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谈无根的意思游谈无根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游谈无根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游谈无根
- 拼音: yóu tán wú gēn
- 频率: 生僻
- 年代: 古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偏正式
- 解释: 游:虚浮不实。虚实不实的言谈,没有什么根据。
-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典故出处: 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 成语示例:清·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剿袭陈言可谓之健乎?~可谓之厚乎?"
- 英文翻译:
游谈无根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是什么意思?
出自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一般指信口而说,言谈无据。
而“束书不观”更是加深了一个信口雌黄的举子不读书,书架落满灰尘的不学无术的形象。
指没有根据信口胡说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是什么意思?
指没有根据信口胡说
泥土都去哪了阅读答案?
泥土哪去了
南帆
①屋前的墙根下整理出一片巴掌大的空地,想到要种几株花,突然发现无处取土。邻居踅了过来笑了笑:可以打电话订购,但是价钱很贵。泥土也得花钱了吗?我不禁愕然。
②花草的根系可怜的裸露着,四处找不到泥土。泥土和大地渐渐的撤出了我们的生活。出入于泥土的许多小动物也不见了。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慵懒的蚯蚓,神经质的蚂蚱,鬼鬼祟祟的四脚蛇,纹丝不乱的蜗牛,浩浩荡荡的蚂蚁队列,还有拳头大的蛤蟆笨拙地跳过田埂。
③烙印在记忆屏幕的第一个小动物大约是一只螳螂。那时我似乎四岁左右,居住在一个大杂院里。父亲从乡下回来,逮回一只绿色的螳螂。螳螂夸张地掀动两个大刀一般的前臂,雄视左右。父亲用一根细线拴住螳螂的肚子,细线的另一端捆在插入泥土的小竹竿。阳光透过丝瓜的藤蔓照射下来,碧绿的螳螂通体透明。我想起来了,少年时代我和一批小伙伴还迷恋过寻找蜗牛。我们翻检所有的草丛、墙根、瓦砾堆、石缝,所有的蜗牛被搜索一空。有那么一天,我们突然觉得这些游戏既幼稚又不卫生,于是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开始忙碌一些另外的事情。
④起身拍了拍身上,数十年的时光仿佛一下子消散在尘埃里。那些小动物只能活在弥漫着泥土气息的回忆里,如同一部黑白的老电影。现在我们的身边只剩下各种人工合成材料,无论是墙壁、地板、各种管道和导线,还是手机、电脑、汽车和飞机。我的寓所里现在只养一只狗。它的大部分时间都关在阳台的玻璃门背后,每一天眼巴巴地望着栅栏外面的陌生世界;它的四个爪子几乎没有机会触碰到真正的泥土。
⑤“大地”是一个沉稳的词,“大地”隐喻的是宽厚、阔大、质朴和不尽的生机。山脉起伏,河流蜿蜒,树木葱茏,湖泊的水面映照出闪亮的落日余晖。我突然想到,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到所谓的“大地”了——这一幅景象多半是从飞机的舷窗上看到的。
⑥栖身于天地之间,古人不时以植物自况,伸出根系扎入泥土,牢牢地抓住大地是立身之本。汉语之中,“根本”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众多带“根”的成语表明了古人对于大地的敬畏,例如“根深蒂固”、“落地生根”、“寻根究底”、“游谈无根”,如此等等。可是,现在还有多少人匀出心情想到泥土和大地?我们要么上电影院,逛服装店,寻觅佳肴美味,要么坐在玻璃幕墙背后的办公室里,精心地算计某一个官职或者某一笔款项……闲常的日子里,我们对于大地仅仅剩下象征性的牵挂:庭院的角落摆两个盆景,阳台的栅栏上种几簇花——遥远的大地仅仅是花盆里的一小撮泥土。
⑦那一天我路过一个修建之中的公园,突然嗅到了浓郁的青草气息。一些工人正蹲在一块坡地旁边铺草皮。浓郁的青草气息有些呛鼻,我想起了夏日曝晒之下潮湿的田园或者树林间腐殖层蒸发出的气味。这时,青草气息是粗鄙的乡野,混杂了泥土和粪便的味道。久违的气息令人想到了各种遥远的故事。
⑧太太没有正式侍弄过庄稼,长年累月的公寓生活让她觉得,如果有一个庭院种些什么,真是莫大的奢侈,她在墙根的一个小土坑里种下一棵柠檬树苗,自豪得如同拥有一座果园,不少邻居都会踱过来看一看,夸奖几声。太太乐观的推算这棵柠檬树苗何时发育成熟,何时可以结出多少果实,絮絮叨叨的如同农妇,于是,丰收的气氛突如其来的弥漫开来。
⑨泥土无声无息地消失,古老的农耕文明如同一个遭受遗弃的废墟深深地埋葬在水泥路面之下。什么时候还能返回大地的正常节奏——返回腰圆膀阔,心思简朴的日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老话:晴耕雨读。古人心目中,书本与泥土共同守候在我们的日子里。文章的气韵交织于阳光、风雨、泥土和各种植物之中,读起来才会有悠然心会之感。现在我们的阅读大部分都发生在电脑或者手机屏幕上,囫囵吞枣,一目十行。
⑩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景:一堵土黄色的围墙,墙上挂下几丛茂盛的藤蔓和绿叶,上面点缀一些紫色的花朵。天气微寒、细雨,围墙之内的屋子没有关门,透过栅栏可以看到屋子中央的一张长桌和靠墙的一架书,咖啡的香味隐约拂过……
(有删改)
7.第②段画线句对小动物的描写生动而鲜活,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分)
8.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且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
9.第⑥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3分)
10.阅读第⑧段,简析写太太种柠檬树苗有何作用。(3分)
11.下列对第⑨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泥土深埋于水泥路面之下,致使我们与泥土的联系被迫中断。
B.我们已经无法返回腰圆庞阔、心思简朴与晴耕雨读的日子。
C.在书本与泥土的共同守候中,我们收获悠然心会的阅读感受。
D.本段以晴耕雨读、电脑及手机阅读等阐述泥土与阅读的关系。
12.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最后一段进行赏析。(6分)
参考答案:
7.(2分)通过对记忆中泥土里小动物的真切描写,表达出自己对泥土的特殊感情。
8.(3分)该句将在弥漫着泥土气息的小动物的回忆比作黑白老电影,(1分)通过黑白老电影的年代久远来写对小动物的记忆时间久远,(1分)把抽象的记忆转换为人们熟知的事物,(1分)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的人无法亲近泥土和动物的无奈之情。
9.(3分)作者运用十对比的写作手法,把古人对土地的敬畏和今人对土地的疏远进行对比,对人们远离泥土的表现进行了委婉地批评。
10.(3分)太太的快乐说明人们需要联系泥土,泥土也能够给人带来快乐,为下文情感的进一步发展作铺垫。
11.(3 分)C
12.(6分)在内容上,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带有泥土气息的图景,抒发了对充满泥土气息的生活的渴望之情,也委婉地表达了对人们远离泥土的批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在结构上,结束全文,再次点题,照应开头,使得文章的结构更为严谨。
君子好学典故?
