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虎出柙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纵虎出柙的意思纵虎出柙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纵虎出柙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纵虎出柙
拼音: zòng hǔ chū xiá
频率: 生僻
年代: 近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纵:放;柙:关猛兽的木笼。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敌,后患无穷。

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典故出处: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辽王托克托,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今归藩,譬之纵虎出柙。"
成语示例:钱基博《吴禄真传》:“禄真武烈过人,倘资之兵使去,是~也,一旦有变,不可复絷矣。"
英文翻译: 

纵虎出柙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纵虎出柙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纵虎出柙 [ zòng hǔ chū xiá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òng hǔ chū xiá ]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出 处

〖出处〗《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辽王托克托,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令归藩,臂之纵虎出柙。”

例 句

禄贞武烈过人,倘资之兵使去,是~也,一旦有变,不可复絷矣。 ★钱基博《吴禄贞传》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是什么意思?

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兕(sì):独角犀牛。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

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dú):匣子。

出自春秋战国孔子《论语》之《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文——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意思:老虎被关住,龟玉被毁在椟中,这是谁的错?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的意思是:

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求“纵虎出柙”的解释?

纵虎出柙 [ zòng hǔ chū xiá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òng hǔ chū xiá ] 放虎出笼。

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出 处 〖出处〗《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辽王托克托,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令归藩,臂之纵虎出柙。

” 例 句 禄贞武烈过人,倘资之兵使去,是~也,一旦有变,不可复絷矣。

★钱基博《吴禄贞传》

资治通鉴中的成语及含义?

颐指气使 《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身先士卒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桃李满天下 《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排山倒海 《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口蜜腹剑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椎锋陷阵 《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将军孙盖等椎锋陷阵,应蒙殊赏。”胡三省注:“椎:捣也,直捣其锋也。”

推诚待物 《资治通鉴?梁纪·高祖武皇帝大同四年》:“明公推诚待物,物亦归心;若用猜忌,去霸业远矣。”

耳闻目睹 《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为所欲为 《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隋书·天文志上》:“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严阵以待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人才辈出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则人才辈出矣。”

请君入瓮 《资治通鉴·唐纪·则 * 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中江举帆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鸠集凤池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后圣历二年》:“内史王及善虽无学术,然清正难夺,有大臣之节。”胡三省注:“《朝野佥载》曰:‘王及善才行庸猥,风神钝浊,为内史时,人号为“鸠集凤池”。’”

疾风扫秋叶 《资治通鉴·晋记·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剖腹藏珠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高下在口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

事无大小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重足累息 《梁书·柳忱传》:“朝迁狂悖,为恶日滋,顷闻京师长者,莫不重足累息。”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三:“于是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

望风而逃 《资治通鉴·梁记·武帝天监四年》:“渊藻是萧衍骨肉至亲,必死无理,若克涪城,渊藻安肯城中坐而受困,必将望风而去。”

不露声色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冰山难靠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十一年》:“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谒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图。’彖曰:‘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

老奸巨滑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开元二十五年》:“虽老奸巨滑,无能逃于其术者。”《宋史·食货志上六》:“老奸巨滑,匿身州县,舞法扰民。”

鸟面鹄形 《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佳儿佳妇 《资治通鉴·唐纪·永徽六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

膏梁子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梁之子也。”《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武三年》:“未审上古以来,张官列位,为膏梁子弟乎?为致治乎?”

北门南牙 《资治通鉴·唐纪中宗神龙元年》:“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

系颈牵羊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帝显德佑二年》:“祺读至‘免系颈牵羊’之语,太后泣谓帝曰:‘荷天子圣恩,汝宜拜谢。”

坚定不移 《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大有人在 《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杨玄感, * 尚少故也。”

暗弱无断 《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晋元帝太兴三年》:“(司马保)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纵虎出柙 《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辽王托克托,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令归藩,臂之纵虎出柙。”

人心涣散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顺帝至正二十四》:“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骚动。”

仰屋窃叹 《资治通鉴·汉纪明帝永平十四年》:“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

敛怨求媚 《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上生日,诸道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直缗钱二十四万。常衮上言,以为‘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

