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于刍荛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询于刍荛的意思询于刍荛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询于刍荛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询于刍荛
拼音: xún yú chú ráo
频率: 生僻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补充式
解释: 询:询问;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向樵夫请教。形容不耻下问。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成语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比之‘~’,就是以为虽然小说,也有所为的明证。"
英文翻译: 

询于刍荛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刍荛之见的意思?

刍荛之见的意思指的就是: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成语出处:《诗经 - 大雅 - 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成语造句:但军旅之事,容当陆续奉献,刍荛之见,供将军斟酌可否。(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七章)

成语使用:作宾语;用于自谦

齐桓公庭燎求贤的典故出自哪里?

出自《韩诗外传》,《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篇。春秋时期天子在接待外国使者或商讨国家大事时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齐桓公因求贤若渴而庭燎招士,准备随时接见各地的贤才。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英雄不问出处,人才不论身份地位高低

”庭燎求贤“出自《说苑·尊贤》。

齐桓公执政后,开始广招天下英才。他命人在宫殿面前燃起火炬。准备随时迎接前来投靠的能人志士。可是,过了一年也没人来。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个人。齐桓公就问这个人,先生有什么过人才能么?这个人回答道,我擅长九九算术法。齐桓公大笑嘲讽道,九九算术法还算一技之长么,我齐国会九九算术法的人到处都是。

这个人回答道:泰山不排斥细碎的沙石, 江海不拒绝细小的水流, 这是它们成为高山大海的原因。九九算术不算什么,但您如果对我以礼相待,还怕比我高明的人不来吗?齐桓公听完之后,深感有理。于是对这个人以礼相待。果然,不到一个月,四面八方的贤才就蜂拥而至。这就是成语庭燎求贤的由来。

庭燎求贤的典故

春秋时期天子和国王在接待外国使者或商讨国家大事时,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这是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齐桓公因求贤若渴而“庭燎招士”,但一年过后,没有一个贤士前来。这时,东野那里有个地位低下的人求见,齐桓公很高兴地登堂接见,他问来人有何才能,来人回答:“我会九九算术。”桓公讥笑说:“会九九算术也能算一技之长吗?齐国这样的人到处都是。”来人回答道:“大山不拒绝细小的石头,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绝细小的溪流,所以才成为大海,九九算术不算什么,但您如果对我以礼相待,还怕比我高明的人不来吗?”桓公深感有理,便设庭燎之礼接待来人。果不其然,一个月后四面八方的贤士接踵而至。这个成语告诉人们:人才无论大小都应得到重视,这样才算得上真正重视人才。

语出《韩诗外传》,《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

中文名称

庭燎求贤

人物

齐桓公

出处

《韩诗外传》

内容

360条轶事、道德说教等

基本内容

齐桓公设庭燎,为便人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使对之曰:“九九足以见乎?”鄙人曰:“臣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夫泰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所以成其大也。《诗》曰:“先民有言,询于刍荛(ráo)。”博谋也。桓公曰:“善。”乃固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导而至矣。

译文:齐桓公公布求贤令后,让人在宫殿面前燃起火炬,准备随时接见各地的贤才,整整一年过去,却没有一个人前来应聘。这时,有一个自称精通九九算法的人,大胆拜见齐桓公,面对侍者嘲讽的口吻,他说:“我用九九算法这种微小的技术见君王,无非是为了抛砖引玉,贤士们不来齐国,是因为他们认为桓公是贤明的国君,并非他们所能比拟,如果听说国君连掌握九九算法的人都肯接见,那么他们必定蜂拥而至。”桓公采纳了他的建议,不到一个月,各地贤才便云集齐国都城。

古代诗词中刍荛一词是如何兴起的?

