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指点点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指指点点的意思指指点点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指指点点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指指点点
拼音: zhǐ zhǐ diǎn diǎn
频率: 常用
年代: 近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指给人点化或背后评论人。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用于评论。
典故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贾芹走进书房,只见那些下人指指点点,不知说什么。看起这个样儿,不象宫里要人。"
成语示例:萧红《呼兰河传》第五章:“经人家~的,我才看见了。"
英文翻译: 

指指点点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一个人指责很多人的成语?

1、百般责难:配电盘:指采取各种办法;责难:指责非难。指用各种办法指责非难人。

2、东怨西怒:指任意指责别人。

3、分损谤议:分:分担;损:损坏;谤:诽谤。同受别人的非难指责,分担责任。

4、成事不足,坏事有余:成:成就;足:足够。指事情不但办不好,反而把事情弄坏。用于指责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百家争鸣】: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褒贬与夺】: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褒善贬恶】:褒:赞扬;贬:批评。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不羞当面】:羞:羞耻。不把面对面的批评当作羞侮。表示原意倾听别人的批评。

【不置褒贬】: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舌战群儒

拼音

shé zhàn qún rú

成语解释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骘、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东怨西怒、雌黄黑白、指手画脚、评头论足 、信口雌黄、评头论足、胡乱指责 、目中无人、东怨西怒、指手画脚、评头论足 、信口雌黄、说三道四、评头品足、说三道四、评头论脚、 说长道短、 品头论足、两道三科、评头论足、说长道短、指指点点、说长话短、数短论长、言三语四、论长说短、说东道西、夸夸其谈、

就是以少打多。舌战群雄。

一担重泥挡子路两旁夫子笑颜回赏析?

据说,苏东坡有一次在江南的田埂上走。为什么一定要是江南呢?除了听起来浪漫,也是故事发生的充分条件。田埂嘛,比较窄,狭路相逢勇者胜那种,而这次苏东坡比较倒霉,刚走到一半,碰上一个“勇敢”的农妇迎面走来。

按理来说,苏轼苏东坡大人是文化人,属于“士”的阶层,而这个妇人,就一普通老百姓,应该给大人物让路。正常情况下,我觉得这位农妇也愿意这么做,但好巧不巧,这个农妇,现在肩上挑了一担泥……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很重。

东坡先生想让她让路,这合理;农妇却不愿意让路,这合情。于是,两人就口头上争了两句。农妇就说了,对面的读书人你听好,我出个对子给你,你对上来我就让。这话正中苏东坡的下怀啊,摆好姿势就准备给她十万倍的暴击。然后这个农妇就开口了:一担重泥挡子路!

这个对子蛮巧妙的。第一,它还原了当时的情景,就是有人挑着一担泥,挡了“子”,也就是你苏东坡的路;第二,这里面嵌了两个人,一个是仲尼,也就是孔夫子,一个是子路,名列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仲尼两字还是谐音;第三,仲尼是子路的师父,这也是一个点。

苏东坡大惊,哇噻,一时对不上来啊!怎么办?只好东张西望呗。然后,他就看见了两边田埂上的人。这些人,把泥卸到目的地后正往回走,看见自己的女乡邻和一个读书人对峙,两人的衣着、身份迥异,便指指点点,窃笑不已。苏东坡见此若有所悟,下联有了:两行伕子笑颜回。

同上联对比一下。第一,下联说的也是此时场景。对联嘛,上联与下联一定要有联动,最好是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这一点很切题;第二,里面也嵌了两个人,文圣孔夫子和孔门首徒颜回,而伕子两字也是谐音;第三,人物关系也是师徒。

故事的最后,苏东坡虽然对出下联,但他觉得对方不能等闲视之,还是主动退后把路让开,算是一个完美结局。

黄巢和袁天罡的典故?

传说袁天罡斩龙脉时,放走的蛤蟆精就是黄巢。典故详情如下: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不是唐朝的开国之君,但他全程参与了大唐的建立过程。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兄弟几个人经过多年的浴血打拼才取得的天下,来之不易,因此倍加珍惜。尤其是李世民晚年,更加觉得把李家江山传至万代才能对得起自己一辈子的苦心经营。如何才能保证大唐不灭呢?

唐太宗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方面励精图治,另一方面也从风水着手。唐太宗也是粗懂风水的,也许是跟袁天罡和李淳风学的。唐太宗曾听袁天罡说:如果某地将出天子,只要把这里的龙脉斩断,就会让这里的“未来天子”打水漂。这个被斩断龙脉的未来天子,就跟一棵树还没长大就被斩断根一样,只能成为一个昙花一现的牛人,甚至只成为庶民百姓。

这个“神圣”的使命,自然而然落在袁天罡和李淳风身上了,因为他俩久负盛名,又陪伴在太宗身边,太宗首先就想起他俩了。但这个任务对于袁天罡来说简直是折磨,他知道做这些事是伤天害理的,更会遭到天谴。

袁天罡深知不接受任务就是抗旨不遵,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李淳风商量,李淳风说:“抗旨是死罪,不如我们权且领命,然后再便宜行事,反正其中奥秘,只有咱俩知道,捡几个无关紧要的地方斩断,给陛下看看就可以了。”袁天罡道:“现在也只能这样了,顾不了什么欺君之罪了。”

