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眼藏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正法眼藏的意思正法眼藏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正法眼藏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正法眼藏
拼音: zhèng fǎ yǎn cáng
频率: 生僻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正法:佛教指全体佛法;眼:普照宇宙;藏:包含万物。原指佛教的正法。后比喻事物的要旨和精义。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 《释氏稽古略》第一卷:“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
成语示例:元·方回《读张功父<南湖集>序》:“且如‘人生守定梅花死’,此句殊佳,何人辄用朱笔圈改,予窃谓朱笔之人未得所谓~也。"
英文翻译: 

正法眼藏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佛学(教)中正法眼藏是什么意思?

正法眼藏,成语,作宾语、定语,佛教语。

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

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

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

《景德传灯录·摩诃迦叶》:"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

"宋·朱熹《答陈同甫书》:"盖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两般看,此是千圣相传正法眼藏。

"

正法眼藏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禅:(dhyana)全称禅那又作禅那、驮衍那、持阿那。

意译作静虑。

静思维。

《五灯会元》卷一。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 ”这大概是普遍认同禅宗的由来。

吾有正法眼藏出处?

吾有正法眼藏出自《传灯录》。

法眼藏是什么意思?

法眼就是正法眼,经典说的是正法眼藏。

正法眼本身就是大宝藏,就是如来藏。

我们中国人说是心地法眼,就是说的这个藏。

一切的奥妙,万法唯心造,都是在那个宝藏里。

与杨仕鸣译文?

与杨仕鸣》辛巳(1521 年)

【23.1】差人来,知令兄已于去冬安厝,墓有宿草矣,无由一哭,伤哉!所委志铭,既病且冗,须朋友中相知深者一为之,始能有发耳。

【23.2】谕及“日用讲求功夫,只是各依自家良知所及,自去其障,扩充以尽其本体,不可迁就气习以趋时好。”

幸甚幸甚!果如是,方是致知格物,方是明善诚身。果如是,德安得而不日新?业安得而不富有?谓“每日自检,未有终日浑成片段”者,亦只是致知功夫间断。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23.3】又云:“以此磨勘先辈文字同异,功夫不合,常生疑虑。” 又何为其然哉?区区所论“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于此见得真的,直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此者,方谓之知道;得此者,方谓之有德。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虽千魔万怪,眩瞀变幻于前,自当触之而碎,迎之而解,如太阳一出,而鬼魅魍魉自无所逃其形矣。尚何疑虑之有,而何异同之足惑乎!

【23.4】所谓“此学如立在空中,四面皆无倚靠,万事不容染着,色色信他本来,不容一毫增减。若涉些安排,着些意思,便不是合一功夫。”

虽言句时有未莹,亦是仕鸣见得处,足可喜矣。但须切实用力,始不落空。若只如此说,未免亦是议拟仿象,已后只做得一个弄精魄的汉,虽与近世格物者症候稍有不同,其为病痛,一而已矣。诗文之习,儒者虽亦不废,孔子所谓“有德者必有言”也。若着意安排组织,未有不起于胜心者,先辈号为有志斯道,而亦复如是,亦只是习心未除耳。仕鸣既知“致知”之说,此等处自当一勘而破,瞒他些子不得也。

《象山文集序》

【22.1】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

【22.2】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而当时之弊,固已有外求之者,故子贡致疑于多学而识,而以博施济众为仁。夫子告之以“一贯”,而教以“能近取譬”,盖使之求诸其心也。迨于孟氏之时,墨氏之言仁至于摩顶放踵,而告子之徒又有 “仁内义外”之说,心学大坏。孟子辟“义外”之说,而曰:“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

【22.3】盖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一” 之学亡。世儒之支离,外索于刑名器数之末,以求明其所谓“物理” 者。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也。佛、老之空虚,遗弃其人伦事物之常,以求明其所谓“吾心”者。而不知物理即吾心,不可得而遗也。

【22.4】至宋周、程二子,始复追寻孔、颜之宗,而有“无极而太极”,“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之说,“动亦定,静亦定,无内外,无将迎”之论,庶几“精一”之旨矣。

