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入山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被发入山的意思被发入山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被发入山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被发入山
拼音: pī fà rù shān
频率: 生僻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连动式
解释: 被:通“披";被发:披散头发。指归隐山林。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 晋·袁晔《献帝春秋》:“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成语示例:明·陈侚《余庵杂录》上卷:“若草庐则既为宋人,且试乡校,为宋贡士矣,即不死,亦当~,而奈何其膺程钜夫之荐也。"
英文翻译: 

被发入山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刘备听取别人好的意见的成语?

要说的成语,便是刘备口中的“被发入山”,意为披散头发,隐居山林,形容不过问世事。

这也是由刘备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孙权想借道刘备所占据的荆州地区进攻益州,故此写信给刘备,提出与刘备一起向益州发动进攻。

但刘备回信拒绝了孙权的邀请。

孙权大怒,派遣孙瑜带领军队,打算强行通过刘备的地盘。

刘备则用“被发入山”这句成语进行威胁,同时又派关羽、张飞等人把守通过益州的要道,摆出以武力阻止孙瑜大军的架势。

孙权发现刘备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大军经过,只好撤军。

三国志先主传原文?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三国志.先主传》 原文

刘备传,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典略曰:备本临邑侯枝属也。】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汉晋春秋曰:涿人李定云:“此家必出贵人。”】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於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於从事,遂与相随,遇贼於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五葬反。】弃官亡命。

【典略曰: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馀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

【英雄记云: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魏书曰: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袁绍攻公孙瓒,先主与田楷东屯齐。

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於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

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

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

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领徐州。

【献帝春秋曰:陈登等遣使诣袁绍曰:“天降灾沴,祸臻鄙州,州将殂殒,生民无主,恐惧奸雄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日昃之忧,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方今寇难纵横,不遑释甲,谨遣下吏奔告于执事。”绍答曰:“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阴。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

【英雄记曰: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於淮阴石亭,更有胜负。陶谦故将曹豹在下邳,张飞欲杀之。豹众坚营自守,使人招吕布。布取下邳,张飞败走。备闻之,引兵还,比至下邳,兵溃。收散卒东取广陵,与袁术战,又败。】

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求和於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先主还小沛,

【英雄记曰: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欲还小沛,遂使吏请降布。布令备还州,并势击术。具刺史车马童仆,发遣备妻子部曲家属於泗水上,祖道相乐。魏书曰:诸将谓布曰:“备数反覆难养,宜早图之。”布不听,以状语备。备心不安而求自讬,使人说布,求屯小沛,布乃遣之。】

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

【英雄记曰: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为备兵所钞。布由是遣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等攻备。九月,遂破沛城,备单身走,获其妻息。十月,曹公自征布,备於梁国界中与曹公相遇,遂随公俱东征。】

助先主围布於下邳,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

【臣松之案: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於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华阳国志云: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

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献帝起居注曰:承等与备谋未发,而备出。承谓服曰:“郭多有数百兵,坏李傕数万人,但足下与我同不耳!昔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吾与子由是也。”服曰:“惶惧不敢当,且兵又少。”承曰:“举事讫,得曹公成兵,顾不足邪?”服曰:“今京师岂有所任乎?”承曰:“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我腹心办事者。”遂定计。】

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

【胡冲吴历曰:曹公数遣亲近密觇诸将有宾客酒食者,辄因事害之。备时闭门,将人种芜菁,曹公使人闚门。既去,备谓张飞、关羽曰:“吾岂种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复留。”其夜开后栅,与飞等轻骑俱去,所得赐遗衣服,悉封留之,乃往小沛收合兵众。臣松之案:魏武帝遣先主统诸将要击袁术,郭嘉等并谏,魏武不从,其事显然,非因种菜遁逃而去。如胡冲所云,何乖僻之甚乎!】

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

【魏书曰:是时,公方有急於官渡,乃分留诸将屯官渡,自勒精兵征备。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

