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慕笔追的意思心慕笔追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心慕笔追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心慕笔追
- 拼音: xīn mù bǐ zhuī
- 频率: 生僻
- 年代: 近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联合式
- 解释: 心中仰慕而追随仿效。
- 语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竭力模仿。
- 典故出处: 《宣和书谱·行书·释行敦》:“后有集王羲之书一十八家者,行敦乃其一也,是则心慕笔追,亦自可佳耳。"
- 成语示例:
- 英文翻译: imitate laboriously
心慕笔追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王羲之换鹅故事?
一次,王羲之遇到一个极擅养鹅的道士,看到道观里的鹅一个个都是神情飒然,姿态优雅,便说愿出高价将鹅买去。那道士却不肯,说只有用王羲之的墨宝才肯交换。王羲之欣然答应,当即奋笔疾书,按照道士的要求抄录了一遍《道德经》。完成之后,他兴高采烈地赶着一群鹅大摇大摆地回家了。此后的日子里,他以鹅为友,以鹅为师,把自己观察到的鹅的行走姿态与自己的书法完美地结合起来,终于自成一家。后人评王羲之的书法: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尤其是他的行书,史书称为古今之冠。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
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
有个道士为了得到王羲之的真迹,专门在王羲之常去的地方放养白鹅。王羲之看见之后,意欲求购。道士笑着说:“我的鹅不卖,但您若替我抄一部《黄庭经》,我就送给你。”王羲之欣然答应,便把抄的经文给道士了。
书城换白鹅的故事
相传山阴有一位道士,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想求王羲之给他写一本《黄庭经》,但又担心王羲之不肯答应。他打听到王羲之非常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群漂亮的大白鹅,在王羲之坐船路过山阴的时候,故意在他面前赶鹅。
王羲之看到河里游着一群白鹅,羽毛白净,形态优美,喜欢极了,让道士开个价。道士却说: “这么好的鹅哪能舍得卖掉。不过先生您要是真喜欢,就给我写一本经来换。王羲之一听,马上就答应了,当即用半天时间写好一卷《黄庭经》交给了道士。道士如获至宝,便让王羲之把大白鹅带走了。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琅琊临沂人,被人们称之为“书圣”。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他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废寝忘食的故事10字?
王羲之废寝忘食的故事:
有一次王羲之在认真的练习写字,连丫头给他端来的馒头和蒜汁放在身边都没有发现,丫头嘱咐先生快快吃完,免得让自己饿着,结果王羲之还是专心致志的练习书法。
丫鬟看到了就跑到王羲之夫人那边去,帮这个情况告诉夫人。夫人听了非常担心,她怕自己的丈夫因为练书法走火入魔变得茶饭不思,随后伤了身子,就带着丫头前去劝说。
谁知道王羲之正拿馒头蘸着墨水吃的津津有味。夫人和丫头大笑,丫头说先生您有没有觉得今天的馒头和往日不同,王羲之放下手中的笔,若有所思的说。
这酱汁似乎是美味了不少,原来潜心写字的王羲之竟然拿墨水当成蒜汁,而王羲之本人似乎根本没有察觉。
夫人赶忙上前夺过馒头,心疼的说,你的字已经那么好看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废寝忘食的练习,王羲之说:“我的字都是模仿别人来的,现在我要创造只属于我自己的字了。”
扩展资料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是王旷的第二个儿子。王羲之16岁时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要为女择婿,与丞相王导与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
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
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由于年代久远,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它墨迹一样,对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断。
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与可靠,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废寝忘食形容工作或学习专心努力。那么你们了解过废寝忘食的典故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废寝忘食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废寝忘食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的创始人。他在年老的时候,带着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在他64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叶邑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和他的弟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做声。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他:‘孔子的为人呀,努力学习而不厌倦,甚至于顾不上睡觉,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授业传道,而从不担忧受贫受苦;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纪。’”
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忘记吃饭忘记睡觉。
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今河南叶县附近)。
叶县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
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以后,孔子知道了这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为人呀,努力学习而不厌倦,甚至于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授业传道,而从不担忧受贫受苦;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已的年纪。’这样的话呢?”
