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驱深入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长驱深入的意思长驱深入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长驱深入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长驱深入
拼音: cháng qū shēn rù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驱:快跑;长驱:策马快跑。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形容进军迅猛顺利,所向无敌。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典故出处: 《隋书·杨琼传》:“若用此军,即宜长驱深入,直掳京都,所谓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28回:“我知唐无能为,事必有成,所以~,直压唐营。"
英文翻译: enter directly without resistance

长驱深入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关于言和深的成语?

一、同时有言和深的成语

言简意深,交浅言深,交浅不可言深。

二、有言的成语

1、言不由衷,言外之意,言行不一,深不可测,深谋远虑。

2、深明大义, 言文刻深,言必信,行必果,言必有据 ,言必有物 。

3、言必有中,言不谙典, 言不达意 ,言不逮意 ,言不二价。

4、言不顾行,言不顾行, 言不诡随,

三、有深的成语

1、不知深浅,博大精深,创剧痛深,创钜痛深,出浅入深。

2、长驱深入,春深似海,创巨痛深,处高临深,材高知深,短绠汲深。

“长驱直入”是什么意思?

长驱直入 ( cháng qū zhí rù ) 解 释:驱:快跑;长驱:策马快跑;直入:径直进入。

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

形容进军迅猛顺利。

用来表示军队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挺进,深入敌方心脏。

出 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自此,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

《战国策·燕策二》:“轻卒锐兵,长驱至国。

”汉·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直入敌围者也。

” 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

乘胜长驱意思?

乘胜长驱意思就是乘胜追击长驱直入,形容打的很大一个胜仗。

出自南朝梁沈约编撰的《宋书·宗悫传》,讲述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就是指乘着胜利迅速地向前方挺进的意思。

长驱的释意:

长驱 [cháng qū]

亦作“长駈 ”。亦作“长敺 ”。向前奔驰不止;长途向前驱驰。

汉 王逸 《九思·遭厄》:“躡天衢兮长驱,踵九阳兮戏荡。”《汉书·韩安国传》:“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敺,难以为功。” 颜师古 注:“敺,与驱同。”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石勒》:“因长駈入 鄴 。”《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秦 将长驱抵 汴梁 ,兵单将毙国俱亡。”《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 衍 军长驱进至 宣阳门 , 萧衍 兄弟子侄皆集。”

长驱 [cháng qū]

指向前奔驰不止;长途向前驱驰。

形容深度挖掘的词语?

形容深度挖掘的词语是:推本溯源、追本穷源、追本溯源、极本穷源、穷本极源、探本穷源、推本溯源、阐幽显微、罗掘一空、伯乐相马 、知人善任、 简贤任能、 独具慧眼、 慧眼识才、知人善用 、任人唯贤、 举贤不避亲、 慧眼识英才、独具慧眼、慧眼识英雄、慧眼识珠、寻找千里马的伯乐等等。

形容深度挖掘的词语包括:深挖,深究,深耕广拓,阐幽显微,掘井及泉,刻苦专研,苦心孤诣,寻幽入微,极深研几,观往知来,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磨砥刻厉,潜精积思,潜精研思,寻根问底,刨根问底,长驱深入,研深覃精,深入浅出,钩深极奥,钩深索隐,推本溯源,追本溯源

1841到1842年中国发生什么?

公元1841年 1月

沙角、大角陷落 7日(十二月十五日辛未),英军一千数百人乘琦善无备,突然进攻穿鼻洋的沙角、大角两炮台。六百守兵奋起抗敌,琦善拒发援兵,副将陈连陞父子力战捐躯,炮台陷落。琦善下令撤退各炮台守兵,连夜写信派心腹汉奸鲍鹏向义律乞和。

《穿鼻草约》签订 20日(十二月二十八日甲申),义律宣布中英《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成立。1月25日,琦善背着清廷擅自与义律议定《穿鼻草约》。内容包括割香港,赔烟价六百万元,开放广州;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琦善奏报哄骗道光帝,诡称赔款为“商欠”,割香港是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泊舟寄居”。

因广州群众请愿,抗议琦善屈辱卖国,迫使他不敢在草约上正式盖印。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证,向道光帝揭发琦善私割香港。道光帝大怒,下令逮捕琦善,查抄家产入官。2月26日,清廷命将琦善革职锁拿解京,以祁代为两广总督。

对英宣战 30日(正月八日甲午),清廷对英宣战。1月27日,沙角、大角炮台陷落消息传到北京,30日,清廷下诏宣战,派宗室御前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赴粤主持军事,并从各省调兵云集广州。

奕山(1790-1878),爱新觉罗氏,字静轩。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帝姪,侍卫出身。历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伊犁参赞大臣、伊犁将军等职。

公元1841年 2月

虎门炮台失陷 26日(二月六日辛酉),英军攻占虎门炮台,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牺牲。初,关天培率兵分守横档、永安、靖远、镇远等炮台,兵各仅数百人。2月下旬,英军从定海撤退同时,进逼虎门。关天培派总兵李廷钰求琦善增兵,省城文武合力代求,琦善置不问。23日开始,英舰拔去钉在海中的木柱,扫清虎门前沿阵地。

