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得三的意思问一得三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问一得三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问一得三
- 拼音:
- 频率:
- 年代:
- 词性:
- 结构:
- 解释: 问一件事却得到解决三件事的办法。形容求少得多。
问一得三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问一得三是何意?出自于哪?
“问一得三”比喻问的少,得的多。
此典出自《论语·季氏》:“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春秋时,孔子有个儿子叫孔鲤,字伯鱼。
当时,在孔子的学生中,有些人认为孔子在教学上不一定会把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还有人认为孔子对自己的儿子可能教的更多一些。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陈亢问伯鱼:“您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导吗?”伯鱼回答说:“没有。
有一天,他一个人站在那里,我快步经过庭院。
他问我:‘学过《诗》吗?’我说:‘没有。
’他说:‘不学《诗》,(在官场中)就不会说话。
’于是我回去就学《诗》。
又有一天,他又是一个人站在那里,我从他面前快步经过庭院。
他问我:‘学过《礼》吗?’我说:‘没有。
’他说:‘不学《礼》,(在官场中)就站不住脚。
’我回去后就学《礼》。
我只知道这两件事。
” 陈亢听了孔鲤的回答,心里十分欢喜。
他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了三个收获:了解到学《诗》的道理;了解到学《礼》的道理;又了解到君子不偏向自己的儿子。
”
1+1=3的故事 孟子?
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与弟子们一起跟着孔子学习。有的弟子偷偷地议论开了:“先生一定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心,多教他不少学问,对我们恐怕是留一手的。”
一天,有个名叫陈子禽的学生问孔鲤:“你在老师那儿一定比我们多学一些东西吧?”
孔鲤老实地回答:“没有什么呀!就是有一回他一个人站在庭院中,问我学过《诗经》没有,他说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学《诗经》。还有一次,他问我学过礼没有,并说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听了他的话,我又去学礼,就这么两件事啊!”
“那就好。”陈子禽因为问一而得三,高兴地想同学们报告说:“我问孔鲤一件事,他却告诉了我三件事!第一知道要学诗,第二知道要学礼,第三嘛……我知道了先生对自己儿子并不特殊亲近……”
弟子们终于解除了对孔子的误解。
孔子1+1等于3的故事?
弟子们终于解除了对孔子的误解
孔子1加1等于三的故事?
《滕王阁序》中“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的典故是什么?
趋庭,叨陪鲤对”是《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原文也是一段非常出色的记叙散文,其文如下: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问一得三指的是什么生肖?
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动物的形象被延伸了。
生肖的存在源于人类对动物的崇拜以及依赖。生肖在秦代便可寻至踪迹也相对应证了这一点,毕竟那时生产力落后,人们想与猛兽对抗较有难度。如虎、蛇等,值得一提的是猪也属于猛禽,我们今天吃到嘴里的猪应该叫英国大白猪,中国古代只有凶恶的野猪,人工捕捉十分困难,被列为祭祀贡品一点也体现了猪的地位。
而鸡是工具,定点报时全靠它,狗则是人类的好伙伴,看家放羊总少不了它。牛是古代作为农业国的中国的第二劳动力,犁地还需牛出力,羊则是中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肉食来源。老鼠代表人们对疫病(灾祸)的恐惧,兔子是人们对生子的渴望,马则是古代的高级座驾。
那么问题来了,龙究竟是什么?它为何让人恐惧又敬畏?
古人形其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麟似鲤,腹似蜃。
而神话中多听闻“东海龙王”一说。
想要找到龙的真身并不困难,我们只需冷静下来稍做推理。
海中水中多有,有足,杀伤力强,略四不像。
等等…这怎么有点像像,像鳄鱼呢?
时间有限我今儿先不找图片了,大家回想一下,去除龙的光辉滤镜,再去除一些无甚作用的威风装饰,你就会发现,它怎么那么像鳄鱼呢。
有人要问了,你说像鳄鱼,可是鳄鱼哪有那么长?
别急别急,之前说过,古代人对猛兽,不仅有恐惧心,还有敬畏心,鳄鱼在水中通常是半个身子出滩捕捉猎物,大嘴一下去是再有天王老子救都要来不及。人们对它恐惧,不去靠近它了解它,那半个身子逐渐被臆想的无边无际。
所以龙最靠谱的来源应当是鳄鱼了。
一问得三是什么意思啊?
是指当别人提出问题以后,自已有三种答案以上的回答方式,这说明了自已的知识覆盖面比较广,对于别人提出的问题,自己有专业的解答方式,所以说应当主动把自己心里的知识给对方进行介绍,只有这样彼此之间形成互相帮助的关系,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能够形成和睦相处的一种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