指某个人做工作己经达到忘记了吃饭和忘记了睡觉
有一次王羲之在认真的练习写字,连丫头给他端来的馒头和蒜汁放在身边都没有发现,丫头嘱咐先生快快吃完,免得让自己饿着,结果王羲之还是专心致志的练习书法
也说废寝忘 餐。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 寝,昃晷忘餐。”
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请朋友来家里吃饭,饭菜做好了,可朋友还没到,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因急于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鸡骨头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时,牛顿做完实验,准备吃饭。但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哈哈大笑地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就吃过了。”
冬季书圣什么的不朽作品?
你问的应该是东晋书圣吧!
我国历史上有书圣之称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留下的不朽作品有《兰亭序》、《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初月帖》等。
1、《兰亭序》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2、《黄庭经》
《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是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景玉经》;两晋年间,新增《中景经》。作者为老子,由天师道魏华存自创门户而普传于世。
3、《乐毅论》
《乐毅论》共四十四行,小楷。是王羲之的楷书书法作品。原作者为夏侯玄,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
4、《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独特。
5、《初月帖》
《初月帖》是东晋王羲之作品,墨迹为唐摹本,草书,8行,61字。《万岁通天帖》丛帖第二帖。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有晋人倜傥任诞的气息。
我国历史上有书圣之称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留下的不朽作品有《兰亭序》、《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初月帖》等。
王羲之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书圣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著有巜兰亭集序》等不朽作品。
古代,写字的人叫什么?
古代把写字叫做“书”,“书法”就是指用毛笔写好汉字的法则。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同方块字以形象为主要特征和文房四宝的使用有关。它同国画一样,以笔、墨、纸、砚做工具材料,可以表现汉字书写的笔画美、结构美和章法美,即便是用墨的浓淡也能表现特殊的墨色美。写出的字可以因人而异,千变万化。主要字体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书法与国画有着相似的审美观念,即着重表达主观情感和艺术神韵。因此,有人认为在艺术上“书画同源”。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它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神秘的”东方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书圣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四位著名书法家?
1、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2、钟繇
钟繇(yáo)(151年-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以功累迁前军师。
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魏建立后,历任廷尉、太尉、太傅等职,累封定陵侯。在魏文帝时期,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谥号“成” 。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庭庙。
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
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3、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
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4、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作品有《山谷词》,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书法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1、王羲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被尊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据说被唐太宗李世民用来陪葬,所以今天看到的《兰亭序》都是后世所作的赝品。
2、颜真卿,王羲之以后成就最高的书法家当属中唐时期的颜真卿,擅长行、楷。在前人基础上自创一种方严正大,扑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3、欧阳询,初唐书法家。书则八体皆能,尤工行、楷。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欧阳询最大的贡献是对楷书结构的整理,欧阳询总结了有关楷书字体的结构方法共36条,名为“欧阳询三十六法”,他的研究已经完全摆脱了不稳定字形的无规律性变化,而进入了造型分析的层次,书法结构的成熟观念,至此才算真正成立。
4、柳公权,晚唐书法家。以楷书著称。民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瘦劲严谨,骨力道健,被誉为“柳体”,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称。
我国古代的四大书法家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1、欧阳询:
代表作品有《梦奠帖》、《千字文》《卜商帖》、《张翰帖》等。《梦奠帖》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出欧书的特点。欧阳询所书碑刻传世的有《九成宫醴泉铭》,碑立于贞观六年。欧阳询的一生跨越了三个朝代,少年时处于南北朝,青年时处于隋朝,老年时处于唐朝初期。
2、颜真卿:
代表作品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楷书有《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颜真卿在唐代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和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
3、柳公权:
代表作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行书《蒙诏帖》,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作品特点严谨,瘦劲。
4、赵孟頫:
代表作品有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重江叠嶂图》卷、《鹊华秋色》卷、《秋郊饮马》卷,《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等。赵孟頫书法和绘画成就很高,名满天下,对后世影响深刻。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fǔ)(赵体)。
1.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
3.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文字代表人物?
