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先纵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欲擒先纵的意思欲擒先纵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欲擒先纵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欲擒先纵
拼音: yù qín xiān zòng
频率: 一般
年代: 近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紧缩式
解释: 欲:想要;擒:捕捉;纵:放开。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战略战术。
典故出处: 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袁姬深得用兵欲擒先纵之法。"
成语示例:
英文翻译: 

欲擒先纵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什么是“欲擒故纵”?

有时,求人办事之所以难,是因为一旦把事办成了,获利的是你,而对方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大利益,因而缺少积极性。

考虑到这一点,不妨给对方一定的甜头,让他成为办事的受益者,或许就容易得多。

这也是“欲取之、先予之“的办事策略。

“欲取之、先予之”的办事原则是:先把自己的目的隐藏起来,不予明确;再投其所好,给点甜头,让他钻进自己的“套子”;最后再抖出“包袱”,亮明目的。

此时,对方已无回绝的理由,只好乖乖就范。

1.投其所好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一个人一旦拿了他人的好处,占了他人的便宜,就不好意思拒绝他人的合理要求。

这里有个“人情”和“面子”的问题。

聪明人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往往爱使这种手段。

事后,你说人家中了“糖衣炮弹”也好,“上了贼当”也好,反正你的事最终是办成了。

有位大财主新盖了一幢住宅,里面豪华气派,就是缺少了点斯文气。

有人向他建议:何不把当下的大画家郑板桥的字画弄一幅,往客厅上一挂,岂不“风雅”吗?大财主一听,拍手称妙,即刻去请郑板桥。

不料,郑板桥恃才傲物,鄙视权贵,一些达官显贵想索求他的字画连门都没有,哪怕推着金山银山来也被拒之门外。

这位大财主也不例外,拎着钱箱跑到郑府,名片递过去了,就是听不到“请”字,理由不是先生外出,就是不舒服,一连碰了好几个钉子。

大财主不死心,派手下四处打听郑板桥的生活习惯和各种爱好。

这天,郑板桥出来散步,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曲子甚雅,不觉感到好奇,这附近没有听说有什么人会奏琴呀?于是,循声而去,发现琴声出自一座宅院,院门虚掩。

郑板桥推门而人,眼前的情景让他大感惊讶:庭院内修竹叠翠、奇石林立,竹林内一位老者鹤发童颜、银髻飘逸,正在拂琴而鸣。

老者见到他,立即戛然而止。

郑板桥见自己坏了人爱的兴致,不好意思起来。

老者却不介意,热情请他入座,两人谈诗论琴,颇为投缘。

谈兴正浓时,突然从厨房里传来一股浓烈的狗肉香味,郑板桥吸溜着鼻子,口水悄悄流了下来。

这时,只见一个仆人提着一壶老酒,端来一盆狗肉送到他们面前。

郑板桥一向嗜食狗肉,听到老者一声“请”字,连客套都忘了,迫不及待地吃喝起来。

风卷残云之后,郑桥板这才意识到,连人家尊姓大名还不知道呢,就糊里糊涂地乱吃一气,现今酒饱饭足,总不能一抹嘴巴就走吧。

然而,怎么答谢人家呢?留点银子吧,又太俗,对方也未必肯要。

于是,他对老者说:“承蒙款待,我无以回报,请找来纸笔,我胡乱涂点东西,算作纪念吧。

”老者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说:“区区一顿酒饭,算不了什么,何必在意呢?”郑板桥以为对方不希罕,便说:“不是吹牛,我的字画还是可以换些银两的。

”老者这才拿出纸和笔砚。

郑板桥画完,又问老者姓名。

老者报了一个,郑板桥觉得耳熟,但又想不起是怎么回事,还是在落款处写上了“敬赠×××”。

看到老者非常满意,这才告辞而去。

这位者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大财主所扮。

第二天,他便把这幅画裱好后挂在了新宅的客厅,引起人们的一阵喝彩之声。

2.以退为进请别人办事,重要的还是要靠口头工夫。

会办事的人,未必是能说会道的人,而是善于说话、懂得劝说技巧的人。

如何劝说别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古今例证说明,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春秋时,赵国的赵太后刚一执政就遭到秦国的猛攻,只好向齐国求救。

齐国愿意援助,但要求赵国把长安君送来做人质。

赵太后心疼儿子,怕有个闪失,不肯答应。

大臣们极力劝谏她以国家安危为重,答应齐国的要求,而太后却很生气地说:“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唾他一脸!

