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斋把素的意思持斋把素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持斋把素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持斋把素
- 拼音: chí zhāi bǎ sù
- 频率: 生僻
- 年代: 古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联合式
- 解释: 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的习惯和坚持戒律。
-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遵守吃素的习惯和坚持戒律。
- 典故出处: 明·无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七卷:“山东有个冉道,持斋把素,一生常行好事。"
- 成语示例: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一折:“人人善念看经,个个~。"
- 英文翻译:
持斋把素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不吃荤腥用一个成语怎么表示?
不吃荤腥用一个成语可以表示为把素持斋。
不吃荤腥是指不吃鸡鸭鱼肉及气味浓烈的菜蔬之类的食物。
而成语把素持斋的意思是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出自元代无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餐松啖柏。
”两者意思相近,所以说不吃荤腥用一个成语可以表示为把素持斋。
描写僧人的成语?
【把素持斋】把:遵守。
斋:斋戒。
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出处】:元·无名氏《女姑姑》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啖柏。
” 【持斋把素】把:遵守。
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出处】:元·无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啖柏。
” 【遁迹空门】指出家。
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同“遁入空门”。
【出处】:《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无路,因此上,来披剃,遁迹空门。
” 【遁迹桑门】指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
桑门,即沙门。
【出处】:清·钮琇《觚剩·树怪》:“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迹桑门,结茅于微之黄山。
” 【剪发被褐】指出家为僧尼。
同“剪发披缁”。
【剪发披缁】削发,身着僧尼服装。
指出家为僧尼。
亦作“剪发被褐”。
【四大皆空】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
佛教用语。
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
是一种消极思想。
【出处】:《四十二章经》二十:“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
” 【削发披缁】缁:黑色,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
剃光头发,穿上僧衣。
表示出家为僧。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
” 【沿门托钵】钵:和尚吃东西用的器具。
原指僧徒化缘。
比喻挨家乞讨。
【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故读者于此等处最要分别,不然则视少陵为随地蓦缘,沿门托钵者流矣。
” 【在家出家】指不出家当和尚,清心寡欲,在家修行。
【出处】:《法苑珠林》卷一0七:“在家出家,平等而受。
” 【祝发空门】指削发出家为僧尼。
【出处】:清·景星杓《山斋客谭·孙旭》:“耿逆平,旭未授官,忽祝发空门,日修禅诵以老。
”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出处】: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你自不知,你不是个做官的,天生下这等道貌,是个神仙中人。
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生天’,不要错过了。
”
形容看破红尘出家的词语?
1、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唐代:惠能
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清代:秋瑾
3、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金朝:元好问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5、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杂诗》 魏晋:陶渊明
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看破红尘
【拼音】:kàn p hóng chén
【解释】: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示例】:~的老汉,要求全家人都不必难受。 柳青《创业史·题叙》
【近义词】:四大皆空、与世无争、超然物外
形容看破红尘出家的词语——
一、半路出家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
二、半路修行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出处:参见“半路出家”。
三、持斋把素 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出处:元·无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啖柏。”
四、遁迹空门 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同“遁入空门”。
出处:《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无路,因此上,来披剃,遁迹空门。”
五、遁迹桑门 指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桑门,即沙门。
出处:清·钮琇《觚剩·树怪》:“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迹桑门,结茅于微之黄山。”
六、遁入空门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出处:姚雪垠《李志成》第二十八章:“天下重见升平,他自己决不留恋宝贵,功成身退,遁入空门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
形容看破红尘出家的词语有心如止水、
六根清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皆如过眼烟云,万事皆空、六根清净。
猪八戒的称呼顺序及由来?
