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舟覆舟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载舟覆舟的意思载舟覆舟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载舟覆舟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载舟覆舟
拼音: zài zhōu fù zhōu
频率: 常用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载:承载;覆:颠覆。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

语法: 作定语、分句;比喻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典故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成语示例:清·魏源《观往吟》:“~两未形,逆风顺风均不利。"
英文翻译: 

载舟覆舟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什么事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什么意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字面的意思是:水,既能把船托起来,使之平稳地航行,也能把船掀翻,使之沉没。 语出《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其中的“臣”,是唐初宰相魏征的自称,其中的“陛下”,是魏征对唐太宗的尊称。 文中所说的古语,最早见于《荀子•哀公》篇:“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又见《荀子·王制》篇:“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以上三段古文,都是把君王比喻成船,把民众比喻成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托举起来,也可以将船掀翻淹没,强调了民心向背的决定性作用。

载舟覆舟二则文言文

《载舟覆舟》二则【甲】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指古代的大车名词作动词,给予好处、恩惠使……静像这样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此之谓也。

——选自《荀子·王制》【乙】唐太宗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

诚可畏也。

”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

确实,实在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

臣又闻古道曰:‘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 ——选自《贞观政要·政体》安定,安乐。

听说 【注释】①舆:指古代的大车。

②如是:像这样。

③晏:安定,安乐。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则莫若惠之(2)则莫若静之(3)诚可畏也(4)皆为居安忘危 (名词作动词,给予好处、恩惠)(使……静)(确实,的确)(处在)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则莫若静之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2)能留心治道 臣又闻古道曰A.两个“则”字相同,两个“道”字不同B.两个“则”字相同,两个“道”字也相同C.两个“则”字不同,两个“道”字也不同D.两个“则”字不同,两个“道”字相同C 【解析】则:表承接,那么/表并列,可不译;道:方法/说。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一处)(1)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2)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2)君,舟也;人,水也。

平民百姓害怕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

国君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

水能浮载船,也能把船掀翻。

5.这两篇文章阐述了什么道理?两段都以水比喻人民的力量,告诫君

船能载舟也能覆舟?

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详细解释

一、翻译

The water supporting a ship can also upset it.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二、释义

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

三、谓喻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亦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简称“载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什么意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直译就是水是可浮起船只的,当水掀起大浪时也是可以推覆船只的,引伸的意思是,某种东西(作用力或事物),都是会产生两个结果的,有利和害的两个方面。适当利用正确使用是有益,若是违反自然规律乱用濫使则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水云载舟,亦能复舟它的字面意思就是水能够使船上来平安行驶也能够使船沉下去,消失在大海,都是把君王比喻成船,把民众比喻成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托举起来,也可以将船掀翻淹没,强调了民心向背的决定性作用。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是天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 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含义非常简单,就是把一个政权看作“舟”,而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大致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原意是水可以让船航行,也可以把船打翻。后成为各代君主的人生准则,要善待百姓,不可为一己私欲而触怒百姓,否则平时看上去很平静的水面也可以有滔天波澜。江山就坐不稳了~~~ 谁让李世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哦!大概也许可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字面的意思是:水,既能把船托起来,使之平稳地航行,也能把船掀翻,使之沉没。

语出《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其中的“臣”,是唐初宰相魏征的自称,其中的“陛下”,是魏征对唐太宗的尊称。

文中所说的古语,最早见于《荀子•哀公》篇:“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又见《荀子·王制》篇:“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水可以使船安全行驶,也可以使船颠覆,形容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是: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的意思是把统治者比喻为船,老百姓比喻为水,水既能让船在水面上安稳地航行,又能将船推翻淹没,使船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则弊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字面的意思是:水,既能把船托起来,使之平稳地航行,也能把船掀翻,使之沉没。

水亦载舟也亦覆舟意味什么?

一、释义

二、谓喻

三、出处

(一)最早出自孔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二)《荀子·王制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三)唐初魏征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四)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啥意思?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柔性。

水性柔顺,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

水滋养万物,广泛师恩而不奢望报答。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是,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

表示任何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主张节俭 清廉提出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的古代贤君是?