”眼看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左师触龙挺身而出,愿意去说服太后。

去时,太后仍然怒气冲冲地。

触龙一见,做出快步走的姿势,却慢慢地挪动着脚步,到了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行动不便,很久没来看您了。

我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今天特来看望您。

”太后说:“我也行走不便,全靠坐车走动。

”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

”触龙说:“我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

”太后说:“我做不到。

”这时,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触龙又说:“我那贱子舒祺,排行最小,不成器。

而我总还是疼爱他。

希望能让他在黑衣侍卫队伍里凑个数,为保卫王宫出点力,我今天特意来把这个请求禀告太后。

”太后说:“行,我答应您。

他年纪多大了?”回答说:“十五岁了。

虽然他年纪还小,但我希望趁自己还没死就把他托付给您。

”太后不解地问:“男人家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回答说:“并不比女人差。

”太后笑道:“一般来说,妇道人家最疼爱自己的小儿子。

”触龙说道:“我私下认为您老人家对女儿燕后的爱,胜过对小儿子长安君的爱。

”太后道:“您错了!

我对燕后远不如对长安君那般疼爱。

”触龙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深远一点。

老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抱着她的脚哭泣,是想到她就要远去,也是够伤心的了。

送走燕后以后,您并不是不想念她,每逢祭祀,您都为她祈祷。

您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在燕国代代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说:“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不如疼爱燕后。

”太后一听,若有所思,慢慢说:“好吧,就听凭您的意思安排他。

”于是为长安君备好了一百乘车马,到齐国作人质。

齐国就出兵了?在这个故事里,触龙的说话方式就是“以退为进”。

他知道太后已对送人质一事产生抵触情绪,还处在愤怒当中,不管是谁,如果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必然像太后所说的那样,被吐一脸唾沫。

而触龙深谙说话的技巧,先和太后拉拉家常,缓解她的情绪,让好的心理防线松懈。

然后,借助太后的女儿作比方,引出长安君,指出太后娇惯小儿子,实际上是害了儿子。

这样,终于说服赵太后,圆满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欲擒故纵在三国演义中怎样解说?

《三国演义里》的欲擒故纵的故事:   蜀汉建立之后,诸葛亮定下北伐大计。

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

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

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

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

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

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

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

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

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

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

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

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

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

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

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欲 擒 故 纵   yù qín gù zòng   基本释义   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纵:放开。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求三国演义里的欲擒故纵的故事?

 欲擒故纵   yùqíngùzòng   基本释义   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纵:放开。

欲擒故纵请君入瓮哪个讲的?

这个故事应该是唐代社会有名的酷吏来俊臣讲的

女人玩欲擒故纵的心理特点?

女人玩欲擒故纵主要掌握主动权。感情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如果女人对你欲擒故纵,说明她想在这段感情里占据主导地位,掌控两个人的情感发展方向,这样会让女人觉得有安全感,只有她才能选择放弃,男人经历过她的欲擒故纵后,应该会更加珍惜她,所以女人喜欢这样的感觉。女人欲擒故纵说明她享受被爱,她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男人更爱她,更离不开她,几乎所有的女人在感情中都用过欲擒故纵这个方式,比如故意不理男人,等到男人受不了孤独和内心折磨的时候女人再投入他的怀抱,一般男人感受过失去你的感觉,他就会更加珍惜你,知道没有你之后,他可能活不下去。

希望对方在某种程度上更在意自已,男人向女人表白心意,男人是主动的,女人是被动的。所以说男女双方交往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一种互相信任坦诚沟通的态度,只有这样大家做到了彼此之间的默契感,以后交往的时候,他们给对方带来信任的感觉,以后相处的时候才能放开内心的感受,主动的把自己的温柔给对方带来快乐。

心理特点,他就想抓住这个男人的心喜欢被爱的感觉,被追的感觉

欲擒欲纵是什么意思?