关于孔子好学的故事
孔子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在《史记》中也有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日,孔子带领着弟子们路过一处地方,孔子见到有一个孩子在路中间用沙土建造了一座“城池”把自己围在里面。孔子很好奇,于是询问小孩:“你为什么要在路中间玩耍,不躲开马车呢?”
那孩子则伶俐的反问道:“从来只有马车躲避城池的,哪有人说城池要给马车让路的。这个国家的人们都说孔老先生是个学识渊博,知天文,明地理,是整个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今天看来实在是名不副实,传言夸大啊。”
孔子被讽刺地不知言语,于是问其姓名,那孩子回答自己叫做项橐。之后,孔子晃过神来,决定为难一下那小孩,给自己挽回一点颜面,结果孔子提出了一堆难题都被项橐一一解答。
孔子冷静下来后,调整好心态对项橐俯下身子心服口服道:“有志不在年高,达者为先,我应该拜你为师。”孔子觉得项橐年纪小小就有渊博的知识,并且能言善辩,连自己也要甘拜下风。于是之后对弟子们训诫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治学当不矜不傲,对自己不如的人应该不耻下问。”这就是孔子相师,感叹“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宋代的应麟编写《三字经》记载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论语》关于“君子好学”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出处】《论语》学而篇
【翻译】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解读】
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作是热爱学习。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凿壁偷光
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由于匡衡家里很穷,白天他要干许多活来养家糊口、只有晚上才能静下来安心读书,但是他却没钱买蜡烛,一到天黑便没法看书。匡衡觉得浪费了晚上看书的时间,内心十分痛苦。
《论语雍也16》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养。”君子就是文饰与质朴搭配适宜,文饰就是学问,质朴就是人之天性,也即人的本质。一个人光凭天性生存还不够,还需要文采的修饰,这样才能成为君子。
因此成为君子要经过不断地修炼打磨,让后天获得的文饰能够与质朴相得益彰,这个后天文采的修饰就是好学。好学是爱好学习,得到学问,对君子而言,爱好学习不是掌握生存技能,而是知晓掌握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曾骂樊须“小人哉!樊须也!”,是骂樊须不够君子,作为一个士人不去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却问稼穑之事,背离了君子的追求,所以说他是小人。当然读书人成不了君子,无疑就是小人了,这不是骂人,对儒家来说,就是这样。
好学对君子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真学问,还真成不了君子。所以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必须对自己有方方面面的要求,言行举止要特别注意,要合乎礼,不离道,要做到中庸。而最最难的,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仁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君子这些要求、注意的地方和要学习的东西就是学问,学明白,掌握了,能够指导实践了就是自己的真学问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篇第一一四》)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这就是君子好学。但在孔子看来,好学的人不多,可以说是几乎没有,除了颜渊。
在《雍也篇第六二》章,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里面,谁是爱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不把怒气发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也从不再犯同样的过错。遗憾的是,他年岁不大,已经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没有听说爱好学习的人了。”
而且孔子不止一次说过,在《先进篇第十一六》章,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季康子问说:“你的学生里面,谁是爱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遗憾的是,他年岁不大,已经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
孔子很肯定,他二次都说好学的人“今也则亡”,在他众多的学生中,除了颜渊,他没有再发现第二个好学的人了。然而他又特别的自信,毫不掩饰向人诉说他自己的好学。《公治长篇第五二七》,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
他常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第七二》),“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第七三三》,他不仅好学不厌,而且对教育他人也是乐此不疲。我们不禁要问了,孔子自认为他这么好学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他认识到了,如果不好学,往往会产生以下流弊。《阳货篇第十七八》章,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意思孔子说:“由!你听过六种品德与六种流弊的说法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你坐下,我来告诉你。爱好行仁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愚昧上当;爱好明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游谈无根;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伤害自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胡作非为;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狂妄自大。”
即使你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刚,如果不学习,一样会产生弊端。
第二,鼓励人人通过好学,成为君子。《学而篇第一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孔子希望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真学问,并在学问的增长积累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
第三,希望人人为学谋道,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卫灵公篇第十五三一》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说:“君子追求的是人生理想而不是衣食无缺。认真耕田,自然得到了食物;认真学习,自然得到了俸禄。君子挂念的是人生理想而不是贫困生活。”君子好学,获得真学问,一方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更主要的是能够为社会服务,造福国家,造福人民。
那怎样算好学呢?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第十九五》),子夏说:“每天知道自己所未知的,每月不要忘记自己所已知的,这样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大家清楚了吗?每天学习一点新的东西,反复实践已经掌握的东西,那就是好学。
做学问就是做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一下的话,那就是“君子好学,择善而固执之也!”
根的别称?
根,木株也。——《说文》
蔓根为根,直根为柢。——《说文通训定声》
根深,则视久。——《韩非子·解老》
是谓深根、固柢。——《老子》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论衡·超奇》
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宋· 沈括《梦溪笔谈》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2]
(3) 又如:根荄(根。荄:草根;又指根本,根源);根茇(植物的根部);根柢(草木的根);根垓(根核。植物的根;植根)
(4) 事物的本源,根由,依据 [Origin;Source;Cause;Root]根,始也。——《广雅·释诂一》
根者,书之所谓柢也。——《韩非子·解老》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淮南子·原道》
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后汉书·宋弘传》
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陈亮《与彭子寿祭酒》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宋·苏轼《李君山房记》
(5) 又如:祸根(祸事的根源;引起灾祸的人或事物);根浅门微(根基浅,门第低微);根儿(根本);根气(根基。指禀赋、气质);根儿里(根本;本来);根苗(兆头,开头)
与友人书主旨?