【22.5】自是而后,有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于二子,而简易直截,真有以接孟子之传。其议论开阖,时有异者,乃其气质意见之殊,而要其学之必求诸心,则一而已。故吾尝断以“陆氏之学,孟氏之学也”。而世之议者,以其尝与晦翁之有同异,而遂诋以为禅。夫禅之说,弃人伦,遗物理,而要其归极,不可以为天下国家,苟陆氏之学而果若是也,乃所以为禅也。今禅之说与陆氏之说,其书具存,学者苟取而观之,其是非同异,当有不待于辩说者。而顾一倡群和,剿说雷同,如矮人之观场,莫知悲笑之所自,岂非贵耳贱目,“不得于言,而勿求诸心”者之过欤!夫是非同异,每起于人持胜心、便旧习而是己见。故胜心、旧习之为患,贤者不免焉。

【22.6】抚守李茂元氏将重刊象山之文集,而请一言为之序,予何所容言哉?惟读先生之文者,务求诸心而无以旧习、己见先焉,则糠粃精凿之美恶,入口而知之矣。

译文

《与杨仕鸣》

【23.1】你差遣的人来了之后,我才得知令兄已于去冬安葬,如今墓上已有宿草,无法哭祭了(注:《礼记·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痛哉!你所委托的墓志铭,我因为既病且忙,还是请与令兄相知甚深的朋友来写,才能更好表达。

【23.2】来信中讲道:“日常所做讲求功夫,只是各人依照自己良知所及的程度,自己去清除心上障蔽,并不断扩充以复全心的本体,不可迁就自己的习气,迎合世俗的喜好。”幸甚!幸甚!果能如此,才是“致知格物”,才是“明善诚身”。果能如此,德行怎么可能不日新月异呢!德业怎么可能不愈加充实富有呢!你所说的“每天反省检视,发现自己还做不到一日之内功夫浑然成片”,这也只是说明致知的功夫尚有间断,就如孟子所言,“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23.3】信中又说:“以此来反复琢磨先辈学说之间的差异,发现功夫有不一致的地方,心中常常会生疑虑。”又何须如此呢?我所谈论的“致知”二字,乃是儒家的正法眼藏,对其有确切的理解,就可以知道它真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真正懂得“致知”,才称得上“知道”;致得了良知,才称得上“有德”。与“致知”不同的学问,就是异端;与“致知”相悖的学说,就是邪说;离开“致知”的行为,就是冥行。纵然有千魔万怪,迷惑变幻于眼前,遇到“致知”,也会一碰就碎,迎刃而解,像太阳一出,魑魅魍魉自然无所遁形。如此,哪里还会有疑虑,哪里还会疑惑于功夫的不同!

【23.4】信中还说:“这门学问,感觉就像独立空中,四面皆无倚靠,万事无法染着,万物信它本来,不容丝毫增减。如果涉及刻意安排,加上些人为想法,那就不是合一的功夫了。”尽管字句有时表达还不够透彻,不过这是仕鸣你自己的领悟,也很可喜。但是在功夫上要切实用力,才不会落入空虚。如果只是这么说说,未免只是比拟模仿,以后只是成为一个浪掷精魂的人。这种情况,虽然与近世那些做格物功夫,在心外求理的人相比,其症状稍有不同,但是毛病的根源是一样的。赋诗作文的行为,尽管儒者也不会废弃,孔子也说过“有德者必有言”,但是如果刻意去遣词造句,那就是好胜之心在作祟了。先辈当中声称自己有志于此道的,也犯过同样的毛病,就是因为他的习心没有克除啊。仕鸣既然已经知道了“致知”之说,这些地方自然能轻易勘破,什么都难以蒙蔽你了。

【22.1】圣人的学问,就是心学。尧、舜、禹这些圣人一脉相承的心法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句话就是心学的源头。这里的“中”,说的就是“道心”。而道心精一称为“仁”,即所谓的“中”。

【22.2】孔孟的学问,只致力于“求仁”,这就是“精一”思想的传承。当时已经出现了外求的问题,所以子贡才会怀疑“多学多识”的说法,他认为只有“博施济众”,才算是“仁”。孔子给他讲了“一以贯之”的道理,并且以“能近取譬”的方法来教导他,这是孔子教导他要从自己心上去寻求吧。到孟子的时代,墨子说“仁”就是“摩顶放踵”,而告子之流又有“仁内义外”的说法。到了这个时候,心学已经没落。孟子批驳告子“义外”的说法,他说:“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注:仁,就在人心之中。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找回那颗放失的心而已)。”他又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注:仁义礼智并非自外而来的,而是我心中本有的,只是我从未想到过而已)。”

