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无瑕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白璧无瑕的意思白璧无瑕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白璧无瑕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白璧无瑕
拼音: bái bì wú xiá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主谓式
解释: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比喻人的品德或事物完美无缺。

语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
典故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成语示例:曹禺《我所知道的奥尼尔》:“强悍、可喜的布克一直盼望找到一个~的姑娘。"
英文翻译: faultless <perfect; flawless white jade; impeccable moral integrity; no flaw in the whitejade>

白璧无瑕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求“白凤凰”的解释?

基本解释:

1.亦作"白凤皇"。 2.传说中的神鸟。

分解解释:

白(bái,)①象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②明亮:白昼、白日做梦。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④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⑤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⑥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⑦ 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⑧ 陈述:自白。⑨ 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⑩ 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ll)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12)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l3) 姓:白

凤鳳 :传说中的鸟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

求“疾雷不暇掩耳”的解释?

睱 睱: xià ◎慢慢地看。

"久之,目似暝,意甚睱"应该是古体字,现代都通用下面第二个字。

暇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释 自救不暇〖解释〗解救自己都来不及。

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自顾不暇暇:空闲。

光顾自己还来不及。

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应接不暇暇:空闲。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席不暇暖席:坐席;暇:空闲。

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

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

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食不暇饱暇:空闲。

没有空好好吃饭。

形容整日忙碌,连吃饭也没空。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

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

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日无暇晷形容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

日不暇给暇:空闲;给:足够。

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目不暇给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

指在战争的余暇。

救过不暇见“救过不赡”。

敬事不暇敬:恭敬。

事:侍奉,为他人效劳。

暇:空闲。

恭敬地为他人奔走效劳,忙得没有闲暇之时。

疾霆不暇掩目〖解释〗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同“疾雷不及掩耳”。

疾雷不暇掩耳〖解释〗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饥不暇食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

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好整以暇整:严整;暇:不急迫。

形容既严整,又从容。

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不遑暇食没有时间吃饭。

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遐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释 遐州僻壤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遐方绝域〖解释〗指边远偏僻的地区。

遐方绝壤见“遐方绝域”。

遐迩着闻远近闻名。

形容名声很大。

遐迩著闻〖解释〗远近闻名。

遐迩一体谓远近犹如一个整体。

形容协调统一。

遐迩闻名遐:远;迩:近。

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遐尔闻名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闻名遐迩〖解释〗遐:远;迩:近。

逖听遐视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室迩人遐见“室迩人远”。

名闻遐迩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龟鹤遐寿遐:长久。

祝人长寿的颂辞。

龟鹤遐龄遐:长久。

遐龄:高寿。

传说龟、鹤都能活一千年。

比喻长寿。

亦作“龟龄鹤算”。

高顾遐视向高远处看。

意谓志向高远,傲视流俗。

瑕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释 指瑕造隙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

瑕,玉上的斑点。

隙,裂缝。

摘瑕指瑜谓揭示优缺点。

瑜不揜瑕见“瑜不掩瑕”。

瑜不掩瑕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

比喻优点遮盖不了缺点。

瑜百瑕一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

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掩瑕藏疾掩:遮盖。

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

藏:隐瞒。

疾:毛病,过错。

掩盖缺点,隐瞒过错。

寻瑕伺隙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

找别人缺点,看是否有空子可钻。

指待机寻衅。

寻弊索瑕犹言吹毛求疵。

瑕瑜互见见:通“现”,显现。

比喻优点、缺点都有。

瑕不揜瑜见“瑕不掩瑜”。

瑕不掩瑜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洗垢求瑕见“洗垢求瘢”。

洗垢匿瑕洗涤玉的污垢时,遮盖其斑点。

比喻对人有所包涵。

伺瑕抵隙〖解释〗指寻衅生事。

同“伺瑕导蠙”。

伺瑕抵蠙见“伺瑕导蠙”。

伺瑕导隙〖解释〗指寻衅生事。

伺瑕导蠙谓寻衅生事。

弃瑕忘过谓不追究缺点和过错。

弃瑕取用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弃瑕录用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

