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思恶想的意思苦思恶想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苦思恶想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苦思恶想
- 拼音: kǔ sī è xiǎng
- 频率: 一般
- 年代: 近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联合式
- 解释: 形容竭力思索,绞尽脑汁。
- 语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仔细思考。
- 典故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彼此争强赌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
- 成语示例:
- 英文翻译: be in a brown study
苦思恶想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什么成语是苦苦的想的意思?
苦思冥想[读音][kǔ sī míng xiǎng] [解释]尽心地思索和想象。
[出处]巴金《创作回忆录·关于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近义]冥思苦想,绞尽脑汁,静思默想,苦思恶想搜索枯肠,搜肠刮肚
忆苦思甜类似的成语?
摇头晃脑,苦尽甘来。
忆苦思甜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
行思坐忆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先苦后甜指先经历苦难然后过上幸福的日子
甜酸苦辣指种种不同的味道。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种种遭遇和复杂感受。
嘴甜心苦说话和善,居心不良。
酸甜苦辣指各种滋味。比喻人生的幸福、欢乐、痛苦、磨难等各种境遇。
苦尽甜来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苦思恶想形容竭力思索,绞尽脑汁
研精苦思精心研究,深入思考。同“研精覃思”。
冥思苦索冥:深沉;苦:尽力地;用心地。冥思:深沉地考虑。深沉而费心地思索。多形容不...
瞑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知难而退,以退为进。
酸甜苦辣、功过是非、成败得失、悲欢离合、生死存亡、新愁旧恨”等词义依次并列的之外,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语义交叉组合的并列结构成语,可分三类:
类似冥思苦想的成语?
【沉思默想】形容深入地思考。
沉:深。
默:不作声。
【痴思妄想】妄:胡乱,虚妄;妄想:荒唐的想法。
指一门心思想着无法实现的事情。
【驰思遐想】自由地联想。
【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苦思恶想】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苦思冥想】尽心地思索和想象。
【瞑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尽力思索。
【眠思梦想】睡梦中也在想念。
形容思念之甚。
【前思后想】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
形容一再考虑。
【穷思竭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穷思极想】穷:极。
形容苦苦思索。
【奇思妙想】奇妙的想法。
【千思万想】无数遍的思索、考虑。
犹言千思万虑。
形容用心极苦
比喻作业很麻烦的句子?
我的烦恼我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女孩,从小我 就立志要当一名好学生,完成好老师布 置的作业。
可是最近我开始动摇了,因 为学校的作业实在太多了,过多的作业 给我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刚开学,作业还算比较少,每天放 学后我至少还能出去玩半个小时,可刚 学完两、三个单元,作业就多起来了, 到了期末,几乎每天的作业都是两大张 卷子,这两张卷子看似很轻,可放在我 的书包里,就像一座几千亿吨的大山那 么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写作业要写 到十一点钟,别去玩了。
早上起来,俩 大眼袋吊着,多难看呀
烦
有时我吃完饭后想出去玩一会,消 化消化,可刚换好鞋就会想起来还有一 大堆作业等着我呢
没办法,只得又回 去继续写作业。
到了暑假或寒假,我以为可以轻松 点了,可没想到作业不但没有减少,反 而还比平时增加好几倍
老师布置的, 爸妈布置的,补习班的作业……真是铺天 盖地
这些作业害得我吃不下、玩不好 ,就连睡觉都梦到有一大堆作业要做
老师们啊,请给我们减减负吧,我 们什么时候才能摆脱作业多的烦恼啊
绞尽脑汁,一筹莫展。冥思苦想仍无为。冥思苦想仍无法。冥思苦想,仍束手无策。左思右想笔难动。左思右想法仍无。苦思恶想解不出。左思右想,无计可施。搜肠刮肚法不现。搜肠刮肚,寸步难行。
各科作业如同一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不知做哪一门才好。
两汉屈原批评争论的原因及意义?
