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的意思严于律己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严于律己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严于律己
- 拼音: yán yú lǜ jǐ
- 频率: 常用
- 年代: 古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补充式
- 解释: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 语法: 作谓语、补语;指严格地约束自己。
- 典故出处: 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 成语示例: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
- 英文翻译: be severe with oneself
严于律己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大公无私严于律己的故事?
有一次,周总理到上海出差,听说有一些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食宿费用都向地方开支后,他非常生气。
回到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开具账单,由本人自付。这要形成一种制度。”
周总理不仅严格要求别人,更严格要求自己,并且身体力行。他带头做到公私分明,绝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他到各省考察或开会时,都吃工作餐,且如数付钱、交粮票。他外出经常自带茶叶。
有一次在宾馆开会,服务员端上一杯茶水,他赶忙交了5分钱。还有一次,他要到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宾,先坐车由中南海西花厅去北京饭店理发,再到人民大会堂。
从北京饭店理完发出来,他提醒司机说,从西花厅到北京饭店算私事,从这里到人民大会堂才是公事,不要搞错了。
原来,总理对自己外出用车,早就立下一个严格的规矩:凡坐车到饭店理发、到公园散步、到医院看病以及私人访友,都属于私人用车,由司机记账入册,车费月底从他工资中一并扣除。
严于律己的事例两百字?
罗荣桓严于律己的故事罗荣桓不住别墅1947年7月,罗荣桓从莫斯科治病回国后,组织上考虑到他重病未愈,需要有一个较好的休养环境,便安排他家四口人住在哈尔滨市区原沙俄占领时期一个官僚的别墅里。
这使艰苦朴素惯了的罗荣桓感到不安,几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将这所别墅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处房子。一次,他看到谭政住着一幢二层小楼,于是就对谭政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欢迎吗?”谭政当时还以为罗荣桓是在开玩笑,可没过两天,罗荣桓真成了他的邻居。
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
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严于律己的林肯是谁写的?
严于律己林肯的故事的作者是林肯《林肯传》。
《林肯传》一般是指卡耐基所写的记叙了林肯一生事迹的书,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演讲家,有着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之称,代表作品有《人性的弱点》等。
而《林肯传》则是卡耐基在大量且全面的收集林肯资料的基础上,呕心沥血所著的经典之作。
卡耐基的《林肯传》描写了林肯平凡生活中的伟大之处,展现了林肯的高尚的品格和人性的光辉。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林肯的出身、感情世界,政治挫败、南北战争和遇刺身亡的五个阶段,描写了林肯伟大的一生。
宽以待人的典型故事?
楚庄王的绝缨大会,打胜仗后楚庄与众将饮酒庆祝,并命自己的爱妾给众将斟酒,突然蜡烛被风吹灭,黑暗中一片混乱,有人趁机拉了楚王爱妾的手,但是自己头盔上的羽缨却被楚王爱妾抓了下来。
楚庄王得知了此事迅速命令先不要掌灯,众将全部绝缨痛饮。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的将军在关键时刻为楚庄冲锋陷阵报效了楚庄王的宽容。
三国时代,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中,实力远低于袁绍的曹操军队,并不被曹军世人看好,很多官员私下里与袁军联络,以求自保。
最终曹操战胜袁绍,并发现了官员私通袁军的信件,众人都以为曹操会对其进行处理绞杀,但是曹操没有,并命人将所有信件烧毁,此举大得人心,也真是曹操的胸怀才得以招揽天下英才。
1.唐代魏征为太子李建成的属官时,曾多次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当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还给了魏征很高的官做,而且非常倚重魏征。最终实现了唐初的繁荣发展,出现了贞观盛世。
2、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3、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曾被手下头须偷走了财物,登上王位后以前没有随他逃亡的大臣很担心受处罚,随时可能作乱,这时重耳就赦免了头须的罪责,还封他当了官,终于稳定了当时的局面。 其他还有齐国孟尝君受难时,众门客纷纷离去,孟尝君当时记仇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单,后来孟尝君又回到齐国,众门客又都回来,孟尝君接受了手下的建议,毁掉了名单,并没有对门客进行丝毫报复。
4、楚庄王的绝缨大会,打胜仗后楚庄与众将饮酒庆祝,并命自己的爱妾给众将斟酒,突然蜡烛被风吹灭,黑暗中一片混乱,有人趁机拉了楚王爱妾的手,但是自己头盔上的羽缨却被楚王爱妾抓了下来。楚庄王得知了此事迅速命令先不要掌灯,众将全部绝缨痛饮。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的军将在关键时刻为楚庄冲锋陷阵报效了楚庄王的宽容。
5、朱元璋用严刑重刑,杀了包括功臣在内的十多万人,可是徐达却得善终。他病逝于南京之后,朱元璋为之辍朝,悲恸不已,追封他为中山王,并将他的画像陈列于功臣庙第一位,称之为“大明第一功臣”。能逃过朱元璋“诛杀功臣”的屠刀,不得不说,这跟徐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之道是分不开的。
6、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严以律己属于思想方面吗?
