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大绿的意思大红大绿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大红大绿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大红大绿
- 拼音: dà hóng dà lǜ
- 频率: 常用
- 年代: 现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联合式
- 解释: 指颜色浓艳。
-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颜色浓艳。
- 典故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从字号到每间屋里的一桌一椅,都得要‘雅’,万不能大红大绿的俗不可耐。"
- 成语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一踏进新房,看得眼都花了,触目是一片~。"
- 英文翻译: bright-coloured <loud colours;gaudy and showy>
大红大绿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黑云压城城欲摧全诗解释?
意思为: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成功了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原诗如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出自唐朝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押i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后称“乐府诗”。多介绍战争场景。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
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颔联颈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黑云压城城欲摧”
出自唐朝李贺的
《雁门太守行》
全诗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敌人气势汹汹逼近城,城要被敌人攻下了,情况万分危急。
醉死不认那四两酒钱出自哪个典故?
出自《桃花庵歌》
全诗如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八十年代初电影院曾放过一部以“唐伯虎点秋香”故事为题材的电影《三笑》。这部电影我没有看过,不是不喜欢看,而是没有钱看,不过剧中的那句“叫一声二奶奶听我表一表”却经常听街上的二流子们整天哼哼,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知道了唐伯虎这个名字。
再近一次与唐寅先生结缘是十几年前去杭州,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去当地的书店逛逛,买几本书作为纪念。在杭州新华书店,我买了两本《书法丛刊》,其中一本就登有唐寅的《落花诗册》,观其贴如见其人,他的书法刚柔相济,温婉又不失俊朗,一点一画间流露出一种风流雅逸的情致。
我和唐寅先生结缘最近的一次是这个月末去桂林旅游,叠彩山上有许多名人时刻,许多重要人物的书法都被涂上了红色或绿色的油漆,大红大绿恰似宾馆门口的礼仪小姐,在欢迎你的到来,真不知这是尊重还是亵渎?我无意却发现了唐寅先生的字,文字斑驳难以辨认,唐寅的名字却仍旧清晰,这位影视娱乐巨星在桂林却遭到了冷落,这真是最大的八卦。其实这也正常,除了狂热的追星族,我们有几人知道明星们艺名背后的真名呢?唐寅先生无需浪费这精美的书法,只需龙飞凤舞的画上唐伯虎的艺名,还会埋没在这荒草枯藤之中吗?一定会有人专门建造一个亭子,把每一个字都重新雕琢,涂上油漆,再罩上玻璃框,供游人瞻仰。
娱乐圈里的唐伯虎是风流不羁的公子哥,现实中的唐寅却是一个倒霉蛋,风流才子并不“风流”。“唐伯虎点秋香”这一故事滥觞于冯梦龙先生的拟话本小说《警世通言》的“唐解元一笑姻缘”。冯先生虽然也是苏州人,但是他出生时唐寅已经去世五十一年了,冯先生难免会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事实上,这段风流韵事纯属子虚乌有,故事里的华学士是无锡东亭人华察,出生于1497年,比唐伯虎小二十七岁,他中进士时唐伯虎早已去世三年了。《苏州府志》也有记载:“小说有唐解元诡取华学士家婢秋香事,乃江阴吉道人,非唐伯虎也。”
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自幼饱读诗书,十六岁参加秀才考试,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应天府乡试,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中“解元”,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向第三个第一冲刺时,他遇到了不该遇到的人——考生徐经和主考官程敏政。当年的考题很偏,唐寅和徐经的考卷不但答题准确,而且文辞优美,程敏政的政敌就借机生事,诬陷程敏政接受了唐徐二人的贿赂,将考题提前泄露给他俩。孝宗皇帝勃然大怒,立即下旨将程敏政、唐寅和徐经三人押入大理寺狱,并成立专案组调查此事。徐经毕竟只是个文弱书生,哪里经得起酷吏们的严刑逼供,就“招认”他是用一块金子买通了程敏政的亲随,窃取试题并泄露给了唐寅。后来,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的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孝宗皇帝也不是糊涂虫,当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就下旨“平反”,把三个人给放了。
唐寅出狱后,被谪往浙江为小吏,本应是新科状元郎,如今却被安排到地方,去做见谁都得点头哈腰的小官吏,这简直是对自己的侮辱!家人盼星星盼月亮希望自己能高中,以此光宗耀祖,如今自己有何面目面对家人;乡亲们对自己这位苏州才子给以厚望,希望自己能够独占鳌头,为苏州人争光,如今自己有何面目面对苏州的父老乡亲?
