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翠柏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苍松翠柏的意思苍松翠柏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苍松翠柏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苍松翠柏
拼音: cāng sōng cuì bǎi
频率: 一般
年代: 近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成语示例:季羡林《幽径悲剧》:“山上~,杂树成林。"
英文翻译: green pines and verdant cypresses

苍松翠柏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苍松翠柏和遮天蔽日哪个不是成语?

遮天蔽日是成语,苍松翠柏不是。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遮天蔽日的意思是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红岩许云峰主要事件?

许云峰,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幼年时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辍学,到本地的一个钱庄当学徒。1931年“九一八事变”,许云峰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投身革命

1938年5月,许云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编辑和发行工作。1939年春,许云峰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1940年,调任重庆新市区区委书记,在他的组织发动下,新市区党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被捕入狱

1940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许云峰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国民党军统贵州息烽集中营。每当危险的时候,他作为狱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员,就鼓励大家:“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

坚强不屈

1946年7月,许云峰等人被押到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馆”监狱。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军统监狱中,他用秘密方法和党员相互联系,成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和领导狱中的地下斗争。敌人为割断他与狱中地下党组织的联系,将他戴上重镣,关进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残酷折磨和威逼利诱,许云峰始终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不为所动。无可奈何的敌人不得不承认:任何刑具对他都是没有效果的。

英勇就义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对狱中的革命者进行血腥大屠杀。许云峰从容就义,年仅33岁。许云峰牺牲后三天,重庆回到人民手中。党和政府将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苍松翠柏护卫着的歌乐山上。

许云峰,又名许晓轩(1916-1949)江苏江都人,1938年加入共产党,1940年4月被国民党押往国民党军统贵州息烽集中营,1946年7月,许云峰等人被押到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馆”监狱)。1949年11月27日,许云峰被国民党杀害,年仅33岁。

拓展资料 :

许云峰

许晓轩(1916—1949),学名永安,字小轩,江都县仙女庙(今江都镇)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许晓轩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殉难。是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齐晓轩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

是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许晓轩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许晓轩故居是江都城区重要的旅游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1998年8月23日。《红岩魂》展演团负责人和演员抽出时间来到许晓轩烈士家属居住的江宁街道,与居委干部、学生、侨台属等近百名代表一起举行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座谈会。贵阳市文化局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办事处摄制组的工作人员。

他们此行是为了寻访革命烈士许晓轩在息烽集中营走过的光辉岁月,以此制成专题片带回上海,在社区和居民中进行爱国教育宣传。据悉,许晓轩遗孀姜绮华老人现居住在上海静安区江宁路。革命传统教育课在肃穆的春风中开始。许晓轩的女儿许德馨女士在父亲塑像前,为少先队员深情讲述了感人肺腑的红岩故事,传承红岩精神。嘉定区普通小学100多名少先队员却完全沉浸在红岩故事中,被革命烈士许晓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吸引。

学生们在许晓轩同志塑像前纷纷献上鲜花,并表示,红岩精神早已深入学子心中,将不忘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要把今天的学习活动化为在今后的实际行动,为将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而努力。

在《红岩》这部小说的人物长廊中,有许云峰、江姐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志士,许晓轩就是许云峰的主要生活原型之一。1997年9月28日,故居修缮完毕正式对外开放。故居是前后三进四厢的民宅,青砖小瓦,古朴庄重。正门顶上挂着一方匾额,匾额上“许晓轩故居”五个镏金大字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

许晓轩烈士生平事迹展陈列于故居六间房间中,沿墙布展,由100多幅珍贵照片,烈士的10多件遗物以及一组群雕组成,分为“少年时代”。“参加革命”、“狱中斗争”、“英勇献身”、“光耀千秋”五部分,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烈士光辉而短暂的一生。许晓轩故居开放以来,前来瞻仰的各界人士达数万人次。

红岩许云峰1940年4月不幸被捕,辗转关押于白公馆看守所、贵州息烽监狱。

狱中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机智勇敢,多次挫败敌人阴谋。在息烽监狱时,他和罗世文、车耀先、黄显声等一起反对狱方制定的“连坐法”,取得胜利。

在白公馆时,与李子伯一起积极进行越狱准备工作,狱中难友宣灏传看狱中挺进报时,被特务发现毒打,他挺身而出,掩护宣灏。

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殉难,临刑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香松的成语?

