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虑危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居安虑危的意思居安虑危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居安虑危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居安虑危
拼音: jū ān lǜ wēi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居:处于;虑:考虑。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
典故出处: 《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成语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0回:“得宠思辱,~。"
英文翻译: be prepared for danger in times of safety

居安虑危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成语居安思危的典故是什么?

【出处】 1,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 2,唐 魏征《全唐文·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隋元会大飨歌·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 4,宋·徐铉《颂德赋》:“疆事渐宁而备不可去,居安思危睹灾惧。

” 5,梁·沈约《宋书·文五王传》:“今虽先天不违,动干休庆,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思虑,不可不惧。

” 6,明·无名氏《白兔记·寇反》:“古人有言:‘得宠思辱,居安虑危。

’” 7,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 8,《明史·郑本公传》:“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

” 历史典故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的情况。

人们用居安思危这个词用来比喻要提高警惕,以防祸患。

与“有备无患”近义。

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

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

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

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

”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 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

”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居安思危的名人例子?

居安思危的名人例子:

1、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居安思危的

2、李隆基,为夺武后武则天的权,而时刻在忧患中积聚力量,终于一举成功;

3、魏绛,春秋时期,晋、宋等12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只好向晋国求和。郑国给晋国送去金钱珠宝美女等。晋悼公就把贡品分给大臣享乐。魏绛劝谏晋悼公不要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晋悼公认为他言之有理,就采纳他的建议;

4、人口和社会学家马寅初,他早在五十年代就提出计划生育的理论,是新中国居安思危第一人;

5、魏征,在《全唐文谏太宗十思疏》提出“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1、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表达的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只有心怀一定的危机感和忧虑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

2、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曾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

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居安思危》的译文?

译文如下: 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理国家就像是治病,病即使痊愈了,还需要加以护理和调养。

如果马上就开始放开纵欲自己,一旦导致旧病复发,就再也没有办法补救。

现在我们国家很幸运地得到了和平和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也都顺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少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更小心,只因为害怕这种情况不能持久,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和建议。

” 魏征回答道:“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我听说,要想树木长得高大,就必须要稳固它的树根; 要想河流流的长远,就必须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让国家能够安定,就必须积累德和义;陛下您拥有中原这么大的国土,责任如此重大,需要在安逸的时候想到危险,勤俭节约,也不奢侈,这样的话就可以使江河长流,汉室长久中兴。

” 原文: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倘遽(jù)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

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登高望远、居安思危是典故吗?

是典故。

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居安思危的典故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家能够取消攻打的念头。其他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于是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作为贺礼。收到这份礼物之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这件事的大功臣魏绛。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很强大,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先做准备,以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之后,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登高望远:

  出 处: 《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讲故事大全,所因便也。”

居安思危的译文?

译文如下:

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理国家就像是治病,病即使痊愈了,还需要加以护理和调养。如果马上就开始放开纵欲自己,一旦导致旧病复发,就再也没有办法补救。

现在我们国家很幸运地得到了和平和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也都顺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少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更小心,只因为害怕这种情况不能持久,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和建议。”

魏征回答道:“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我听说,要想树木长得高大,就必须要稳固它的树根;

要想河流流的长远,就必须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让国家能够安定,就必须积累德和义;陛下您拥有中原这么大的国土,责任如此重大,需要在安逸的时候想到危险,勤俭节约,也不奢侈,这样的话就可以使江河长流,汉室长久中兴。”

原文: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jù)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扩展资料:

居安思危历史典故: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的情况。人们用居安思危这个词用来比喻要提高警惕,以防祸患。与“有备无患”近义。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

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

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居安思危的成语故事?

【出处】1,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2,唐魏征《全唐文·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隋元会大飨歌·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4,宋·徐铉《颂德赋》:“疆事渐宁而备不可去,居安思危睹灾惧。

”5,梁·沈约《宋书·文五王传》:“今虽先天不违,动干休庆,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思虑,不可不惧。

”6,明·无名氏《白兔记·寇反》:“古人有言:‘得宠思辱,居安虑危。

’”7,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8,《明史·郑本公传》:“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

”历史典故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的情况。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

《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在我国历史上,“居安思危”的军事思想一直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和遵循,成为重要的治军之道。

“居安思危”最早见于《左传·襄公十一年》,而第一个明确使用这个概念的人,是春秋时期的魏绛。

居安虑危其他应用

组词

居组词安组词虑组词危组词

笔顺笔画

居笔顺笔画安笔顺笔画虑笔顺笔画危笔顺笔画

近义词

居近义词安近义词虑近义词危近义词

反义词

居反义词安反义词虑反义词危反义词

居安虑危成语接龙

正接

危辞耸听危而不持危急存亡危急关头危机四伏危如朝露危若朝露危如累卵危亡关头危言谠论危言高论危言核论危于累卵危言逆耳危言竦论危言悚听危言耸听危言危行危言正色危在旦夕

反接

安土重居别财异居变动不居别籍异居大名难居遁世隐居遁世幽居荡析离居鼎足而居分别部居功成不居功成弗居功臣自居街坊邻居九世同居卷席而居聚族而居离群索居乐业安居鹊巢鸠居穷大失居奇货可居日月不居送往事居送往视居岁月不居悬磬之居野处穴居燕雀之居饮食起居择邻而居终老隐居枕善而居凿穴为居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居安虑危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斗升之禄隔靴抓痒和光同尘后起之秀济世匡时谨终追远夸父逐日裂裳裹足龙肝麟脯另辟蹊径怜贫惜弱茫无边际奴颜婢睐否极阳回平流缓进强扭的瓜不甜三街两市丧师辱国殊言别语弹冠振衣铁马金戈天下大治五车腹笥无根而固无功受禄无情无绪弯腰捧腹先河后海行令猜拳一傅众咻引虎自卫一切万物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juanlvwei13123.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