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惶失措的意思惊惶失措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惊惶失措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惊惶失措
- 拼音: jīng huáng shī cuò
- 频率: 常用
- 年代: 古代
- 词性: 贬义词
- 结构: 补充式
- 解释: 惶:害怕;措:安排;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 语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惊慌惶恐。
- 典故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成语示例:吴晗《灯下集·谈曹操》:“曹操死,青州军~,以为天下又要大乱了。"
- 英文翻译: look like a dying duck in a thunderstorm
惊惶失措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惊慌失措形容人的什么?
一般情况下,心神不宁惊慌失措的时候,就是做了亏心事的时候。正所谓:做贼心虚嘛。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再者就是无意中做错了事,既担心被人发现又想自己承认错误,还一边存在侥幸心理的观察。总之,这种精神状态下最容易发生意外了。所以为人就该坦坦荡荡
惊慌失措,形容人的心情以及外部动作。
再说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都会接触一些影视作品,这些演出物品当中,某些配角遇到了突发事件之后,都会表现出心慌失措的状态,他的意思就是说某一个人的心情带动了外部的状态以及行为。那个人的表现和平俗话为不同。
答:遇到突发紧急情况的心理状态。那天大家正坐同一条渡船过河,走到河中间突然一个大浪打来,船即刻倾向一边,河水湧进船舱,全船人码上惊慌失措,尖叫声一片,竞有人跳进了河中。可幸运得很,惊魂未定时船却定了下来,再没笫二个浪了,站在没过脚背水中的过渡人都拍拍胸口自我安慰着。
惊慌失措形容人的什么?
形容人的心态非常惊恐慌乱,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一个人惊慌失措,常发生在他(她)遇到了不正常情况,面临困难境地,或者有什么危险,重大危害或任何风险。无论处在什么境地,保持镇定是很重要的,否则你会面临更加不利的局面。
惊慌失措形容一个人特别的慌张,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人特别的心虚,特别害怕。惊慌失措通过这四个字,我们可以看出来首先惊特别害怕,慌显得特别的慌张,失措是说自己特别没有办法。没有来应对的措施。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无以应对。
心慌失措形容人的什么?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惊慌失措形容人的神情,说明某人在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没有设想充分,遇到突发事情,表现出惊慌失措的神态,某项事情的发生,超出了他的预期,有点惊慌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束手无策的样子。
惊慌失措,指的是人遇到特殊的事情,受到惊吓和恐慌,感到恐惧,焦急万分的一种状况。
1、不要惊慌失措,稳定情绪;严禁私自打开轿箱,避免造成伤害事故。
2、他学别人惊慌失措的表情学得惟妙惟肖,我们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3、没有梦想的人,就像迷失在偌大森林里的游客,惊慌失措。
心慌失措形容人的什么?惊慌失措形容人做错了事,被别人发觉了,他有点惊慌失措,比较害怕,有的是小偷偷东西的时候,家里的主人回来了,他见到人家有人,他就会惊慌失措,比较慌张,感觉他被别人发觉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有很多事都是小偷偷东西的时候被人抓住的时候,他就会惊慌失措,身体不停的在抖事
惊慌失措形容做了错事的人。
惊慌失措的表情,一般指的是做了错事,害怕被别人发现,而显得特别的不自然,害怕的样子,因为做了错事,而害怕被别人发现,表情动作极其不自然,内心也特别恐慌,极力掩饰自己的样子和内心,以至于惊慌失措的样子。
一般用惊慌失措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问题和困难以及危险状态下的表情和状态!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惊慌失措的状态,那主要是因为第一可能年龄比较小,心理承受力比较弱!第二次这个人的经历和阅历不够丰富,遇到点事就以为是多大的事!第三就是自身的应对问题的能力和心理状态比较差,如果一个人经历阅历比较丰富,那么,面对问题的时候应该会表现得非常淡定和坦然
惊慌失措的意思?
一、惊慌失措的意思是什么?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二、【出处】: 《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三、【故事】: 南北朝时期,北魏景穆帝的玄孙元晖业为人正直,十分有骨气。
北魏被北齐所灭后,齐神武帝将魏孝武帝的皇后嫁给魏孝庄帝的侄子元韶。
元晖业当着齐文宣帝痛骂元韶,被齐文宣帝下令处死,同时还有元孝友,孝友吓得惊惶失措。
元晖业神色自若从容就义。
一只磨牙的狼的寓意?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野狼磨牙哲理故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寓意: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向大灰狼一样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就不会惊慌失措。
金蝉脱壳成语故事50字?
