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贼拿赃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拿贼拿赃的意思拿贼拿赃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拿贼拿赃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拿贼拿赃
拼音: ná zéi ná zāng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赃:赃物。指捉贼要以见到赃物为凭证。

语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典故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8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
成语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2回:“~,拿奸拿双,你又不曾捉住他的孤老,你活活的打杀了媳妇,这是要偿命的。"
英文翻译: In arresting a thief, you must get the stolen goods.

拿贼拿赃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背上牛头不认账出自何典故?

背着牛头不认赃,俗语,意思是偷来的牛头就背在身上,却不承认。比喻干了坏事就是不认账。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二六章:“算了吧!到时田五背着牛头不认赃,说他是耍哩,你有什么办法?田五你又不是不知道!”

张俊彪《省委第一书记》二部一六章:“这个苗得时,品质竟有如此恶劣,态度竟是这般蛮横,背着牛头不认赃,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儒林外史王进士故事概括?

这段情节主要见于原书第7、第8两回,也牵连到第13、14 、37、38四回,叙写举人王惠成进士后的仕途风波。

早在第2回周进还是老童生时,王惠就曾出场一次,并以其举人老爷非凡的气度压垮了周进,留下了一地的鸡骨头和与七岁小学生荀玫同榜的梦话,扬长而去。

  作者并没有仅把这作为梦话来叙写,它其实是一条伏线,是极富戏剧性的安排,后来王惠果然与荀玫同榜成进士。

于是,在新进士荀玫的寓所,王惠又开始登台表演。

  先是传呼接帖,“同年同乡王老爷来拜”。

同年且是同乡,关系自然亲近,王惠走进门便“一把拉着手”,说道:“年长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寻常同年弟兄。

”真是比骨肉弟兄还要亲了。

接着,他又要主动出借住屋,“竟叫人来把荀进士的行李,搬在江米巷自己下处同住”。

但这一切,用王进士自己的话说,都是为了“将来‘同寅协恭’,多少事业都要同做”。

  作者没说两人要同做什么事业,但却具体叙写了两人同做的两件事。

一件是请陈和甫扶乩,另一件是为荀母治丧。

让陈和甫请仙问判的时候,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功名的事,王员外问:“道兄如此高明,不知我们终身官爵的事可断得出来?” “我两人要请教,问一问升迁的事。

” 其结果却很滑稽,请下凡来的神仙关圣帝君竟然能挥笔写下几百年后才产生的词: “调寄《西江月》一首”,真是荒唐之至。

但二位进士却信以为真,作者嘲讽之意也就极为显然了。

作者还让熟读四书朱注的进士将孟子“夏后氏五十而贡”的“贡”解释为“登科”,科举制度培养出的人才,其愚昧无知由此可知。

高明的是,作者写这件事并不仅仅是为了讽刺进士王惠的不学无术,而且还把他今后的命运概括于词中,预示着情节的发展。

用诗词暗示人物命运的手法,原非作者所独创,但吴敬梓却能将它极其巧妙地安插在情节的自然发展之中,既暗讽了人物,又提示了情节,手段确是高出一筹。

  为荀母治丧则是借此一事描写众多人物。

先是噩耗传来,荀员外“就要到堂上递呈丁忧”,这本是封建孝道所必须做的,但王惠却予以阻拦,说什么“这事且再商议”,劝说荀玫“不如且将这事瞒下,候考选过了再处”; 而荀员外此刻所考虑的并非此事该不该瞒,而是“恐瞒不下”。

应该讲求伦理孝道的进士,他们的心灵居然如此卑劣。

而做为国子监司业的周进、通政司的范进,曾先后为荀员外的师表,竟然以为此事可以“酌量而行”! 功名富贵之败坏人伦、封建孝道之虚伪骗人,尽于此“可行”二字中暴露无遗。

  这一出戏,从劝阻荀玫递呈丁忧,让家人换衣服,请吏部掌案来商量,直至向周、范求情,均由王惠导演。

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荀玫也日渐变坏,最后任盐运使时因赃被拿,与早年这一段公案也不无关系,可说是这种恶劣风气侵蚀的必然结局。

  荀玫不得已回家丁忧,从此王惠只得一人做“事业”了,情节也随之转到其南昌知府任上。

  王惠刚到南昌,便与前任太守蘧佑为“交盘”一事发生龃龉,这才引出蘧景玉与王惠的一场交往,这既预伏后文蘧公孙的故事,又借两人出言吐语来互相映衬各自的性格。

蘧公子深受乃父熏陶,言语中虽不无自负卖弄之处,但总显得高雅豁达、大方得体,而王惠则津津乐道于“高科鼎甲”,“地方人情,可还有甚么出产,词讼里可也略有些甚么通融”,两相对照,王惠之鄙陋贪吝更其显然,也才招致蘧公子的当面讥诮,可谓咎由自取。

  接任以后,王惠充分显示出其做“事业”的才干,“钉一把头号的库戥”,“用的是头号板子”,“衙役百姓,一个个都被他打得魂飞魄散。

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爷的厉害,睡梦里也是怕的”。

此种行事,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饱读诗书、“须发皓白”的老进士之手,显然是酷吏行径,但他却自称“为朝廷办事,不得不如此认真”。