25日,英舰十八艘包围横档、永安两炮台。在横档登陆,次日攻破各炮台。关天培时年逾六旬,在靖远炮台率军死战,受伤十余处,还亲燃大炮回击,与英军搏斗,终因寡不敌众,与将士四百多人战死,虎门失陷。27日,英舰开进内河,乌涌炮台失陷。林则徐所购西洋新炮及原存旧炮三百八十门,全被英军抢走。

公元1841年 3月

停战贸易协定签订 20日(二月二十八日癸未),杨芳与义律订立停战贸易协定。先是3月1日,英新任陆军司令郭富率援军抵黄埔,长驱深入,猎德、二沙尾、凤凰冈、海珠等炮台相继失陷。珠江险要悉入英军之手,广州城处在英军威胁之下。参赞大臣杨芳3月5日抵广州后束手无策。

英商船两万多吨,散泊各处,不能进口,船上三千万磅茶叶急需运出。义律托行商伍绍荣调停通商。杨芳求之不得,准各国照常贸易。3月下旬,广州恢复对外贸易。杨芳不敢据实奏报,在与怡良联名奏折中,只说“似宜先准贸易”,道光帝下谕严斥。

公元1841年 4月

16日(三月二十五日庚戌),清廷命林则徐以四品卿衔驰赴浙江镇海协助防守。5月3日,林则徐离粤赴浙。

公元1841年 5月

24日(四月四日戊子),新安县武举庾体群以火船三队,夜袭停泊虎门英船,毁一艘,余船连夜逃走。

《广州和约》签订 27日(四月七日辛卯),奕山与英军订立《广州和约》。先是4月14日,奕山抵广州,主持广东军事。奕山先是听从杨芳劝告,固守不战。后又惑于随员鼓动,思侥幸一逞。5月21日,奕山派兵三路,夜袭英船,围其商馆,皆无所获。次日,英军反扑,清军战败,纵掠商馆,经五天战斗,广州城外泥城、四方炮台尽失,英军大掠,十三行被洗劫一空。

清军退入城内。英军据四方炮台,用火箭、火弹直射城中。奕山等大怖,在广州城上竖白旗投降。27日,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等出城向英军求和,议定缴广州赎城费六百万元,赔偿英国商馆损失三十万元,清军退出广州六十英里以外;英军归还炮台,退出虎门。奕山等蒙词会奏,讳败为胜,谓英人“只求照前通商”,称赔款为清还“商欠”。道光帝在6月18日上谕中,以谅奕山等“不得已之苦衷,准令通商”的说法,批准《广州和约》。

三元里抗英 30-31日(四月十日甲午——十一日乙未),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三元里位于广州北郊,贴近泥城、四方炮台。29日,有小股英军到三元里、肖冈一带淫掠,村民韦绍光等当场打死英兵数人,并立即组织起来,联络附近一百零三乡代表集会,决定联合对敌,诱敌至牛栏冈围歼。30日,三元里和各乡义勇约五千人进攻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英军司令卧乌古率千人迎战。

义勇们按计划诱敌至牛栏冈,事先埋伏好的数千义勇,漫山遍野冲向敌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战的群众“不呼而集者数万人”,把侵略军团团围住。城内打石工人、丝织工人也闻讯赶至。适逢雷雨,英军火药尽湿,枪炮无法施放。手持刀矛锄耙的群众将侵略军切成几段,层层包围,进行肉搏。部分被围英军舍命突围,群众人多,围开复合,把侵略军打得“各弃其鸟枪,徒手延颈就戮,乞命之声震山谷”。

英军少校毕霞等近五十人被杀伤。在援兵接应下,英军逃回四方炮台。31日,广州附近佛山、番禺、南海、花县、增城各县四百余乡义勇数万人,赶来同三元里人民会合,包围四方炮台。义律向奕山求救。

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为英军求饶解围,英军始得逃回船上。6月8日,英军退出虎门。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第一次胜利。

公元1841年 6月

28日(五月十日癸亥),清廷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与邓廷桢均从重发往新疆伊犁充军,以推卸战败责任。后因黄河汜决,8月19日,清廷命林则徐折回东河,效力赎罪。次年3月,东河工竣,仍往伊犁效力赎罪。

是月,广州北郊十三社八十余乡联合成立升平社学,团练数万人。广州东北郊和南郊等地亦相继成立东平社学、南平社学、隆平社学等。

公元1841年 8月

厦门失陷 26日(七月十日壬戌),英军攻陷厦门。4月间,英政府接到义律订立《穿鼻草约》的报告,认为得到的权益太少,不予批准。派高级官员璞鼎查(1789-1856)代义律为侵华全权代表,增调援军,扩大侵华战争。

8月10日,璞鼎查抵澳门。21日,率大小军舰十四艘、陆军二千五百多人北犯。25日,英舰闯入厦门海口。闽浙总督颜伯焘急调水陆军守鼓浪屿。次日,英军进攻,战斗激烈。英舰沉一艘、伤五艘。炮台失守,金门镇总兵江继芸等战死,鼓浪屿、厦门相继失陷。颜伯焘退守同安。