《与友人书》是顾炎武的散文作品。
文章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崇尚“游谈无根”的理学情况,主要以“为学”为话题,抒法了独具个性的治学观。
文中提倡的是一种注重“广博、渊深、实用”三位一体的治学观,辨证而深刻,实在而灵活。
这不仅对当时的学人具有警策的作用,对人们如何打造书香人生,创建学习型社会,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的。
古代汉语训诂的基本方法?
古代汉语训诂的基本方法为形训、音训、义训三种。
1,形训
①陈说,直接陈述特征特点。比如:“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②描述,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来比拟说明。比如:“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
③比拟,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比如:“蒙,雨貌”。“汤汤,水盛貌”。“蚩蚩,敦厚之貌”
2,音训,通过读音声韵来解释古代字义。有三例:
①同字为训,用本字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比者,比也”,“亲者,亲之也”。
②同音为训,用相同读音,意思相同的字来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咸者,感也”,“夬者,决也”,“政者,正也”,“晋者,进也”。
③音近为训,用读音相似,意思相近的字来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乾,健也”,“坤,顺也”,“仁者,人也”,“义者,宜也”,“校者,教也”,“户,护也”。
3,义训,通过具体涵义来解释古代字义。有五例:
①直训,用同义词、近义词来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弄,玩也”。“假,借也”。“硕,大也。”
②互训,用意义相同、相近的词互相解释。比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咽,嗌也;嗌,咽也”。
③递训,用意思相近的机组词,递进解释。比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煽,炽也;炽,盛也”。
④反训,用意思相反的词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乱,治也”,“故,今也”。
⑤义界,通过界定概念的具体内容来解释名词。比如:“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风行水成文曰涟”。“不荣而实曰秀”。
训诂方法
一、直训,用同义词、近义词来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弄,玩也”。“假,借也”。“硕,大也。”
二、互训,用意义相同、相近的词互相解释。比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咽,嗌也;嗌,咽也”。
三、递训,用意思相近的机组词,递进解释。比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煽,炽也;炽,盛也”
汉语训诂学
汉语训诂学,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传统的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后来用作解释词语的泛称。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汉语训诂学
学科门类 中国语言文字学
定义 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
来源
中国语言文字学
作用
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
“训诂”一词在班固《汉书》里多写为“训故”。“故”就是古语。如《刘歆传》说:“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又《扬雄传》说:“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训故"与"训诂"同义。
章句是分章析句,解释一章一句的意思,训诂是专指讲明文字的音义,两者不相同。训诂学就是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问。旧日只看作是“小学”的一个部门,现在正逐渐发展为一门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
演变
语言里的词因时代有变迁,而有古今之异,因地域有不同,而有方言之别。因此,后代的人读古代的著作不能懂,就要以今语释古语;
同一事物,不同的方域称名或有不同,就要用通语释方言。语言总是在发展的,语词在使用中意义也常常会有改变。一个词由一个意义引申发展出别的意义,就成为一个多义词。
多义词在使用时场合不同,意义就不一样。为免去误解,也往往需要加解释。这些就是训诂所由起。
久而久之,就有集中讲解字义词义的书,这种书就称为训诂书。语言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系统的。语音的声韵有系统,词汇的构词有系统,词的音与义和词与词的音与义之间的关系也是有条理可寻的。因此由一字一词的解释进而有意识地从事联贯的、有系统的语义研究工作,创造出科学的理论,对汉语发展历史的理解,对解释古书,对编纂字典、词典,对语文教育都会有重要的贡献。
研究内容
任务
训诂学既然是研究词义的学问,其研究的对象主体即是古代的书面上的语言材料,而现代方言的口语资料也在参考之列。要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应当具备文字、词汇、语法以及语音史的基本学识,掌握语言文字一般的发展规律,才能从事整理研究前代的训诂资料,总结前人研究词义的理论和方法,并进一步开创新的途径,作深入广泛的研究。
方法
前代解释语词的资料极为丰富,研究工作者应当按照时代的先后,按照不同的性质,分别层次加以整理。前代的训诂学家解释语词时所应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训诂学上有所谓形训、义训、声训。
形训是就字形本身的结构说明所表现的词义的。
义训是用现代人所理解的词语解释字在书面上使用的含义。采用一个同义或义近的词或一句话作解释。
声训也称音训,是从词的读音上着眼,使用音义相通的词来说明词义,或有意识地从音上探求词义的来源。
三者之中,义训用的最为广泛,不过如何加义训也是随词而异的。要研究前代的训诂,对古代的训诂书、字书、音义书以及韵书中怎样解释单词,怎样解释固定的词组和联绵词,怎样就文意说明词的通用和假借以及字音改变而意义不同之类的问题,都需要从事分门别类整理,求出通则,评定是非,从中吸取符合语言实际的有用的经验。
方向
进而言之,凡是一门学术必然有理论、有方法。前代许多研究训诂的专家在解释词义的实践中曾提出很多重要的见解。如词与词之间音义相比的关系,通语与方言同实异名的关系,谐声字声符与字义的关系,本义与引申义和假借义的关系等等。
在理论上就有所谓右文说,字义起于字音说,音同义近说,一声之转说,古假借必同部说。同时还提出探求词义的一些主要的方法。
如形、音、义三者互求,因声以求义,比例文辞以相证,“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戴震《转语二十章序》)等等。
