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理尽性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穷理尽性的意思穷理尽性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穷理尽性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穷理尽性
拼音: qióng lǐ jìn xìng
频率: 常用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穷:寻求到尽头。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泛指穷究事理。
典故出处: 《周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成语示例:清·龚自珍《抱小》:“大道之任,~之谋,高明广大之用。"
英文翻译: 

穷理尽性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穷理尽性出自《庄子》?

“穷理尽性”不是出自《庄子》。

穷理尽性 【发 音】:qióng lǐ jìn xìng 【释 义】: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

【出 处】:《 易 ·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

万一山河大地都塌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的意思?

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是理学的观点。

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它的基本观点是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

理学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

又称道学。

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 ,即程朱理学。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研究内容 概括说来,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理学家虽然有不同的回答,但都否认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

张载提出气本论哲学,认为太虚之气是万物的本原。

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

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

②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

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

程颢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

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

朱熹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 ;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

③认识论问题 ,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 。

张载首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

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

北宋二程格物致知名词解释?

宋代思想界学派众多,正如程颢所说:“人执私见,家为异说”。

因而二程兄弟的“格致”思想直接来源于《大学》和《中庸》,并在二人所构造的“天理”的基础上展开对“致知在格物”的论述。

程颢与程颐认为“致知格物”之所以可能的理论来源之一即“命、理、性、心”的同一性。

二程认为:“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而二人又通过对《中庸》“天命之谓性”思想的吸纳提出良知良能“自家元足”,认为人能够以“思”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答顾桥东书主要内容?

来书云:“教人以致知、明德,而戒其即物穷理,试使昏暗之士深居端坐,不闻教告,遂能至于知致而德明乎?纵令静而有觉,稍悟本性,则亦定慧无用之见,果能知古今、达事变而致用于天下国家之实否乎?其曰:‘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格物如格君心之非之格’。语虽超悟独得,不踵陈见,抑恐于道未相吻合。”

区区论致知格物,正所以穷理,未尝“戒人穷理,使之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也。若谓“即物穷理”,如前所云“务外而遗内”者,则有所不可耳。昏暗之士,果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大本立而达道行,九经之属可一以贯之而无遗矣,尚何患其无致用之实乎?彼顽空虚静之徒,正惟不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而遗弃伦理,寂灭虚无以为常,是以“要之不可以治家国天下”。孰谓圣人穷理尽性之学,而亦有是弊哉?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即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

“格”字之义,有以“至”字之训者,如“格于文祖” “有苗来格”,是以“至”训得也。然“格于文祖”,必纯孝诚敬,幽明之间无一不得其理,而后谓之“格”。有苗之顽,实以文德诞敷而后“格”,则亦兼有“正”字之义在其间,未可专以“至”字尽之也。如“格其非心” “大臣格君心之非”之类,是则一皆“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义,而不可以“至”字为训矣。且《大学》“格物”之训,又安知其不以“正”字为训,而必以“至”字为义乎?如以“至”字为义者,必曰“穷至事物之理”,而后其说始通。是其用功之要全在一“穷”字,用力之地全在一“理”字也。若上去一“穷”、下去一“理”字,而直曰“致知在至物”,其可通乎?夫“穷理尽性”,圣人之成训,见于《系辞》者也。苟格物之说而果即穷理之义,则圣人何不直曰“致知在穷理”,而必为此转折不完之语,以启后世之弊邪?

盖《大学》“格物”之说,自与《系辞》“穷理”大旨虽同,而微有分辨。穷理者,兼格、致、诚、正而为功也。故言穷理则格、致、诚、正之功皆在其中,言格物则必兼举致知、诚意、正心,而后其功始备而密。今偏举格物而遂谓之穷理,此所以专以穷理属知,而谓格物未常有行,非惟不得格物之旨,并穷理之义而失之矣。此后世之学所以析知、行为先后两截,日以支离决裂,而圣学益以残晦者,其端实始于此。吾子盖亦未免承沿积习,则见以为于道未相吻合,不为过矣。

张三丰参禅歌全文解释?

