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之计的意思万全之计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万全之计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万全之计
- 拼音: wàn quán zhī jì
- 频率: 常用
- 年代: 古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偏正式
- 解释: 全:周到;计:计谋。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
- 语法: 作主语、宾语;指最好的解决办法。
- 典故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 成语示例:曾朴《孽海花》第27回:“总之,要自成一种势力,才是~。"
- 英文翻译: a prudential policy <a surefire plan>
万全之计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万字开头成语褒义词?
1.万象更新,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 xiàng gēng xīn,出自《红楼梦》。意思是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褒义词。
2.万众一心,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 zhòng yī xīn ,意思是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出自《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褒义词。
3.万岁千秋,汉语成语,拼为wàn suì qiān qiū,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出自《战国策•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此乐矣?’”。褒义词。
4.万死不辞,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 sǐ bù cí ,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但有使令,万死不辞!”。作谓语;褒义词,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5.万全之计,汉语成语,名词,拼音是wàn quán zhī jì,意思是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同“万全之策”。出自《三国志·蜀志·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同“万全之策”。褒义词。
我的答案是万事开头成语褒义词:
万古长存: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
万古长青:指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万贯家财:形容家产丰厚。
万里江山: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万世师表: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万字开头成语褒义词包括:万事如意、意料之中、 中庸之道、道听途说、说白道绿 、绿水青山 、山穷水尽 、尽善尽美 、 美如冠玉、玉润珠圆、圆首方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人山人海、海市辰楼、楼阁亭台、台阁生风、风卷残云、云淡风轻、轻如鸿毛、毛手毛脚、脚踏实地、地利人和、和颜悦色、色飞眉舞
万全失策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万全失策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万全之策的意思就是万无一失的计策。应该是万全之策,既然万全就不可能失策。所以万全失策这个成语不成立不存在。
万全之策-释义
释义
万全:极为周到、稳妥。策:办法,策略。极其周全的没有一点漏洞的计谋、办法。
拼音
[wàn quán zhī cè]
出处
《三国志·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例句
1. 正当大家想得焦头烂额之际,他突然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近义
万全之计
这个成语应该是万全之策,意思是指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万全之策对应哪场战争?
对应的是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其实讽刺的是刘表的昏庸无能和错失良机。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袁绍派人向刘表求助,刘表表面上答应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同时也没有去帮助曹操。他想保住自己的荆州这块地盘,坐观局势的变化。荆州从事韩嵩、别驾刘先劝刘表说:“如今豪杰争霸,两大强手相持不下,胜负系于将军一人之手。将军如果想有所作为,可以趁他们筋疲力尽之时起兵;如果您不想这么做,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人作为盟友。将军坐拥十万之众,却安然坐观成败。看到贤能之人却不帮助,劝和又无法实现,这两家的怨恨一定都会集中到将军您的身上,将军也就不可能保持中立了。
以曹公的聪明才智,天下智能之士纷纷依附他,他一定能打败袁绍,然后举兵直指江汉,恐怕将军将难以抗衡。所以替将军着想,不如举州依附曹操,曹操必将感激将军,那么将军可以长久地享受富贵,还可以传给子孙,这才是最为周到和稳妥的策略。”
刘表手下的大将蒯越也劝刘表这么做,刘表依然狐疑不决,便派韩嵩到曹操那里观察虚实。韩嵩回来后,盛赞曹操的威武恩德,并劝说刘表派儿子去做人质。刘表怀疑韩嵩是反过来为曹操来劝说自己的,非常愤怒,要杀韩嵩,并将韩嵩的随行人员拷打至死。后来刘表知道韩嵩并没有别的意思,这才不再追究。
space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韩嵩和刘先口中的“万全之策”,意为非常周到和稳妥的策略。这句成语最早的出处是《韩非子•饰邪》中的“而道法万全,智能多失。夫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
本文所介绍的成语故事发生在官渡之战期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爆发激战。袁绍早年就与刘表关系密切,故此向刘表求助,希望刘表能协助自己击败曹操。而就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刘表就曾与曹操发生过几次武装冲突,帮谁不帮谁本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但刘表的做法的出人意料,两头都不帮,坐山观虎斗。
刘表的这种做法,令不少荆州官吏非常担心,这其中尤以韩嵩和刘先的态度最为鲜明。他们二人提出了两个建议,一个是等袁绍和曹操杀得筋疲力尽时起兵,向袁绍和曹操宣战,将二人歼灭,占据中原,称霸天下。另一个则是支持其中的一方,以自己谋取利益的最大化。而针对第二个建议,两人都认为曹操取得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建议刘表应该与协助曹操。
当韩嵩奉刘表之命出使许昌回来后,极力称赞曹操,希望刘表与曹操结盟。这原本是韩嵩通过前往中原经过考察后提出的想法,完全是为刘表着想,但刘表却认为韩嵩已经暗中投靠了曹操,是为曹操充当说客,心中大怒,差点将韩嵩杀死。由此也可以看出,郭嘉、贾诩、诸葛亮等人都认为刘表无能是很有道理和依据的。
以万开头的词语?