楷书的代表有颜真卿(代表作品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草书的代表人物张旭(代表作品有《古诗四帖》、《肚痛帖》等);隶书的代表人物有郑簠、金农,代表作品有《曹全碑》、《张迁碑》等。行书的代表人物有王羲之,代表作品有《兰亭序》,篆书的代表人物有太史籀,李斯,代表作品有《石鼓文》、《秦公簋》等。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书法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中华五千多年来,各时期代表人物灿若星河,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历史上造诣最深的十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
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
王羲之
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他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的丰碑深远影响着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太宗独爱之,《快雪时晴帖》,亦是一代帝王乾隆的最爱。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的书法精美奇妙。现存的临摹本以冯承素的“双钩填廓”摹本为最好。古人称王羲之作《兰亭序》,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飘若浮云,娇如游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一改汉魏以来质朴稳拙的书风,开妍美流便的先河,其雄秀之气,似出天然。作者的风度、气质、襟怀、情操,亦糅进了作品之中。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标志着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
“楷书四大家”之一
颜真卿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的行草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颜鲁公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其“颜体”在书坛巍然屹立。
代表作:传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多宝塔碑》,此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此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它是留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争座位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仆射郭英又的书信手稿。颜真卿引历代及唐代成规抗争之,写下此长信。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许多字与行还写得豪宕尽兴,姿态飞动,虎虎有生气,似乎也显示了他刚强耿直而朴实敦厚的性格。
唐代著名书法家
欧阳询
欧阳询为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代表作: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楷书的楷模,亦是历代书法初学者临摹最多的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此碑书法,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用笔方整,紧凑,平稳而险绝。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唐代书法家、“草圣”
张旭
张旭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
代表作:张旭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张旭肚子痛,一时有感,发于笔端,随手写下一个字条,竟成了千古名帖《肚痛帖》。全帖六行30字,文日:“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这幅作品开头的三个字,写得还比较规整,字与字之间不相连接。从第四字开始,便每行一笔到底,上下映带,缠绵相连,越写越快,越写越狂,越写越奇,意象迭出,颠味十足,将草书的情境表现发挥到了极致。可以看出,张旭这种纵横豪放的情怀,张扬恣肆的渲泄,泰山压顶的气概,变幻莫测的态势,在奋笔疾书的狂草中,横空出世,让观者惊心动魄。
张旭的《草书心经》最早见于《碑刻拔萃》,其《唐草心经》碑目下写明张旭,此前碑林中有明成化年间知府孙仁从百塔寺移来的《草书心经》,《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对这两种草书“心经”都录,其“心经、肚痛帖、千文断碑”条下注“均张旭草书,无年月”,并称“右三石均在西安碑林”。张旭的《草书心经》最晚见于民国三年(1914年)《碑林碑目表》,但此后便下落不明了。
《郎官石拄记》书,原石久佚,传世仅王世贞旧藏“宋拓孤本”,弥足珍贵。张旭草书纵放奇宕,而此序楷势精劲凝重,法度森严,雍容闲雅兼而有之,是张旭存世的唯一楷书作品。有影印本行世。
《古诗四帖》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今人郭子绪云:“《古诗四帖》,可以说是张旭全部生命的结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艺术的精华,永恒美的象征。”
北宋书法家、画家
“宋四家”之一
米芾
他是“宋四书法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因其衣着行为以及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皆被当世视为癫狂,故又有“米颠”之称。
代表作: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
芾《蜀素帖》 墨迹绢本 29.7×284.3cm 台北故宫博物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董其昌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米芾《苕溪诗》
此卷用笔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尤其运锋,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其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起伏变化。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攲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
柳公权
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代表作:柳公权的字,字形比颜字稍长,笔画也稍细。总的特征是筋骨外露,笔画富有弹性,无论横、竖、撇、捺,笔势都向四面伸展。其代表作品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明王世贞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
唐代柳公权楷书《金刚经》唐拓本是柳公权早期的书法作品,原石于宋代已被毁,现仅见敦煌石窟发现的“唐拓孤本”。柳公权早年曾广采众家之长,而且特别注意向前辈书家学习。从《金刚经》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取法诸家的痕迹。《广川书跋》云:“此经本出于西明寺。今考其书,诚为绝艺,尤
北宋书画家、文学
“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
苏轼擅长行、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上乘之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渡海帖》,行书,元丰三年(1100)
元代著名书画家
赵孟頫
赵孟頫不仅绘画创一代新风,书法更是元代第一人,如元代书法名家鲜于枢所评:“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今第一。”赵氏所创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后人称之为“赵体”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胆巴碑》《归去来兮辞》
该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洛神赋》原名《感甄赋》,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赵孟頫《洛神赋》,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
三国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楷书鼻祖
钟繇
钟繇工书,师法曹喜、蔡邕,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精于楷,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与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唐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钟繇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兼工,写得最好的是楷书,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其代表作有《贺捷表》《力命表》《宣示表》《荐季直表》等
传《宣示表》是王羲之的临摹本。字体端整古雅,结体略呈扁形,笔画已脱隶书古意,多是真书笔法,是钟繇的杰作,也可以说是楷书之祖。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
明代著名书画家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文徵明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对后世影响极大。
文征明三大小楷代表作有《琴赋》《草堂十志》《千字文》。
晋王·王羲之传的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都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郡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样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顾,王述深以为遗憾.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书法的临、摹、描的意思?