在《西游记》里猪八戒在接受了菩萨的点化后归入佛门,需要断了五荤三厌,所以他的师傅唐僧就给他起名“八戒”。五荤三厌是佛教和道教的宗教戒条,要求信教的子弟进行“斋戒”。五荤,就是五种带辣味的蔬菜调料,佛教认为是大蒜、小蒜、兴渠、慈蒜、茖葱。三厌,是道教规定不能吃的动物,为雁、狗、乌龟三种。
猪八戒的名字的由来:猪八戒以相为姓,唤名猪刚鬣。
《西游记》中猪刚鬣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唐僧因此给他起了个,叫做“八戒”。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信徒不准食用。
五荤,即五辛,指五种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葱、韭与渠(形似萝卜味如蒜)。
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
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出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佛教戒律还有很多。猪悟能虽称“八戒”,但他始终“戒”得不彻底,也不情愿。
猪八戒取经之前在天宫为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军,却「皆因仗酒却行凶」调戏嫦娥,惹来纠察灵官,又拱倒斗牛宫被玉帝捶打二千下贬下凡尘。自此,猪八戒往日风光不再,开始了人间炼狱。他的称号来历有三:
一、猪刚鬣[liè]
正所谓祸不单行,猪八戒刚被贬下,却又错投猪胎,栖身在高老庄福陵山云栈洞,以相为姓,唤名猪刚鬣,吃人度日。猪刚鬣就是猪八戒的原名。
二、猪悟能
八戒因得到观音点化,叫他跟唐僧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他「脱离灾瘴」。菩萨给他摩顶受戒,指身为姓,就姓了猪,并替他起了法名,就叫做猪悟能。猪八戒「领命归真」,从此「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在福陵山等候唐僧的到来。
三、猪八戒
唐僧和孙悟空西天取经,途经高老庄,降服了在此作怪的猪悟能。后悟能得知唐僧就是观音所说的取经人,遂拜他为师。悟能道:“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罢。”三藏道:“不可!不可!你既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因此猪悟能又多一个名字,叫做猪八戒。
形容话是戒律的词语?
墨守成规 :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清规戒律 :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因循守旧 : 因循:沿袭;守旧:死守老的一套。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把素持斋】: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持斋把素】: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戒舟慈棹】:戒:佛教中的戒律;慈:慈悲;棹:船桨。指佛教中的戒律和慈善就象航船一样摆渡众生。
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戒骄戒躁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出出律律象声词。
同音共律音律相同。比喻关系密切。
东风入律谓春风和畅,律吕调协。常用以称颂盛世。
以己律人用自己的主张去约束别人
诛心之律诛心:凭推究别人动机来判定罪名。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和深刻的评论
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
方头不律见“方头不劣”。
自律甚严自律:自己约束自己。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
千年一律犹言千古一律。
千古一律谓从来如此。
践律蹈礼指遵循礼法。
抱令守律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
千篇一律比喻文章、题材、写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玉律金科律:规章,法则;科:旧指法律条文。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
析律贰端指曲解法律条文,妄生不实端绪,以加重人罪。
视同一律同等看待。
析律舞文指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
析言破律指巧说诡辨,曲解律令。
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一律千篇一律:同样的。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
引律比附古代法律用语。援引律令,类比定罪。
严于律已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金科玉律金、玉:比喻贵重。科、律:法律条文。原指法律条文尽善尽美。后指不能更改、必...
源清流清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
丁宁告戒丁宁;再三嘱咐。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
鸡鸣戒旦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小惩大戒惩:惩处。指稍加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日夜警戒
戒备森严戒备:警戒防备;森严:严肃;严密。指警戒防备极其森严。
戒奢宁俭戒:戒除;奢:奢侈;宁:宁可,宁愿;俭:节俭。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
止足之戒止:懂得适可而止;足:知道满足;戒:戒心。指要以知止和知足为戒,不要不知满...
绳一戒百绳:纠正;戒:警戒。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惩一戒百见“惩一警百”。
丰屋之戒《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
履霜之戒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后车之戒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
前覆后戒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劝善戒恶见“劝善惩恶”。
覆车之戒比喻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戒奢以俭戒:戒除;奢:奢侈;俭:节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引以为戒引来作为教训;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别人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来警戒自己;避免重...
在色之戒语出《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后以“在色之戒”谓色欲方...
覆舟之戒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持满戒盈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满。
君子三戒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覆前戒后覆:倾覆;戒:防备。指前面事情的失败可以为后面事情的借鉴
坐戒垂堂见“坐不垂堂”。
规规矩矩指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金口玉言,言出必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修行的词?