极情纵欲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又曰:‘我为天子,极情纵欲,有谏者辄杀之,不过杀数百人,众自定矣。’”

沽誉买直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共济世业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铸成大错 《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解衣抱火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老奸巨猾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虽老奸巨滑,无能逃于其术者。”

地嫌势逼 《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九年论》:“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

英雄无用武之地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筑舍道傍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此所谓筑舍道傍,无时可成。”

丝恩发怨 《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一见倾心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俎樽折冲 《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四年》:“许国之忠,应变之略,隐然有俎樽折冲之风。”

涕泗交流 北齐·魏收《魏书·元顺传》:“顺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换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五:“夏,四月,甲申,郭子仪辞还邠州,复为上言边事,至涕泗交流。”

转死沟壑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国相会稽骆俊素有威恩,是时王侯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或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而陈独富强,邻郡人多归之,有众十馀万。”

胡越一家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七年》:“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怙终不悔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苏轼……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

虑无不周 《资治通鉴?汉纪·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公门桃李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轻虑浅谋 《资治通鉴·秦纪·始皇帝二十五年》:“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虚远谋,挑怨速祸。”

卷甲韬戈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徒有其名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铨选之门,徒有其名,莫责其实。”

日累月积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致祸败。”

六街三市 《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元年》:“中书舍人韦元徼巡六街。”《周礼·地官·司市》

鸠形鹄面 《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赤心报国 《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太平无象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目睹耳闻 《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表里相依 《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椎肤剥体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帝曰:‘霖雨、地震之灾,岂非重兵久在蜀,调登供馈,椎肤剥体,民怨所致,当修德抚民以应之,又何祷乎!’”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24卷:“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赋食行水 《资治通鉴?梁纪》:“或亲为众僧赋食行水,世颇以为失宰相礼。”

招亡纳叛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压良为贱 《资治通鉴·后晋纪齐王天福八年》:“自烈祖相吴,禁压良为贱。”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师曰:‘和尚莫压良为贱。’”

人情恟恟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宁康元年》:“是时,都下人情恟恟,或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

目击耳闻 《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白面儒生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温详之徒,皆白面儒生,乌合为群,徒恃长河以自固;若大军济河,必望旗震坏,不待战也。”

椎锋陷陈 《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将军孙盖等,应蒙殊赏。”胡三省注:“椎,捣也,直捣其锋也。”

师老民疲 《资治通鉴?后晋纪二》:“杨光远攻广晋,岁余不下,帝以师老民疲,遣内职硃宪。”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北狄则弓硬马肥,转难擒制,中国 * 疲师老

敦默寡言 《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回回、博果密之子,库库之兄也,敦默寡言,嗜学能文。”

迁臣逐客 宋·张端义《自序》:“子录非《资治通鉴》,奚益于迁臣逐客?火之久矣。”

挟天子以征四方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根结盘固 《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根结盘固,牢不可脱。”

边尘不惊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绳愆纠缪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上曰:‘贞观之前,从联经营天下,玄龄之功也。贞观以来,绳愆纠缪,魏徵之功也。”

膝行蒲伏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眼中有铁 《资治通鉴·陈世祖天嘉五年》:“春,正月,庚申朔,齐主登北城,军容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耶!’”

腹心之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与燕接境,彼若扰我城戍,动摇人情,吾千里出征,缓急难应,此亦腹心之患也。”

沉毅寡言 《资治通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广德元年》:“崇义有勇力,能卷铁舒钩,沉毅寡言,得众心。”

蛟龙失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不可,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

举止自若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解衣包火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祸来神昧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胡三省注:“鄙语有之:福至心灵,祸来神昧。”

阶前万里 《资治通鉴·唐纪·宣宗大中十二年》:“卿到彼为政甚善,朕皆知之,勿谓其远!此阶前万里也。”

罗钳吉网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四载》:“李林甫欲除不附己者,重用酷吏罗希奭、吉温,二人皆随林甫所欲深浅,锻炼成狱,无能自脱者,时人谓之‘罗钳吉网’。”

