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意思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 拼音: jìn sī jìn zhōng, tuì sī bǔ guò
- 频率: 生僻
- 年代: 古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复句式
- 解释: 思:考虑,思考;补:弥补。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 语法: 作分句;指忠心为国。
- 典故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荀’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 成语示例:清·无名氏《杜诗言志》第五卷:“故必~,庶几无愧于夙夜在公之义。"
- 英文翻译: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公子纠逃亡原文?
公子纠逃亡原文。八年,齐公子纠来奔。九年,鲁欲内子纠于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召忽死。齐告鲁生致管仲。鲁人施伯曰:“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与之。”庄公不听,遂囚管仲与齐。齐人相管仲。
白话:八年(前686)冬,齐公子纠逃亡来鲁国。九年(前685),鲁国想武力护送子纠返齐国为君,但落后于齐桓公,齐桓公发兵攻鲁,鲁国危急,只能杀了子纠,其臣召忽从死
《管晏列传》
两汉-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
”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
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孝经颂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孝经原文】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管鲍之交文言文朗读?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与鲍叔之交
管鲍之交文言文朗读
管鲍之交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六个固定句式?
1. 有以、无以,分别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
2. 有所、无所,分别译为有、没有。
3. 何以,表示询问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译为凭什么、依据什么。
4. 所以,表示原因或凭借,译为的原因或的方法(根据)、用来等。
5. 以为、以为,译为认为、把当作、用做。
6. 比及,译为等到的'时候。
.如......何。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
2.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3.若......何。译为“对......怎么办?”。
4.何......焉为。可译为“有什么......呢?”。
5.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二、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
1.何以......为、何......为。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2.庸......乎
译为“哪管.....吗”“难道......吗?”
3.岂......哉(乎,耶,邪)
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4.其.....乎(也、耶)
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难道......吗?”
5.独......耶(乎、哉)?
可译为“难道......吗?”
6.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这也是用以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不过语气较为委婉,中间有一种揣摩的意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不也......吗?”“不会......吧?”
7.不为......乎
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8.何......之有
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
1. 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习惯说法(固定句式)的翻译与举例(不知道是不是你需要的答案)(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如……何 若……何 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①其如土石何?②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例如: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何如”,相当于“怎样”“哪个”。
“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史记·张释之列传》)——“陛下以降侯周勃是个怎样的人?”皇上说:“忠厚长者。”
又如: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因此问明帝:“长安与太阳哪个远?”“乎哉”,如侧重“乎”,则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如侧重“哉”,则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比如我这样的人,可以保护百姓吗?董生勉乎哉!(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自勉啊!“何……为”,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史记·孙吴列传》)——有人说:“你儿子,只是个小兵,但将军亲自为他吮吸疽脓,你为什么哭呢?”(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 ……何如…… ……孰若…… ……何若……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
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④救赵孰与勿救?(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1、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例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2、何(以)……为?何……焉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例如: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何……之有可译为:“有……呢?”例如: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②夫晋,何厌之有?4、何有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例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5、“无乃……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不是……吗”。无乃尔是过与?(《论语》)——难道不是该怪罪你吗?6、“如之何”“奈何”,相当于“怎么”。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君子服役去了,教我怎么不想他?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平民不怕死,怎么用死来威吓他们?7、“得非……与”“岂非……与”,表反反问,相当于“难道不是……吗”?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封建论》)——难道不是强盛的诸侯,好像尾巴太大不便随意支配似的过错吗?(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1、何其……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②赐,汝来何其晚也?2、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如:①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②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3、“焉哉”,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吧”,“焉”不起作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过去了的事不去想,也就算了吧!(五)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1、唯(惟)……为……可译为“只”“只有”“惟独”。
例如: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②唯谨慎为得久。
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例如:①臣有三剑,唯王所用。
②太祖常赐良,唯其所择。(六)表示假设的习惯说法有……于此(斯)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
例如: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若其”相当于“假如”。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现在违背命令,打了胜仗也不算什么;假如没有胜利,罪过就太大了。
白公馆墙上标语写的什么?