【22.3】王道日趋衰微,霸术日渐盛行,那些追求功利的人,打着与天理近似的旗号,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蒙骗他人,还说“天理本就如此”。这些人不知道自己的“心”都已经没有了,哪里还有所谓的“天理”呢?从此往后,把“心”和“理”一分为二,“惟精惟一”的学问也就消亡了。世儒的学问支离琐碎,外求探究刑罚名称、礼器数量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以求明了所谓的“物理”。他们却不知道“吾心即物理”,从一开始就不需要假借外求。佛家、道家的学问又落入了空虚之中,想通过遗弃人伦事物之常,以求明悟所谓“吾心”,却不知道“物理即吾心”,人伦事物之常是不能遗弃的。

【22.4】到了宋代,周子、程子开始重新追寻孔子、颜子的学问根本,然后有了“无极而太极”“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之说,“动亦定,静亦定,无内外,无将迎”之论,他们的这些说法都非常接近“精一”的宗旨了。

【22.5】在此之后,又有陆象山(注:陆九渊)的学说崛起,其学说虽不像周、程二先生那样纯粹平和,但是极为简易直接,真可以说是直承孟子的心法。他的言论表达,常与孟子不同,那是因为他的气质、主张有所不同所致,而他学问的重点在于必求之于心,这与孟子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曾断言,“陆氏之学就是孟氏之学”。而社会上那些指责陆氏之学的人,是由于陆象山与晦翁(注:朱熹,号晦庵,晚称晦翁)的学说不同,于是把他的学问认定成“禅学”。而禅学是要人遗弃人伦物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不能用来治理天下国家。如果陆氏之学果真如此,那就应该算是“禅学”。可今天“禅学”与陆氏之说,都有各自的著作,学者只要取而观之就自然明了,它们的是非差别根本无须辩论。而现在是,一倡百应,抄袭附和,这就如一个矮子去看热闹,被人遮挡,而搞不清哭笑从何而来一样。这样岂不是重其所闻,轻其所见,犯了告子“不得于言,而勿求诸心”的错误!所谓的“是非同异”,都跟人们怀有胜心,安于旧习,固执己见相关。所以,胜心旧习所导致的问题,有时连贤者都难免。

【22.6】抚州太守李茂元准备重新刊印陆象山的文集,请我写篇序言,其实何须我再多言。唯望诸位在读陆象山先生文章时,务必求之于心,而不要把旧习、己见放到前边。如此,陆氏之学的好坏,就像糠秕和精米的区别,入口便能知道了

正法眼藏其他应用

组词

正组词法组词眼组词藏组词

笔顺笔画

正笔顺笔画法笔顺笔画眼笔顺笔画藏笔顺笔画

近义词

正近义词法近义词眼近义词藏近义词

反义词

正反义词法反义词眼反义词藏反义词

正法眼藏成语接龙

正接

藏锋敛锷藏锋敛锐藏锋敛颖藏垢纳污藏弓烹狗藏龙卧虎藏怒宿怨藏器待时藏巧于拙藏头护尾藏头亢脑藏头露尾藏头漏影藏污纳垢藏形匿影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诸名山,传之其人藏踪蹑迹藏贼引盗

反接

不当不正拨乱反正拨乱返正黜邪崇正辞严气正词严义正辞严义正辞严谊正辞严意正端端正正大公至正党邪丑正党邪陷正大中至正恶直丑正方方正正返邪归正反邪归正革命反正官清法正革邪反正归邪返正改邪归正回邪入正谲而不正九品中正挢枉过正矫枉过正矫邪归正匡乱反正廉明公正芒寒色正蒙以养正平心持正强词夺正弃邪从正弃邪归正去邪归正上梁不正神清气正舍邪归正堂堂正正邪不干正邪不胜正邪不敌正邪不伐正邪不犯正邪不压正贤良方正心术不正降邪从正心正笔正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正法眼藏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秉钧当轴冰雪聪明苍蝇不抱没缝的蛋得不偿丧断怪除妖大肆攻击朵颐大嚼大有起色得意忘象风云之志高不可登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华冠丽服回天挽日姜桂之性锦心绣口坚执不从列功覆过木人石心啮血为盟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千百为群轻重倒置卧龙伏凤惟利是营笑傲风月煦伏之恩玄酒瓠脯洒心更始一脉香烟以肉喂虎峣峣易缺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zhifuyecong38268.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