万载千秋
〖解释〗指经历年代极久远。同“万代千秋”。
万语千言
〖解释〗许许多多的话语。
万绪千头
〖解释〗绪:丝头。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万绪千端
万物之灵
〖解释〗万物:泛指天地间的所有生物;灵:聪明、灵巧。世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指人而言。
万万千千
〖解释〗形容数量极多。
万岁千秋
〖解释〗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
万世一时
〖解释〗万世才有这么一个机会。形容机会难得。
万世无疆
〖解释〗形容年代久远。
万全之计
〖解释〗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同“万全之策”。
万年无疆
〖解释〗形容年代久远。同“万世无疆”。
万目睚眦
〖解释〗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
万里无云
〖解释〗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万里迢迢
〖解释〗形容路程很遥远。
万苦千辛
〖解释〗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万口一词
〖解释〗比喻意见一致。同“万口一辞”。
万箭穿心
〖解释〗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万户千门
〖解释〗指众多人家。也形容屋宇深广。
万恨千愁
〖解释〗千、万:形容多。指忧愁怨恨很多。
万贯家私
〖解释〗万贯:上万贯铜钱。贯:古时穿钱的绳子,既钱穿,也指一串钱,一千文为一串,称一贯。形容家产很多,非常富有。
万古留芳
〖解释〗芳:香,指美名。好名声永远流传。
万夫莫当
〖解释〗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
万别千差
〖解释〗形容种类多,差别大。
万应灵药
能治各种病的灵药。比喻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好办法。
万事大吉
大吉:很吉利。什么事都很圆满顺利。
万世不易
易:改变。永远不改变。亦作“万代不易”。
万人之敌
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
万念俱寂
俱:全部。所有的欲望、打算都消失了。
万流景仰
为各方面的人所敬仰
万里鹏程
比喻前程远大。
万赖无声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万赖俱寂
万夫不当
夫:人。当:抵挡。上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人非常勇猛。亦作“万夫莫当”。
万代千秋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
万什么得什么四字成语?
万不得已
【拼音】: wàn bù dé yǐ
【解释】: 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八卷:“娘子不须挂怀,三载夫妻,恩情不浅,此去也是万不得已,一年半载,便得相逢也。”
【成语】: 万般无奈
【拼音】: wàn bān wú nài
【解释】: 万般:极其、非常;无奈:无可奈何。不得已,实在没办法。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十回:“耘轩万般无奈,只得写‘怀水候叙’帖儿,把娄、程二位请到家中。”
【成语】: 万不得已
【成语】: 万古常新
【拼音】: wàn gǔ cháng xīn
【解释】: 万古:千年万代。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万什么得什么四字成语?答:万不得已。万不得已的成语意思是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我一个很好的朋友,他有一次找我有些难为情道:我需要急用一笔钱,但是他也不愿意和我说明是什么原因,需要这笔资金,我知道他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开口的。
万水千山 万劫不复 万人敬仰 万不得已
万籁俱寂 万万不可 万众一心 万无一失
万事大吉 万紫千红 万人空巷 万众瞩目
万死不辞 万家灯火 万般无奈 万里长征
好像就只有这些啦。后面想到再补上,可以把这些成语的意思好好了解一下,也不是特别多,以后可以用的到。
回答:万不得已 、万别千差、 万不失一 、万代千秋 、五鼎万钟 、万夫不当 、万夫莫当 、万古长存、万马齐喑 万民牌伞 万民涂炭 万目睽睽 万目睚眦 万年吉地 万年无疆 万念俱灰 万念俱寂 万签插架 万全之策 万全之计 万人空巷 万里无云、万里长城、万般无奈、万不得已。
万什么得什么的四字成语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万不得已。这个成语不难看出,在情况相当紧急的时刻,决定这样做。是它的释义;所谓成语都是大家公认的,它在广阔的社会上有强大的生命力,四字成语让大家读起来朗朗上口,形象生刻,在文学中有顽强的扎根本质。
万不得已,万无一失,万众瞩目,万劫不复,万事大吉,万里江山,万里长城,万里挑一,万水千山,万紫千红,万众一心。万家灯火,万般无奈,万死不辞,万籁俱寂。万古长青,万寿无疆,万物之灵,万箭穿心,万全之策,万顷平波,万物殷富,万门千户,万象更新,万千气象
答,万什么得什么四字成语是万不得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明天出发,你就不要参与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你再参与从这个句子当中,我们能看到万不得已这个成语的意思,所以正确的答案是,万什么得什么,四个成语是万不得已。