颜伯焘(?-1855),字鲁舆,广东连平人。嘉庆进士。1841年任闽浙总督时,反对投降,积极备战。造战船五十余艘,募新兵数千、水勇八千,筑炮台三座,铸炮一千尊,准备出海进攻英军。厦门陷落后,被降三品顶戴,革职留任。

公元1841年 10月

定海再陷 1日(八月十七日戊戌),英军再次攻陷定海。先3月,英军调赴广东,清军收回定海。9月26日,英舰队云集浙江舟山洋面,再犯定海。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率五千守军浴血抗战六昼夜,重创英军,力竭战死。10月1日,定海再陷。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40年任浙江定海镇总兵。

1841年9月底英军再犯定海时,他与郑国鸿、王锡朋相戒死守,据守定海土城,多次击退击沉敌舰。10月1日率兵援救晓峰岭,英勇战死。义勇徐保,夜寻云飞尸,得之于崖石下,犹巍然屹立,两手握刀不释。著有《浙海险要图说》等。

郑国鸿,字雪堂,湖南凤凰人。1840年任浙江处州镇总兵。1841年,率兵一千二百人增援定海,扼守竹山门,身先士卒,身中两枪,犹麾兵奋战。10月1日中炮牺牲。

王锡朋(1786-1841),字樵慵,顺天府宁河(今河北宁河)人。1838年任安徽寿春镇总兵,1841年率兵千余人增援定海,扼守晓峰岭。10月1日中炮阵亡。

镇海失陷 10日(八月二十六日丁未),英军攻陷镇海,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殉职。裕谦(约1793-1841),原名裕泰,博罗忒氏,字鲁山。蒙古镶黄旗人。1840年署两江总督,次年2月为钦差大臣赴浙江,负责海防,驻守镇海前线。与林则徐有交往,坚决主张抵抗。英军再次进犯浙江,他集众宣誓,誓与镇海共存亡。

英军进攻镇海,又登城指挥战斗。扼守镇海城外招宝山的浙江提督余步云贪生怕死,不等英军来攻,先悬挂白旗;英军登岸,弃炮台西逃宁波。英军据招宝山俯攻镇海,镇海遂陷。裕谦投水为亲兵所救,次日至余姚服毒死。

宁波陷 13日(八月二十九日庚戌),英军至宁波,余步云先一日弃城走上虞,宁波不战而陷。清军退守曹娥江。英军侵占定海、镇海、宁波后,大肆淫掠。在宁波抢走大量丝绸、粮食和白银。10月28日,英军入余姚城大掠而去。12月31日,英军入慈谿城焚掠。次年1月10日,英军入奉化,焚掠而去。18日,英军又入余姚。

18日(九月四日乙卯),清廷命吏部尚书皇姪奕经出任扬威将军,赴浙江主持军事。

并派侍郎文蔚、蒙古副都统特依顺为参赞大臣,从陕西、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四川等省调兵援浙。奕经(1791-1853),满洲镶红旗人,爱新觉罗氏,字润峰。侍卫出身。他素不谙兵,沿途逗留享乐,骚扰勒索,12月抵苏州,次年2月才进驻浙江绍兴。

公元1841年 是岁

龚自珍死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盒。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历任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等职。主张经世致用,抨击“万马齐喑”的政局,提出“更法”的改革主张。诗文奥博瑰丽,气势豪迈,自成一家。1839年12月,他在《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中,激励林则徐坚决禁绝鸦片;严惩破坏禁烟的官吏绅商;建议修整军器,加强战备;希望中国能出现“银价平、物力实、人心定”的治世。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所著后人编为《龚自珍全集》。

公元1842年 1月

钟人杰起义 22日(十二月十二日辛卯),湖北崇阳钟人杰、陈宝铭、汪敦族等组织天地会员数千人攻占崇阳县城,杀知县,称钟勤王,竖都督大元帅旗,分设官职,出兵攻克通城,进攻蒲圻、通山。2月11日,清廷命参赞大臣四川提督齐慎赴湖北镇压。3月2日,湖广总督裕泰派士绅诱起义军出城,将其包围,钟人杰等被俘(6月在北京被害),起义失败。

公元1842年 3月

浙江战役失败 10日(正月二十九日己卯),奕经战败。先8日,奕经从绍兴命清军分三路冒雨夜袭宁波、镇海、定海,希冀侥幸获胜。因事机不密,英军先有准备,10日皆败。15日,英军乘胜攻慈谿,副将朱贵父子于城西大宝山英勇抗击,因文蔚不援败死,慈谿遂陷。18日,奕经、文蔚弃绍兴逃回杭州,不敢再战。

台湾抗英 11日(正月三十日己卯),台湾军民歼英船于大安港。英军进犯浙江同时,屡犯台湾基隆、大安港,琅矫、淡水等地,当地人民爱国热情高涨,奋起抵御。

他们自立乡约,勤瞭望,联声势,查奸细,选壮丁,筹经费,备器械,严禁与英贸易,迅速组织四万多人义勇队。

台湾兵备道姚莹和台湾镇总兵达洪阿支持人民要求,积极备战。1841年9月30日,英军双桅炮舰一艘炮轰鸡笼(基隆),被参将邱镇功开炮击伤,触礁沉没。台湾军民生俘印度兵一百三十人,缴获武器、地图。10月19日,英军三桅兵舰一艘攻三沙湾,登陆后被守军击退。1842年3月11日,英军三桅兵舰三艘驶入大安港,被守军俘获五十四人。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安徽桐城人,嘉庆进士。《南京条约》订立后,英全权代表璞鼎查要求清廷惩办台湾镇道,姚莹、达洪阿被革职逮问。姚贬官四川,著有《中复堂全集》。