白公馆内,可见院内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从标语中,我们应敬仰那些为民和追求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人。还有浸透着先烈思想和鲜血的“狱中八条”。时下的意义丝毫不逊于当时,应把它作为培养干部品德和反腐倡廉的的生动教材
白公馆院内的墙上写了“进思进忠,退思补过”“正其宜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白公馆位于重庆市,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故名。1939 年国民党军统局将此地改建为监狱,1943年中美合作所改为第一监所。 监狱背靠歌乐山 ,四周高墙、电网密布,墙外制高点上有岗亭和碉堡。大门终年紧闭,只有侧面开一小门与外界相通。狱内有牢房20间。
直到1947年12月,由于政治犯的数量太多,白公馆无法容纳,渣滓洞才又被重新启用。
关押的人员主要是1947年“六一大逮捕”中抓捕的教育、新闻界人士,“小民革”地下武装案被捕人员,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被俘、被捕人员,《挺进报》事件被捕人员,民革川东、川康分会成员等,最多时关押过三百多人。
江竹筠(小说中的江姐)、许建业(许云峰)、余祖胜(余新江)等曾在此关押过。
在渣滓洞的墙上,写着很多标语“青春一去不复还,细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
渣滓洞的办公室墙上,则有对军统人员的要求:“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
渣滓洞的管理前后有很大的差距,以1948年10月10日为分割线。
脱险的地下党员唐弘仁回忆:1948年10月10日之前,渣滓洞管理比较宽松。最初的政治犯都没有受过刑,放风时各牢房同时放,洗衣服同时洗,大家可以在院子里简单交谈。
规定放风10分钟,常常延长到15分钟。
院坝中有供看守使用的篮球架,政治犯们也可以打篮球,还和看守们比赛过篮球并且赢了。亲属可以探监,部分政治犯通过保释,或通过法律程序获得了释放。
数月后,政治犯们争取到开办图书室和小卖部,能够借到四书五经、《三民主义原理》等书籍,可以用内部券从小卖部购买生活必需品。
这种情况直到1948年10月10日结束,这天突然实行各牢房分别放风,图书室也取消了。
这主要是内战激烈,局势紧张。
1948年春天中共重庆市委违反地下工作原则,将《挺进报》直接送到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的办公桌上。这种公然挑衅的举动刺激了朱绍良,暴怒之中严令二处处长徐远举“限期破案”。压力如山,徐远举抓狂,为迅速破案,遂厉行严刑逼供。
白公馆的历史,则比渣滓洞悠久多了。
他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主要是小妾居住。
既然是金屋藏娇,别墅当然要避开原配太太的耳目,设在重庆沙坪坝偏僻的郊区。
白驹是杨森的部下,没什么了不起的。
他是军人,却自认为是白居易的后代,将别墅起名为香山别墅。而香山居士,就是白居易。外界认为香山别墅过于拗口,一般称为白公馆。
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军统局用30两黄金,购买了这个别墅,在1939年改为军统局重庆看守所。
白公馆同军统其他看守所不同,专门关押级别较高的政治犯。
到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以后,暂时改为接待美国人的招待所,政治犯转移到渣滓洞。
抗战结束后,中美合作所完成了任务而解散,美国人全部回国,白公馆才又恢复为看守所。
白公馆曾关押过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廖承志、中共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等,关押的政治犯最多时达二百多人。
白公馆院内的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宜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
白公馆和渣滓洞主要是看守所,而不是审讯所,也就是关押犯人的。
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南京,11月解放军进入西南,攻打重庆。
蒋介石下令,从9月开始将白公馆、渣滓洞的共产党政治犯和通敌犯,全部处决。
对于杨虎城,蒋介石是这么说的:当年我们势力那么大,他都不愿意听我们的。现在我们到了这个地步,他还能和我们一条心吗?这种人,只能杀掉。
蒋介石还说:今天我们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杀人杀得太少了,把很多反对我们的人留下来,最终搞垮了自己。
1949年9月,杨虎城和宋绮云两家6口人,被秘密处决。
10月,陈然(小说中的陈刚)等10人,被秘密处决。
到了11月14日,江竹筠(江姐)等40人,被集体处决。
11月27日,解放军距离重庆已经近在咫尺,可以听到清晰的炮声。
于是,当天决定处决渣滓洞和白公馆名单上所有犯人。
白公馆的犯人较少,很快处决了29人,剩下17人和他们小孩共19人。
而渣滓洞犯人高达100多人,只处决了26人,预计到明天也杀不完。
而解放军随时可能攻到这里,时间根本来不及。
无奈之下,只得从白公馆调人去参加行刑。
一般认为,白公馆剩下的19人,可能是故意被放过的。
白公馆
外院墙上写有“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等标语。
渣滓洞有牢房、审讯室、看守所长室,还有审讯台、铁锁链、竹签、辣椒水、老虎凳等酷刑,“老虎凳”是一个长凳子,再把手脚都捆到凳子上,给脚腕下落砖头,落到第三层的时候腿就断了。在白公馆和渣滓洞里,有近三百英烈在这里被杀害。
墙上的标语是“进思进忠,退思补过”白公馆院内,墙上写有“进思进忠、退思补过”等一系列标语。许多人从电影《烈火中永生》里认识了一个可爱又坚强的革命小战士小萝卜头,他在狱中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年,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徐林侠夫妇、黄显声将军、陈然等革命烈士就是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
“进思进忠、退思补过”
在白公馆院内,墙上写有“进思进忠、退思补过”等一系列标语。许多人从电影《烈火中永生》里认识了一个可爱又坚强的革命小战士小萝卜头,他在狱中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年,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徐林侠夫妇、黄显声将军、陈然等革命烈士就是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先烈们在狱中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被迫害下仍然保持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党的无比忠诚,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白公馆院内,墙上写有“进思进忠、退思补过”等一系列标语。
许多人从电影《烈火中永生》里认识了一个可爱又坚强的革命小战士小萝卜头,他在狱中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年,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徐林侠夫妇、黄显声将军、陈然等革命烈士就是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先烈们在狱中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被迫害下仍然保持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党的无比忠诚,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白公馆墙上标语写的是: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宜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原地下贮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室,住房改为牢房。白公馆曾关押过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廖承志、中共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关押的政治犯最多时达二百多人。
重庆白公馆院内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白驹自诩是白居易的后代,借用白居易别号“香山居士”,把别墅取名为“香山别墅”。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在歌乐山下选址时看中了它,便用重金将它买下,改造为迫害革命者的监狱。
白公馆院内的墙上写了“进思进忠、退思补过”、“正其宜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原地下贮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室,住房改为牢房。白公馆曾关押过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廖承志、中共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关押的政治犯最多时达二百多人。
每天检查多次用什么词语表示?
反躬自省 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出处:《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反躬自问 躬:自身;问: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反身自问 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同“反躬自问”。
出处:清·戴名世《程孝子传》:“呜呼!人孰不有母,读孝子之事,反身自问,竟何如哉!”
返观内视 原为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出处:清·蒲松龄《〈王如水问心集〉序》:“即此宜得之公心,返观内视,而九幽十八狱,人人分明见之矣。”
返观内照 原为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出处: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十五》:“于此不得其解,而见彼之捐弃物欲,返观内照,近于切己体察。”
返视内照 原为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出处:《禅真逸史》第十七回:“澹然凝神静养一会,早听四野鸡鸣,于是垂目低眉,返视内照。”
返照回光 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我反省。
出处:元·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等柳翠来时,击响云板,唱两句道《雨霖铃》:‘今宵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其间返照回光,同登大道。”
日省月试 省:检查;试:考核。每天检查,每月考核。形容经常查考。
出处:《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三省吾身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省身克己 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出处:明·钱德洪《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说,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
退思补过 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他人难改变的俗语?
1. 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2. 河海不择细流——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3. 河水不洗船——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4.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着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5.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 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