1答案是万不得已。
2中国的成语太多太多,而且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也就是它的出处和来源,通常很有教育意义。
3万不得已,意思就是只要还有其他的办法,就不会这样去做,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办法的情况下,不得不这样做。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万不得已。
万里长城
[wàn lǐ cháng chéng]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万水千山
[wàn shuǐ qiān shān]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千言万语
[qiān yán wàn yǔ]
形容说得话很多。
千辛万苦
[qiān xīn wàn kǔ]
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万什么得什么四字成语?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无奈是对生活、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一种无力可施。有些事情是真的,它的确发生了,但你想它一点用都没有。不要让这些事情压在你身上,让你无法前行。学着把那些无可奈何的事情从你的身上卸下来。
第二个字是全的成语有哪些?
苟全性命 苟:苟且,姑且。
苟且保全性命。
顾全大局 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遭受损害。
归全反真 回归到完善的、原本的境界。
两全其美 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求全责备 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
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求全之毁 毁:毁谤。
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十全十美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万全之策 策:计策、办法。
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万全之计 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同“万全之策”。
万全之策的全?
[释义] 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全:周到;策:计谋、办法。[语出] 《三国志·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万全之策的全是齐全的意思
三国志裴松之注原文?
三国志裴松之注原文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翻译(《魏书一·武帝纪》20
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
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辛未,令曰:“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
十二月,军还谯。
建安十四年春三月,曹军抵达谯县,制作轻舟,操练水军。
秋七月,大军自涡水入淮河,出肥水,驻扎合肥。辛未,曹操下令道:“近几年以来,我军数次征行,有时遇到瘟疫,吏士们死亡无法归乡,家室无法团聚,百姓流离失所,仁者难道乐意看到此种情形?不得已也。现下令死者家中无产业,家人难以维持生活的,县官不得停止供应粮食,长吏要对他们慰问救济,以符合我的心意。”曹操设置扬州郡县长吏,修建芍陂蓄水屯田。
十二月,大军返回谯县。
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冬,作铜雀台。[注一]
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令道:“自古以来,开国及中兴之君王,何尝不是得到了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呢!当他们得到贤才时,往往没有出过里巷,难道是因为幸运相遇的吗?高居在上的执政者不寻求人才罢了。
今天下尚未安定,此时正是需要寻找贤才的紧急时刻。‘孟公绰为赵、魏两国的家臣绰绰有余,却做不了滕、薛两小国的大夫’。如果必须确定是廉洁之士之后才可任用,则齐桓公何以称霸于世!当今天下难道真就没有像姜太公那样富有才华,却穿着破衣服在渭水边垂钓的人吗?是否还有像盗嫂受金的陈平却还未遇到魏无知的人吗?诸君要帮助我举荐出身卑微而有才能之人,唯才是举,使我得而用之。”
冬,曹操造铜雀台。
[注一]《魏武故事》载公十二月己亥令曰:”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天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魏武故事》载公十二月己亥令曰:”我被举为孝廉时,年事尚浅,自以为本非隐居深山幽穴的德高望重之士,害怕被天下人看作平庸愚昧之辈,欲担任一郡守,施行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人清楚地了解我。故我在济南时,开始除残去秽,公平选举,忤逆了诸位常侍。因此为豪强权贵所怨恨,我恐怕给家族带来灾祸,故称病归乡。