正德九年(1514),机会来了,南昌宁王朱宸濠派人送来厚礼,聘请唐寅入其幕府。虽说不是朝廷任命,但是能作王爷的幕僚也就不愁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似乎对自己的政治才华都很自信)。可是,不久唐寅发现宁王竟有反叛之意,他虽然也不满朝廷,但造反还是不敢的,弄不好不但自己要掉脑袋,全家都会受到株连。他于是就装疯卖傻,脱身回到苏州。从此,唐寅沉浸于禅学,寄情于诗词书画,成了一介“闲来画取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布衣居士。
唐寅的爱情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他的夫人徐氏出生豪门,自幼锦衣玉食,刚开始嫁到唐家时,唐家有老爷子多年攒下的积蓄,过得也还算殷实。然而,当唐寅在京城吃了官司,辞职归家后,家中生活日渐拮据,夫妻感情也随之急剧恶化。徐氏常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大发河东之吼,后来发展到连抓带咬,弄得唐伯虎遍体鳞伤。不久,徐氏就提出解除婚约,追求她的幸福去了。
与徐氏分手后,唐寅遇到一位至情女子沈九娘,俩人琴瑟和谐,相濡以沫,并生有一女。沈九娘去世后,唐伯虎和女儿相依为命,没有再娶妻室。
唐寅并非人们传说中的游蜂戏蝶“风流”才子,他的风流的是真风流,他的风流在于他洁身自好的人格操守,在于他至情至性的男儿本色,在于他堪称三绝的诗词书画。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烂漫,清流潺湲,空气中弥漫着桃花的芬芳,水面上倒映着桃花的倩影。或徜徉花间,捡拾缤纷的落英;或放舟溪上,任小船自由飘荡;或屋前静坐,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领悟了佛的真谛,唐寅却在美丽的桃花树下参透了神仙的快乐。佛祖以普渡天下苍生为己任,这责任使他活得很累。神仙则不然,他关注自我修养,高兴了也到人间潇洒走一回,随便做些好人好事,有时也做些恶作剧,所以他活得快乐。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种几株桃树,摘几枝桃花,拿到城里卖给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换取一壶酒钱,这是多么浪漫的工作!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独坐树下,自斟自饮,醉了,就在这树下睡去,让桃花的芬芳浸染着自己的梦境……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时光已逝,青春不再,“修齐治平”的理想早已成了荒诞的梦,生命的意义何在呢?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或许有人会认为将生命耗费在花酒间是没有意义的,然而,将生命耗费在奴颜婢膝低三下四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仰人鼻息的官场应酬中,以此混得顶官帽就有意义吗?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富贵者追求显赫的权势,骄人的排场,处处要显示出成功者的风光与气派。其实这种心态就好比有些人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批评和呵斥,又不敢发作,憋了一肚子邪火,回到家无端由的拿老婆孩子出气一样,是一种可悲可怜又可鄙的补偿心理。
隐居乡野,一壶桃花酒,两三桃花枝,饮酒赏花,吟诗作画,无需仰人鼻息,也无需浅薄炫耀,在平淡的生活中品味人生的美好……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富贵者鄙夷隐士穷酸,无法享受人生;然而,在隐士的眼里那种靠出卖人格尊严,出卖灵魂,出卖生命换来的富贵荣华只不过是一堆臭狗屎,唯恐避之不及。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据说做官的第一秘诀是“跑”,往下跑,树立形象,建立威信,搞点政绩;往上跑,混个脸熟,联络感情,孝敬老领导,伸手要官帽。既然要“跑”,就不可能有闲庭信步的悠闲,也不可能有吟花咏月的雅兴,也不可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的真实,他会逢人就喊着累,仿佛这个世界离开了他就会天塌地陷,地球就会停转。然而,你要是真的让他闲下来退居二线,他就会陷入权力失落的痛苦之中,整天怨天怨地怨社会,好像这个世界都欠他似的。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前两年陪妻子去省会的一所重点大学学习,看见外语系的宣传橱窗里贴着一份喜报,上面是考上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公务员的名单。在我们这个崇尚官本位的社会里,淡泊名利的隐士总会被一些人视为脑子不好的怪物,或者被视为没有本事的蠢蛋窝囊废。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句诗最通俗的注解是:“金钱也好,权力也罢,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命的质量与金钱的多少,以及权力的大小无关,它在于人格的独立,在于精神的丰盈,在于生活的真实。
呼兰河传的80页到100页的故事概括?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第一章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固定在了寒冷而荒凉的东北大地上。第二章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面貌。