“欲擒先纵”的解释,文雅点是“欲抑之,必先张之;欲擒之,必先纵之”;粗俗

的话就是“养肥了猪猡再开刀”。其意义是:凡想控制别人的,在形势未许可时,必先

满足其欲望,骄其志气,培养其矛盾,加速其灭亡。

套句政治术语就是“以退为进,欲

抑先与”。

行使此计的,其人必有远大眼光,过人的耐性,那些斤斤计较、点点见利的人绝 对

做不到的。

提起“欲擒先纵”,很多人自然会想到“诸葛亮擒孟获”的故事,其实故事的情节

是写小说的夸张手法,近乎儿戏,七战而七胜,七擒又七纵,除非玩弄小孩子要捉青蛙

也无此方便容易。

虽然有此可能,以诸葛亮之聪明,对付一个有勇无谋的孟获倒可以;

以当时蜀汉的军事绝对优势,对付乌合之众孤蛮兵也不成问题。但拿来对付文武兼全的

周瑜行不行?莫说是碰到老奸巨滑、甘愿雌伏而肯穿女人衫的司马懿了。

这是一个近乎

神话的故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没有什么,作为政治上“攻心战术”的参考亦无

不可,但是一个尖锐复杂的战斗场面,手到擒来而又顺手放走,那不正等于放龙归海,

纵虎归山?其危险性必将自食其果。

项羽在鸿门会放走刘邦,后来被刘邦逼死乌江;建

文帝放走燕王棣,卒被燕王棣夺了王位。这是历史昭昭、鲜血淋淋的故事。

然而诸葛亮不愧是足智多谋,他和刘备互相间耍出来的擒纵术,值得用计的做个借

镜。

诸葛亮和刘备,一个是权谋智士,一个是奸诈枭雄,居然因乱而促成他们变作一家

亲,刘备对诸葛亮,是“如鱼得水”,可说绝对信任到底;诸葛亮对刘备,确也能做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其间究竟有什么微妙关系,得以维持他们的情感,能使两

人合作无间呢?说起来,就要看看两人互相使用的“善擒善纵”手段。

诸葛亮当隐居南阳,静观局势发展,待主而事的时候,已经发现几乎没有哪一军事

集团能有容得自己做幕僚长的机会,不能不要搭上那位正在走投无路而稍有点王孙气味

的 刘备了。

同时也看出刘备这条漏网之“鱼”,到处寻“水”,而自己的“水”确也相

当,于是来一个“欲擒先纵”计,布置好一个局面,先由老友徐庶出面“走马荐诸葛”,

跟着是“水镜先生论名士”,明为把那位漂泊无依的刘备引上卧龙岗去,再来次全区总

动员,吩咐岗内的樵夫牧子,亲友人等,当面或背后吹嘘他如何了不得,怎样亮节风高,

经过一连串吹

之后,果然把刘备的求贤之心牢牢抓住,然后演一出“三顾三请”的把戏,才“勉强下

山”。

这就是诸葛亮对刘备的擒拿术,也不外是“待价而沽吊起来卖”的手法。

刘备呢?他的擒拿术更犀利。在征吴失利,被陆逊追得亡魂丧胆、羞愤病倒于白帝

城托孤的时候,恐怕自己一死,刘氏的王业会生动摇,便也在诸葛亮身上下功失,先来

一个眼泪攻势,对诸葛亮说:“我自得丞相辅助,幸成帝业,可惜我智识浅陋,不听丞

相的劝告,自取其败,现在悔恨成病,死在旦夕,因恐嗣子阿斗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

托!”说罢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这一哭,果然打动了诸葛亮的心。跟着刘备又握着诸葛亮的手,恳切地说:“我快

要死了,有一句心里话对你说。我看丞相的才能,胜过曹丕、孙权万倍,必能安邦定国,

终成大事,如果阿斗可辅则辅,教导不来的,你可代替他,自立为汉帝便是了!”