口衔天宪 《资治通鉴?汉桓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受握王爵,口衔天宪。”胡三省注:“天宪,王法也;谓刑戮出于其口也。”

缓带轻裘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诡言浮说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衅暴恶盈,侧首无托,以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寓之地,甘辞卑礼,进孰图身,诡言浮说,抑可知矣。”

危而后济 《资治通鉴?魏纪·世祖太和元年》:“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

再合余烬 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叔父望风奔北。(《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九年》)

羁旅异乡 《资治通鉴?唐纪》:“今诸道发兵各二三千人,势力单弱,羁旅异乡,与贼不相谙委,望风慑惧。”

出奇取胜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今用兵岁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取胜,大功何由可成!”

文武并用 自古~,向在中都设学养士,犹未尝废,况今日乎?其仍旧给之。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

根据盘互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殿中宿卫,易以私人,根据盘互,纵恣日甚。”

洗兵牧马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馀。俟城中无食,公帑家财皆竭,然后进梯冲以逼之,飞羽檄以招之。”

恐伤雅道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二人虽有词华,然其体轻微,终不成令器。若置之高第,恐后进效之,伤陛下雅道。”

出匣是什么意思?

可以形容为出来一个木匣子的意思,如果说一个人是出来一个匣子的一种表现的情况之下,也就相当于这个人是一个从一个木匣子里面出来的,从这个木匣子里面出来,也就相当于这个人是一个木匣子林的小人或者是一个小娃娃的一种表现,所以他平常的时候会装在这个木匣子上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

出处:〖出处〗明·唐顺之《咨总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满之夜,驾船冲出港门,及扛船随处下海……是纵虎出匣,祸岂胜言。”

近义词:

纵虎出柙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 辽王 托克托 ,乘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意思是,宝剑一经出鞘,其光辉照耀万里,有贵人的指引,众人无不欣赏。此乃中签,你的贵人即将出现,或者你的机会快要到来了。

纵虎出匣,汉语成语,拼音是zòng hǔ chū xiá,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纵虎出匣 zòng hǔ chū xiá 〖解释〗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 〖出处〗明·唐顺之《咨总督...

纵虎出匣的意思_纵虎出匣的成语解释 纵虎出匣成语解释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 成语出处明 唐顺之。

猛虎出柙什么意思?

猛虎出柙意思是猛虎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猛虎出柙意思是:凶猛的老虎跑出了牢笼

纵虎出柙是什么动物呢?

虎的第一个象征寓意:威严和权势

西方虽然把“狮子”视为百兽之王,但是在中国古代,百兽之王却是“老虎”!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老虎看成是一种视秘而不可侵犯的动物,对于老虎真是畏惧三分。人们一提到老虎就会脸色一变,一看到老虎,就可能吓得连魂都飞了

人。

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监守者难辞其咎! 监守者,是个人啊。

虎兕出柙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看守人员的失职。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在这个比喻句中,孔子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这层比喻义,有力地揭讨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其二是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出现“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看管人和保管人。同样,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辅佐季氏的冉有和季路的责任。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自已学生的严肃批评。

本人参考某热心网友的回答。

纵虎出柙其他应用

组词

纵组词虎组词出组词柙组词

笔顺笔画

纵笔顺笔画虎笔顺笔画出笔顺笔画柙笔顺笔画

近义词

纵近义词虎近义词出近义词柙近义词

反义词

纵反义词虎反义词出反义词柙反义词

纵虎出柙成语接龙

正接

没有可接的成语

反接

敌不可纵放荡驰纵幕后操纵七擒七纵参武错纵欲不可纵欲擒故纵欲擒先纵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纵虎出柙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安忍无亲称物平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独步当时大富大贵蹈规循矩断蛟刺虎德隆望重肤见谫识高出一筹工力悉敌好恶同之绝世超伦龙争虎斗迷人眼目求仁得仁千载难逢人老珠黄水火不避丝来线去未卜先知物腐虫生袭常缀琐狭路相逢喜上眉梢心无二想鹰视狼顾余桃啖君一语中人踵接肩摩走漏风声宰相肚里行舟船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zuanhuodebing38502.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