公元1842年 4月

26日(三月十六日乙丑),英军勒宁波绅商犒军银二十万元,掳走大批妇女,弃宁波,唯守定海,以集中兵力转略长江。奕经捏奏克复宁波,并大肆奖赏诸将弁。

公元1842年 5月

乍浦陷 18日,乍浦失陷。先17日,英军进攻江浙两省海防重镇乍浦。乍浦有满洲驻防军、陕甘调防军等约七八千人。18日,英军登陆,分两路猛扑,遭到坚决抵抗。佐领隆福统率旗兵二百余人守卫城郊天尊庙,以劣势武器,顽强击退英军四次进攻,大部壮烈战死。乍浦城陷后,英兵大肆杀掠,四处纵火,积尸塞路填河,水为不流。

公元1842年 6月

11日(五月三日辛亥),新疆巴里坤地区发生7.5级地震。

吴淞之战 16日(五月八日丙辰),吴淞失陷,陈化成血战牺牲。先是13日,英舰队三十多艘侵入长江口,两江总督牛鉴派人向英军求和。江南提督陈化成坚持抗敌。

16日,英舰攻吴淞炮台,陈化成率部坚守西炮台,亲执红旗督兵力战,击沉英舰两艘。英军伤亡颇众,改从侧后进攻。陈化成接连三次拒绝牛鉴撤兵命令。

后牛鉴闻捷报,欲贪功为己有,又从宝山率大队陈列总督仪仗,领兵往援。敌舰发炮轰击,牛鉴下轿弃靴帽狂奔逃命,致使全军溃散。英军由东炮台登陆,水陆夹攻西炮台。陈化成率孤军死守,多处负伤,流血身亡。守台官兵八十余人战死,吴淞失陷。牛鉴逃回南京,上海、宝山不战而陷。

陈化成(1776-1842),字莲峰,福建同安人。1840年由福建调任江南提督。鸦片战争爆发后,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铸铜炮,制火药,修炮台,练士兵,在吴淞严以设防。他亲驻炮台,昼夜防守,激励将士,安抚乡民,决心痛击侵略军。英舰进犯吴淞口时,坚决反对牛鉴向英军求和。死后,江浙人民悬挂其遗像,沉痛悼念。遗体运往嘉定时,沿途哭拜者载道。

公元1842年 7月

18日(六月十一日戊子),英舰封锁镇江附近运河入口。同日,英军向扬州盐商索银三十五万五千两。

20日(六月十三日庚寅),江阴乡民执锄袭击英侵略军,击毙多人。

镇江抗敌 21日(六月十四日辛卯),英军进攻镇江。时参赞大臣齐慎与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守城外各地,副都统海龄率驻防旗兵千人、青州兵六百人固守城内。是日,英军由镇江城西北登岸,一队佯攻北门,一队猛攻西门。英军梯城而入,守军英勇抵抗,与七千侵略军激烈巷战,殊死搏斗,杀伤英兵一百六七十人。清军伤亡失踪六百多人。海龄自缢,眷属殉难。英军在镇江奸淫焚掠,致使“无市不空、无家不破”,十余天内“无日不火”,繁华的镇江成了瓦砾场。

公元1842年 8月

靖江抗英 13日(七月八日甲寅),英兵船一艘开到江苏靖江,英兵入城,被靖江人民逐走。有童子从城上投砖石,击毙英兵一人。15日,英船三艘再次来犯,靖江知县杨凤翮率军民千余人防守江堤,打死打伤英兵多人,击中敌船火药舱,一船烧毁,两船退走,不敢再来。

签订《南京条约》 29日(七月二十四日庚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8月初,英舰开至南京下关江面,陈兵南京城下。清政府完全屈服。29日,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共十三款,主要内容有:一、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商寄居贸易,英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二、割让香港;三、向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元,其中烟价六百万元,商欠三百万元,兵费一千二百万元;四、协定海关税则,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此外,还规定取消行商制度、保护汉奸等条。9月6日,道光帝批准《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此,西方侵略者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公元1842年 10月

17日(九月十四日己未),清廷以牛鉴不守江口,命革职拿问。改任耆英为两江总督。以伊里布为钦差大臣、广州将军,赴粤办理善后事宜。是年末,牛鉴定为斩监候,秋后处决。

是月,魏源完成《海国图志》五十卷,1847年扩充成六十卷,1852年增补成一百卷。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官至高邮知州。鸦片战争前,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辑《皇朝经世文编》;并助江苏巡抚陶澍筹办漕运、水利诸事。1841年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参预抗英事宜,痛愤时事,著《圣武记》。同年,魏源在镇江受林则徐嘱托,根据林则徐所编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其他文献资料,增补为《海国图志》,系统叙述世界历史和地理。他提倡“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反抗侵略。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等书,诗文有《魏源集》。