小城人的生活空间局促、逼仄、简陋,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一两家机房、染缸房,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设施是两座小学校,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里的清真学校。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但一直没有想法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在呼兰河畔,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才促使他们把最大的希望投注在对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呼兰小城有非常齐全的为神鬼服务的设施:几家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相应的便是异彩纷呈的不少精神上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呼兰河人也就在这些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乐趣。
第三、 四章是“我”童年的回忆,展现“我”在呼兰河城度过的童年时光。
第三章写“我”幼时的生活,总共九个小节,除了第三、第九两个小节外,其余七小节都是以祖父或者祖母开 头,中断以前的言语,继续新的言说。第三章是整部的重彩油画的聚焦点,描绘了“我家”的后花园。
第四章写“我”家,共五小节,除第一小节外,其余四小节的开头分别是: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是荒凉的。每个小节就是一个完整的言说序列。该章节,从“我家”的后面转到前面,以“一进大门”的正面视角为观察点,勾勒前院的整体格局,并按相应的空间顺序,逐一点出几户人家:养猪的、漏粉的、拉磨的、赶车的。
第五、六、七章则是由景物转到人物,写出了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 二伯等一系列悲惨的。
第五章承接第四章对租住在西南角小偏房里,以赶车为职业的老胡家的介绍而来,写老胡家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
第六章写有二伯。本章节是《呼兰河传》“最像小说”的一章,它从小团圆媳妇,也就是第五章泼墨浇成的黑洞内部开始,将笔墨集中在滑稽中透着悲悯的灰色人物有二伯身上,以极大的耐心和顽强意志,筑造了一条灰色的过渡地带。有二伯既可厌又可怜的品质,恰好和他既住在“我家”,但又不是家庭成员的特殊位置,构成了内在呼应。以第六章的灰色人物有二伯为缓冲和过渡,形成了一片独立而稳定的区域。
结尾处,有二伯因“绝后”而生的哭泣,顺势为全书最后一章,即第七章勾画冯歪嘴子一家——焦点是冯歪嘴子小儿子咧嘴一笑中露出的“小白牙”——的命运,营造好了势所必至的运笔方向。冯歪嘴子的两个孩子,“大的孩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去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会摇头了。给他东西吃,他会伸出手来拿。而且小牙也长出来了。”“微微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呼兰河传》到此结束。
《呼兰河传》一共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枝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无论是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娘娘庙会、野台子戏,还是北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火烧云,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分析张爱玲在金锁记表达的内涵及表达方式?
张爱玲《金锁记》内涵:社会的黑暗、人情的冷漠、亲情的淡薄,使得曹七巧最终成为一个性格扭曲的变态人物,她自己得不到幸福,也见不得别人幸福。在破坏他人幸福的同时,也毁了自己的一生。《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性格极端,倔强、乖戾、阴森,情欲和破坏欲都极强,是张爱玲作品中少见的“彻底”的人物。
张爱玲说自己喜欢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来写作,用“葱绿配桃红”参差的对照,以显出人生“苍凉”的况味;比起“大红大绿”“强烈的对照”,她认为参差的对照的写法,“是较近事实”的。“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她更重视作品给人的启示意义。她的人物“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
从这个角度说,曹七巧在张爱玲作品中是个特例,但由于作者充分地注意了“参差对照”的写法,因此曹的极端的性格和行动在作者的并不激烈的笔下,更显出她的疯狂性与破坏性。
从结构上说,《金锁记》中使用了张爱玲常用的镜框式结构,“三十年前的月光”作为小说的开头,将时间直接引入小说中,人物就在特定的时空中演绎自己的故事;小说结尾,
月亮还是三十年前的月亮,而人物的性格、命运却完全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