袁天罡和李淳风收拾好各种用具,比如镇龙砂、遁龙符等等,装到车上,由车夫驾车,二人坐到上面周游全国去了。一路上经过无数名山大川,二人指指点点,评判各种龙脉的好坏和优缺点,不觉已经游荡了大半个天下。他俩所查勘的光是那比较雄壮秀丽的龙脉,都有千条之多。它们自祖山而来,或有数里、数十里,数百里之异,其所荫者也有小福贵,大富贵的区别,但一般都没有天子之气。

一日,二人骑马一起走在山路上,袁天罡对李淳风说:“自从西晋灭亡后,天下分裂战乱将近300年。现在大唐刚开国,国泰民安,我们应该保大唐300年江山稳固,给黎民苍生以太平稳定的生活。”李淳风说:“师傅所言甚是,自古历朝历代稳固不过300年,周和汉虽然打破了这个铁律,但都从西迁都到东,才有中兴之运。要不要也让大唐延续超过300年?”袁天罡道:“我看再等200年唐室就会昏庸腐败,没有必要再延续了,就300年国运就可以了。”

为了确保大唐300年国祚,袁天罡和李淳风每看到具有天子气运的龙脉的时候就用镇龙砂镇一镇,以确保不会出来惊天动地之人才。为此,二人都折阳寿不少。

等他俩来到黄河边的曹州境界时,袁天罡忽然远远看到一条金光闪闪的龙脉,急忙对李淳风说:“徒儿快看,那龙脉气势非凡,黄光若隐若现!”李淳风手搭凉棚定睛瞧看,却什么黄光也看不到,就问:“师傅,我怎么什么看不到?”袁天罡激情澎湃,随口说出几句口诀:

“先看金龙动不动,次察血脉认来龙。

山川相辅何为龙?只缘活泼比行踪。”

李淳风一听,原来师傅袁天罡还有这样隐秘的寻龙要诀,马上心领神会,再看时,果然看到远处山峰之上黄光浮动。李淳风说:“要不要用镇龙砂压一压它的气势?”袁天罡说:“不用了,此龙脉有蛤蟆精之邪气,专克我的镇龙砂。此处必出一个残暴而嗜杀如命之人,要用遁龙符约束他一下,这样他到头来也是为人作嫁。”

袁天罡说的这个蛤蟆精是谁?他就是黄巢。在袁天罡说这话200多年后,有一句童谣在曹州流行:“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不久,黄巢造反,拉开了唐朝灭亡的序幕。

880年冬天,黄巢进入长安,实现了他小时候的誓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旋即,黄巢即皇帝位,国号“大齐”。然而,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都被他的大将朱温把胜利果实窃取了,黄巢这个“菊花蛤蟆精”只是昙花一现。

雁过留痕成语故事?

风过留声,雁过留痕意思是,风经过了会留住声音,大雁飞过留过痕迹。

也就是说,当我们一个人来到这世上,要注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所到之处,不要被人指指点点,不说要成名,但最起码不留坏名声,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做个好榜样。

刻凤凰 是古代寓言故事吗?

刻凤凰是古代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是鲁班刻凤凰的故事。

鲁班是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有一次,他精心刻制一只凤凰。工作才进行到一半,凤冠和凤爪还没有刻完,翠羽也没有披上,旁观的人们就在指指点点,评头品足了。有的指着没有羽毛的`凤身,说是象一只白毛老鹰;有的摸着没安羽冠的凤头,称它为秃头白鹅。人们都在嘲笑鲁班的笨拙。

鲁班没有理会人们的嘲讽,继续精心雕琢。待到完工的时候,人们简直惊呆了。翠绿的禽冠高高耸立,朱红的凤爪闪闪发亮,全身锦绣般的羽毛象披上了五彩缤纷的霞光,两只美丽的翅膀一张一合象升起了一道道彩虹。鲁班拨动机关,凤凰张开翅膀,在屋梁的上下盘旋翻飞,整整三天不落地面。于是,人们纷纷赞美凤凰的神采,称道鲁班的奇才

一顶红花轿故事?

1

我们那一直有一个传说,如果半夜走路看到红花轿,那是阎王爷娶媳妇了,赶紧逃。

但是逃也没有用,他会找到你家里去,阎王爷看中的人,你跑得了吗?

小时候的我们听这个故事,以为就是传说。直到我家邻居的一个婶子失了踪,有人说她就是遇到了红花轿,被阎王爷抓走了。

大人都说这个事情是假的,但是我母亲告诉我,她真就遇到过红花轿。

2

我母亲遇到红花轿的时候是十五岁。

她夜里要去镇上赶集,走到半路就看到一顶红花轿,静静的放在路中间。

那时候还是九十年代初,交通不方便,在农村你想要买到好东西,就得赶早集。要是你起晚了,甚至都有可能买不到。当然,卖东西更是这样。

赶早集要起多早呢,这取决于你的路程。但一般来讲,走上一两个小时,属于正常的。毕竟在我们那种地方那个年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自行车的。

