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染膏肓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病染膏肓的意思病染膏肓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病染膏肓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病染膏肓
拼音: bìng rǎn gāo huāng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贬义词
结构: 主谓式
解释: 膏肓: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险恶无法医治。比喻事势严重无可挽救。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
典故出处: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成语示例:她已经~,不久于人世了。
英文翻译: fatal disease <gone under>

病染膏肓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病入膏肓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

“病入膏肓”出自《韩非子·喻老》。本篇主要是说扁鹊见蔡桓公,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却不信任扁鹊,造成最后身死的故事。这则寓言的意思就是劝告人们有病就要及时医治,不能讳疾忌医,最终酿成不可避免的悲剧。原文如下: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注释:晋景公得了重病。

秦恒公知道了,就派最有名的医生缓去给晋景公治病。

缓到来之前,晋景公梦见两个小矮人在他身边谈话。

一个说:"秦国派来的医生就要到了,我担心他会伤害咱们呢!

"另一个小人就说:"那咱们躲到膏以下、肓以上的地方去。

他再高明,也不能把咱们怎么样了!

"缓到了之后,先看看晋景公的脸色,又摸了他的脉搏,说:"大王,您的病太重了,已经发展到膏的下面、肓的上面了,这个地方针炙治不了,服汤药又不管用呀!

"晋景公想起刚才的梦,便点点头说:"您说得很对,真是个好医生呀。

"没过几天,晋景公就死了。

成语"病入膏肓"就是由这个故事来的。

"膏"是心脏下边的一块脂肪;"肓",是横膈上的一层薄膜。

"膏肓"就是横膈膜和心脏之间的位置。

"病入膏肓"就是说疾病十分严重。

现在用意广泛得多了,不仅指疾病,凡是事情糟糕极了,无法挽救,都可以用它来形容。

"二竖为虐"也是这个故事来的。

"竖"是"小人儿";"为虐"是作弄人、害人的意思。

后来就把病魔称为"二竖",用"二竖为虐"来形容被疾病所困。

关于疾的古代故事,短的?

“病入膏肓”:晋景公病重,向秦国求医。秦桓公派来神医医缓给晋景公治病。在医缓到来之前,晋景公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他体内有两个小孩在商量要不要逃跑。其中一个说,我们在肓之上,膏之下,神医也不能把我们怎麼样,不跑。另一个同意了。神医医缓来了后,看了晋景公的病,说他已经病入肓膏,没法治了。

“讳疾忌医”:神医扁鹊在觐见蔡桓公时,告诉桓公,他有小病,在皮肤纹理间,不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觉不相信扁鹊的话,还说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看病,以证明自己有能力。十天后,扁鹊又见到蔡桓公,说他的病已经渗透到肌肉和皮肤里了,不及时医治将会加重。蔡桓公还是不理睬。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见到蔡桓公,说他的病到了肠胃,蔡桓公还是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蔡桓公转身就跑。蔡桓公很奇怪,怎么不说看病的事了?跑什么?他派人问扁鹊。扁鹊说,桓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别说神医无能为力,就是神仙也没法救他。蔡桓公以为扁鹊是危言耸听,根本不相信。可是,五天之后,他觉得身体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来看病,扁鹊已经跑到秦国去了。蔡桓公死了,留下一个“讳疾忌医”的成语。

病入膏肓成语故事缩写?

病入膏肓成语故事是讳疾忌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读音còu,皮肤表面的纹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còu)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

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从事焉。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病入膏肓的成语故事?

“病入膏肓”这则成语的膏肓是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

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

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

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

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 不一会儿,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

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

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

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

”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现在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

8岁成语故事大全?

八上八下,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面玲珑,八大金刚,八仙过海,八八七七,八八爸爸,八八点半,八八点多,八千里路,八千里路云和月,八两半斤,八月十五,八方旅人,八方支付,八方支持,八方支援,八八六十四,八面来风,八个小时,八个多月,八下八上,八十一难。

1、完璧归赵

战国时,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的宝玉“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秦王看到玉后,只字不提城池的事。蔺相如捧着玉说:“大王如不用城池来换,我就和玉一起撞个粉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带着完好的和氏璧回到赵国。

[注释]璧:圆形扁平而中心有孔的玉。

[提示]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2、亡羊补牢

战国时,楚襄王沉湎于享乐,不理朝政。大臣庄辛劝他也没用。后来秦军攻占了楚国不少地方。这时,他问庄辛怎么办。庄辛说:“丢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算不迟。大王现在振作起来,楚国还有希望。”楚襄王采纳了庄辛的建议,后来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注释]亡:丢失。牢:牲口圈。

[提示]比喻出了问题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再受损失。

8岁成语故事大全? 答案:

1、病入膏肓

春秋时,晋公患重病,派人到秦国请医生。秦桓公派了一位名叫缓的名医去诊治。在缓还未到之前,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两个小孩在谈话。一个说﹔“来人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恐怕要伤害我们,我们该逃往哪里﹕“另一个回答说﹔”我们躲在膏肓的下面,看他能把我们怎样﹕”

缓到了之后,给晋公作了检查,然后摇摇头说﹔”你的病已发展到膏肓的下面了,用火炙的办法不行,用针剌也剌不到患处,服汤药力达不到,实在是无法医治了。”晋景公叹了口气,说﹔”缓是一位名不虚传的医生。”于是赏给了缓一笔厚礼,送他回国。不久,晋景公果然病逝。