辞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届孝廉之中,有的年已五十,尚未称老。我内心自思,从此往后二十年,待天下清平,我乃与该孝廉年纪相同。故我还归乡里,四季不出,于谯县东五十里筑一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得底下瘠薄之地,望老于荒野,不求闻达,断绝与宾客交往之念,然而却不能如意。
后我被征召为都尉,又迁调为典军校尉,于是理想更替,愿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做征西将军,然后在墓碑上题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乃我当时之志也。然而时遭董卓之难,各地兴举义兵。其时我能募集更多兵马,然而常常裁减士卒,不愿扩充。之所以如此,因为兵多会导致意气骄盛,与强敌相抗争时,可能重新引起祸端。故汴水之战,我部下仅有数千,后返回扬州再行招募,亦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我志本就有限而已。
后我领兖州牧,攻破招降黄巾三十万众。再又袁术于九江僭用帝号,其部下皆称臣于袁术,大门起名为建号门,衣被皆遵照天子制度,两妻室相争为皇后。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即登帝位,布告天下,袁术答道‘曹公尚在,还未可如此’。此后我征讨袁术,擒其四将,获其部众,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得病而死。
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自审时度势,实难与之为敌,但思量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以名垂后世。幸天庇佑,攻破袁绍,枭其二子。又有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望世事,据有荆州,我又征讨平定,于是天下太平。现今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到极点,已超过我原本的意望。
今我言此,似为自大,欲消尽众人非议,故无所避讳。假使国家无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可能有人见我强盛,我又生性不信天命之事,恐其私下相互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此种虚妄揣测,常使我心惴惴不安。齐桓、晋文之所以声名被传颂至今,因其虽兵势广大,犹能侍奉周室也。
《论语》云‘三分天下周文王已有其二,仍能尊奉殷朝,周文王之德可谓至德矣’,因为他能以强大的势力来侍奉弱小的天子。昔日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欲与之图谋燕国,乐毅伏地垂泣,答道:‘臣侍奉昭王,如同侍奉大王您;臣若获罪,被放逐他国,到死为止,也不忍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
胡亥要杀蒙恬时,蒙恬道:‘从我祖上及至后世,忠信于秦国,已经三代了。现今臣领兵三十余万,其势力足以背叛朝廷,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是因为不敢辱没祖辈的教诲、忘记先王的恩德啊。’我每次读此二人事迹,未尝不怆然流涕也。从我的祖父直到我,皆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谓是被朝廷所信任,至曹丕兄弟,已超过三代矣。
我不仅是对诸位诉说上述言论,还常常将此告诉妻妾,让他们都深知我的心意。我告诉他们:‘待我死后,你们都应当改嫁,希望能传述我的心中所想,使世人都能够知道。’我此等言论皆肺腑至要之言,之所以勤勤恳恳地叙说心腹之言,因为看到周公有《金縢》之书可以表明自己的忠心,恐怕他人不相信的缘故。然而欲使我就此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廷,归还武平侯国,实不可为也。
为何?实在是害怕我放弃了兵权会遭人所祸害。这既是为子孙谋划,也是考虑到自己败亡,则国家将有倾覆的危险。因此不能因贪慕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此事乃不可为也。先前,朝廷恩封我的三子为侯,我坚决推辞不敢接受,现我更改主意打算接受它。并非想再以此为荣,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作为万全之计。
每当我读到介子推逃避晋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赏赐,无不舍书而感叹,以此来自省。我奉国家之威灵,执仗斧钺,征伐叛乱,以弱克强,以小擒大。脑中所谋划之事,实行时无不如意,心里所考虑之事,无不达成所愿。于是扫平天下,没有辜负君主的使命。此可谓是天助汉室,非人力所能为也。
然而我的封地兼并四县,享受三万户的赋税,我有何功德能配得上如此赏赐!现天下还未安定,我无法就此让位。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现我把阳夏、柘、苦三县二万户赋税交还朝廷,只享受武平县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非议,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
三国演义魏延子午谷原文?