说明:张三丰祖师名君宝,号三丰,又号张邋遢,以太极拳、内丹术享誉于世,为道门一代宗师。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慕其仙风,遣使寻找,但祖师“草衣木食轻王侯”,终不可得。其著作有清•李西月祖师重编的《张三丰先生全集》。《参禅歌》又名《打坐歌》,言性命双修之宗旨,在道教信徒中广为流传,其文出自《玄要篇》,被《道藏辑要•毕集》收录。今不揣冒昧,以龙门派一家之言作注此歌,文虽鄙陋,一一皆言其实也,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

玄关,又名中宫、黄庭,为性命之根,在人身天地之正中。

“秘秘绵绵调呼吸”,

丹家呼吸用自然呼吸,断非播弄口鼻。呼吸在丹书中称为“息”,如张紫阳真人《悟真》中云:“但安神息任天然”。学士初打坐,只要不使呼吸过粗,匀细深长即可,此即为“调”。

“一阴一阳鼎内煎”。

一阴指离中之阴,此为真阴,又名真汞、后天之炁,一阳指坎中之阳,此阳为真阳,又名真铅、先天之炁,鼎为心位、离宫,“煎”须用炉火,故丹家立鼎于心位,安炉于肾位。一阴一阳在鼎内互相煎熬,结成一粒紫金丹。

“性要悟,命要传”,

学士要悟自性本空,本来无一物,不要妄起执着,如执着自我,则不能超脱。混沌之时,可曾分出你我!命功必要明师心传口授,无真诀,难以修命长年。

“休将火候当等闲”,

“火”为离火,喻后天之炁;“候”指采药之候,分一、二、三候。一候活子时至,用无孔双吹之法收得元精;二候正子时至,用采药下手法得此先天甘露;三候药老,元精化为后天有形之精液,顺阳关而排出体外,可生人,不可作丹。《悟真》云:“见(音现)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此火候必须明师耳提面命,才能得其真旨。火候之妙,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地,学士须广修德,以得明师之青睐。

“闭目观心守本命”,

双目微闭,观心位南海。“守”之一字,为双目之神光紧盯中宫。“本命”为元精,学士应勿纵欲,以保此真精。

“清静无为是根源”。

平时清静无为,平常心即为道,知足常乐,此为炼己之功。炼己不纯,于活子时炁动时无把握,必以清静之心待之,炼得见色不动,方为纯熟。“己”为离中真阴,为性,为己土。

“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  

坎中一点为坎卦之阳爻,此为真阳。“往上翻”为取坎填离。 坎中(——)阳爻与 离中真阴(阴爻一一)相交换,坎变为坤 ,离变为乾,丹家称为取坎填离,复还乾体。实则指一阳初动之时(如人寅时淫根举),用无孔双吹之法以收元精。

“黄婆其间为媒娉,婴儿姹女两团圆”,

“黄婆”为真意,丹书称为黄家;“婴儿”为真阳(铅),称为他家;“姹女”为真阴(汞),丹经称为我家。铅汞为二家,真意使二家结亲,归于中宫,丹书称为“三家相见”。此丹书效人伦,男女二家恋爱,靠媒婆(黄婆)穿针引线,实则以自己身内之物喻之,非男女双修之道。

“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炁冲天”。

一阳初动采小药,心内异常舒坦,外阳缩回,浑身真炁充足,精神壮旺。

“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作梦不能言”,

这无孔双吹个中消息,非知道之人,难以明言,伪道实不知此消息。丹经曰:“其间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参同契》云:“贤者能行持,不肖勿与俱”。大道常传于贤才,奸佞之人难得其诀。

“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

二候正子时至,采此先天之药。此药为长生酒,饮之可延年益寿,在世长年。用中指紧点会阴,用真意逮真精从督脉(脊椎中之白管子,陈泥丸祖师云:“一道白脉朝泥丸”。)上升,透过三关(尾闾、夹脊、玉枕),此时要明师真指,不可盲修瞎炼,因汝后三关不通,难以运药上升。如三关不通,元精会倒流入膀胱,不可能化为先天甘露。