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

【魏书曰:备归绍,绍父子倾心敬重。】

驻月馀日,所失亡士卒稍稍来集。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曹公遣曹仁将兵击先主,先主还绍军,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

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於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世语曰: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乘浮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谢之,曰:“何去之速乎!”孙盛曰:此不然之言。备时羁旅,客主势殊,若有此变,岂敢晏然终表之世而无衅故乎?此皆世俗妄说,非事实也。】

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十二年,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

【汉晋春秋曰:曹公自柳城还,表谓备曰:“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於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

【英雄记曰: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魏书曰: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臣松之以为表夫妻素爱琮,舍適立庶,情计久定,无缘临终举荆州以授备,此亦不然之言。】

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孔衍汉魏春秋曰: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

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典略曰:备过辞表墓,遂涕泣而去。】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偪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於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先主斜趋汉津,適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先主遣诸葛亮自结於孙权,

【江表传曰: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肃故进前,与备相遇於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臣】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於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臣】吴巨,【臣】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讬乎?”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

【江表传曰: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诸葛亮诣吴未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於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曰:“何以知【之】非青徐军邪?”吏对曰:“以船知之。”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谓关羽、张飞曰:“彼欲致我,我今自结讬於东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又孔明已俱来,不过三两日到也。”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孙盛曰:刘备雄才,处必亡之地,告急於吴,而获奔助,无缘复顾望江渚而怀后计。江表传之言,当是吴人欲专美之辞。】

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江表传曰: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复从权借荆州数郡。】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三辅决录注曰:金旋字元机,京兆人,历位黄门郎、汉阳太守,徵拜议郎,迁中郎将,领武陵太守,为备所攻劫死。子祎,事见魏武本纪。】

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

【山阳公载记曰:备还,谓左右曰:“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乃昼夜兼行。臣松之案:魏书载刘备与孙权语,与蜀志述诸葛亮与权语正同。刘备未破魏军之前,尚未与孙权相见,不得有此说。故知蜀志为是。】

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荆州主簿殷观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先主从之,权果辍计。迁观为别驾从事。

【献帝春秋曰:孙权欲与备共取蜀,遣使报备曰:“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备欲自图蜀,拒答不听,曰:“益州民富强,土地险阻,刘璋虽弱,足以自守。张鲁虚伪,未必尽忠於操。

今暴师於蜀、汉,转运於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虽有无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议者见操失利於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於沧海,观兵於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於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

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权知备意,因召瑜还。】

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锺繇等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

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於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

【吴书曰:备前见张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因问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松等具言之,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

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至涪,璋自出迎,相见甚欢。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於会所袭璋。

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仓卒。”璋推先主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先主亦推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先主并军三万馀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是岁,璋还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於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宝】实,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其馀皆给半。

【魏书曰:备因激怒其众曰:“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不遑宁居;今积帑藏之财而吝於赏功,望士大夫为出死力战,其可得乎!”】

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逮己,白璋发其谋。於是璋收斩松,嫌隙始构矣。

【益部耆旧杂记曰:张肃有威仪,容貌甚伟。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然识达精果,有才幹。刘璋遣诣曹公,曹公不甚礼;公主簿杨脩深器之,白公辟松,公不纳。脩以公所撰兵书示松,松宴饮之间一看便闇诵。脩以此益异之。】

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乃使黄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径至关中,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据其城。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於涪,

【益部耆旧杂记曰: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仕州为从事。】

皆破败,退保绵竹。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严率众降先主。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先主进军围雒;时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

十九年夏,雒城破,

【益部耆旧杂记曰:刘璋遣张任、刘璝率精兵拒捍先主於涪,为先主所破,退与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於雁桥,战复败。禽任。先主闻任之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先主叹惜焉。】

进围成都数十日,璋出降。

【傅子曰: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戩曰:“刘备其不济乎?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蜀虽小区,险固四塞,独守之国,难卒并也。”