披毛求瑕见“披毛求疵”。

匿瑕含垢比喻为长远利益而能包容大度。

美玉无瑕〖解释〗瑕:玉斑。

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

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

瞰瑕伺隙窥伺对方空隙 抉瑕摘衅谓刻意挑剔缺点毛病。

抉瑕掩瑜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石的光彩。

故意挑剔玉上的斑点,埋没它的光彩。

比喻刻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而抹煞其优点和长处。

捐忿弃瑕忿:怨恨。

瑕:玉上的斑痕裂纹,比喻旧有的嫌隙。

抛弃怨恨和嫌隙。

指重归于好。

含瑕积垢比喻蒙受耻辱。

含垢弃瑕包容污垢,不责过失。

形容宽宏大度。

含垢匿瑕亦作“含垢藏瑕”。

包容污垢,隐匿缺失。

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 含垢藏瑕见“含垢匿瑕”。

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

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

抵瑕陷厄〖解释〗抵:触;瑕:瑕疵,缺点;陷:攻破;厄:迫害。

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抵瑕蹈隙隙:裂缝,间隙。

涤瑕蹈隙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涤瑕荡秽涤:清除;瑕:玉上的斑点;荡:清除;秽:肮脏。

指清除旧的恶习。

涤瑕荡垢见“涤瑕荡秽”。

涤秽荡瑕同“涤瑕荡秽”。

吹毛求瑕同“吹毛求疵”。

尺瑜寸瑕大块美玉而小有疵病。

比喻良才而有小缺点。

白玉无瑕瑕:玉上的赤色斑点。

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

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白玉微瑕白玉上的小斑点。

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白璧无瑕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

比喻人的品德或事物完美无缺 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

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十全十美类似的成语故事?

完美无缺, 尽善尽美, 天衣无缝, 止于至善, 白璧无瑕, 至善至美

完美无瑕,近义词?

完美无瑕的近义词有“完美无玼、完美无缺、十全十美、天衣无缝、白璧无瑕”。完美无瑕【全拼】:wánměiwúxiá【释义】:来形容是达到最好标准,没有任何缺陷的意思。【例句】这张完美无瑕的脸让多少人心动!以下是完美无瑕的近义词:

1、完美无疵【全拼】:wánměiwúcī【释义】:完善美好,没有缺点。【例子】: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无玼的东西。

2、完美无缺【全拼】:wánměiwúquē【释义】:完美,没有一个缺点。【例子】:他的性格太好了,简直就是完美无缺。

3、十全十美【全拼】:【shí quán shí měi】【释义】:十分完美,毫无欠缺。【例子】:新生事物在刚产生时,并不都是~,但总是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是要取代旧事物的。

4、天衣无缝【全拼】:【tiānyīwúfèng】【释义】: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例子】: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5、白璧无瑕【全拼】:【báibìwúxiá】【释义】: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例子】: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白璧无瑕。

清朝谁放火烧五台山?

顺治十一年(1654年),康熙皇帝在紫禁城中诞生了。他自幼好学勤勉,拥有出色的文化修养和军事才能。在位期间,康熙皇帝不仅选贤任能,提倡清廉、兴修水利,还竭力缓和汉族和满族之间的矛盾,开创了一代太平盛世。

从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到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是后世广为称赞的“康乾盛世”,也是清朝最为辉煌的一段时光。清朝初年,虽然天下已基本平定,但是,坚决抗清的残余势力仍时时出现,想要彻底控制南方各省,满清统治者的力量还有点不够。于是,清廷任命明朝的降将充当前驱,对反清的残余势力进行招抚和武力镇压。