答:《诗经?大雅?板》诗 云:“我虽异事,及尔同僚。

我即尔 谋,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周厉王暴虐 侈傲,国人怨声载道。

厉王使人监 察,有敢谤毁者则杀之。

周公之胤 (后代)凡伯为劝谏厉王行先王仁义之道,博纳忠言,故作《板篇》。

刍荛, 即指割草砍柴之人。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意思是说:古贤人说过,遇 有疑难之事还需向采薪之人请教呢。

后以刍荛喻指草野之民。

唐? 元稹《代曲江老人一百韵“杞梓无 遗用,刍荛不忘询。

”宋?刘子晕《汴京纪事》:“内苑珍林蔚绛霄,围城不 复禁刍荛。

”元?雅虎《上执政四十韵》:“草芥难终弃,刍荛尚可询。

”又 据《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记述:“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 忘。

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刍荛之议,言谓草野民言。

后 以刍荛用作陈述己见的谦词之典。

唐?徐夤《忆潼关早行》:“刍荛十轴 僮三尺,岂谓青云便有梯。

”宋?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师幕》:“诸公谁听 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宋?李 清照《上工部尚书胡工》:“巧匠何曾弃榑栎,刍尧之言或有益。

必贵师而重傅什么意思?

“必贵师而重傅”的意思是:一定尊敬老师并看重有技能的人。

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强调教育对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

【释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国家将要兴盛,一定尊敬老师并看重有技能的人;如此,规矩和制度就能保持并得以推行。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意思是国家如果趋于衰败,一定轻视教师,教师不受到尊重,人就会放纵性情,人肆意放纵,国家的法律制度就要受到破坏,所以尊师重教,事关国家的兴衰存亡。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大略》诗曰:“我言维服,勿用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家如果趋于衰败,一定轻视教师,教师不受到尊重,人就会放纵性情,人肆意放纵,国家的法律制度就要受到破坏,所以,尊师重教,事关国家的兴衰存亡。

刍字开头的成语?

1、刍荛之见chú ráo zhī jiàn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意思: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2、刍荛之言【拼音】:chú ráo zhī yán【释义】: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割草打柴人的话。

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

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例句】:巧匠何曾弃樗栎,~或有益。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古代奖励百姓提意见的诗句?

1. 开收谏之路,纳逆己之言。 ——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 傅玄

2.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板》

3.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韩婴 《韩诗外传》

4. 直言之路开,则四方众贤不远千里。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谷永传》

5. 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刘禹锡 《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6.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7. 但言虚心,不若先言立志。——陈确

8.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四书集注·论语·学而》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列女传·辩通传译文管仲?

列女传·辩通传译文管仲: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宣王之正后也。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行年四十,无所容入,衒嫁不雠,流弃莫执。

于是乃拂拭短褐,自诣宣王,谓谒者曰:“妾齐之不雠女也。闻君王之圣德,愿备后宫之埽除,顿首司马门外,唯王幸许之。”谒者以闻,宣王方置酒于渐台,左右闻之,莫不掩口大笑曰:“此天下强颜女子也,岂不异哉!”于是宣王乃召见之,谓曰:“昔者先王为寡人娶妃匹,皆已备有列位矣。今夫人不容于乡里布衣,而欲干万乘之主,亦有何奇能哉?”钟离春对曰:“无有。特窃慕大王之美义耳。”王曰:“虽然,何善?”良久曰:“窃尝善隐。”宣王曰:“隐固寡人之所愿也,试一行之。”言未卒,忽然不见。宣王大惊,立发隐书而读之,退而推之,又未能得。

妾婧者,齐相管仲之妾也。宁戚欲见桓公,道无从,乃为人仆。将车宿齐东门之外,桓公因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异之,使管仲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谓,不朝五日,而有忧色,其妾婧进曰:“今君不朝五日而有忧色,敢问国家之事耶?君之谋也?”管仲曰:“非汝所知也。”婧曰:“妾闻之也,毋老老,毋贱贱,毋少少,毋弱弱。”管仲曰:“何谓也?”“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市,八十为天子师,九十而封于齐。由是观之,老可老邪?夫伊尹,有氏之媵臣也。汤立以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观之,贱可贱邪?皋子生五岁而赞禹。由是观之,少可少邪?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观之,弱可弱邪?”于是管仲乃下席而谢曰:“吾请语子其故。昔日,公使我迎宁戚,宁戚曰:‘浩浩乎白水!’吾不知其所谓,是故忧之。”其妾笑曰:“人已语君矣,君不知识邪?古有白水之诗。诗不云乎:‘浩浩白水,鯈鯈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此宁戚之欲得仕国家也。”管仲大悦,以报桓公。桓公乃修官府,齐戒五日,见宁子,因以为佐,齐国以治。君子谓妾婧为可与谋。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此之谓也。

