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山河的意思半壁山河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半壁山河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半壁山河
- 拼音: bàn bì shān hé
- 频率: 常用
- 年代: 近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偏正式
- 解释: 半壁:半边;山河:国土。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 语法: 作主语、宾语;指保存丧失的部分国土。
- 典故出处: 李光《集诗述感》:“半壁山河话战争,布衣空负鲁连名。"
- 成语示例:这场战火燃遍了祖国的~。
- 英文翻译: half tract of territory
半壁山河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半 壁 山 河能组成什么成语?
半 壁 山 河能组成什么成语?
本身半壁山河就是成语
半壁山河
成语拼音bàn bì shān hé
成语解释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成语出处李光《集诗述感》:“半壁山河话战争,布衣空负鲁连名。”
成语简拼BBSH
成语注音ㄅㄢˋ ㄅ一ˋ ㄕㄢ ㄏㄜ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保存丧失的部分国土。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半壁山河
反义词金瓯无缺
成语例子从此,革命的烈焰,迅速蔓延开去,不公燃遍了祖国半壁山河,而且转战大江南北约二十年之久。《<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前言》
英语翻译half tract of territory
半壁山河能组成什么成语:山河半壁,河山半壁。祖国的河山半壁美丽壮观,分外妖娆。
入山无处不花枝全诗意思?
入山无处不花枝出自《半壁山河》 作者:风隐隐。
原文如下:
《半壁山河》
作者:风隐隐。
入山无处不花枝,
远近高低路不知。
贪爱下风向气息,
离花三尺立多时。
形容花的繁盛,这是写香雪海的,那里满山遍野都是梅花,一开起来当然“无处不花枝”了。
翻译:到了山上到处都是花枝,连路都看不清远近高低了。欢喜的闻着香气,在离花三尺多的地方站了很久。
关于少山的成语?
安如泰山 安如太山 安若泰山 挨山塞海 半壁河山
半壁江山 兵败如山倒 半壁山河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拔地摇山
百二河山 百二山川 百二山河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跋履山川
表里山河 避溺山隅 拔山超海 巴山度岭 拔山扛鼎
拔山盖世 白山黑水 拔树撼山 拔山举鼎 宝山空回
逼上梁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 冰山难靠 背山起楼 跋山涉川
跋涉山川 巴山蜀水 跋山涉水 不识泰山 冰山易倒
巴山越岭 巴山夜雨 尺山寸水 重山复岭 重山复水
崇山峻岭 丛山峻岭 重山峻岭 愁山闷海 出山泉水
春山如笑 残山剩水 楚水吴山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藏之名山
藏诸名山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地崩山摧 地动山摧 地动山摇
笃定泰山 荡海拔山 大好河山 调虎离山 堆积如山
带砺河山 带砺山河 东山复起 东山高卧 刀山火海
堆山积海 刀山剑树 登山临水 倒山倾海 登山涉水
道山学海 登山小鲁 登山越岭 登山陟岭 东山再起
东山之志 恩德如山 恩山义海 恩同山岳 恩重如山
恩重泰山 放虎归山 放火烧山 覆海移山 逢山开道
逢山开路 范水模山 翻山越岭 扛鼎拔山 隔行如隔山
功若丘山 冠山戴粒 高山峻岭 高山景行 高山流水
隔山买老牛 关山迢递 观山玩水 高山仰止 高山仰之
关山阻隔 高卧东山 海沸山崩 海沸山裂 海沸山摇
湖光山色 火海刀山 航海梯山 号令如山 海盟山咒
鸿毛泰山 回山倒海 河山带砺 海誓山盟 火山汤海
怀山襄陵 河山之德 回山转海 还我河山 华屋山丘
海啸山崩 海约山盟 举鼎拔山 久归道山 积甲如山
寄迹山林 积甲山齐 军令如山 聚米为山 剑树刀山