这番话多么感人!怪不得诸葛亮听了,便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说:“臣

安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以之死乎”了。

刘备还特在遗嘱上要各儿子,把诸葛亮当作父亲般奉侍。这么一来,诸葛亮及其部

属们都“感先帝隆遇之恩”,永不稍存夺位之心,一直维持到阿斗投降曹丕“乐不思蜀”

为止。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擒:捉;纵:放。

欲擒故纵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原文为:“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译义:逼迫敌人无路可走,它就会反扑;让它逃跑则可减弱敌人的气势。追击时,跟踪敌人不要过于逼迫它,以消耗它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待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再捕捉它,就可以避免流血。

按照《易经·需》卦的原理,待敌人心理上完全失败而信服我,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

《欲擒故纵》选自《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大人这里还不要就答应他,放出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段,然后许其成事。

是欲擒故纵吧欲擒故纵: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欲擒故纵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

词 目 欲擒故纵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yù qín ɡù zònɡ 释 义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近义词 欲取故予、诱敌深入 反义词 放虎归山、养虎为患 歇后语 诸葛亮放孟获 英 文 play cat and mouse with somebody 用 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是欲擒故纵吧 欲擒故纵: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就是想捉他,先让他跑

36计第十六计典故?

36计第十六计是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释义:逼迫敌人无路可走,它就会反扑;让它逃跑则可减弱敌人的气势。追击时,跟踪敌人不要过于逼迫它,以消耗它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待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再捕捉它,就可以避免流血。

历史战例

石勒欲擒故纵除王浚

两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的,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着,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三十六计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计名典故】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公元225年(蜀后主建兴三年),蛮王孟获起兵十万反蜀,建宁郡太守雍,牂牁郡太守朱褒,越郡太守高定相继投降,声势甚大。

蜀丞相诸葛亮起兵五十万南征。在智破三郡叛军之后,大军继续向泸水(川滇边境)挺进。适逢马谡奉后主之命前来劳军。诸葛亮久闻马谡才智超群,便虚心问计。马谡说:“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会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诸葛亮很赞同马谡的见地,更坚定了心服蛮王的决心。第一次两军对阵,孟获战败,为蜀将魏延活捉。诸葛亮问他是否心服?孟获说:“山僻路狭,误遭汝手,如何肯服?你放我回去,整军再战,若再被擒,我便肯服。”诸葛亮当即下令放了他,并给他衣服、鞍马、酒食,派人送他上路。

孟获回去不久就纠集残部围攻蜀军,却再次被生擒。如此这般被生擒六次又被放了六次。但孟获一直不肯投降,直到第六次被俘时对诸葛亮说:“这次是我等自来送死,不是你们的本领。如第七次被擒,则倾心归服,誓不再反。”

孟获回去后,采纳族人的建议,从乌戈国请来三万刀箭不入、渡水不沉的藤甲兵,屯于桃花渡口。诸葛亮设疑兵,一步一步地将藤甲兵诱入预伏干柴、火药、地雷的盘蛇谷,堵住前后谷口,纵烈火将乌戈国的三万藤甲兵烧了,结果第七次生擒孟获。诸葛亮令人设酒食招待孟获夫妇及其宗室,叫孟获回去再招人马来决战。这一次,孟获却不走了,并说:“七擒七纵,自古未有。我等虽然是化外之人,也懂得礼义,难道就如此没有羞耻么?”于是领各部蛮民诚心归顺。

诸葛亮七擒七纵,“纵”的是孟获其人,而最终“擒”得的是蛮王及蛮方百姓的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此蜀国有了一个巩固的南方,诸葛亮可全心致力于伐魏了。

三十六计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欲擒故纵: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欲擒故纵的故事

齐宣王将郊师终生囚禁。郊师绝食,非要见太后不可,宣王无奈,只得让他和太后相见。母子二子相见,痛哭流涕。

太后请求齐宣王赦免效师,宣王不同意,太后威胁齐王,郊师若不能出狱,她就进牢狱陪伴郊师,使世人指责齐宣王不孝,齐宣王不愿担不孝之名,只得答应了太后的请求。

郊师获释后,野心不死,重新联络死党,企图卷土重来。孙膑有意放纵不问。公子手下的刺客,刺杀孙膑未遂,孙膑和田忌借此离开临淄。

郊师认为时机可乘,纠集死党偷袭王宫。王宫早有所备,田国率军队,消灭了公子郊师的叛党,郊师被杀。

三十六计之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的典故:郑武公“欲擒故纵”灭胡国

春秋时,郑国郑武公是个足智多谋的侯君,他想吞并邻邦——胡国。胡国虽是个小诸侯国,但他兵强马壮,国人英勇善战,郑国若是贸然出战,未必能获胜。于是,郑武公想出一个欲擒故纵的计策:他首先假意与胡国通好,把自己美丽的公主下嫁给胡国君。