《三国演义》原著是这样记载: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安长。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却说孔明率兵前至沔阳,经过马超坟墓,乃令其弟马岱挂孝,孔明亲自祭之。祭毕,回到寨中,商议进兵。忽哨马报道:“魏主曹睿遣驸马夏侯楙,调关中诸路军马,前来拒敌。”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
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魏延怏怏不悦。孔明差人令赵云进兵。
却说夏侯楙在长安聚集诸路军马。时有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引西羌诸路兵八万到来;见了夏侯楙,楙重赏之,就遣为先锋。德有四子,皆精通武艺,弓马过人:长子韩瑛,次子韩瑶,三子韩琼,四子韩琪。
韩德带四子并西羌兵八万,取路至凤鸣山,正遇蜀兵。两阵对圆。韩德出马,四子列于两边。德厉声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犯吾境界!”赵云大怒,挺枪纵马,单搦韩德交战。长子韩瑛,跃马来迎;战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次子韩瑶见之,纵马挥刀来战。赵云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迎战。
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云不下,也纵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赵云。云在中央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韩阵中偏将急出救去。云拖枪便走。
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云用枪拨落。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云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韩瑶纵马举宝刀便砍赵云。云弃枪于地,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韩德见四子皆丧于赵云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
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后人有诗赞曰:“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邓芝见赵云大胜,率蜀兵掩杀,西凉兵大败而走。韩德险被赵云擒住,弃甲步行而逃。云与邓芝收军回寨。芝贺曰:“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今日阵前力斩四将,世所罕有!”云曰:“丞相以吾年迈,不肯见用,吾故聊以自表耳。”遂差人解韩瑶,申报捷书,以达孔明。
却说韩德引败军回见夏侯楙,哭告其事。楙自统兵来迎赵云。探马报入蜀寨,说夏侯楙引兵到。云上马绰枪,引千余军,就凤鸣山前摆成阵势。当日,夏侯楙戴金盔,坐白马,手提大砍刀,立在门旗之下。见赵云跃马挺枪,往来驰骋,楙欲自战。
韩德曰:“杀吾四子之仇,如何不报!”纵马轮开山大斧,直取赵云。云奋怒挺枪来迎;战不三合,枪起处,刺死韩德于马下,急拨马直取夏侯楙。楙慌忙闪入本阵。邓芝驱兵掩杀,魏兵又折一阵,退十余里下寨。楙连夜与众将商议曰:“吾久闻赵云之名,未尝见面;今日年老,英雄尚在,方信当阳长坂之事。似此无人可敌,如之奈何?”
参军程武,乃程昱之子也,进言曰:“某料赵云有勇无谋,不足为虑。来日都督再引兵出,先伏两军于左右;都督临阵先退,诱赵云到伏兵处;都督却登山指挥四面军马,重叠围住,云可擒矣。”楙从其言,遂遣董禧引三万军伏于左,薛则引三万军伏于右。二人埋伏已定。
次日,夏侯楙复整金鼓旗幡,率兵而进。赵云、邓芝出迎。芝在马上谓赵云曰:“昨夜魏兵大败而走,今日复来,必有诈也。老将军防之。”子龙曰:“量此乳臭小儿,何足道哉!吾今日必当擒之!”便跃马而出。
