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求安的意思居无求安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居无求安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居无求安
- 拼音: jū wú qiú ān
- 频率: 一般
- 年代: 古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紧缩式
- 解释: 居:住;安:安逸。居住不要求安逸。
-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不追求享受。
- 典故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成语示例:
- 英文翻译:
居无求安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如何理解?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这是《论语》《学而篇第一》里孔子的话:“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意思是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道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 第一种意思: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此章在谈论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看似安于贫穷的行为,但其原因并非安贫,而是乐道。
而其所乐的是何道呢?小弟以为这所乐之道有二:一是因为其志在学习及其所带来的乐趣,所以无暇顾及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亦即学而篇首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意;二是因为不取不合义的利,故乐自义来。
除此之外,“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亦还有一层较为消极的意义即是:注重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便容易因陷于物欲而失其应有的向学之志。
第二种意思: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此章的大意是:孔子说:“顾不上追求饮食的满足,顾不上追求生活的安逸,而对于学问之事和国家之事能够敏锐地观察和细微地思考,谨慎地发表言论,还能够向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求教,从而不断修正和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了。
” 这一章主要讲了“生活”与“学习”的关系,讲了学习中的“敏事”、“慎言”、“择师”、“正己”的关系,并且指出这是一个人“好学”的特征。
在“生活”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孔子认为:不能两全。
原因是:一个贪图饱食终日和生活安逸的人,是不可能潜心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相反,一个致力于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人,是不会有时间和精力过多顾及饮食是否满足、生活是否安逸。
“君子食无求饱”是什么意思?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的含义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吃饭不求饱,居住不求安定(但愿其他人吃饭、安居),类似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句格言出自庄子养生篇吗?
民生:百姓的生计。匮:穷困。 百姓维持生计首先在于勤劳,勤劳就不
会穷困。指勤劳是维持民生的根本途 径。这句话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 若敖、蚣胃,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 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
人生在勤勤不得匮这句格言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民众的生计、生活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出现物资匮乏。民生,民众的生计、生活;匮,匮乏。
《左传》是儒家经典,儒家重视品德教育,也十分推崇勤俭,强调“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孔子本人也很注意养成勤俭的品德,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是。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民众的生计、生活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出现物资匮乏。民生,民众的生计、生活;匮,匮乏。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
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客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记史文学作品,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句格言不是出自庄子养生篇,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民众的生计、生活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出现物资匮乏。民生,民众的生计、生活;匮,匮乏。
《左传》是儒家经典,儒家重视品德教育,也十分推崇勤俭,强调“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孔子本人也很注意养成勤俭的品德,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民众的生计、生活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出现物资匮乏。民生,民众的生计、生活;匮,匮乏。
安字的演变过程?
“安”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从女,从宀(房子),由女子坐在房中,会平安、安适之意。金文、小篆与甲骨文形体大致相同。隶变后楷书写作“安”。
《说文·宀部》:“安,静也。从女在宀下。”(安,安宁。由“女”在“宀”下会意。)
“安”的本义是平安、安适。如《论语·学而》:“君子居无求安,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又引申指安定、坦然。如《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作动词用时表示使安定。如“安邦定国”。也可以表示安置。如“安营扎寨”。
当疑问代词用时,作哪里讲。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孔子曰学而知之不亦乐乎全文?
学而篇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君子有十品出处?
一、君子以果行育德。
选自《易·蒙》。君子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
二、君子谋道不谋富。
见唐·柳宗元《吏商》。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道:指合于道义的善事。本句大意是:君子致力于谋求道义而不致力于谋求财富。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就不应追求自身合理的利益,而是强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不能利欲熏心,不择手段,损人利己。
三、建大事者,不忌小怨
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忌:顾忌。这两句大意是:建立大事业的人,不能顾忌小恩小怨。
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选自《论语·学而》。君子顾不上追求饮食的满足、生活的安逸。
五、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慢
出自隋·王通《中说·礼乐篇》。对有贤德的人,可以招致和收罗,但不可以引诱;可以舍弃不用,但不可以怠慢。
六、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中。要:求取。该句典的意思是:敦厚的人不诋毁别人而使自己得到益处,仁爱的人不危害别人而取得名声。
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的德行像风一样,小人的德行如草一般。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去。
八、君子之为言也,度可行于己,然后可责于人
见宋·欧阳修《濮议》卷第二。度:估计。行于己:自己能做到。责:要求。这几句大意是:君子说话,首先要估计自己能做得到,然后才能要求别人去做。要求别人去做的事,一定要估计别人能否做到,不可盲目地提出过高要求,所以要先以自己做尺度进行预测,可行于己再要求于人。
九、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有道德智慧的人,并不是用言语去说服他人,而是用自己的德行涵养来感化他人。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言行要求严格,对他人反而宽容仁爱。
十、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选自《贞观政要·公平》节选。君子喜欢赞扬别人的长处,而小人则喜欢攻讦人的短处。所以,作为领导者听到有人在身边说其他人的坏话,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原文地址:君子十品六德,太精辟了!作者:农夫苍叟
君子十品六德,太精辟了
君子十品六德是后世根据古人对君子的定义总结的,有一定学习意义。
不能没有志向与理想孔子说什么?
孔子的志向与理想从来都不是虚幻缥缈的,他对其有着清楚的认识和解说。在侍坐章中,通过曽皙之口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大同欢乐世界的景象,让人神往。在另一章中,孔子讲士不可不弘毅,“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很明确地提出读书人的理想和志向,应该是在天下推行“仁”的思想,而且要坚持做到底。
1、子曰:“学习之,不乎
有朋自远,不亦乐乎
人不不愠,不亦君子乎
”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
交友是否守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