箕山挂瓢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江山如故 江山如画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积土成山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箕山之操 箕山之风 箕山之节 荆山之玉 箕山之志
锦绣河山 锦绣江山 锦绣山河 开门见山 开山鼻祖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开山老祖 昆山片玉 开山始祖 跨山压海
开山祖师 昆山之玉 砺带河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力可拔山 乐山爱水 砺山带河 离山调虎 临水登山
流水高山 庐山面目 连山排海 绿水青山 庐山真面目
庐山真面 累土至山 马放南山 闷海愁山 猛虎出山
猛虎深山 木坏山颓 名落孙山 马入华山 邈若河山
邈若山河 漫山遍野 满山遍野 名山大川 模山范水
弥山亘野 名山胜川 盟山誓海 名山胜水 名山事业
漫山塞野 邈以山河 南山可移 南山铁案 披发入山
排山倒海 被山带河 爬山涉水 排山压卵 青山不老
穷山恶水 青山绿水 穷山僻壤 千山万壑 千山万水
千水万山 青山一发 堑山堙谷 丘山之功 敲山振虎
敲山震虎 气吞山河 气涌如山 气壮河山 气壮山河
入宝山而空回 日薄西山 日落西山 肉山脯林 肉山酒海
刃树剑山 人山人海 如山压卵 人心齐,泰山移 山崩川竭
耸膊成山 山崩地坼 山崩地裂 山崩地塌 山崩地陷
山包海容 山崩海啸 寿比南山 山崩水竭 水碧山青
山崩钟应 山川米聚 山长水阔 山长水远 山肤水豢
山复整妆 山公倒载 山高皇帝远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山光水色 水光山色 山高水险 山河表里 涉海登山
山呼海啸 誓海盟山 山寒水冷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山积波委
水尽山穷 山砠水厓 山鸡舞镜 山节藻棁 水阔山高
山枯石死 山亏一篑 山溜穿石 山林隐逸 山鸣谷应
山盟海誓 水满金山 水漫金山 山明水秀 水明山秀
山眉水眼 山木自寇 山南海北 山栖谷隐 山栖谷饮
山穷水断 山穷水尽 山穷水绝 水穷山尽 山清水秀
山容海纳 水软山温 山锐则不高 深山长谷 剩水残山
剩山残水 升山采珠 寿山福海 深山老林 誓山盟海
深山密林 深山穷谷 深山穷林 水剩山残 水色山光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三山五岳 四山五岳 尸山血海 山水相连
深山野墺 深山幽谷 山颓木坏 山童石烂 使蚊负山
山行海宿 水秀山明 水宿山行 山阴乘兴 山摇地动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肴海错 山遥路远 水远山长 山遥水远
水远山遥 山肴野湋 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肴野蔌 山阴夜雪
山吟泽唱 山止川行 山珍海错 山陬海噬 山陬海澨
山珍海味 山重水复 死重泰山 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 山峙渊渟
山中宰相 铁案如山 铁壁铜山 退如山移 泰山北斗
太山北斗 泰山不让土壤 投山窜海 他山攻错 梯山航海
泰山鸿毛 梯山架壑 铜山金穴 泰山梁木 泰山盘石
泰山磐石 泰山其颓 铜山铁壁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泰山压顶
泰山压卵 梯山栈谷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童山濯濯
铁桶江山 铁证如山 稳如泰山 文山会海 巫山洛浦
万水千山 巫山云雨 为山止篑 文章山斗 啸傲湖山
啸聚山林 学如登山 挟山超海 仙山楼阁 显山露水
秀水明山 仙山琼阁 西山日薄 堙谷堑山 愚公移山
义海恩山 渔海樵山 一山不藏二虎 移山拔海 阴山背后
依山傍水 移山倒海 远山芙蓉 移山回海 移山竭海
移山跨海 野蔌山肴 银山铁壁 移山填海 游山玩景
游山玩水 逾山越海 乐山乐水 移山造海 渊亭山立
渊停山立 猿穴坏山 阳煦山立 有眼不识泰山 一叶迷山
云雨巫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坐吃山崩 坐吃山空 钟鼎山林
执法如山 纵虎归山 拄笏看山 拄笏西山 拄颊看山
枕山臂江 阻山带河 枕山负海 坐山观虎斗 栈山航海
枕山襟海 指山卖磨 劚山觅玉 枕山栖谷 钻山塞海
坐食山空 指山说磨 醉山颓倒 这山望着那山高 铸山煮海
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众喣山动 重于泰山 醉玉颓山
半壁江山典故?