“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

真精从下丹田(产精之地,又名川源,川为水,即精液之源)、会阴、三关直上泥丸,从泥丸经玄膺穴下降入气管(十二重楼)。此时自会品尝先天甘露之滋味,显我大道之真谛。无此长生酒,难以成道,除此之外,皆非真道,为静坐枯修之辈。学士应细悟之。中元为中宫黄庭,甘露到达此处凝结为丹,如钟乳之状,丹凝即为舍利子。炁体子曰:“火逼金行逆而升,化为甘露凝成丹”。

“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

此时水火既济,真铅真汞混合,结成还丹,“戊己”为真意。离中阴爻(一一),称为己土,坎中阳爻(一一),称为戊土。此段工夫,丹家称为流戊就己,金来归性。此时“流”字最为形象,真意为“流”。学士后三关通后,于平时无药之时,以真意行督任几遍,自会有后天炁,督升任降,采药之时,以真意催逼,后天炁自会领先天炁(元精)督升任降,得此甘露。此为我之真意使后天炁、先天炁在督任二脉内循行。先天炁沿督脉上升,后天炁沿任脉下降,先天炁沿任脉下降,后天炁沿督脉上升。此即为四个呼吸,大转任督。佛祖云:“大转我之妙任督”。

《悟真》云:“蟾乌遇朔合婵娟,二炁相资运转”。

“蟾乌”为太阳,“朔”为阴历初一,无月光,丹家喻为混沌之时,活子时难以窥测,元精隐伏水府不动。“婵娟”为太阴,即月亮,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引起人们多少思亲之情。东坡先生作此词为中秋月圆之夜,月圆在内丹书上称为“望”,为二候,正是采药之时。“二炁”为先天炁、后天炁,“相资运转”之“相资”,必相资(借助于)真意在任督二脉内运转。

此句丹经真意为:混沌之时,当静待其机,二候至,当采药,以真意促使二炁运转。

“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

采药之时,心要死,要见色不动。若此时欲起,丧失元精,焉能作到命坚。如此采之炼之,自会有七彩光色出现,如天空之灿烂云霞,五脏朗然如烛照。性光为白色,命光为红黄之色。运心普照,自会照耀三千大千世界。《悟真》云:“耕锄不费力,大地皆黄金”。此时身内金光灿然,佛经所谓“黄金佛”也。

“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显红莲”,

“无影树”喻外阳,男子寅时(半夜三更)淫根举,为有影,平时无影。“金鸡叫”,指精炁要出未出之时,丹家称为水中火发。“红莲”喻指精炁。乾为大赤,坎中一阳原为乾有,故称为“红莲”。此时采药要心似莲叶不沾尘。黑龟旺时,如莲花似开未开时,学士何不细思之?将元精采之,得真种。自然界中结果则花谢,所谓瓜熟蒂落。丹家喻丹为果,为种。外阳萎之,如花之谢。六祖《坛经》云:“有情来下种,无情果不生”。《悟真》云:“自然果熟脱灵胎”。

“冬至一阳来复始,霹雳一声震动天”,

冬至一阳来复,正为二候。双目上视泥丸,真精自会似海潮一般朝泥丸,如自然界中海潮涌来,惊涛拍岸,乱石穿空,又似天空炸响霹雳,就此仙凡永隔。丹士自会知我命在我不在天,直超彼岸。

“龙又啸,虎撒欢,仙乐齐鸣非等闲”。

此龙虎(铅汞)二物,因其同类相亲,同炁相求,相见恨晚,如英雄之惺惺相惜。陈泥丸祖师云:“虽然不见龙之吟,波浪高涌千万寻;虽然不见虎之啸,夜深风声吼万林”。以龙虎比喻修炼中人身的巨大变化。丹家以精炁冲动之力甚大,喻之为白虎,佛曰雪山大力白牛,以心之猖狂难制,喻之为青龙。

此时龙啸虎欢,乃指精炁越补越足,无异童年之精神。耳内会闻笛笙之音,细声细气,此即仙乐齐鸣,又名耳后风生,为精炁补足之象。

“恍恍惚惚存无有,无穷造化在其间”,

平时打坐,睡眠之时,恍恍惚惚,此为混沌之时。老君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时蕴含无穷之造化,成佛作祖之机也孕育其中。吕祖云:“意识忘后现本真,水清珠现玄难测”。学士意识忘后,即为坐忘,但要于忘中觅此动机,万不可以忘睡昏禅。

初学道之人,认为混沌之时在打坐中无缘得到,一般修道之人,不知何时为混沌,今特指明。混沌之时,乃无极,天地未判,学士打坐时只要放下万缘,不起妄念,即为无极混沌之时。吕祖云:“放下万缘毫不起,此是先天真无极”。学士当细思之!

