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之竹帛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著之竹帛的意思著之竹帛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著之竹帛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著之竹帛
拼音: zhù zhī zhú bó
频率: 生僻
年代: 近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著:写作;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指著书。

语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 章炳麟《与龚未生书》:“所欲著之竹帛者,盖尚有三四种。"
成语示例:
英文翻译: 

著之竹帛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关于竹简书的成语?

【苞苴竿牍】: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残章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编,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简,竹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同“断编残简”。

【垂名青史】: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垂名竹帛】: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刀笔老手】:刀笔:古人在竹简上写字,错了用刀削去重写。旧指撰写公文或诉状有经验的人。

【刀笔之吏】: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功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功垂竹帛】:垂:流传;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衡石量书】: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枯竹空言】:竹:竹简。干枯的竹简和空洞的言论。指毫无实用价值的古书和空泛的议论。

【名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名垂青史】: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目无三尺】: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弃觚投笔】:觚:竹简,古人用以作书。比喻抛弃文字工作。

【青史不泯】: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史,故用以称史书。比喻永载史册,永不泯灭。

【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三绝韦编】: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书功竹帛】:把功绩写在竹简绢帛上。比喻载入史册。

【枉用三尺】:枉:歪曲;用:使用;三尺:古代用三尺长的的竹简记载法律。指为了达到个人不正当的目的而曲解使用法律。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永垂竹帛】: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竹帛之功】: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借指典籍。指名垂史册的功绩。

【著乎竹帛】:著: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著于竹帛】: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著之竹帛】:著:写作;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指著书。

描写制图的成语?

【辍毫栖牍】:停笔藏牍,指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断编残简】: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功垂竹帛】:垂:流传;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画符念咒】:道士画符箓、念咒语。比喻写字、念书今人难以索解。

【挥翰成风】:翰:鸟毛,借指毛笔。握笔写字,腕下生风。形容写字作画极快速和熟练。

【挥翰临池】:翰:鸟羽,借指毛笔;临池:指写字。指运笔写字。

【挥毫落纸】:毫:毛笔。指写字或作画。

【挥洒自如】: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口中雌黄】: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累牍连篇】: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

【连编累牍】: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落纸如飞】:形容写字迅捷。

【墨迹未干】: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墨债山积】:山积:堆积如山。比喻由于书法好,求写字的人很多,应付不过来而欠下债。

【墨汁未干】: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能书不择笔】:写字好的人不计较笔的优劣。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铁券丹书】:铁券:用铁制的凭证;丹书:用朱砂写字。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信口雌黄】: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一波三折】:波:指书法中的捺;折:指写字时转笔锋。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一挥而成】:挥:挥笔;成: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挥立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意存笔先】:意:构思。指写字作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意前笔启】:意:构思。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意在笔前】:①指写字构思在落笔以前。②作诗文先作思想上的酝酿,然后着笔。亦作“意在笔先”。

【意在笔先】: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著之竹帛】:著:写作;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指著书。

【走笔疾书】:走笔:笔行得很快;疾书:快速地写。形容写字熟练、快速。也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起来很快。

2、表示快的成语

一挥而就——画得快,

倚马可待——写得快,

狼吞虎咽——吃得快,

风驰电掣——开得快,

一目十行——看得快,

不胫而走——传得快,

一蹴而就——成得快,

不假思索——动得快,

脱口而出——说得快,

知错就改——改得快,

心有灵犀——懂得快,

灵机一动——想得快,

马到成功——办得快,

一泻千里——流得快,

瞬息万变——变得快,

过目成诵——背得快

眼疾手快——拿得快

看书快——(一目十行)

吃饭快——(狼吞虎咽)

水流快——(一泻千里)

变化快——(日新月异)

走路快——(大步流星)

时间流逝快——(日月如梭)

办事快 ——(雷厉风行)

写字画画快——(一挥而就 )