在那些降将中,对清朝贡献最大的就是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三人,他们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回报。清廷特意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兼管贵州;封尚可喜为平南王,镇守广东;封耿仲明为靖南王,镇守福建。他们三个人,又称“三藩”,他们手下的将士,成为了满洲八旗军之外的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为了笼络这股力量,清朝对他们施以厚恩。对于三藩中势力最大的吴三桂,朝廷甚至准备与他联姻,想要将孝庄太后的女儿和硕公主嫁给了他的儿子。此外,清朝不仅让三藩的爵位世袭,还给了他们非常大的权力。当时,“三藩”在他们辖地的权力非常大,可以忽视当地的朝廷命官。甚至,他们还能拥有自己的军队,控制当地的税收。

可以这样说:三藩在辖区内,完全就是土皇帝的存在。

所以,他们的存在,势必会威胁到清廷的地位。康熙执政后,一直以“三藩”、漕运和河务为三间大事。尤其是三藩,吴三桂三人的割据势力一直是康熙皇帝的心病。他日夜挂念,甚至,将三藩问题写了下来挂到宫廷中的柱子上。

其实,在顺治皇帝驾崩后,康熙皇帝就对吴三桂的不臣之心有所察觉。当时,吴三桂以祭奠为名,率兵北上,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清廷见此阵势,只让吴三桂在城外祭奠,祭奠完便让他回去,以免多生事端。吴三桂见朝廷已经做好了防备,便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康熙即位后,立志要做一个盛世明君。在铲除鳌拜后,他撤藩的决心更加强烈了。于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皇帝命令礼部侍郎哲尔肯等人去三藩的辖区商量撤藩的具体事情。吴三桂此时已经做好了起兵反叛的打算,但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他假意同意了清朝的请求。

康熙皇帝又怎能不知吴三桂的虚与委蛇,他也在暗中调兵遣将,想要用武力平定三藩。终于,吴三桂率先开战,起兵反叛。康熙皇帝虽然早已料到,但是,对于吴三桂的犯上作乱还是火冒三丈。于是,他决定将吴三桂在京城的儿子吴应熊杀掉,以儆效尤。

当时,清廷孝庄太后的女儿和硕公主已经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做妻子。从辈分上来说,康熙皇帝要喊和硕公主一声姑姑。但是,康熙皇帝深明大义,在国家面前,早已将个人感情置之度外。他决定杀掉吴应熊和他的儿子,然后,昭示全国,表明自己打败三藩的决心。

和硕公主一直密切注意着时局的动向,眼看大战已无法挽回,皇帝又准备处死自己的丈夫与儿子,不由得心急如焚。她知道自己虽然是皇帝的姑姑,但是,说动皇帝住手恐怕是难如登天。于是,她亲自面见孝庄太后,想求康熙皇帝放自己家人一条生路。

孝庄太后虽然也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但是,眼见自己的女婿和外孙即将被杀,也不由得老泪纵横。而且,女儿和硕公主从小就在无忧无虑中长大,倘若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只剩孤零零的一个人,她又该如何是好。

此时,康熙皇帝也来到了两人面前。眼见祖母左右为难,姑姑悲痛万分,康熙不由地仰天长叹。平心而论,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姑姑家破人亡。但是,吴三桂反叛后气焰嚣张,如果不按律斩杀他的儿子与孙子,如何稳固人心?如何捍卫律法?又如何鼓舞前方奋勇杀敌的将士?

于是,康熙皇帝狠下心来,坚持下达了命令。和硕公主虽然心如刀绞,但也无法阻止。次日,吴三桂的儿子和孙子被当众绞死。只是顾及和硕公主的情感,康熙皇帝下令留了全尸。此后,家破人亡的和硕公主悲痛欲绝,已经不想在紫禁城中待了。

皇室的地位虽然尊崇,但是,也弥补不了她悲惨的回忆。于是,她开始研习佛教,想要从中获取心灵的慰藉。有次,她行至五台山的殊像寺庙,见此处不错,便找了一间客堂,并将它改名为善静室,从此在这里住下。

可是,虽然和硕公主已经离开了紫禁城,但是,她毕竟是皇亲国戚,一举一动都有人注意。不久,就有人向康熙皇帝禀告。说:和硕公主经常与一个和尚来往紧密,恐有不轨之举。如果这样下去,势必会对皇族造成不好的影响。