屈原的人生经历和最终以死殉国的人生选择构成了其形象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性有双重含义:进仕可兴邦富国并立个人之修名,但又有昏君不察、小人谗言、杀生么祸的危险,此其一;远游虽然可以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却又难慰"恐皇舆之败迹"和"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患之必,此其二。"
这种进退两难的双重二难困境在后世文人那里反复出现,成为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典型困境和永恒冲突。诚化后来范仲淹《岳阳楼记》所言:“是进亦忧,退亦忧”。两汉文人对屈原这种悲剧性的解读,都渗透了批评者的诸多感情,使其情感化、主观化,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考量,对屈原的悲剧形态的解读存在不同的倾向
一、批评深化了屈原的悲剧形象
屈原的人生经历和最终以死殉国的人生选择构成了其形象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性有双重含义:进仕可兴邦富国并立个人之修名,但又有昏君不察、小人谗言、杀生么祸的危险,此其一;远游虽然可以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却又难慰"恐皇舆之败迹"和"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患之必,此其二。"
这种进退两难的双重二难困境在后世文人那里反复出现,成为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典型困境和永恒冲突。诚化后来范仲淹《岳阳楼记》所言:“是进亦忧,退亦忧”。两汉文人对屈原这种悲剧性的解读,都渗透了批评者的诸多感情,使其情感化、主观化,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考量,对屈原的悲剧形态的解读存在不同的倾向。
1.道德悲剧
贾谊在《吊屈原赋》中刻画了屈原所面对的"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困境,并悲叹到:“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辜也!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贾谊在对屈原的不幸产生极度同情的同时,对屈原的人生选择给予否定,对屈原沉江赴死表示不解。
在战国时风遗留的汉初,贾谊对屈原的忠君思想是不理解的,他认为屈原不应执着于楚国,大可弃楚而去,自有明君可效忠,有贤臣可共事。在贾谊眼里,屈原是一个在他自己秉持的价值观里吃尽苦头的最终成为了政治黑暗时期"愚忠"的殉道者。
2.社会悲剧
随着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大汉统一局面的稳定,文人对国家兴盛气象的期待使他们慢慢开始凝聚于最高统治者周围,汉初那种"择主而侍"的思想不复存在。文人积极入世、参与政治的愿望慢慢凸显,大部分体现在直言进谏以改良政治弊端与社会风气。司马迁对屈原的悲剧性解读便立足于社会政治现实。
《史记·屈原列传》有:“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昔,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司马迁将屈原的悲剧归因于君听不明、奸臣争宠,奸佞之人为一己私利,置邦国、民族利益于不顾的黑暗政治现实。可以看出,司马迁掷地有声的评击统治阶级是感于自己的政治遭遇,对其发出的激烈地控诉。
3.命运悲剧
西汉末期,经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皇权的加强以及经学思想的错制,使文人忌惮皇权,敢怒而不敢言。扬雄在《反离骚》里,对屈原所处的政治环境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资娵娃么珍養兮,鬻九戎而索赖。凤皇翔于蓬睹兮,岂驾鶴之能捷?聘骅骝以曲艰兮,驴骡连蹇而齐足。枳棘之榛榛兮,螈貁拟而不敢下。”
表达了对恶势力的痛恨,但扬雄舍弃了君不作为的现象,在抨击了黑暗的环境之后得出“夫圣哲之不遭兮,固时命之所有。”“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的论断,将屈原所遭受的一切都归咎于命运,从而扬雄给出了随命而安、全身远害的选择。
4.性格悲剧
至班固时期,经学所倡导的"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在政治上全面确立,对屈原悲剧性的分析,己不仅仅停留在扬雄对屈原不顺应命运的否定阶段,班固用儒家纲常对屈原的行为进行了否定,不仅否定了屈原"数责怀王",认为君臣之道之下人臣不该对君王有所不满,还将屈原的赴死行为有违"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中庸之道,这样偏激的行为所导致的人生悲剧是其“狷狂”性格所导致。
二、屈骚评论体现出的革新
屈原评论作为两汉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很难躲过儒家诗学对其影响。经学所建立的审美品评标准是两汉时期唯一成熟的文学批评体系,但随着文学的发展其中难免要遭遇种种不能被儒家学说所解说的文学现象,这些现象所标示的正是儒家文学思想的局限性,也体现出文学自身的文学性与独特性。两汉屈原评论随着文学的发展和文人的觉醒,逐渐挣脱经学的文学批评框架,创立了诸多新的文学批评新视角。