我母亲住的那个村庄更是偏僻,她步行走到市集最起码要两三个小时。所以那天半夜,就被我外婆早早的叫起来,用背篓背上了两只鸡到市场去卖。

因为家里穷,那时候我母亲已经不上学了,她之所以要去卖鸡,是要给我舅舅生活费。我姥姥不让我舅舅去,因为他白天要学习,得多休息。

我母亲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床上爬了起来,简单洗了一把脸,就背着鸡出发了。

那时候已经入秋,天气变得清冷。虽然凌晨没有什么风,但是我母亲穿的是夏天的薄衣,所以依旧觉得冻人。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那时候所有人都缺衣少食,抱怨也解决不了问题,更何况一家人要紧着舅舅读书,所以在经济上就更拮据了。

好在那天比较清亮,高高的月亮挂在树梢,照的田野明晃晃的。

也可能起的太早了,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平常出村的路,怎么着都会有一两个伴,可是那天就独独只有我母亲一个人。

虽说只有自个,但是我母亲是不怕的。她从小生活在山间田野,下河摸鱼,上树抓鸟。野惯了的人,心里自然有一股豪气。

豪气归豪气,可是一条路走的久了,一个人都没有,内心难免惴惴。而且两边的田地里,又种的都是玉米和高粱,一眼看不清楚里面不说,偶尔来一阵风,那无边的青纱帐里面还会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

一开始还能说服说服自己,可是久了,连自己都不相信了。听着野鸡咕咕的叫声,感觉就像木腿老太太在走路。木腿老太太也是我们那边的传说,说是有一个老太婆没有腿,装了假肢,是两个木棍,走在路上笃笃的响。长大了知道是吓人的,小时候确实被吓得不轻。

还有什么东西在青纱帐里跑,我母亲知道大多是野兔或者其他的小动物,可是听那个声音一会儿跑一会儿停,感觉就像有人蹲在里面似的。

就连路两边秋虫的鸣叫,听在我母亲的耳朵里,都像有人在背后对她笑。

这时候我母亲不敢停留,加快了脚步。可是脚步越快,我母亲就觉得她身后也有脚步声,一直跟着她。她走的快那脚步声就快,她走得慢那脚步声就慢。可是越是这样,我母亲越不敢回头。她只能在心里祈祷,然后又添加了很多胡思乱想的东西。

就在这时候,她脑海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想起了红花轿的传说。这红花轿只出现在夜里,特别是一个女人独自走夜路的时候。

我母亲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害怕,就在这时候,她前面忽然窜过去一个东西。这一下把我母亲吓坏了,直接一个跟头翻倒在地。等她爬起来,才发现路边坐着一只黑猫,那黑猫嘴里叼着一只老鼠。

原来是野猫抓老鼠,我母亲虚惊一场。

我母亲爬起来之后,把掉出背篓的两只鸡抓了回来。借这个机会我母亲回头看了一眼, 她身后的路上空荡荡的,除了清冷的月光,什么都没有。

我母亲嘘了一口气,心说这完全是自己吓唬自己。

可是当我母亲背好背篓,正准备出发的时候,却发现她前面的十字路口那里,停了一座花轿。

这座花轿什么时候出现的,我母亲根本就没注意。本来我母亲经历了野猫那一场,已经不怎么害怕了,可是这红花轿一出现,马上又紧张了起来。

3

据我母亲说,当时的时间是凌晨三四点钟,虽然有月亮,但是身在野外,四周除了玉米就是高粱,而且周围一个人都没有,所以我母亲看到出现的红花轿,实在吓得够呛。

她亲口对我说,当时腿都软了,想跑,可是怎么都挪动不了步子。荒野之中,我母亲呆了好久,终于清醒过来,扭头向后边跑去。

那简直是没命的跑啊,什么都不顾了,耳边就听呼呼的风声,连身后的背篓都感觉不到。

我母亲也不知道跑了多远,反正累得不行的时候,这才停了下来。

再跑也跑不动了,腿都抬不起来了。秋天的凌晨还是有些冻人的,可是这一通跑下来,我母亲身上大汗淋漓。

我母亲扶着膝盖蹲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儿,喘了好久,她回头看了看,才发现那红花轿没了踪影。

虽然红花轿没了,但是她背篓里的鸡也没了。鸡什么时候跑出来的,她也不知道。在那个年代,两只鸡虽然不值钱,也能卖十几块。这可是我小舅的生活费,要是没了,她肯定要挨揍。而且我姥姥打人特别狠,甩巴掌都是恩赐。据我母亲说,我二姨的腿就是被我姥姥打折的。打折之后我姥姥还不给治,然后就瘸了。所以我二姨恨我姥姥,出嫁之后从来没有回去过。

所以这两只母鸡要是找不回来,我母亲少不了一顿毒打。可是想到那个红花轿,我母亲心里又害怕。在红花轿和母鸡之间,我母亲权衡了好久,最终决定,回去找母鸡。

但是回去的路分外的艰难,我母亲一方面担心着红花轿,一方面被红花轿吓破了胆子,又寻思着路两边的青纱帐里会不会有别的东西出来。但是想到我姥姥的手段,我母亲又不敢退缩,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好在往前走的路上,没有再看到红花轿。同时,那两只笨母鸡因为脚上绑着红布条,没办法跑,正卧在路边的沟里啄草籽吃呢。

我母亲看到母鸡很高兴,她跳下沟,把两只母鸡抓进背篓,又爬了上来。

可是她刚从沟里爬上来,就见前方不远处的十字路口,那座红花轿又出现了。我母亲看到这个情形,有些慌了。因为她清晰的知道,在奔跑的过程当中,是往家的方向跑的。往家奔跑需要拐两个弯儿,而她已经拐了两个弯儿了。现在找到母鸡的这个地方,就是第一个弯儿的拐角处。她明明记得,这花轿应该是在前方那个路口,怎么现在到这来了呢?

