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得尺的意思得寸得尺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得寸得尺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得寸得尺
- 拼音: dé cùn dé chǐ
- 频率: 一般
- 年代: 近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联合式
- 解释: 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 语法: 作谓语、宾语;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 典故出处: 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保护华民疏》:“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合力坚持,得寸得尺,相机筹办,必可循序就范。"
- 成语示例:
- 英文翻译:
得寸得尺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得寸就进尺成语故事?
得寸进尺的出处是,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 讲的成语故事就是范雎给秦王出的主意。
得寸得尺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成语解释: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
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
中文发音: dé cùn jìn chǐ。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译文:大王您还不如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而进攻近距离的国家,这样得到一寸的土地是大王您的,得到一尺也是大王您的一尺。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发音技巧:得,不能读作“děi”。
书写技巧:进,不能写作“近”。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求“得寸得尺”的解释?
得寸进尺 dé cùn jìn chǐ 解释: 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
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近义词: 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贪心不足、欲壑难填 反义词: 心满意足、如愿以偿、称心如意、知足常乐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相关故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故事
诸葛亮早早就没有了父母,他和弟弟诸葛均就跟着叔叔一起到了荆州,之后就和弟弟在南阳隐居,一面种地一面学习知识。而当时在卧龙岗附近有一个大户人家,当家人是黄员外,他很佩服诸葛亮的才华,而诸葛亮对黄员外的学问也是赞叹有加,就这样,两人经常在一起学习东西,很快就成了忘年之交,黄员外年纪比较大,就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诸葛亮。
而当时诸葛亮对黄员外的女儿黄月英也曾有耳闻,听说黄月英长相比较丑陋,于是就不太情愿,当时并没有直接答应黄员外。过了一段时间,诸葛亮登门拜访黄员外,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就去了黄员外的家。但是在到了黄家之后,黄府的人只是给他开了门,并没有带着他进去,诸葛亮就自己进了黄家的大门。但是刚走几步就看到了第二道门。
出于礼貌,诸葛亮敲了两下门,但是这个门就自动打开了。诸葛亮当时感到奇怪,还没等反应过来,就有两条狗扑面而来。他在惊慌之下连忙躲避,这个时候黄府的丫鬟过来,拍了拍狗脑袋,拧了拧耳朵,这两条狗就走开了。这时候诸葛亮才知道,原来这是用木头做成的狗,是有机关的,他当时就问丫鬟这狗是谁做出来的,丫鬟并没有回答,就离开了。
之后进入第三道门,这次门也是自动开的,并且这次遇见的是两只老虎,诸葛亮知道这是木头做的,就照着丫鬟的方法想把老虎赶走,但是并没达到想要的效果。这个时候丫鬟又来阻止老虎,结果排两下老虎的屁股,老虎就走了。丫鬟就对诸葛亮说,老虎能跟够一样吗?诸葛亮很尴尬,之后就跟丫鬟说,还是你带我去见黄员外吧!
这事另一个姑娘就跟诸葛亮说,我带你去把!诸葛亮见到黄员外之后才知道,这些机关都是黄员外的女儿做出来的,这时候诸葛亮就很敬佩黄月英,之后两人就结婚了。其实诸葛亮的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做无论是面对谁的时候,都不要小看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只要有缺点,就会有优点,所以不能小看任何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故事:
有一天,大老虎和小老鼠相遇了,大老虎对小老鼠说:“瞅你这个小东西,黑了吧叽,还想和我森林之王斗?”小老鼠说:“比就比,谁怕谁啊!”
于是,大老虎举起一把铁锁,对小老鼠说:“怎么样,我力大无比吧?”小老鼠把大老虎引到一棵大树旁,然后上了树,大老虎只能在树下干着急。小老鼠得意洋洋地说:“爬树你比不过我。”
大老虎爬上了山,小老鼠在后面跟着,它们来到了长江边,大老虎几下就过了长江,小老鼠在里面直打扑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岸,大老虎说:“爬树我比不过你,那过江呢?”
小老鼠把大老虎引到了山洞旁,小老鼠钻到了洞里,说:“来呀,来呀,来钻洞呀!”可是,大老虎的身体太大了,钻不进去。它只能在洞外干着急。
大老虎说:“尺有所短,”小老鼠说:“寸有所长啊!”它俩成了永远不分离的好朋友!结局就是这样的。
一只小羊和一只高大的骆驼相遇了,恰好骆驼肚子也饿了。于是,它就抬头吃起了树上的树叶,吃得很开心。小羊见了也十分眼红,它见那树太高,怎么跳都够不着。
这时,小羊和骆驼同时发现了一个木栏中有许多又鲜又嫩的小草,骆驼十分为难,因为它的个子太高,无法钻进去吃草,可它吃不到这一片小草,这回,小羊笑着钻进木栏里吃了个饱,留下的骆驼在木栏外干瞪眼。
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也都有自己的长处,每当遇见别人,我们就应该去发现并学习他的长处,而并不是发现他人的短处并去嘲笑、讽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但因楚国国君昏庸无能,加上奸臣陷害,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赶出朝廷,不许再参与朝政。屈原又生气又伤心,但也无能为力,因此忧心如焚,情绪极为不好。
一天,他碰到一位算卦的,就想卜问一下自己的未来。他向算卦的诉说了自己如何一心为国却不被信任,以至被放逐到偏向僻壤的不幸遭遇,于是卜问自己的未来如何。
算卦的听完屈原的述说,放下手里算卦的用具,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就是说尺虽然比寸长,但和更长的相比就显得短了;寸虽然比尺短,但和更短的相比就显得长了。”
远郊近攻主要讲了什么?
远交近攻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听过,远交近攻,意思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
这是秦国在战国时期采取的外交策略。后来也指为人处事的一种手段。远交近攻出自《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意思是,大王应该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联合起来去进攻近距离的国家,这样的话得到的一寸或是一尺土地就都是大王你的。
远交近攻”最初是作为外交和军事上的策略,主要的策略就是指与远方的国家进行结盟,而对邻国进行攻击。这样做的话既可以防止邻国发生叛变,又可以使得邻国两面受敌,无法与自己国家进行抗衡。
远交近攻故事梗概?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驱逐了擅权的魏冉,任用范雎为相,并积极推行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
远交近攻先把斗争重点放在近旁的三晋,对较远的齐楚暂置不顾,从而“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破坏东方诸侯国的“合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