魏将潘遂出迎,战不三合,拨马便走。赵云赶去,魏阵中八员将一齐来迎。放过夏侯楙先走,八将陆续奔走。赵云乘势追杀,邓芝引兵继进。赵云深入重地,只听得四面喊声大震。邓芝急收军退回,左有董禧,右有薛则,两路兵杀到。邓芝兵少,不能解救。
赵云被困在垓心,东冲西突,魏兵越厚。时云手下止有千余人,杀到山坡之下,只见夏侯楙在山上指挥三军。赵云投东则望东指,投西则望西指,因此赵云不能突围,乃引兵杀上山来。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能上山。
赵云从辰时杀至酉时,不得脱走,只得下马少歇,且待月明再战。却才卸甲而坐,月光方出,忽四下火光冲天,鼓声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杀到,皆叫曰:“赵云早降!”云急上马迎敌。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云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忽东北角上喊声大起,魏兵纷纷乱窜,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持丈八点钢矛,马项下挂一颗人头。
云视之,乃张苞也。苞见了赵云,言曰:“丞相恐老将军有失,特遣某引五千兵接应。闻老将军被困,故杀透重围。正遇魏将薛则拦路,被某杀之。”云大喜,即与张苞杀出西北角来。只见魏兵弃戈奔走:一彪军从外呐喊杀人,为首大将提偃月青龙刀,手挽人头。云视之,乃关兴也。兴曰:“奉丞相之命,恐老将军有失,特引五千兵前来接应。却才阵上逢着魏将董禧,被吾一刀斩之,枭首在此。
丞相随后便到也。”云曰:“二将军已建奇功,何不趁今日擒住夏侯楙,以定大事?”张苞闻言,遂引兵去了。兴曰:“我也干功去。”遂亦引兵去了。云回顾左右曰:“他两个是吾子侄辈,尚且争先干功;吾乃国家上将,朝廷旧臣,反不如此小儿耶?吾当舍老命以报先帝之恩!”于是引兵来捉夏侯楙。当夜三路兵夹攻,大破魏军一阵。
邓芝引兵接应,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楙乃无谋之人,更兼年幼,不曾经战,见军大乱,遂引帐下骁将百余人,望南安郡而走。众军因见无主,尽皆逃窜。兴、苞二将闻夏侯楙望南安郡去了,连夜赶来。楙走入城中,令紧闭城门,驱兵守御。兴、苞二人赶到,将城围住;赵云随后也到:三面攻打。少时,邓芝亦引兵到。一连围了十日,攻打不下。
忽报丞相留后军住沔阳,左军屯阳平,右军屯石城,自引中军来到。赵云、邓芝、关兴、张苞皆来拜问孔明,说连日攻城不下。孔明遂乘小车亲到城边周围看了一遍,回寨升帐而坐。
众将环立听令。孔明曰:“此郡壕深城峻,不易攻也。吾正事不在此城,汝等如只久攻,倘魏兵分道而出,以取汉中,吾军危矣。”邓芝曰:“夏侯楙乃魏之驸马,若擒此人,胜斩百将。今困于此,岂可弃之而去?”孔明曰:“吾自有计。此处西连天水郡,北抵安定郡,二处太守,不知何人?”探卒答曰:“天水太守马遵,安定太守崔谅。”
孔明大喜,乃唤魏延受计,如此如此;又唤关兴、张苞受计,如此如此;又唤心腹军士二人受计,如此行之。各将领命,引兵而去。孔明却在南安城外,令军运柴草堆于城下,口称烧城。魏兵闻知,皆大笑不惧。却说安定太守崔谅,在城中闻蜀兵围了南安,困住夏侯楙,十分慌惧,即点军马约共四千,守住城池。忽见一人自正南而来,口称有机密事。崔谅唤入问之,答曰:“某是夏侯都督帐下心腹将裴绪。今奉都督将令,特来求救于天水、安定二郡。南安甚急,每日城上纵火为号,专望二郡救兵,并不见到;因复差某杀出重围,来此告急。
可星夜起兵为外应。都督若见二郡兵到,却开城门接应也。”谅曰:“有都督文书否?”绪贴肉取出,汗已湿透;略教一视,急令手下换了乏马,便出城望天水而去。不二日,又有报马到,告天水太守已起兵救援南安去了,教安定早早接应。崔谅与府官商议。多官曰:“若不去救,失了南安,送了夏侯驸马,皆我两郡之罪也:只得救之。”谅即点起人马,离城而去,只留文官守城。
崔谅提兵向南安大路进发,遥望见火光冲天,催兵星夜前进,离南安尚有五十余里,忽闻前后喊声大震,哨马报道:“前面关兴截住去路,背后张苞杀来!”安定之兵,四下逃窜。
谅大惊,乃领手下百余人,往小路死战得脱,奔回安定。方到城壕边,城上乱箭射下来。蜀将魏延在城上叫曰:“吾已取了城也!何不早降?”原来魏延扮作安定军,夤夜赚开城门,蜀兵尽入,因此得了安定。
崔谅慌投天水郡来。行不到一程,前面一彪军摆开。大旗之下,一人纶巾羽扇,道袍鹤氅,端坐于车上。谅视之,乃孔明也,急拨回马走。关兴、张苞两路兵追到,只叫:“早降!”
