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头劈脑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劈头劈脑的意思劈头劈脑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劈头劈脑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劈头劈脑
拼音: pī tóu pī nǎo
频率: 常用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正对着头部。

语法: 作状语;指正对着头部。
典故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成语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一个个手执篱竹细棒,~打将下来,把纱帽都打脱了。"
英文翻译: straight on the head

劈头劈脑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劈头劈脑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劈头盖脑_词语解释【拼音】:pī tóu gài nǎo【解释】:1.亦作“劈头劈脑”。

亦作“劈头盖顶”。

正对着头部。

形容来势迅猛。

【例句】:那老头把我们劈头盖脑地大骂了一顿。

名著《水浒传》里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鞍马劳倦]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鞍马劳神]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暗箭伤人]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过府冲州]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

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旱苗得雨]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正如锦上添花,~。

”[将遇良才]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看景生情]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非是燕青敢说口,临机应变,看景生情,不倒的输与他那呆汉。

”[佛性禅心]出自《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放刁把滥]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他父亲王砉是东京大户,专一打点衙门,擸唆结讼,放刁把滥,排陷良善,因此人都让他些个。

”[飞针走线]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江湖上人称他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

[不足为怪]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主帅差矣!

输赢胜败,兵家常事,不足为怪。

”[大酒大肉]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一有钱钞在手,三兄四弟,终日大酒大肉同吃。

”[拼命三郎]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一生执意,路见不平,但要去相助,人都呼小弟作‘拼命三郎’。

”[百年归寿]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你百年归寿时,我却再与你些送终之资。

”[斑斑点点]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看周谨时,恰似打翻了豆腐的,斑斑点点,约有三五十处。

”[搬口弄唇]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保境安民]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碧瓦朱檐]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雕梁画栋,碧瓦朱檐。

”[闭户关门]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石秀心疑。

来到市心里,只见人家闭户关门。

”[避难逃灾]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5回:“争奈宋江出身微贱,郓城小吏,犯罪在逃,权居梁山水泊,避难逃灾。

”[兵强将猛]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4回:“对众商议,一面差人往威胜晋王处,说宋江等兵强将猛,难以抵敌,乞添差良将镇守,庶保无虞。

”[兵勇将猛]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诉说宋江等兵勇将猛,折了五将,全军覆没,特来恳告元帅,借兵报仇。

”[不分胜败]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病狂丧心]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今日圣驾未临时,犹俨然上坐谈兵,大言不惭,病狂丧心!

”[不孝之子]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不从。

”[不痒不痛]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不痒不痛,浑身上或寒或热;没撩没乱,满腹中又饱又饥。

”[不通文墨]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

”[残汤冷饭]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两个自吃了一回,剩下些残汤冷饭,与卢俊义吃了。

”[谗佞之徒]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都是那等谗佞之徒,贪爱贿赂的人。

”[大大小小]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小人只认的大郎一个养家经纪人,且是在街上做些买卖,大大小小,不曾恶了一个人。

”[不依本分]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黄文炳道:‘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

’”[反邪归正]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将军反邪归正,与宋某同灭田虎,回朝报奏朝廷,自当录用。

”[费力劳神]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若不肯投降,必当擒来,奉献兄长,亦不须用众头领张弓挟矢,费力劳神。

”[分外之物]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1回:“吾差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但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

”[号天哭地]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只见林冲的娘子,号天哭地叫将来,女使锦儿抱着一包衣服,一路寻到酒店里。

”[好汉英雄]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随你好汉英雄,怎出高城峻垒?”[豪杰英雄]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家住浔阳江浦上,最称豪杰英雄。

”[唧唧哝哝]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两个唧唧哝哝的说了一夜。

”[急急忙忙]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

”[砍瓜切菜]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石秀从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杀翻十数个。

”[狂风大作]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9回:“初时穿林透树,次后走石飞砂,须臾白浪掀天,顷刻黑云覆地,红日无光,狂风大作。

”[邋邋遢遢]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裹一项油油腻腻旧头巾,穿一领邋邋遢遢泼戏袄。

”[狼餐虎食]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阮家三兄弟让吴用吃了几块,便吃不得了;那三个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滥官酷吏]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俺哥哥以忠义为主,誓不扰害忠良,单杀滥官酷吏,倚强凌弱之人。