这些都是从研究《诗》、《书》古训而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缘由。
今日在总结继承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语言研究工作者就要根据现代语言学的原理,研究词义的引申和由旧词派生新词的规律以及正确解释词义的方法;还要研究辨别同义词的法则,词义与语法的关系以及修辞对词义的影响等问题,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汉语语义学。
产生
汉语历史久远,有文字的记载已经有4000多年,而语言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有变化。
春秋战国以前,一个字大都是一个词。
春秋战国以后,构词法有了发展,双音词逐渐多起来,字在增加,字义也有引申和变迁。想要了解古书中的词义不能不有解释。
因此在先秦书里就有不少解说字义的材料。其中有据字形说义的,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说:“夫文,止戈为武”;宣公十五年说:“故文,反正为乏”;昭公元年说:“于文,皿虫为蛊”。
有从字音推求字义的,如《孟子滕文公上》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庠"与“养”,“校”与“教”,“序”与“射”都音韵相近。在《易经》里,如《说卦》说:“乾,健也”,“坤,顺也”,“坎,陷也”,“离,丽也”,都从音立训,也属同一类。又有用同义字来作讲解的,如《易经·杂卦》说:“恒,久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
这些都是字的常用义。有些字所代表的概念比较难懂,或别有专指,就采用语句加以说明。
如《易经·系辞下》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说卦》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孟子·梁惠王下》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一一分别说明,力求明确,免有疑惑。
在战国时代,“名家”是一时的显学,辨析名实,尤为精密。如《墨子·经上》说:"平,同高也",“中,同长也”,“圜,一中同长也”,“信,言合於意也","间,不及旁也","盈,莫不有也”,“梦,卧而以为然也”。这些可以说近似科学的定义了。
周代自平王东迁雒邑以后,王室的势力日趋衰弱,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人民转徙不安,语言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北方黄河流域有了区域共同语,凡是古语或方言为人所不能理解的就要用当时通行的语言即所谓“雅言”来解释。
《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就是“中夏”之言。《孟子·梁惠王下》解释齐景公时命太师作乐,诗云“畜君何尤”一句说:“畜君者,好君也。”又《滕文公下》解《书经·大禹谟》“洚水警余”句说:“洚水者,洪水也。”又《左传》宣公四年说:“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这些又是以通语解释方言的例子。由以上所说可以充分理解训诂之兴在春秋战国时代。
发展
训诂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约有4种原因:①语言有发展,古今语有不同和方言有不同;②书面语用词与当时口语用词有不同;③社会不断发展,名物繁多,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④对用词表达思想的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提高,逻辑思维日趋严密。因为有了以上几种原因,所以训诂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很好的开端。
两汉时期
汉代是训诂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由于秦末社会的动荡,语言起了很大变化,先秦古籍多凭口耳传受,用隶书写出,世称为"今文经"。而从汉武帝以后前代的“古文经”出现日多,其中多古字古义,不尽为人所识,因此就有训诂学家为之注释。
但在西汉时期,今文经盛行时,注释五经的人已经很多。以《诗经》而论,就有齐、鲁、韩三家,文字颇有不同。其他各经也有章句训释之类。汉代的训诂学就是依靠经学而发展起来的,而且汉代已有专门解释词语的训诂书。主要的训诂书有《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4种。这4种书各有特点,是中国训诂学的基石。
典籍
《尔雅》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训诂书,无作者主名,从内容看应当是战国至秦汉之间经学家和小学家迭相增益而成的。旧说是周公所作,或说是孔子门人所作,都不足信。
《汉书·艺文志》著录为3卷,20篇,今存19篇。书中《释诂》、《释言》、《释训》3篇是解释名物以外的语词,其余16篇是解释各种事物名称的,如亲属、宫室、器物、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类。
书中所释的词语主要是出自经传古籍。“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尔雅”就是言辞近于雅正的意思。
书中有的以汉代的今语释古语,有的以雅言释方言,有的以俗语释雅言。《释诂》、《释言》、《释训》3篇主要是类聚一般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用一个通用词作解释,如《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其他各篇主要是类聚同类事物的名称分别解释。
有古今称名不同的,有异名同实的,有同名异实的、用单词不能解释的,就用一句两句话作解释。品物多方,训解的方法也有不同。
这是汉代早期一部训诂的总汇,成为后代解词释义的重要根据。汉代的训诂学也就由此开始发展起来(见《尔雅》)。
《尔雅》之后,西汉末扬雄作《方言》,东汉和帝时许慎作《说文解字》,东汉末刘熙作《释名》,都是极为重要的著作。
版本
《方言》的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其中有绝代语释和别国方言。《隋书·经籍志》题为《方言》。扬雄,蜀郡成都人。
汉成帝时到长安为郎,他由从四方来到长安的孝廉、卫卒的口里调查殊方异语,条列排比,整理成书。原书为15卷,今存13篇。这是专门解释方言语词的一部著作,所解释的语词有的是古代的方言,有的是当时不同区域的方言,把意义相近的列为一条,用当时通用的同义词作解释,并分别说明不同语词所通行的地区。
这不仅是一部重要的训诂书,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方言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很高的价值(见《方言》)。
继《尔雅》、《方言》之后出现的《说文解字》为东汉和帝时许慎所作,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按照字形偏旁分部编排的字典,虽是一部字书,也是一部训诂书。
许慎是贾逵(公元30~101)的学生,精通五经,既通今文经,也通古文经。他在《说文解字》里利用不同方式解说字义。有根据字形的构造说明造字的本义的:如“理”,治玉也;“忘”,不识也;“须”,面毛也;“突”,犬从穴中暂出也;“炙”,炮肉也。