临是指临贴,看着写。
摹是指摹仿,也就是自己可以拿纸放在书法的原体上进行摹仿练习。
描红——中国以前的练习毛笔字,是红色的字,每隔一页都是红色的标准楷体字,上面一张薄薄的透明纸,练习书法者描那个红字,叫描红,现在基本上少了。
(描红通常是九格宫,)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是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
"临"和"摹",本来是两个意思:"临"是"对着写","摹"是"蒙着描"。
临的对象(字帖),可以由老师指定,但最好还是自己选择。
临摹不是整篇誊抄。
无论对整体还是局部,都需要仔细推敲慎重对待。
临摹是通过手的描画,加深脑的印象通过手、眼、脑的运动,把优美的形象刻在自己的心里。
关键不在数量,而在于每临一遍都确有所得。
哪一遍心无所动,那一遍就是浪费时间。
临就要力图象,这是临摹的主要目标之一。
通过临摹来理解、消化别人创作的书法形象。
临习作品与原作的相象程度,反映出你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从形式上看,临摹是用自己的手写别人的字;从本质上看,这实在是训练形象感受能力的极好手段。
临写的越象。
必定是琢磨得越透;观察得越细,说明感受能力越敏锐。
两个字放在一起,稍有不同,便能一眼明辨,这样敏锐的眼力,应是每个书家必具的基本素质。
临摹是一种思索、一种比较、一种记忆。
扩展资料书法的种类:1.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
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
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2.隶书隶书,亦称汉隶[1] ,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如《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入《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
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
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
藏山东曲阜孔庙。
无额。
四面刻,均为隶书。
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
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3.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楷书有楷模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
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
”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
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
4.行书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5.草书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
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心慕笔追其他应用
组词
心组词慕组词笔组词追组词笔顺笔画
心笔顺笔画慕笔顺笔画笔笔顺笔画追笔顺笔画近义词
心近义词慕近义词笔近义词追近义词反义词
心反义词慕反义词笔反义词追反义词心慕笔追成语接龙
正接
追本穷源追本求源追奔逐北追本溯源追风捕影追风掣电追风觅影追风蹑景追风摄景追风蹑影追风逐电追风逐日追风逐影追根查源追根究底追根究蒂追根刨底追根穷源追根求源追根寻底追根溯源追根问底追悔不及追魂夺命追魂夺魄追悔何及追悔莫及追欢买笑追欢卖笑追欢取乐追魂摄魄追悔无及追欢作乐追名逐利追趋逐耆追驷不及追亡逐北追亡逐遁追远慎终追云逐电追踪觅影追踪问迹反接
