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帖耳的意思俯首帖耳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俯首帖耳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俯首帖耳
- 拼音: fǔ shǒu tiē ěr
- 频率: 一般
- 年代: 古代
- 词性: 贬义词
- 结构: 联合式
- 解释: 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 语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驯服的样子。
- 典故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成语示例: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一章:“竟~地听着,不反驳,不抗议,是近年来鲜见的。"
- 英文翻译: docile and obedient <jump through a hoop>
俯首帖耳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俯首帖耳是哪个帖?
俯首帖耳和俯首贴耳都是对的。
俯首帖耳:
意思是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俯首:低头。俯首贴耳一般写作俯首帖耳。
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译句:如果俯首帖耳,摇尾乞怜,不是我的志向。
相关典故:
某月某日,韩愈再拜陈述:天池的边上,大江的水边,传说:有怪物存在,大概不是平常鱼类水兽等动物可以比得上的。它得了水,就能呼风唤雨,上天下地都很容易。
如果得不到水,也就是寻常所见的那种形状,不用广阔险峻的高山土丘就能把它困住。然而它在没有水的时候,不能自己造出水来。它们十次有八九次被獱獭之流嘲笑。如果碰到有力量的人,可怜它们的窘境而把它们运输转移,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但是这种怪物,报负和一般东西不同,它会说:“就算烂死在沙泥里,我也高兴。如果俯首帖耳,摇尾乞怜,不是我的志向。”因此有能力帮它的人遇到他们,熟视无睹,就像没看见一般。他的死活,我们也无从知道了。
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两个方面简要说明红高粱的民间立场?
红高粱》泛指中国西北的那一片土地的老百姓,在面对日本鬼子入侵时,没有俯首帖耳,而是奋起反抗的故事情节。
人物塑造主要突出农民的质朴和善良,以及面对强敌誓死也要保卫自己的家乡
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两方面简要说明红高粱的民间立场?
《红高粱》泛指中国西北的那一片土地的老百姓,在面对日本鬼子入侵时,没有俯首帖耳,而是奋起反抗的故事情节。
人物塑造主要突出农民的质朴和善良,以及面对强敌誓死也要保卫自己的家乡。
第二个是耳的成语有哪些?
【稗耳贩目】比喻见闻浅薄的人。
【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垂耳下首】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
【当耳边风】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
【当耳旁风】见“当耳边风”。
当做耳边吹过的风。
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附耳低语】附:贴近。
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
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附耳低言】附:贴近。
【附耳密谈】附:贴近。
【废耳任目】废:放弃;任:信任。
放弃了耳朵,信任眼睛。
指不相信别人的意见,只凭信自己眼见的现象。
【附耳射声】指传闻异辞,捕风捉影。
【过耳春风】经过耳边的春风。
比喻听话的人不重视,或认为不值得听。
【贵耳贱目】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
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过耳秋风】吹过耳边的秋风。
比喻无实际作用的身外之物。
【盥耳山栖】盥:洗;栖:居住。
相传远古时隐士许由,不愿接受尧帝的封让,躲到山里,用颖水洗耳,以免受传言的污染。
比喻隐居不仕。
【国耳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同“国而忘家”。
【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同“公尔忘私”。
【过耳之言】听来的传言不值得认真对待。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
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
后比喻传递家信。
【黄耳寄书】黄耳:犬名;书:书信。
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
指传递家信。
【倾耳侧目】倾耳:侧过耳朵倾听;侧目:斜眼而看。
侧着耳朵听,斜着眼睛看。
形容畏惧的样子。
【倾耳戴目】戴目:仰视的样子,指望着远处。
形容期待、盼望的样子。
【倾耳而听】倾:歪,侧着。
侧着耳朵仔细听。
【倾耳拭目】倾耳:侧着耳朵;拭目:擦眼睛。
认真听,仔细看。
表示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
【倾耳细听】侧耳留意而听。
【清耳悦心】耳朵为之清宁,心情为之欢悦。
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倾耳注目】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
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
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搔耳捶胸】搔耳朵,捶胸膛。
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
【塞耳盗锺】后因以“塞耳盗钟”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塞耳盗钟】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塞耳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三耳秀才】指很聪明的人。
也比喻人狡猾。
【顺耳悦目】顺耳:合乎心意,听着舒服;悦:好看。
听着舒服,看着好看。
指言行迎合人的心意。
【俗耳针砭】俗:庸俗;砭:古代治病用的针砭;针砭:古人砭石为针的治病术。
旧时指医治庸俗的听觉而使之高雅。
【帖耳俯首】象狗见了主人那样耷拉着耳朵,低着头。
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挖耳当招】见别人举手挖耳朵,却误以为是在招呼自己。
