亲人)死不哭”——放达乐观,所以,藐视死亡。

不一样于西方人营造死后世界——天堂与地狱,中国人对待死是纯世俗的,只但是圣人能超越恐惧。

  73、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7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75、《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76、“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珠毁玉,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现窃国大盗;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发生小偷小摸的事;烧掉契约,砸烂玉玺,人民自然朴素无欲;打破容器,折断秤杆,人民自然不争)——反知识,反礼貌,反竞争,这是中国文化的滥觞。

  7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78、“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与禽兽共同生存,与万物共同生长。

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无知;真实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无欲,这叫做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那么人民得以存养天性)——返璞归真,应当是人格上心理上的,不应当是置身于蛮荒。

  79、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列御寇》  80、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  81、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8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83、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齐物论》  84、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人间世》  85、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

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齐物论》  8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  87、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外物》  88、“多男子(男孩)则多惧(担心),富则多事,寿(长寿)则多辱”——庄子倒是想得开,他从反面看待人们的世俗行为,阿Q乎?庄子是阿Q的精神导师。

  89、“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世人终生奔波于名利而不见有所作用,疲惫不堪而不知自己的归宿,太悲哀了)——庄子反对为名利而操劳奔波,但是老百姓为了糊口不疲于奔命行吗?  90、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刻意》  91、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9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93、“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乘骑渺茫之鸟,出于宇宙深处,遨游于虚无之境,倘佯于无限之野)——这是想象中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不一样于现代西方的自由主义——社会的自由,政治的自由,现实的自由。

  94、“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外表顺从世俗,内心独立不羁)”——庄周是中国极少的有个性的人,但他的个性不敢声张。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5、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人间世》  96、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谓之县解。

  97、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人间世》  9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田子方》  9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100、刀刃若新发于硎。

  101、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样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决定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

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  102、“圣人法天贵真(以自然为法则,重视本真天性),不拘于俗(不拘滞于世俗)”——在古代,透过科举,即使劳动人民的子弟一旦中举,进入官场,就脱离劳动人民的生活。

这些人于是一心想成为“圣人”,返朴贵真,超凡脱俗,再也不愿参加被认为是卑贱的劳动了。

  103、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104、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徐无鬼》  10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0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宗师》  10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刻意》  108、“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天人合一思想产生不了探索大自然的观念,产生不了近代科学。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09、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11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人间世》  111、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  11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113、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14、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115、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116、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117、“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掉自己)。

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天人合一)”——中国人忘己无己忘我,西方人强调人的主体性人格自我。

  118、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11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人间世》  120、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121、化腐朽为神奇。

  122、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  123、以管窥天,以锥刺地。

  124、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可不慎邪?《人间世》  125、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  126、君子之交淡如水。

  127、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让王》  128、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29、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刻意》  130、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31、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

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132、临大难而不惧。

  133、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134、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

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庚桑楚》  135、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3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137、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能够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

此刻这个时代,仅仅能够避开刑戮。

幸福但是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能够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  138、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39、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140、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41、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养生主》  14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境界最高的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中国人的名利思想极重,所以,有人站出来反对名利。

  143、“故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藏身)而弗(不)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闭口不言)也,非藏其知而不发(去智不用)也”——中国的思想是留恋世俗,在世俗中隐逸,印度的思想是彻底超越世俗,遁入宗教。

  144、“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此即彼,彼即此,彼无是非的区别,此也无是非的区别)——:中国人没有多少是非观念真理意识,诸子百家都是教导人们混淆是非,不辨善恶,或以恶为善(如儒家以束缚人之恶德为善德,法家以暴力诡计为善行)。

  145、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46、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147、“凡人心险于山川”——二千多年前的庄子即有此语,怪不得中国人只有心思探索人,没有心思探索自然山川了。

  148、“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知道乐天的人,不怨天,不尤人,不受万物牵累,不受鬼神干扰)——中国人是乐观主义者非神决定论者(不是无神论者)。

有人说,没有杯具意识的民族是浅薄的。

  149、“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事实上,中国人只对“原天地之美”感兴趣,对人世间之外的理没有兴趣。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5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  151、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52、鉴明则尘垢不止。

  153、井蛙不能够語於海,夏蟲不能够語於冰。

《秋水》  154、“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中国人于宇宙大自然只有精神交流的关系,没有征服探索的欲望。

  15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一幅小农经济的画图。

  156、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人间世》  157、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158、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大宗师》  159、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胠箧》  16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161、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162、“鹪鹩巢于深林,但是一枝;鼹鼠饮河,但是满腹”(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但是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但是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知足,是儒家道家共同的思想,也是农业社会的反映。