我母亲找到鸡的喜悦,马上又被恐惧所代替,这一下,她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可是不知道怎么办不行啊,得跑啊,我母亲清醒过来,扭头又跑。

但是这一回可没有第一回那个速度了,因为确实已经累得够呛,大早上起来到现在什么东西都没吃呢,肚子里没食儿,刚才又跑了好远的路,脚上哪有力气。

可是这一次跑也不像第一次那么恐惧了,所以跑一跑,我母亲回头看一看,那花轿一直停在那个地方,一动不动。看着自己离花轿越来越远,我母亲终于松了一口气,脚下也慢了起来。

当我母亲拐过一个弯儿,再也看不见那花轿的时候,这才停下了脚步。

我母亲停下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两只笨母鸡还在不在。幸好两只母鸡还在,我母亲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出了这个情况,再去赶集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往家走。我母亲又担心回到家挨揍,但是这时候就算挨揍也没有办法。我母亲说,我姥姥真要打她,她也想好了,就实话实说。我姥姥不相信那也没办法,反正她肯定不愿意再往回走了。

但是让我母亲没想到的是,她快走到前面那个路口的时候,发现那红花轿又出现了。这一次,我母亲真的有些绝望了。她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但是让我母亲越过那座红花轿,我母亲是没有勇气的。所以我母亲唯一能做的选择就是掉头往回走,不过这时候,她已经没有跑的力气了。

我母亲想都不想扭头,就往来时的路上走,虽然不是跑,但是走的飞快。走的过程当中,因为太匆忙,还摔了一个大跟头。

我母亲说,这时候她都想喊救命了,可是这大凌晨的,还是蛮荒便野,哪有人来救她。

摔倒后,我母亲爬起来继续走,可是她不敢顺着原路走,她想绕路回家。绕的那段路要经过一片小树林,那个小树林里有很多坟地,平常她是不走的,因为村里的人都说这小树林里不干净。这时候他已经顾不了许多,只能往小树林那里走。

快到小树林儿的时候,我母亲心里想,这花轿不会又出现在小树林里吧。可是想什么来什么,我母亲走到小树林中间,那花轿果然就出现了。

而且此时这个花轿门帘还是打开的,里面坐着一个穿红嫁衣的人,脑袋上还盖着红盖头。

看到这个情形,我母亲再也忍不住了,没命的往小树林外面跑,一边叫着救命一边跑。照我母亲的话说,那真是玩命的跑啊,比第一次跑的速度还要快,鞋子都跑丢了也不敢回去捡。

好歹这一次比较幸运,跑出小树林拐上大路的时候,赶上邻村的一个舅姥爷也去赶集。看到我母亲又哭又叫,张牙舞爪的,还以为遇到了坏人。这个舅姥爷年轻时候当过兵,什么都不怕,看到我母亲这样,一把把我母亲拉住,问出什么事了。

这时候我母亲又惊又怕,加上跑了上气不接下气,一直喘不过来,所以话也说的不利索。而且看到这个舅姥爷,我母亲仿佛遇到救命恩人一样,又哇哇大哭,嘴里更说不出来话了。

这帮这个舅姥爷着急的,安慰了我母亲几句,我母亲这才缓和下来,但依然说不利索话,只是往小树里指。这个舅姥爷心一横,带着我母亲推着自行车,回了小树林。

在小树林里,找到了我母亲跑丢的鞋,但是除了秋风,树林里一个人都没有。

我母亲穿上鞋之后,这才缓过劲来,告诉这个舅姥爷,说遇到了红花轿。

这个舅姥爷不信鬼神,所以听了我母亲的话,只说我母亲看走眼了。但是还是在树林里叉着腰骂了好久,说吓唬小孩子是什么本事,有本事你出来吓唬我。

骂完了,这个舅姥爷骑着自行车,带着我母亲上街去了。

在集市卖掉了母鸡,我母亲揣着钱回到家里,把事情和我姥姥说了。我姥姥本来也不信,可是后来那个舅姥爷赶完集,专门又来我姥姥家,把早上的事情跟我姥姥说了,我姥姥这才半信半疑。

4

这件事情在我母亲身上并没有那么简单的结束。

那天回来之后,我母亲就开始发烧。虽然我姥姥比较凶,可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带着我母亲到医院打了退烧针。

早上打完针之后,我母亲确实是退烧了,可是依旧有点不清醒,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到了下午,人又高烧起来,去医院看,什么症状都没有,除了高烧。

医生看到这个情况,又给打了一针,可是这次就管到半夜,又烧了起来。我姥姥一看,琢磨开了,心说这可能不是生病的原因,可能是撞到了东西。我姥姥就想起了红花轿这个事儿,大半夜的也不睡觉了,和我姥爷,驮着我母亲来到了邻村看事儿的家里。

敲开门,看事的一看我母亲的状态,有听我姥姥说起我母亲看到了红花轿的事来,连说坏了,说是让阎王爷给盯上了。让我姥姥解开我母亲的衣裳,开始拿毛笔在我母亲身上写字。一直写了半宿,写的满满当当的,连手指脚趾都不放过。