徵士傅幹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典略曰:赵戩,字叔茂,京兆长陵人也。质而好学,言称诗书,爱恤於人,不论疏密。辟公府,入为尚书选部郎。

董卓欲以所私并充台阁,戩拒不听。卓怒,召戩欲杀之,观者皆为戩惧,而戩自若。及见卓,引辞正色,陈说是非,卓虽凶戾,屈而谢之迁平陵令。故将王允被害,莫敢近者,戩弃官收敛之。三辅乱,戩客荆州,刘表以为宾客。曹公平荆州,执戩手曰:“何相见之晚也!”遂辟为掾。后为五官将司马,相国锺繇长史,年六十馀卒。】

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

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

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

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遣黄权将兵迎张鲁,张鲁已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於瓦口,破郃等,郃收兵还南郑。先主亦还成都。

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先主次于阳平关,与渊、郃等相拒。

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

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

【三辅决录注曰:援字文雄,扶风人也。其先本姓谢,与北地诸谢同族。始祖谢服为将军出征,天子以谢服非令名,改为射,子孙氏焉。兄坚,字文固,少有美名,辟公府为黄门侍郎。献帝之初,三辅饥乱,坚去官,与弟援南入蜀依刘璋,璋以坚为长史。刘备代璋,以坚为广汉、蜀郡太守。援亦少有名行,太尉皇甫嵩贤其才而以女妻之,丞相诸葛亮以援为祭酒,迁从事中郎,卒官。】

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

昔唐尧至圣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贤而四国作难,高后称制而诸吕窃命,孝昭幼冲而上官逆谋,皆冯世宠,藉履国权,穷凶极乱,社稷几危。非大舜、周公、朱虚、博陆,则不能流放禽讨,安危定倾。伏惟陛下诞姿圣德,统理万邦,而遭厄运不造之艰。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

久令陛下蒙尘忧厄,幽处虚邑。人神无主,遏绝王命,厌昧皇极,欲盗神器。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备,受朝爵秩,念在输力,以殉国难。睹其机兆,赫然愤发,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将安国家,克宁旧都。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臣等每惧王室大有阎乐之祸,小有定安之变,

【赵高使阎乐杀二世。王莽废孺子以为定安公。】

夙夜惴惴,战栗累息。昔在虞书,敦序九族,周监二代,封建同姓,诗著其义,历载长久。汉兴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诸吕之难,而成太宗之基。臣等以备肺腑枝叶,宗子藩翰,心存国家,念在弭乱。自操破於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奉辞在外,礼命断绝。

昔河西太守梁统等值汉中兴,限於山河,位同权均,不能相率,咸推窦融以为元帅,卒立效绩,摧破隗嚣。今社稷之难,急於陇、蜀。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遂於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於先主。

先主上言汉帝曰:“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於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曩者董卓造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赖陛下圣德威灵,人神同应,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暴逆并殪,以渐冰消。惟独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

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懦弱不武,历年未效。常恐殒没,孤负国恩,寤寐永叹,夕惕若厉。今臣群寮以为在昔虞书敦叙九族,庶明励翼,

【郑玄注曰:庶,众也;励,作也;叙,次序也。序九族而亲之,以众明作羽翼之臣也。】

五帝损益,此道不废。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福。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寔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荷任一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罪谤。群寮见逼,迫臣以义。臣退惟寇贼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成臣忧责碎首之负。若应权通变,以宁靖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敢虑常宜,以防后悔。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累息,如临于谷。尽力输诚,奖厉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谨拜章因驿上还所假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於是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

【典略曰:备於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馀区。】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

二十五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

是后在所并言众瑞,日月相属,故议郎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等上言:“臣闻河图、洛书,五经谶、纬,孔子所甄,验应自远。谨案洛书甄曜度曰:‘赤三日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

’洛书宝号命曰:‘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不败。’洛书录运期曰:‘九侯七杰争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头,谁使主者玄且来。’孝经钩命决录曰:‘帝三建九会备。’臣父群未亡时,言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见来积年,时时有景云祥风,从璿玑下来应之,此为异瑞。