康熙皇帝听后,震怒无比。

他立即命人去五台山放火将寺庙烧毁以掩人耳目,大火烧了三天殊像寺几乎化为乌有。但奇怪的是,和硕公主所住的善静寺毫发未损,仍然好好地挺立在那里。康熙皇帝得知消息后,悔恨不已,他认为:这是上天对姑姑的庇佑,也恰恰说明了姑姑的洁身自好,白璧无瑕。

于是,他下令重新建寺。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后来甚至有人建议要把这个寺庙命名为清白寺或者无暇寺。

火烧姑姑,这似乎与康熙皇帝英明神武的形象有点不符合。可是,说起康熙强行霸占大臣妻子的事件,就更让人大跌眼镜了。

张廷玉是康熙年间著名的大臣,也是明史的主要修撰者。虽然,他是汉臣,但是,凭借自己的才华仍然备受满清的重用。张廷玉有一个弟弟张某,也在京城做官。张某虽然官职不大,但他的妻子貌似天仙,在京城名流中名气很大,康熙皇帝也经常听说。

张某也经常以自己妻子出众的容貌为荣,出席重大场合的时候经常带着她。有一次,张某与妻子一起入宫为皇太后祝寿。当时,前来的官员与家属有很多,康熙皇帝便下令赐宴,让众人在宫中好好玩了一天。

但是,出宫之后,张某发现,与自己一起的人已经变了。虽然穿的还是之前的衣服,但绝不是从前的那个妻子了。震惊之余,张某仿佛明白了些什么。虽然怒不可遏,但想到康熙皇帝的地位和权力,不由地打了个冷颤,只好畏祸不言。从此,汉族官员便不再与家属一起进宫了。

其实,康熙皇帝好色的行为不止这一例。他喜欢的女子,即使有悖常理,也要强行娶过来。《清代外史》中曾经记载着这样一个事件。康熙皇帝即位后,有大臣上书请求,说一位格格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应该为她准备婚事了。

没想到,康熙皇帝却说,自己早已将这位格格纳为嫔妃了。大臣们不由地大为惶恐,因为,这个格格是顺治皇帝的妹妹。从辈分上来说,是康熙的长辈。而现在,康熙皇帝将她纳入后宫,这成何体统?但是,在康熙皇帝强硬的态度下,大臣们也不敢反对了。

虽然,这些事情现在看起来难以接受。但是,满清本是关外的游牧民族,即使统一了全国,风俗仍然趋于野蛮。康熙皇帝的时候,粗蛮的风俗还没有彻底地消失。

清朝火烧五台山的是韦小宝

和硕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四女,在名义上,算是康熙的姑姑。

当年太宗为了笼络吴三桂,和硕公主被指派嫁给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为妻。两人婚后关系也还融洽,并育有一子。驸马和公主长期在京城居住,小日子倒也过得不错。

可惜世事难料,吴三桂不久举兵叛乱,康熙皇帝令人将其子吴应熊下狱为质,向吴三桂发起警示。叛乱之初,吴三桂这边的形势不错,兵强马壮,日夜向北冲杀,很快占领了大半个江山,于是便向康熙提出,释放自己的儿子,并要求和大清“划江共治”。康熙得报后大怒,要给吴三桂点颜色看看,便昭示全国,要在次日于午门外处死吴应熊及其儿子,以表明朝廷平叛的决心,决无一丝“共治”之意。

消息传到和硕驸马府,和硕公主方寸大乱,想到丈夫和无辜的儿子即将与自己阴阳两隔,不觉心如刀绞,肝肠寸断。为了挽救丈夫和儿子的性命,和硕公主急忙换上丧服,哭哭啼啼赶到畅春园慈宁宫,跪地不起,向孝庄太后求情,请孝庄太后看在自己和皇外孙的面上,出面求康熙放他们父子一条生路。