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302、画虎不成反类狗——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303、画虎画皮难画骨——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
304、换汤不换药——煎药的水换了,但是药方却没有变。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
305、皇天不负有心人——上天不会辜负有恒心的人。
306、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307、惶惶(皇皇)不可终日——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308、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倚:倚靠;伏:隐藏。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309、行行出状元——比喻不论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310、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311、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
312、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
313、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314、机不可失,失(时)不再来——失:错过。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315、鸡蛋里找骨头——比喻故意挑剔。
316、鸡烂嘴巴硬——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317、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318、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319、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320、岌岌不可终日——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
321、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322、急急如律令——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323、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医生。比喻缓慢的行动赶不上紧急的需要。
324、急来报佛脚——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325、疾风扫秋叶——疾:猛烈。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326、疾风知劲草——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327、疾雷不及掩耳——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3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329、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30、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331、夹板医驼子——比喻只顾这一方面,不顾那一方面。
332、家丑不可外扬——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333、家书抵万金——比喻家信的珍贵。
334、家有敝(弊)帚,享之千金——敝(弊)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335、假惺惺——假心假意的样子。
336、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337、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奸诈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恶劣到极点。
338、尖担两头脱——两头尖的扁担无法挑东西。比喻两头落空。
33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340、蒹葭倚玉树——蒹葭:没有长穗的芦苇。芦苇靠在玉树旁。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341、见其一未见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342、见物不见人——只看到事物,看不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43、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344、江海不逆小流——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纳细流的缘故。比喻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
345、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346、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347、将门无犬子——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348、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349、狡兔死,良狗烹——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350、脚踏两只船——比喻对事物的认识不清而拿不定主意,或为了投机取巧而跟不同的两个方面都保持关系。
351、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352、解铃还需系铃人——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353、今朝有酒今朝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35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35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金玉:比喻华美;败絮:烂棉花。外面象金象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356、紧箍咒——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357、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35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359、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360、经一事,长一智——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361、惊天地,泣鬼神——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36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363、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364、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365、九鼎不足为重——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366、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367、九折臂——九:泛指多次;折:断。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368、久旱逢甘雨——逢:遇到。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369、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370、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371、居移气,养移体——指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37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373、举如鸿毛,取如拾遗——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374、拒人于千里之外——拒:拒绝。把人挡在千里之外。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375、涓涓不壅,终为江河——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376、卷地皮——把地皮都卷走了。比喻官吏的残酷搜刮。
377、决胜于千里之外——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378、攫金不见人——比喻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而不顾一切。
379、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380、君子之交淡如水——交:交情。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381、快刀斩乱麻——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
382、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383、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比喻代人受过。
384、强不知以为知——不懂装懂,本来不知道,强说知道。
385、强将手下无弱兵——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386、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387、强中更有强中手——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
388、开弓不放箭——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389、开门七件事——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
390、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裁: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391、看人下菜碟儿——比喻待人因人而异。
392、慷他人之慨——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393、糠菜半年粮——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394、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395、苛政猛于虎——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396、可望而不可及——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397、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398、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399、空口说白话——形容只说不实行,或只说而没有事实证明。
400、口惠而实不至——惠:恩惠。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使命完成退隐的成语?