公元1842年 11月

13日(十月十一日丙戌),清廷令将奕山、奕经、文蔚革职交部治罪。21日,三人均定为斩监候。

是月,捻党在安徽毫州抗清,清廷命江苏、安徽、河南等省督抚分兵四路进攻。

公元1842年 12月

火烧洋馆 7日(十一月六日庚戌),广州人民火烧洋馆。先11月间,英人恃强求入广州城,激起民愤,人民遍贴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告示。广州士民钱江、何大庚以明伦堂名义发出《全粤义士义民公檄》,集会议论,反对英国侵略和统治者卖国,动员人民抗英。12月6日,两广总督祁、广东巡抚梁宝常谕令禁止在明伦堂“聚众滋扰”,表示要严惩破坏和局的暴乱行为。7日,英国水手在十三行地面强买水果不给钱,反用刀伤人,惹动公愤。群众冲进洋馆,打死英兵二名,烧毁洋馆。事后,粤督抚杀十名“祸首”,钱江充军新疆。

钱江(约1800-1853),字东平,浙江归安(今吴兴)人,监生出身。1842年在广州参加反英人入城斗争。1853年他为清军江北大营募勇三千人,并助雷以诚创办厘捐,以供军饷。因触怒雷以诚,是年6月被杀。

1841年5月,中国奕山与英军签订《广州和约》,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见三元里抗英斗争。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即《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1月英国侵占中国香港,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期间主要是清政府搜刮民脂民膏支付英国赔偿金和割让香港岛

春秋战役详细解释?

春秋战国战役:繻葛之战

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在周王室维护独尊地位与郑庄公图谋称霸中原的斗争中,郑军击败周联军于繻葛(今河南长葛东北)的作战。

春秋初期,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各诸侯国。郑庄公利用郑国财力充实、郑君三世充任王卿的优越条件,挟天子以令诸侯。周王对庄公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逐步削弱其在王朝的权力,周、郑矛盾日益加深。周桓王十三年,桓王免去郑庄公所任王朝卿士之职,庄公因此不朝见周王。当年秋,周桓王统率周军,并征调陈、蔡、卫等诸侯国军联合攻郑。郑庄公率军迎战周联军于繻葛。周联军以虢公林父指挥右军及配属的蔡、卫军,周公黑肩指挥左军及配属的陈军,周桓王亲自指挥由周军主力组成的中军并为三军统帅。

郑大夫子元(公子突)鉴于陈军因国内动乱而士无斗志,蔡、卫军战斗力不强,建议先攻周联军两翼薄弱部分,造成周左、右军混乱而败,尔后集中兵力合击周中军。郑庄公乃令大夫曼伯(公子忽)率一军为右拒(方阵),攻周军左翼;大夫祭足率一军为左拒,攻周军右翼;大夫原繁、高渠弥合率一军为中军,随庄公配置于两拒中间稍后,相机出击。又改变传统的车战战斗队形,将通常配置于战车之后的隶属徒兵,以伍(五人)为单位,分散配置于每乘战车的左、右、后方,填补车与车间的空隙,形成徒兵与战车相互掩护,密切协同、攻防自如的“鱼丽之阵”。

郑军部署毕,庄公即命中军将挥动指挥大旗,号令左、右两拒同时出击,向周军两翼配属的陈、蔡、卫军发起猛攻。陈军一触即溃,蔡、卫军迅速败退,两翼周军为溃兵所扰,阵势大乱,纷纷溃败。此时,郑左、右二拒对孤立无援并已开始动摇的周中军实施钳击,庄公乘势将郑中军投入战斗。周中军遭郑三军合力攻击而大败,周桓王中箭负伤,仓皇引军而退。郑庄公为求政治、道义主动,禁止祝聃追击,并于当晚派人赴周军慰问桓王及其将领,以示与王室和好之意。

此战,王师大败,周天子威信扫地,不可能再“辅有四方”,大国争霸继之兴起。郑军首创“鱼丽之阵”,并实施先击弱后击强的作战指导,显示出中国古代车战战术的发展。

春秋战国战役:长勺之战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鲁军迎战齐军于长勺(今山东曲阜北,一说今莱芜东北),后发制人而获胜的著名作战。

春秋初期,齐、鲁两个相邻军事大国争衡,时有冲突。周庄王十二年,齐国因襄公之死发生内乱,鲁庄公以武力干预齐国立君之事,导致齐、鲁战于乾时(今山东桓台南),鲁军惨败,军力大损。齐桓公君位方定,不听主政大夫管仲“国未安”,不可轻动的意见,急于对鲁用兵,以报鲁助公子纠争夺君位之仇。次年春,齐出动大军攻鲁,长驱深入鲁腹地,进逼鲁国都。鲁庄公发兵抗御。此时,居鲁国都郊外、出身低级贵族的曹刿,认为当政者愚陋浅识,未能远谋,为救国于危难,不顾乡人劝阻,毅然求见鲁庄公,问凭何而战。庄公初以衣食分赐臣下、祭祀十分虔诚作答,曹刿以其无利于民而不然。及闻庄公所答准情度理断诉讼,方视为“中心图民”(《国语·鲁语上》),必能得到民众支持,具有制胜之本。乃自请随同庄公出战,参与指挥。