“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

河车搬运(真精),即真意领真精,上朝泥丸。丹家称督任二脉为河车。尾闾为羊车,夹脊为鹿车,玉枕为牛车,喻通此督脉三关之用真炁冲撞之力不同。力小为羊车,力大为牛车。

“天地交泰生万物,口饮甘露似蜜甜”。

天地交泰,如自然界春天来临,万物生机蓬勃。在丹道中喻指天(真阴、离)地(真阳、坎)相交,即坎离交媾。丹士口饮甘露,实似蜜甜,此长生酒几人得饮?学士岂不为自己性命,多辨识明师之真伪?鱼龙混杂之地,学士多修德,得明师青睐,方能实饮甘露。

“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

儒释道三教同源。孔圣言老圣如龙也,以穷理尽性之说,昭示世人。释家有佛祖拈花之公案,禅宗慧能祖师云:“淫性即佛性。有情来下种,无情果不生”。佛祖为何独拈花,因春天百花齐放,春意融融,人身之春情,即为佛性。儒释与道之金液大还丹,皆一理一法,从来无别途,从无第二诀。学士沉醉于名相,皓首穷经,年老发白,反起虚无之叹。何不详究三教之根本!应寻本知源,走遍天下访道,方为大志士。三教皆修一性圆明,一性为何会圆明?精炁补足之时,印堂自见性光如明月,得丹之后,自会融入虚空之大境。此性光聚则成光,散则成炁,道家称之玄关,至玄至妙之关窍也。

“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愚迷妄想西方路,瞎汉夜走入深山”,

此处三丰祖师所言甚明,凡此种种,皆非真道,为未得真诀者之盲修瞎炼。何为真道?金液大还丹也。

“玄机妙,非等闲,妄泄天机罪如山”。

此为明师者戒!明师要识人。张紫阳祖师三传非人,三遭天谴。故不能妄泄天机,若妄泄,罪孽如山之重。但天不爱道,必使贤才得之,勿传奸佞小人。吾师云:“万两黄金不卖道,捧来送给有缘人”。

“是正理,着意参,打破玄关妙通玄”,

贤才士子,修道之人,应苦读丹经,此为正理。祖师作经一字一泪,焉会误导后人,阻断后贤进修之路,学士应明玄关为性命之根。不知中宫黄庭,为邪伪之道明矣。丹经云:“言语不通非眷属”,得诀之后,自会拨开云雾见青天,通晓所有丹经,自会知性命双修之诀诚为天地之至宝,可不尊师、侍师哉!

“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求明师结成丹”,

学士访师,须谦恭访道。一看师之身体是否雄壮,真师不生病,吾师身雄体健,说话中炁充足,出家七十余年不知药味,行走如飞,会采药则身轻。陈泥丸祖师《大道歌》云:“还丹入口身自轻,能消久病去妖精”;二看师之言语是否合于金丹大道,学士应以祖师之丹经作为试金石;三看自已之实修,得诀之后是否与丹经相合,丹经能否一通百通,实修境界是否与丹经相一致。此三看,学士须明白。寻访明师,岂容易哉!    

没得真诀,性命无着落,阎王要你三更死,不可留人到五更,张紫阳真人未遇明师,寝食难安,走遍三山五岳寻访至人,学士何不效法之!子时,男为活子时,要采药,午时,女为活午时,要斩赤龙。在方位上说,子为下丹田、坎位北方,藏精之府,午为心位、离宫,为南海,真阴之地。卯酉之时要沐浴,因卯时木旺,太旺则伤金;酉时金旺,金旺则伤木,故宜温养。何为温养?如鸡抱卵心常听。

“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仙”。

识得真铅汞,为真正的明师,必得性命双修之诀,丹经无一不通。学士亲近侍奉,自会语一悟百,指流知源 ,尘尽鉴明!《悟真》云:“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间简易无多语,只是教人炼汞铅”。知铅汞,则会知神水华池,会采取、结丹、温养、脱胎!