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著于竹帛 著作等身 著述等身 著书立说

睹著知微 沉著痛快

仰屋著书 遐迩著闻 头上著头 水中著盐 深切著明 魂不著体 画蛇著足 佛头著粪

罪恶昭著 枝附叶著 彰明昭著 一鞭先著 威望素著 视微知奢 识微知著 日新月著 棋输先著 劣迹昭著 见微知著 积微成著 鸿篇巨著 睹微知著 臭名昭著 超超云著

1.著作等身

zhù zuò děng shēn

解释:著作跟身材一样高(等:相等)。形容著作十分丰富。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2.著乎竹帛

zhù hū zhú bó

解释:著:写作;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指著书。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荆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3.著书立说

zhù shū lì shuō

解释:著:写作;撰述;立:建树;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也作“著书立言”。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4.著手成春

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解释: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出处: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5.著于竹帛

zhù yú zhú bo

解释: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出处:汉 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6.著粪佛头

zhuó fèn fó tóu

解释:著:同“着”。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出处: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达夫的《沉沦》,资平的《冲积期化石》,都曾叫我作序,但我都没有著粪佛头。”

7.著之竹帛

zhù zhī zhú bó

解释:著:写作;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指著书!出处:章炳麟《与龚未生书》:“所欲著之竹帛者,盖尚有三四种。”

8.著书立言

zhù shū lì yán

解释:著: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出处:明·李贽《焚书·童心说》:“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

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什么意思?

这句话语本章太炎《国故论衡》。

其实这需要我们辩证地观察“文学之文体论”与“文体之文学论”之间的关系。

就是说,在他看来,“文学”一词应当具有如下含义:凡以文字形式显示在竹帛上的,就叫做“文”;而讨论“文”的规律和法则的,就叫做“文学”。

这里不仅明确地沿用文学的文章和学术含义,而且使它无限地扩大到凡“著于竹帛”的一切文字形态。

这意味着,人类创造的一切有文字记载的语言性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学,从而使得文学成为包括文章和学术在内的一切文字(语言)作品的总称,凡是用语言(文字)制作成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为文学。

有的通假字读音?

读音是 [tōng jiǎ zì]【1】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

通假字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但这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2】分类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其中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1)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

新字成为长期工。

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2)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

如“泪”和“涙”,“睹”和“覩”。

(3)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

如“蚤”与“早”;如“当”与“倘”。

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

【3】成因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

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

”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

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

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4】通假字与借假字的区别有人常把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

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来已有“慧”字,但却以“惠”字临时替代。

而六书的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例如“自”字本义是鼻子,因同音关系,借来表示“自己”之意,这是六书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

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识,小心判别。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假借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两个著的成语?

两个著的成语没有。一个著的成语有:著乎竹帛。

【成语】: 著乎竹帛 

【拼音】: zhù hū zhú bó

【解释】: 著: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出处】: 《吕氏春秋·仲春纪》:“孙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拼音代码】: zhzb

【近义词】: 著于竹帛、著之竹帛。

著之竹帛其他应用

组词

著组词之组词竹组词帛组词

笔顺笔画

著笔顺笔画之笔顺笔画竹笔顺笔画帛笔顺笔画

近义词

著近义词之近义词竹近义词帛近义词

反义词

著反义词之反义词竹反义词帛反义词

著之竹帛成语接龙

正接

没有可接的成语

反接

超超玄著臭名昭著成效卓著睹微知著恶迹昭著恩威并著鸿篇巨著积微成著积微致著见微知著劣迹昭著日新月著识微知著视微知著威望素著一鞭先著以微知著罪恶昭著枝附叶著自家撞著彰明较著彰明昭著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著之竹帛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剥极将复旦旦而伐大酒大肉打闷葫芦恶虎不食子方凿圆枘更上一层楼灰心短气酒囊饭袋降心俯首决一雌雄急于事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柳暗花明屡教不改鸾飘凤泊抛头露脸穷思极想随车夏雨势均力敌山枯石死挑三窝四贪天之功望峰息心笑不可仰显而易见心腹之交仰事俯育语无诠次振国之患坐冷板凳昼吟宵哭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7_3_zhechong40881.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