又二十二年中,数有气如旗,从西竟东,中天而行,图、书曰‘必有天子出其方’。加是年太白、荧惑、填星,常从岁星相追。

近汉初兴,五星从岁星谋;岁星主义,汉位在西,义之上方,故汉法常以岁星候人主。当有圣主起於此州,以致中兴。时许帝尚存,故群下不敢漏言。顷者荧惑复追岁星,见在胃昴毕;昴毕为天纲,经曰‘帝星处之,众邪消亡’。圣讳豫睹,推揆期验,符合数至,若此非一。臣闻圣王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故应际而生,与神合契。愿大王应天顺民,速即洪业,以宁海内。”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权】黄柱、少府王谋等上言:“曹丕篡弑,湮灭汉室,窃据神器,劫迫忠良,酷烈无道。人鬼忿毒,咸思刘氏。今上无天子,海内惶惶,靡所式仰。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馀人,咸称述符瑞,图、谶明徵。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

孝经援神契曰‘德至渊泉则黄龙见’,龙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又前关羽围樊、襄阳,襄阳男子张嘉、王休献玉玺,玺潜汉水,伏於渊泉,晖景烛耀,灵光彻天。夫汉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国号也,大王袭先帝轨迹,亦兴於汉中也。今天子玉玺神光先见,玺出襄阳,汉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与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应,非人力所致。昔周有乌鱼之瑞,咸曰休哉。二祖受命,图、书先著,以为徵验。今上天告祥,群儒英俊,并进河、洛,孔子谶、记,咸悉具至。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祇降祚,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考省灵图,启发谶、纬,神明之表,名讳昭著。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绍嗣昭穆,天下幸甚。臣等谨与博士许慈、议郎孟光,建立礼仪,择令辰,上尊号。”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担之南。

【蜀本纪曰:武都有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精也。蜀王娶以为妻,不习水土,疾病欲归国,蜀王留之,无几物故。蜀王发卒之武都担土,於成都郭中葬,盖地数亩,高十丈,号曰武担也。臣松之案:武担,山名,在成都西北,盖以乾位在西北,故就之以即阼。】

为文曰:“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脩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备惟否德,惧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惧汉阼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玺绶。脩燔瘗,告类于天神,惟神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

【魏书曰: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文帝恶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典略曰:备遣军谋掾韩冉赍书吊,并贡锦布。冉称疾,住上庸。上庸致其书,適会受终,有诏报答以引致之。备得报书,遂称制。】

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置百官,立宗庙,祫祭高皇帝以下。

【臣松之以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既绍汉祚,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于时英贤作辅,儒生在宫,宗庙制度,必有宪章,而载记阙略,良可恨哉!】

五月,立皇后吴氏,子禅为皇太子。六月,以子永为鲁王,理为梁王。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

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

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猇,许交反。】驻营,自佷山【佷,音恒。】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

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

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司徒许靖卒。

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遣将军陈曶【音笏。】讨元,元军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亮上言於后主曰:“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咷,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葛洪神仙传曰:仙人李意其,蜀人也。传世见之,云是汉文帝时人。先主欲伐吴,遣人迎意其。意其到,先主礼敬之,问以吉凶。意其不答而求纸笔,画作兵马器仗数十纸已,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径去。先主大不喜。而自出军征吴,大败还,忿耻发病死,众人乃知其意。其画作大人而埋之者,即是言先主死意。】