颂曰:桓遇宁戚,命管迎之,宁戚白水,管仲忧疑,妾进问焉,为说其诗,管嘉报公,齐得以治。

上面一个草字头一个十两个王一个元?

上面一个草字头一个十两个王一个元是汉字“蕘”。

【基本解释】:蕘,拼音ráo。笔划15画,五笔AFFQ,部首艹部,上中下结构。笔画顺序是:横、竖、竖、横、竖、横、横、竖、提、横、竖、横、横、撇、竖弯钩。

【基本字义】:见“荛”。(柴草,割柴草;采柴草的人;“芜菁”的别称。)

【相关词语】

刍荛(芻蕘)、荛牧(蕘牧)、荛竖(蕘豎)、荛子(蕘子)、苕荛(苕蕘)、薪荛(薪蕘)、询于刍荛(詢于芻蕘)、询荛(詢蕘)

不是什么都接受的成语?

宠辱不惊、来者不拒、纳谏如流、敢不承命、却之不恭、虚己受人、虚己以听、尧鼓舜木、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一、宠辱不惊:[ chǒng rǔ bù jīng ]

1.释义

宠:宠爱。 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2.出 处

《新唐书·卢承庆传》:“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二、来者不拒:[ lái zhě bù jù ]

拒:拒绝。 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三、纳谏如流:[ nà jiàn rú liú ]

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2.出 处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豁达大度,纳谏如流,为宗而罢刑肉。”

四、虚己受人:[ xū jǐ shòu rén ]

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例句:

自非采纳群谋,询于刍荛,虚己受人,恒若不足,则功名不成,勋绩莫著。

五、虚己以听:[ xū jǐ yǐ tīng ]

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1.但是,当别人给予匡谬正误时,就应“虚己以听”,心存感激之情,不可恃才傲物,意气用事。

2.身处官位,俊才茂德,却能尊贤容众,虚己以听,是很难得的。

强人所难、身不由己、迫不得已、万不得已

板荡两篇原文是什么?

板原文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周厉王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无视圣贤刚愎自用,不讲诚信是非混淆。执政行事太没远见,所以要用诗来劝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做笑话儿戏。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做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国家动乱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荡(原文)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汝殷商。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怼。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厉王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厉王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多少凶暴强横贼,敲骨吸髓又贪赃,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百姓悲叹如蝉鸣,恰如落进沸水汤。大小事儿都不济,你却还是老模样。全国人民怒气生,怒火蔓延到远方。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不是厉王心不好,是你不守旧规章。虽然身边没老臣,还有成法可依傍。这样不听人劝告,命将转移国将亡。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

询于刍荛其他应用

组词

询组词于组词刍组词荛组词

笔顺笔画

询笔顺笔画于笔顺笔画刍笔顺笔画荛笔顺笔画

近义词

询近义词于近义词刍近义词荛近义词

反义词

询反义词于反义词刍反义词荛反义词

询于刍荛成语接龙

正接

没有可接的成语

反接

没有可接的成语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询于刍荛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笔大如椽闭阁思过苞苴公行跋前疐后村歌社鼓唇如激丹峰回路转富轹万古国富民丰极恶不赦锦团花簇苦药利病立功立事旁逸斜出轻死重气群枉之门奇形异状四海一家十室九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数以万计系颈牵羊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一夫得道,九族升天一字长蛇阵一治一乱坐不安席债多不愁竹篮打水左思右想祖生之鞭肘腋之变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xiyichengsu32977.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