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洗耳不闻】比喻不愿意听或不愿过问世事。
【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指专心地听。
【洗耳拱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同“洗耳恭听”。
【洗耳投渊】洗耳、投渊:指尧让位于许由、舜让位北铎的传说。
旧时指隐逸的人厌恶听有关政治的事。
【惊耳骇目】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接耳交头】接耳:嘴凑近耳朵;交头:头靠着头。
形容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撧耳挠腮】形容焦急无计的样子。
【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口耳讲说】耳朵刚听到嘴就说出去了。
【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口耳相承】指接受传闻。
【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马耳春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同“马耳东风”。
【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弭耳俯伏】弭耳:温驯的样子。
俯首帖耳的样子。
【弭耳受教】弭耳:温驯的样子。
形容非常听话。
【逆耳利行】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
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逆耳良言】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
逆:抵触,不顺从。
【两耳塞豆】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赁耳佣目】指借助于所见所闻。
【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逆耳忠言】逆耳:不顺耳。
听起来感到刺耳的话是有益的好话。
【爬耳搔腮】指急切无奈的样子。
【扒耳搔腮】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掩耳蹙頞】蹙:缩小,皱起;頞:鼻梁。
遮着耳朵,皱着鼻子。
形容极其厌恶,不愿意听到谈起。
【以耳代目】以:用;代:代替。
拿眼睛当耳朵。
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掩耳盗钟】捂住耳朵偷钟。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掩耳盗锺】见“掩耳盗钟”。
【撧耳顿足】用手抓耳,以脚顿地。
形容束手无策。
【掩耳而走】掩耳:遮着耳朵而逃走。
指不愿意听别人的话。
【撧耳揉腮】形容焦急无计的样子。
同“撧耳挠腮”。
【庸耳俗目】指学识浅薄的人。
【掩耳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同“掩耳盗钟”。
【掩耳偷钟】掩:遮蔽,遮盖。
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以耳为目】拿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
比喻不亲自了解情况,只听信别人说的。
【娱耳悦目】娱、悦:使愉快。
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在耳历历】形容往日听到的声音清清楚楚在耳边回响。
【挝耳挠腮】挝:敲击。
敲敲耳朵,挠挠脸颊。
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抓耳挠腮】挠:搔。
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
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挝耳揉腮】挝:敲击;揉:来回擦或搓。
抓抓耳朵,搓搓脸颊。
形容窘迫的样子。
【抓耳搔腮】形容焦急、苦闷,生气时想不出办法的样子。
也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样子。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音乐家俄耳甫斯的父母?
俄耳甫斯的父亲是太阳神兼音乐之神阿波罗,母亲是司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
这样的身世使他生来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
在他还很小的时候,阿波罗便把自己用的宝琴送给他。
这把琴制作精巧,经俄耳甫斯一弹更是魅力神奇,传说俄耳甫斯的琴声能使神、人闻而陶醉,就连凶神恶煞、洪水猛兽也会在瞬间变得温和柔顺、俯首帖耳
《俗世奇人》中的全部故事都是什么?
《俗世奇人》中的全部故事分别是: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冯五爷、蓝眼、好嘴杨巴、蔡二少爷、背头杨、认牙、青云楼主、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泥人张、绝盗、小达子、大回、刘道元活出殡。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在津门的民间传说、奇人异事。2018年8月11日,《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作为一部知名小说,《俗世奇人》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冯骥才移植天津相声语言的特点,在《俗世奇人》中运用大量的富于诙谐、嘲讽和节奏性的语言进行叙事,给小说笼罩上了一层“津味”色彩。如《死鸟》中有一段对贺道台伺候上司“心得”的描写,堪称经典,“摸透上司脾气,知道嘛的时候说嘛,嘛的时候不该说嘛;挨训时俯首帖耳,挨骂时点头称是……
就这种不是人干的事,贺道台却得心应手,做得从容自然。人说,贺道台这些能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对吗?”
这段宛如相声开场白即“垫话”的叙事方式活生生地“画出”了贺道台阿谀奉承、巴结上司的丑陋嘴脸。其中“嘛”、“撒气篓子”、“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等方言俗语的使用给小说增添不少喜剧效果,减少了阅读时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隔膜,增加了亲切感。
另外,冯氏小说语言“节奏性与音乐性都极强”,上述一段层次分明,第一层是伺候上司的“准则”,第二层是贺道台伺候上司的“天性”;而且每个小句舒缓自如,不急促,不突兀。这种别致的语言风格正如相声语言一样,富于节奏感。而《洋相》一篇则通过“抖包袱”的语言形式来讽刺崇洋媚外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