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成大错的意思铸成大错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铸成大错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铸成大错
- 拼音: zhù chéng dà cuò
- 频率: 常用
- 年代: 古代
- 词性: 贬义词
- 结构: 动宾式
- 解释: 错:错刀,古代币名。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 语法: 作谓语;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 典故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 成语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倘若我晚回一步,岂不~!"
- 英文翻译: commit grave mistakes
铸成大错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小事铸成大错的典故?
【故事】 唐朝末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担心自己的卫队会反他,于是派亲信臧廷范去找亲家梁王朱温帮忙。朱温趁女儿办丧事之机,出兵把罗绍威的卫队消灭,进而占据魏州。罗绍威只好供应军饷。他引狼入室,铸成大错,后悔莫及。
《资治通鉴·唐昭宗天佑三年》:“全忠留魏半岁,罗绍威供 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绍威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洲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胡三省注:“错,鑢也,铸为之;又释错为误。罗以杀牙兵之误,取铸错为喻。”后指造成重大的而又无可挽回的错误。
唐朝从中叶开始,藩镇(地方省份)的势力就很强大,朝廷已经无力插手,他们有自己的军队、税收和官员任免,每一镇的首长叫节度使,往往是世袭或由镇内势力推举,唐朝皇帝也只好事後追认。
唐代宗时,田承嗣当魏博(据有魏、博、相、卫、贝、澶六州,今渤海湾迄黄河以北)节度使,从军中子弟中选了五千人,供给丰厚,组成了自己的卫队,叫牙军。过了二百年,到唐末罗绍威当节度使时,魏博的牙军势力很大,骄横无比,强买豪夺,魏博的地方官吏对他们也奈何不了,而且牙军常常发生兵变,已经驱逐、杀死了好几任节度使。唐末昭宗天佑二年,牙军李公佺作乱,罗绍威派人向当时最强大的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朱温求援。朱温派了七万人马进入魏博,杀了八千牙军。这使整个魏博的军队都恐惧起来,许多人起来反叛。到了第二年,散据在魏博各地的反叛势力才得以平息。
朱温的军队在魏博半年,罗绍威供给的钱财上亿,杀了牛羊近七十万,粮草无数,他们离开时,又送给钱百万。虽然罗绍威借助朱温除去了自己的心腹大患,但魏博从此衰弱。罗绍威很後悔,说:「把魏博六州四十三县的铁聚集起来,也铸不成这么大的错!」
「铸成大错」比喻因为小事而犯了大错。
铸成大错的典故?
投鼠忌器。
出自《汉书·贾谊传》,记载的故事如下: 当时有个富人,很喜欢古董并收藏了很多,其中有一件非常稀有的古董叫玉盂(yú),工艺精美,深受富人喜爱。
有天晚上,一只老鼠跳进了这个玉盂,想去吃里边的剩菜,正巧被这个富人看到了,他非常恼火,盛怒之下,便拿了块石头砸向老鼠。
当然,老鼠是被砸死了,可那个珍贵的玉盂也被打破了。
富人非常难过,他对自己的鲁莽行为深感后悔。
铸成大错典故?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铸成大错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铸成大错:比喻因为小事而犯了大错。"错"字在此,为双关语.
一为失误;
二是指周代的一种货币"错刀",也就是刀形铜币·解释:造就。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指造成严重的错误。出处:《资治通鉴·唐昭宗天佑三年》:“全忠留魏半岁,罗绍威供 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绍威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洲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胡三省注:“错,鑢也,铸为之;又释错为误。罗以杀牙兵之误,取铸错为喻。”后指造成重大的而又无可挽回的错误。
典故“铸成大错”到底说的谁?
铸成大错 (zhù chéng dà cuò) 常用:常用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结构:动宾式成语, 词性:贬义成语 灯谜面:翻砂出废品 解释: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
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典故:《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 举例:倘若我晚回一步,岂不~!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
有人知道铸成大错这个成语出自什么典故吗?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故事】 唐朝末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担心自己的卫队会反他,于是派亲信臧廷范去找亲家梁王朱温帮忙。
朱温趁女儿办丧事之机,出兵把罗绍威的卫队消灭,进而占据魏州。
罗绍威只好供应军饷。
他引狼入室,铸成大错,后悔莫及。
《资治通鉴·唐昭宗天佑三年》:“全忠留魏半岁,罗绍威供 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
绍威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
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洲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胡三省注:“错,鑢也,铸为之;又释错为误。
罗以杀牙兵之误,取铸错为喻。
”后指造成重大的而又无可挽回的错误。
唐代宗时,田承嗣当魏博(据有魏、博、相、卫、贝、澶六州,今渤海湾迄黄河以北)节度使,从军中子弟中选了五千人,供给丰厚,组成了自己的卫队,叫牙军。
过了二百年,到唐末罗绍威当节度使时,魏博的牙军势力很大,骄横无比,强买豪夺,魏博的地方官吏对他们也奈何不了,而且牙军常常发生兵变,已经驱逐、杀死了好几任节度使。
唐末昭宗天佑二年,牙军李公佺作乱,罗绍威派人向当时最强大的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朱温求援。
朱温派了七万人马进入魏博,杀了八千牙军。
这使整个魏博的军队都恐惧起来,许多人起来反叛。
到了第二年,散据在魏博各地的反叛势力才得以平息。
朱温的军队在魏博半年,罗绍威供给的钱财上亿,杀了牛羊近七十万,粮草无数,他们离开时,又送给钱百万。
虽然罗绍威借助朱温除去了自己的心腹大患,但魏博从此衰弱。
罗绍威很後悔,说:「把魏博六州四十三县的铁聚集起来,也铸不成这么大的错!
」
过度包容铸成大错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包容别人的人,必定心胸开阔。
前秦的苻坚就是这样的人,对于被其击败的各路豪杰,均采取包容的态度,不但从不杀戮,而且经常会给予重用。在前秦国力强盛的时候,这没有问题,但是等到前秦受到挫折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公元383年,前秦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给了东晋,北方立即陷入混乱。
先前被征服的鲜卑、羌等部族酋豪纷纷举兵反叛,前燕宗室将军慕容垂和羌帅贵族姚苌不顾苻坚的长期优容立即反叛,建立割据政权。
以往的恩惠在这个时候没有发生任何作用,最后一代雄主苻坚,被姚苌杀害。
九州聚铁铸一字的意思?
出自唐代
《资治通鉴·唐昭宗天佑三年》
唐朝末年,天雄节度使罗绍威有被人称之为牙军的五千部下。这些人父子相继,亲朋盘结,对内挟制或谋害主帅,对外横行霸道。罗绍威想除掉这群心腹之患又没有力量,就求援于另一军阀朱全忠,借朱全忠的力量消灭了牙军。事后,朱全忠向罗绍威要这要那,罗绍威管辖区内的财物几乎都供应给了朱全忠的军队。罗绍威后悔地说:“就是把六州四十三县的铁都收集在一起也铸不成这么大的错啊。”错在这里是双关语,既指古代的一种钱币,也指错误。
这也是成语"铸成大错"的来历
粗心铸成大错的典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由于操作员粗心大意并违犯了规程,加上他们未察觉核电站控制棒上的设计缺陷,以及安全干事和负责该夜实验操作员之间的通讯不足(这也能归咎于工作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