金蝉脱壳的故事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国战中,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定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国战中不一定要硬拼硬,当感觉自己实力不济的时候,适时的实施转移或撤退是很保存有生力量的最佳方法,这个撤退也很讲技巧和方法,要不就成溃败之势,一发而难以收拾。要稳步撤退,道士先撤,变撤边放技能,异人中间补心加万骨后撤,高甲不必攻击,殿后即可,当后撤到利于本方的环境和地形时再组织防守或反扑。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对,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知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踊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全部安全撤离了。
原来毕再遇使了“金蝉脱壳”之计。他命令兵士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使倒悬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不断,这便是金蝉脱壳的故事。毕再遇用“悬羊击鼓“的计策迷惑了敌军,利用两天的时间安全转移了。
作为逃跑手段的金蝉脱壳的故事,在历史上与文学作品中,金蝉脱壳的故事俯拾即是。毕再遇、孙坚、祖茂等人从敌军的控制或追击下逃脱都用的这一计谋。“空城计”中的典例中,公子元从郑国撤退时,为了防止追击,令营帐不拆,旗幡不动,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夜间溜出郑国领土,也是一出相当出色的金蝉脱壳的故事。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得胜令】呀,走将来揪住吕公绦。(六贼推倒正末科)(正末唱)哎哟,险跌破许由瓢。鹤泣霜天表,猿啼夜月高,他将那骏马牵着。(带云)那马嘶喊咆哮,回头有顾主之心。(唱)可正是马有垂缰报。(带云)稽首。(唱)把性命相饶,怎生教人无刎颈交。(六贼下)(俫儿上,云)自家是任屠的孩儿。任屠开门来!(正末云)又是谁叫门?我开开这门。小哥哥,做甚么?(俫云)我问你要件东西。(正末云)你要甚么那?(俫云)我要你那绦儿。(正末云)你半的去了,我可系甚么那?(俫云)你不与我,我就杀了你!(正末云)你要将的去。(俫云)我再问你要件东西。(正末云)你又要甚么那?(俫云)我要你那领袍。(正末云)你将的去了,我可穿甚么那?(俫云)你不与我,我就杀了你!(正末云)你要呵,将的去。(俫云)我再问你要件东西。(正末云)你又要甚么那?(俫云)我问你要那颗头。(正末云)哥哥也,连着筋哩。哥也,我和你有甚么仇?
五滴蜜的故事?
五滴蜜的故事源于佛教《譬喻经》,讲的是旅人在沙漠中遇见野象追逐,慌乱中跳下井,抓住井上大树垂下的根,抬头却看见井的四面有毒蛇,井的下面是毒龙,正感到绝望时,又看见一黑一白两只老鼠在啃食树根,凶险异常,没想到这时树上蜂巢滴下五滴蜂蜜,正落在旅人嘴里,旅人立刻忘了危险,只顾着品尝这丝甘甜。
温客行其实说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将周子舒比喻成绝境中的五滴蜜,说明周子舒是他生命中的光,对他而言有多重要。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在旷野中游走,被一头凶恶的大象追逐。游人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恰好看到一个空井,井旁还有一棵大树,游人赶紧抓着树根,爬入水井藏身其中。
这时候有两只老鼠,一只白色,一只黑色,它们开始啃咬树根。
水井四边又有四条毒蛇,正在吐着舌头;水井下面还有一条毒龙,正在向上张望。
游人心中畏惧毒蛇、毒龙,又担忧树根被老鼠咬断,真是进退两难,不知所措。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时刻,从树上的蜜蜂窝中滴下五滴蜂蜜,不偏不倚落入游人嘴中。
游人顿时忘了一切恐惧忧愁,尽情品尝那甘甜的蜂蜜。
这时,由于树身晃动,蜜蜂四散飞下,开始刺蛰游人。
又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团野火,烧着这颗大树。
说完这个故事,佛陀又对胜光王说:“旷野比喻无明长夜非常旷远,游人比喻凡夫众生,大象比喻无常,水井比喻生死险岸,树根比喻命根,黑白老鼠比喻昼夜,老鼠啃咬树根比喻生命念念都在消逝,四条毒蛇比喻地、水、火、风四大,蜂蜜比喻财、色、名、食、睡这五种欲望,蜜蜂叮螫比喻邪思,野火比喻衰老疾病,毒龙比喻死亡。因此,大王应当明白,生老病死极其恐怖可畏,应当时刻保持警觉,不要被财色名食睡五种欲望所吞噬压迫
风声鹤起啥意思?