严以律己不只是思想方面,而是要全面的严格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一是要存敬畏,敬重法律、法规、制度,畏法、畏度、畏己、畏人,做自由人。二是要勤反思,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事一处,做明白人。三是要慎独行,管好自己的腿不乱跑、管好自己的嘴不乱说,管好自己的人不惹事,做放心人。四是要守底线,不该做的绝对不做,不该拿的绝不拿,不该说的绝对不说,做守纪人。
严以律己属于思想方面吗?严以律己不仅属于思想方面,而且还包含行为方面。毫无疑问,思想方面严于律己,行为方面就会身影端正,所谓“思想指导行动,品德决定行为”就说明了思想与行动、品德与行为的辩证关系。如果仅仅在思想上严以律己,而行为上不干不净,那么严以律己就是一句空话大话。
属于。
严以律己,现代成语,指对自我进行严格的要求。
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以自己的某种身份而放松要求,这是一个人能不断进取的先决条件。加强修养,严以律己,这是我们青少年朋友应特别注意的。
加强修养,严以律己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好的思想认识!
是属于思想方面的
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以自己的某种身份而放松要求,这是一个人能不断进取的先决条件。加强修养,严以律己,这是我们青少年朋友应特别注意的。
请看几个严以律己的故事。
1、“诸葛亮自贬三级”
讲的是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于公元228年发动了攻击曹魏的北伐战争。他没有把刘备嘱其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委以重任的忠告放在心上,认为马谡很有军事才能,便任命马谡为先锋官。由于马谡轻敌麻痹,违背诸葛亮的部署,竟然在街亭扎营,而且听不进参军王平的劝告,结果,魏军抓住这一薄弱环节围困、烧山,使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痛斩马谡后,后悔自己没有记取刘备的遗言,重用马谡才铸成大错,立即给后主刘禅写了一封信,检讨自己应负主要责任,用人不当,治军不严,恳请后主将自己连降三级,以示处罚,并要求将自己的严重错误向大臣们通报。
诸葛亮这种执法严明、严于律己的作风一直被人们所称道。
一个急性子一个慢性子县令的故事?
有句谚语说:性急吃不了热豆腐。意思是说,做事要不急不躁,平平稳稳,才能把事情做好。生活中有些人属于急性子脾气,做事急躁,而有些急性子的人在和他人相处时候,不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气,就会容易产生摩擦,影响相处交往。
古时候在一个小县城,有一个姓王的铁匠,这个王铁匠性格冲动,脾气急躁,不过打铁技术却是娴熟一流。方圆百十里的老百姓都很喜欢到王铁匠这里打制铁器,铁匠铺生意兴隆,长久下来王铁匠也攒下了不少钱财。古话说老婆孩子热炕头,王铁匠觉得自己是时候可以考虑一下人生大事了。
几个月以后,王铁匠通过媒婆跟隔壁村的小花结婚了。哪知道两个人结婚太急,双方了解的还不是很深入,结果导致婚后问题不断。本来王铁匠性格冲动,脾气急躁,而这个新娘子小花也是个急性子的人,人不大脾气不小,简直就是个女强人,两人在一起就像是针尖对麦芒。两人都是急性子的人,只不过妻子小花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而丈夫王铁匠急脾气却不善言谈,只会急得直跺脚,脸红脖子粗。
所以每次都是妻子小花都把王铁匠训得像个霜打的茄子一样,王铁匠觉得吃哑巴亏,整日活在压抑中的他感觉压力非常大。吵不过还躲不过啊!终于有一天趁着夜色,王铁匠二话不说拿着包袱就离开了家,最后在离家遥远的一家大户人家落脚做工。
王铁匠在这个富裕的大户人家过得很好,每天工作不仅轻松而且赚的钱还非常多。离开家一段日子以后,慢慢平静下来的王铁匠感觉自己太冲动了,就这么不辞而别,把新婚娘子一个人扔在了家中,也太不负责任了!王铁匠从开始的自责愧疚,到最后竟慢慢变成了思念,随着离家时间越来越久,这个念头也越来越强烈,于是又一冲动,就不辞而别,带着做工赚的百十两银子,离开主家回家去了。
王铁匠回到家门口,正要带着包袱进门,转念一想,这么长时间不回家,不知道妻子对自己是怎么个态度,所以今天要试探她一番。王铁匠就来到离家附近的一个城隍庙,把银子藏在庙里的杂物堆里,又随意弄了两把灰擦了把脸,就这么破衣烂衫地回到了家。自从王铁匠不辞而别之后,妻子小花也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实在不该那样咄咄逼人对待丈夫。此刻见到丈夫破衣烂衫的回来,不免心生歉意,所以不仅没有嫌弃,反而却主动给王铁匠道歉认错,而且还主动跑到酒馆去打了好酒回来给他喝。
王铁匠见妻子对他如此之好,非常高兴,他便把自己赚了一百两银子以及藏在何处说给妻子听,并且邀妻子一同到城隍庙去取银子。妻子说这现在夜色已深,何不等明日再去取来?王铁匠想想也是,于是两个人决意天明去取。第二天一早,夫妻两个人就同去城隍庙取银子,然而到那里后王铁匠就傻眼了,自己藏的银子竟然全部消失不见了!