有根据古训以说明常用的词义的:如“慈”,爱也;“劲”,彊也;“辟”,法也。
其中有许多是字的古义:如“沫”,洒面也;“浴”,洒身也;“澡”,洒手也;“洗”,洒足也;“颂”,貌也(同容);“翁”,颈毛也;“爱”,行貌;“?”,丹砂所化为水银也(即“汞”)。书中也有从声音上来作解释的:如“诗”,志也;“尾”,微也;“马”,怒也,武也;“夜”,舍也,天下休舍也;“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也。还有从字的声旁说词义的:如“斐”,分别文也;“贫”,财分少也。又有根据方言为训的:如“夥”,齐谓多为夥;“眮”,吴楚谓瞋目顾视曰眮。
《说文》解释一个字从形音义三方面着想,立意精深,对后代的字书、训诂书影响极大(见《说文解字》)。
《释名》又是另外一种训诂书,作者刘熙专从词的声音上推求事物所以得名的由来,用同音或声韵相近的语词作解释。这种方法训诂学上称之为“声训”,或称之为“音训”。
声训本起于战国末,西汉时今文经家多从声音上解说字义,刘熙是要从语言出发来研究事物命名所以之故,跟今文经家不同。他是有意识地要把语音和语义联系起来,就音以求义。
例如《释名·释天》说:“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虽然不免有主观唯心成分。但是从声音上推求各种事物名称的取义,类似寻求语源,对训诂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见《释名》)。
汉代的训诂书还有《小尔雅》、《通俗文》。总起来说,各种解释词义的方法在汉代已经具备。最著名的训诂学家大部分都是古文经家。
东汉时期古文经盛行,如贾逵、马融(公元79~166)、服虔、郑玄都先后注解经传。郑玄,兼通今古文经,所注最多。他能就其原文,字之声类,考训诂、捃秘逸,以发疑正读,成为“汉学”的正宗,与许慎并称为“许郑”。
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
在魏晋时期,张揖和郭璞是最著名的训诂学家。张揖是三国时魏明帝太和年间的博士,他搜罗汉代以前古书的词语和相传的古训纂集为《广雅》一书,体例完全依照《尔雅》,而补充《尔雅》所不备,所以名为《广雅》。张揖又作《古今字诂》和《难字》,见于《隋书·经籍志》,今已失传。郭璞是东晋河东人,为弘农太守著作郎,博学多识,精通训诂,所作古书注释最重要的有《尔雅注》和《方言注》。
《尔雅》在汉代已有好几家注本,郭璞别为新注,超越前人所作,他既能以今语释古语,又能以方言释雅言,诠释品物的形貌,以及其功用等尤为明晰(见《尔雅》)。他所作的《方言注》能贯通古今,以晋代方言解释古代方言,并且联系语音,提出音有通转,为训诂研究增添了新的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播迁流转,语言起了很大变化,古书词义艰深,不易理解,于是注释古书的风气日盛。
魏晋时期,不仅《易》、《书》、《诗》、《左传》、《谷梁》、《论语》等儒家经典有注,其他古书如《史记》、《汉书》、《老子》、《庄子》以及辞赋之类也有人注释,训诂之学得以不致废坠。
其中精义颇多,不无可取。自宋齐以后,兼释经注的“义疏”体出现,如梁代国子助教皇侃著有《礼记义疏》、《论语义疏》。义疏的兴起可能是受了佛教经典有“讲疏”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
魏晋以后除经传有注释外,字书和辞书都多起来。字书和辞书之增多与语言词汇的范围扩大,文字的增多和一词多义有直接的关系。
晋代有任城吕忱作《字林》7卷,仿照《说文解字》而有所增益。宋代何承天有《纂文》3卷,北魏阳承庆有《字统》21卷。梁代阮孝绪有《文字集略》6卷,顾野王有《玉篇》30卷。现在所存只有唐人增字本宋修《大广益会玉篇》。顾野王原书只有5卷残卷。其他各书清人都有辑佚本。
隋唐时期的训诂学,隋唐时期承接魏晋南北朝注释古书的风气纂著更多。隋代陆善经有《昭明文选注》,唐代李善也有《文选注》。孔颖达(574~648)奉诏作《五经正义》,包括《毛诗》、《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左氏传》。
同时又有贾公彦作《周礼注疏》,徐彦作《春秋公羊传注疏》,杨士勋作《春秋谷梁传注疏》。这些书都是参照前代已有的注释而有所抉择。李善书除解释文词字义外,并注明字音和字的通借,对文句的出典尤为注意,成为一种注释的体式。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不仅解释经文,而且解释注文,对语言中的虚词和文法也有不少的解说,这是以前古书注释中少见的。
在经部集部以外,子部、史部书籍也有注释。如杨倞有《荀子注》,成玄英有《南华真经义疏》,司马贞有《史记索隐》,张守节有《史记正义》,颜师古有《汉书注》,章怀太子李贤有《后汉书注》,这都代表了一时的风气。虽然是随文释义,但是也汇集了许多前代的训诂资料。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韵书盛行,可是字书也不少。如隋代诸葛颖的《桂苑珠丛》100卷,唐武则天的《字海》100卷,唐玄宗的《开元文字音义》30卷,卷帙都极繁富,应有可观。可惜久已亡佚无存。但就前代书中所引到的材料来看,解词释义已改变旧观,由笼统而趋向于清晰,同时也由只记书面常训进一步注出当时口语使用的意义。
这确是一种新的改变。就解词的范围而论,既有专门解释双音词的书(如《兼名苑》),又有专门解释日常应用的口语词的书。现在还能见到的有出自敦煌石窟的《字宝碎金》和《俗务要名林》,都是极珍贵的材料。
唐代在字书、韵书以外还有一类音义书。音义书一类始自魏晋,主要为经部书注音。到陆德明纂集前代各家所作书音(经书外,包括老子、庄子、孝经、论语、尔雅)为《经典释文》30卷,注音之外,有时涉及字义。
到北齐时曾有沙门为佛典作音义。后至唐代高宗时释玄应作《大唐众经音义》(通称《一切经音义》(玄应)),唐宪宗时释慧琳又根据玄应书扩充,作《一切经音义》(慧琳)。这两部书都仿照《经典释文》的体例,就原本经文摘字为训,所采古代训诂资料极多,而且有所辨析,在传统小学书中独为一类,对研究前代训诂极为有益,所以随着藏经一直流传下来。清代学者从中辑录出许多训诂材料。
宋元明时期
宋代
宋代承接五代时期研究古文奇字的风气,学者对大量出土的钟鼎彝器广事搜罗,扩大了眼界,学术思想也因之大为解放。在经学方面已不完全斤斤墨守古人的成说,而别创新义,如欧阳修的《诗本义》,王质的《诗总闻》都是如此。
在解说文字方面则出现了王安石(1021~1086)的《字说》。王安石《字说》把形声字都说成是会意字,“六书”缺而为五,如谓“与邑交”为“郊”,“同田”为“富”,“讼者言冤於公”之类,完全出于主观臆断,虽行于一时,终不免为人所弃置不顾。
但同时有另一学者王子韶,他倡“右文说”,认为形声字的声符不仅表音,而且表义。凡谐声声符相同的字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意义。如“戋”是小的意思。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都以戋为义。
汉字的形声字一般是形旁在左,用以表义,声旁在右,用以表音,所以称声旁为右文。王子韶,字圣美,浙右人,有《字解》20卷,失传。他所创声旁有义的学说对后代的训诂学家提出因声求义的方法有很大的启发。
宋代研究《尔雅》的有邢昺(932~1012)、郑樵两家。邢昺有《尔雅疏》,补郭璞注所未详;郑樵有《尔雅注》,引旧书以证郭;都各有发明。在南宋期间,朱熹(1130~1200)是重视训诂的人,他著有《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书。既采用前代旧注的优点,而又参酌新解;解经说字能运用到钟鼎彝器的铭文,见于《诗·大雅》、《行苇》、《既醉》、《江汉》诸篇,这是以前所少见的。