孝庄太后虽不是和硕公主的生母,但和硕公主是她自小带大的,一直视如亲生,看她哭成这个样子,也是老泪纵横,心有不忍,心想一边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公主和外孙,另一边是自己的孙子和朝廷威严,这该如何是好?正当她左右为难的时候,来慈宁宫欲向太皇太后请安的康熙皇帝到了门外,已经听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康熙长叹一声,但为了国家的尊严和皇家威仪,也只好心一硬,进屋跪在孝庄太后面前道:“皇祖母,刚刚您和姑姑的话我都听到了,亲情人伦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有的事更比亲情人伦重过千倍。您老人家虽未能亲眼所见,但也能想到,现在前线将士们正在流血拼命,吴三桂的气焰却十分嚣张。天下人皆拭目以观,不杀吴应熊既不合礼法,又难服众大臣,更不能鼓舞士气,这件事,恐怕我不能答应您!”

随后,他又对悲痛万分的和硕公主说:“姑姑,您的心情和苦处我能理解,但是,如今吴三桂厉兵秣马,剑指皇城,誓与我大清抗衡到底,恨不得将皇侄我拉下御座让万马踏死。你想,不杀吴应熊,吴三桂一定会更加猖狂,到时候,岂不是会有更多的人死于非命?皇侄孝义不能两全,也只能请姑姑体谅了!”说完,康熙向和硕公主拱拱手,转身而去。

次日午时,吴应熊和儿子便被绞死了,并昭告全国。眼见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做了政治的牺牲品,和硕公主对此也只能是欲哭无泪,只得打发人将丈夫和儿子草草安葬。遇此大祸的和硕公主,从此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每日在家念经礼佛,打发时光。

叛乱荡平后,和硕公主在京城住得久了,更是心中孤寂凄凉。有一段时间她连着五夜,都梦见吴应熊和儿子在向她诉苦,说他们在那边过得很苦,因为吴三桂杀人太多,制造了很多冤孽,这些罪孽都转到儿孙身上,阴司判他们接受各种酷刑苦役,他们实在承受不住了。

和硕公主整天吃不香睡不宁,心中更加凄惶,就带上侍女,到京城西门外的寺院进香。回城时,她们碰见一个术士,口里高叫:“铁口断灾,妙法驱邪。”和硕公主见术士长须飘飘,颇似世外高人,忽然心念一闪,何不找这个术士点化一番,为丈夫和儿子找到脱罪之法,为他们赎罪减灾呢!便走了过去,让侍女拿出五两银子求其帮助。

术士听了她的一番诉求后,对她说了几句偈语,意思是只要多去名山道场烧香诵经,广行布施之举,可为亡故的罪孽之人忏悔减罪。和硕公主还想问问去哪儿,如何去做,术士道:“心诚可登天,名刹化沉孽;积善先由心,莫可旁人解。一切功德戒律,需由自己去悟去做才能灵验。”说完,扛起幌子转身而去。

回家后,和硕公主一直思量着该怎么做,正不得其法,一个侍女建议说,名刹古寺都在外地,要想达成心愿只有跋山涉水,不畏艰辛,走出京城。和硕公主一听觉得有理,就打算到全国四处走走,一来散心,二来可到一些大而有名的寺院烧香拜佛,求得菩萨庇佑。和侍女商议一番后,和硕公主决定向西而行。

这年春暖花开的三月天,和硕公主带了几个亲信随从,从北京出发,向山西一路行去。辗转半月到了山西境内,她先去恒山观光游览并做了几个道场,接着又到了繁峙县的三圣寺、岩山寺、正觉寺烧香拜佛,又做了几个道场,游玩一些日子。最后,她路过五台山殊像寺,不但进寺烧香,还捐钱重塑了两尊佛像。和硕公主见寺后西北角有个偏僻的客堂,环境幽静,不由生了出家之心,便将它改名为“善静室”,作为自己的修习之所。