“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下眼观”,

祖师谆谆告诫,真诀在手,应刻苦修行,莫轻视活子时之炁动!《悟真》云:“劝君临阵休轻敌,恐丧吾家无价珍”。还丹之后,甘露一日比一日坚凝,实乃紫金大丹,佛祖之舍利。

“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

三年,九载,皆虚指也。《悟真》云:“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总是推延拟日程”。采药片时(半小时)得甘露,非三年九载得之。丹经言百日筑基采药,十月怀胎哺乳,三年调神出壳,九载还虚面壁,指炼精化炁、炼炁成神、炼神还虚之功,需时不等,皆视精炁之充足程度。金丹之凝结成象,婴儿显像,阳神出现尸解,面壁化形,皆为还原太虚。

“要问此歌何人作,邋遢道人三丰仙”。

三丰祖师名邋遢道人,宇宙在乎手,万化归于身,乃天仙也。

学士照此歌修行,断不会有误,学士何不精进耶?

慎独是哪个思想学派提出的?

“慎独”是儒家思想,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出自曾子的《礼记·大学》。

“慎独”意思是指在独处中谨慎不苟。

出处:

《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三国·魏·曹植《卞太后诔》:“祇畏神明,敬惟慎独。”

宋·彭乘《续墨客挥犀·陶谷使江南》:“熙载使歌姬秦蒻兰衣弊衣为驿卒女,谷见之而喜,遂犯慎独之戒。”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学者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标准,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的“修身之法”“入德之方”。“慎独”一词最早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和道德分离,哪怕在独处的时候,也应恪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哪怕多么微小的事情,绝不逾越原则半步。

慎独是儒家的曾子提出来的。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出自曾子的《礼记·大学》。

一、“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二、“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三、达到“慎独”这种境界: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四、包含态度与方法。谨慎治学态度,推动”知行反“认识模式,以穷理尽性地形成完整的系统知识,慎全独一。

“慎独”的理念非常重要。所谓“独”意为独处,这里是指人不知而只有己知的意识活动,是指人的真实的意念。文章把独处时的思想活动看成是对一个人能否做到诚意的一个考验。即是否真正具有自我完善的自觉性的考验。因此儒家对人们独处时的思想活动和表现特别重视。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 《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

学贵大成全文?

“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于天地之渭也;小用者,谋利计功之渭也。”

这是南宋五峰学派创始人胡宏的观点,胡宏家学渊源,其父胡安国是武夷学派的创始人,而胡宏本身又是北宋大儒二程的第子,龟山学派学创始人杨时的学生。

出自《纷华》

原文

胡子曰:行纷华波动之中,慢易之心不生。居幽独得肆之处,非僻之情不起,上也。起而以礼制焉,次也。制之而不止者,昏而无勇也。理不素穷,勇不自任,必为小人之归,可耻之甚也。

尧、舜以天下与人,而无人德我之望,汤、武有人之天下,而无我取人之嫌。是故天下无大事,我不能大,则以事为大,而处之也难。

人欲盛,则于天理昏。理素明,则无欲矣。处富贵乎?与天地向其通。处贫贱乎?与天地同其否。安死顺生,与灭地同其变,又何宫室、妻妾、衣服、饮食、存亡、得丧而以介意乎?

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存斯志,行斯道,躬耕于野,上以奉祀事长,下以慈幼延交游,于身足矣。易曰:不家食,吉。是命焉,乌能舍我灵龟而逐人之昏昏也?

仁者,人所以肖天地之机要也。

人之于天地,有感必应,犹心之于身,疾痛必知焉。

物不独立必有对,对不分治必交焉,而文生矣。物盈于天地之间,仁者无不爱也,故以斯文为己任,理万物而与天地参矣。

或问王通曰:子有忧疑乎?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虽然,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又曰:心迹之判久矣,吾独得不二言乎!或问曰:通有二言,何也?曰:仁则知通之言一,不仁则以通言为二。若心与迹判,则是天地万物不相管也,而将何以一天下之动乎?