是唐太宗李世民。由于李世民全程见识了隋朝盛极而衰而灭的整个过程。在其登上皇位后进行了反思。他认为隋朝的灭亡源于农民起义,源于民不聊生。所以,李世民很形象地把社稷比作舟,比人民比作水。人民生活富足,就会像水载舟一样,保证皇权延续,反之,就会揭竿而起,人亡政息。

问:主张节俭 清廉提出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的古代贤君是?

答:据载,最早同时主张节俭清廉又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帝王是唐太宗李世民。

事实上,主张清廉的皇帝很多,先是光武帝刘秀,后是唐太宗李世民,再有明太祖朱元璋,还有清康熙。

最先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荀子。《荀子·王制篇》:“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初魏征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综上,应该说,最早同时主张节俭清廉又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帝王是唐太宗李世民。

主张节俭清廉的古代贤君是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他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中国历史上被后人称为最伟大的黄帝。

唐大宗李世民少年从军,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战功,后即为位皇帝。他在位初期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开创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的盛世奠定基础。

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也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这句话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一个人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就无大碍,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从而由小错到大错,由大错到不可救药。

主张节俭清廉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代贤君是

唐太宗李世民

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也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

主张节俭 清廉提出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的古代贤君是唐太宗李世民。

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意,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

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也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唐太宗即位之初,面对百端待举、百废待兴的局面,为了找到一条实现天下大治的途径,他十分注意吸纳贤能之士的建议,曾在朝堂上主持过一次关于自古以来历朝皇帝理政得失的讨论,向群臣询问使国家大治之策。

抚民以静,休养生息

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重重困难,魏徴满怀信心地说:“动乱之后,人心思安,易于教化。如果要天下大治,必须加强教化。上下同心,见贤思齐,有几个月的时间社会风气就会好转,用三年的时间,社会经济就能恢复和发展起来。”

魏徴

封德彝认为不可,他引证历史,认为夏、商、周三代以后,秦朝专用法律来治理,汉朝杂用霸道来治理,他们不是不想教化,但却都没有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可见实现教化的目的是十分艰难的事情,甚至是在当今社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他还厉声指责说:“魏徴只是一介书生,不识时务,如果听信他的胡言乱语,会导致国家的危亡。”

魏徴毫不客气地反驳说:“人处在困难危急之中,最怕死亡,于是就考虑产生变化的办法。自隋以来,人们饱尝丧乱之苦,生活在危难之中,人人都希望有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静则安,动则乱,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因此百姓可以教化,国家可以治理,关键在于执政者有没有能力和信心。”

封德彝

魏徴还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策略,那就是“抚民以静”。魏徴指出,所谓的静,就是休养生息,减轻百姓的负担,等大乱给他们造成的损害渐渐消失,给他们足够的恢复生产的时间,才能进一步谋求发展。这正是安定局势、治理国家的根本所在。

唐太宗十分赞同魏徴的观点,对群臣说:“我刚刚即位,治国理民,务在安静。如今,国家未安,百姓未富,应当以静安抚,我日夜思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清静,使天下无事。”

唐太宗目睹了隋朝末年隋炀帝虐待百姓,大肆营造土木工程,又穷兵黩武,最终导致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爆发,身死国亡的全过程,因此把对保证百姓的存活空间看得十分重要。把“存百姓”当作“为君之民道”的先决条件,这在历代君王中都是十分有远见的。

唐太宗

民为邦本、治国必先安民

唐太宗同时又认为,封建王朝能否长治久安取决于百姓能否生存,而反过来,百姓的存亡又取决于君主能否克己寡欲。他有一句名言:国君有道,那么百姓自然会推举他为人主;国君无道,那么百姓就会抛弃他而不服从。

也就是说,君主能否长久保有天下,是受到百姓制约的。他把国治、民存和君贤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反复强调民存取决于君贤,这更加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治国必先养民,是先秦哲人孟子的主张。从以下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这种民贵君轻理论的理解与认同。

唐太宗求谏

唐太宗指出:“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如果剥削百姓以侍奉君主,就好像割掉人身上的肉来充饥一样,这样虽然肚子填饱了,但身体死亡了,君主富裕而百姓贫苦国家也必然会灭亡。”这就形象地表现了民为邦本、治国必先安民的远见卓识。

贞观二年,唐太宗在慰劳刺史陈君宾时就曾对他说:“我最近常常是在正午过去很久了,还不记得吃饭,天还未亮时就起床穿衣,我每天这样夜以继日地思索,全是为了能够找到让百姓静养以恢复发展生产的良策啊!”

