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人鼻息的意思仰人鼻息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仰人鼻息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仰人鼻息
- 拼音: yǎng rén bí xī
- 频率: 常用
- 年代: 古代
- 词性: 贬义词
- 结构: 动宾式
- 解释: 仰:倚靠;鼻息:呼吸。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生存。
-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傍人门户。
- 典故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 成语示例:宗璞《南渡记》第三章:“~的生活,恐难忍受。"
- 英文翻译: be slavishly dependent <act on the orders of; depend on somebody‘s whims and pleasures; live at somebody‘s mercy.>
仰人鼻息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仰人鼻息是什么意思?
你好!
“仰人鼻息”出自《后汉书·袁绍传》。
东汉未年,董卓专权,心怀异志。
渤海郡(郡治在今河北南皮县)大守袁绍,联合袁术、韩馥等,起兵共讨董卓。
众人订立盟约,推举袁绍担任盟主。
冀州(治所在今河北柏乡县)刺史韩馥见人心归向袁绍,便暗存戒心,不肯听从袁绍的调动。
袁绍的谋士逢纪为袁绍想了一计,派高干、苟谌等人去劝说韩馥,让他将冀州地交给袁绍。
粗鲁无能的韩馥表示同意了。
可是其部下耿武、闵纯等,一致反归附袁绍。
他们找到韩馥说:“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
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立可饿杀。
奈何欲以州与之?”最后,韩馥没有听从耿武等人的劝告,终于把冀州的大印让给了袁绍。
后来,人们把”仰我鼻息”改变为“仰人鼻息”,比喻自己没有办法,必须依仗别人才能生存,引申为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不能自主的意思。
仰子女鼻息的含义?
仰子女鼻息是由成语仰人鼻息而来,仰人鼻息,拼音是yǎng rén bí xī,意思是看子女脸色行事,作不了主,属贬意。
仰人鼻息出自《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意思是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其中,仰指依赖;息指呼吸时进出的气。也作“仰承鼻息”。
比喻靠子女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三国演义中以四开头的故事?
曹操定“四”州。这里的四州指的是幽州、并州、冀州和青州。其中,最有名的故事又莫过于“郭嘉遗计定辽东”了。
东吴“四”大都督。东吴四大都督指的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东吴四大都督每一位都有十分出彩的故事。其中的陆逊还是孙策的女婿,而蜀国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之死可以说都和陆逊是有关系的。
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 鼎足三分, 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 桃 园 三 结 义
身在曹营心在汉,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草船借箭
望梅止渴,三国演义第21回
七擒七纵,三国演义87~90回
千里走单骑,第27回
舌战群儒,第43回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55回
割须弃袍,第58回
赤膊上阵,第59回
单刀赴会,第66回
三顾茅庐,第37回
初出茅庐,第39回
草船借箭,第46回
败走麦城,第76回
大意失荆州,第75回
桃园结义,第1回
火烧连营,第84回
单骑救主,第41回
木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仰鼻息者"是何意思?
后来,人们把”仰我鼻息”改变为“仰人鼻息”,比喻自己没有办法,必须依仗别人才能生存,引申为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不能自主的意思。
方腊的仰人鼻息拾人牙慧出自?
“拾人牙慧”比喻沿袭别人说过的话,自己没有真知灼见。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文学》:“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晋朝有一个叫殷浩的人,常识丰富,能言善辩。曾被封为建下将军,统帅扬、豫、徐、兖、青五州兵马。后来因为作战失败,被流放到信安。殷浩有个外甥叫韩康伯,这个人非常聪敏,又很有学问,殷浩非常喜欢他。在殷浩被流放的时候,韩康伯也跟随他的身边。有一天,殷浩见他在发表议论,还流露出非常得意的神情。后来,殷浩说:“康伯连我的牙后慧还没有得到哩
仰人鼻息【释义】依仗别人的呼吸,才能活着。比喻自己没有办法,必须依仗别人才能生存。引申为看人脸色,不能自主。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
东汉末年,渤海太守袁绍想吞并冀州,袁绍的手下逢纪替他出了一条计策:一面写信给北平太守公孙瓒,怂恿他引兵南攻;一面派人去见冀州刺史韩馥,劝韩馥让出冀州,这样才能保住性命。
无能的韩馥听了觉得有理,竟表示同意。可是韩馥的部下耿武、闵纯等,看出袁绍也是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于是一致反对归附他。耿武等对韩馥说:“冀州有百万之众,支持十年之饷不成问题,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地盘拱手送给他呢
仰人鼻息的相关人物?
仰人鼻息的相关人物:袁绍,董卓,韩馥,公孙瓒,高干。
仰人鼻息意思:
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也作“仰承鼻息”。
出处:
出处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很多郡县纷纷响应,冀州牧韩馥看到袁绍的强大十分不安,就克扣他的军粮。袁绍密谋公孙瓒发兵威胁冀州,派高干去游说韩馥。韩馥不听谋士的意见,就把冀州让给这个仰他鼻息的袁绍,最终被逼自杀。
仰人鼻息的真实故事?
韩馥向来懦弱,同意了他们(荀谌)的建议。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劝谏韩馥说:“冀州虽然偏远,但有兵马百万,谷物能支用数年。而袁绍单身一人,军队数量不多,还要依赖我们才能生存,完全不能自主,就好像抱在手中的婴儿一样,只要不喂养奶汁,立刻就会饿死,怎么能把冀州拱手相让呢?”
韩馥回答:“我是袁氏的故吏,而且才鞥你不如袁绍,衡量自己的才德而让位给贤者,这是古人所推崇之举,各位怎么就不能理解呢?”从事赵浮、陈奂请求用武力对付袁绍,韩馥也不听,最终将冀州让给了袁绍,袁绍便成了冀州牧。
仰其鼻息是什么意思?
仰人鼻息:
yǎngrénbíxī
比喻依靠别人而生存,只能看人家的脸色行事
解其倒悬,仰人鼻息。——北齐·
杜弼《檄梁文》
仰人鼻息的详细解释:
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依靠别人鼻子里呼出的气息而勉强存活。比喻依靠他人生活或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能自主。
仰我鼻息的意思?
仰人鼻息(拼音:yǎng rén bí xī)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
仰人鼻息(仰:依赖)指依仗别人的呼吸才能活着,常用于比喻依赖别人,看人脸色行事。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挟洋自重、仰人鼻息是什么意思?
仰人鼻息,指的是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指的是只依靠别人。才赖以生存的意思。
挟洋自重,汉语词语,是指依靠外国人势力抬高自己或大造声势。后指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
其实有一种狐假虎威的意思在里头,就是说你要依靠别人,你才得以生存,然后咸阳制动,就是依靠别人的实力来为自己助长声势。
比喻只能依靠别人而生存,看别人脸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