香的成语:

【成语】: 焚香顶礼

【拼音】: fén xiāng dǐng lǐ

【解释】: 犹焚香礼拜。

【出处】: 元·无名氏《望江亭》第一折:“人生在世长安乐了那,焚香顶礼则个谢皇天呵,哙哙。”

【举例造句】: 那杭州百姓,前番受过他的恩惠,今又听得他来,不胜欢喜,大家都打点焚香顶礼远接。

松的成语:

【成语】: 松柏之茂

【拼音】: sōng bǎi zhī mào

【解释】: 松柏的枝叶繁茂常青,经冬不凋。比喻长久不衰,经得起考验。

【出处】: 《诗经·小雅·天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含松的成语:

苍松翠柏 [ cāng sōng cuì bǎi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餐松啖柏[ cān sōng dàn bó ]:以松柏的叶实充饥。 形容修仙学道者超尘脱俗的生活。

餐松饮涧[ cān sōng yǐn jiàn ]:食松实,饮涧水。指过隐居生活。

鹤发松姿[ hè fà sōng zī ]:白色的头发,松树的姿态。形容人虽老犹健。

鹤骨松筋[ hè gǔ sōng jīn ]:指修道者的形貌气质。

鹤骨松姿[ hè gǔ sōng zī ]:清奇不凡的气质。多指修道者的形貌。

刻不容松[ kè bù róng sōng ]:片刻也不能松懈。

乔松之寿[ qiáo sōng zhī shòu ]:乔、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和赤松子。 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

松柏后凋[ sōng bǎi hòu diāo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半截皮带的故事对小学生人生的启示

半截皮带的故事对小学生人生的启示?半截皮带这个故事,说出了无数的革命先烈,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走过草地,没有食物、没有伤药、什么都没有情况下,走过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迎来了胜利。"半截皮带″给小学生,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热血铸造的。

真实体会到信仰带来的能量。故事中最令自己震撼的就是当班长拿出小战士周广才的皮带,用刀慢慢地切起来,一刀两刀,看见自己心爱的成为战例品的皮带被切成一段一段的,周广才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对班长说:“班长,别吃了,我不饿。”说着说着,他一手从班长的手里抢过皮带,对身边的战士说:“同志们,咱们不吃了,我们把它留下当作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因为有这种追求和力量的支撑,周广才最终走出了草地,到达了日思梦想的延安。

半截皮带的故事对小学生人生的启示

就是了解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群众,做出的付出和牺牲。

读了“半截皮带”的故事,很是震撼和感慨。“半截皮带”见证了无数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中践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和“铁心跟党走”的高尚情怀。

长征时期,由于寒冷、饥饿、伤病、缺氧等原因,无数共产党人在翻雪山过草地中倒下了,他们大部分没有留下名字,留下的却是“埋骨何须桑梓地”的豁达情怀。“皮带”本是战利品,却成为了战士们舍不得吃的“佳肴”。同时,“半截皮带”更是对党忠诚的有力见证,烙下了我们心中的红色印记。

重温“半截皮带”的故事,让人深受触动。革命理想高于天。到陕北去,找党中央,见毛主席,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年轻的红军战士,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走出茫茫草地,走到陕北,创造了奇迹。半截皮带见证了红军长征时的艰苦卓绝,见证了红军战士“铁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这就是信仰的巨大力量。