天下莫大于心,患在不能推之尔。莫久于性,患在不能顺之尔。莫成于命,患在不能信之尔。不能推,故人物内外不能一也。不能顺,故死生昼夜不能通也。不能信,故富贵贫贱不能安也。

事物属于性,君子不谓之性也,必有心焉,而后能治。裁制属诸心,君子不谓之心也,必有性焉,然后能存。

不仁见天下之事大,而执天下之物固,故物激而怒,怒而不能消矣。感物而欲,欲而不能止矣。穷理尽性以成吾仁,则知天下无大事,而见天下无固物。虽有怒,怒而不迁矣。虽有欲,欲而不淫矣。

庄周曰: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非知伯夷者也。若伯夷,可谓全其性命之情者矣。谓之“死名”可乎?周不为一世用,以保其身可矣,而未知天下之大本也。

智不相近,虽听言而不入。信不相及,虽纳忠而不爱。是故君子必谨其所以言,则不招谤诽,取怨辱矣。

士学于文而知道,则关键节目之言未尝不三复也,君学于政而知道,则几会本原之事未尝不三令五申也。知之,则因非而知是,不知,则指是以为非。

人君尽下,则聪明开,而万里之远亲于衽席。偏信,则昏乱,而父子夫妇之间有远于万里者矣。人君欲救偏信之祸,莫先于穷理,莫要于寡欲。穷理寡欲,交相发者矣。去圣既远,天下无人师,学者必因书记语言以知理义之精微。知之、则适理义之周道也。不然,则为溺心志之大阱矣。

人尽其心,则可与言仁矣,心穷其理,则可与言性矣,性存其诚,则可与言命矣。

敬则人亲之,仁则民爱之,诚则鬼神享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者,大贤之分也。达则兼善天下,穷则兼善万世者,圣人之分也。

或问人可胜天乎?曰人而天,则天胜。人而不天,则天不胜。

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于天地之谓也。小用者,谋利计功之谓也。

人者,天地之精也,故行乎其中而莫御。五行,万物之秀气也,故物为之用而莫违。

三王,正名与利者也,故其利大而流长。五霸,假名争利者也,故其利小而流近。

形形之谓物,不形形之谓道。物拘于数而有终,道通于化而无尽。

古之学者求天知,今之学者求人知。古之仕者行己,今之仕者求利焉。

穷理尽性其他应用

组词

穷组词理组词尽组词性组词

笔顺笔画

穷笔顺笔画理笔顺笔画尽笔顺笔画性笔顺笔画

近义词

穷近义词理近义词尽近义词性近义词

反义词

穷反义词理反义词尽反义词性反义词

穷理尽性成语接龙

正接

性急口快性烈如火性命关天性命交关性命攸关性情中人

反接

安富恤穷奥妙无穷变化不穷变幻无穷变化无穷百巧成穷百巧千穷变炫无穷层出不穷才尽词穷出奇不穷出奇无穷道尽涂穷道尽途穷多言数穷分贫振穷国困民穷后患无穷回味无穷救急不救穷计尽力穷进退路穷君子固穷力蹙势穷理屈词穷力屈道穷力屈计穷理屈事穷力屈势穷鸟伏兽穷其乐不穷黔驴技穷其乐无穷犬马齿穷其味无穷罄竹难穷日出不穷日暮途穷人穷志不穷矢尽兵穷水尽山穷无尽无穷梧鼠技穷玄妙无穷遗臭无穷应对不穷贻害无穷贻患无穷遗害无穷遗患无穷遗祸无穷永世无穷余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有尽而音意无穷永永无穷烛尽光穷智尽力穷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穷理尽性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不留余地兵闻拙速布衣雄世蝉喘雷干粗有眉目持之有故稻粱谋好恶不愆好事多妨矩步方行绝圣弃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裂地分茅理所当然目成心许如梦初醒人穷气短司马称好拭目而待视如珍宝颂声载道调词架讼枉费心力蚊思负山兴灭继绝玉成其事缊褐瓢箪一介不苟月里嫦娥争光日月遮人眼目肘腋之忧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qionglijinxing22408.html

展开全部内容