在宋代以前,学者对古今音异是比较模糊的。到南宋时期才开始注意到古韵问题。吴棫作《韵补》,从古代的韵文材料中考察古人分韵与《广韵》的异同,项安世的《项氏家说》也提出“诗韵”与后代音不同。郑庠又作《古音辨》,讨论《诗经》分韵的大类。这是清代学者研究古韵的先导。对研究词义有一定的帮助。
元代
元代在字学上承接南宋时期的“六书”之学,并不注意研究训诂,所以在训诂方面除有两三种经传注释外,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明代
明代学术不振,受宋代性理之学的影响,游谈无根。训诂书籍有万历时朱谋?所作的《骈雅》,类聚古书中义近的双音词,按《尔雅》体例分类,每条予以解释,所以称为《骈雅》。
这是一部属于雅学的书。在万历以后研究古学的风气日盛,如江宁焦竑(1541~1620)、成都杨慎(1488~1559)、桐城方以智(1579~1671)等人都有著述阐发字义。方以智的《通雅》,根据古代的语言材料说明音义相通之理,兼论方言俗语,创见极多,对清代的学者有不少启示。
清代
清代训诂学理论的建立,清代学者受晚明焦竑、杨慎等人提倡古学的影响,极力推崇汉代的经学和小学,重考据,求实证,不尚空谈性理之学。到乾嘉时代“汉学”大为昌盛,为经书、子书作注解的人很多。要解释经传就不能不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因此语言文字之学盛极一时。
《说文》、《尔雅》成为人所必读之书。研究《说文》、《尔雅》的重要著作都多至数十种,或刊正文字,或发明古训,各有述造。其他如《方言》、《释名》、《小尔雅》、《广雅》等书也有人为之疏通证明。训诂之学有了极大的成就。著名的训诂学家指不胜数。
清代训诂学的发展跟古音学的成就有密切的关系。自清初顾炎武作《音学五书》,根据《易经》、《诗经》等书的韵字开始把古韵分之为十部起,经过江永(1681~1762)、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1752~1786)、江有诰等人的研究,逐渐加详,发展为二十二部,同时戴震又提出韵类通转的学说。
在声母方面,钱大昕又提出声转的说法,而且发明轻唇音古读重唇音,舌头音、正齿音古归舌头。这些都成为研究先秦古籍和探讨字义的根据。
在理论方面,清代学者在训诂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沟通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提出研究文字和字义必须理解声音,不理解声音就无以解决从文字形体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甚至有时会陷于迷惘而不知所措。因为语言是用声音来表达意义的,文字只是记录语音的符号,所以必须了解文字的声音,从声音去探求意义。
戴震说:“训诂音声相为表里。”(《六书音均表序》)这是很重要的见解。后来王念孙在《广雅疏证自序》里说:“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
段玉裁为王念孙《广雅疏证》作序,也说:“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
这些话十分精辟,成为清代学者研究训诂的准绳,从而建立了许多推考字义的理论和方法,把零散的知识贯串起来,使训诂学在中国语言学科中成为有系统、有理论、有严谨方法的一门学问。
研究目的
清人研究训诂的目的,从实用的意义来说,首先是要解释经传和其他隋唐以前的古书。他们应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从声音上推求文字的假借。古书之所以难读,
一是由于有古字古义,
二是由于文字上有假借。古字古义当考之《尔雅》、《说文》和其他前代书中的诂训,文字上的假借当求其本字。
王念孙说:“诂训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王引之《经义述闻序》)那么,假借与本字的关系首先是音同或音近。
段玉裁指出:“假借必取诸同部。”(《六书音均表》“古假借必同部说”)所谓“同部”就是属于古韵的同一部。
因此,凭借古韵的知识,按照文字上的同音或音近的关系,再参之以文义来推求本字,就可以解决许多古书中难解的文句和古人所加的训诂上的问题。这是清人研究训诂方面的一大发现。
②确定字的本义,根据本义以说明引申义。清人认识到音有古今之异,同时也认识到词义有古义,有今义;有本义,有引申义。
如“曾”作为虚词用,古义同于“乃”,后世用为“曾经”的意思。“仅”唐以前作“约近于"的意思用,后世用为“但”的意思。这就是古义与今义之分。又如“荟”,《说文》解为“草多貌”,引申为凡物荟萃之义(《说文》段注)。“过”,《说文》训“度也”,引申为有过之过(段注)。这就是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汉语词汇中一词多义是常见的现象。
段玉裁说:“凡字有本义焉,有引申假借之馀义焉。守其本义,而弃其馀义者,其失也固;习其馀义,而忘其本义者,其失也蔽。蔽与固皆不可以治经。”(《经韵楼集》卷一“济盈不濡轨”条)他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说明词义的发展,对辨析字义极为重要。
③比证文句以考定词义。采用古书中相同的文句互相比证以考定词义,宋代人已经这样做了。在清代尤其重视这种方法。段玉裁注《说文》,刘台拱作《论语骈枝》,都能从实证出发解释古训。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尤其善于利用古书的资料,解决从来没有人解决的问题。
例如解《诗经》“终风且暴”,为“既风且暴”;解“邦之司直”为“主正人过”(《经义述闻》卷五),都是颠扑不破的。王念孙的《读书杂志》,胜义环生,尤为人所称道。王引之作《经传释词》,专门解释古书的虚词,综合各种古书中的用例参互比证,而得其确解,对研究古代文献有极大的帮助。他的书已经联系到语法的范畴了。后来又有人作了补充。
④因声以求义。研究字义从声音上来考察,在清代以前虽然也有人注意到,如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宋代王子韶的《字解》,元代戴侗的《六书故》,明代方以智的《通雅》等,但都不曾进行全面有系统的研究,也没有能总结出具体的规律来。
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古音的知识,清人有了先秦古音的知识,在前人成说的启发下进一步提出因声求义的原理,把形、音、义统一起来,因形以知音,由音以求义,为训诂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科学的途径。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首先提出“声与义同原,故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近”(示部“禛”字注),进一步又说“凡同声多同义”(言部“?”字注)。
如从“农”声的字有厚重义,如浓、脓,从“辰”声的字多有动义,如振、震、唇。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同从一个声符的字不一定只有一义,而不同声符音同或音近的也可以有同义的关系。段氏指出有这类现象,这就比前人的右文说有了新的认识。
王念孙作《广雅疏证》,就古音以求古义,而又把古书中有关的声近义通的字都联系起来解释,“引申触类,不限形体”,着重从语言的角度说明其间的音义相通和声音相转的关系。这种作法接近于词族的研究,是前所未有的。
王念孙又作《释大》一篇,从声母方面观察声母相同而意义也相近的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尝试。与王氏同时的程瑶田作《果蠃转语记》,指出凡物的形状、作用相同或相似的往往用声母相同的词来称谓,但字形不必相同。这又把声近义近的道理阐发无遗了。清代的训诂学到王氏父子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研究的范围不仅是单音词,也注意到双音词;不仅研究实词,还研究虚词,初步进入了语法的范畴,对古书的解释提出许多新的见解,贡献极大。