胡国国君自然是喜出望外,而郑国公主肩负重任,她一方面引诱胡君整日沉醉于花天酒地中,松怠国政;一方面,为郑武公打探胡国的政治和军事情报。

郑武公又假意召开如何攻打小国、拓展国土的秘密会议。大夫关其思不知情,大胆进谏说:“目前来看,攻打胡国最容易,一来灭胡后可得利,二来又替周朝廷征伐了外族,巩固了周邦。”。郑武公大怒道:“我与胡国最近才缔结友邦,更何况我的公主在那边,如果把胡侯杀死了,我女儿岂不成了寡妇了?大胆狂徒!”。郑武公说完,下令立刻斩杀了关其思。见状,其他大臣都不敢再言。消息也马上传到了胡国,胡君就更加相信郑国了,而完全放松了警惕,更加放纵自流。

后来郑武公见时机成熟,大举进攻胡国。很快,胡国就被攻克了,胡君被杀,胡国疆域全归郑国,从而大获全胜。

欲擒故纵的原文为:“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译义:逼迫敌人无路可走,它就会反扑;让它逃跑则可减弱敌人的气势。追击时,跟踪敌人不要过于逼迫它,以消耗它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待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再捕捉它,就可以避免流血。目的在于让敌人斗志逐渐懈怠,体力、物力逐渐消耗,最后己方寻找机会,全歼敌军,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

欲擒故纵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原文为:“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译义:逼迫敌人无路可走,它就会反扑;让它逃跑则可减弱敌人的气势。

典故:郑武公“欲擒故纵”灭胡国

春秋时,郑国郑武公是个足智多谋的侯君,他想吞并邻邦——胡国。

胡国虽是个小诸侯国,但他兵强马壮,国人英勇善战,郑国若是贸然出战,未必能获胜。于是,郑武公想出一个欲擒故纵的计策:他首先假意与胡国通好,把自己美丽的公主下嫁给胡国君。

后来郑武公见时机成熟,大举进攻胡国。很快,胡国就被攻克了,胡君被杀,胡国疆域全归郑国。

欲擒先纵其他应用

组词

欲组词擒组词先组词纵组词

笔顺笔画

欲笔顺笔画擒笔顺笔画先笔顺笔画纵笔顺笔画

近义词

欲近义词擒近义词先近义词纵近义词

反义词

欲反义词擒反义词先反义词纵反义词

欲擒先纵成语接龙

正接

纵兵追击纵风止燎纵横捭阖纵横驰骋纵虎出匣纵虎出柙纵虎归山纵横交错纵横决荡纵横交贯纵横开合纵横开阖纵横四海纵横天下纵壑之鱼纵理入口纵马横刀纵目远望纵情欢乐纵情酒色纵情遂欲纵曲枉直纵情恣欲

反接

饱暖生淫欲饱暖思淫欲饱食思淫欲惩忿窒欲骋耆奔欲骋嗜奔欲从心所欲澹泊寡欲耳目之欲禁情割欲极情纵欲克伐怨欲穷侈极欲清简寡欲清静寡欲清贫寡欲七情六欲穷奢极欲清心寡欲清心少欲适情任欲少私寡欲随心所欲上下同欲恬淡寡欲恬淡无欲纵情遂欲恣情纵欲纵情恣欲恣心所欲恣心纵欲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欲擒先纵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白驹过隙布衣雄世村夫野老聪明智慧摛藻雕章殚精竭力烘托渲染毫无所得借剑杀人饥渴交迫疾雷不及塞耳井蛙醯鸡苦口恶石颗粒无收揆情度理流落不偶露一手摩肩如云贫而乐道潘文乐旨岂有是理施恩望报歪嘴和尚希世奇宝遐州僻壤鬻矛誉盾钻冰取火直而不挺铢两分寸征敛无期众人广坐追踪觅影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yiquyibu35599.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