齐、鲁两军对阵于长勺。曹刿深知,鲁虽因乾时之败而军力弱于齐,但抗击齐军入侵则占人和、地利优势,且作战制胜靠“气”,“气”的变化可使强弱易位,“气盈”则胜,“气竭”则败,故未战即确定避敌锐气,待敌疲再反攻,以“气”制胜。两军布阵方毕,庄公按照当时通行的两军相对推进、互为进攻的惯例,欲击鼓挥军接敌,被曹刿劝止。齐军两次击鼓前进,鲁军都按兵不动,只是严阵以待。齐军见鲁军反常之举而疑虑之心愈重,更因两次进攻耗损体力、消减锐气。当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冲击时,已是兵疲意沮,气竭志衰,战斗力大为削弱,鲁军则因以逸待劳而保持高昂斗志、旺盛体力。曹刿抓住“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建议庄公实施反击。鲁军“一鼓作气”,击溃数量占优势的齐军。庄公急于追击,又被曹刿劝止。为防备齐军佯败设伏,曹刿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痕迹,又登上车轼眺望齐军旌旗,见“辙乱”、“旗靡”,判明确实溃败,乃请庄公下令追击,将齐军逐出鲁境。

此战,曹刿知彼知己,正确运用“后人有待其衰”(《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引《军志》)的作战指导原则,采取敌疲而后击的战法,成为后发制胜的著名战例。假途灭虢之战

春秋初期,晋国传至献公,积极扩军,拓展疆土。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虢(国,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境),但虞(今山西乎陆北)邻虢的北境,为晋攻魏的必经之途。晋献公害怕二国联合抗晋,遂采用大夫旬息各个击破之计,先向虞借道攻虢,再伺机灭虞。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荀息携带美女、骏马等贵重礼品献给虞公,请求借道攻虢。虞公贪利,又被荀息花言巧语所迷惑,遂不听大臣劝阻,不但应允借道,还自愿作攻虢先锋。

当年夏,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今山西平陆境),使晋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道。二十二年,晋又故计重演向虞借道。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虢、虞地理相连,利害攸关,虢亡虞必亡,劝虞公绝不能答应借道。但虞公认为:晋、虞是同宗,不会相欺,拒不听劝。十月十七日,晋军围攻虢都上阳。十二月初一破城灭虢。后晋班师暂住虢国休整。晋军乘虞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俘虞公,灭其国。虢、虞亡国的惨痛教训,使后世加强了弱国联合抗击强国的思想。

春秋战国战役:泓水之战

春秋初期,宋、楚争霸中原,楚军击败宋军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的作战。

齐桓公死后,中原地区出现霸权真空。宋襄公欲代齐称霸,乘齐国内乱之机,联合卫、曹、邾等国伐齐获胜,遂自以为力量强大,公然逞霸主威风。而早已觊觎中原的楚国,正力图北进,不容宋襄公所为,联合鲁、陈、蔡、郑、齐等国,形成与宋对立的集团,并设计使宋襄公在盂地之会中被执受辱。宋襄公仍不自量力,与楚抗衡,于周襄王十五年(公元前638)夏,联合卫、许、滕三国出兵进攻臣服于楚的郑国。郑向楚求救,楚成王发兵攻宋以救郑。宋大司马公孙固(一说子鱼)鉴于宋弱楚强之势,力谏襄公不可与楚争锋。襄公不听,由郑地撤军回宋境迎战楚军。

是年十一月初一,宋、楚两军分别进抵泓水两岸。宋军兵力虽处劣势,但已在泓水北岸布阵,有天然水障可用,占据先制之利。楚军渡河时,协助襄公指挥作战的公孙固建议:楚军人多,我军人少,可乘其渡河之际进行攻击,必能以少胜众。宋襄公认为,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若乘楚半渡而击,将是危害仁义之举。乃拒绝公孙固建议,静待楚军渡河而不出击。当楚军渡河而尚未列阵,处于混乱之时,公孙固又请襄公下令攻击。襄公认为,“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乃古时打仗的成法,宋虽是亡国(指商朝)之后,亦当遵古训行事。故再拒公孙固之请,直等楚军布好阵势,才发令进攻。宋军在强大楚军面前大败溃逃,死伤甚众,襄公的亲兵尽数被歼,自身亦受重伤。

泓水之战,宋襄公不量力而行,已是战略失着;既处战场有利态势,又拘于仁义,循于往古,不知趋利避害、因势而行,坐失制胜良机,以致兵败国衰。古人或善宋襄公之为,称其“临大事而不忘大礼”(《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反映春秋时尚留存古老之战争观。