”[来来往往]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两个在阵前,来来往往,番番复复,搅做一团,扭做一块。

”[力薄才疏]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初世为人,便要结识天下好汉,奈缘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愿。

”[里里外外]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服穿着。

”[茫茫荡荡]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若说这个石碣村湖荡,紧靠着梁山泊,都是茫茫荡荡,芦苇水港。

”[没撩没乱]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过了两三日,众多闲汉都来伺候,见衙内心焦,没撩没乱,众人散了。

”[朦朦胧胧]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1回:“走了一五更,天色朦朦胧胧,尚未明亮。

”[能征敢战]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必用能征敢战之将,先以力敌,后用智擒。

”[哽哽咽咽]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三个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

”[佳肴美馔]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1回:“两口儿自去厨下安排些佳肴美馔酒食,管待武松。

”[你来我去]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见这李虞侯、张干办在宋江前面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厮,只是碍着宋江一个,不敢下手。

”[庖凤烹龙]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连日杀牛宰马,大排筵宴,庆赏卢员外。

虽无庖凤烹龙,端的肉山酒海。

”[劈头劈脑]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皮伤肉绽]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只一石子飞来,正中面门,皮伤肉绽,鲜血迸流,翻身落马。

程咬金的三板斧是什么意思?

“程咬金的三板斧”,分别是“劈脑袋”、“鬼剔牙”、“掏耳朵”。

用来比喻做事起初只要声势大,用招绝,就会效果好。

1、第一斧:劈脑袋 用斧头从上往下砍,无论对方攻击不攻击他,程咬金因为只会这三斧子,所以大发拼命,而对方往往方寸大乱。

2、第二斧:鬼剔牙 在对方横武器招架时,收斧头,献斧纂,攻击对方面部,由于速度快,对方一般都使用铁板桥躲避。

3、第三斧:掏耳朵 在二马错蹬时,回身横扫,由于对方前招为铁板桥(武术救命绝招,通常是暗器来得太快,不及避让,只得身子僵直,突然向后仰天斜倚),刚起身,很难躲闪,所以这三斧子很厉害。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是什么意思?

悲歌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原作者:乐府歌辞 出处:出自《悲歌》

译文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无法还乡,登高望远就当做回到了故乡。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前途坎坷,走投无路,无船可渡。思乡之情、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无法倾诉,只好憋闷在心中,心里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股阵阵绞痛。

注释

①可以:此处作“聊以”解。当:代替。

②郁郁累累: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③思:悲也。

④肠中车轮转:形容内心十分痛苦。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鉴赏

这首古辞收在《乐府集·杂曲歌辞》中,写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劈头劈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他为何这样悲哀?

“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真的“远望可以当归”吗?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见到了故乡吗?没有。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故乡何在?亲人何在?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无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张衡在《四愁诗》中说:“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连结用东西南北四个比喻来象征自己有志难伸,忧伤失意。李白在《行路难》中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以行路难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欲渡河无船”也应作如是观,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他的思乡之情,他的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不敢乱说,只好闷在心中,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肺腑之言,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关于青面兽摘抄加赏析?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

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

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

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的性格:一方面重义气,守信义,谨慎精明。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自用。

摘抄: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正行之间,前面迎着那土冈子。一行十五人奔土冈子来,歇下担仗,十四人都去松林树下睡倒了。

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众军汉道:“你便利做我七八段也是去不得了!”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下喘气。

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他二十棍!”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

赏析:其实结合《水浒》中其他描写杨志的章节,可以看出,杨志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 杨志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一接受任务,就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才做了精心的安排。

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 后来在路上,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岗的松林里休息。

后来兵士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阻拦。这都体现了杨志的精明。 还有他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自用。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

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越过夹金山意外会亲人课文原文?