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
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出自:清·蒋士诠《冬青树·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近义词有:半壁河山、山河破碎、残山剩水,反义词有:一统天下、一统河山、金瓯无缺,半壁江山是褒义成语,可作主语、宾语;指保存丧失的部分国土。
半百成语?
半低不高、半死半生、鹤知夜半、毁誉参半、事半功百、半丝半缕、半梦半醒、三更半夜、以半击倍、半路出家、一差半错、半生半熟、半壁山河、思过半矣、一肢半节、半青半黄、八两半斤、半截入土、一官半职、半零不落
百里挑一、一呼百应、海纳百川、诸子百家、百年好合、百鸟朝凤、百家争鸣、千方百计、百无聊赖、
年过花甲,花甲之年,不惑之年,髫餮之年年逾花甲,半老徐娘,年过半百,
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
逾年历岁
形容经历较长时间意思
鲐背鹤发
知命之年
不惑之年
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年逾古稀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逾年历岁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事半功百
[shì bàn gōng bǎi]
同'事半功倍'。
行百里者半九十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一百里的路程,尽管已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就越感到困难。常用来劝勉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比喻事情越接近成功越困难,勉励人应再接再厉,以期善始善终。
陆游最尊敬的老师?
他是陆游的老师,一首词八句话五个典故,辛弃疾都深受他的影响!
朱敦儒是北宋末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格旷达,一扫绮靡柔媚的风气,继承苏轼而又有变化,自成一家,在当时词坛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一直以来,都是诗言志,词言情。朱敦儒则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辛弃疾《念奴娇》词就明确说是“效朱希真体”。
陆游年青时曾受知于朱敦儒,为人与作词都受朱敦儒的熏陶,他的名作《卜算子·咏梅》即与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风神相似。
今天要分享的是朱敦儒的一首《减字木兰花》,全篇八句话,用了五个典故,用典灵活、自然、贴切,词风明快,内容安排层次清楚。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这首词作于宋室南渡以后,当时朱敦儒46岁以后的作品。古人过了中年,一旦遇上不顺心的事,便会觉得自己老了,发出岁月蹉跎的哀叹。苏轼在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才39岁,便已在词中自称“老夫”。
刘郎是指刘禹锡,他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及“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这就引出了“桃花依旧笑”,该句出自唐人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个典故拼凑在一起,自然贴切,顺理成章。
朱敦儒可能感到自己与刘禹锡有某些相似点,且又已入老境,故以“刘郎”自拟。“桃花”用在此处,一方面与“刘郎”有关,另一方面也含有某种象征意义。
朱敦儒家境富裕,在南渡以前,在洛阳过着风流才子般浪漫疏放的生活。国亡家破,偏据杭州的南宋小朝廷还在“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朱敦儒却对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没了兴趣,“桃花”没有变,“依旧笑”;而词人却“不管”,这正是他心境变老的体现。
尽管桃李春风、儿女情长都已与己无干,表达的是"人老万事休"的沧桑之感。但是偶尔百无聊赖的时候,也想去听听琵琶曲。自己家里也没有歌女舞女,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重院,即深院。谢家,即谢秋娘家。谢秋娘是唐代名妓,故诗词中常用谢家代指妓家,或指诗人所爱恋的女子家。
听完“谢家”的琵琶曲后,词人有怎样的感受?是乐还是愁?词人笔锋一转:“多似浔阳江上泪”,点名了自己的愁。白居易在浔阳江听到琵琶女弹琵琶,自伤沦落,心情激动,写下“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词人为什么“多似浔阳江上泪”?下文给出了答案:“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东风,原本该是欣欣向荣之风,是让人感到生机勃勃的希望之风,而词人眼下面对的却是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笼罩在一片落日馀晖中,日薄西山,黄昏将近,无限悲凉。怎能不痛心?怎能不“多似浔阳江上泪”呢?
朱敦儒身经国亡家破之难,流离转徙于南方之后,贯穿在他词中的主流始终是一颗对国家民族的拳拳赤子之心,一种感人至深的爱国激情。千百年后读之,仍令人心情激荡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