春秋战国战役:城濮之战

周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泓水之战后,楚国凭借强大实力和声威,控制了中原地区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中小国家,大有囊括中原之势。时晋国在多年内乱之后迅速振兴。自晋文公即位,内修政治,任贤使能,发展经济,扩建三军,国力日益强盛。对外积极图霸,举“尊王”之旗,派兵护送因内乱而逃亡在外的周襄王返国,借以收揽中原各国人心;又与秦国结好,并助秦向南发展,造成楚国的后顾之忧。楚为阻遏晋国势力的发展,与曹、卫通好结盟,使其为抗晋前哨;乘齐国内外交困之机,出兵助鲁占领齐国穀邑(今山东平阴西南),并留申公叔侯戍守,企图制齐以孤立晋国。晋、楚战略针锋相对,争霸决战呈一触即发之势。

周襄王十九年冬,本是被迫附楚的宋国,因见晋国日强而叛楚从晋。楚派令尹子玉、司马子西率军围攻宋地緡邑(今山东金乡),宋坚持抵抗。次年冬,楚发申(今河南南阳北)、息(今息县西南)之兵为主力,联合陈、蔡、郑、许四国军队,以子玉为统帅,楚成王亲自督战,围攻宋都商丘(今商丘南)。宋派大司马公孙固赴晋求救。晋国君臣面对救与不救的重大抉择,认为宋国处于晋、楚争霸的中间地带,又是中原较大之国,若听任宋国力尽援绝而降楚,则晋国将难于进取中原;出兵解救宋国之患,虽有劳师远征、以劣势对优势之敝,又有侧背受曹、卫威胁之虞,却是晋国“取威定霸”(《左传·僖公二十七年》)的良机。晋文公决意出兵救宋,并纳大夫狐偃之策,确定首先进攻兵力薄弱的曹、卫,迫使楚军北上,以解宋国之围。

二十一年一月,晋文公率军至晋、卫边境,欲借卫国之道以攻曹,卫不许。晋军秘密回撤,绕道从南河棘津(今河南卫辉境)渡河(黄河)。为减少伤亡,有意避开卫都楚丘(今滑县东),直取卫地五鹿(今清丰西北)。二月,向南进军敛盂(今濮阳东),与齐昭公会盟,对卫形成强大压力。卫“国人”惧晋军势大,驱逐卫成公,晋军乘虚攻入楚丘,占领全部卫地。楚军救卫不及,继续围困商丘。晋文公挥师南下,于三月攻破曹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北),俘曹共公。

晋文公虽已解除救宋的后顾之忧,而楚成王也识破晋军企图,不为曹、卫之失而动,更加紧围攻宋都,以逼迫晋军继续南下,孤军与楚联军决战。晋文公自度处于两难:兵临宋境而不救宋,无异放弃求霸;未得齐、秦协力而深入,必是凶多吉少。为变被动为主动,采纳中军元帅先轸之谋,让宋国贿赂齐、秦,使其劝楚撤兵;同时晋执曹君,而分曹、卫部分地予宋。意在拉齐、秦下水,止其观望态度;赶宋国上架,绝其降楚之念;给楚国火上浇油,迫其非战不可。果然,楚见未攻下宋而宋反得曹、卫之地,乃拒绝齐、秦调停。齐、秦既得利于宋而未成调解之功,更加深与楚的矛盾,随即出兵助晋,形成晋、齐、秦、宋联合对楚的局面。

楚成王深知楚军战线漫长、后方空虚、兵力分散的弱点,及见晋、楚双方力量对比改变,战略态势已对楚不利,即令戍守穀邑的申公叔侯撤回宋地,令子玉放弃围宋,避免与晋军决战,自己则率部分军退回申邑,以防秦军袭其后方。子玉不以国为重,刚愎自用,不听成王知难而退的告诫,坚持不撤宋围。成王虽怒子玉抗命,又存侥幸取胜之心,未能坚决命令退军,于犹疑之中给子玉补充少量兵力。

子玉为寻求与晋决战的借口,以晋许曹、卫复国,楚方能解宋国之围相要挟。晋国君臣认为,若不允子玉之请,必结怨于宋、曹、卫三国,并遭诸侯责难,将失去与楚决战争霸的大好时机。乃将计就计,暗中许诺曹、卫复国,唆使其与楚绝交,并扣留楚使宛春,激怒子玉北上决战。子玉不顾客观情势的变化,率军弃宋直扑陶丘。晋文公令全军向卫境退避三舍(一舍30里),既表明履行以前流亡楚时许下的“避君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诺言,若子玉进兵求战,则因以臣犯君而理屈,又可暂避楚军锋芒,向齐、秦两军靠拢,在预定战场展开决战。子玉以为晋军畏楚而退,尾追不舍,致使部队松懈,士卒疲惫。

四月初一,晋兵车700乘退于城濮。楚联军亦跟踪赶至,依托险阻地形驻军,迫不及待地向晋军挑战。此时,到达城濮地区的齐、秦、宋三国之军仅为晋之声援,而追及城濮的楚、陈、蔡联军仍居兵力优势。晋文公虑及于此,谨慎决断,亲自检阅军队,见晋军装备齐整,纪律严明,士气旺盛,方坚定决战信心,并下令就地砍伐树木以增补武器。初二,晋、楚双方在城濮以南对阵。晋军按上、中、下三军部署:上军在右,狐毛为主将,狐偃为副将;下军在左,栾枝为主将,胥臣为副将;中军居中,先轸为元帅,郤溱为副将,晋文公亦在中军,三军统归先轸指挥。楚联军按右、中、左三军配置:实力较弱的陈、蔡两军编成右军,子上为将;战斗力较强的申、息之兵编成左军,子西为将;楚军精锐编成中军,子玉为将。