使命完成退隐的成语:
朝令夜遁;出处进退;出处语默;飞遁离俗;飞遁鸣高;功成身退;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文行出处;勇退急流;用舍行藏。
朝令夜遁[读音]:zhāo lìng yè dùn[释义]:令:召。早上被征召,晚上就隐退。形容甘于隐居避世。[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
出处进退[读音]:chū chǔ jìn tuì[释义]:指出仕或隐退。[出处]: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
出处语默[读音]:chū chǔ yǔ mò[释义]: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出处]:语出《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飞遁离俗[读音]:fēi dùn lí sú[释义]:飞遁:指隐退。指隐退而远离尘俗。[出处]:出 处 三国·魏·曹植《七启》:"隐居大荒之庭,飞遁离俗。"
飞遁鸣高[读音]:fēi dùn míng gāo[释义]:飞遁:指隐退。远离尘俗,自鸣清高。[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飞遁离俗。”
功成身退[读音]:gōng chéng shēn tuì[释义]: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出处]:《老子》。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读音]:jìn sī jìn zhōng, tuì sī bǔ guò[释义]: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用舍行藏[读音]:yòng shě xíng cáng[释义]:用:任用;舍:不用;行:做事;藏:隐退。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出处]:《论语·述而第七》:"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我认为这个成语是《急流勇退》
使命完成隐退的成语:功成身退。
功成名就,功成身退这些
儒家对君民关系的主张?
儒家主张“民贵君轻”,君主统治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在君民关系上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
B.“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
C.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 “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儒家的观点吗,儒家又是如何看待君臣关系呢?
“忠”与“孝”是儒家的两个重要概念,包含于我们常说的“八端”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中。对于这两个概念,我们自以为熟知,几乎不假思索地认为“忠”便是忠诚,即无条件的忠诚于君主;“孝”便是孝顺,即无条件的服从父母。
但熟知非真知。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蔽于流而不知源。后世小说家常说:“君叫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这两句话在市井中传播甚广,以至于有人认为这便是儒家的主张。其实并非如此,儒家恰恰是反对愚忠、愚孝的。我们无论是溯源于先秦还是后世儒学,都可证明这一点。
先秦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在政治上提出“德治”的主张。他认为臣子对于君主并不是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而是一种对等的关系。他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臣子忠于君主才是必要的,因为这符合孔子“君君、臣臣”的原则。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以求见用于当道便是为了寻求明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是一味的愚忠于自己本国的君主。近年来出土的郭店楚简有一篇叫作《鲁穆公问子思》,鲁穆公问道:“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答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这便是说明一个臣子的本分不在于阿谀奉承,而是能够犯颜直谏,指出君主的错误和过失,只有如此,方是真正的忠臣。
到了孟子那里,则提出了“仁政”说,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个只有以民众利益为重的君主才具有统治的合法性,否则就应该推翻他,正如“汤放桀,武王伐纣”一样,这是吊民伐罪之举,具有天道之合理性。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后来的荀子也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即认为儒家的王道理想高于现实的政治,应该以王道理想为依据,而不是一味的逢迎君主。
以上便是儒家关于“忠”的主张,我们在儒家经典中也可以看出先秦时期还未出现绝对的尊君观念。