写完字儿,在我母亲周围摆了七个火罐儿,那火纸没命的烧。按道理来说,这么多火罐围着,温度又这么高,我母亲身上肯定热,甚至热的受不了才对。可实际上,我母亲迷迷登登地,觉得浑身发冷,还是一个劲儿得打哆嗦。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我母亲这才醒转过来。但是醒过来之后,我母亲只觉得浑身发虚,想翻身起来都翻不动。

看到我母亲醒了,看事的才松了一口气,让我姥姥把我母亲带回去,好好的补一补。

不过我母亲说起这段经历,却不是这么平凡简单。

我母亲说,回到家把钱给了我姥姥的时候还好好的,然后就开始有些发困。一开始觉得,自己迷迷登登的就睡着了。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她一翻身就爬起来了。

起来之后,我母亲往外一看,只见是几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小姑娘,其中一个还有她小时候的一个伙伴儿。只是她那个伙伴上到四年级就辍学了,后来发大水,说是给冲走了,然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这回我母亲一看是她来了,心里非常的高兴。就出来和她打招呼,问她这些年去哪了,过得怎么样,非常想她之类的。

我母亲的那个伙伴叫小翠,拉着我母亲的手,喜笑颜开,说她也非常想她。

两个人喜笑说了一会儿话,小翠的伙伴催促,现在赶紧上路吧,别时辰晚了。

我母亲听了她们的话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小翠就拉着我母亲的手,说要给我母亲介绍对象,这可把我母亲羞坏了。我母亲小小年纪,在家里一天到晚除了干活就是干活,而且因为家里穷也没什么吃的,我母亲还有些营养不良。所以关于对象这个事儿,我母亲从来没想过,如今小翠说起来,她怎么能不害羞?由此,我母亲便拒绝了小翠。

小翠却不依不饶,用力的拉着我母亲的手,往门外拽。我母亲抗拒不过,只得跟小翠走了。

我母亲跟着小翠出了院门,却发现外面的风景有些不一样,路还是那个路,田野还是那个田野,树还是那个树,可就是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也说不出来。

到村口的时候,竟然还有一辆车在那里等着,那辆车也说不清楚是什么车,有些灰蒙蒙的,还有司机呢,只是那个司机脸白的有些吓人。

在小翠的催促下,我母亲坐上了车,只是那个车座位有点硬,硌的人屁股疼。我母亲上了车之后,小翠和她的几个伙伴也围着母亲上了车,然后催促司机抓紧出发。

司机发动车子,那车子一点声音都没有,却跑得飞快。

那车子虽然跑得快,却没有一点儿风。那种感觉非常的奇特,我母亲说就好像人坐在玻璃罩子里往前飞一样。

在车里,小姑娘们叽叽喳喳的和我母亲讨论,说那个对象长得多俊多么的有钱,家里还有好多好吃的。人长得俊和有钱我母亲是不在意的,可一听说家里有好多好吃的,我母亲不淡定了。

那会儿,一年四季都是那些吃食,甚至都有些吃不饱,一年到头连口肉都吃不上。所以,我母亲常年保持着饥饿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母亲长得又瘦又小,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没有胖起来。

当这些小姑娘说那个人家里有好多好吃的,又大加描述的时候,我母亲脑海里全是各种各样的美食。

不光脑海里脑补了这些美食的样子,甚至连味道和气味都想象到了。真的就是色香味俱全。而且我母亲还不争气,肚子一个劲儿的咕咕叫。

听了我母亲肚子的叫声,小姑娘们都笑了起来,我母亲很不好意思。但这小姑娘安慰我母亲,说不用不好意思,我们一开始也是这样的。

那会我母亲单纯,心里没有这么多的想法,要不然她听这些小姑娘说这一句话,仔细想想就能吓一大跳。

我母亲和这些小姑娘坐在那辆奇怪的车子上,也不知道走了多远,竟然到了一座城市。那时候我母亲从来没有进过城,她也不知道城市什么样的。当时她以为,这个地方就是真正的城市。

按照她的说法,那个城市里基本上都是三层小楼,也有高一些的,但不会太高,最多就是五六层。上面贴着白瓷砖,也有贴马赛克瓷砖的,但都是白色的。那个城市里也有树,只不过树的叶子枯黄枯黄的,就像要死了一样。

要说这座城市,也挺繁华的,人来人往,有骑自行车的也有开车的。道路两边都是商店,只不过他们的牌子都是白底黑字,看上去有些肃穆。

我母亲还以为到县城了,问小翠,小翠含糊其辞,说是就是到县城了。

虽然我母亲那会儿不上学了,但是还是认识几个字,她总觉得街道上那些店铺起的名字有些奇怪,像什么文昌阁、老百岁、百年春。我母亲总觉得这些名字和现在这个社会有点格格不入,而且满大街都是这种类型的名字,看到母亲一时间有点理解不了。但是我母亲毕竟涉世未深,所思所想都比较简单。她问小翠,小翠告诉母亲,说是现在县城流行仿古,所以你看到这些店铺的名字都是仿照古代起的。

车子进了城,又穿过了几条繁华的街道,走到后来,高楼越来越多,反倒越来越冷清了。我母亲还奇怪呢,说怎么这楼越高为什么越冷清啊。小翠告诉我母亲,说这些地段都是有钱人住的,平常人不让来,所以显得冷清。

