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以言志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诗以言志的意思诗以言志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诗以言志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诗以言志
拼音: shī yǐ yán zhì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紧缩式
解释: 志:志向,意志。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成语示例:唐·王勃《游山庙序》:“~, 不以韵数裁焉。"
英文翻译: rhyme one‘s thoughts

诗以言志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托物言志蚕的故事?

最近,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那就是外婆送给我的蚕宝宝。

蚕宝宝的身子雪白雪白,浑身上下长满了毛,只露出一个黑不溜秋的小脑袋,真是可爱!它们摸上去软绵绵的,背上还有一些漂亮的花纹和一根背脉管,我非常喜欢它们。 蚕宝宝可是个贪吃的小东西。记得刚从外婆家拿来它们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准时给它们喂食,我刚放下新鲜嫩绿的桑叶,它们就争先恐后地爬到嫩叶边缘,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好像在吃一顿丰盛的佳肴。蚕宝宝吃桑叶时会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那声音如同秋天的细雨声,软软的、细细的,很好听!

没过几天,蚕宝宝一点东西也不吃,连最喜欢吃的嫩桑叶也不看一眼,就这样昂着头,一动也不动地呆在那儿。我觉得挺奇怪以为它生病了,急忙去问妈妈:“妈妈,这蚕宝宝是不是生病了,都两天没吃东西了。”妈妈笑呵呵地说:“看你这性急样,告诉你吧!这是蚕在蜕皮,它们长到一定时候就要蜕一次皮,每蜕一次皮就会变得强壮一点,漂亮一些,这样的过程会重复四次,蜕过四次皮后就要吐丝结茧了,明白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眼睛却直盯着蚕宝宝。

又过了几天,蚕宝宝果然开始发生变化了。只见它们使劲地仰着头,痛苦地摇摆着整个身体,慢慢地爬了出来,那旧皮就蜕了下来。就这样一层、两层、三层、四层,直到所有的皮都脱掉为止。它们变得更白更强壮了,哈哈!接下来几天蚕宝宝就一直毫不疲倦地吐着白丝,慢慢地把整个身体都包围起来,成了一个茧。我想是不是到那时蚕宝宝就可以真正地休息了呢?

没想到在沉睡了很多天之后,茧破裂了,飞出了一只长着透明翅膀的飞蛾,好美!这可是蚕宝宝辛勤劳动的结果啊,它好伟大,就像母爱一样!

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 蚕的一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典故在诗中的意思?

一、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

二、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1、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三、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从抒发情感类型的角,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

1、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

2、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

3、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

四、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我们知道,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增大诗词表现力。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

扩展资料:

现将含典故的诗句举例如下: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诗词中常见的36个文化典故,助你读懂诗意中华

古典文学与诗词

典故,是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典故不仅可以使诗句表达更加形象,还让诗句含蓄典雅,别有意趣。

“双鲤”指代书信?“怀橘”指孝顺父母?36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帮孩子读懂诗意中华。

1.咏絮才

《世说新语》载,东晋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赞赏。后以“咏絮”或“咏絮才”称赞女子善于吟咏。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曹雪芹《红楼梦》

2.比翼鸟、连理枝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3.莼鲈

指家乡风味,典出《晋书》:“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蔬菜、莼羹、鲈鱼脍,……”后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写作莼鲈之思。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采薇

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周朝建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于饿死。后以此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5.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6.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

7.请缨

汉武帝派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终军说:“请给我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比喻杀敌报国。

汉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8.东山高卧

《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 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后泛指隐居。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李白《梁园吟》

9.柳营

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细柳营主将周亚夫纪律严明,军容整齐。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鲍溶《赠李黯将军》

10.烂柯

出自任昉《述异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童子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发现斧头全烂了,同时代的人都不在世了。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1.南冠

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在狱咏蝉》

12.汗青

古时写字的竹简,需先用火烧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3.青眼

相传三国魏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憎恶的人,向上或向旁边看;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眼中之人吾老矣!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14.画眉

《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15.金乌

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红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周围是金光闪烁的“红光”,后以“金乌”代称太阳。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16.楼兰

汉代,楼兰国经常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用计斩杀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7.梦蝶

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亦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18.青鸟

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殿中,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19.三径

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0.桑榆

《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影)在树端,谓之桑榆。”后比喻人的晚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1.双鲤

古人寄信,将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后代指书信。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22.黍离

语出《诗经·王风·黍离》。诗人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岂知劳。

——许浑《故洛城》

23.献芹

也说“芹献”,出自《列子·杨朱》,从前有一个人在豪绅面前吹嘘芹菜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九》

24.斑竹

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因名斑竹。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刘禹锡《泰娘歌》

25.投笔

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官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

26.折腰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薪俸,去向比他官位更高的人献殷勤,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

27.楚歌

《史记》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喻孤军被围或处境窘迫。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李商隐《泪》

28.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谦辞,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29.辞第

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辞去汉武帝赏赐的宅第。后又以“辞第”比喻为国忘家。

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30.鸿鹄

据《史记·陈涉世家》,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时有鸿鹄之志,后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吴潜《八声甘州》

31.抱柱

相传尾生同一女子相约桥下,未等到女子来。河水猛涨,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李白《长干行·其一》