  163、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164、人之貌有与也。

  165、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庄子·天运》  166、逐万物而不还。

  16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山木》  168、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169、官知止而神欲行。

  170、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让王》  171、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72、“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当今的仁人志士,举目远望而生忧患之心)——庄子有对社会的深沉的忧患,可惜,他忧患的结果不是抗争,而是逃避。

  173、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174、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75、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7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177、不知其所以然。

  178、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刻意》(更多庄子名言尽在“习古堂国学网”)  17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18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18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让王》  182、“傍(依傍)日月,挟(怀藏)宇宙,游乎尘垢(世俗)之外”——归隐江湖思想使得中国人往往缺乏“我有入世的胆量,下界的苦乐我要一概担当”的勇气。

  183、“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休息)。

不思虑,不预谋”——中国知识分子的清闲淡泊总是与劳动人民的现实格格不入。

  184、无迁令无劝成。

  185、若白驹之过隙。

  186、“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中国人没有真理意识,只有效忠于皇帝的“正气”意识,以及权力意识,权力可垄断真理。

  18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知北游》  188、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189、“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书是人类礼貌的精华,但是庄子否定书籍的作用,认为它不能记载无言传心直觉悟性的真理。

庄周可谓有得有失。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90、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191、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192、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刻意》  193、游于羿之彀中。

  194、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

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

”《知北游》  195、相嘘以湿。

相濡以沫。

  196、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197、“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指放纵欲望)而饕(贪婪于)富贵”——乱世而饕富贵,这种只顾眼前享受,不顾将来死活的短期行为在中国人中是最普遍的。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98、“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中国人都给平均化标准化中庸化了,很少有像庄子这样的独立特行的人。

  199、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20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外物》

庄子有哪些名言?

庄子著名十大名言?

一、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释义:人类生长在天地之间,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只是一眨眼间而已。比起天地、宇宙的亘古长存人生过于短暂,但毕竟我们拥有过,珍惜这一切,不要辜负了好时光。

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释义: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相互支持、相互提携固然很美好,但回归自然、自由自在才是生命的本真。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释义:您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快乐是别人无法给予和体会的,自己乐在其中才是最好的。

四、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释义:真正的大美是宁静素朴的,因为它合乎天地之道,而经过雕饰的东西必然是不完美的。

五、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释义:井底的青蛙,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道,是因为受到教养的束缚。

六、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释义: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荣辱不惊才是最好的状态。

七、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释义:君子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清淡,小人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甘浓。不带任何功利色彩,淡的像水一样的交往才能持久。

八、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释义:本真乃是精诚的极致。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发自内心的情感才能让人感动,任何虚情假意都会让人厌恶。

九、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释义: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没有“执念”、“妄念”才能真正自由自在,在任何事情上才会游刃有余。

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释义:万物同一,天人合一,所以无己、无功亦无名。

1、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3、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4、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5、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7、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8、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1、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

2、不知其所以然。

3、化腐朽为神奇。

4、君子之交淡如水。

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6、寡不道以欢成有德者能之。

7、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8、生有涯而知无涯。

9、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10、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11、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2、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13、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4、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15、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6、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1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8、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9、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20、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21、以管窥天,以锥刺地。

22、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23、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24、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2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26、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7、官知止而神欲行。

28、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谓之县解。

29、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30、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31、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32、无迁令无劝成。

33、人之貌有与也。

34、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35、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36、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37、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38、临大难而不惧。

39、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40、若白驹之过隙。

41、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42、相嘘以湿。相濡以沫。

43、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4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45、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46、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47、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48、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49、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50、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

51、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52、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53、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54、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5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56、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57、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5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59、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6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61、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6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3、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64、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65、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66、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3.“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庄子·列御寇》

13.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1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15.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16.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8.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1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2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21.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22.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2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25.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2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2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2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29.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3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1.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32.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33.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3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35.夫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36.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37.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38.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40.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 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41.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 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42.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43.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44.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45.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47.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48.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49.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5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51.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 ,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52.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53.绝迹易,无 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54.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55.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56.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5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58.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 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59.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60.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61.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62.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大宗师》

6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64.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65.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66.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6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68.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69.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70.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71.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72.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73.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74.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7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76.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77.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7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7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外篇·秋水》

80.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81.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82.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8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84.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85.“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1、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出自《庄子·则阳》。