是“风声鹤唳”的意思
详细释义:
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风声鹤唳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
例句:
1.敌军被围困在山顶上,一有风吹草动,就感到风声鹤唳,乱作一团。
2.敌军将领告诉士兵,不要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哪怕正的有危险,也要撑得住气。
风声鹤起啥意思?
风声鹤唳,是一个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出自于《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风声鹤唳,本义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疑心是追兵,后比喻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在句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补语,风声鹤唳和草木皆兵都可形容内心恐惧,疑神疑鬼,常可通用或连用,
风声鹤唳的主要内容30字?
”风声鹤唳“的主要内容是:
溃军听到风声和鹤叫声,以为敌人又追来了,于是拼命奔逃。
风声鹤唳(汉语成语)
淝水之战的时候,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而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故事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秦军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因此不能接受晋军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于是,秦军决定后退。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玄见敌军溃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
空葫芦的故事
有一只狐狸饿极了,便从山里跑出来,到村里去偷鸡。山村静悄悄的,四周一点声音也没有。狐狸鬼鬼祟祟地摸进一户人家,轻轻地凑近一个看起来好像鸡窝的木笼口,用前爪扒开栅栏,准备钻进去偷鸡。
谁知,这是一个养猎狗的笼子,猎狗听到动静,立刻“汪!汪!”叫着跳了出来。狐狸吓了一跳,掉转头向山里拼命地逃去。
狐狸不顾一切地逃啊逃,迎面遇到一棵大榆树,树下有个深深的窟窿,慌乱中的狐狸没注意,便一头摔了进去。
狐狸在洞中只听见外面传来“呜呜”的声音,以为是猎狗在叫,吓得半死的狐狸哪里还敢出来。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那“呜呜”的声音还是不断,狐狸在洞里都快饿死了。
直到第四天,那“呜呜”的声音没有了,风停树静了,狐狸这才大着胆子从洞里爬了出来,向四周张望着,见什么也没有,觉得很奇怪:那“呜呜”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
正在这时,一阵微风吹来,狐狸的头顶又发出了“呜呜”的声音。他抬头一看,才知道是树上挂着的空葫芦捣的鬼。狐狸气狠狠地说道:“原来是你这个大骗子,害得我在洞里饿了三天三夜!等着吧,我非把你砸个粉碎不可!”
狐狸气势汹汹地爬上树,用尖利的牙齿咬断吊着葫芦的绳索。空葫芦掉在树下,顺着山坡又滚到河里,“咕嘟嘟”地灌满了水。狐狸来到河边,气急败坏地把葫芦往岸上拖。葫芦里装满了水,任凭狐狸怎样使劲,也拖不上岸。
狐狸尽管累得精疲力竭,也要出出饿了三天三夜的气,非要把葫芦拖上岸砸碎不可。于是,狐狸就把自己的尾巴绑在葫芦上,然后使尽全力往岸上跳去。不料,这一下更糟,不但没有把葫芦拖上岸,反而把自己的尾巴给挣断了。狐狸疼得在岸边团团转,最后只能望着自己的秃尾巴发呆。
这时,四只山猫从前面走来,看到狐狸成了秃尾巴,不由得一起讥笑起来:“喂!狐狸老兄,你难道饿得连自己的尾巴都吃到肚子里了?”
狐狸恼羞万分,又不好发作,只得骨碌着眼珠子想坏点子。不一会儿,狐狸尾随四只山猫来到一棵桑树下,山猫们望着满树又大又甜的桑葚,馋得直流口水。狐狸见状,立即想出了一个鬼主意,他假惺惺地对山猫说:“山猫兄弟,你们一定又累又渴吧,就在树下歇息一会儿,让我上树为你们采桑葚。不过,上树之前,你们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就是把你们的尾巴绑在一起。要不然,不等我下树,你们就会把桑葚全吃完了。”
四只山猫吃桑葚心切,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狐狸,把各自的尾巴牢牢地绑在一起。于是,狐狸“嗖”一声爬上了树,抓起桑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四只山猫见狐狸只顾自己吃,并不往下扔,赶忙催道:“狐狸兄弟,不要只顾自己吃,快给我们摘一些。”
狐狸嘿嘿笑道:“别着急,山猫兄弟,等我的秃尾巴长出来了就给你们摘。”
山猫知道上了狐狸的当,便一边咒骂狐狸,一边凑到一块儿准备解开尾巴。这时,只见狐狸在树上惊慌失措地惊叫道:“快跑呀,猎狗从那边追过来了!”