对屈原"激愤"的情感的争论便可以看做是文学审美对诗学传统藩篱的挣脱。屈原在《离骚》中怀着强烈的义愤抨击浊世,"责数怀王,怨恶椒兰"。司马迁有感于此称:"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在司马迁眼里屈原是有着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和高昂的主体人格精神的抒情主人公,对于黑暗的政治、君王的昏庸,嗤以愤怒控诉,表现出不折不烧的斗争精神。
司马迁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愤著书"说,具有强烈的反抗色彩。"发愤著书"说的价值在于"它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的'诗可以怨’的理论渊源,又在主导精神上突破了'诗可怨’的理论局限,在文学创作情感问题上自成一家之言。"
儒家诗说的"温柔敦厚"与屈原作品中情感表达的丰富的辞藻,浓郁的意象,夸诞的神思等相互拒斥。"温雅以广文,兴喻以尽意"表明屈原赋当中忧神苦思的情感和非法度所正、经义所载的内容不符合儒家诗教观。
班固认为诗可以讽谏,但要"主文而谲谏","诗可以怨",但此怨"是"止乎礼仪"的怨,屈原在其作品中的"怨"大大超过儒家所应许的范围,所以班固对屈原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是否定的。
对屈原艺术的评价可以看做是两汉文人对儒家经学思想的集体叛逃。扬雄《法言·吾子》云:"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他最早以"丽"论屈骚,虽然对"丽"这样的字眼还有所顾忌,用"则"来加以规范,但这颗"叛逆"的种子一经种下,便会疯长,屈原作品辞赋如此耀眼的特征一经提出,便是文人再也不能忽视的闪光点。
作为经学的坚决择卫者班固则称《离骚》"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弘博丽雅”四个字,便是对《离骚》文采颇高的评价,特别是其中的"丽"字,并非儒家评诗论文的标准,可以看出班固作为文学家,以文学家的自觉在传统儒家诗学体系之外勘探文学自身的恃点。龚克昌、詹福瑞等学者都明确地把"丽辞"作为"汉代文学自觉"的重要依据,扬雄、班固作为两汉的纯儒,也不免脱离诗学评论标准,为文学的自觉做出贡献。
三、“诗骚”逐渐融合与并称
《诗经》与《楚辞》作为我国诗歌的两大源头,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诗歌体系,其差异大致有三方面,一是《诗经》中"发乎情,止乎礼"对情感抒发的克制与屈骚中"发愤抒情"对情感的放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诗经》注重现实功用,文章内容重写实,而《楚辞》作品中多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神话故事;三是以《诗经》所建立起的儒家审美观提倡“温柔教厚”、“朴素”与屈原作品“博宏雅丽”、“浪漫奇情”的艺术特点也构成矛盾。
两汉屈原批评是在儒家诗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屈原作品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其本身的文学特色并不符合儒家传统诗学,然而两汉文人为了使屈原作品受到广泛的认可,他们不得不将屈原及其作品纳入儒家审美的框架内,对屈原进行最大肯定。随着文学的觉醒,两汉文人自觉接受两种艺术体系,并逐渐泾渭分明。
虽然至到东汉末期,王逸的屈原批评仍然"依经立义",但对屈原作品艺术特色的批评,己形成独立的审美体系。这两方面的评价表现了儒学与楚骚的结合不仅意味着文士的个性情感对僵化的儒经文化模式的冲击,而且决定楚骚重新被认知为一种积极的精神参与文学致用思想的建设。
屈原及其作品经过两汉文人的反复认识与解读,形成了独立的艺术审美特征。首先,司马迁针对《离骚》产生的动因是"盖自怨生也",提出"发愤著书"说,成为屈原作品的显著恃点。其次,王逸在刘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途而见义远"的基础上将屈作中的比兴手法具体化,提出"香草美人"的象征系统。
再次,对屈原作品中俶诡怪异的想象与神话的认识,从班固对艺术想象的否定到王逸对神话传说的误读,虽然这部分内容没有得到两汉文人的正视,但促进了后代对屈作中想象与神话成分的重视。
四、总结
我国诗歌史上不再仅仅有《诗经》,屈骚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它影响下的汉赋发展壮大,五言诗相继诞生,诗歌不仅仅再是以政治讽谏、温柔敦厚为特点,而是出现了更多丰富生动的形式。
屈原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文化范型,一直深远地影响着两千年来的文人志士。对于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我们应该将目光回溯到汉代,是汉代的文学家们将在先秦史料中并未记载的屈原拉回到历史的舞台,展现其熠熠生辉。两汉时期的屈原评论有着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