读了“半截皮带”的故事,很是震撼和感慨。“半截皮带”见证了无数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中践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和“铁心跟党走”的高尚情怀。长征时期,由于寒冷、饥饿、伤病、缺氧等原因,无数共产党人在翻雪山过草地中倒下了,他们大部分没有留下名字,留下的却是“埋骨何须桑梓地”的豁达情怀。“皮带”本是战利品,却成为了战士们舍不得吃的“佳肴”。同时,“半截皮带”更是对党忠诚的有力见证,烙下了我们心中的红色印记。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有很多可歌可泣感人的故事。“半截皮带”的故事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无往而不胜,同时生动反映人民为什么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跟着共产党走!这个故事也很好的教育下一代,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倡导光盘行动,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读了“半截皮带”的故事,很是震撼和感慨。“半截皮带”见证了无数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中践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和“铁心跟党走”的高尚情怀。长征时期,由于寒冷、饥饿、伤病、缺氧等原因,无数共产党人在翻雪山过草地中倒下了,他们大部分没有留下名字,留下的却是“埋骨何须桑梓地”的豁达情怀。

“半截皮带”见证了无数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中践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和“铁心跟党走”的高尚情怀。长征时期,由于寒冷、饥饿、伤病、缺氧等原因,无数共产党人在翻雪山过草地中倒下了,他们大部分没有留下名字,留下的却是“埋骨何须桑梓地”的豁达情怀。“皮带”本是战利品,却成为了战士们舍不得吃的“佳肴”。同时,“半截皮带”更是对党忠诚的有力见证,烙下了我们心中的红色印记。

近日,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无意中读到了“半截皮带”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半截皮带”无不反映红军长征的这段艰苦岁月,见证了无数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的奋斗精神。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故事中最令我震撼的是当班长拿着小战士周广才的皮带,慢慢地切起来,一刀两刀,看见自己心爱的皮带被切成一段一段的,小战士周广才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对班长说:“班长,别吃了,我不饿”说着,他一手从班长的手里抢过皮带,对大家说:“同志们,咱们不吃了,我们把它留下当作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七位战士在恶劣的环境中,忍受着饥饿,就是靠着这样一份信仰走出了这死亡之海。

巴金曾说过,“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回望建党100周年的辉煌历史,处处氤氲着信仰的味道、彰显着信仰的伟力。如果说人的其他支配力量,都可算作驱动行为的“普通燃料”,信仰则属于“核燃料”。是什么让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无不源于他们内心笃定的强大信仰。凭借这种信仰,董存瑞毅然托起炸药包、黄继光决然扑向敌人的枪眼、邱少云经受住烈火的考验……无数钢筋铁骨凝聚起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打败敌人、赢得胜利。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它是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意志,两万五千里长征,面对恶劣的环境,没有食物充饥,红军从挖野菜、嚼草根、啃树皮到最终吃牛皮腰带,历时13月零2天。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充分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超人意志;它是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的决心,长征途中,由于寒冷、饥饿、伤病、缺氧等原因,无数共产党人在翻雪山过草地中倒下了,他们大部分没有留下名字,留下的却是“埋骨何须桑梓地”的豁达情怀。“半截皮带”就是对党忠诚的有力见证,它深深地烙下了我们心中的红色印记;它是共产党人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在寻求中国人民自由解放的道路上,多少人前仆后继。井冈山上苍松翠柏之间,那一座座无名烈士碑,无不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千千万万的革命者倒在了血泊中,只为一种叫“信仰”的东西。人们至今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唯有重拾信仰、怀揣感恩之心,沿着先辈们开辟的康庄大道,一路高歌前进,才能无悔青春。这份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支撑着革命先辈们走过血雨腥风,开创了幸福的今天。而我们,也将继续坚守这一份信仰,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善于学习党史,以党史“塑身”,从中汲取智慧力量,寻找规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铁一般信仰。

王杰精神和事迹?