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并说出比喻什么?说出名落孙山的意思,并说出?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安如太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安于泰山】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半壁河山】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拔地摇山】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百二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边防稳固的国家。 【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拔树撼山】拔:拉出来;撼:摇动。拔起大树,摇动大山。形容力大无比。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楚水吴山】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藏诸名山】把着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藏之名山】把着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着作极有价值。 【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荡海拔山】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力气非常大。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倒海移山】倒:颠倒,翻转。翻转大海,移动山岳。指气势或力量洪大。 【堆积成山】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堆集如山】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堆积如山】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叠石为山】叠:重叠。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 【大山小山】原指作品分类,后指同时被称誉的兄弟。 【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欱野喷山】欱:吮进,吮吸;喷:吹气。将原野吸进,把山岳吹动。比喻气魄、声势极大。 【恩重丘山】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复海移山】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覆海移山】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福齐南山】祝颂之辞。指福分如南山一样高。 【范水模山】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扛鼎拔山】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功若丘山】功:功绩;若:象。功绩象山一样。比喻劳绩非常大。 【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观者如山】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火海刀山】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航海梯山】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号令如山】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还我河山】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欱野歕山】欱:吮吸;歕:同“喷”,吹气。吮吸原野,吹动山岳。比喻气势盛大。 【巨鳌戴山】鳌:古代传说中的大海龟;戴:用头顶着。大鳌的头上顶着山。比喻感恩深重。 【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久归道山】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积甲如山】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聚米为山】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军令如山】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剑树刀山】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积土成山】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少成多。 【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锦绣江山】象锦绣那样的美好的江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猛虎出山】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闷海愁山】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猛虎离山】形容勇猛而迅速。 【猛虎深山】比喻勇武而势盛。 【猛虎下山】形容勇猛而迅速。 【满目青山】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 【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邈若河山】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令出如山】命令一发出就一定彻底执行。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力可拔山】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流水高山】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乐水乐山】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绿水青山】指美丽的河山。 【累土至山】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被发入山】被:同“?披”,散开。?披散着头发,隐居在山林。形容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披发入山】指离开俗世而隐居。 【千水万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同“千山万水”。 【气吞河山】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涌如山】形容恼怒到极点。 【气壮河山】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戎马关山】戎马:战马,指从军打仗;关山:指宁夏南部的大小关山,泛指山川和关隘。在山川和关隘里从军打仗。 【日落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刃树剑山】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仁者乐山】具有仁义之心的人安于义理,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摇,象山一样稳固不动。 【耸膊成山】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寿比南山】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涉海登山】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誓海盟山】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水满金山】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同“水漫金山”。 【水漫金山】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 【剩水残山】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涉水登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同“涉海登山”。 【山上有山】“??山”字上还有个“??山”字,隐指“出”字。用来指外出不在家。 【使蚊负山】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 【死重泰山】比喻死得光荣。 【铁案如山】铁案:证据确凿的案件或结论。形容证据确凿,定的案象山那样不能推翻。 【铁壁铜山】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 【铁打江山】用铁锻打成的江山。比喻国家巩固。 【填海移山】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铁桶江山】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 【铁证如山】 【蚊虻负山】蚊虻:吸血的昆虫。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 【蚊力负山】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 【万里河山】河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万里江山】江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稳若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稳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蚊思负山】负:担负。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负重任。 【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啸傲湖山】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雪海冰山】形容冰雪漫天盖地,天气极其寒冷。 【血海尸山】血流成海,尸戴盆望天如山。形容伤亡惨重。 【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已归道山】道山:传说中的仙山。已到达仙山。旧时比喻人死。 【堙谷堑山】指挖山填谷。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义海恩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猿穴坏山】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一叶迷山】意指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指点江山】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指批评国家大事。 【罪恶如山】形容罪恶多而重。 【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拄笏看山】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拄笏西山】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着屐登山】屐:木头鞋。穿着木头鞋登山。形容历尽艰辛 【拄颊看山】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竹罄南山】罄:尽,完。形容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 【重若丘山】比大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知水仁山】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濯濯童山】濯濯:光秃的样子;童:山无草木。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名落孙山【拼音】:míngluòsūnshān【解释】: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出处】: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示例】:若不幸~,那时更自难堪。★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近义词】:一败涂地【反义词】:名列前茅【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落选【成语故事】:宋朝苏州滑稽才子孙山与朋友去苏州参加乡试。考完以后,孙山考中但是最后一名。朋友没考中留在省城。孙山回到乡里接受乡亲的祝贺。朋友的父亲来打听儿子的情况,他作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来回答朋友的父亲

孙权的十大谋略?

