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倚伏的意思祸福倚伏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祸福倚伏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祸福倚伏
- 拼音: huò fú yǐ fú
- 频率: 生僻
- 年代: 古代
- 词性: 中性词
- 结构: 主谓式
- 解释: 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 语法: 作宾语;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 典故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成语示例:
- 英文翻译: Joy and sorrow are nextdoor neighbour.
祸福倚伏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房陵典故?
房陵首次大规模流放始于秦代。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长信侯嫪毐与太后是私通之事被人告发,嫪毐恐惧,盗用太后秦王印信发动士兵作乱。相国吕不韦派昌平君、昌文君带领咸阳士卒平乱,双方战于咸阳。结果嫪毐大败,被捕,与其党羽车裂于市,夷三族。嫪毐门客共四千余家皆徒迁于房陵。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嫪毐)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
嫪毐被诛,功劳最大的吕不韦不但没有获得奖赏,反而被嬴政所忌惮。一年后,嬴政免去吕不韦相邦职务,贬他回到自己的封地河南。又过了一年,嬴政赐书吕不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读罢,自知难逃一死,于是服毒自杀。
吕不韦死后,嬴政将其家眷门客等一万余户共数万人遣往房陵。此外,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代后,将代王也流放房陵。
到了唐朝,房陵迎来了一位品级和名气都很高的帝王——唐中宗李显,就是那个被我们称为“六味地皇丸”的李显。
李显作为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在两位皇兄一死一废后被立为太子。高宗死后,李显登基为帝,是为唐中宗。李显庸弱无能,朝政被母后武则天把持。于是,李显重用韦后亲戚,壮大自己的势力。他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辅臣裴炎表示不可。李显大怒道:“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意思是:我把天下给韦玄贞都可以,何况区区一个侍中。
武则天得知后,先是大惊,继而大怒,心想:此子胳膊肘往外拐,不可重用。于是,继承皇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往房陵。
幽禁于房陵的李显在物质生活上过得还是不错的,他在房陵筑城建宫,过着帝王般的日子。可是精神方面可就受尽了煎熬,武则天当了皇帝后,大肆屠戮李氏宗亲子弟,李显整日担惊受怕。不仅如此,外面还有打着“匡扶庐陵王”旗号反对武则天的,更是让李显惶惶不安。每当有武则天使臣前来,李显就忧惧异常,甚至一度想自杀。这时,陪伴李显左右的妃子韦氏表现出了其刚毅、坚韧的一面,她劝慰道:“祸福倚伏,何常之有?岂失一死,何遽如是也!”意思是:福祸相依,这是没有道理的,人哪有不死的,何必现在了!此后,李显与韦氏相依为命,同甘共苦。李显向韦氏承诺,他日富贵绝不辜负她。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武政变,助李显复位称帝。二度即位的李显不忘初心,立刻册封韦氏为皇后,让其参入朝政,并大举提拔韦后亲戚,而疏远张柬之等功臣。当初能共患难的韦氏却不能共富贵,在权利欲的极度膨胀下,有了做第二个武则天的想法。于是,她伙同女儿安乐公主将李显毒死了。
就这样,李显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同时被自己最亲的三个女人背叛,并成为她们路上的绊脚石,属实够惨的。不过,正是因为李显传奇的经历,为房陵流放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共有40余位帝王皇亲将相被流放房陵,其中有16位帝王、16名皇亲、13名将相及刺史流放房陵,总体来说:丹朱特放房陵开先河,秦代大规模,汉代王侯多,唐代等级高,五代两宋人物多,明清渐渐式微,历代流放特殊地。
祸福倚伏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祸福倚伏 【拼音】:huò fú yǐ fú 【释义】: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祸福倚伏是什么意思?
祸福倚伏的意思,祸福倚伏是什么意思?
指祸福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即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也作【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也简作【祸福倚伏】,【祸福相随】,【祸福相依】。
塞翁失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看等事情要全面,幸福时不要忘了失意时,乐观看等身边的灾祸与幸福.它们时时刻刻都是并存的.也可以理解为事在人为来激励自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看你能否扭转乾坤.
其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有福祸相伴相生的意思,它就是为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倚伏观服务的。
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福祸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相互转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