如此贪酷的王太爷,又居然被各上司认为是江西第一能员,擢升为南赣道。

如此叙写,作者抨击的矛头,也就不仅仅指向王惠一人了。

  至此,王惠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但距其“升任直到宰相之职”的奢望还颇有一段距离。

正当他还做着青云直上的美梦时,风波陡起,宁王造反,攻破南赣,王惠只得弃官逃窜,偏偏又碰上宁王的战船,不但自己“情愿降顺”,还领了南赣数郡一起归降,任了伪官,因此被朝廷悬赏捕拿,从此东躲西藏,狼狈逃窜。

  其实,王惠投降宁王,也只是宫庭内讧,鲁编修就为之开脱,“无兵无粮,为甚不降”?倒是娄三娄四所说的“成者为王败者贼”,道出了统治阶级内讧的实质。

王惠降顺宁王,无非是贪生怕死,但燕王朱棣争夺建文皇位时,降顺的官员又何尝有罪?而朝廷之所以特别对王惠紧追不放,主要还是因他收藏禁书——作者也正借此一案以叙写文字狱。

  王惠从宁王处出逃,没取金银财宝,“只取了一个枕箱,里面有几本残书”;转“赠”给蘧公孙以后,蘧佑着见其中有《高青邱集诗话》,郑重叮嘱乃孙“须是收藏好了,不可轻易被人看见”,结果第13回蘧公孙差点因此被“充军杀头”;第35回卢信侯又因收藏此书而被中山王府发兵捉拿; 第38回郭孝子在四川寻到当年收藏此书,如今已削发披缁、隐姓埋名的王惠,但父子还是不敢相认。

这无疑是文字狱极端恐怖气氛的真实反映。

作者生于文网森严的雍、乾时期,却敢于以高超的艺术手段将文字狱案分成几段隐插其间,其超群之胆识,实令人敬服。

  值得注意的是,王惠投降之前,作者投向他的是严厉的批评和冷峻的嘲讽;当他沦落为逋逃客时,作者却少有抨击,更多的是怜悯。

在他逃到浙江遇到蘧公孙时,作者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当时王惠盘缠正缺,所以他很希望能遇上熟人,但又怕别人认出自己行踪,性命反而不保,因此他的行动显得十分小心谨慎。

初看到蘧公孙,他“仿佛认得”,这正是求援机会,他便忍不住请教“贵处”、“尊姓”,再没有当初太守老爷的气势。

当弄清楚关系后,他又再三注意周围没有外人,方说出自己身分,听说蘧景玉已经故去,他也感伤,不禁“流下泪来”,他怀念的是昔日景玉慨然赠银之举。

而这次景玉之子公孙再度赠银,既回映前文景玉的故事,又拓开了以后公孙的新情节。

也约略透露了作者的怜悯之情。

王惠则感动得“双膝跪了下去”,表示“今生不能相见,来生犬马相报便了”。

从此更姓改名,远窜他乡。

  这段情节,以王惠、荀玫同榜成进士开始,在回溯前文观音庵里举人王惠与塾师周进说梦一节的同时,又细写了王惠宦海风波的实况,再递入蘧公孙今后的故事,情节转换自然了无痕迹,虽然复杂多变,但却是围绕宦海风波一节而展开。

其实,中国封建社会仕途之险恶,早在第1回中,王冕母亲就曾说出“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下场”;此回书中,蘧佑亦云“宦海风波,实难久恋”,“小儿亡化了,只怕还是做官的报应”;第17回知县李本瑛尊贤重孝而被拿; 第24回向鼎因结交斯文而被参,第25回又误传摘印等等,均是真切的反映。

至于萧云仙、汤镇台有功受罚,更是贤愚不分、黑白颠倒。

作者于此,感慨实亦良多。

拿贼拿赃其他应用

组词

拿组词贼组词拿组词赃组词

笔顺笔画

拿笔顺笔画贼笔顺笔画拿笔顺笔画赃笔顺笔画

近义词

拿近义词贼近义词拿近义词赃近义词

反义词

拿反义词贼反义词拿反义词赃反义词

拿贼拿赃成语接龙

正接

赃官污吏赃贿狼籍赃贿狼藉赃秽狼藉赃货狼藉赃私狼籍赃私狼藉赃污狼籍赃污狼藉赃心烂肺赃盈恶贯

反接

虎跳龙拿虎掷龙拿生擒活拿一把死拿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拿贼拿赃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阿娇金屋别鹤孤鸾比肩皆是婢膝奴颜粗服乱头刺股悬梁掣襟露肘层山叠嶂床头金尽此心耿耿发聋振聩虎落平阳横僿不文鸿鶱凤逝横征苛役蹇谔之风进退有常开宗明义两情两愿蹑影藏形剖幽析微七病八痛散兵游勇是非混淆随随便便舍卒保帅无尽无穷一鞭一条痕伊何底止一推两搡一枕槐安纸落云烟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nazeinazang20639.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