所谓的“忠”除了强调合乎道义的忠君外,最重要的还是强调对于朋友的“忠”。如《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此外,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悌不仅优先于忠信,而且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更是多于“忠信”,可见在孔子那里,“孝悌”的价值是高于“忠信”的。
儒学发展到汉代,在汉武帝时出现“独尊儒术,表彰六经”的状况,儒学获得了官方认可的正统地位。此时虽然已经由周代的封建制变为郡县制,但宗法制的传统还存在,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家国同构”。基于此,统治者意识到,用于处理家庭、宗族内部伦理关系的“孝”是可以被扩充到社会上的,这便是《礼记》所讲的“资于事父而事君则敬同”。因此,《孝经》在汉代极为重视,不仅将“举孝廉”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皇帝的谥号中还含有“孝”字,如汉孝文帝、汉孝武帝等,这便说明了统治者对于“孝”的重视。
《孝经·开宗明义》便说:“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将“孝”伦理政治化,将其视为国家实行政教的根本。又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里便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
在《孝经·事君章》也说道:“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这里的“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便是强调对国君正确有益的政令要积极的奉行,以使其德政能够顺利实行;但同时也强调对于国君的过错和失误要及时加以纠正和补救,以使其恶政暴行能够受到制止。
在《孝经》中最为精彩的便是《谏诤章》,曾子问道:“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则明确对之加以否定。孔子认为:“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什么是谏诤?刘向在《说苑·臣术》中说:“有能谏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由此我们可见一个真正的忠臣孝子不是一味的“顺”,有时该“逆”的时候还得“逆”。不要一味的无条件的愚忠愚孝,因为父母、君主总有糊涂的时候,如果不加以及时的阻止他们,就会让他们犯下更大的过错。如果是这样,便会毁坏他们的名节。可是后来的腐儒、小说家呢,严重的曲解了儒家的本意,提出“君叫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的极端言论。这也不得不让我们唏嘘“经是好经,可惜让歪嘴的和尚念歪了”。
但是,翻开历史,我们发现历史上虽然有很多愚忠愚孝的行为,但也不乏敢于犯谏直谏者。如唐代的魏征,明代的海瑞,他们敢于逆龙鳞,勇于指出皇帝的过失,不仅体现了一个臣子的赤胆忠心,也让人们明白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忠”。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更加明白无误的了解到儒家不仅反对愚忠愚孝,还提倡诤子和诤臣。
所谓的忠一方面是指君王的行为符合道义时,要积极的奉行;另一方面则是指君王的行为不合道义时,应该及时谏诤,以使其免于错误和过失。所谓的孝也是一方面指父母的行为合道义时,应该积极的顺承他们,反之则要做诤子,以及时匡正他们的过失,维护他们的声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儒家的观点吗,儒家又是如何看待君臣关系呢?
所谓的忠一方面是指君王的行为符合道义时,要积极的奉行;另一方面则是指君王的行为不合道义时,应该及时谏诤,以使其免于错误和过失。所谓的孝也是一方面指父母的行为合道义时,应该积极的顺承他们,反之则要做诤子,以及时匡正他们的过失,维护他们的声誉。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其他应用
组词
进组词思组词尽组词忠组词退组词思组词补组词过组词笔顺笔画
进笔顺笔画思笔顺笔画尽笔顺笔画忠笔顺笔画退笔顺笔画思笔顺笔画补笔顺笔画过笔顺笔画近义词
进近义词思近义词尽近义词忠近义词退近义词思近义词补近义词过近义词反义词
进反义词思反义词尽反义词忠反义词退反义词思反义词补反义词过反义词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成语接龙
正接
过从甚密过都历块过而能改过耳秋风过府冲州过关斩将过河拆桥过化存神过时货过河卒子过街老鼠过江名士多如鲗过江之鲫过路财神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过门不入过目不忘过目成诵过桥抽板过桥拆桥过去未来过盛必衰过甚其词过时黄花过甚其辞过屠大嚼过屠门而大嚼过五关斩六将过庭之训过为已甚过隙白驹过犹不及过意不去过眼烟云过眼云烟过则勿惮改反接
倍道而进倍道兼进长驱直进采擢荐进逗留不进翻然改进奋勇前进高歌猛进竿头日进鼓噪而进裹足不进兼程并进兼程而进兼程前进见可而进急流勇进急躁冒进了不长进里出外进平流缓进齐驱并进齐头并进水泼不进突飞猛进稳步前进循次而进雄飞突进膝行而进循序渐进烟不出火不进鱼贯而进盈科后进依流平进勇猛精进与时俱进以退为进诱掖后进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知难而进蒸蒸日进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