妻子很生气,急性子脾气又发作了,不听王铁匠解释就训开来:“你不辞而别把我留在家里,我都没说什么,你出去没赚到钱,我也不怪你,但是你也不应该骗我啊。”妻子小花连珠炮似地指责王铁匠。王铁匠本来丢了银子心里就不爽,见妻子又这么训斥他,也是火冒三丈,不甘示弱,并发誓自己真的把银子藏在这了,但是不知道怎么不见了。两人就这样争得不可开交,本来缓和的夫妻关系又一次面临危机。最后两人决定同去见官,让县老爷出面帮忙,判定两人谁对谁错。
两人一路争执着到了县衙。县官让夫妻二人说出自己的诉求。妻子小花说新婚后丈夫不辞而别,不负责任还骗她。王铁匠说妻子冤枉她,希望县官找出盗贼还他清白。夫妻二人互不相让,只见县官不紧不慢地看着争执不下的两人,连声说道:“莫急!莫急!慢慢说来我听!”想先让夫妻两人稳定心情。
然而夫妻两人还是继续争执,妻子小花能言善语,丈夫王铁匠说不过妻子,只会大吼大叫,憋的双脸通红。县官摇着扇子,笑眯眯的把夫妻两个人的言语仔细听了一番,好久之后,他问道:“王铁匠,除了你们以外还有没有人知道你藏银子的信息?”夫妻二人摇头。县官稍稍思虑一番,折扇一挥道:“大家随我到城隍庙一趟,会一会这个城隍爷可好?”
听县官这么一说,可把夫妻二人急坏了,这县官不调解他俩的矛盾,也不断案找丢失的银子,却要去会一会城隍爷一趟,实在是十分迷茫。王铁匠就问道:大人,你也不说谁对谁错,也不帮我找银子啊?县官笑着回答:莫急!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无奈王铁匠夫妻只好随着县官和众衙役一行来到城隍庙。
只见县官不紧不慢来到了城隍庙的神像跟前大声呵斥:“大胆城隍,胆敢偷盗百姓财物!你从实招来!”县官假意把耳朵贴到城隍爷的嘴边,过了好久县官对大家说:“看来我们误会了城隍爷,他刚才已经把盗贼告诉我了!”夫妻二人此刻简直哭笑不得,哪有这样断案的县官啊?我们火急火燎,这县官就跟没事儿一样!让城隍爷说出盗贼,这不是开玩笑吗?
县官笑而不语,没一会儿,衙役就押着一个人带到城隍庙。夫妻一看,这不是县城的酒馆老板吗?县官问酒馆老板道:城隍爷说是你盗窃了王铁匠的银子,是也不是?这时候的酒馆老板像一摊烂泥瘫倒在地,如实招供了罪行。
原来,王铁匠妻子到酒馆买酒那天,酒馆老板就盯上她了,见小花颇有几分姿色就起了色心,一路偷偷跟随欲行不轨,没想到却无意中得知了铁匠藏银子的事情,于是趁着夜色早早地赶到城隍庙把银子给偷拿走了。酒店老板自以为没人知道,自己又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最终却栽倒在了县官手里面!