唐太宗时常告诫百官,做事情要重视顺应民心,他对侍臣们说:“自古以来帝王凡是要兴建工程,必须要顺应民心。大禹开凿九山,疏通九江,耗费人力非常巨大,却没有人痛恨埋怨,就是因为民心希望他这样做,他实现了百姓的心愿。而秦始皇营造宫室,却常常遭到人们的指责批评,这是他只为了满足私欲,不跟民心一致的缘故。我最近想造一座宫殿,材料已经准备齐全,但是想到秦始皇的事情,就决定不兴建了。”

贞观四年,唐太宗又对侍臣说:“建造修饰宫殿屋宇,流连欣赏亭阁池台,这是帝王所希望的,却不是百姓所希望的。帝王所希望的是骄奢淫逸,百姓所不希望的是劳累疲敞。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行之的话,就是要实行仁恕之道啊!自己所不情愿做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劳累疲敞的事,不能施加给百姓。我坐上帝王的尊位,享有天下,处理事情都要设身处地,真正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做百姓不希望做的事情,这样一定能够顺应民情。”

唐太宗还通过形象的比喻论述了对天下百姓实行仁义的重要性。他说:“树林茂密的地方,鸟就容易栖息;水面宽阔的地方,鱼就容易游动;仁义积聚了,百姓自然会归顺。人们都知道畏惧、躲避灾害,却往往不知道实行仁义灾害就不会发生。仁义之道,应当记在心里,并且使它继续发展下去,如果有片刻的松懈怠慢,距离仁义就远了。好比用饮食来供养身体,常常能使肚子吃饱,才能够保存生命。”

王珪叩头感慨:“陛下知道这些道理,天下百姓真是太幸运了!”

唐太宗还告诫官员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他对黄门侍郎王珪说:“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关中发生大旱,百姓饥饿困乏。当时国家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但是却不允许开仓救济百姓,反而让百姓逃荒自己去寻找粮食。隋文帝不爱惜百姓却爱惜仓库到这种地步。等到隋文帝晚年,国家储积的粮食,可以供给全国食用五六十年。隋炀帝就倚仗这样的富裕,尽情享受豪华奢侈,荒淫无道,结果导致灭亡。所以,隋朝最终丧失了国家,父子一样都有责任。凡是治理国家的,务必积蓄于民,而不在于装满朝廷的仓库。”

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中,真正高举民为邦本的旗帜,并努力付诸实践的要数贞观时代。在制定政策、制度的时候,能够考虑到百姓的利益。唐太宗本着民为邦本、抚民以静的原则,作出了“大治”天下的决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而且毫不迟疑地将之付诸实施,让这些思想策略落到实处。

重视农业、轻徭薄赋

李世民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活,重视农业生产,主张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不夺农时。他采取了均田、垦荒、兴修水利、奖励人口生育等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初农业的快速发展。均田制始于北魏,历北齐、隋而至唐。经历了隋末的大乱,全国州县经济萧条,人口稀少,大量空荒的土地等待开垦,而这成为唐初实行均田制的前提。唐初,为了使流亡无地的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武德七年,唐政府颁布均田令。均田令规定:凡年满十八岁的男丁授田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田,死后交还国家;二十亩为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残疾者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工商业者减丁男之半,一般妇女和奴婢不授田。有爵位的亲王、贵族和公侯可依照品级,依次授一百顷至二百顷的永业田,各级官府和官员还有数量不等的公廓田和职分田。限制土地买卖,只有在身死家贫无以供撑时,可卖永业田,从地少人多的地区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可卖住宅及口分田。

唐代均田制,大体承袭前代而又有所不同,唐代取消了奴婢占田,说明经过隋末农民战争的打击,奴婢在生产中已不占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唐政府有意限制豪强势力的发展。