我们红四团完成了夺取泸定桥的任务后,乘胜向西北疾进,连续占领北龙坪、天全等地,六月十一日下午,进抵四川边境宝兴县属的大跷碛。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横挡住我们的去路。

夹金山位于宝兴之西北,懋功(今小金)以南,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白雪皑皑,雪光耀眼。从山下望去,像是用银子砌起来的。山峰被云层笼罩着,真有“不见庐山真面目”之慨。 我们早就听到过许多夹金山奇险的传说,但是,哪怕它再奇险,我们也决心以前卫团的英雄姿态跨过去,为数万英雄红军开辟出前进的道路。

为了取得爬雪山的常识和经验,我们组织了几个工作组,深入当地居民访问。年长的老乡谆谆告诫我们:早晨、晚上切勿过山,这时,山上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山岚四起,遮蔽天日。要通过,必须在上午九时以后,下午三时以前,而且要多穿衣服,带上烈酒、辣椒,好御寒壮气;还得拿根拐棍,借力爬山。

这时正是盛夏,我们身上只穿一件单衣。这里居民既少又穷,烈酒、辣椒无法买到,能找到的只是每人一根木棍。看来,我们只能以内心的革命烈火去战胜雪山的严寒,用手中的木棍去征服雪山的艰险。

我们把爬雪山将要遇到的困难详细地向部队作了交代,要大家想办法克服困难,做到爬过雪山不拉一个人,不掉一匹马。

战士们豪迈地说:“乌江我们最先强渡,泸定桥是我们亲手夺过来的,敌人的层层截击都被我们突破,量这座夹金山也只能乖乖地驯服在我们的脚下。”

“强帮弱,大助小,走不动的扶着走,不能扶的抬着走,让每个战友安全越过夹金山!” 十二日清晨,在洪亮的集合号声中,部队从邻近的几个小村落向大跷碛村集结,进行翻雪山前的动员。每人手中拿着一根木棍,有的小心翼翼地夹在腋下,有的兴致勃勃地上下挥舞。随着“征服夹金山,创造行军奇迹”的口号声,无数根木棍一齐指向天空,像平地竖起的一片无叶的树林。

九时许,队伍浩浩荡荡地沿着河旁的小路,向夹金山麓进发了。来到山下,气温骤降,脚下的路冻得邦硬,木棍着地发出“咯咯”的响声。我们一鼓作气,爬上山腰。举目环视,险峻情景,使人怵目惊心。左面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立险峻的雪壁,路中间是晶亮硬滑的积雪,一不小心就会滑下雪岩,越陷越深。先头班用刺刀在雪上挖着踏脚孔,后面的就手拉着手,踏着他们走过的脚印,谨慎地前进。行进间不时响起惊喊声,喊声起处,立刻就有成群的人用木棍、绑腿帮助掉进雪岩的同志往上爬。』救出来的人,很快拍打干净身上的雪块,又继续前进。

山上雾霾弥天,时浓时淡,人行其中,宛如腾云驾雾。山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单薄 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刮着。我们浑身哆嗦,牙齿打战,就是把所有能披的东西都披在身上,也无济于事。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人们头晕腿酸,一步一停,一步一喘。这时候,要是有谁停步坐下,就会永远起不来。因此,每人都拚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同残酷无情的大自然搏斗。将到山顶,突然下起一阵冰雹,核桃大的雹子劈头劈脑地打来,打得满脸肿疼。我们只好用手捂住脑袋向前走。

冰雹过后是万里晴空,阳光耀眼。到了山顶,举目一望,只见千里冰雪,银峰环立,除开山峰上几根孤零零的电线杆和少数民族竖起来的“旗杆”以外,是一片琼玉世界。俯视山下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蜿蜒而上,把这个一望无边的琼玉世界划成两半。此一情景真是:

天空飞鸟绝,群山兽迹灭。

红色英雄汉,飞步碎冰雪!

山顶上的一段道路是曲折的盘道,绕着夹金山的主峰,蜿蜒而过。经过四五个小时的紧张搏斗,我们全团人马都安全翻过山顶,无一掉队。下山时,已不像上山那么吃力,山歌声此伏彼起,荡漾山谷。战士们好像要让高傲的夹金山认识认识它的征服者的英雄气概。