四只山猫一听,急忙拼命向四处逃散。谁知尾巴绑在一起,他们一用力,把各自的尾巴都给挣断了。狐狸得意地笑起来:"这下子,我们都是秃尾巴了。”
据说,“看事不要看表面,交友不要交狐狸”这句话,就是从那时开始传下来的。
诸葛亮街亭失守的故事是什么?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
公元228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郿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赵云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
那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睿(ruì)比较镇静,立刻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马谡自己知道免不了一死,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说:“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作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鲧还用禹一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
诸葛亮杀了马谡,想起他和马谡平时的情谊,心里十分难过,流下了眼泪。以后,他真的把马谡的儿子照顾得很好。
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在退兵的时候,又用计保全了人马,立了功,应该受奖励,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让他统率五部兵马。
诸葛亮对将士们说:“这次出兵失败,固然是因为马谡违反军令。可是我用人不当,也应该负责。”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给刘禅,请求把他的官职降低三级。
刘禅接到奏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个大臣说:“既然丞相有这个意见,就依着他吧。”刘禅就下诏把诸葛亮降级为右将军,仍旧办丞相的事。
由于诸葛亮赏罚分明,以身作则,蜀军将士都很感动。大家把这次失败当作教训,士气更加旺盛。这年冬天,诸葛亮又带兵杀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包围了陈仓(今宝鸡东),杀了一个魏将;第二年春天,又出兵收复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易西北)两个郡。后主刘禅认为诸葛亮立了功,下了一道诏书,恢复诸葛亮的丞相职位。
惊惶失措其他应用
组词
惊组词惶组词失组词措组词笔顺笔画
惊笔顺笔画惶笔顺笔画失笔顺笔画措笔顺笔画近义词
惊近义词惶近义词失近义词措近义词反义词
惊反义词惶反义词失反义词措反义词惊惶失措成语接龙
正接
措手不迭措手不及措心积虑措颜无地措置乖方措置有方措置裕如反接
匕鬯不惊边尘不惊被宠若惊匕鬯无惊半夜敲门不吃惊半夜敲门心不惊宠辱不惊宠辱无惊宠辱若惊乘虚可惊打草蛇惊胆颤心惊大吃一惊胆破心惊冻浦鱼惊胆丧魂惊胆战心惊风尘之惊骨颤肉惊狗吠不惊狗吠之惊鬼哭神惊海波不惊鹤怨猿惊见惯不惊鸡犬不惊鸡犬无惊见善若惊狼顾麇惊鸾跂鸿惊令人吃惊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肉颤心惊肉跳神惊肉跳心惊受宠若惊受怕担惊石破天惊神色不惊闻宠若惊眼跳心惊一坐皆惊一坐尽惊一座皆惊一座尽惊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哀丝豪竹不堪入耳不了不当表里为奸白首齐眉拔十失五背义负信猝不及防吹唇唱吼超古冠今持蠡测海重门叠户吃软不吃硬趁心如意东床快婿登峰造极戴日戴斗多闻强记德洋恩普恩深爱重疯疯癫癫贩夫驺卒发人深思凡胎浊体风雨不改非知之难,行之惟艰高见远识钩金舆羽功名富贵更仆难尽国人皆曰可杀个人主义瓜蔓抄甘心首疾鬼蜮伎俩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河海不择细流花阶柳市鹤唳风声火伞高张涸辙穷鳞惊恐失措军令状计穷势迫家无二主谨小慎微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锦衣绣袄见智见仁考绩黜陟郐下无讥刻章琢句狼狈不堪六尘不染碌碌庸才流年不利连皮带骨离情别绪老弱残兵掳袖揎拳另眼相待目断魂销密而不宣弥患无形冒牌货弥日亘时墨守成法目挑心招莫兹为甚忸怩不安攀花问柳爬梳洗剔劈天盖地穷兵极武欺世惑俗情随事迁区闻陬见青蝇点玉牵一发而动全身前因后果敲诈勒索起早贪黑人丁兴旺热火朝天忍俊不禁日累月积如汤泼雪束帛加璧三夫成市虎诗情画意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涉水登山适时应务上天不负苦心人参天贰地耍心眼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头昏脑胀兔角龟毛铁桶江山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望尘而拜握发吐餐纨袴子弟瓮里醯鸡问十道百雾兴云涌星奔川骛新陈代谢修短随化心腹之言象简乌纱须眉男子虚声恫吓焮天铄地忧国忧民与民偕乐阴凝冰坚亦趋亦步以死继之源殊派异云树之思优哉游哉丈夫双泪不轻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助桀为虐择利行权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jinghuangshicuo1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