第一计,借尸还魂

建安十三年荆州刺史刘表去世,孙权采取鲁肃建议往吊刘表以探虚实,结果鲁肃未到曹操已先期占领荆州,刘琮投降,刘备鼠窜,此时孙权只好与刘备联合共抗曹军,孙权的意图是,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赤壁之战曹操败北,孙刘联合收复了荆州大片土地,刘备推荐孙权任徐州牧,而孙权则表刘备为荆州牧,孙权认为刘备虽然枭雄,但势单力薄,与东吴没有可比性,暂时将荆州交给刘备总比交给曹操有利,于是刘备虽为荆州牧实际还在孙权的控制之下,这就是为什么有借荆州之说的根源。

第二计,假道伐虢

刘备虽为荆州之主,然未全部占有荆州,他只好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以扩充自己的地盘,孙权看中刘备的实力欲借力西并蜀川,此为假道伐虢之计,但却失败了。据《三国志·刘备传》记载,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意思是,孙权准备出兵取蜀,想让刘备为前驱,于是派使者告知刘备,刘备主薄殷观说:“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殷观这话与刘备不谋而合,于是殷观升职。《献帝春秋》说,孙权欲与刘备共取西蜀,孙权说,若让曹操取了西蜀,则荆州危矣,如果我们取了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此时的孙权总认为刘备是寄居篱下,于是派周瑜率军借道夏口,哪知刘备却有自己的打算,他表面说:“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暗地里派关羽屯住江陵,张飞驻扎秭归,诸葛亮盘踞南郡,破了孙权之计。

第三计,美人计

此计孙权共使用两次,一为刘备,一为关羽。《三国志·刘备传》曰: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刘备南征四郡并担任荆州之主,孙权感到畏惧,所以将妹妹许配刘备,孙权的用意,一是想稳住刘备,二是想借刘备之力西取巴蜀。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此计用在刘备身上不奏效,用在关羽身上孙权才知道自己落了个更大的难堪。《三国志·关羽传》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演义中还添加了关羽辱骂的细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第四计,反客为主

建安十九年,刘备夺得益州,孙权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刘备做大做强,于是派诸葛瑾索要荆州,刘备以拿下凉州再还荆州为借口故意拖延,孙权岂肯就范,遂直接派遣官吏去接管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由于关羽阻挠,孙权计划落空,于是派鲁肃、吕蒙以武力拿下三郡,刘备大怒提兵五万前来争夺,无奈曹操兵入汉中,刘备怕失去益州遂于孙权讲和,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双方罢兵言归于好,按理刘备是荆州牧,但有赖于孙权才有今日,所以人在屋檐下,只有客随主便了。

第五计,顺手牵羊

三郡之争,孙权让鲁肃领兵屯益阳抵住关羽,暗遣吕蒙夺取三郡,长沙、桂阳望风而降,此时孙权下令吕蒙舍掉零陵速救援鲁肃,吕蒙当夜路过零陵派说客用“无中生有”之计劝降太守郝普,待郝普出降,吕蒙拍手大笑故意拿出孙权手谕给郝普观看,当郝普得知刘备、关羽俱来救援时立马羞愧难当。后来孙刘讲和,郝普被放归刘备,其处境可想而知。

第六计,远交近攻

划定疆界以后,孙刘两家依然重兵把守。此时孙权似乎有翻脸的迹象,《三国志·孙权传》载,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孙刘联盟出现裂痕曹操自然求之不得,于是大举征蜀,派曹仁讨关羽,不料曹仁反被关羽围困。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关羽攻打樊城,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正在节节胜利之际,孙权却主动要求袭击关羽后方使之首尾不能相顾。