1.半路修行解释: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造句:你也知道,我是半路修行,而且也没有云儿的天资过人。
2.超凡脱俗解释:指摆脱世俗的高雅境界。造句:梅花,是最超凡脱俗的花.有的小巧玲珑,憨态可掬。
3.纤尘不染解释: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造句:她冰清玉洁,纤尘不染,成为许多男同志的梦中情人。
4.佛性禅心造句:元灯大师佛心禅心那里是你们这些人能比的。
5.古寺青灯造句:我常年与青灯古佛相伴,哪里吃得消这样热闹的场面呢。
6. 行满功圆解释:行满:修行期满。旧指出家修炼成仙。造句:大师修行一生,已经行满功圆了。
7.黄卷青灯造句:圣僧每天黄卷青灯相伴,想必早就习惯了吧。
8.双修福慧造句:小和尚双修福慧,老师傅一定很高兴吧。
9.霞举飞升造句:圣僧霞举飞升是一件好事,应该高兴才对啊。
把素持斋 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出处:元·无名氏《女姑姑》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啖柏。”
半路修行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长斋礼佛 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长斋绣佛 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持斋把素 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遁迹空门 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同“遁入空门”。
遁迹桑门 指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桑门,即沙门。
遁入空门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返本还原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出处:元·刘志渊《江神志令》:“返本还原真体现,魂魄聚,净无阴。”
返本还源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宝峰文禅师法嗣》:“一年将欲尽,万里未归人,大众总是他乡之客,还有返本还源者么?”
佛性禅心 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黄卷青灯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空心。”
剪发被褐 指出家为僧尼。同“剪发披缁”。
剪发披缁 削发,身着僧尼服装。指出家为僧尼。亦作“
猪八戒在高老庄发生了什么事?
猪八戒在高老庄发生了什么事情?猪八戒因为爱慕高小姐,想娶高小姐为媳妇,为了讨好高小姐自己,幻化成人类帮高家庄做事情,倒也是个勤快人,但是他毕竟是妖怪,最后遇到了唐僧和孙悟空,孙悟空就收服了她,让她做他的二师弟,一起上西天取经咯
猪八戒在高老庄发生的事,
猪八戒看上了高老庄高老头的女儿,化作高大威猛的小伙子,去高老庄做工,高老头夫妇膝下无儿只有一个女儿,己到出嫁的年龄,见猪八戒相貌堂堂,身材高大,又孤身一人,于是就招他为婿,这下正中猪八戒下怀,在成婚之日,猪八戒喝酒过多,现出原形,之后被孙悟空收服,
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调戏嫦娥被贬下界,投胎投到猪肚子里。他本来就好色,看到了高小姐就想娶高小姐为妻,先变成帅小伙,帮着高家干活,赢得了高小姐和他父母的好感,结婚当天喝多了,原形毕露,把高家人吓坏了,正无计可施,碰上了唐僧师徒,几经回合孙悟空打败了猪八戒,正好观世音菩萨来了,收复他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猪八戒被贬下凡,在等观音说的取经人唐僧期间,出现在高老庄,霸占了庄主高太公最小的女儿翠兰,娶其为妻。
可,妖怪哪有和人做夫妻的道理?因此,唐僧师徒到达高老庄之时,孙悟空便出面降服了猪八戒。后来,猪八戒在听到唐僧的名字之后,才放下了武器,做了唐僧的二徒弟。
但是天大地大,缘何猪八戒恰巧就出现在这高老庄,而不是别处呢?除了等待唐僧以外,他还有一事需要了断。
在原著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中,唐僧和孙悟空来到了高老庄。进了高府,孙悟空听说高太公的小女儿正在被一个妖怪纠缠着。这妖怪在三年前到府上请愿做个女婿。
他说,他是福陵山上人家,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只怪这妖怪会变化模样,哄骗了高太公,成了高老庄的女婿。日子久了,这妖怪也渐渐地显出了本相。
原来他是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得吓人,头脸就是个猪的模样。这便是猪八戒。
高太公在认清了猪八戒的妖怪面目之后,便想悔了这门亲事,将女儿要回来。谁知猪八戒就将翠兰关在了后宅子里,半年也不让他们见面。恰逢唐僧和孙悟空经过高老庄,高太公便拜托孙悟空降服猪八戒。
孙悟空和猪八戒一路打打闹闹,猪八戒敌不过,便逃回了他的福陵山云栈洞。孙悟空在洞外与他争执,并提到了唐僧的名字。猪八戒一听,便丢了钉耙,让孙悟空赶紧带他去见唐僧。
见到唐僧之后,猪八戒表明了他在此处的用意。原来,当年观音菩萨已经在福陵山点拨过他,叫他持斋把素,断绝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保他一路西天取经。
观音菩萨当初点拨猪八戒,是让他安安稳稳等待唐僧。但是,猪八戒又在高老庄强抢了高太公的小女儿翠兰做媳妇。猪八戒的这一做法完全是不符合观音菩萨的说法的,但猪八戒还是做了。目的,就是为以前的事情做一个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