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仁弃义的意思绝仁弃义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绝仁弃义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绝仁弃义
- 拼音: jué rén qì yì
- 频率: 生僻
- 年代: 古代
- 词性: 贬义词
- 结构: 联合式
- 解释: 绝:断;弃:放弃,抛开。指放弃世俗的仁义,回复纯朴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无为而治。
- 典故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 成语示例:
- 英文翻译:
绝仁弃义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出自哪里?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圣”是指最狡诈的“大伪”者,而不是指爱民的贤君。意思是说:若放弃狡诈、阴谋,反而君正、民安,对于民众来说有百倍的好处。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意思是说:已经没有了一己之仁慈,虽然以最高尚的“义”去行事,也得不到民众的普遍响应,因为这种行为还是有所图的,所以应当放弃“义”的欺骗性。
当欺骗性已经不存在时,民众本来就有的孝道和仁慈的心态才得以恢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思是说:精明伎巧之徒,若能够放弃贪财高利的思想,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至于相互窃夺。
老子试图把辩证法的思想运用于社会治理,在《道德经》的第十八章,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如果在盛德之世,大道兴隆,仁义行于其中,人皆有仁义,所以仁义就看不出来;也就没有倡导仁义的必要。及至大道废弃,人们开始崇尚仁义,试图以仁义挽救颓废的风气。他指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诚于国家混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因此,在第十九章,他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认为“圣智、仁义、巧智”这三者全是巧饰,是治理社会的病态的法则。主张抛弃圣智、仁义、巧智的学问,将其置之于身外,免去权欲的诱惑,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
因此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减少内心的私欲杂念,才能“绝学无忧”;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
出自 道德经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翻译: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怎么判断这是老子的话啊?
首先,老子不主张发展智慧,树立典型。
因为树立典型尊重人才,会使人争斗,(不尚贤,使民不争)。
其次,老子认为,仁义是在道德之后的,因为六亲不和睦,才有了孝顺这一说法。
本来孝敬是人的本性,
失望透顶放弃的词语?
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灰头土面----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死气沉沉----形容气氛不活泼。也形容人精神消沉,不振作。
暮气沉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
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一、另起炉灶白话释义: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朝代:清作者:李汝珍出处:《镜花缘》:“饭羹莫辨;这才‘另起炉灶。’”翻译:饭都煮不熟,这彩另外又再起了一个炉灶二、带牛佩犊白话释义: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朝代:东汉作者:班固出处:《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翻译:有平民带着刀剑的,就让他卖了刀去买牛,叫做卖佩剑去买牛三、绝仁弃义白话释义: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朝代:战国作者:老子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翻译:弃绝最高学问和渊博知识,有利于民众百倍。弃绝仁义,民众才会恢复慈孝。弃绝奸巧投机,才没有盗贼。
痛心欲绝,彻底失望,不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