我母亲听着稀奇,不过她现在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所以也没有奇怪小翠的话。车子在这些高楼当中不断的穿梭,终于在其中一座看上去比较雄伟的楼前停下了。

停车之后,小翠带着我母亲进了高楼,那高楼里面也是一个人都没有。但是那楼里面到处都是嗡嗡响,听着似乎有人在喋喋不休一样。

进楼之后,小翠拉着我母亲又往上走了几层,进了一个大房间。进了那个大房间,我母亲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家饭馆儿。

饭馆里面人倒是不少,但是所有人都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吃饭,也不说话。

小翠拉着我母亲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之后,那几个小姑娘也一窝蜂的跟了过来。等所有人都坐好了,一个身穿燕尾服的服务员走了过来,小翠让我母亲点菜。

我母亲什么时候点过菜呀,拿过菜单来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最后还是小翠拿着菜单指指点点,点了琳琅满目满满一桌子菜。

菜上来之后,都是我母亲没有见过的吃食,分外的好看,肉香扑鼻。小翠招呼我母亲吃,但是我母亲非常的拘束,只顾着吃脸前盘子里的菜。那是一盘青菜,别人也不吃,竟然让我母亲吃了个精光。

一盘青菜吃完我母亲还要吃点别的,谁知道却发现小翠和其他的小姑娘狼吞虎咽,一刻不停歇,满满一桌子菜,竟然让她们迅速吃了个干干净净。我母亲看小翠和小姑娘们手上脸上全是汁水的样子,有些好笑,又觉得这些人似乎许久都没吃过饱饭一样。

一桌菜吃完,小翠让服务员把桌子收了,然后又问我母亲吃的怎么样。我母亲就吃了一盘青菜,肚子里有点空唠唠的,但是还是点点头说吃的不错,其实也没尝出什么滋味。

所以正和我母亲说话呢,这时候过来几个人,为首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这个男人差不多有一米八开外,长得剑眉星目,那模样,按现在的话说,非常的有型。

男人走到桌子前也不客气,拉了一张椅子就坐下了。扫了一圈之后,一眼就盯上我母亲了。然后冲着我母亲点了点头,我母亲也不知道怎么回应。

男人坐下之后,和桌子上的女人说了一会话,转身就离开了。他走了之后,小翠问我母亲,这个男人怎么样。

我母亲想了想说,还不错,挺好看的。

小翠听了母亲的话非常的高兴,跟我母亲说,你觉得还不错,那你们就成亲吧。

小翠说完话,跟桌子上的小姑娘们说了我母亲的想法,小姑娘们也都欢呼起来,拉着我母亲去梳妆打扮,说今天晚上要成亲。

我母一听要成亲,吓了一跳,说这还没怎么样呢,就见了一面就要成亲了?

小翠说,那还等什么?像这样的男人,你可不知道有多少女人想要。既然你还觉得不错,那就赶紧的吧。小翠说完话,一个劲儿的催促我母亲去换衣裳,打扮打扮,晚上就把事办了。

我母亲听了这个事儿,当时都懵了,她说这才见第一面,话都没说几句,就要办事了?小翠和几个小姑娘说,那有什么呀,先来先得,千万不要犹豫了。她们说着话,有花言巧语的劝了我母亲很长时间,最后我母亲也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被她们拥簇着又上了一层楼。

楼上这一层特别的豪华,我母亲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几个小姑娘没说,她们拥簇着母亲来到一个房间。那房间特别大,却没有什么摆,只有一个梳妆台,和一面巨大的镜子。

几个小姑娘把我母亲摁坐在梳妆台前的椅子上,就给我母亲梳洗打扮起来。

一边打扮,小翠一边拿衣服给我母亲看,问这个衣服好不好看,那个衣服好不好看。在我母亲眼里,这些衣服都好看,一时挑花了眼,也不知道穿哪件好。

就在我母亲犹豫不决得时候,耳边忽然有人喊道,说彩礼都还没给,你嫁什么嫁。我母亲听的这个声音有些熟悉,可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是谁,但是觉得是这个道理,这彩礼都没给,怎么就能嫁人呢?不吉利啊。

我母亲就跟小翠说这个事情,小翠说彩礼马上就给,我现在去吩咐,让人给你家送彩礼,送完彩礼不就能结婚了吗?

我母亲也傻,觉得也是,送完彩礼不就能结婚了吗?

然而我母亲一有这个念头,那个声音又响起来了,说道,有彩礼还得提亲啊,定日子呀,摆酒席啊……

我母亲听到这句话,又有一些迟疑,跟小翠一说。小翠那边满口答应,说你放心你放心,我这就让人去提亲。提完亲不就能结婚了吗?

我母亲觉得也对,可我母亲这个念头一起,忽然觉得脸上啪的一声,挨了一巴掌。这一巴掌打在脸上,火辣辣的疼。

可是我母亲莫名其妙的挨了一巴掌,也不知道是谁打的,左看右看,除了小翠就是这些小姑娘,还有给她梳洗打扮的人。要说这些人打她,她肯定知道。可是看了一圈,这些人各忙各的,也没人理她,这可把我母亲委屈坏了。

就在我母亲委屈的时候,那个声音又响起来了,说我怎么能有你这么傻的外孙女。

我母亲一听这句话,一下想起来了,说话的人,就是已经去世的外婆呀。那个声音怪不得这么熟悉,却又想不起来是谁呢?