安安心心暗室亏心暗室欺心暗室私心包藏祸心苞藏祸心包藏奸心不臣之心不得人心白藋同心白发丹心病风丧心百计千心别具匠心避迹违心病狂丧心毕力同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白首之心碧血丹心别有匠心别有用心百爪挠心恻怛之心赤胆忠心茶饭无心豺狐之心触景伤心豺狼野心触目崩心怵目惊心触目经心触目惊心触目儆心触目警心触目骇心触目伤心触目恸心成算在心促膝谈心出以公心恻隐之心诚意正心赤子之心吊胆惊心大得人心吊胆提心独具匠心大快人心动魄惊心低首俯心低首下心得手应心低头下心掉以轻心刀子嘴豆腐心抵足谈心二人同心二意三心佛口蛇心佛口圣心费力劳心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匪石之心佛性禅心佛眼佛心敢布腹心挂肚牵心公道自在人心公道总在人心狗肺狼心耿耿此心耿耿寸心股肱腹心耿耿于心耿耿在心蛊惑人心刿目怵心刿目鉥心革面洗心革面革心古貌古心狗马之心革面悛心苟且之心鼓舞人心槁形灰心高下任心狗行狼心高下在心贵在知心毫不关心合胆同心怀恨在心衡虑困心虎狼之心骇目惊心花貌蓬心骇目振心黑眼定心蕙质兰心火烛小心敬布腹心奖拔公心精白之心急杵捣心剑胆琴心镌骨铭心截胫剖心眷眷之心竭力虔心剑气箫心尽思极心疾首痛心谨慎小心剑态箫心将心比心觊觎之心简在帝心口不应心空腹高心刻骨崩心刻骨镂心刻骨铭心葵藿之心克肩一心苦口婆心开口见心枯脑焦心枯体灰心枯形灰心力不副心力不从心聊表寸心里丑捧心良工苦心镂骨铭心乱箭攒心略迹论心略迹原心戮力齐心笼络人心戮力同心戮力一心戮力壹心令人寒心令人痛心两头担心劳形苦心沥血叩心沥血披心两意三心利欲熏心兰质蕙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狼子野心狼子兽心漠不关心漫不经心满怀信心昧己瞒心蒙面丧心莫逆于心木人石心木形灰心鸟声兽心破胆寒心剖胆倾心破脑刳心擗踊拊心切齿拊心切齿腐心切齿痛心牵肠萦心清耳悦心切理会心切理厌心切理餍心犬马之心区区此心切切在心区区之心切切于心清夜扪心权欲熏心日久见人心人面狗心人面兽心死不甘心手不应心史策丹心世道人心煞费苦心是非之心扇惑人心实获我心矢力同心收买人心司马昭之心深入人心率土归心率土宅心誓无二心上下同心上下一心势欲熏心十指连心铁肠石心天地良心吐胆倾心同德同心同德一心透骨酸心天理良心天下归心望峰息心万箭穿心万箭攒心万箭钻心无所容心无所用心望岫息心先得我心先获我心绣口锦心协力齐心协力同心眩目惊心虚美熏心虚气平心降人以心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西施捧心心问口,口问心西子捧心一寸赤心一寸丹心一德一心眼观鼻,鼻观心一见倾心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口问心有口无心悦目赏心悦目娱心一片冰心一片赤心一片丹心一身五心羊体嵇心一体同心遗物识心饮血崩心以心传心以心问心犹有童心翼翼小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之妙,在于一心有嘴无心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竹柏异心摘胆剜心振奋人心震撼人心众虎同心指日誓心知人知面不知心正身清心坐上琴心震慑人心指天誓心至意诚心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熬更守夜昂头挺胸标本兼治败法乱纪不共戴天不讳之变拔茅连茹蔽明塞聪百无失一不羞当面不亦乐乎餔糟啜漓百折不摧重楼飞阁出卖灵魂敕始毖终长吁短气揣歪捏怪吃一堑,长一智车在马前大慈大悲德高望重断缣寸纸遁迹方外杜口吞声堕云雾中对着和尚骂贼秃蜂虿作于怀袖返观内照风虎云龙反来复去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丰杀随时方圆殊趣高才硕学改而更张孤孤单单高位厚禄狗彘不食汝余欢迸乱跳话长说短祸福靡常环肥燕瘦黄袍加体后生可畏鸿雁哀鸣横从穿贯今愁古恨绝裾而去酒阑兴尽金兰之契济窍飘风击碎唾壶进退无所江天一色鉴往知来积习生常锦衣玉食臼灶生蛙寇不可玩慷慨陈词脍炙人口麟凤一毛乐贫甘贱理所必然砺世摩钝流星掣电拉朽摧枯掳袖揎拳目不识书目不妄视磨而不磷,涅而不缁铭记不忘毛举细事眉睫之间没没无闻貊乡鼠攘明月入怀内外勾结平心持正千龄万代切磨箴规清水衙门青眼白眼群英荟萃软弱无力生辰八字松柏之茂搜肠润吻三等九般适逢其会顺风张帆十死不问搔首弄姿神头鬼脸梳妆打扮铜壶滴漏条条框框投杼市虎投杼之惑威而不猛萎靡不振畏天爱民巫云楚雨魏紫姚黄心长发短星飞电急煦伏之恩宵旰图治行监坐守希世奇宝削铁无声欷歔流涕详详细细息影家园汹涌彭湃有教无类冤如巷伯遗物识心仰屋兴叹摇嘴掉舌一字值千金总而言之朝更夕改转念之间抓破面皮骤雨不终日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xiaomacongru3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