2、伯乐识马

伯乐是传说中的相马专家。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匹老马拖着沉重的车子,在弯曲的山路上艰难地走着。它的尾巴下垂着,蹄子磨破了,满身都是汗水,样子十分可怜。

伯乐却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匹千里马。他替这匹马没有受到很好的待遇而感到难过,就扑到马身上伤心地哭了,又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老马身上。老马也低下头来,靠在伯乐身上,仰起头大声叫唤,它知道自己遇到了了解自己的人。

一、揠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他十分期盼禾苗长高,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个个的拔高,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二、龟兔赛跑

兔子嘲笑乌龟的步子爬的慢,但是他笑了,说总有一天他会和她赛跑,并且赢她。"快点",兔子说,"你很快会看到我是跑的多么的快。"他们打算马上就开始比赛。乌龟拼命的爬,一刻都不停止,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他说他先打个盹,然后很快的可以追上乌龟。同时乌龟坚持爬行,当兔子醒来的时候只能看着乌龟在他前面到达终点。

文言文《病入膏肓》翻译~~~~~~~~?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

”桓侯说:“我没有病。

”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炫耀自己的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

”桓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

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

”桓侯还是不理睬。

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

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

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

”过了五天,桓侯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

桓侯就死了。

扁鹊治病讲的是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恒公,并四次劝其看病的故事,故事以什么的悲惨结局,告诉人们什么?

这个故事有个成语,叫“病入膏肓”。

说的是蔡桓公人刚愎自用,不听人劝的故事。

神医扁鹊几次三番来给他看病,总说蔡桓公“你有病,我得给你治”,这让身体好好的蔡桓公大为恼火!

气的蔡桓公恨不得把他杀了,但是大臣劝谏,扁鹊是神医,不能杀。

性格偏幼稚蔡桓公,就不让扁鹊给他看病。

最后一次,扁鹊看了一眼蔡桓公,二话没说,人转身就走。

对于扁鹊的表现,蔡桓公心中大感疑惑,于是便派人追上扁鹊问,“你这次怎么不说大王有病了?” 扁鹊却道:“王已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也。

” 时间过了不久,蔡桓公果然如扁鹊所说,人以“病入膏肓”,无药可医而死。

蔡桓公人刚愎自用,不听人劝解。

导致最后,神医对他的病也无可奈何。

关于生病的典故?

病入膏肓,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已经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晋成公八年时,晋景公杀了赵同、赵括。两年后,晋景公梦见一厉鬼,披散的头发一直垂地,捶胸顿足,厉声骂道:“你杀我子孙,不仁不义。我已向天帝诉冤!”说罢,厉鬼毁坏大门和正门而入,就向景公掐扑过来,景公大惧,往内宫奔逃,厉鬼又破户追入内室,景公甚感恐怖,呼叫而醒。醒后,晋景公即召见桑田的一位巫人,巫人所卜和景公的梦境完全相同,景公惊惧地问道:“那怎么办才好?”巫人说:“不得吃新麦。”

巫人去后,景公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就遣人往秦国求医。秦桓公派遣医缓来晋为景公治病。秦医未到时,景公梦见疾病化为两个童子,其中一个童子说:“医缓医术高超,他来治病,恐怕会伤害到我们,我们逃到何处才安全呢?”另一童子回答说:“我们躲避在肓(膈)之上,膏(心)之下,即使有良医,又怎能奈何我们?”

等到医缓到来,给景公诊病后说:“这病已不可治了,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力也不能到达此处,实在不可治了。”想到医缓的诊断与梦境相符,景公叹道:“你真是良医!” 于是厚礼送医缓回秦国。

到了六月丙午日时,景公忽然想吃新麦,命令农户献麦,并吩咐煮好麦粥。景公忽然想起巫人的话,立刻召他入宫,指着麦粥对巫人说:“你说寡人吃不到新麦,你看这是什么?”并喝令左右将巫人推出斩首。景公刚吃了麦粥,顿觉腹胀,急急起身如厕。没想到,景公竟然跌入厕内,陷于粪池中而死。

有一小臣凌晨在梦中见到景公已死。等到中午时,见景公被背出厕所,于是知道梦中所见是真实的。成语“病入膏肓”形容病重无法治好,也比喻事态已经严重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病染膏肓其他应用

组词

病组词染组词膏组词肓组词

笔顺笔画

病笔顺笔画染笔顺笔画膏笔顺笔画肓笔顺笔画

近义词

病近义词染近义词膏近义词肓近义词

反义词

病反义词染反义词膏反义词肓反义词

病染膏肓成语接龙

正接

没有可接的成语

反接

多愁多病多愁善病负薪之病工愁善病花魔酒病积劳成病疥癣之病掎摭利病苦药利病冷热病切中时病弱如扶病四百四病霜露之病身心交病心腹之病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病染膏肓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秉节持重村姑田妇出奇无穷貂蝉满座地广民稀东诓西骗二童一马分茅列土戤米囤饿杀黄卷青灯黄茅白苇化铁为金横行霸道饥肠辘辘搅海翻天进退维谷警心涤虑聚族而居连编累牍龙翔凤跃兰薰桂馥眉清目秀寝苫枕草赏罚信明噬脐何及时运亨通体大思精徒有其表小肚鸡肠胸中柴棘义结金兰英姿飒爽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bingrangao8_1822.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