王铁匠夫妻二人此刻不得不佩服县官的不慌不忙,从容淡定。找回了丢失的银子,两人向县官道谢。县官不慌不忙笑着说道:遇事不要着急,不要忙着争执谁对谁错,静下心来多想想该怎么解决事情,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事情,多替对方着想,互相宽容互相体谅,你们会越来越好的!夫妻二人此刻才明白了县官的用意,这简直就是给上了一堂课啊!又一次感恩道谢。夫妻二人握手和好。
不仅仅是夫妻之间,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容对待每一个人,不意气用事,沉着应对,人与人之间才会和谐相处
从前有个县令,由于县辖内百姓都丰衣足食,所以这县令是清闲的很。有一天,县官感觉着实无聊,就叫来几个衙役,对他们说:你们去给本官找个急性子跟慢性子过来。
衙役听完后就出了县衙去找急性子跟慢性子了,衙役们来到街上后就开始四处去找,可是找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于是几个衙役便到了大树下的茶棚点了壶茶,此时大树下有人在下棋,有个衙役也喜欢下棋,就走过去看人下棋了。
过了一会儿后,有个人急忙忙的往这边赶来,对着一个下棋的人说道:张三,你快别下棋了,刚才我看到你家房子都快着火了,你快点回去啊。张三说:李四,急什么,等我下完这盘棋再说。这时李四就说:张三,你快点啊,不然你家房子真要着了。张三说:莫急莫急,待我下完这盘棋。
李四见张三没有回家的打算,就一直催,张三一直说莫急莫急。衙役们一看,这张三跟李四不就像是县太爷要找的急性子跟慢性子吗。于是衙役们就把张三跟李四带回了县衙,到了县衙,张三还是再催李四回去,李四终于不耐烦了,就跟张三吵了起来。
县令就问张三跟李四,你们两个吵什么呢。李四就说了,县太爷,我家的房子快着火了,我不回去,张三一直催着我回去。这时县太爷就问张三:张三,李四家的房子就算着火了,干你啥事啊,你比他还急。张三回到:县太爷,您有所不知啊,我家的房子跟李四家是挨着的,他家要是着火了,要是火势一大不就烧到我家了吗。县太爷以及几个衙役听了都大笑起来,正在这时,有衙役进来,对着县太爷说道:大老爷,不好了,您家小儿子刚才在井边玩耍掉进去了。
县太爷一听就急了,由于衙役很少,他就把张三跟李四也叫去救他小儿子了。张三跟李四来到井边后,张三就说:李四,你快想办法,快想办法啊。李四说:莫急莫急,待我想想怎么救。过了好一会儿,张三见李四没有行动,就又开始催了,李四,你想到办法没有啊,再不救,他就真没救了。李四还是说:莫急莫急,待我想想。过了会,张三又催了,李四还是一样说莫急莫急。又过了会,李四才找来一根长竹竿,拴上绳子,把县太爷的小儿子拉了上来,可是拉上来后却发现这小孩已经没呼吸了。
县太爷知道后,心里非常伤心,就叫张三跟李四去给他小儿子去棺材铺买一副棺材过来,张三跟李四来到棺材铺,张三就急忙说道,老板老板,给我来副棺材,老板就叫店里的伙计带着去挑了,李四则是慢悠悠的问,老板,你这有没有大棺材,老板说有,于是便带李四看了,李四看了后说,这个我要了。然后又问,老板,有没有小一点的。老板说,小多少。李四就说:能装到大棺材里面的。老板说刚好有一副,于是李四说,我要了,你把它装到大棺材里。
这时张三急匆匆的跑过来,对李四说:你选好没有啊,快一点,快一点。李四说,别急别急,还在挑。说完对着棺材铺老板问道,还有没有更小的棺材,老板说有一副刚做好了,不过是给夭折的小孩用的,李四说,带我去看看。李四看到后,就说:老板,你把这小棺材装到那中型棺材里吧,老板说可能装不下哦,我试试。没想到还真装进去了。这时张三又跑来问李四:选好了没有。李四说:催什么催,好了。
于是张三跟李四便拉着棺材去了县太爷家,县太爷看到棺材后就说了,你们两个买回来个这么大的棺材作甚。李四就说了。老爷,别急别急。于是他把那中型棺材拿了出来,县太爷一看就说,这个怎么也这么大。李四又说了,老爷,别急别急,说完又从中型棺材里面把小棺材取了出来,县太爷看到小棺材才点了点头。可是看到三副棺材,县太爷就问道:李四,你们买回来三副棺材是什么意思,我不就叫你们买一副吗。这时李四就说了,大老爷,你看到时您死了就用大棺材,大公子死了就用中型棺材,小儿子死了就用小棺材,我这不是怕哪天大公子也死了,提前买好吗。县令一听到这话,怒道:你这是在咒我们早死吗。
李四这时心想,坏事了,于是大声求县太爷宽恕,最后县令还是给他安了个罪名,关了他几个月。等到李四被放出来的那一天,张三见到李四就说了:李四,李四,你快回家,快回家,你家的房子真烧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