崔谅见四面皆是蜀兵,不得已遂降,同归大寨。孔明以上宾相待。孔明曰:“南安太守与足下交厚否?”谅曰:“此人乃杨阜之族弟杨陵也;与某邻郡,交契甚厚。”孔明曰:“今欲烦足下入城,说杨陵擒夏侯楙,可乎?”谅曰:“丞相若令某去,可暂退军马,容某入城说之。”孔明从其言,即时传令,教四面军马各退二十里下寨。崔谅匹马到城边叫开城门,入到府中,与杨陵礼毕,细言其事。
陵曰:“我等受魏主大恩,安忍背之?可将计就计而行。”遂引崔谅到夏侯楙处,备细说知。楙曰:“当用何计?”杨陵曰:“只推某献城门,赚蜀兵入,却就城中杀之。”崔谅依计而行,出城见孔明,说:“杨陵献城门,放大军入城,以擒夏侯楙。杨陵本欲自捉,因手下勇士不多,未敢轻动。”孔明曰:“此事至易:今有足下原降兵百余人,于内暗藏蜀将扮作安定军马,带入城去、先伏于夏侯楙府下;却暗约杨陵,待半夜之时,献开城门,里应外合。”
崔谅暗思:“若不带蜀将去,恐孔明生疑。且带入去,就内先斩之,举火为号,赚孔明入来,杀之可也。”因此应允。孔明嘱曰:“吾遣亲信将关兴、张苞随足下先去,只推救军杀入城中,以安夏侯楙之心;但举火,吾当亲入城去擒之。”时值黄昏,关兴、张苞受了孔明密计,披挂上马,各执兵器,杂在安定军中,随崔谅来到南安城下。
杨陵在城上撑起悬空板,倚定护心栏,问曰:“何处军马?”崔谅曰:“安定救军来到。”谅先射一号箭上城,箭上带着密书曰:“今诸葛亮先遣二将,伏于城中,要里应外合;且不可惊动,恐泄漏计策。待入府中图之。”杨陵将书见了夏侯楙,细言其事。楙曰:“既然诸葛亮中计,可教刀斧手百余人,伏于府中。如二将随崔太守到府下马,闭门斩之;却于城上举火,赚诸葛亮入城。伏兵齐出,亮可擒矣。”
安排已毕,杨陵回到城上言曰:“既是安定军马,可放入城。”关兴跟崔谅先行,张苞在后。杨陵下城,在门边迎接。兴手起刀落,斩杨陵于马下。崔谅大惊,急拨马奔到吊桥边,张苞大喝曰:“贼子休走!汝等诡计,如何瞒得丞相耶!”手起一枪,刺崔谅于马下。关兴早到城上,放起火来。四面蜀兵齐入。夏侯楙措手不及,开南门并力杀出。一彪军拦住,为首大将,乃是王平;交马只一合,生擒夏侯楙于马上,余皆杀死。孔明入南安,招谕军民,秋毫无犯。众将各各献功。孔明将夏侯楙囚于车中。
邓芝问曰:“丞相何故知崔谅诈也?”孔明曰:“吾已知此人无降心,故意使入城。彼必尽情告与夏侯楙,欲将计就计而行。吾见来情,足知其诈,复使二将同去,以稳其心。此人若有真心,必然阻当;彼忻然同去者,恐吾疑也。他意中度二将同去,赚入城内杀之未迟;又令吾军有托,放心而进。吾已暗嘱二将,就城门下图之。城内必无准备,吾军随后便到。此出其不意也。”众将拜服。孔明曰:“赚崔谅者,吾使心腹人诈作魏将裴绪也。吾又去赚天水郡,至今未到,不知何故。今可乘势取之。”乃留吴懿守南安,刘琰守安定,替出魏延军马去取天水郡。
却说天水郡太守马遵,听知夏侯楙困在南安城中,乃聚文武官商议。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曰:“夏侯驸马乃金枝玉叶,倘有疏虞,难逃坐视之罪。太守何不尽起本部兵以救之?”马遵正疑虑间,忽报夏侯驸马差心腹将裴绪到。绪入府,取公文付马遵,说:“都督求安定、天水两郡之兵,星夜救应。”言讫,匆匆而去。次日又有报马到,称说:“安定兵已先去了,教太守火急前来会合。”