清研究方法
清人对于训诂的研究所应用的方法主要是以上几种。他们除了注释古书和疏证古代训诂著作以外,还研究一些古代的钟鼎彝器款识,探讨一些文字的古义。并且做一些古代训诂音义的辑佚工作。
如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任大椿的《小学钩沉》,顾震福的《小学钩沉续编》等都是一些资料书。另外,清人还编纂了不少训诂书,如吴玉搢(1698~1773)的《别雅》,史梦兰(1813~1898)的《叠雅》,夏燮的《拾雅》,洪亮吉(1746~1809)的《比雅》等书。
阮元还主编了一部《经籍纂诂》,把古书中所见的每字的训释都编录在一起,检一字,而众义俱在,是一部训诂资料的总汇,极为有用的工具书。
在历代书籍当中还有很多方言的记载资料,也有人搜集编录,如杭世骏(1696~1773)有《续方言》2卷,程际盛又有《续方言补正》1卷。
程先甲又有《广续方言》。其他方言、俗语也有人集录。如钱大昕有《恒言录》,胡文英有《吴下方言考》,毛奇龄(1623~1716)有《越语肯綮录》,翟灏(1736~1788)有《通俗编》等等,为研究古今方言俗语提供了方便。
研究的缺点
清代人研究训诂的成绩是大的,但也不无缺点。主要的缺点有两方面:
一是在段玉裁以后有些学者墨守《说文》,以为《说文》的字都是本字,《说文》的训解都是本义,一词一语都要到《说文》去寻本字,执碍而难通。不知《说文》9353字中有古字,也有汉代后起的增益偏旁的字,具有前后不同的产生层次,不能作为平面的看待;其训解以通用义为多,也并非都是本字本义,甲骨文、金文的佐证很多。
二是讲解训诂,声转无方,凡言“语转”、“一声之转”之类未必合于先秦古音,滥用通转之说,所言多误,如钱绎《方言笺疏》之类,足为先戒。
近代发展
20世纪之初到现代研究训诂的学者继承清代学者研究的成果,吸收了外国的一些早期的语言学的知识,开展了一些新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字原和语根的探求。章炳麟作《文始》,取《说文》中的510个独体字和半独体字作为“初文”和“准初文”,推求由同一“初文”而繁衍出来的音义相关的语词。凡音义皆近,叫作孳乳,音近义通,叫作变易。
目的在求“语源”,求语词之间的亲属关系。但可惜没有脱离文字形体的束缚,所求不是“语源”,结果是文字之原,他用的方法是演绎法,而不是归纳法;在声音的通转上又以他所定的《成均图》为根据,有些也失之勉强。
其后,沈兼士作《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主张以形声字为出发点,用归纳的方法研究形声字同一声符所表现的基本意义。但同一个声符所表现的意义不一定就是一个,也当有所区别。
形声字的声符,凡音义相同或相近的可以构成一个词族,由此再联系音韵,借重古音的知识(包括声母韵母),以求其语根。以实际证据为主,不以主观想象为断,其结果必较可信。这种理论无疑问是正确的。
就研究的方法来说,把语言文字作为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来研究,溯源探委,具有创新的精神,大为学者所重视。他后来所主编的《广韵声系》就是为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张本。
②研究同源字。同源字是音近义同和义近音同的字,合在一起可以定出是同出一源。类聚同源字的意思也是在寻求语源。同源字的研究,其实就是语源的研究。
同源字大都是同义词,或意义相关的词。
在原始的时候本来是一个词,代表某一基本概念,后来语音分化为两个以上的读音,才产生细微的意义差别。但是同义词不都是同源字,要以声音是否相近为定。
王力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古代的训诂资料,探微索隐,编成《同源字典》一书,以韵部为纲,声纽为目,条理秩如,是研究汉语词义学的一部新著。
③虚词的研究。近代因为语法学的兴起,虚词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最明显的改变是研究虚词的人对虚词的词类和用法都有比较清晰的说明。
杨树达曾根据《马氏文通》作《高等国文法》,后来就以《高等国文法》为基础,参照王引之《经传释词》,作《词诠》一书。
专门解说虚词。其后裴学海又作《古书虚字集释》,集录前人所说,并加以补正,与《词诠》相得益彰。
吕叔湘有《文言虚字》一书,简明赅要,是学习古代文言文的一本重要的参考书。
④根据出土的古铜器铭文考订古书的训释。先秦的古书都以篆书古文书写,到汉代经过传写,后来又转写为隶书,文字伪变已多,汉代以来的解释往往有误。
现代可以借助商周铜器铭文解决一些前代义训中的症结问题。
王国维首先以铜器铭文解释《诗》、《书》中的常用词语(《观堂集林》卷二《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别开生面。
后来一些古文字学家继踵而起,创获更多。
在这方面成就最多的是于省吾。
他平生所最服膺的是王念孙,所以他所著的书都重实证,不为凿空之论,如《尚书新证》、《诗经新证》、《楚辞新证》等书驳正前人误解的地方极多,为利用古文字资料刊正古书创立出一种新的门径。
⑤研究的范围扩展到唐宋以后语词的考释。清代学者对一些通常在书面上见到的口语词已经有所集录,大都是随笔札记,略明出处,而解释不多。近代以来,罗振玉虽有《俗说》一书,稍补前人著述所不备,但仍属札记性质,还不能说是训诂的研究。
惟到张相作《诗词曲语词汇释》一书才开始作唐以后诗词曲语词的研究。诗词曲中很多习用的不容易懂的口语词在字书和词书中都没有解释,张相一一举例,比证详考,作出解释,是一种新的成就。
同类的著作还有陆澹安的《小说词语汇释》、《戏曲词语汇释》和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都有很精到的解释,为阅读唐以后的文学作品提供参考。
展望
中国传统的训诂学肇始于先秦春秋战国时代。训诂之所以兴,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变化。
古的语词,后人不懂,就要有解释,方言有歧异,或语词在表义的内涵上赋予了新义,也需要有解释,所以就产生训诂。
从训诂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训诂学的兴盛,两汉是一个高峰,清代是一个高峰。
两汉学者的训诂著作和经传的注释为训诂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汉训诂学的兴盛跟语言变化的加剧和古文经的传布有极大的关系。
清代的训诂学有理论,有方法,发展为一门语言学科,跟经学、史学的考证和古音学等的成就有密切的关系。
近代以来,学者受语言学、语法学的影响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范围上都有了新的建树,改变了旧日墨守古训,拘牵文字形体,和重古略今的风习,开创了新的途径。
研究训诂对解释古书,了解古代的科学文化和考证语言发展的历史以及校勘古书、编写字典辞书都有重大的作用。今后的训诂学从理论上和实用上都会向建立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的方向发展。
理论的开拓将给词汇学和词典学提供科学的根据。
具体的工作,首先是总结前人的成果,吸取前人研究的经验和外国语义研究方面的理论,联系古今,旁及方言,分别层序,研究词义发展的各种现象,并寻出一般的规律,给语文教学和编纂词典以帮助。还有根据古今不同时代的语音系统,从音与义的关联上从事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为全面的词族的研究,这项工作的完成将为汉语发展史增添新的重要内容。
中学生最励志的两个字?