金乡,这是一片孕育英雄、培育英雄的土地。

地处孔孟之乡山东济宁的金乡,历史上曾涌现出多位英雄人物。如今,金乡县的王杰村有一座风格独特的纪念馆,苍松翠柏环绕的馆内,英雄战士王杰的雕塑巍然屹立。

王杰,1942年出生,山东省金乡人。

听着黄继光、董存瑞等战斗英雄故事成长的王杰,从小就崇尚英雄。1961年8月,王杰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当时的济南军区装甲师某部工兵营1连。

入伍后,王杰很快加入了共青团,并连续3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当兵4年,王杰写下了23本、总计超10万字的心得日记。

1965年7月,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突遇炸药包意外爆炸。危急关头,年仅23岁的王杰为保护在场的另外12名民兵,用身体扑向炸药包,挽救了其他人的生命,而他自己以身殉职,壮烈牺牲。

2009年,王杰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王杰被评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

56年来,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革命精神被广为传颂。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王杰精神,当地政府于1968年将王杰的出生地华堌村改名为王杰村。如今,王杰广场、王杰中学、王杰班、王杰少先队、王杰示范岗,无论在军营还是在地方,处处都能看到王杰精神的发扬光大。

成立王杰精神研究会,积极编写王杰精神党员干部读本;依托王杰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故居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王杰精神传承教育研学中心,组织当地党员开展“弘扬王杰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党日活动……一系列学习王杰精神的活动,在英雄的家乡蓬勃开展。

王杰生前的日记,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王杰纪念馆的墙壁上,张贴了一些摘抄下来的话语,供后人瞻仰——“为了党,我不怕进刀山、入火海;为了党,哪怕粉身碎骨也甘心情愿。”“我一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人民的勤务员。”“干什么工作都要一心一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埋头苦干,踏踏实实。有了成绩不能骄傲,遇到困难不要失掉信心。”“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

除了“两不怕”精神,王杰曾写在日记中“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三不伸手”精神,也让许多干部群众深受触动。

“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班”始终继承和发扬“王杰精神”。转型以来,“王杰班”战士个个熟练掌握11种打击火器,在全旅率先人人取得通信、射击、驾驶3大专业的等级证书。前不久,旅组织装甲步兵专业考核,“王杰班”在全旅建制步兵班中综合排名第一。

王杰同志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某部工兵一连五班班长。1965年7月14日,在一次埋设地雷训练中发生意外,在地雷即将爆炸危胁十二名民兵生命的关键时刻,王杰用自己的身驱扑向地雷,为掩护民兵而英勇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杰牺牲后,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王杰题词。毛主席的题词是“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解放军总政、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军民向王杰学习。学习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学习他舍生忘死、英勇无畏、在生与死考验面前,勇于献身的高尚品格。王杰同志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56年前,王杰在组织民兵埋排雷训练时,现场突发意外。生死瞬间,为保护他人,王杰用生命践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誓言。

王杰,1942年出生,山东省金乡县人。1961年入伍来到原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营一连,连续3年被评为“五好战士”,2次荣立三等功。

1965年7月14日,班长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突遇炸药包意外爆炸。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23岁的年轻生命。

1965年7月14日,班长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突遇炸药包意外爆炸。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23岁的年轻生命。王杰用生命践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誓言。

王杰舍己救人牺牲后,他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王杰班”。

王杰(1942-1965.7.14) 男,汉族,山东省金乡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73081部队工兵营1连5班班长。

王杰曾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荣立两次三等功,多次受奖,被上级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一次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英勇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09年9月14日,王杰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名单。

战斗英雄!面对敌人大喊向我开炮!

苍松翠柏其他应用

组词

苍组词松组词翠组词柏组词

笔顺笔画

苍笔顺笔画松笔顺笔画翠笔顺笔画柏笔顺笔画

近义词

苍近义词松近义词翠近义词柏近义词

反义词

苍反义词松反义词翠反义词柏反义词

苍松翠柏成语接龙

正接

柏舟之节柏舟之誓

反接

白发苍苍泛浩摩苍郁郁苍苍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苍松翠柏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布被瓦器打抱不平毒手尊拳贵无常尊高业弟子魂飘魄散举棋若定救亡图存历历在目了若指掌理所必然良知良能磨砺以须命染黄沙泥古守旧求志达道身贫如洗无情无义惟我独尊望文生训西风斜阳行走如飞心折首肯一壶千金有口难开扬眉瞬目蝇头微利属纩之际众人周知众所瞻望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震主之威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cangsongcuibai4262.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