卑,低。丘陵山峰都是由低到高逐渐积累起来的,江河浩荡无涯都是汇合了众多细流而形成的。此以积土成山、积流成河为喻,说明凡事需要从基础做起、从点滴积累的道理。

2、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出自《庄子·山木》。

竭,尽。笔直的树木会被先砍掉,甜水之井会先枯。此以直木、甘井为喻,说明出众之物先被摧残的道理。

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出自《庄子·天下》。

一根短木棍,每天截取它的一半,如此重复下去,永远也截不尽。这是惠施的话,阐明的是事物总是相对的哲学道理。

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出自《庄子·逍遥游》。

晦朔:指黑夜和黎明。蟪蛄:寒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意思是:朝生暮死的朝菌不会知道什么是黑夜,什么是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会知道什么是春,什么是秋。

5、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出自《庄子·大宗师》。

寝:睡觉。觉:醒。修为高的人睡觉的时候不做梦,醒着的时候也没有忧愁。形容人豁达开朗。

6、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出自《庄子·山木》

长得笔直的树木,最先被砍伐;甘甜的水井,一定会最早枯竭。

7、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出自《庄子·让王》

学了知识而不能去实践,这叫做“弊病”。

8、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出自《庄子·秋水》

白刃,快刀利剑。交,交加,并至。烈士,泛指重义轻生、坚贞不屈之人。雪白的刀光在眼前飞来飞去,把死亡看成和生存一样,这是烈士英雄的勇敢。

9、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出自《庄子·人间世》

两喜,双方都欢喜时。溢,过多的,夸大的。双方都高兴时一定会有许多过了头的好话;双方都发怒时一定会有许多过了火的坏话。

1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出自《庄子·外物》。

荃,捕鱼的竹器。张开鱼笼是为了捕到鱼,捕到鱼就忘了鱼笼。此语本意是比喻悟道者专注于道而忘其形骸。后也比喻一个人达到目的或成功后背恩忘本。

1、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2、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这样互相扶持, 还不如双方安定地回到大海, 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况且如果水积攒的不多不深,那么它也不能把大船浮起来。

4、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在这里是对的,在那里就是错的了。

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

知道自己是愚昧的,并不是大的愚昧;知道自己是迷惑的,并不是大的迷惑。

6、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烛薪的燃烧是有限的,而火的传续下去却是没有穷尽的时候。

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清澈(纯洁)不含杂质,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

庄子的名句是什么?

《庄子》名言名句188则,建议收藏,终身受益古韵国学庄子名言名句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2、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4、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能够尽行的。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6、“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像庄子这样的知识分子与生产劳动脱离,所研究的东西也太清虚消极,其个人的成就虽伟大,但对民族却是杯具。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8、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9、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10、寡不道以欢成有德者能之。

11、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12、朝受命而夕饮冰。

《人间世》(更多庄子名言尽在“习古堂国学网”)1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1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水小桥)之上,庄子曰:鲦鱼出入从容,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您)非(不是)鱼,安知(怎样知道)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是直觉(神遇)主义者,惠子是名家的逻辑主义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当然不一样。

1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1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17、“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叫做坐忘)——一个“忘”字,是中国人处理人生危难的绝招。

18、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19、“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危害身体,捐弃生命)以殉物(牺牲于外物),岂不悲哉”——–庄周主张“物物而不物于物”(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驾驭),其思想超越了时代。

西方只在近代才有类似的思想。

20、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21、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22、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德充符》23、存己而后存人。

24、生有涯而知无涯。

2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庄子此语的意思是,不以长寿为乐,不以早夭为悲,不以通达为荣,不以穷困为耻。

随遇而安,知天乐命,使国人丧失了进取心。

2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27、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齐物论》28、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29、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30、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3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32、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33、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山木》34、“形(肉体)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避世以至于槁木死灰,如佛教成佛之涅盘,这大概是东方人的悲观主义吧?35、偃鼠饮河,但是满腹。

36、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37、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天地》38、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39、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能够保身,能够全生,能够养亲,能够尽年。

《养生主》40、鲁酒薄而邯郸围。

4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白马跳过缝隙),忽然(一晃而过)而已”——西方人相信天堂,印度人相信循环再生,中国人只相信现世,所以,我们经常感叹生命短暂。

42、见笑于大方之家。

43、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齐物论》44、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德充符》45、“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与野兽共处,而不惊动兽群;与飞鸟共栖,而不惊动鸟群)——讳迹韬光,深谋大略,不惹人注目,这是典型的中国智慧。

46、“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47、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

吾葬具岂不备邪?《列御寇》48、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人间世》49、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