下至半山,在路边的山坡上,有一群群的长牦牛在悠然戏逐。这是我们在跨越夹金山的过程中第一次看见的动物。它们发觉浩浩荡荡沿山而下的队伍,吓得四散奔跑。

将到山脚,一条深沟切断去路,我们只得沿着沟边绕道而下。突然山脚下响起一阵枪声,战士们一个个警惕地注视着前方,握紧手中武器,准备向前冲杀。

团长和我跑向前卫班,观察前面的情况。从望远镜中看见山下不远是一个颇大的村庄,在村子周围的树林中,影影绰绰地有不少人来回走动,他们身上背着枪,头上戴军帽,显然是一支军队。是什么军队?说是敌人吧,他们并没有向我们射击;是自己人?我们是前卫团,前面再没有自己的部队了。这一情况着实使我们纳闷。团长和我研究后,立即派出三个侦察员去探明情况,并试着叫司号员用号音同他们联络。他们回答了,但从号音中也判断不出是敌是我。我们又叫人大声向他们喊话,因距离太远,对方听不见,我们只得以战斗姿态向前推进。忽然,山风送来了一阵很微弱的呼声,我们屏息细听,还是听不清楚字句。于是我们加快速度前进。渐渐地,这声音越来越大了,仿佛听见是“我们是红军1红军?真的是红军?我正在半信半疑,一个侦察员飞奔回来,他边跑边喊:

“是红四方面军的同志呀!”

“红四方面军的同志来了!”

与此同时,山下也传来了“我们是红四方面军”的清晰喊声。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震得山谷抖动。万想不到就在这个夹金山下,会见了我们日夜盼望着的亲人——红四方面军的同志!

我们蜂拥而下,同四方面军的同志紧紧握手,热泪夺眶而出,长时间地沉醉在欢乐中。二百多天,一万多里的征战,我们遭遇到的是敌人的层层堵击和想象不到的重重困难。此刻突然和另一红军主力,最亲密的同志会合了,我们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欢欣若狂!

我们欢呼着涌进达维村,四方面军的同志忙着把自己住的房子让给我们祝八十八师的首长立即来看我们,同战士们欢谈,还送给我们三十担粮食,做面葫芦慰劳我们。村头村尾的每一角落都有一群群的战士在愉快地交谈,互相询问情况。两支红军主力的会师,对一、四方面军的每一个同志,都是极大的鼓舞。当同志们相互进一步了解到对方艰苦奋斗,英勇奋战的经历后,就更增加了革命的胜利信心。

晚上,我们在达维村的广场上开了一个会师联欢晚会。熊熊的篝火映红了天空,战士们的脸上闪射出欢乐的光辉。在四川民歌、评书、兴国山歌……的间隙中,连续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这歌声,这欢呼声,不仅道出了红军战士心头欢腾的情绪,而且是一支雄伟的历史进行曲,它向全国人民宣布:红军的两大主力已汇成一道巨大无比的洪流。

当夜,团长王开湘同志和我睡在四方面军同志为我们准备好的床上。在漫长的征战途中,从来没有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睡过。然而,我们久久不能入睡。会师带来的欢乐情绪在我们心头奔腾起伏。后来,我们干脆来个“长夜话”,时而谈起经历过的惊涛骇浪,时而谈起革命的美好远景。……

次日,晨曦初露,我们即辞别了红四方面军的同志。八十八师的首长依依不舍地送我们出发。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向懋功、毛儿盖继续前进。

什么头什么劈四字词语?

什么头什么劈四字词语:劈头劈脸

pī tóu pī liǎn

成语解释

劈:正对着,冲着。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来势很猛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金二员外来亲近他时,被他劈头劈脸,抓有几个血痕。”

成语繁体

劈頭劈臉

成语注音 ㄆㄧ ㄊㄡˊ ㄆㄧ ㄌㄧㄢˇ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形容态度不好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 义 词

劈头盖脸、劈头劈脑、披头盖脑

劈头劈脑其他应用

组词

劈组词头组词劈组词脑组词

笔顺笔画

劈笔顺笔画头笔顺笔画劈笔顺笔画脑笔顺笔画

近义词

劈近义词头近义词劈近义词脑近义词

反义词

劈反义词头反义词劈反义词脑反义词

劈头劈脑成语接龙

正接

脑袋瓜子脑袋搬家脑瓜不灵脑满肠肥脑子生锈

反接

天打雷劈条解支劈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劈头劈脑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兵车之会避难就易褒衣危冠彼哉彼哉寸步千里出入无常得陇望蜀肥头胖耳归邪返正桂枝片玉积厚流光进退中绳继往开来金玉货赂口诵心惟开心写意老而不死秦女楚珠生栋覆屋说家克计送暖偷寒杀手锏五方杂厝星流霆击小巧玲珑袭冶承弓遗风余象一呼百应夷然不屑远山芙蓉言重九鼎柱石之臣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pitoupinao21384.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