第七计,暗度陈仓

为了去除关羽的戒备之心,吕蒙故意装病,要求孙权下诏令其回京养病,并撤去部分军队,以此麻痹关羽,虽然如此,关羽并未放松警惕,只是稍撤兵以赴樊(《三国志·吕蒙传》)。孙权、吕蒙看到关羽中计,开始实施下一计策。

第八计,瞒天过海

吕蒙迅速组织早已训练有素的精兵,使他们换上平民衣服划着商用的货船,突袭关羽的江边哨所,不费一枪一弹拿下了公安和南郡,俘获了将军士仁和糜芳以及关羽妻子和将士家属,因此攻打樊城的士气一落千丈,在吴、魏的前后夹击下关羽兵败,得知后方遭袭遣使者前来探问,吕蒙故意挥泪将一老乡斩首(因拿百姓草帽),带着关羽使者一家一家嘘寒问暖,作秀以引诱关羽投降。

第九计,笑里藏刀

美人计对关羽不好使,孙权又生一计,《典略》载,关羽围樊城,孙权主动要求发兵援助,但命令部队缓慢行军,关羽知道孙权并非真心,所以骂道:“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虽然孙权面子架不住,但仍然强作笑颜伪心手写一书送与关羽,表示自己愿御驾亲征,帮助关羽功曹仁,其实此时的孙权已经投靠了曹操,其醉翁之意明眼人一眼便知。

第十计,釜底抽薪

夺取荆州,孙权完全可以放关羽一条生路,这样既可维持孙刘联盟,又可实现一统吴楚的夙愿,而孙权并未着眼于从长远,在关羽竖起白旗表示投降以后,派硃然、潘璋断其归路,无论关羽真假,也无须一杀了之使之身首异处,而且将头颅献给曹操,难怪曹操说:“是兒欲踞吾著炉火上邪!”孙权为了荆州可以说处心积虑费尽心机,然而机关算尽,最终还是中了司马懿和蒋济的“借刀杀人”之计。荆州成就了孙刘联盟,也加速了三国时代的结束。

表述与被表述成语?

被板】:1.受领任命文书。板,任命官员的文书。

【被保护人】:1. 受人监护的人。

【被保险人】:1. 按期向保险机关缴纳一定的保险费,以期保险机关对其意外损失负责偿还...

【被被】:1.长大貌。《楚辞.九歌.大司命》:"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王逸注:"被...

【被边】:1.靠近边界。

【被兵】:1.遭受战祸。 2.配备兵员。

【被病】:1.谓疾病缠身。

【被剥削阶级】:没有生产资料,或只有少量生产资料,艰苦劳动的成果大部分或者全部被...

【被捕】:1. 受到逮捕。

【被参】:1.封建时代官员受到弹劾。

【被乘数】:乘法运算中被另一数所乘的数,如5×3=15,其中5是被乘数。

【被池】:1.为保持被子盖在上身的一头不沾汗垢而缝上的布帛。池,边饰。

【被宠若惊】: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顿觉吃惊不安。

【被出】:1.妻子遭到丈夫援引封建礼法公开休弃。 2.谓贬官外调。唐王维有《被出济州...

【被除数】:除法运算中被另一数所除的数,如21÷7=3,其中21是被除数。

【被创】:1.受伤。

【被辞】:1.配上歌辞。

【被搭子】:1.旧时出门装被褥和东西用的布袋。

【被褡子】:同‘背搭子’。

【被袋】:旅行时装被褥、衣物等用的圆筒形的袋。

【被单】:(~儿)(1)铺在床上或盖在被子上的布。(2)单层布被。‖也叫被单子。...

【被堤】:1.草盛貌。

【被底鸳鸯】:1.比喻恩爱夫妻。

【被动】:(1)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主动’相对)。(2)不能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

【被动句】:语法上指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是被动者的句子。如汉语的‘饭吃完了’、‘敌...

【被动免疫】:把已经获得免疫性的动物的血清注射到未经免疫的机体内所产生的短时期的...

【被动式】:说明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被动者的语法格式。汉语的被动式有时没有形式...