32.怀橘

典故出自《三国志》,陆绩随父在九江见袁术,袁术用桔子款待。陆绩将两个桔子放在怀中,拜谢告辞之时,桔子落地。袁术嘲笑客人为何将桔子带走,陆绩说准备带回给母亲吃,袁术对陆绩(的孝心)“大奇之”。后以怀橘指孝顺双亲。

下马入门怀橘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奉祠养亲》

33.还珠

古时合浦盛产珍珠,因太守贪婪,珍珠都转到别的地方。孟尝任太守后,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比喻官吏为政清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34.化碧

周敬王时刘文公属下的大夫苌弘蒙冤,因忠于刘氏被人杀于蜀地,其血三年化为碧玉。后遂以“化碧”比喻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

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朱敦儒《木兰花慢》

35.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春夏季节,杜鹃彻夜啼鸣,啼声清脆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后人以杜鹃叫比喻伤怀、惆怅的情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6.柳岸

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惯,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克洛夫寓言故事野菊花有什么道理?

克洛夫寓言故事野菊花有什么道理?《野菊花》主要描写野菊的野性热情和探索进取精神。

作者写野菊花,实际上是托物言志,为的是告诉我们一个生活的道理:活着就要勇敢,活着就要尽情。

人生要像野菊花一样有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要在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

作者写野菊花,实际上是托物言志,为的是告诉我们一个生活的道理:活着就要勇敢,活着就要尽情。

咏物言志诗大全?

咏物言志的故事:1、《梅花》王安石(宋代)2、《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宋代)3、《在狱咏蝉》骆宾王(唐代)4、《青松》陈毅(现代)5、《竹石》郑板桥(清代)6、《石灰吟》于谦(明代)7、《墨梅》王冕(元代)8、《早梅》柳宗元(唐代)9、《杨柳枝词》刘禹锡(唐代)10、《新栽梅》白居易(唐代)

抒情言志诗的意象和特点?

抒情言志诗常用意象有:竹、兰、菊、梅、柳、蝉、荷、月、山水  特点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赞扬表达自己品格、际遇或理想  比如:怀才不遇、清高、安贫乐道、不畏强权、不图富贵、忧国忧民、治国平天下、淡泊名利、不趋炎附势同流合污  检举古代诗词常见意象的内蕴  诗讲究含蓄。

故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现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干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惑。

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内蕴。

  一 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1 欣赏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月+情思=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

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唐、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丁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二 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1 欣赏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号,夕餐秋菊之落英。

"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镇《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  更无花。

"表达丁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三 梅花——高洁的象征  1 欣赏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  诗人抓注悔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下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四 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1 欣赏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馅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帧《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耶样坚贞,在任间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五 莲——爱的表达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1 欣赏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

即"怜子"¨青。

即"请"。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六 悟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 欣赏  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捂恫秋叶黄,珠帘下卷夜来霜。

熏笼玉忱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  写的是被划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弧影单、卧听宫漏的情  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七 杜鹃鸟——凄怨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舌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扩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

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人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 欣赏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凤直到夜郎西。

”  子规鸟即杜鹃鸟。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八 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人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戍为悲凉的同义词。

  蝉,在古人笔下是高洁的象征。

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1 欣赏  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  以寒蝉高唱,喧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它们都是用蝉喻指一种高洁的人品。

  九 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  大雁、青鸟——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  信使。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岛,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  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 欣赏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庄花前。

"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在北朝做  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砖。

  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十 柳——离情的象征。

  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  1 欣赏: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要回答这个问题,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化知识,充分认识"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内蕴。

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  十一南浦、长亭——离别之所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分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禄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十二 芳草——离别与离恨  1 欣赏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分萋萋。

"。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末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十三 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1 欣赏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笆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甚为怨徘。

  十四、羌笛、胡茄——凄切之声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研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茄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十五 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  马致远小令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  十六 猿啼——伤感的鸣声  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十七 水——绵绵的愁思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恩。

  秦观 《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另外  梅子:喻成熟少女的怀春,如 "衙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请熙《点绎唇》);  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桃花:象征美人  牡丹:寄寓富贵

诗以言志其他应用

组词

诗组词以组词言组词志组词

笔顺笔画

诗笔顺笔画以笔顺笔画言笔顺笔画志笔顺笔画

近义词

诗近义词以近义词言近义词志近义词

反义词

诗反义词以反义词言反义词志反义词

诗以言志成语接龙

正接

志冲斗牛志存高远志诚君子志冲牛斗志大才短志大才疏志大量小志得气盈志得意满志广才疏志高气扬志高行洁志骄气盈志洁行芳志坚行苦志骄意满志虑忠纯志满气得志满气骄志美行厉志趣不凡志气凌云志士仁人志同气合志同道合志同心合志枭逆虏志盈心满志在必得志志诚诚志在千里志在四方志在四海志足意满

反接

呵笔寻诗横槊赋诗红叶题诗画中有诗击钵催诗七步成诗五步成诗燕足系诗走笔题诗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诗以言志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不孝之子慈悲为怀攒三集五掂斤估两得马生灾耳后生风好离好散厚貌深辞患难之交胡思乱量化性起伪精耕细作惊恐万状敬老爱幼臼头深目假誉驰声买菜求益面如灰土暮云春树匿迹隐形清源正本秦砖汉瓦人单势孤驷马不追誓死不贰同心戮力天下无难事雄纠纠,气昂昂想望丰采尧年舜日一言而定有要没紧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shiyuyu7_27590.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