安顿下来后,她怕孝庄太后担心,便派人回京城向孝庄太后报了平安,并把她准备长住此地修行的意思说了。

孝庄太后明白她的心意,知道她因为丈夫和儿子的事,心灵受到了莫大的伤害,已经对世事冷了心,便任由她自行安排。

但是,没过多久,有人密报康熙皇帝,说和硕公主和寺内一个和尚经常在一起研讨经文,两人之间有些暧昧,恐怕会做出伤害风化之事。原来,康熙皇帝听说年轻的和硕公主到山西拜佛并在寺院里长住下来,有些不放心,怕姑姑做出有伤皇家颜面的事来,便派了人在暗中加以监视。这人发现了情况,便立即回京添油加醋地向皇帝作了报告。

康熙闻讯非常生气,便偷偷派人去五台山,让他们悄悄在殊像寺里放火,想把寺庙全部烧毁,也乘机把和硕公主和那和尚一起处理掉。

那帮人得到皇帝的圣旨,很快安排了一番,于一天晚上夜深人静时在寺院内放起了火。但令人惊讶的是,熊熊大火烧了两天,殊像寺被烧得片瓦无存,唯独“善静室”丝毫未损,和硕公主和殊像寺的和尚们也安然无恙。

其实,和硕公主在寺里修行后,是真正看破红尘,专心专意参禅的,并无俗念它想。她平时对众僧人礼貌有加,得到了众僧人的尊敬和爱护,故此常常研讨佛经。放火那天傍晚,和硕公主正好跟一个小尼姑下山去办事,不在山上。当半夜大火燃起,寺院里发现火情的和尚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皇姑出身的和硕公主的安危,于是全部赶到“善静室”救火。和尚们首先切断火源,将与“善静室”附近的一切可燃物全部搬走,因此保住了“善静室”的安全,却耽搁了别处房舍的抢救,因而殊像寺被烧毁了。

第二天,待那几个放火的人前去察看时,这才发现和硕公主安然无恙,不由都惊讶不已。其实,和硕公主已经在外面办完事,与同伴回到“善静室”了。

康熙得到“殊像寺被烧得片瓦无存,唯独‘善静室却丝毫未损”的报告后,认为这是天意,想必和硕公主也没有所谓的“苟且”之事,全是别人的误解,自己这样做,是一大罪过。为了弥补过失,他便下令重建殊像寺。半年后,经过数百匠人的努力和辛劳,殊像寺又恢复了原样。

后来,为了纪念这段故事,有人便提议把殊像寺改成“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和硕公主的清白。不过,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历史悠久,深入人心,人们还是习惯称其为殊像寺。

白璧无瑕其他应用

组词

白组词璧组词无组词瑕组词

笔顺笔画

白笔顺笔画璧笔顺笔画无笔顺笔画瑕笔顺笔画

近义词

白近义词璧近义词无近义词瑕近义词

反义词

白反义词璧反义词无反义词瑕反义词

白璧无瑕成语接龙

正接

瑕不掩瑜瑕不掩玉瑕不揜瑜瑕瑜互见

反接

不分青白不分青红皂白不分皂白不明不白不清不白不问青红皂白半文半白半文不白不问皂白财不露白唇红齿白抽黄对白雌黄黑白抽青配白仇人相见,分外明白沉冤莫白颠倒黑白富埒陶白风清月白浮一大白浮以大白怀黄握白汗青头白混淆黑白含冤莫白混造黑白襟怀坦白两鬓斑白论黄数白马角乌白明明白白批红判白判若黑白青红皂白清清白白取青妃白取青媲白青蝇染白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数黄道白说黑道白数黑论白深切著白天清日白胸怀坦白须眉交白虚室上白虚室生白一唱雄鸡天下白压倒元白以黑为白一清二白一穷二白嘴清舌白真相大白注玄尚白朱朱白白指皂为白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白璧无瑕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不拘细节别生枝节百舌之声不主故常百足之虫,断而不蹶不足之处独出一时砥节厉行抵足而卧抵掌谈兵恩威并用非我莫属风行电照冠盖往来行间字里狐媚猿攀火然泉达虎体原斑画野分疆建功立事降心顺俗破璧毁珪洽闻博见索垢吹瘢三魂七魄首尾相救恶居下流习以成俗引类呼朋钻冰取火执法犯法执意不从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bai6_wu4_528.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