“《山木》50、不以物挫志。

——《庄子·天地》51、“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

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治世的最高境界是,不崇尚贤才,不重用能人。

君上如树枝无心于上,百姓如野鹿无拘无束)——蒙昧时代是庄子的理想社会,他为什么不致力于构筑新的自由社会?中国人缺少创造性吗?5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5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5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55、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5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57、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58、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养生主》5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6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1、缘督以为经,能够保身。

62、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庄子·骈拇》63、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山木》64、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

6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66、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

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67、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庄子·养生主》68、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69、“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不因为官高位尊而趾高气扬,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趋时混俗)——如此高洁之士,只能钦佩,不能学习。

7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人间世》72、“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单纯),民有其亲(亲人)死不哭”——放达乐观,所以,藐视死亡。

不一样于西方人营造死后世界——天堂与地狱,中国人对待死是纯世俗的,只但是圣人能超越恐惧。

73、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7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75、《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76、“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珠毁玉,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现窃国大盗;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发生小偷小摸的事;烧掉契约,砸烂玉玺,人民自然朴素无欲;打破容器,折断秤杆,人民自然不争)——反知识,反礼貌,反竞争,这是中国文化的滥觞。

7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78、“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与禽兽共同生存,与万物共同生长。

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无知;真实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无欲,这叫做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那么人民得以存养天性)——返璞归真,应当是人格上心理上的,不应当是置身于蛮荒。

79、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列御寇》80、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81、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8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83、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齐物论》84、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人间世》85、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

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齐物论》8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87、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外物》88、“多男子(男孩)则多惧(担心),富则多事,寿(长寿)则多辱”——庄子倒是想得开,他从反面看待人们的世俗行为,阿Q乎?庄子是阿Q的精神导师。

89、“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世人终生奔波于名利而不见有所作用,疲惫不堪而不知自己的归宿,太悲哀了)——庄子反对为名利而操劳奔波,但是老百姓为了糊口不疲于奔命行吗?90、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刻意》91、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9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93、“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乘骑渺茫之鸟,出于宇宙深处,遨游于虚无之境,倘佯于无限之野)——这是想象中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不一样于现代西方的自由主义——社会的自由,政治的自由,现实的自由。

94、“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外表顺从世俗,内心独立不羁)”——庄周是中国极少的有个性的人,但他的个性不敢声张。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5、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人间世》96、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谓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其他应用

组词

以组词火组词救组词火组词以组词水组词救组词水组词

笔顺笔画

以笔顺笔画火笔顺笔画救笔顺笔画火笔顺笔画以笔顺笔画水笔顺笔画救笔顺笔画水笔顺笔画

近义词

以近义词火近义词救近义词火近义词以近义词水近义词救近义词水近义词

反义词

以反义词火反义词救反义词火反义词以反义词水反义词救反义词水反义词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接龙

正接

水波不兴水碧山青水菜不交水滴石穿水大鱼多水到鱼行水底捞明月水底捞月水底捞针水底摸月水底纳瓜水到渠成水覆难收水过地皮湿水光接天水光山色水火不避水火兵虫水火不辞水火不容水火不相容水火无交水火无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水火之中水洁冰清水浆不入水晶灯笼水尽鹅飞水净鹅飞水尽山穷水阔山高水枯石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陆毕陈水落归漕水落归槽水流花落水流花谢水陆俱备水里纳瓜水落石出水绿山青水来伸手,饭来张口水来土掩水流云散水陆杂陈水磨工夫水磨功夫水满金山水漫金山水母目虾水木清华水米无干水米无交水明山秀水满则溢水牛过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泼不进水佩风裳水穷山尽水清无鱼水乳交融水乳之契水宿风餐水深火热水石清华水剩山残水色山光水宿山行水送山迎水土不伏水土不服水天一色水泄不漏水楔不通水泄不通水泄不透水秀山明水性随邪水性杨花水月观音水月镜花水月镜像水远山长水远山遥水长船高水涨船高水中捞月水至清则无鱼水中著盐水中捉月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反接

不知所以忘乎所以忘其所以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屏声静气不忘母训吃惊受怕吃力不讨好豺狼之吻吹皱一池春水打凤捞龙洞见底蕴恩深似海釜中生鱼鸿笔丽藻击钵催诗惊世绝俗积衰新造聚沙之年见小暗大口不应心历历在目烂若披锦呶呶不休攀高谒贵青山不老身强力壮舍身取义桑榆暮影文齐福不齐为时尚早朽木生花削职为民中规中矩纵虎出匣种玉蓝田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yihuanjiuji34455.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