唐代均田制虽然限制土地买卖,但买卖限制仍比从前放宽了,从而为地主豪强兼并土地开了方便之门。贵族、官僚享有占田特权,这说明均田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它实际上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保证封建赋税的收入。

唐太宗时期,继续推行均田制,由于政治安定、吏治清明,均田制在实行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差错。均田制的推行,满足了农民的部分土地要求,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遭到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同时,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农民摆脱为国家服役,增加了财政收入,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唐太宗鼓励农民迁居到荒地较多的地区,即所谓“宽乡”,以方便给足田亩。贞观元年,关内遇到旱灾,粮食歉收,唐太宗就组织饥民到关外寻找生存的途径。

贞观二年,唐太宗又号召地方官员动员当地百姓迁居,下诏说:“如果为官者能够按照朝廷的指示,鼓励当地百姓迁居到宽乡,安置他们各得其所,那么官人的考功成绩可以得到一定的奖赏。”

贞观十八年二月,唐太宗下令,向荒远地区百姓授田,二十一岁以上的丁男每人授田三十亩。把官员对百姓的安置与自身的考课结合起来,大大调动了官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政策的推行。这样一来,大量百姓迁居到荒凉待垦的地区,迁居的百姓中有灾民、流民,也有部分自耕农,他们开发了大片的荒地。

此外,唐太宗还进一步从政策、法律上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贞观十一年,新颁布的《唐律》规定,住在宽乡的百姓,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人口数授予一定的田地后,这一地区的田地仍有剩余,则可以额外分给他们,让他们开垦收获。

《唐律》同时规定,如果百姓原来居住在荒地不多的狭乡,但愿意迁居到荒地较多的宽乡,那么可以得到减免租税的优待。律文甚至细致地规定了这种优待的享受规格,即离开原来居住地千里以外的,可以免除三年租税;五百里以外的,可以免除两年租税;三百里以外的,可以免除一年的租税。

为了保证政策的切实执行,律文还对督促此项制度的官员实行了监督规定,如果官员不按赋役令执行,则要受到两年徒刑的严厉惩罚。这些措施清楚地反映出唐初统治者鼓励农民移居宽乡垦荒的意愿。

主张节俭 清廉提出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的古代贤君是唐太宗李世民。

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源于荀子、魏征和唐太宗谈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故事。语义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我国周朝末期的大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名言。作者以上层建筑社稷比拟为舟,以平民百姓比拟为水。恰如其分的解说了百姓为衣食父母,社稷需百姓扶持拥戴。没有民众拥护喜爱的国家早晚会掀翻 统治者的愚民统治。

这位贤君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经历了大唐建立的战争,目睹了隋朝的灭亡的,以及百姓所受的灾难,作为一个马上皇帝,他励精图治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一个帝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国家,大唐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帝国,他的这段辉煌时刻被称为贞观之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出自哪个皇帝之口他在位形成了什么治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我国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口。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二年,,注意从谏如流,对内减轻百姓负担,对外多次打击匈奴民族,稳定边关。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使大唐盛极一时。

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李世民推行仁政开创了贞观之治。

载舟覆舟其他应用

组词

载组词舟组词覆组词舟组词

笔顺笔画

载笔顺笔画舟笔顺笔画覆笔顺笔画舟笔顺笔画

近义词

载近义词舟近义词覆近义词舟近义词

反义词

载反义词舟反义词覆反义词舟反义词

载舟覆舟成语接龙

正接

舟车楫马舟车之利舟水之喻舟中敌国

反接

大车以载斗量车载千年万载山公倒载三年五载天不盖,地不载天覆地载遗臭万载一年半载一时千载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载舟覆舟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补苴罅漏傍人篱落不速之客博学多识不痒不痛乘虚以入富丽堂皇高悬秦镜韩潮苏海豪夺巧取航海梯山井底之蛙吉凶未卜慢工出细活猫哭老鼠偶一为之魄散魂飘期颐之寿如狼似虎软弱可欺十亲九故身先朝露善与人交五月粜新谷犀燃烛照心痒难揉莺飞草长应付裕如于家为国左家娇女猪突豨勇指指戳戳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zhanzhuanfuzhen40669.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