当子玉自负于“今日必无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时,晋军已率先发起进攻。针对楚军部署特点,先轸令下军副将胥臣给驾车之马蒙上虎皮,率部猛冲陈、蔡军,将其击溃。令狐毛在右翼树起两面指挥大旗,伪装晋上军主将后退,引诱当面楚左军追击;又令下军主将栾枝在阵后用车拖树枝以扬尘,佯示晋军后队亦退,给子玉造成晋军力不支的假象。子玉不察虚实,以为有机可乘,下令全军追击,子西所率楚左军急速推进,孤军突出,右侧暴露。先轸不失时机,迅即指挥晋中军侧击楚左军。晋上军亦停止后退,配合中军实施夹击,将楚左军大部歼灭,余则击溃。子玉自度左、右两军失利,大势已去,急忙收军停战,率残部退走,晋军亦不追击。子玉退至楚方城(起自今河南叶县西南,沿东南走向至泌阳东北的一条长城)外,愧见申、息父老,畏罪自杀。

晋胜楚败的结局,迫使楚国暂时放弃对中原的争夺,中原各国纷纷叛楚从晋。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与诸侯会盟,朝见周王,献所俘获四马兵车百乘、徒兵千人,受周王策命为侯伯,取得中原霸权。

城濮一战,晋国君臣协和,决战前,“伐谋”、“伐交”,争取与国,分化敌盟,壮大自己,力求战略主动;决战中,料敌而谋,由弱及强,各个击破,以奇制胜。楚军谋不为先,坐失战略优势,君臣意气用事,主帅骄傲轻敌,判断失误,受制于人,终致兵败。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春秋在公元前476年就结束了。春秋大战除上述三战外,还有宋楚泓水大战,秦晋彭衙之战,晋楚必阝之战,晋齐鞍之战,晋秦麻燧之战,晋楚鄢陵之战,另外还有吴越争霸,吴攻楚,吴攻齐等战事,

负坚执锐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被坚执锐 开放分类: 成语pī jiān zhí ruì【解释】: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示例】:其将帅首鼠两端,唯利是视,孰能~,长驱深入,系马埋轮,奋不顾命,以先士卒者乎!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九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装备精良【故事】:秦朝末年,项梁和项羽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起兵反秦,秦朝大将章邯派王离、涉间率军围困赵国,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去救赵国。

宋义到安阳后不进军,对项羽说:“披坚执锐不如你,运用计谋你不如我。

长驱深入其他应用

组词

长组词驱组词深组词入组词

笔顺笔画

长笔顺笔画驱笔顺笔画深笔顺笔画入笔顺笔画

近义词

长近义词驱近义词深近义词入近义词

反义词

长反义词驱反义词深反义词入反义词

长驱深入成语接龙

正接

入不敷出入宝山而空手回入邦问俗入鲍忘臭入不支出入地无门入阁登坛入海算沙入国问禁入国问俗入骨相思入火赴汤入竟问禁入境问俗入理切情入幕宾入木三分入门问讳入幕之宾入情入理入圣超凡入室操戈入死出生入室弟子入室升堂入土为安入铁主簿入文出武入吾彀中入孝出弟入孝出悌入乡随俗入乡问俗入主出奴

反接

敖不可长博采众长拔苗助长不遗寸长尺短寸长此风不可长愁多夜长触类而长村生泊长寸善片长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地久天长地阔天长短中取长儿女情长凫短鹤长飞短流长发短心长飞流短长发荣滋长福寿绵长各取所长根生土长各有所长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衡短论长鹤短凫长好景不长好梦不长渐不可长较短比长校短推长较短量长校短量长较短絜长竞短争长尽其所长教学相长看生见长论短道长来日方长来日正长马齿加长马齿徒长马瘦毛长目无尊长藕断丝长弃短用长弃短就长弃短取长潜滋暗长日短心长日久天长日久岁长日引月长舍短从长说短道长舍短用长舍短录长数短论长说短论长舍短取长山高水长说来话长善善从长声生势长水远山长土生土长滕薛争长敩学相长敩学相长语短情长引短推长莺飞草长源广流长夜静更长一家之长一技之长揠苗助长用其所长一日之长源深流长一无所长意味深长用违所长源远流长意义深长寓意深长语重心长争短论长纸短情长嘴多舌长众阳之长茁壮成长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长驱深入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病风丧心长缨在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打富济贫覆蕉寻鹿飞流短长分陕之重好行小惠疾风横雨荆棘塞途极武穷兵惊心破胆惊心丧魄疗疮剜肉明如指掌目下十行名下无虚轻装上阵驷马高盖首丘之念舍死忘生书生之见顺我者吉,逆我者衰亡国之声稀稀落落月光如水玉律金科殷天蔽日忧心若醉知书明理知书识字枝叶旁牒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changqushenru4175.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