我母亲小的时候和她外婆还生活了几年,但是长到七八岁,就被我姥姥给接回来了。回到家不久,她外婆就去世了。知道外婆去世的消息,她还伤心了好久。去参加外婆丧礼的时候,她跟着大人一直哭。

如今又听到外婆的声音,我母亲还挺奇怪的,心说外婆不是去世了吗?

但是当我母亲这个念头又起来的时候,脸上又挨了一巴掌。那一巴掌打完,我母亲外婆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脑子不开窍呢?我要不是死了,你在这能见到我?

我母亲挨了她外婆一巴掌,又听了她外婆这句话,自言自语道,外婆,你在哪儿呢,我怎么看不见你?

我母亲这句话一说完,周围的小姑娘也都听见了,纷纷问我母亲出什么事了,特别是小翠,看到我母亲哭还安慰她,说你都要结婚了,哭什么呀?

这些人说的话我母亲置若罔闻,她就想知道她外婆在哪里。在这时候,她外婆还说了一句,你真想见我?

我母亲点点头,说道,外婆,我真想见你。

那个声音说,那你见了我别害怕啊!

还没等我母亲说话呢,她就发现周围的情景开始变了,这豪华的房间也没有了,这高楼也消失了,周围的情景变成了一片旷野,而她此时竟坐在一个高高的土堆上。

她周围的这些小姑娘也都没了人的模样,一个个不是烂了半张脸,就是浑身只剩下骨头架子。特别是小翠,身上已经连一点肉都没有了,整就一副干干净净的骷髅,那骷髅头上还飘着几撮头发。

而且在她身前也站着一副骨头架子,只是这副骨头架子身上的肉还没有烂光,还有半张脸能看。从这半张脸上隐隐约约的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模样,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她已经死去的外婆。

虽然我母亲认的这是她外婆,但是这个情景已经把她吓得魂不附体了,甚至都忘记了叫喊。

5

后来的事情我母亲就记不得了,她也不知道她究竟是怎么回来的。而且那个情形是真实发生过,还是做梦,她甚至都些分辨不清。

我母亲遇见红花轿的事情,不光她村子里的人知道,我父亲村子里的人也都知道,可以想象当时的传播度。

据我母亲说,她不是唯一一个碰见红花轿的人,但是她是为数不多碰见了红花轿还能回来的。

我们村里还有一个叫二丫的,二丫比我大不了几岁,但是按照辈分我要喊她姑。

二丫小时候跟我还在一个学校上过学,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她上五年级。后来她上初中走了,见地就不多了。再后来就听说她碰见红花轿了。

二丫长得很好看,个子也高挑,容貌也俊美。放到现在,随便搞个短视频,分分钟就能火的那种。但是初三那一年,二丫碰见了红花轿。

那时候二丫父母都在城里打工,她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二丫还有一个姐姐,也和父母进城打工去了。虽然奶奶对二丫不错,但毕竟是农村人,粗枝大叶惯了,心没有那么细。

那时候初中部在街上,我们村离街里不远,放学之后,骑个自行车回家,也就二十分钟。所以我们读初中时,上完晚自习都是骑自行车回家的,极少有住校的。再者说了,住校还得交住校费,又是一笔钱。

二丫就是上完晚自习碰见红花轿的。

那天班主任找二丫谈话,聊的有点晚了,所以二丫回去的时候是自己走的。回家的路上,二丫就碰到了红花轿,但是二丫并没有害怕。走过红花轿旁边的时候,二丫还踢了红花轿一脚。

回到家里,她就把她碰见红花轿的事情跟奶奶说了,当时奶奶也没怎么当回事。但是到了半夜,奶奶就听外头有敲锣打鼓的声音,还有人吹唢呐。

她奶奶被吵醒之后还以为是谁在外头听收音机呢,因为有时候村里的老头起得早,身上就挂个收音机,出来走街串巷的瞎溜达。那收音机里头有的也会放唢呐曲儿,但更多的放的是戏曲和评书。

二丫奶奶起来之后,还想出去看看的,可是瞅着外面黑漆漆的天,就打消了出去的念头。可这时候又尿急,就想到院子里小解之后接着回去睡。

可是她还没有出门,却发现房间门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打开了。在家里只有她和二丫,她还寻思是二丫出来上厕所呢。她到了院子,真看到了二丫。只不过二丫没有上厕所,正在去开大门。

那时候娘俩生活在农村,家里又没个男丁,她奶奶睡觉之前就会在里头用把锁把大门锁上。这会二丫正使劲儿的拽那个锁,瞅那个样子是想出去。

二丫奶奶就来到二丫身边,问她,这么晚了你干啥呀?