1、怕问路,要迷路。嘴勤不走冤枉路。
2、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3、学习上吃苦,一辈子受补。
4、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5、越努力,越幸运。
6、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7、失败永远不是终点,放弃才是。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11、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12、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练。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4、人皆可以为尧舜。
15、品子懒读书,辕驹难服犁。
16、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17、着眼面前,守望未来。
18、哪儿有勤奋,哪儿就有成功。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20、人若无志,纯铁无钢。
21、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创造未来。
22、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
23、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24、拼一个春夏秋冬,换一生无怨无悔。
25、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26、让眼睛去漫步,让思想一起飞。
27、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28、亲子手拉手,健康向前走。
29、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30、请多读书,丰富阅历。
31、见先进就学习,见后进就帮助。
32、书中自有诚挚的感情。
3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34、贪婪的出发点是盈,落脚点却是亏。
35、勇于进取,敢于创新。
36、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37、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
3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9、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40、书囊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关。
41、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42、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4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4、你将来会成大器的,好好努力。
45、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46、今天不学习,明天变垃圾。
47、越努力越幸运,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48、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49、今日拼搏努力,他朝谁与争锋!
50、学不可以已。
51、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52、我自信,我拼搏,我出色,我成功。
53、不患人不知,惟患学不至。
54、坚持是一种智慧,固执是一种死板。
55、和谐竞争,拼搏超越。
56、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57、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58、没关系,天空越黑,星星越亮。
59、好奇者,知识之门。
60、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61、努力就有希望!
62、没关系,你很棒,只要努力!
6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64、拿出男子汉的勇气,闯过来!
65、试了就有一半的可能,不试就等于。
66、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67、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6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9、心若在,梦就在。
70、要自信!只要自信就无所畏惧。
71、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72、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73、独学无友,孤陋寡闻。
74、没有语言天赋,那只有坚持不懈。
75、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76、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77、相信自己,任何时候。
78、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
79、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8
游谈无根其他应用
组词
游组词谈组词无组词根组词笔顺笔画
游笔顺笔画谈笔顺笔画无笔顺笔画根笔顺笔画近义词
游近义词谈近义词无近义词根近义词反义词
游反义词谈反义词无反义词根反义词游谈无根成语接龙
正接
根椽片瓦根孤伎薄根结盘固根据盘互根据槃互根结盘据根牢蒂固根连株拔根连株逮根盘蒂结根蟠节错根深本固根深柢固根深蒂固根深蒂结根深固本根深固蒂根生土长根深叶茂根深枝茂根朽枝枯根株附丽根株结盘根正苗红根株牵连根壮叶茂反接
秉烛夜游炳烛夜游东荡西游鼓腹而游膏腴贵游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旧地重游驾鹤西游力争上游梦往神游偶影独游轻举远游乌衣之游信步漫游息交绝游衣锦昼游衣绣夜游一豫一游昼伏夜游竹林之游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暗自盘算步步紧逼不好意思不皦不昧白首北面并头莲拨万轮千不习地土不足为怪拔帜易帜吹吹打打草草了事楚歌四面乘间伺隙踔厉骏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春色满园大笔一挥大获全胜遁迹桑门雕梁绣户毒魔狠怪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风吹浪打风餐雨宿发奋蹈厉发聋振聩风靡一世负弩前驱国步方蹇庚癸频呼挂冠求去高举深藏割鸡焉用牛刀故意刁难华衮之赠何患无辞胡拉乱扯虎狼之国毁誉不一劫富救贫究根诘底噤口卷舌惊恐失色举重若轻宽豁大度口讲指划抗颜为师乐极灾生碌碌无奇龙眉凤目累死累活流水桃花龙骧豹变聊以自娱良质美手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卖法市恩毛发丝粟卖俏营奸茫然无措明堂正道渺无人踪浓抹淡妆能屈能伸蟠根错节破家县令偏乡僻壤切合时宜轻骑简从情凄意切千推万阻勤学苦练弃瑕录用巧语花言企足而待趋之若鹜认仇作父日久岁深手不停挥三长两短舍短录长水底捞月三街两市杀鸡儆猴神谋魔道深谋远猷神怒民痛鼠雀之牙受制于人同船合命痛湔宿垢天人感应滔滔滚滚贪位慕禄体恤入微桃之夭夭雾暗云深温良忍让蚊虻过耳惟命是从无人不晓无所可否文章宗匠心腹之害徇国忘身谢兰燕桂言出法随一差两讹夜长梦短莺飞草长于飞之乐爷羹娘饭玉减香消一念通天一念之误有始有卒渊渟泽汇杳无人烟油盐酱醋足不窥户竹柏异心主观主义走肉行尸壮士断臂筑坛拜将指天誓心捉贼捉赃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yituiweijin3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