马遵正欲起兵,忽一人自外而入曰:“太守中诸葛亮之计矣!”众视之,乃天水冀人也,姓姜名维,字伯约。父名冏,昔日曾为天水郡功曹,因羌人乱,没于王事。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后为中郎将,就参本郡军事。当日姜维谓马遵曰:“近闻诸葛亮杀败夏侯楙,困于南安,水泄不通,安得有人自重围之中而出?又且裴绪乃无名下将,从不曾见;况安定报马,又无公文,以此察之,此人乃蜀将诈称魏将。
赚得太守出城,料城中无备,必然暗伏一军于左近,乘虚而取天水也,”马遵大悟曰:“非伯约之言,则误中奸计矣!”维笑曰:“太守放心。某有一计,可擒诸葛亮,解南安之危。”正是:运筹又遇强中手,斗智还逢意外人。
未知其计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万全之计其他应用
组词
万组词全组词之组词计组词笔顺笔画
万笔顺笔画全笔顺笔画之笔顺笔画计笔顺笔画近义词
万近义词全近义词之近义词计近义词反义词
万反义词全反义词之反义词计反义词万全之计成语接龙
正接
计不反顾计不返顾计不旋跬计不旋踵计绌方匮计出无聊计出无奈计出万全计出万死计斗负才计伐称勋计功程劳计功补过计功谋利计功行封计功行赏计功受爵计功受赏计过自讼计获事足计合谋从计将安出计尽力穷计较锱铢计劳纳封计穷力极计穷力竭计穷力尽计穷虑极计穷虑尽计穷力诎计穷力屈计穷势蹙计穷势迫计穷途拙计穷智短计穷智极计日程功计日而待计日而俟计日可待计日可期计日以待计日以期计日以俟计日奏功计日指期计深虑远计上心来计上心头计无返顾计无复之计无所出计无所施计无所之计无由出计行虑义计勋行赏计行言听计研心算反接
成千成万成千累万成千论万成千上万挂一漏万论千论万千千万万屈一伸万说千道万说千说万无千待万无千无万雄兵百万雄罴百万雄师百万盈千累万逾千越万以一持万以一驭万以一知万一掷百万一掷巨万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暗箭明枪不可端倪别无二致不赞一辞炊骨爨骸辞简义赅长驱而入超群越辈乘虚迭出愁颜赧色大而化之刀光血影电火行空待时而举东谈西说东西南北叠见杂出得意之色饿殍满道方便之门反躬自省发号布令风急浪高分居异爨覆鹿遗蕉分陕之重膏车秣马管间窥豹恭敬桑梓葛巾野服躬冒矢石贵人贱己高天厚地固执己见故作姿态回春妙手鹤短凫长化腐朽为神奇货赂大行魂销目断呼吸相通狐疑犹豫降本流末家常茶饭家和万事兴江汉朝宗金浆玉醴积箧盈藏倔头强脑金屋之选旷日累时里程碑六根不净列功覆过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墨客骚人秣马利兵捏脚捏手年头月尾年湮代远盘空硬语盘龙之癖拍马溜须飘飘零零飘瓦虚舟千虑一失轻诺寡信轻裘缓辔卿卿我我寝丘之志千仞无枝迁善塞违清圣浊贤衾影无愧四冲八达山不转水转山长水阔上方不足,下比有余蜀贾卖药善门难开十目所视十年窗下守如处女,出如脱兔视同儿戏身无寸铁识微见几守望相助省欲去奢上智下愚山中宰相吐胆倾心童叟无欺天塌地陷体贴入微天之僇民文君早寡违利赴名舞榭歌楼武艺超群五月粜新谷无踪无影小肚鸡肠析圭儋爵席卷而逃心旌摇摇析缕分条先声后实莺猜燕妒一而二,二而三一壶千金一时无两一退六二五寅支卯粮衣租食税一字一珠簪笔磬折造车合辙捉刀代笔掷地赋声支分族解珠歌翠舞众口难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政通人和振缨中朝止足之戒自知之明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weiquzhouquan30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