二丫语气还特别着急,说我我要出去,婆家的人来接了,不能让他们等太久。

二丫奶奶听了二丫的话,又好气又好笑,还以为这孩子睡觉睡迷瞪了,自个儿说梦话呢。二丫奶奶说,什么婆家的人,赶紧回去睡觉。扬手给二来了个嘴巴子,拽着二丫,把她推推桑桑的推屋里头去了。

二丫奶奶把二丫推屋里头之后才发觉不妥,因为这回她听清楚了,那敲锣打鼓以及唢呐声,就在自家墙外呢。老太太本来还想起身出去骂两句,可是二丫叽叽咕咕的不愿意睡觉,这把她的火气给撩起来了。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脾气又急,到年纪大了一点都没有收敛,此时她这个孙女在这不睡觉,一生气,一脚把她孙女给踹了一个大马趴。这一脚也不知使了多大劲儿,从床边儿踹出去好远。

老太太一脚踹完,那二丫就趴在地上不动弹了。老太太看二丫不动弹,还担心呢,心说是不是使的劲儿太大,这一脚给踢死了?可是当老太太来到二丫旁边,这才发现这丫头非但一点事都没有,竟然趴在地上睡着了。老太太这可气坏了,没有管倒在地上睡着的二丫,直接回屋睡觉去了。

老太太一觉醒来,到了第二天早上,去喊二丫起床上学。可是到了屋里,才发现二丫早就起来了,穿得整整齐齐的,瞪着两个大眼珠子坐在床旁边。

老太太就喊二丫的名字,可是喊了几声,这二丫根本就不理她。老太太还生气,本来还想跟她动手来的。可是打了几巴掌,这二丫依旧不声不吭。老太太还说你给我拧上劲儿了?可又打了几巴掌,这姑娘依然不言不语,老太太这才觉得出了问题。后来找人一看,才知道自己孙女傻了。

二丫怎么傻的没人知道,连老太太都不知道。但是老太太把那天晚上听到二丫说遇到了红花轿,又说半夜听到外头敲锣打鼓的声音。

村里的人都说,这二丫可能让阎王爷给找去了,但是事情办了一半,被她奶奶给叫回来了。但是叫回来阎王爷不拉倒啊,就留了二丫一魂一魄,所以二丫变成了傻子。

6

关于我邻居的婶子失踪的事情,一开始有人说是也碰见红花轿了。

但是没过多久,那个婶子的两个闺女也一前一后地失踪了。村里的人都觉得蹊跷,虽然有人继续坚持说这两个闺女也是遇见红花轿了。但最后还是有传言,说是闺女的继父把两个孩子给杀了。

但是因为在农村,这种事情也没有报警,所以最后根本没人管。

不过开了春之后,有人垦荒的时候,在我们村西边的芦苇荡里发现了一具尸体,最后警察来了,一查,是那个婶子小闺女的。那会儿尸体都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了。

最后警察把他继父抓走,一审,什么都招了。原来不光是这两个闺女,连那个婶子也都一并被这个人给杀了。

当时这个人都准备再娶一个媳妇儿了,彩礼都给了。拿了彩礼的人家知道了这个事情,吓坏了,都说姑娘幸亏没嫁。

虽然出了这样的事情,但是红花轿的传说在我们那里依然没有停止。时不时的还会听说,谁家的姑娘半夜在荒郊野外走道,碰到了一座红花轿,停在路中间,然后这个姑娘就被红花轿接走了。

调侃是什么意思?

调侃意思是言语戏弄,嘲弄;嘲笑。现在多指开玩笑。读音tiáo kǎn。出处:

1、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也笑道:‘我倒不意 秋痕 也会这般调侃人。’”2、近代高晓声 《极其简单的故事》:“他想不到 陈产丙 竟不买他的交情,竟然阴阳怪气调侃他。”调侃的近义词是揶揄。揶揄,拼音是yéyú。意思是耍笑、嘲弄、戏弄、指指点点,侮辱之意; 是对人的一种戏弄,嘲笑时用语。 出处:1、汉班固《东观汉记·王霸传》:“上令霸至市口募人,将以击郎 ,市人皆大笑,举手揶揄之, 霸惭而去。”译文:上司命令王霸到集市口招募人,刚开始准备喊人招募,集市里的人就开始大笑,举起手对其指指点点嘲笑他,王霸感到羞愧就离去了。

2、近代蔡元培《工学互助团的大希望》:“文学家、美术家的著作往往受同时人的揶揄非笑,直到死后几十年几百年才受人崇拜。”

指指点点其他应用

组词

指组词指组词点组词点组词

笔顺笔画

指笔顺笔画指笔顺笔画点笔顺笔画点笔顺笔画

近义词

指近义词指近义词点近义词点近义词

反义词

指反义词指反义词点反义词点反义词

指指点点成语接龙

正接

点点滴滴点滴归公点金成铁点金乏术点金无术点金作铁点睛之笔点水不漏点石成金点手划脚点铁成金点头称善点头称是点头道是点头哈腰点头会意点头之交点头咂嘴点胸洗眼点指划脚点纸画字点指画字

反接

扼臂啮指恶籍盈指横眉冷对千夫指闳意眇指闳意妙指交臂历指令人发指骈拇枝指千夫所指千人所指如臂使指使臂使指伸大拇指十目所视,十手所指首屈一指伸手不见五指十手争指望风希指微言大指先意承指眼语颐指折胶堕指眦裂发指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指指点点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抱负不凡变化不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超然自逸叠嶂层峦高阳酒徒观瞻所系虎啸风生寒心消志见弹求鸮炙甲第连天家亡国破卵石不敌老鼠见猫牛衣夜哭破家竭产赔礼道歉盛衰利害书香门户无洞掘蟹相时度力一发而不可收拾蝇利蜗名鬻良杂苦一身两役疑信参半犹豫未决饮鸩解渴展翅高飞遮地漫天止戈为武逐影随波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zhengzhuangdaifa40645.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