【被发】:1.谓发不束而披散。《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

【被发拊膺】:被:通“披”;拊膺:拍胸。披散头发捶拍胸脯。形容悲愤、痛心到极点。...

【被发附膺】:被:通“披”,散乱;附膺:拍胸。披散头发捶拍胸脯。形容十分悲愤痛心...

【被发入山】:被:同“披”,散开。披散着头发,隐居在山林。形容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被发徒跣】:徒跣:赤脚步行。披散着头发,赤着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第一个字是骂的成语?

【被宠若惊】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顿觉吃惊不安。

【被发左袵】见“被3发左衽”。

【被甲执锐】见“被3坚执锐”。

【被坚执锐】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被灾蒙祸】被、蒙:遭受。指遭受灾祸。

【被泽蒙庥】指受恩泽,蒙庇护。

【被发拊膺】被:通“?披”;拊膺:拍胸。?披散头发捶拍胸脯。形容悲愤、痛心到极点。

【被发附膺】被:通“?披”,散乱;附膺:拍胸。?披散头发捶拍胸脯。形容十分悲愤痛心。

【被发入山】被:同“?披”,散开。?披散着头发,隐居在山林。形容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被发徒跣】徒跣:赤脚步行。披散着头发,赤着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被发跣足】被发:披散头发;跣足:赤脚。披散头发,光着脚。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被发撄冠】被:通“?披”,?披散;撄:萦绕。?披发散缨。形容匆忙急迫不及整束。

【被发缨冠】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被发详狂】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被发阳狂】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被发洋狂】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被发佯狂】佯:假装。披头散发,假做颠狂。多指古时避世超俗的狂士。

【被发左衽】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被褐藏辉】被:通“?披”,散开;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被褐怀宝】被:通“?披”,散开;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被褐怀玉】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褐怀珠】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甲持兵】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被甲据鞍】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被甲执兵】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兵:兵器。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被甲载兵】身穿铠甲,手拿武器。指全副武装,披坚执锐。

【被甲枕戈】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被甲执锐】被:通“?披”,穿戴

被发入山其他应用

组词

被组词发组词入组词山组词

笔顺笔画

被笔顺笔画发笔顺笔画入笔顺笔画山笔顺笔画

近义词

被近义词发近义词入近义词山近义词

反义词

被反义词发反义词入反义词山反义词

被发入山成语接龙

正接

山包海汇山崩地塌山崩地陷山崩川竭山崩地坼山崩地裂山奔海立山包海容山崩海啸山崩水竭山不转路转山不转水转山崩钟应山吃海喝山川米聚山长水远山重水复山长水阔山肤水豢山公倒载山高皇帝远山高海深山旮旯山高水长山高水低山光水色山高水险山河表里山寒水冷山回路转山河易改,本性难移山积波委山砠水厓山鸡舞镜山鸡映水山鸡照影山节藻棁山枯石死山亏一篑山溜穿石山林隐逸山鸣谷应山盟海誓山明水秀山木自寇山南海北山栖谷饮山栖谷隐山穷水断山穷水尽山穷水绝山清水秀山容海纳山锐则不高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山水相连山颓木坏山童石烂山行海宿山阴乘兴山摇地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肴海错山遥水远山雨欲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山肴野蔌山阴夜雪山吟泽唱山止川行山珍海错山陬海澨山珍海味山珍海胥山走石泣山峙渊渟山中宰相

反接

长枕大被潜濡默被扇枕温被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被发入山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案无留牍沉思默想对簿公堂达士通人叠石为山俯仰无愧赶潮流高遏行云恭敬桑梓高头讲章高义薄云回船转舵惠子知我计将安出居诸不息继踵接武柳眉剔竖鸣钟列鼎逆耳利行年逾古稀柔风甘雨食不重肉适以相成相喣以沫玉山倾倒遗文轶事游心骇耳赞不绝口振臂一呼纵虎出柙在所不惜遵养待时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beifarushan20862.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