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尺之僮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五尺之僮的意思五尺之僮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五尺之僮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五尺之僮
拼音: wǔ chǐ zhī tóng
频率: 生僻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成语示例:
英文翻译: 

五尺之僮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内无五尺应门之童词类活用?

其中“内”是词类活用中的名词做状语。

“内”本是方位名词,在这里处于谓语“无”之前,又不做主语,只能是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在内”。

这句话出自李密的《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进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名词作状语这种情况,文言文中经常出现。

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西、南、北”都是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在西边、在南边、在北边”)

使五尺之僮荷杖而随之?

意思是:让一个五尺高的牧童拿着鞭子去放牧(羊群)。

原文出自刘向《说苑·政理》:君不见夫羊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

译文:你见过放羊吗?几百头羊一群,让一个五尺高的牧童拿着鞭子去放牧,要羊群往东就往东,要羊群往西就往西。

外无期功强劲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是出自哪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出自: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陈情表》,原文如下: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五尺之僮共有多少笔画?

五尺之僮共有笔画是,五字有四画,尺字有四画,之字有三画,僮字有十四画,即五尺之僮总共有二十五画。

五字笔画笔顺名称是:横、竖、横折、横。

尺字的笔画笔顺名称是:横折、横、撇、捺。

之字的笔画笔顺名称是:点、横撇/横钩、捺。

僮字的笔画笔顺名称是:撇、竖、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五岁孩子成长词语?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以下是孩子成长的成语,欢迎阅读,

1、鸠车竹马 解释:鸠车竹马 解释: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2、尘饭涂羹 解释:涂 解释:泥。尘做的饭,泥做的羹。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

3、春风沂水 解释: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4、虎头虎脑 解释: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

5、鹤发童颜 解释: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6、黄口孺子 解释:黄口 解释:儿童;孺子 解释: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7、黄童白叟 解释: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8、黄发垂髫 解释:黄发 解释: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 解释: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9、黄口小儿 解释:黄口 解释:儿童;小儿 解释: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10、敬老慈幼 解释:敬 解释:尊敬;慈 解释: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11、天真烂漫 解释:天真 解释: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 解释: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12、活蹦乱跳 解释: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13、青梅竹马 解释:青梅 解释:青的梅子;竹马 解释: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14、辨日炎凉 解释: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儿童的聪明早慧。

15、骄儿騃女 解释:指天真幼稚的儿童。骄,通“娇”。

16、五尺之童 解释:亦作“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17、爱老慈幼 解释:慈 解释:慈爱。爱护老人与儿童

18、安详恭敬 解释: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

19、肥头胖耳 解释: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同“肥头大耳”。

20、过目不忘 解释:形容记忆力很强,看过后不易忘记。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的现代文意思?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内无五尺应门之童什么意思?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古代八尺为一旬,大约是多少米?

南北朝时期把尺相当于247点 5 cm ,隋朝时期相当于236点 7cm 。唐代八尺相当于245点 7cm 。明清时候 八尺相当于282点 1厘米 ,八尺为一寻 其实就是说 很长的长度 咱们拿三国时候的诸葛亮 举个例子 诸葛亮八尺有余 但是实际没有那么高 ,肯定有一些夸张的成分 但是就考虑量 诸葛亮确实有 190cm的身高

古人说的八尺大约在一米八、九左右。古代的各个朝代的尺长都不一样,商代,一尺合今16.95cm;周代、秦朝、汉朝一尺约有21厘米到23厘米。这一时期通常以“身高八尺”来形容一个人高大。到了隋朝以后,一尺有30厘米以上。古代说的一尺和我们现代说的一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古代的一尺在不同朝代,换算成现在的厘米数也不一样。最早记载中国人身高的是在《灵枢经》第十四篇《骨度》中,提到了古人身高:“人长七尺五寸”,意思是人高七尺五寸,并以此身高为标准,给出了古人身体各部分骨骼长度。

古代八尺为一旬,大约是多少米?古代一尺大约为23厘米,八尺是一旬,计算下来大约在1.84米以上。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五尺之僮童怎么读读tong还是zhuang?

五尺之僮wǔ chǐ zhī tóng指尚未成年的儿童。

古尺短,故称。

同“五尺之童”。

旁无期功之亲的意思?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出自:陈情表。

原文: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翻译: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

旁无期功强近之亲的意思: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

五尺之僮其他应用

组词

五组词尺组词之组词僮组词

笔顺笔画

五笔顺笔画尺笔顺笔画之笔顺笔画僮笔顺笔画

近义词

五近义词尺近义词之近义词僮近义词

反义词

五反义词尺反义词之反义词僮反义词

五尺之僮成语接龙

正接

没有可接的成语

反接

挨三顶五捱三顶五拔十得五拔十失五猜三划五攒三集五攒三聚五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二百五二一添作五隔三岔五隔三差五连三接五连三跨五马中关五去天尺五三三五五十十五五一推六二五一退六二五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五尺之僮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安危相易步步生莲花卑礼厚币不忘故旧叠矩重规浮迹浪踪孤孤零零横刀揭斧河海清宴河清海宴骥服盐车绝后空前极目远眺刻画无盐看杀卫玠龙蟠虎绕民富国强貊乡鼠壤暮夜怀金樵柯烂尽舌敝耳聋赏罚不信生发未燥身首分离芟夷大难望梅阁老用管窥天遗黎故老鹰拿燕雀一线希望转愁为喜朱轮华毂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wangchizhixun29538.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